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30109-15130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30109-151301
論文名稱
Title
企業新科技採用行為對其全球化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New Technology Adoption on the Enterprise Globaliz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7-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1-30
關鍵字
Keywords
傳播產業、企業轉型、產業特性、新科技、全球化
communication industry, globalization, 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60 次,被下載 218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6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182 times.
中文摘要
新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成為全球化之必要工具,所掀起的全球化趨勢已經蔚為風潮。全球環境的快速變遷,使得全球化的議題,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在發展速度上都超過以往。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企業採行新科技後,是否會推動企業進行全球化經營;同時,進一步了解是否會因產業所具有的不同特性,而產生不同的全球化結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有效樣本為製造業、服務業與傳播業共372家企業。研究分析後得知,引進新科技對本研究所討論的三種產業全球化,具有顯著效果;而排開產業的干擾後,新科技對企業全球化亦有明顯的影響。故再次驗證企業新科技的採用,會正面影響其全球化。此外,從個別產業來看,製造業若採用網路行銷科技,對其全球化是有幫助的。傳播業在基礎建設科技上的採行,會對推動傳播產業的全球化有所助益。
Abstract
Nowadays,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s rapidly and becomes a necessary tool of globalization, and it has triggered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chang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as made both the debate of globalization not only deeper but wid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faster than befor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whether the industry would develop its global market after it adopts the new technology. In addition, we also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would affect the degree of the globalization or no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manufacture, 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We totally interviewed 372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has an apparent effect on the three industries that we discuss;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technology is also apparent when we exclude the industry factor. Thus, we can confirm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will increase the degree of the globalization in these industries.
Besides, the EC Marketing technology will help the manufacture industry to improve its globalization. As for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e basic facilities will be beneficial to its globalizat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全球化 -----------------------------------------------------4
一、 全球化 --------------------------------------------------------4
(一)全球化定義 --------------------------------------------------4
(二)全球化觀點流派 ----------------------------------------------6
(三)全球化指標 --------------------------------------------------7

二、企業全球化 ----------------------------------------------------8
(一)企業全球化定義 ----------------------------------------------9
(二)企業全球化動機 ---------------------------------------------11
(三)企業全球化優點 ---------------------------------------------13
(四)企業全球化策略 ---------------------------------------------15

第二節 傳播企業市場資料 ----------------------------------------------------------17

第三節 傳播企業全球化 -------------------------------------------------------------20

第四節 新科技採用 ------------------------------------------------------------------23

第五節 產業特性 --------------------------------------------------28

一、製造業 -------------------------------------------------------28
(一)製造業定義 -------------------------------------------------28
(二)製造業特性 -------------------------------------------------29

二、服務業 ------------------------------------------------------30
(一)服務業定義 ------------------------------------------------30
(二)服務業特性 ---------------=--------------------------------30

三、傳播業 ------------------------------------------------------33
(一)平面媒體特性-----------------------------------------------33
1.平面媒體特性---------------------------------------------------32
2.報紙特性 ------------------------------------------------------34
3.雜誌特性 ------------------------------------------------------35

(二)電子媒體特性 ----------------------------------------------38
1.廣播的特性 ----------------------------------------------------38
2.電視的特性 ----------------------------------------------------40

(三)網路媒體的特性---------------------------------------------41

(四)網路媒體V.S傳統媒體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假說 -------------------------------------------------47
第三節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4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5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1

第肆章 資料分析 -------------------------------------------------53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53
第二節 新科技對全球化迴歸分析 -----------------------------------63
第三節 單變量共變數分析 -----------------------------------------64
第四節 不同產業採用新科技之情形 ---------------------------------68

