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0110-02495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0110-024957
論文名稱
Title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動機、行為與滿足之研究
The users' motivation, behavior and satisfication on Web2.0 interface websit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1-20
關鍵字
Keywords
使用動機、Web2.0 概念、使用與滿足
Use and Gratification, Web2.0, users motiv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2004年,Tim O’Reilly提出了『Web2.0』的網路概念,其認為Web2.0的
概念主要建立在以『使用者貢獻』、『開放式API架構』、『群體分享交流』等網站
特色,在網路世界中開創一完全由使用者自我決定的網路環境,將網站使用權力
與價值貢獻還給使用者個人本身;本研究即藉由『使用與滿足』理論以探討現今
Web2.0網站使用者在獲取更大的網路自由空間後,對於其個人本身的使用動
機、行為與獲得滿足間之彼此差異。
本研究從人口特質、使用動機及所獲得滿足之研究發現,現有以使用Web2.0
網站族群仍以青壯年族群為主,女性略多於男性,近41.9%使用者平均一週造訪
Web2.0網站六次以上,46.6%停留時數在1-2 小時之間,在該網站上最常進行的
活動為『蒐集資訊與交流』,時間軸則趨向21 點-0點時段。
藉人口特質觀察可以發現,年齡、性別職業、學歷/教育程度等,均與使用
動機構面上具有顯著的差異現象,而在使用動機與使用滿足之情況顯示,『資訊
上傳/下載便利性』所帶來的整體滿足程度為最高,顯示使用者對於Web2.0類型
之網站的觀感程度上,對於網站所提供的下載資訊或分享空間功能,所得到的滿
足感最為顯著。
此外就『成就滿足感』之使用動機構面,本研究發現期待所獲得的滿足程度
除原本相應的『愉悅成就滿足』之外,同時包括『資訊搜尋/傳遞便利』、『娛
樂互動滿足』『心理表現滿足』層面,均獲得中度正向相關的滿足感,顯示不論
持以何種使用動機,均可從Web2.0網站上獲取相關的成就感滿足,也應證了
O’Reilly提到的使用者參與貢獻下增加自我使用價值的Web2.0宗旨
Abstract
In 2004, Tim O’Reilly brought up the ideas ofWEB 2.0 to describe the internet
phenomenon for the incoming future.Tim noticed the WEB 2.0 concept that focused
on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user-generation involvement ,openness API
structure, and the group sharing and interactions. He predicted the websites owners
will create internet surroundings which will be controlled by user themselves.Also,
the owners will return the authorities such as publishing contents and feedback of the
articles on websites to the users. According to that, this study through 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theory to focus on evolv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between users
motivations, behaviors and satisfications when they having the more and greater
freedoms on internet.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users between 20 to 40 years old are the majority who lives
the WEB 2.0 internet surroundings. For these researches, female users are more than
males, and approximately 41.9% users log on the WEB2.0 websites six times a week,
46.6% of overall users surf on these websites for one to two hours. The most common
activities the users do i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21:00 to
00:00.
Furthermore, this study through the personnal characteristics found that the ages,
professions, sex, and educations have sigi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internet. Also, the convience of download and upload information has the
highest scale on user’s satisfication.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users are more
satisfied on information convience than other functions when staying in the WEB2.0
interface platforms.
