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2115-09565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2115-095651
論文名稱
Title
災後重建社區居民生活調適問題之探討-屏東縣禮納里部落經驗
A Stud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Living Adjustment After Mega Disaster -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Rinari Tribes in Pingtung Coun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1-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2-16
關鍵字
Keywords
生活調適、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
Typhoon Morakot,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ife recover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9 次,被下載 74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42 times.
中文摘要
民國98年8月6日至8月10日發生於台灣中南部及東南部嚴重水災,造成原鄉部落相對為資源不足的弱勢地方/社區,在災難發生後更凸顯了生活、生產與生態的重建需求。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作是以大規模遷居的方式為主要之重建策略,歷經五年重建歷程,對於居民在生活調適問題為本研究主要目的:1.瞭解災後重建搬遷至永久屋後社區居民整體生活調適之現況。2.探討永久屋居民在生活適應之狀態、生活品質之需求、社區參與意識以及重建資源之導入等面向的影響。3.研究成果期可成為未來我國重大災害重建時,對於協助受災社區與居民生活調適問題提出具體建議,以提升生活重建的品質。本研究針對屏東縣禮納里部落之居民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訪談內容分析「生活適應之狀態」、「生活品質之需求」、「社區參與意識」及「重建資源的導入」等面向,以獲得有關各細項之回饋資料,作為實證之檢視與建議。
研究結果在生活調適狀態的轉變,因災後重建偏重目標導向,反而忽略居民及社區各項生活調適狀態轉變的歷程;在生活適應及品質需求則因重建政策並未落實「尊重差異」,造成居民在生活調適上多方衝突;而社區參與意識因是由上而下的家園重建方式,缺少社區與居民的共識導致無法產生認同;重建資源導入缺乏考量實際需求與平均分配影響效用;另外結果也顯示,因災後重建大規模遷移政策逐漸解構族群社會結構。
從本研究發現,生活重建不是制定一個重建條例、成立臨時單位「由上而下」的執行,就能妥善處理復原生活的工作。它是一個涉及「人」的本質問題,龐雜且多元的議題,對於受災地方/區域,不論是在個人、社區、文化、資源都應以「尊重差異」、「多元包容」、「實際參與」的視角,透過成立災害管理專責單位統籌重建工作,以回應未來災害發生時的各項問題。
Abstract
Typhoon Morakot brought extreme amount of rain which triggered severe flooding throughout the southern-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Taiwan during August 6 and August 10, 2009. Morakot wrought catastrophic damage in the relatively resource scarce indigenous tribes and resulted in the need for the life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se tribal communities.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work mainly focused on the mass migration of residents from disaster areas. It has been five years after the launching of the migration plan.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investigates the challenges of life recovery after disasters. The research intend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three research purposes: (1) to investigate the overall conditions of accommodation after the temporary housing resident has moved to their permanent assignment; (2) to explore the perspectives of permanent housing residents toward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vailability of necessary resources for reconstruction work; and (3) to identify feasible post-disaster recovery strategies so as to facilitate life recovery progres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through rehabilitation for residents in disaster areas. Specifically, this research first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people of Rinari from Kucapungan, the Houcha Village in Pintung. The research then analyzes interview contents according to four aspects—i.e., life recovery condition, demand for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necessary reconstruction resources.
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lan is too much goal oriented and neglects the effects of recovery on both residents and communities. Also, due to a lack of treatment to deal with differences among residents, the plan indirectly causes conflicts in recovery to them.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up-down mechanism of the poster-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 is unable to produce a sense of identity because this mechanism prevents th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and hence the emergence of a consensus among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management on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With regard to the availability of necessary reconstruction resources,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plan is out of line with the actual demand after disaster and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impact. The mass migration of residents from disaster areas moreover gradually reconstructs ethnic consciousnes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ccordingly,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life recovery after disasters not merely passes a reconstruction act and sets up a 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agency to implement the act using an up-down strategy. Life recovery after disasters is a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issue concerning human participants. Instead, an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undert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ensure that 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orks take consideration of ethnic difference, diversification, and actual demand after disast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 一 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4
