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314106-12451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314106-124511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電影獲國際影展獎項與票房銷售之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warded-Winning Movies of Taiwan and the Box Offic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3-14
關鍵字
Keywords
電影票房、國際影展、奧斯卡金像獎
Movie box off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sca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1 次,被下載 532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24 times.
中文摘要
自從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台灣第一座金獅獎之後,「先得獎,在收復票房、從國外打回國內」成為台灣電影行銷守則。雖然《悲情城市》創下高票房收益,但是,之後的得獎電影,似乎不像《悲情城市》這麼幸運,因為之後的電影,似乎只看見了《悲情城市》與影展的表現關係,忽略了藉由影展打響知名度之外的行銷方式。
本研究使用文獻調查並佐以票房統計,以行銷觀點出發,將台灣電影參加「國際影展」視為電影行銷手法與現象,分析此一現象對於電影票房銷售的關係。
本研究認為:《悲情城市》之後得獎電影票房不再優勢,反而讓台灣閱聽眾倒盡味口,只有《囍宴》與《臥虎藏龍》票房較為突出,然而,這兩部電影,就算是得的大獎,其票房成功原因並非來自「獲得獎項」,而是在於這兩部電影的內容吸引觀眾。就如同全世界有四百多個國際影展,奧斯卡金像獎以商業為考量,得獎的訊息,相較於其他影展,是多數觀眾關心,且會表現在票房銷熟成績上。
台灣電影在「目的性」的動機下參加影展(增加收益以及政府鼓勵),然而,對於台灣電影市場完全沒有助益,反而使閱聽大眾遠離自己國家產製的商品,若台灣政府沒有認清電影的實質功能,台灣電影是沒有未來可言的。
Abstract
Since “The City of Sadness” won the first Golden Lion Award of International Venice Film Festival, winning an international award has become a rule that Taiwanese film do its marketing strategy. However, although “The City of Sadness” created a high profit in its sales, other awarded movies seem not so lucky in the sales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mainly bases on the aspect of marketing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that Taiwanese film industry devotes in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s its marketing strategy and further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ie box office and this phenomenon. Secondary data would be employed in this research.
As a result, besides “The City of Sadness”, both “The Wedding Banquet” and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lso have good performance in their sales. However, the success of these two movies not only resulted from getting awards but also the stories of the movies could attract people to go to the theat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400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in the world, but only Oscar Award is related with the sales of the film.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film festivals have not been able to attract people as much as “The City of Sadness” did. Moreover, this situation also can prove one thing: the movie should be developed by commercial mode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by most audiences.
To sum up, Taiwanese movies are on purpose (e.g. increase profit and government support) to atte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owever, there are not any benefits to the market of the Taiwan movie and it will let audiences to be distant from their owner entertainments product of their country. If Taiwan government cannot identify the real direction of the Taiwan movies, there is no future of Taiwan movi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結構概述…………………………………………………………11
第二章 理論論述與相關文獻回顧………………………………………………1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概念………………………………………………………13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20
第三章 台灣電影市場現況………………………………………………………22
第一節 台灣電影發展背景與現況……………………………………………22
第二節 影展路線形成與市場反應……………………………………………36
第三節 國際影展的意義………………………………………………………45
第四節 台灣參賽目的…………………………………………………………59
第四章 票房分析…………………………………………………………………67
第一節 研究資料分佈情況……………………………………………………67
第二節 行銷與票房……………………………………………………………70
第三節 美學與票房……………………………………………………………74
第四節 得獎電影與票房………………………………………………………77
第五章 結論………………………………………………………………………84
第一節 研究結果………………………………………………………………84
第二節 反省與期待……………………………………………………………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90
附錄…………………………………………………………………………………93