Besides, this study also found on the 「satisfication of achievements」aspect of
motivations, not only the anticipated「satisfication of achievement」aspect, but also
「convenience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elievery」、「satisfication of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on」and「satisf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spects have sigi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user’s behaviors and overall
satisfications. This study also proved the ideas Tim O’Reilly mentioned before, which
is about increasing individual values under the user-generation-content interfa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4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4
第二節研究目的16
第三節研究流程 16
第二章文獻回顧 18
第一節Web2.0概念形成與發展演變18
第二節Web2.0的定義、特色與架構27
第三節使用與滿足理論 39
第四節小結 44
第三章研究架構與方法45
第一節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假設49
第三節問卷設計52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7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60
第一節使用者人口特質統計分析61
第二節 因素分析63
第三節人口特質對於使用動機上的差異分析78
第四節人口特質對於使用行為上的差異分析89
第五節使用者之使用行為對於使用滿足間的差異104
第六節使用動機、行為與使用滿足間相關性分析 114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建議120
第一節研究結論120
第二節 研究貢獻128
第三節研究限制129
參考文獻132
英文部分132
中文部分135
網站資料137
附錄139
附錄一問卷調查表139

圖目錄
圖 1-1-1全球上網人口分佈14
圖1-1-2 研究流程17
圖2-1-1 Web1.0到Web2.0之變化21
圖2-1-2 Web1.0到Web2.0五大驅動力量22
圖2-1-3 Web2.0存續關鍵要素25
圖2-1-4長尾理論示意圖26
圖2-2-1 Web2.0核心概念圖29
圖2-2-2 Web2.0服務四大特性31
圖2-2-3 Web2.0概念擴散式地圖33
圖2-2-4 Web2.0下參與者之知識循環架構 34
圖2-2-5 Web2.0使用者參與整體架構 35
圖2-2-6 Web2.0網站服務參與架構 36
圖2-3-1 Paragigm for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41
圖2-3-2 媒介使用與滿足整合模式43
圖3-1-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46
圖3-2-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49
圖 4-1-1研究架構與假設60
圖4-2-1 研究架構之使用行為特性分析74
圖4-3-1第三節研究架構與假設驗證圖78
圖4-4-1第四節研究架構與假設驗證圖89
圖4-4-2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行為研究示意圖90
圖4-5-1第五節研究架構與假設驗證圖104
圖4-6-1第三節研究架構與假設驗證圖114
圖5-1-1研究假設一驗證圖124
圖5-1-2研究假設二驗證圖124
圖5-1-3研究假設五驗證圖125
圖5-1-4研究假設三、四驗證圖126

表目錄
表 2-1-1 全球網站流量前十大之線上網站20
表2-1-2 Web1.0與Web2.0之比較 24
表2-2-1 Web2.0網站五大服務功能類型 37
表4-1-1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人口特質整理 61
表4-2-1 Web2.0網站最常使用之網站行為因素分析64
表4-2-2 『Web2.0網站使用者最常進行之網站進行活動
』之因素分析信度量表64
表4-2-3 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因素分析信度
量表 66
表4-2-4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動機因素分析表66
表4-2-5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動機因素分析強度比
較表67
表4-2-6 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滿足因素分析信度量表71
表 4-2-7 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滿足因素分析表71
表4-2-8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滿足因素分析強度
比較表73
表4-2-9 平均一周使用多少小時上網 75
表4-2-10 一周造訪幾次網站75
表4-2-11 平均使用時間長短76
表4-2-12 常在何時使用網路76
表4-2-13 從哪得知該網站77
表4-2-14 網站上最常進行的活動77
表4-3-1 『年齡』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79
表4-3-2 『性別』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0
表4-3-3 『職業』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1
表4-3-4 『學歷』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3
表4-3-5 『居住地』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使用動
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4
表4-3-6 『網路使用經驗』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
『使用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85
表4-3-7 『個人平均月收入』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
『使用動機』之單因子分析 86
表4-3-8 人口特質對於使用動機之研究假設驗證一覽 88
表4-4-1 人口特質變項針對網站使用行為『平均一周造
訪幾次網站』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1
表4-4-2 人口特質變項針對網站使用行為『平均停留時
間長短』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2
表4-4-3 人口特質之年齡對於使用行為『網站上進行活
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4
表4-4-4 人口特質之性別對於使用行為『網站上進行活
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6
表4-4-5 人口特質之學歷/教育程度對於使用行為『網
站上進行活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表4-4-6 人口特質之職業對於使用行為『網站上進行活
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8
表4-4-7 人口特質之月平均收入對於使用行為『網站上
進行活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0
表4-4-8 人口特質之使用網路經歷對使用行為『網站上
進行活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2
表4-4-9 人口特質對於使用行為之研究假設驗證一覽103
表4-5-1 網站使用情形之『一周造訪幾次網站』對於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滿足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表 105
表4-5-2 網站使用情形之『平均停留時間』對於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滿足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表 106
表4-5-3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撰寫個人網頁內容』對
於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滿足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表 107