第 二 章 文獻回顧…………………………………………………………………5
第一節 天然災難與重建…………………………………………………………5
第二節 災後重建生活調適問題的意涵………………………………………9
第三節 重建與資源運用之相關概念………………………………………15
第四節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之探討………………………………………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6
第一節 災後重建資源運用之現況……………………………………………26
第二節 研究資料蒐集及抽樣對象……………………………………………27
第三節 研究資料分析策略……………………………………………………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36
第四章 研究發現……………………………………………………………………39
第一節 生活適應狀態轉變之分析……………………………………………39
第二節 生活品質需求之分析………………………………………………55
第三節 社區參與意識之分析………………………………………………79
第四節 重建資源導入之影響分析………………………………………84
第五節 災後重建內外部資源互動之關聯性…………………………………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102
參考文獻……………………………………………………………………………110
附錄…………………………………………………………………………………116
附錄一 政府導入之重建資源…………………………………………………116
附錄二 部落執行之方案………………………………………………………120
附錄三 非營利組織執行之方案……………………………………………121
附錄四 深度訪談稿提綱……………………………………………………122
附錄五 訪談內容逐字稿…………………………………………………1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王仕途、趙善如、許慧麗(2011)。〈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在災後社區重建互動關係之探究:以屏東縣政府之莫拉克風災社區參與重建計畫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59-94。
王增勇(2010)。〈災後重建中的住人關係與原住民主體─原住民要回到誰的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437-44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2014)。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http://www.ianthro.tw/p/5735 。
台邦‧撒沙勒(2012)。〈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台灣人類學刊》,10〈1〉,51-92。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2)。莫拉克颱風災區範圍公告。 http://88flood.www.gov.tw/。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4)。《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靈)重建挑戰與創新》。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4)。《莫拉克颱風災後禮納里部落重建實錄─臺灣的普羅旺斯》。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全國成(2010)。〈以原住民族的重建需求為觀點-探討家園重建政策與原鄉期待的落差與衝突〉,《社區發展季刊》,131,230-249。
李宗勳、王文君、黃盈豪、邵珮君、鄧雅仁、陳冠中、紀孟辰、梁安智(2014)。《我國政府災後復原重建社會福利角色之研究》。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李丁讚(2010)。〈重回土地─災難社會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273-326
沈黎(2009)。〈論5•12 地震災后的生活重建:社會工作的實施原則與服務框架〉。《阿垻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6〈4〉12-15。
吳宗祐、鄭柏壎(2006)。〈難應付客戶頻次、知覺服務訓練效用兩者及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之關係─「資源保存理論」的觀點〉。《管理學報》,23〈5〉,581-599。
林萬億等編(2011)。《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實務手冊》。新北市:巨流。
林德昌、呂慶龍(2004)。《人道主義憲章與賑災救助最低標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
洪湘雲(2012)。〈原住民族在地心理療癒─以莫拉克災後為例〉。《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99-118。
洪啟東、傅玟盛(2013)。〈重大災害後的族群社經脆弱現象觀察與分析:以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為例〉。《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學刊》,2〈1〉,51-70。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2014年3月11日)。〈原住民地區鄉公所〉。 http://www.pthg.gov.tw/planibp/index.aspx。
屏東縣政府(2014年3月11日)。〈屏東縣志數位典藏原住民篇〉,台邦‧撒沙勒主編。
http://digital.cultural.pthg.gov.tw/chapter_list.php?no_id=103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12月29日)。〈原住民族簡介〉。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8F97E390107602E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時勘、江南(2010)。〈災區重建的心理適應問題〉。《災害救助與社會工作》,張正中編輯,121-128,中華救助總會出版
莊耀嘉編譯(200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凱葳等作(2011)。《告別莫拉克:88心感動》。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張婷婷、陸洛(2009)。〈資源損失與資源獲得對職家衝突之影響:資源保存理論的觀點〉。《臺大管理論叢》,20〈1〉,69-98。
許俊才、顏成仁、涂志雄(2012)。〈社區賦權的實踐與反思:以屏東排灣族部落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29-64。
許文耀、吳勢鵬、曾幼涵(2005)。《從資源變化歷程及影響因子觀點探討災難對人們心理狀況的變與不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許文耀、吳英璋、謝臥龍、賴春生、鄭英耀、謝碧玲、駱慧文、黃旼儀、林克、張振蓉、陳亭君(2011)。《八八水災災後社會心理復健工作模式建立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章俊博(2012)。〈試煉與重生:鏡頭下的莫拉克風災重建反思〉。《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1-34。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儀深(2011)。《八八水災口述史: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怡如 (2011)。〈建構原鄉災區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活重建模式〉。《嘉南學報》,37,516-525。
