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19114-1119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19114-111912
論文名稱
Title
何謂「理想情人」?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接收分析與網路參與
What is ‘ideal mate’? The reception analysis and network participation of men audience about ‘In Time with Yo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4-05-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4-06-23
關鍵字
Keywords
網路參與、Facebook粉絲專頁、PTT台劇板、男性閱聽人、接收分析
male audience, reception analysis, PTT ‘TaiwanDrama’, Facebook fan page, network particip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93 次,被下載 244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449 times.
中文摘要
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自2011年9月開播以來話題性始終不斷,引發了男性閱聽人最多的主動迴響與討論。劇中溫柔守護女主角的男主角李大仁成為媒體公認的「理想情人」,引發的後續效應極受矚目,在PTT台劇板激盪出前所未有的討論熱潮,粉絲團更是創下偶像劇史上最多粉絲的紀錄。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利用深度訪談法,針對男性閱聽人對於《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理想情人的解讀觀點,以及PTT台劇板與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扮演的角色,探究網路的雙向互動性如何與閱聽人的解讀相互影響。藉由立意抽樣與滾雪球抽樣尋找合適的男性受訪者,訪談對象須完整看過《我可能不會愛你》,並且為PTT台劇板的板友或Facebook官方專頁的粉絲。
在受訪者的詮釋觀點中,《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男主角李大仁揉合了事業有成與溫柔體貼的特質,創造出了新的男性典型,但基本上仍符合一般主流價值中,賦予理想男性應有的符號。在閱聽人的網路參與部分,台劇板作為一個引發板友共鳴的平台,板友希望透過撰寫文章尋求認同,透過板友的現身說法,體認到自己作為男性「並不孤獨」,認同自己也正走在正確的路上,同時尊重每個人為獨立的個體。板友使用媒介,卻也不斷反省他們與媒介的關係,反映出閱聽人的主動性與反身性。《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粉絲專頁是由小編經營,粉絲在小編發布的動態之下留言。粉絲在專頁上擷取豐富的資訊,但不會有太過深層的討論。粉絲專頁的文字動人,強化了粉絲對角色的認知與評價,但整體留言呈現同質,導致粉絲黏著度不高。粉絲團成功營造出美好愉快的氛圍,卻難以讓參與者真誠、充分地討論戲劇。如果將台劇板比喻為眾聲喧嘩的言論戰場,粉絲團就像是個烏托邦,當中的發言和諧卻同質,粉絲難以在場域內獲得認同感,使之成為一個「美麗」卻「空洞」的互動平台。
Abstract
‘In Time with You’ was released on October 19, 2011.This Taiwan drama was so famous that it had caused fervent responses and heated discussions. Li Da Ren, the main role, became an ‘ideal mate’ in all the media.
This research is qualitative, concentrating on male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and what kind of role the Internet plays by in-depth interview. Participants of this research have to watch ‘In Time with You’ from beginning to end, and they need to take part in PTT ‘TaiwanDrama’ board or Facebook fan page of ‘In Time with You’.
In male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Li Da Ren, who succeeds at his work and is tender toward the woman he loves, creates a new kind of ‘ideal man.’ But technically speaking, his image still conforms to the mainstream value. In network participation, for PTT Participants, the board ‘TaiwanDrama’ can make a deep resonance. They sought identification by writing posts while consider one another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ey also use the media and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themselv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n page of ‘In Time with You’ is managed by official employees and fans can leave messages to the updates. Though fans can catch abundant information, they cannot get deep views. The posts on the fan page are charming and moving, deepening male audiences’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ole, Li Da Ren. But in fact, these messages are too similar to attract male audience. The fan page builds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successfully, but it is hard for male audience to have sincere discussions. Simply put, ‘TaiwanDrama’ board is like a battlefield filled with fights and debates while the fan page is like a utopia which is peaceful but difficult for fans to get identification. Therefore, the latter becomes a beautiful platform for interaction, but very barre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預期研究貢獻 9
一、預期理論貢獻 9
二、預期實務貢獻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閱聽人接收分析 12
一、主動的閱聽人 12
二、接收分析的三個世代 15
三、閱聽人與文本互動之相關研究 19
第二節 意見集散地─網路扮演的角色 20
一、虛擬社群 20
二、BBS與PTT 22
三、社群網站 24
第三節 台灣偶像劇 27
一、偶像劇起源與定義 27
二、台灣偶像劇的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男性使用媒體的相關論述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35
第二節 文本的選擇 36
一、文本叫好亦叫座 36
二、李大仁與理想情人形象 38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0
一、參與者的選擇 40
二、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42
三、訪談問題設計 43
四、資料蒐集程序 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5
第一節 關於理想情人大仁哥─男性閱聽人的詮釋 45
一、閱聽人的收看動機 45
二、閱聽人的解讀型態 51
第二節 迥異的網路空間─PTT台劇板與《我可能不會愛你》粉絲團 59
一、PTT台劇板 59
二、《我可能不會愛你》Facebook粉絲團 69
第三節 何謂理想情人?閱聽人與網路的抗衡遊戲 78
一、PTT台劇板 78
二、《我可能不會愛你》Facebook粉絲團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7
一、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理想情人」之詮釋 97
二、男性閱聽人的網路參與 99
三、從Lessig的網路管制檢視兩個網路空間 10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5
一、研究限制與研究者反思 105
二、未來研究建議 107
參考書目 109
附錄一、訪談大綱 120
附錄二、PTT台劇板板規 12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王力威(2012)。《完美無瑕的童話結局?台灣偶像劇與女性觀眾愛情觀之關聯性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39-75。