表4-5-4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上傳圖片、影片或暫存
檔案』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8
表4-5-5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對他人內容發表評論』
對於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109
表4-5-6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參與投票評比』對於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110
表4-5-7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參與社群分享討論』對
於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 111
表4-5-8 網站上進行活動之『蒐集資訊與交流』對於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112
表4-5-9 使用行為對於使用滿足之研究假設驗證一覽113
表4-6-1 相關係數代表意義與強度大小114
表4-6-2 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間相關程度分析表115
表4-6-3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動機』與『使用滿
足』相關程度分析表116
表4-6-4 Web2.0網站使用者之『使用行為』與『使用滿
足』相關程度分析表118
表4-6-5 研究假設之驗證結果11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英文參考資料
1. Babbie, E.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2. Bantz, Charles R.(1982), Explor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uses of television and reported uses of favorite program typ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3), 352-379.
3. Blumler, J. G., “The Role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6, No.1, pp.9-36, 1979
4. Charney, T.R., & Greenberg, B.S. (2002).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In C.A.L. & D.J. Atkin (E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Inc.
5. Canary, D. J. & Spitzberg, B. H., “Loneliness and Media Gratific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0, No.6, pp. 800-821, 1993.
6. December, J., “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6, No.1, pp.14-37, 1996.
7. Eighmey, J. & McCord, L. (1998). Adding Valu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it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1:187-194
6. Francis Pisani. (2006).”Journalism and Web 2.0.” Nieman Reports. Cambridge:
Winter 2006. No.60. Iss. 4 . P.42-44
9. Greenberg, B. S. (1974).Gratific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133
correlations for British children,in J. G. Blumler &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32. Beverly Hills, CA: Sage.
10. Hoegg, Martignoni, Meckel, & Stanoevska-Slabeva. (2006). Overview of business
models for Web2.0 communities.
11. Katz, E., J. G. Blumler and M. Gurevitch.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ler and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12. Kaye, B. K.,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Couch
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6, No.1,
pp.21-40, 1998
13. Levy, M. R., & Windahl, S.,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s: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11, pp.51-78, 1
14. Levy, M.R., & Windahl, s. (1985). The Concept of Audience Activity. In K. E. R
et al(Eds.)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 ,pp. 109-122. Beverly Hills, CA:
Sage.
15. McLeod, J. M. & Becker, L. B. (1981).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In
Nimmo, D. D. & Sanders, K. R.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16. McQuail, D. (1994), The rise of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D. McQuail
(Eds.).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17. McQuail., & Windahl.(1993).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134
communication. NY: Longman Publishing.
18. Mi-Yeon Hur., “Internet Broadcast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nline]:
http://iml.jou.ufl.edu/projects/Fall99/Hur/Index.html, 1999
19. Museer & O’Reilly ”Web2.0:Principles and Best Practices”, 2006.
20. Palmgreen, P., Wenner, L. A. & Rayburn II, J.D.(1980)Relations between
gratification sought and obtained :a study of television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2):161-192.
21. Palmgreen, P. and Rayburn II, J.D.(1979)Uses and gratification and exposure to
public TV : a discrepancy approa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2): 155-180.
22. Palmgreen, P. and Rayburn, J. R. (1985). An 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to
mediagratification, in Rosengren et al. (Eds.). Media Gratification Research,
61-72. Beverly Hills, CA: Sage.
23. Pisani Francis(2006).Journalism and Web2.0.Nieman Reports. Cambridge
NO.60 Iss:4 p42-44
24. Ruggiero, T. E. (2000).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3, (1), 3-37. Biocca, FA
25. Rosengren, K. E.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 A paradigm outlined.” in J. G.
Blumler and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Sage, pp.269-286.
