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5117-21354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5117-213540
論文名稱
Title
東南亞華裔歌手進入台灣流行音樂市場的挑戰與機會:以歌手樂夏為例
A Case Study for Chinese Singer from South East Asia Developing in Taiwan Popular Music Indust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6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06
關鍵字
Keywords
五力分析、個案研究、台灣流行音樂產業、華裔歌手、資源基礎理論
Taiwanese Music Industry, resource based view, five forces, foreign singers, case stud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8 次,被下載 2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1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為華語音樂產業的一大主力,關於台灣流行音樂市場,有許多學者做過相關環境面的探討,包含隨著科技進步、中國、韓國音樂市場崛起等等出現了不同的挑戰,然而卻鮮少討論近年來許多來自東南亞地區的華裔歌手。在這些東南亞歌手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來多數為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華人。截至西元2017年,台灣的新馬歌手已包辦了21個金曲獎項。其中,新加坡的蔡健雅,榮獲了台灣金曲獎2006、2008、2012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目前台灣歌手維持相同獎項紀錄者女歌手為張惠妹。如此亮眼的成績,讓人不禁疑問是台灣的哪些競爭優勢使東南亞歌手想要來台灣發展?
為填補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對在台東南亞華裔歌手發展的研究缺口,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比起量化研究方法得以蒐集更多資訊,透過即將要出道的創作型歌手(樂夏),進行個案研究並且即時更新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實際現況,並且以組織管理分析工具(五力分析、資源基礎理論)的角度,檢討個案在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狀態以及面臨的機會與挑戰,期待能為管理學的案例更添台灣最新音樂產業的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透過個案(樂夏)的資源處理論分析,其核心資源為創作型歌曲,其機會為稀少以及不可替代性,建議唱片公司加強此兩個競爭優勢,以降低其他競爭對手的威脅。而流行音樂產業上,搭配五力分析工具,樂夏要注意替代品(商業音樂)對於本身的威脅,加強消費者對於自己產品忠誠度,藉此降低消費者的議價能力。除此之外,樂夏可以把握議價能力小的機會:潛在進入者以及產業內競爭者(供給者為同公司除外)。從採訪中可以得知,製作人期待樂夏找出並加強產品特色,以陳綺貞、周杰倫等創作型歌手為榜樣,期待與台灣其他創作型歌手做出差異,以創造自己的競爭優勢。
Abstract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has been leading in the Asian Chinese popular music market from 1990s. While the success been going on,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rs studying about this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for example, the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aiwanese music industry (like the online free music platform), and the rising of Chinese and Korean music industry.
Besides the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there is less research discuss about individual case study, especially the foreign singers. By observing the Golden Melody Award(GMA, 金曲獎)in Taiwan-Asian popular music top award, it is easy to find out the stunning performance form the award record made by Chinese Singer born in South East Asian. There have been 21 GMA awards contributed from the singers from Singapore and Malaysia. I have wondered the reason makes these singers coming to Taiwan? What i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aiwan Popular Music Industry?
In order to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and details, I have applied qualitative method, including interview and observing with a Chinese singer from Indonesia,樂夏, who is going to release her first album in a month. Besides, I also interviewed her producer,廖士賢. With the organizational theories, Five Forces analysis and Resource Based View, this research aimed to find ou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ase studi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致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現況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貢獻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 5
第一節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介紹 5
第一項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歷史 5
第二節 台灣流行音樂市場應用研究 8
第一項 價值鏈 8
第二項 消費者價值主張(CVP) 9
第三項 整合行銷 9
第四項 產銷模式創新 9
第三節 研究缺口 10
第四節 管理學相關文獻回顧 10
第五節 本研究理論架構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研究方法概論 13
第二節 質性研究方法介紹 14
第三節 本研究設計 15
第四節 訪談以及觀察法 17
第四章 初步研究分析 20
第一節 國際層級 21
第二節 產業層級 25
第三節 產品層級 29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五章 綜合研究分析 33
第一節 國際層級 33
第二節 產業階層 35
第一項 產業鏈 35
第二項 五力分析 37
第三節 產品階層 42
第一項 價值性 42
第二項 稀少性 43
第三項 不可模仿性 43
第四項 不可替代性 44
第六章 研究結論 47
第七章 效度限制與建議 49
第一節 研究限制 49
第一項 研究效度檢討 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51
參考文獻 52
附錄 5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第一節 中文文獻
yubeifan(民105)臺灣金曲獎歷史回顧系列新馬歌手篇,月貝凡的音樂紀事(馬來西亞純中文音樂網誌)【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yuebeifan.wordpress.com/2016/06/21/臺灣金曲獎歷史回顧系列新馬歌手篇/
台灣文化部影視與流行音樂產業局(民106)。政府公開資訊,台灣流行音樂產業