王駿杰(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台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何毓菱(2010)。《從「敗犬女王」看女性角色與性別關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綺(2011年7月)。〈Live文,球迷的產製行為與即時互動—以PTT Tennis板與 Federer板為研究場域〉,「2011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吳怡國、姜易慧(2010年7月)。〈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2010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李志薔(2004)。《電視電影、偶像劇/艷光四射歌舞團:一部電影的完成》。台北:遠足文化。

李育倩(2010)。《從文化接近性的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英(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1996.12,第6期,P260-299。

李惟平(2001)。《尋找台灣學術網路BBS站的規範力量—以校園計中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澎祥(2010月6月12日)。〈論兩岸合拍偶像劇〉,《旺報》。上網日期:10月7日。取自http://ppt.cc/DLvS

易慧慈(2012年10月27日)。〈入圍八項 奪七大獎《我可能不會愛你》金鐘大贏家〉,《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3年1月10日,取自http://ppt.cc/7H1X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芳玫(1997)。〈A片與男性觀眾解讀-男性觀視主體位置的同一與鞏固〉,「1997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縣深坑。

林恒如(2005)。《產品置入對品牌回憶度、品牌辨識度、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台灣電視台偶像劇為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珊如(2004)。〈網路敵意及網路沉迷--兩種去社會抑制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7(2):325-352。

林貞吟(2009)。《成功偶像劇的團隊與領導》。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歆婕(2010)。《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啟紋(2009)。《電視偶像劇操作置入型態分析-三立《命中注定我愛你》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尹喬(2010)。《台灣偶像劇品牌建構要素之初探性研究─以三立偶像劇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舜智(2011年7月)。〈閱聽人對節能減碳議題的接收分析〉,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2011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洪璿濠(2012)。《情緒對Facebook粉絲專頁品牌態度之影響》。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傳雄(2009)。FACEBOOK粉絲專頁懶人包-企業社群行銷的最佳工具。上網日期: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ppt.cc/70dA

翁秀琪(2004)。《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鈴雅(2008)。《偶像劇的療癒系功能:本土偶像劇的閱聽人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所碩士論文。

耿慧茹(2004)。《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支翔(2007)。《男色時代:男性時尚雜誌所建構的時尚男性氣質與消費文化》。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嘉甫(2011年12月26日)。〈偶像劇爆紅延燒 拜月老求李大仁〉。《TVBS-N新聞》。上網日期:2013年2月20日,取自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betty0045520111226123352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家嘯(2012年2月9日)。〈偶像劇角色深植人心 陳柏霖隋棠理想情人〉,《卡優新聞網》。上網日期:2013年10月3日,取自http://ppt.cc/WOrQ