第伍章 討論 -----------------------------------------------------73

第陸章 結論 -----------------------------------------------------78
第一節 研究結果--------------------------------------------------78
第二節 研究貢獻 -------------------------------------------------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1
參考文獻 -------------------------------------------------------84
ㄧ、中文部份 ---------------------------------------------------84
二、英文部份 ---------------------------------------------------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iThome 記者群(2007年3月5日)。iThome online。2007年IT徵才大揭秘。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2223&s=1
Per R. Mortensen(2001,11月)。贏在出版。演講發表於第二屆台北國際雜誌 研討會,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
丁源宏(1999)。不同媒介特性,廣告訴求與產品涉入度對於廣告效果影響之探
討-比較平面媒體與網際網路。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人權教育資訊電子報(2006)。企業全球化在人權、勞工議題上所面臨的挑戰。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35/topic1_6_1.htm
大紀元日報(2006年3月14日)。梅鐸告訴報業:採用新科技不然就被淘汰出局。法新社網路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1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314/19/38hb.html
王甲(1997)。臺灣地區企業全球化策略之研究--以通訊資訊產業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彩雲(2006)。數位時代下平面媒體轉型之策略模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
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方秀怡(2001年3月)。明日「無」報 明日報正式停刊?e天下網路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2月21日。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03/003098.asp
申定一(2005)。全球化企業資訊策略與資訊科技商業價值探討-以筆記型電腦
代工產業。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
台灣服務業聯網(2005)。95度服務業經營活動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0日。取自: http://www.twcsi.org.tw/columnpage/service/95report.aspx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2004,1月)。迎向一個更富人性的全球化-企業領袖談社
會責任。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bcsd.org.tw/index04.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1年1月)。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七次修訂。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5日。取自: http://library.tbroc.gov.tw/web/pdf/20070418103233.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1年1月)。第7次修訂版與國際行業標準分類對照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81513512071.pdf
李心喬(2007)。台灣消費性雜誌經營模式與未來十年合宜性之預測。南華大學
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勝棋(2003)。電子化採購績效評估準則之建構與驗證。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碧涵(2002,5月)。資訊經濟的社會鑲嵌性─資訊經濟下的產業發展與社會
選擇。論文發表於2002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台北。
李蘭甫、陳惠芳(2007)。國際企業:全球化發展與經營管理。臺北:臺灣東華。
李陳國、洪錫銘、賀力行(2001,12月)。跨國企業研發全球化之研究。經濟情
勢暨評論季刊,第七卷(第三期)。
吳明隆(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知城出版社。
吳靑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 : 理論與實務。臺北:智勝文化總經銷。
吳琮璠、謝清佳著(2003)。資訊管理 : 理論與實務。臺北:智勝文化總經銷。
呂執中(譯)(2003)。電子化策略與經營模式。臺北:麥格羅希爾出版;臺中:滄海總經銷。(Allan Afuah, Christopher L. Tucci)
林震岩(2005)。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 : 企業e化的藍圖與建置。臺北:學貫行銷。
林彩梅(2006)。多國籍企業論。臺北:五南。
林惠玲、莊春發、陳正倉、陳忠榮(2006)。產業經濟學。一版三刷,台北:雙
葉書廊。
林逾先、葉繼豪、陳穆臻、劉天倫(2003)。台灣電子資訊業協同商務設計教材。
教育部科技顧問室製商管理示範教學資源中心之建構與人才培育。
林士彥(2004)。應用灰關聯分析評價資訊服務業的企業聲望。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2004(2)。
周明慧(2004)。營造業之產業特質及產品異質性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鄧懿貞(2006)。全球化下的台灣女性流行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祈玉蘭(2001)。跨國企業與全球競爭優勢。清華大學康柏&創意通識教育系列講
座演講集-全球化議題。
邱浩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青年記者(2008年4月23日)。美國2008年報業經營七大趨勢。網路城幫部落格。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blog.udn.com/jason080/1858522
苗豐強(2002)。齊若蘭採訪整理。棋局雙贏 : 苗豐強的全球化策略。台北市 :
天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 : 大和總經銷。
徐光台(2001,9月)。科技發展與全球化。載於沈宗瑞(主編),清華大學康柏
&創意通識教育系列講座演講集(頁133-148)。台北: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
育中心。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臺北:華泰。
翁煌哲(2004,12月)。貿易商的價值創造。論文發表於第六屆全球化經營策略
論壇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
孫弘岳(2000)。企業商品形象、公民形象與信譽對組織人才吸引力之影響-以
民營商業銀行為實證對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其蘅(2001)。IT影響漫談。外交部通訊2001年四月第一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3日。取自:
http://multilingual.mofa.gov.tw/web/web_UTF-8/out/2401/c13.html
夏鑄九、王志宏、殷寶寧、溫蓓章、黃麗玲、魏慶嘉(譯)(1998)。Castells, Manuel
著。網絡社會之崛起。初版,台北:唐山。
郭久蓁(2004)。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 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書祺,楊淑貞(2000)。新傳播科技與生活品質(QOL)之關連性研究初探。
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主辦之「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傳播研究2000
跨世紀的回顧與願景」,台北。
張志華(2000)。建構台灣高科技產業因應全球運籌模式之物流策略法則。國立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系碩士論文。
張意曼(2003)。從國際化理論的角度來看國際雜誌進入台灣市場的策略-以美
國及香港雜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心馨、詹進勝(2000,6月)。全球運籌與供應鏈管理在台灣企業國際化整合
發展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六卷(第一期)。
張駿德,楊敏(2004)。試論科技進步與傳播方式革新。荊楚網新聞前哨。
張燕生(2008年5月28日)。大陸國研網/宏觀縱覽-提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競爭新優勢。中央日報網路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2月22日。取自: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3&docid=100393879
