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8107-1048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8107-104820
論文名稱
Title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社區文化資產保存之影響因素研究-以鹽水鎮橋南社區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7-18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參與、地方認同、社會資本、文化資產、古蹟保存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lace identity, social capital, historic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ultural asse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4 次,被下載 255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556 times.
中文摘要
古蹟與歷史建築是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實證,具有多種層面的保存價值,但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古蹟等建築類文化資產的保存始終面臨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如何有效促進古蹟的良好管理與永續保存便成為重要的課題。其實古蹟的保存應與地方居民產生連結,才能達到保存的意義與目的,並經由社區居民的互動關係、社區認同建構、參與意願及行動與合理社會規範出發,其保存重點與社會資本的概念及精神(信任、規範、網絡)不謀而合,顯示社區內社會資本的存在狀況,將會對社區居民對於歷史空間保存的認同程度與行動參與產生影響,也是利用社區居民力量進行古蹟保存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以社會資本理論為基礎,尋找社區文化資產保存的影響因素(如:地方認同、社會信任、社區網絡等),並探討各因素間的關係,進一步為古蹟保存提供行動策略規劃建議。
本研究以台南縣鹽水鎮橋南社區387位現居居民為調查對象,針對其社會資本、地方認同、古蹟保存態度及古蹟保存參與意願進行調查,並採用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如下:一、社區居民的年齡、婚姻、居住時間、住宅權屬等社經條件不同,會造成其社會資本及地方認同上的差異。二、社區居民的社會資本及地方認同狀況與社會信任、社區網絡、社區規範、古蹟保存態度及古蹟保存參與意願,各構面間皆有顯著正相關。
民眾對於古蹟保存所持之態度及參與保存行動的意願是達到保存目標的具體力量,而社會資本可以增強居民凝聚力及參與行動,促進民眾將保存的態度、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當地方古蹟面臨保存危機時,社會資本能夠有效達到動員民眾參與保存行動的目的。因此透過本研究結果可知,欲達到良好的社區文化資產保存成效,應從地方認同的強化、社會信任及互動管道的建立、提高社區參與精神及建立社區規範機制四方面來改善,並提出下列策略性建議:一、將古蹟保存議題轉化為生活環境關懷,透過願景的建立來增強地方認同;二、加強社區溝通管道,提高民眾信任感與效能感;三、妥善利用社區網絡,培養民眾參與興趣;四、擴大現有社區團體功能;五、建立社區文化資產守護公約。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台灣地區的古蹟保存 9
第二節 地方認同與社區發展 16
第三節 社區參與的意義與行動 18
第四節 社會資本在社區中的角色與功能 24
第五節 古蹟保存、地方認同、社區參與及社會資本相關研究 33
第六節 日本古川町社區營造與文化資產保存實例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3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8
第三節 研究變項與操作定義 50
第四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方法 5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56
第六節 預試執行結果與調查計畫修正 58
第四章 實証結果分析 63
第一節 居民基本屬性分析 63
第二節 本研究問卷之信度分析 66
第三節 各構面問項之平均數分析 70
第四節 本研究各構面之因素分析 74
第五節 居民屬性對社會資本與地方認同的影響 78
第六節 社會資本、地方認同與古蹟保存間之假設檢定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02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0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惠民(1996)。宜蘭文化地景保存與地方環境營造。載於夏鑄九(主編),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頁108-112)。台北:文建會。
王惠君(譯)(1997)。西村幸夫著。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台北:遠流。
王惠君(2000,11月)。歷史建築魅力營造。論文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主辦之「2000留下我們的記憶空間:歷史建築保存與再生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市。
王應棠(1996)。社區取向的原住民聚落保存─以好茶為例。載於夏鑄九(主編),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頁220-232)。台北:文建會。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1-44。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7。
米復國(1993)。三峽老街保存的市民草根運動。載於陳志梧(主編),第五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頁71-81)。台北:文建會。
吳宗仁(2006)。社區行動的菁英參與和社會資本。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
吳涵宜(2002)。社區環境改造中民眾參與程度之探討 ─以「溫州公園」與「福林社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光中(2003)。自然文化景觀保存與公眾參與。載於林登讚(主編),2002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世界遺產(頁129-142)。台北:文建會。
李光中、王鑫(2003)。社區參與山林守護之管理—一個行動研究架構的提議。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論文集(頁320-338)。台北:內政部。
李宗勳(200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1(3),1-44。
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信研究取向。台北:心理。
林佩璇(2006)。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影響社區產業發展因素之研究─以八翁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俊昇、陳美伊、潘信穎(2004)。脈絡線索對休閒農場價格認知與參與意願之分析。農業經營管理年刊,10,70-89。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素朱(2002)。經濟與文化衝突下的古蹟保存之道。社教資料雜誌,290,1-4。
林登讚(2003)。世界遺產與聚落保存。載於林登讚(主編),2002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世界遺產(頁149-153)。台北:文建會。
