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8109-09484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8109-094846
論文名稱
Title
動能策略與交易量於多空頭市場之實證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6-0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6-18
關鍵字
Keywords
交易量、動能生命週期、多頭、空頭
momentum life cycl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55 次,被下載 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5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使用1990年2月至2008年6月之月資料進行分析。依循Lee and Swaminathan (2000)的研究方法,驗證動能生命週期於台灣市場是否適用,另針對空頭與多頭市場狀況再次檢視動能生命週期的效用。

實證結果顯示,台灣股市普遍不存在價格動能效果,只有在形成期12個月下的低交易量投資組合中才有顯著動能效果。此外,台灣股市存在顯著的交易量動能效果,低交易量的投資組合未來報酬表現顯著優於高交易量投資組合,符合Amihud和Mendelson (1986)所提出的「流動性假說」。再者,早期價格動能投資策略(買進低交易量贏家同時賣出高交易量輸家),其報酬率顯著優於晚期價格動能投資策略(買進高交易量贏家同時賣出低交易量輸家),顯示台灣股市符合動能生命週期假說,透過過去交易量資訊,可幫助投資者判斷動能策略的方向與大小。

最後,本研究針對計算平均交易量期間之不同市場狀況所做的實證結果顯示,空頭與多頭市場的報酬率走勢大多相同,無顯著的差異。在不同的市場狀況下,台灣股市的價格動能效果仍不顯著,且依然存在交易量動能效果,投資者透過過去交易量資訊還是可以建構出更有效率的動能策略,故動能生命週期假說在多頭與空頭市場中皆成立。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 文 摘 要 I
論 文 內 容 目 錄 II
圖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 2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4 -
第一節 過度反應 - 4 -
第二節 反應不足 - 6 -
第三節 動能生命週期假說(MOMENTUM LIFE CYCLE) - 8 -
第四節 區分多空頭市場之相關研究 - 11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13 -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 - 13 -
一、 資料來源 - 13 -
二、 資料處理 - 13 -
三、 變數定義 - 13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14 -
一、 投資組合的建構 - 14 -
第三節 研究步驟 - 16 -
一、 簡單價格動能策略(Price Momentum Strategy) - 16 -
二、 交易量-價格動能策略(Volume-Based Price Momentum Strategy) - 17 -
三、 風險調整(Risk Adjustments) - 19 -
四、 投資組合之報酬率趨勢 - 20 -
五、 早期與晚期價格動能策略 - 20 -
六、 檢驗不同市場狀況下動能生命週期之有效性 - 21 -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 22 -
第一節 簡單價格動能策略 - 22 -
第二節 交易量-價格動能策略 - 23 -
一、 價格動能效果 - 24 -
二、 交易量動能效果 - 26 -
第三節 交易量-價格動能各類投資組合報酬率走勢 - 29 -
第四節 早期與晚期價格動能策略 - 32 -
第五節 空頭與多頭市場狀況下之動能策略 - 35 -
一、 價格動能與交易量動能 - 36 -
二、 交易量-價格動能各類投資組合報酬率走勢 - 38 -
三、 早期與晚期價格動能策略 - 41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44 -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44 -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45 -
參 考 文 獻 - 46 -
國外文獻: - 46 -
國內文獻: - 48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國外文獻:
Amihud, Y., and H. Mendelson, 1986, “Asset Pric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7, 223-249.
Bhardwaj, R. K., & Brooks, L. D. , 1993, ” Dual Betas from Bull and Bear Markets: Reversal of the Size Effect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16, 269-283.
Blume, Lawrence, David Easley, and Maureen O’hara, 1994, “Market Statistics and Technical Analysis: The role of Volume,” Journal of Finance, 49, 153 -181
Campbell, John Y., Sanford J. Grossman and Jiang Wang, 1993, ”Trading volume and serial correlation in stock retur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 905-939.
Chou, P.H., Wei, K.C.J., and Chung, H., 2007, “Sources of Contrarian Profits in the Japanes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14, 261-286.
De Bondt, W.F.M.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5,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Journal of Finance, 40, 793-808.
De Bondt, W.F.M.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7, “Further Evidence on Investor Overreaction and Stock Market Seasonality,” Journal of Finance, 42, 557-581.
Davison, Wallance N, III, 1989, “A note on the behavior of security return:A test of 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 and efficiency, ” Journal of Finance Research, 4, 245-252.
Fama, Eugene F., and Kenneth R. French, 1993, “Com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s and Bo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 3-56.
Fabozzi, F .J. and Francis, J.C., 1977, " Stability tests for alpha and betas over bull and bear market cond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32, 1093-1099.
Hong, Harrison, and Jeremy C. Stein, 1999, “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 Asset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e, 54 , 2143-2184.
Jegadeesh, Narasimhan, and Sheridan Titman, 1993,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Finance, 48, 65-91.
Jegadeesh, Narasimhan and Sheridan Titman, 2001, “Profit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56, 699-720.
Lehmann, B., 1990, “Fads, Martingales and Market Efficienc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5, 1-28.
Lakonishok, J., A. Shleifer, and R.W. Vishny, 1994, “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49, 1541-1578.
Lee, Charles M. C., and Bhaskaran Swminathan, 2000, “Price Momentum and Trading Volume,“ Journal of Finance, 55, 2017-2069.
Moon K. Kim and Badr E. Ismail, 1998, “An accounting analysis of the risk-return relationship in bull and bear markets,”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nics, 7, 173-182.
Zarowin, P., 1990, “Size, Seasonality and 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5, 113-125.

國內文獻:
王怡靜,民國93年,「台灣股市價格動能與流動性之整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
甘逸偉,民國90年,「台灣股市動能策略與過度反應之整合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嘉倩,民國94年,「台灣股市動能策略之剖析」,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珍,民國81年,「股票價格過度反應之方向、幅度與密度」,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倩郁,民國88年,「台灣股市過度反應之再驗證」,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馬維平,民國90年,「交易量基準值與動量策略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吉,民國88年,「台灣股市追漲殺跌策略與反向策略之實證分析比較」,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良,民國91年,「反向投資策略的績效探討-以台灣股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鴻崑,民國89年,「動量週期與成交量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程淑美,民國88年,「台灣股票市場過度反應現象之實證研究」,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踐為,民國86年,「台灣股市過度反應現象之探討」,企銀季刊,第21卷,第三期,57-72。
蔡劼麟,民國88年,「台灣股票市場價格動量與周轉率之週期循環研究」,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朝顯,民國83年,「追漲殺跌投資組合策略之實證研究–台灣股市效率性之再檢定」,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蘇永裕,民國91年,「追漲殺跌策略報酬與景氣循環之間互動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9.104.2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9.104.2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