張雅惠(2011年12月18日)。〈偶像劇暴紅!李大仁現象 「地勤督導」變HOT〉,《TVBS-N新聞》。上網日期:2013年3月1日,取自http://ppt.cc/83T3

張雅婷(2007年7月)。〈探討女性閱聽人對韓劇《我叫金三順》之解讀研究〉,「2007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張?勻(2011年12月12日)。〈李大仁貼心讓女友們都瘋狂 男網友怒喊:大仁哥我恨你〉,《ET today東森新聞雲》。上網日期:2013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212/12174-1.htm

張瓊芳(2011年10月)。〈不信偶像喚不回─台灣戲劇保衛戰〉,《台灣光華雜誌》。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si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11100010044c.txt&table1=1&cur_page=1&distype=text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1)。〈如何回家?〉。《應用心理研究》,9,37-52。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凱玲編譯(2012年10月4日)。〈歷史性的一刻,Facebook第10億名用戶今天誕生〉,《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4年4月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57/id/24856

許蕙千、朱若慈(2007年7月)。〈主動閱聽人的實踐─以破報讀者為例〉,「2007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連麗雅(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劇收視經驗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羿婕(2011年11月7日)。〈小資女孩狂衝 李大仁領軍直追〉,《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怡君(2004)。《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品君(2011)。品牌訊息置入戲劇之策略與效果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臺灣師範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瑜(2012年7月)。〈台灣女性閱聽人對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的解讀─已婚者與未婚者比較探討〉,「2012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凱絡媒體電視組(2008年11月20日)。〈台灣偶像劇收視風光 帶來好商機〉,上網日期:2009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11734

單波譯(2006)。《受眾研究讀本》。華夏:北京。(原書 Roger Dickinson ,Ramaswami Harindranath & Olga Linne ,[1998], approaches to audiences a Reader)。

曾郁文(2011)。《網路論壇中的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批踢踢八卦版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馨瑩、林純如(2012)。〈以社交焦慮傾向和感知匿名性探討社群媒體中的自我揭露行為〉,「2012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馮建三譯(1995)。Morley, D.著。《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黃麗珍、黃曉文、陳嘉鴻(2005)。《「武俠小說」中的男性認同:文本分析與閱聽人研究─以金庸之「天龍八部」為例》,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楊起鳳(2101年10月24日)。〈光靠一「金」怎救偶像劇〉,《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取自http://bb-master.ttv.com.tw/BB/viewtopic.asp?forum=282&topic=269661&Page=75

楊起鳳(2012年11月13日)。〈高富帥+白癡女 偶像劇老梗丟收視〉,《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13年3月20日,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7495038.shtml