林華苑(2001)。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
林碩彥(2004)。知識經濟涵構下歷史風貌保存政策對歷史街區再發展之衝擊評估。2004歷史建築與藝術空間國際研討會(頁366-389)。高雄:文建會。
林慧瑄(2005)。從社區資本的角度探討台南市社區健康環境營造。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台北:五南。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的建構。課程與教育季刊,3(3),1-16。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16,33-57。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T. Cresswell著。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夏鑄九(1993)。古蹟保存意義的建構與重構。載於陳志梧(主編),第五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頁9-15)。台北:文建會。
夏鑄九(1995)。台灣傳統聚落保存之困境─公共領域建構的限制。載於瞿宛文(主編),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頁98-10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鑄九(1998)。台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回顧。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1-9。
夏鑄九(2004)。古蹟保存做為一種異質空間的營造。2004歷史建築與藝術空間國際研討會(頁2-14)。高雄:文建會。
夏鑄九、林鍫、顏亮一(1992)。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文建會委託研究)。
夏鑄九、顏亮一、林鍫(1995)。聚落保存論述的形成與趨勢。漢聲雜誌,74,47-62。
高蓁瑩(2003)。橋南老街新憶─社造篇。台南:鹽水鎮第三社區發展協會。
張美惠(譯)(2002)。F. Fukuyama著。跨越斷層:人與社會秩序重建。台北:時報文化。
張賽青(2004,4月)。財富從何而來?以文化資產發展文化經濟的策略模擬。論文發表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主辦之「2004文化山海觀全國研究生文化資產研討會」學術研討會,雲林縣。
莊芳榮(1983)。古蹟管理與維護。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陳加昇(1996)。影響台中縣稻農參加稻穀寄倉意願因素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政策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志梧(1993)。動員記憶,創造城市: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提綱。載於陳志梧(主編),第五次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頁83-95)。台北:文建會。
陳宗成(2004)。我國會計師持續進修制度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板(2000,11月)。社區總體營造V.S.歷史建築。論文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主辦之「2000留下我們的記憶空間:歷史建築保存與再生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市。
陳建仲(2006)。圖繪台灣古蹟保存史─一九九○年代以後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之狀況。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州、張錦秀、蔣憲國(2001)。普林運銷滿意度及參與意願之研究-以番石榴產銷班為例。農業經營管理年刊,7,110-138。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市:商鼎。
陳敏麗、施春合、施國正(2003)。社會資本與社區健康營造。台灣醫學,7(5),780-785。
黃世輝(2004)。竹山鎮社寮地區文化地景的災後重建與反思。載於黃世輝(主編),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頁91-103)。台北市:建築情報。
黃素娟(2000)。古蹟保存之經營管理-國民信託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琇玫(2002)。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服賜(2000)。英國襲產保育的地方行動。環境教育季刊,42,25-34。
楊世瑩(2006)。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旗標。
楊敏芝(2001)。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乃齊(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世璋(2001)。文化、認同、運動:邁向古蹟的永續保存之路。200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研究年會論文選輯(頁77-85)。台北市:文建會。
廖世璋、錢學陶(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29(3),471-489。
漢寶德(2003)。自記憶中尋求生命意義。大地地理雜誌,178,4。
劉可強(1994)。環境品質與社區參與。台北市:文建會。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台灣鄉村研究,3,53-76。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21-26。
賴美蓉(2002)。居民對921災後社區住宅重建之意願調查分析。都市與計劃,29(4),533-550。
謝慶達(譯)(1998)。E. Relph著。現代都市地景。台北:田園城市。
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6,87-122。
顏亮一(1996)。在「古蹟」與「民眾」之間:三峽老街保存經驗的省思。載於夏鑄九(主編),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頁159-168)。台北:文建會。
顏亮一(2003)。從國族遺產到世界遺產─全球化時代的歷史保存。載於林登讚(主編),2002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世界遺產(頁66-70)。台北:文建會。
顏亮一(2004,1月)。全球化與在地歷史意象的建構:台灣古蹟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論文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主辦之「2004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顏亮一(2005)。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遺產─古蹟保存理論之批判性回顧。地理學報,42,1-124。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劃,33(2),93-110。


二、英文文獻
Agnitsch, K. A. (2003). Locating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 Study of Social Network and Community Ac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Iowa.