陳振川、洪世益(2012)。〈大規模災害家園重建策略─以莫拉克颱風重建為例〉。《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學刊》,1〈1〉,63-79。
陳文玲(2012)。〈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1〉,157-173。
陳永龍(2010)。〈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403-435。
陳智惠、齊美婷、黃惠滿、孫凡軻(2012)。〈遭逢莫拉克颱風之災民創傷一年後反應之經驗〉。《護理雜誌》,59〈3〉,29-39。
陳亭君、林耀盛、許文耀(2013)。〈原住民與漢人族群的災變因應與心理適應關係探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2〉,249-278。
陳惠民(2012)。〈後災害時期來臨下的一些社區營造議題〉。《環境與藝術學刊》 ,11,31-48。
郭瑞坤、邵珮君、孫同文、姚昱伶、張秦瑞、林佩瑩、張芸瑄、李宜晉(2012)。《大規模災難災後重建社區營造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郭瑞坤、張秦瑞、沈逸晴(2012)。〈災後社區重建機制:解析921地震和莫拉克風災重建經驗〉。《中國地方自治》,65〈10〉,21-46。
部落大小聲(2014年8月12日)。〈一起走吧!看見禮納里的產業發展與族群教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VRSIj1IMw。
黃松林、郭銀漢、楊秋燕、汪中華(2012)。〈社區復原韌性與社會工作災害重建的關係〉。《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1-28。
黃永光(2006)。《社會資本在社區產業的意義─以松鶴社區推動九二一地震災後重建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曾華源(2010)。〈災害應變、重建資源運用與社區復原力之激發〉。《災害救助與社會工作》,張正中編輯,235-250,中華救助總會出版。
曾瓊瑩(2011)。《資源損失與職場工作壓力之研究》。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楊永明(2011)。《一路走來,感謝有你:莫拉克八八風災NGO紀實》。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蔡志偉(2009)。〈災後重建與人權保障─以原住民族文化為本的思考〉。《臺灣民主季刊》,6〈3〉,179-93。
蔡素妙(2004)。〈地震受創家庭復原力之研究─以九二一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1,122-145
葛晉鴻等編輯(2012)。《啟動希望新經濟_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莫拉克產業重建成果彙編》。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蕭家興(2007)。《社區創新營造論文集》。台北:唐山。
蕭婉鎔(2013)。〈服務銷售人員情緒勞動心理歷程之探討:資源保存理論觀點〉。《中原企管評論》,11〈1〉,27-54
廖嘉展、張力亞(2007)。〈「在地長期培力」在災後重建的省思意義: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培力桃米生態村為例〉。《府際關係研究通訊》,7,8-14。
鄭善明(2010)。〈災變生活重建與社會工作內涵 〉。《社區發展季刊》,131,117-133。
蔣智清(2013)。〈生活、文化、新始點─禮納里永久屋好茶部落〉。《Spring Cultural Life》,72,28-3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
潘中道、胡龍騰(譯). (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第二版), 》。台北:學富。譯自Kumar, R. 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2nd ed. Australia:Prentice Hall.2005.
謝志誠(2001)。《重建之夢、社區重建之綱要計劃要覽》。台北: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謝志誠(2001)。《重建之夢、原住民聚落規劃要覽》。台北: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2012)。〈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思考異地重建政策的再思考〉。《臺大社工學刊》,26 ,41-86。
謝志誠、林萬億、傅從喜等(譯)(2012)。《安全的家園,堅強的社區:天然災害後的重建手冊(初版)》,台北:臺大。譯自Abhas K. Jha etl. Safer Home,Stronger Communities:A Handbook for Reconstructing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The world bank. 2010.
謝孟晃 (2003)。《探討九二一地震後資源流失與因應行為對居民災後身心症狀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2011)。〈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工學刊》, 24 ,135-166。
謝臥龍、駱慧文、許文耀、陳武宗、莊麗香、張維真、徐淑莉、張馨德、張偉銘、蔡佩娟、鍾凱婷(2011)。《莫拉克颱風災民入住永久屋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謝臥龍、駱慧文(2010)。〈文化與性別敏感度對災後重建以及災難研究之重要性〉。《教育研究月刊》,197,48-62。
顏厥安(2009)。〈災難與人權─對莫拉克災難的幾個反省〉。《臺灣民主季刊》,6〈3〉,169-178。

Beverley R. (1986).When disaster strikes: how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cope with catastrop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Basic Books.
Hobfoll, S. E.(1989).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A New Attempt at C0nceptualizing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 44(33), 513-524.
Hobfoll, S. E.(2001).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 50(3), 337-421.
Jenn-Chuan Chern.,Ching-Tsung Liu.(2013).Morakot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ing public and private resource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effort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23:44
http://dx.doi.org/10.1080/02533839.2013.815419
Norris, F. H., Galea, S., Friedman, M. J., & Watson, P. J. (2006). Methods for Disaster Mental Health Research. New York : The Guilford Press. London.
Norris, F.H., Stevens S. P., Pfefferbaum, B., Wyche, K. F. & Pfefferbaum, R. L.(2008). Community Resilience as a Metaphor, Theory, Set of Capacities and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adi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1:127–150.
Wright, T.A., Hobfoll, S.E.(2004) 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Job Performance: An Examination of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COR) Theory and Job Burnout.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 4(9) ,389-40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