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 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實力媒體月刊(2009 年3 月)。〈台流風潮─台灣偶像劇大放異彩〉,《中時行銷知識庫》。上網日期:2013 年10 月1 日,取自
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SearchResult/05SearchResultContent.asp?Keyword=%A5x%C6W%B0%B8%B9%B3%BC@%A6%AC%
B5%F8&MMContentNoID=56717
廖依婷(2004)。〈「慾望城市」之女性觀眾接收分析─從觀眾與角色之互動看其解讀型態〉,取自《2004 年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趙庭輝(2005)。〈電視偶像劇《吐司男之吻》:寫實主義的建構與再現〉。《傳播與管理研究》,5.1(2005):27-58。
劉怡汝(2010)。《從接收分析觀點探討閱聽人反身性的實踐─以實境節目超級名模生死鬥收視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采薇(2012 年09 月25 日)。〈「李大仁」夯爆入圍金鐘 陳柏霖睡夢中驚醒:金歹勢!〉,《Ettoday,東森新聞雲》。上網日期:2013 年10 月2 日,取
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25/107041.htm
蕭軒(2011 年12 月21 日)。〈陳柏霖當選理想情人 嚮往平凡戀愛〉,《大紀元時報》。上網日期:2013 年10 月2 日,取自
http://tw.epochtimes.com/b5/11/12/21/15535.html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台灣社會學刊》,第30 期。
龍瑞雲(2012 年3 月29 日)。〈愛情EQ 調查 劈腿最令人痛苦〉,《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3 年9 月30 日,取自http://ppt.cc/mx80
戴瑋庭(2008)。《年輕人對情歌意涵之解讀》。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君(2010)。《自PTT 八卦板板規沿革探討網路空間的集體行為與權力流動》。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涵如、徐振興(2012 年7 月)。〈閱聽人對偶像劇文本接收詮釋及其療癒系功能之探討-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為例〉,「2012 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
台中靜宜大學。
魏家瑜(2013)。《從收視到行動:女性偶像劇迷觀看偶像劇對親密關係之經驗詮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碩士論文。
龎惠潔(2005)。《美麗人生:網路相簿社群的互動行為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蘇鑰機(1999)。「用欣賞指數量度節目品質—香港的經驗」。《廣視與電視》,14 期,頁 139-166 。
英文部分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Abercrombie, N.(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陳芸芸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Alasuutari, P(. 1999). Introduction: Three phases of reception studies. In P. Alassutari (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pp.1-21). London:Sage.
Ang, Ien (1985) Watching Dallas :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 Methuen.
Attrill, A., & Jalil, R.(2011). Revealing only the superficial me: Exploring categorical self-disclosure onlin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1634-1642.
Baym,N.(1995).From Practice to Culture on Usenet.In S.L.Star(Ed.).The Culture of Computing,pp.29-52.Oxford,United Kingdom:Blackwell.
Boyd, d., & Ellison, N., B..(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Caplan, S. E.(2007).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2), 234-242.
Chou, C., & Hsiao, M.-C. (2000).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ers & Education, 35(1), 65-80.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London: Sage.
Fiske, J.(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Gauntlett, D. & Hill, A.(1999). TV living : television,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New York : Routledge, p209-247.
Geertz, C.(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riffiths, M. D.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 61-7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ll ,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 Cultural , Media , Language . London:Hutchisnson.
Hinduja, S.(2008). Deindividuation and internet software piracy.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4), 391-398.
Jenkins(2006). 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New York and Lond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ensen, K. B., & Rosengren, K. E. (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he aud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 207-238.
Joinson, A. N. (2001). 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nym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2), 177-192.
Jones, S.(1997). The internet and its social landscape. In Jones, S.(Edt.),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pp.7-35). London:Sage.
Kimmel, Michael S.(1993). Invisible masculinity. Society, 30(6), 28-35.
Kimmel & Messner(2004).Men’s Lives. Bosto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llyn and Bacon: 505.
Lessig,L(2006).Code v2. NY:Basic Books.Retrieved from http://codev2.cc/
Leyl Master Black (2011, April 2). Top 5 Facebook marketing mistakes small
businesses make. Mashable. Retrieved April 13, 2014, from http://ppt.cc/iZ7V
Liebes, T & Katz, E.(1986). On the critical Abilities of Television Viewers. In Ellen
Seiter,Hans Borchers, Gabriele Kreutzner and Eva Marina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Television, Audience and Cultural Power. London:Routledge.
Livingstone, S. M.(1988). Why People Watch Soap Opera: An Analysis of the Explanations of British Viewer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 55-80.
Lyon, D.(2002). Cyberspace: Beyo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Armitage, J & Roberts, J.(Eds.), Living with cyberspace : technology &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Pp21-97).New York : Continuum.
Matheson, K., & Zanna, M. P. (1998). The impact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 self-awarenes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 221-233.
Morley,David(1992). Television ,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NewYork: Routledge .
Park, N., Jin, B., & Jin, S.-A. A. (2011). Effects of self-disclosure on relational intimacy in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1974-1983.
Paulsen, M. F. (1995). Moderat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s.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online classroom, 3, 81-89.
Peter, J., Valkenburg, P. M., & Schouten, A. P. (2007). Precursors of adolescents’ use of visual and audio devices dur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5), 2473-2487.
Radway, J.(1987). Reading the romance woman ,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New York.
Rheingold,H.(1993).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Readings,MA:Addison-Wesley.
Suler, J.(2004). In class and online: Using discussion boards in teach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7(4), 395-401.
Taylor & Willis(1999). Media studies :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Blackwell Taraszow, T., Aristodemou, E., Shitta, G., Laouris, Y., & Arsoy, A.(2010). Disclosure of personal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by young people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analysis using Facebook profiles as an ex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Politics, 6(1), 81-101.
Walther, J.B.(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 52-9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