陳金在(2003)。企業轉型與國際化之實證研究-以台灣鋼鐵產業為例。國立成
功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欣佑(2006,6月)。全球化中的台灣經濟體系。社會學期刊,56期。
陳瑜芬、莫懷恩(2000,6月)。企業全球運籌管理的物流策略規劃。台灣新經
濟網站全球運籌相關論著。
陳清河(2001,3月)。創新與傳佈理論對遠距教學新科技的探索。論文發表於
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日本豐田集團亞洲基金
會聯合主辦之「數位時代中的媒介與文化趨向國際學術會議」,台北。
陳菁雯(2001)。美國九一一事件後的省思與啟示: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爭辯。靜
宜大學新聞深度分析簡訊,91期。
許雅惠(2007,4月)。平面媒體的π型變革。社會學期刊,62期。
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報告(2007年5月14日)。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中國,北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台灣經濟研究院(2004年12月27日)。臺灣翻譯產業現況調查研究總結分析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莊煙進(2003)。全球化產業下邊陲廠商之資源能力建構與組織學習、業務型態
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自行車、輪胎產業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
論文。
曾暉家(2002)。半導體產業全球運籌管理之決策模式─跨國多廠的產能分派部 分。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游玫琦(譯)(2000)。邁向全球化 : 企業國際化的25個轉型契機。臺北市 : 新自然主義。(傑佛瑞.柏斯傳)
黃佑鈞(2005)。供應鏈整合程度對企業全球化與績效間之關係探討—以台灣製
造業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倉儲營運所碩士論文。
黃清龍(2006)。媒體融合:新聞傳播業的新趨勢與新挑戰。中時部落格
2006-10-04。
黃芳宇(2002年5月26日)。傳統媒體中箭的部位不大,但是很痛。數位之
牆iThome部落格。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p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885&blogId=635
報紙媒體廣告營收(2002年六月)。動腦雜誌,第314輯。
梁定澎(2002)。知識經濟與電子商務之整合性研究。Program for Promoting
University Academic Excellence Annual Prospectus for Year 2002。
葉宏謨(2002)。企業資源規劃-整合資源管理篇。台北:文魁資訊。
葉欣怡(2007,6月)。美國動畫電影的全球在地化行動。社會學期刊,64期。
葉柏毅(2008年1月25日)。 去年美國新聞網站瀏覽創新高。中廣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26日。取自:http://news.yam.com/bcc/international/200801/20080125414152.html
楊志弘(2006)。文化產業需要人才、資金和全球佈局。發表於台灣傳播研究協
會。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8日。取自:http://mol.cm.mcu.edu.tw/cmat/jhyang's-1-121106.htm。
楊志弘(2001年12月31日)。網路媒體的數位挑戰(三之三):數位科技對傳播產業的影響。銘報即時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8日,取自:http://www.mol.mcu.edu.tw/show.php?nid=126
楊意菁等(譯)(2002)。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Jones, Marsha & Emma Jones)
詹亞霓(2001)。台商母子公司間知識移轉與策略控制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統計處調查統計(2005年)。95年製造業自動化及電子化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4月12日。取自:
http://210.69.121.6/gnweb/statistics/statistics.aspx?page=stat_11_1.html&menu=4&item=04_11
經濟部統計處調查統計(2008年7月22日)。台灣製造業現況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moeaidb.gov.tw/external/ctlr?PRO=news.NewsView&id=5648
塗能榮(2006年8月28日)。從NAB2006預知傳播紀事(下)。廣電基金廣播電視資料館,3(13)。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22日。取自:http://library.bdf.org.tw/e-paper/060828.htm
趙凱(2008)。媒體融合─新聞傳播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傳媒觀察第三期刊。
發表於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北京。
數位台灣半年刊(2007年12月)。資策會年刊資料下載。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2月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download/index.asp
廖書敏(2004)。製造業與服務業之兩性薪資差異。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現成(2003)。當前台灣傳播產業與政策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政分析,教文(析)092-074號。
蔡瑞娟(2005)。實施全球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競爭優勢之影響研究-以台灣中部
光學產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盧正昕(2003,4月)。全球化的競合策略:聯盟與購併。論文發表於全球營運
高峰論壇,台北。
賴景昌,林國仕(2004)。知識經濟。科學發展第377期,58∼63頁。
謝幼齡(2000)。企業聲望與組織績效跨期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琦(2001年8月18日)。新世紀產業發展趨勢與策略。國政研究報告社會(研)090-018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3月8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R-090-018.htm
羅旭華(2003)。全球化趨勢中服務業競爭力之探求。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
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羅家德企劃,周怜利譯。(1998)。廣告Any Time網際網路廣告,和碩科技文化有限公司。(Robbin Zeff & Brad Aronson)
譚天(譯)(2000)。策略聯盟:聯盟企業將使全球商務改頭換面。臺北市:智庫出版;臺北縣:凌域國際總經銷。(賽魯斯.傅瑞德漢)
嚴伯和(2002)。地方媒體生存策略之研究-以中華日報、台灣新聞報個案分析 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Ball-Rokeach, S. J., & Reardon, K. (1988). Monologue, dialogue, and telelog. In R. P.
Hawkins, J. M. Wiemann, & S. Pingree (Eds.). Advanc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Merging ma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135-161. Newbury Park, CA: Sage.
Barker, C ., & Gronne, P.(1996). Advertis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Retrieved March 28,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g.dk
Bates, F. R.(1982).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1976 Guatemalan earthquake. New York,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Bantam.
Baylis, J., & Smith, S. (1997).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bliography for World Magazine Trends 2001/2002 - Industry Watch: Resources and Vendor News - Brief Article.Zenith 2001/2002 of World Magazine Trends,
Retrieved March 8,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3065/is_2_31?pnum=2&opg=83296861
Bjorner, S.(1992). Newspaper on line. Massachusetts:Bibliodata.
Caves, R. E., & Porter, M.E.(1977). 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1 (2), 421-434.