26. Schramm, W. (1971). How Communication work. In J. A. DeVito(ed).
Communication: Concepts and processe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35
27. Sheizaf, R.(1986)The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A Computer-Driven Mass
Medium. Comput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2(3): 123-136.
28. Tim O’Reilly, “What Is Web 2.0”, 2005
29. Walker, J. R., & Bellamy, R. V., “Gratifications of Grazing: A Exploratory Study
of Remote Control Use”,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68, pp.422-431, 1991
30. Williams, F.(1985), A. F. Phillips and P. Lum, “Gratification associated with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K. E. Rosengren, P. Palmgreen and L. A
Wemner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 Sage, pp.241-252.
31.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 D. Bock(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 2, Beverly
Hills, CA: Sage, pp. 81-83, pp. 174-185.
中文資料:
1.王家茗(2002),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林呈達,寬頻網路「使用與滿足」研究─比較ADSL與Cable Modem之異同,交
通大學傳播研究所,2002年1月
3.林希展 / 陳怡潔 / 林婷婷,台灣大學生行動電話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台
北大學、交通大學兩校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2003年
4.林傑斌,劉明德(2003),SPSS與11.0統計模式建構,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
136
限公司
5.林伯峰(2007)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Web 2.0 之創新應用
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
6.吳統雄(2007),教你『統計怎麼跑』,台北,五南。
7.陳品均(2006),Web 2.0 應用服務策略行動之研究—以Yahoo!、Google、MSN
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台北:五南。
9.趙偉妏,媒介、科技與社會:傳播理論的面向,2009年,國立編譯館
10.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07),2006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
查報告」,2007 年1 月。
11.財團法人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FIND)。Web2.0,網路因創意而偉大,2007
年。
12.財團法人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FIND),Web2.0創新應用案例集-科技化服
務新趨勢。
13.財團法人資策會,從Web2.0趨勢看網路大廠經營模式,2007年
14.蔡珮(1996),〈E-MAIL-調查研究的新工具〉,《新聞學研究》第53期,頁
137
251-260。
15.數位時代(2006),何謂『Web2.0』,台北,ITMAG
16.葉向榮(民95)台灣無線寬頻上網服務使用者之使用與滿足度評估研究,世
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7.經濟部技術處(民97),新世代網路創新服務發展個案集。
18.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19.翁秀祺(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修訂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20.陶振超,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WWW)使用者調查,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1996
年。
21.蕭銘鈞,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
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1998年。
22.賴英豪,網路電話使用行為初探---創新特質、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2005年7月。
23.顏章聖、趙書珣、閉正鈺(民92),競標行為之使用與滿意度研究,2003電
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發表論文。
網站資料:
1. 美國著名Web2.0網路產業趨勢觀察家Dion Hinchclinffe Blog, 2006年
2.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http://www.aci.iii.org.tw/roaming/,2006年
138
3. 資策會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http://www.find.org.tw/find,2006年
4. 國家網路資訊中心網路使用者行為大調查,http://www.twnic.net,2006年
5.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http://www.aci.iii.org.tw/roaming/,2009年。
6. 財團法人資策會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http://www.find.org.tw/find,
2009年
7. 電子商務時報網站,http://www.ectimes.org.tw/,2006年5月。
8. 國家網路資訊中心網路使用者行為大調查,http://www.twnic.net,2006年1
月。
9. 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Vander_Wal,2009年
10. 蕃薯藤,網路使用行為大調查,
http://incubator.sce.pccu.edu.tw/frontpage/front/bin/partprint.ph
tml?Part=news170&Category=&Style=3,2006年
11.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2009年
12. 蕃薯藤,http://www.yam.com.2009年
13.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page.htm,2009年
14.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2009年
15. 創市際市場研究機構:台灣上網行為基礎調查,2007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4.205.246.6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4.205.246.6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