發展現況概述,台灣文化部影視與流行音樂產業局官方網站。取自
https://www.bamid.gov.tw/files/15-1000-921,c231-1.php
任國勇與馮建三(民95)曙光: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新典範(碩士論文)。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5NCTU5054004)
朴允善、張寶芳、吳靜吉(民103)。韓國流行音樂全球化之旅—SM Entertainment 的創新實踐。台北市: 遠流。
李明璁(民104)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台北:大塊文化。
李筱慧(民97) 全球與在地力量共存的空間: 台灣金曲獎 (1990~ 2007) 之研究。 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5,309-327。
官志雄(民97)。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歌手瞄准全球華人心靈。Sina全球新聞。取自
http://news.sina.com/oth/chinanews/201-104-103-107/2008-09-26/02033323308.html
沈宜蓉(民94)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3SHU05375051)
吳清山與林天祐(民100)。教育名詞APA格式。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 98 期,187-188。
林天佑(民99)APA 格式第六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民106)。台灣唱片產業發展現況。財團法人
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ifpi.org.tw/
施韻茹、李天鐸與郭良文(民93)由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產
銷結構轉變研究(博士論文)。取自台灣碩博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NCTU5376012)
思多葛市場研究(民104)。104流行音樂產業調查。文化部影視與流行文化產業局。第三章第五節(40頁)。
黃舒駿(民95)數位時代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之競爭動態與商業模式。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88。
陳郁秀(民86)台灣音樂閱覽。台北: 玉山社。
陳向明(民91)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市: 五南。
張益嘉(民102)。突圍與創新:獨立音樂產銷方式分析-以饒舌歌手大支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SHU05375028)
張容瑛與周志龍(民92)「靠文化,By Culture」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群聚與創
作氛圍。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取自http://www.scu.edu.tw/society/acade_act/cultural studies/papers/Chang&Chou.pdf
張容瑛(民97)華文流行音樂區域與都市形構及其治理。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1-194。
第二十八屆金曲獎暨國際音樂節官方網站(民106)金曲獎歷屆得獎名單
(http://gma.tavis.tw/GM28/GMA/history.asp,取用日期﹕2014年07月17日)。
樂夏Leshia Facebook大頭照【樂夏Leshia Facebook粉絲專頁】。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rensiawu28/photos/a.1947813172111112.107374182 5.1947804205445342/2242703279288765/?type=1&theater
廖士賢【台灣WORD】。取自
http://www.twword.com/wiki/廖士賢
廖士賢【門】全創作專輯介紹【動脈音樂Facebook粉絲專頁】。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dmilemusic/posts/1455037501184095
廖士賢 Facebook大頭照【動脈音樂Facebook粉絲專頁】。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samland/photos/a.255798147890521.1073741825.255764381227231/919020204901642/?type=1&theater
廖珏存(民102)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流行音樂產業競爭優勢—以五月天為例。長榮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學位論文。 1-91。
蔡宜廷、劉育奇、周欣嫺與周丸生(民95)數位音樂產業及其商業模式。智慧財產評論。4(2)。79-120
蔡坤哲 (民96)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
析(碩士論文)。取自政大機構典藏。
鄭美華(民97)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政府與文化關係的再思考(研究論文)。公共行政學報。第27期。(111-159頁)。取自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96062/1
賴炳樹與白仁德(民98)。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都市再生政策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0(1),15-32。

第二節 英文文獻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arney, J., Wright, M., & Ketchen Jr, D. J.(2001).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Ten years after 1991. Journal of management, 27(6), 625-641.
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and Lorenzo Massa (2011) Journal of Management: The Business Mode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3) Purchased by Richard Staisloff. staisloff@rpkgroup.com
Harrison, S. H., & Rouse, E. D. (2014). Let's dance! Elastic coordination in creative group work: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odern danc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7(5), 1256-1283.
Hoskisson, R. E., Hitt, M. A., Wan, W. P., & Yiu, D. (1999).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wings of a pendulum. Journal of management, 25(3),
417-456.
Maxwell, J. A. (1996). Research questions: what do you want to underst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Porter, M. (1979). Five Forces Mode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eece, D. J. (2007).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
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13), 1319-1350.
Tony Grundy (2006). Rethinking and reinventing Mich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Strategic Change 15: 213-229. DOI:10.1002/jsc.76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