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31106-21241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31106-212419
論文名稱
Title
青少年在網咖線上遊戲自我認同之探討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self-identity through Internet games: A study of twelve youths' expereince in Internet caf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2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7-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7-31
關鍵字
Keywords
青少年、線上遊戲、網咖、英雄、神話、自我認同
Hero, Internet café, On-line game, Adolescent, Self-identity, Myth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02 次,被下載 272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0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729 times.
中文摘要
成長中的青少年內心一定會發生迷惑。在古代,孩子一定要經過成年禮,引導他們通過此階段的心理危機。遺憾的是在都市化環境並沒有提供這類的成年禮,所以青少年被迫自己去尋求,而當今的網咖及線上遊戲已經成為青少年的試煉場域。然而,線上遊戲本身是商業行為,並非針對提供青少年心靈成長製作的,雖不是最佳的選擇試煉場地,但卻在實體活動環境不斷縮小的空間中,提供了一種可能,促使成長中的青少年有另一條探險「我是誰」之路。
神話大師坎伯以古代神話主題來表現當代的意象,認為每位孩子在出生時都是英雄,英雄都會自我尋找自己成長、自我認同,進而克服自己命運挑戰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避開英雄冒險之旅這一階段,即使我們不主動去找它,它自己也會找上我們,歷險旅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求。
本研究採質性深度訪談方式,觀查高雄縣市十一家網咖,正式受訪者四十四位青少年,揭露其中十二位文本較豐富之個案故事,整個訪談觀察時間長達約八個月時間(94.09~95.04),其中有部份青少年至今仍與研究者保持密切互動中。
個案中的英雄大部分從小三、小四開始進入網咖線上遊戲黑森林試煉,約經過4到5年後,也就是到國一、國二(13-14歲時期),心智逐漸轉化,內在驅力逐漸加強,加上外來救援具足配合之下,此時冒險中的英雄會牽著幸福女神溫暖的雙手,帶著黑森林試煉後的恩賜順利歸返原來社會,自由自在生活並成為二個世界主人翁;否則英雄他必須在黑森林中持續等待女神出現引導,或身陷囹圄、危險,和我們失去聯繫。
研究發現,召喚青少年前往網咖線上遊戲主要因素來至於學校其次來至於家庭。青少年在網咖線上遊戲中的成長包含有:在正面意義上,巧妙地彌補失落的成年禮,讓孩子們有機會順利結束青少年風暴階段。在負面影響上,可能造成青少年熬夜練功、成績退步、與師長家人互動不佳,甚至有部分青少年因此無法順利從國中畢業。

關鍵字:網咖、線上遊戲、青少年、自我認同、神話、英雄
Abstract
Adolescents feel confusion all the time on the way to become mature adults. In ancient time, children were guided to go through adulthood ceremony to ease safely the unsettled and risky mind at the adolescent stage. It is a pity that Internet Café and on-line games nowadays becomes a battlefield for young people to fight with their confusion and conflicts in mind hoping for gaining inside happiness and calm. However, on-line games are not products designed to help adolescent inner growth but commercials, which aim to profit. Internet Café, though, is not an ideal place to develop one’s identity, offers a possibility of exciting exploring journey. Nevertheless, in a cement jungle, limited space drives children to go into a virtual fascinating playground to discover “Who am I?”
Campbell stated the theme of ancient myth to present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The myth claims that children are born to be heroes. Heroes search for inner growth, self-identity and conquer challenges in fate of their own. No one can escape from the risky life journey (transformation from adolescent to adult), even though we do not expect it, it comes to us eventually. It is an innate thirst to success in perilous life voyage.
This research adapted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rty-four young people in eleven Internet Cafés in Kaohsiung City and Kaohsiung County, exploring twelve individual cases in profound reflection of their lives, which the whol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have been lasted eight months long (September, 2005-April, 2006) and still, some of them kept intensive contact with me.
Most heroes in the cases stepped into Dark Forest-Internet Cafés since grade 3 or 4 and had undergone 4 to 5-year attempt and gradual transformation in mind in addition to the helping hand from Goddess of Happiness (significant others), heroes will come back to real world along with the grace (self-awareness) of the trial in Dark Forest. They will live freely and happily and become masters of two worlds, the Forest and outside world. Heroes who do not break through the spell of Dark Forest would still wait for the guidance of Goddess of Happiness or worse, they would be trapped in jails and dangers and lost contacts with outside world.