Ajzen, I. (1988). Attitude, pera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Dorsey Press.
Anderson, J. (2004). The Tie that Bind? Self - and Place - indentity in Environment Direct Action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7, 1-2,45-57.
Bryant, C. A., & Norris, D. (2002). Measuring of Social Capital: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London: OECD.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Fukuyama, F. (1999, November 8-9, 1999).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Socie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MF Conference on Second Generation Reforms Washington, D.C.
Hancock, T. (2001). People, partnerships and progress: building community capital. He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6(3), 275-280.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Harner, J. (2001). Place Identity and Copper Mining in Sonora, Maxico.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1(4), 660-680.
Krishna, A., & Uphoff, N. (1999). Mapp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Syudy of Collective Action for Conserving and Developing Watersheds in Rajasthan, India. Washington, DC: The Word Bank.
Nanzer, B. (2004). Measuring Sense of Place: A Sacle for Michigan.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26(3), 362-382.
Puddifoot, J. E. (1995).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Ident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5, 357-370.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5a).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Putnam, R. D. (1995b). Tuning In, Tu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 664-683.
Spellerberg, A. (2001). Framewor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Capital in New Zealand. Wellington: Statistics New Zealand.
Stone, W. (2001).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Towards A Theoretically Informed Measurement Framework for Researching Social Capital in Family and Community Life. Melbourn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Uphoff, N. (2000).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Learning from th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三、網路資料
Onyx, J. & Bullen, P. (1998). Social Capital: Family Support Services and Neighbourhood and Community Centres in NSW。2006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mapl.com.au/A2.htm#2.%20The%20Study:%20Measuring%20Social%20Capital
月津國小全球資訊網。鹽水風華戀戀月津。2007年4月5日,取自http://www.yj2es.tnc.edu.tw/index.php
台南縣鹽水鎮戶政事務所全球資訊網。鹽水鎮人口統計資料。2007年4月5日,取http://yanshuei.dianfan.com.tw/index.asp
台灣社區通。台南縣鹽水鎮第三社區發展協會。2007年4月5日,取自http://sixstar.cca.gov.tw/community/index.php?CommID=188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文資守護網中程計畫書。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cchn.cca.gov.tw/
莊淑姿(2005)。景觀綱要計畫 --社區組織/居民/參與的策略模式。2007年6月8日,取自2006http://archi.csu.edu.tw/kscg/PDF/13.pdf
陳其南(1996)。學者的觀念再不改,就會變成僵化的古蹟。新新聞週報,554。2006年10月31日,取自www.new7.com.tw/weekly/old/554/article078.html
陳其南(2005)。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網的理念。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cchn.cca.gov.tw/
漢寶德(2002)。古建築:是資產還是記憶?。2006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C-091-021.htm
賴爾柔(2003)。社區行動的設計與推動。台灣農業推廣學會通訊,54。2007年4月1日,取自www.extension.org.tw/book/01_92-2.4.doc
鹿群。從文化理念、文化施政目標、文化行政論社區總體營造之意義。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fjweb.fju.edu.tw/french-culture/Monique.htm
曾惠娟。從文化理念、文化施政目標、文化行政論古川町之社區總體營造。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fjweb.fju.edu.tw/french-culture/Axelle.htm

四、報紙及影音資料
林育新(2007年,5月29日)。活用行銷三字經、窮鄉鎮變桃花源。經濟日報,A14版。
古川町物語(2004)。城市的遠見【DVD影片】。台北:公共電視。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