參考文獻……………………………………………………………………………11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80~2003。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毛寧豪(2003)。〈一本提升財富智商的書〉,《文化+創意=財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產業的經營know-how》。台北:帝國文化。
台北票房情報網。http://tpbo.wretch.cc/
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
李天鐸、劉現成(1995)。《台灣社會變遷中的電影發展:1949-199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李幼新(1987)。《威尼斯、坎城影展》。台北:志文。
李斯棻(1990)。〈台灣電影工業探討:台灣電影發展〉,《影響》第5期。
何雍慶(1993)。《實用行銷管理》。台北:華泰。
宋楚瑜(1979)。〈序言〉,《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79》。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呂亭潁(1999)。《侯孝賢電影風格研究》。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其諺(1989)。〈悲情城市現象記〉,《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吳琦幸、王雲怡(2001)。〈臥虎藏龍站起來了〉,《亞洲週刊》15期14卷,p.32。
卓珊(2003)。《創新與管理:台灣電影產業的結構探索》。 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嫻如(2000)。《九0年代政經變遷中的台灣電影工業》。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阿達(1991)。〈2001年:電影小字彙〉,《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姚文智(2005)。〈台灣電影及台灣影人在威尼斯影展綻放光芒〉。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tw/ 2005.10.25
迷走(1994)。〈影展的政治〉,《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
迷走(1994)。〈我們要怎樣的國際影展〉,《影響雜誌》第45期,pp.72-75。
胡清暉(2003)。《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一個後殖民的詮釋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良(1998)。《論兩岸三地電影》。台北:茂林。
梁良(1991)。〈中國電影與國際影展〉,《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0》。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梁宏志(2001)。《國家與電影-台灣電影政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志遠(2003)。〈就是電影-坎城影展移情別戀至伊斯蘭教派電影〉,《世界電影》第416期,p.50。
梁新華(1991)。《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程予誠(1993)。《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電影票房的鑰匙》。台北:五南。
曾偉禎(2001)。〈以膠卷駕馭恐懼,以外在圓融輕取內心騷動李安這個人〉,《新觀念》第151期,p.23。
樊志育(1990)。《廣告效果研究》。台北:三民。
陳振興(1991)。《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台北:錦繡。
陳蓓芝(1991)。《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私立輔仁大學大傳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1995)。〈九零年代台灣電影文化生態調查報告〉,《電影欣賞》第75期。
陳儒修(1999)。〈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第139期。
陳慧瑛(1997)。《輔導金制度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幼龍(1999)。《民眾對臺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雄屏(1985)。〈中國電影大綻光芒〉,《四百擊》第1期,pp.14-18。
焦雄屏(1992)。〈從家鄉到異鄉-台灣地影的大陸情結演變〉,原載於《廣播與電視》,收編於《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台北:遠流。
焦雄屏(1994a)。〈懷舊與逃避主義後的迷失-五、六零年代台灣電影概況〉,原載於《聯合文學》,收編於《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台北:遠流。
焦雄屏(1994b)。〈影展策略與海外出擊:訪電影年副執行長焦雄屏〉,《影響》第46期,pp.102-107。
焦雄屏(2001)。〈焦雄屏專欄-坎城影展光輝依舊〉,《世界電影》第390期,p.8。
焦雄屏(2002)。〈焦雄屏專欄-保守卻威力十足-世界第一的坎城影展〉,《世界電影》第402期,p.34。
葛大維(1999)。〈台灣電影逃不開寒流夢魘〉,《聯合報》,1991年2月23日,26版。
葛大維(2001)。〈臥虎藏龍如何打進奧斯卡殿堂〉,《聯合報》,2001年3月27日,3版。
葛大維(2003)。〈蔡明亮:台灣電影還活著〉,《聯合報》,2003年11月24日,D3版。
黃仁(1989)。〈徐立功帶隊前往,侯孝賢獲特別獎〉《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89》,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黃仁(1994)。〈中國電影與國際影展1935-1985〉,《世界電影》,第306期,pp.68-71。
黃文正(2005)。〈華影一百-重現國片世紀風華〉,《中國時報》,2005年12月22日,D4版。
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黃美鳳(1998)。《侯孝賢電影暨其美學涵意初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詩凱(2003)。《1990年代台灣電影工業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櫻棻(1996)。〈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收錄於劉現成編《中國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協會。
馬雅琦(2002)。《金馬獎對台灣華語影片銷售票房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士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士倫(2003)。〈台灣「新電影」與國際影展路線的形成〉,《台北金馬影展「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專刊》。
張玉佩(1996)。《台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以戲劇五音分析金馬獎最佳劇情》。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京育(1988)。〈關於影展的幾個問題〉,《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88》。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張靚蓓(2004)。〈蔡明亮電影的行銷方式及籌資〉,《中華民國電影年鑑2004》。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翁景民、許書銘、楊君琦(1999)。〈台灣地區電影映演市場集中度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9期,pp.1-21。