Cavusgil, S. T. (1984). Difference among exporting firms based on their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2(2), 195-208.
Chang, T. C. (2000) .Renaissance revisited: Singapore as a global city for the a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4(4), 818-831.
Christopher, K. Polk. (1999) . The market as a hedge. Working pap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risell, A.(1994). Understanding radio. (2ed.ed). London: Routledge.
Croteau, D., & Hoynes, W.(2000). Media society: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Daniel, J. D., & Bracker, J.(1989). Profit performance : do foreign operations make a differe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9(1), 46-56.
Daniel, S.(1994).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5(2), 325-342.
David Held et. al.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Dickens, P. (1996). Human services as service industrie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6 (1), 82–91.
Dornier et al. (1998). Global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text and case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Duarte, A. M. Jr. (1998). Optimal value at risk hedge using simulation methods.
Derivatives Quarterly Winter, 5(2), 67-75.
Eisenhart, D. M. (1994). Publis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estport, Conn:Quorum
Books.
Fan, C.S.,& Lui, H. K.(2003).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narrowing gender gap in
wag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Labour Economics(10),609-626.
Forsgren, M. (1989). Managing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 The Swedish case.
London: Routledge.
Garrison. B.(1996). Tools daily newspapers use in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7 (Winter/Spring), 113–126.
Geringer, J. M., Beamish, P. W., & da Costa, R.C.(1989).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MN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2), 109–119.
Hafstrand, H. (1995). Consumer magazines in transition.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8(1), 1–12.
Hallowell, R., & Schlesinger, L. A.(2000).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intellectual
roots, curr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rospects. Handbook of SM&M.
Hoffman, D. L. & T. P. Novak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 (July), 50-68.
Jane Perrin(2002). Challenges of the globalization. ACNielsen Global Services. Retrieved Jan
28,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2.acnielsen.com/pubs/2003_q4_ci_globalization.shtml
Kaniss, P. (1991). Making local news.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control.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Maisonrouge, J.G. (1983). Education of a modern international manag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3(1), 56–60.
Manuel, G.. Serapio Jr., & Donald H. Dalton. (1999). Globalizaiton of industrial R&D:
an examin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R&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Policy, 28(3), 303-316.
Matsumura, E., & Shin, J.(200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n incentive plan with
rela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evidence from a postal service. The Accounting
Review, 81(3), 533-566.
McChesney, R. W.(199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 media. Media and
Development, 45(4), 3-8.
Mcluhan, M.(1998).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7th printing, 1st
MIT Pressed.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1), 39-50.
Nadler, D., & Tushman, M. (1999).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future: Strategic
imperativ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8(1), 45-60.
Parasurman, A.V. Z., & Leonard, B.(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Journal of Marketig, 49(fall),41-50.
Peng, F. Y. , Naphtali I. T., & Hao, X. M(. 1999). Trends in online newspapers: a look
at the US Web.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0(2), Spring, 52-63.
Perlmutter, H. (1969). The tortuous evolu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1), 9-18.
Rodie, A., & Martin, C. (2001). Comp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7(1), 5-21.
Shenkar, O., & Yuchtman-Yaar, E.(1997). Reputation, image, prestige, and
goodwill: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standing. Human
Relations. 50 (11), 1361-1381.
Stopford, J. M., & Dunning, J. H.(1983). The world directory of the multinationial
enterprises 1982-83. Detroit, Mich.: Gale Research Company.
Stopford, J. M., & Wells, L. T. Jr.(1972). Managing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New York:Basic Books.
Sullivan, D., & Bauerschmidt, A. (1990). Increment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 test of
Johanson and Vahlne’s thesi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30(1), 19-30.
Vernon, R. (1971). Sovereignty at bay: 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
New York: Basic Book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