游惠貞(2002)。〈一場盛大的群新會-奧斯卡金像獎〉,《新觀念》,第168期,pp.52-53。
游惠貞(2002)。〈始終穩居龍頭-法國坎城影展〉,《新觀念》第171期,pp.60-61。
游惠貞(2002)。〈全球最資深的影展-威尼斯國際影展〉,《新觀念》第176期,pp.52-53。
馮建三(1994)譯。Robert G. Picard著。《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馮建三(2003)譯。Miller, T.著。《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
聞天祥(2000)。〈影迷藏寶圖-坎城影展的迷思〉,《世界電影》,第378期,pp.96-101。
聞天祥(2003)。《影迷的第一堂課》。台北:幼獅。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小芬(2000)。〈臥虎藏龍之後,好萊塢的跨國文化現象〉,《新觀念》第168期,pp.54-55。
彭芸、王國樑(1997)。《影視媒體產業(值)調查分析》。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詹宏志(1990)。〈影展、正典行程與影片的評價〉,《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

詹瑋琦(2003)。《華語電影的好萊塢是行銷-以英雄、雙瞳在台灣的行銷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鄒明儒(2002)。《李安電影研究》。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念祖(2001)。《國片輔導金制度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士賢(2003)。《台灣電影產業生存策略2004∼2006:從韓國電影市場解析台灣現況》。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聞天祥(2001)。〈2000年國際影展的台灣腳印〉,《中華民國電影年鑑2001》。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葉月瑜、劉慧嬋(2000)譯,David Bordwell著。〈跨文化空間?朝向中文電影詩學〉,《電影欣賞》第104期,pp.19-20。
葉龍彥(2003)。《八零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竹市影像博物館。
劉又菁(2003)。《從欲求利益觀點探討台灣電影市場區隔-以美國電影為研究對象》。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劉現成(1995)。《一九六O年代國家機器介入台灣電影事業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金鳳(1997)。〈一九九六台灣電影:輓歌之前〉,《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7》。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廖金鳳(1999)。〈影展還能做什麼?〉,《LOOK》第35期,pp.220-222。
廖祥雄(1997)。《多媒體爭霸戰二十一世紀的資訊世界》。台北:正中。
盧非易(著)(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非易(200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灣電影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euresearch/policy.htm。
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1993)。《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意見調查》。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1993)。《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焦點團體討論報告》。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盧智芳(1997)。《有影無影-看台灣電影產業的困境與展望》。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1993)。〈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分析(1945-1975)〉。《當代》,第81期,pp.47-99。
魏玓(1994)。《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Soulier, Eric (2005). 〈文化多樣性公約VS影音視聽政策座談會實錄〉文建會: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declare/culture_declare_template.jsp?declare_id=1120471026909 2005.12.13
二、英文部分
Garnham, N.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Hill, John (1996). British Film Policy. in Albert Moran (ed.) Film Policy. New York: Routledge.
Jowett, G. and Litman, J. M. (1989). Movies as mass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Litman, B. R., & Kohl, L. S. (1989). Predicting financial success of motion pictures: The 80’s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Vol. 2.
Litman, B. R. (1983). Predicting success of theatrical movie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16.
Monaco, J. (1981). How to Read a Film. New York: Oxford Univ.
Moran, Albert (1996). Film Policy: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ntledge.
Neale, Steve (1981). Art cinema as institution, Screen, Vol.22, No.1, P.11-39
Nowell-Smith, Geoffrey (1996). ‘Art Cinema’in Nowell-Smith, Geoffrey (eds) (1996), The Oxford History of Would Cinem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567-575.
Staiger, Janet (1985). the Politics of Film Canons. Cinema Journal, Vol.24, No.2, P.4-25.
Sochay, S. (1994).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motion picture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Vol. 7(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