The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 main cause of attaching to on-line games comes from school; the secondary cause comes from family. On one hand, the harvest of young people in on-line games contains positive compensation on missing adulthood ceremony passing smoothly rebellious and confusing stage of life journey.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ould be suffering from bad health attributing to staying up all night; bad school performance, unsatisfactory interaction with teachers and parents and much more, some of the young people can not even finish junior high school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目錄
論文提要 i
論文提要 ii
誌 謝 iii
摘 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議題與範圍 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 6
第一節 文獻回顧 6
第二節 家庭學校與青少年人格之發展 7
壹、家庭社經地位 7
貳、教養人格發展 8
參、學校教育環境 9
肆、同儕互動合作 10
第三節 情境空間網咖場域 10
壹、網咖發展之過程 10
貳、負面形象之由來 11
參、網咖神奇之魔力 12
第四節 線上遊戲是私人神話 12
壹、線上遊戲之起源 12
貳、線上遊戲與自我 13
參、遊戲是私人神話 13
肆、角色扮演之衝突 14
第五節 線上角色扮演與心智成長儀式 14
壹、艾立克森八個發展階段 14
貳、青少年自我認同之儀式 15
參、艾立克森與坎伯之神話 16
肆、神話象徵它非神仙故事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工具 18
壹、訪談大綱 18
貳、受訪對象與過程 18
第二節 研究場域-網咖 19
壹、非正式訪談法 19
貳、正式訪談法 19
參、個案深入法 20
第三節 研究倫理 20
壹、錄音同意書 20
貳、文本資料嚴謹性 2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2
壹、網咖場域範圍 22
一、願意正式受訪人數 22
二、網咖收費方式 24
三、網咖電腦設備 25
四、網咖環境空間 26
五、網咖內部環境特徵 28
貳、網咖場域-個案深入 30
一、玩家基本資料 30
二、玩家在網咖座位習慣 31
第四章 個案故事 32
壹、林弈傳奇 32
人物簡介 33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33
林弈心靈對話 34
貳、盃爺傳奇 35
人物簡介 36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36
盃爺心靈對話 37
參、歐穆傳奇 37
人物簡介 38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39
肆、福文傳奇 40
人物簡介 41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41
福文心靈對話 42
伍、伊宜傳奇 43
人物簡介 44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44
伊宜心靈對話 46
陸、伊威傳奇 47
人物簡介 48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48
柒、杉伊傳奇 49
人物簡介 50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50
杉伊心靈對話 51
捌、福叡傳奇 52
人物簡介 53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53
福叡心靈對話 54
玖、服平傳奇 54
人物簡介 54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55
服平心靈對話 55
拾、林真傳奇 56
人物簡介 56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57
拾壹、伊娜傳奇 58
人物簡介 59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59
拾貳、沈端傳奇 60
人物簡介 60
個人家庭與學校背景 61
第五章 個案分析 63
第一節 章節網要 63
壹、第一道門:召喚歷險 64
貳、第二道門:試煉儀式 64
參、第三道門:覺醒歸返 65
第二節 第一道門:召喚歷險 65
壹、家庭召喚 65
一、只怨家中無電腦 66
二、若有吾也不能玩 67
三、只怪遊戲太少故 68
四、放學回家無人伴 68
五、好在親人來相邀 69
六、父母帶吾去歷險 69
貳、學校召喚 71
一、同儕在玩順邀吾 71
二、學校壓力特別多 72
三、召喚分析發現 77
參、網咖場域 80
一、社交互動環境佳 81
二、解除煩憂好地方 86
三、台客流氓被恐嚇 88
四、煙味瀰漫兩無言 91
五、分析發現 94
第三節 第二道門:試煉儀式 96
壹、試煉儀式-線上遊戲 98
一、角色扮演似英雄 98
二、學習新知真快活 101
三、遊戲賦予神奇力 103
四、分析發現 104
貳、試煉儀式-人際互動 106
一、虛擬交友與互動 106
二、相約聚會與瞭解 113
三、施者受者雙獲利 115
四、虛擬公婆逐情苦 118
五、訴說心事解焦慮 123
六、線上合作一定贏 125
七、分析發現 129
參、試煉儀式-自我呈現 131
一、成就自信人緣好 131
二、白目亂人有目的 133
三、掛網練功省力氣 135
四、現實虛擬吾清楚 137
五、自我期許練練練 138
六、秒殺快感爽爽爽 140
七、人妖妝扮拐裝備 142
八、網路禮貌守信用 143
九、分析發現 145
肆、試煉儀式-買賣交易 147
一、被騙被盜真不爽 148
二、騙人來至被騙過 153
三、賣帳號、轉現金 155
四、買帳號、花現金 157
五、安全防禦有保障 158
六、分析發現 159
第四節 第三道門:覺醒歸返 161
壹、覺醒歸返-內在驅力 163
一、暴力血腥好噁心 163
二、空虛無聊膩人厭 164
三、練不起來沒樂趣 166
四、同儕不玩得解脫 167
五、內心衝突化祥和 167
六、覺醒自己名與姓 169
七、分析發現 171
貳、覺醒歸返-外來救援 172
一、一技之長永久性 173
二、家人護持愛無窮 174
三、師長愛心包容吾 175
四、朋友分享過往事 176
五、老闆笑談話當年 177
六、分析發現 179
參、覺醒歸返-自我認同自在生活 180
一、回顧從前痴情種 181
二、回饋社會與建言 183
三、將心比心有禮貌 185
四、日夜享受讀書樂 186
五、開店計劃實施中 187
六、溫柔再現網咖店 188
七、分析發現 190
第五節 小結 1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95
壹、第一道門 195
一、召喚方面 195
二、網咖場域 198
貳、第二道門 199
一、線上遊戲 200
二、人際互動 201
三、自我呈現 203
四、買賣交易 204
參、第三道門 205
一、內在驅力 205
二、外來救援 205
三、覺醒歸返 206
第二節 結論 207
壹、解開內心的迷惑 207
貳、歸返與尚未歸返的英雄 208
參、小結 209
第三節 建議 209
壹、對家庭父母親之建議 209
一、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 209
二、與孩子做朋友做同學 210
三、遊戲是最佳輔助工具 210
四、傾聽孩子內心之話語 210
五、另一成長儀式-義工 211
貳、對學校師長們之建議 211
學校方面: 212
一、協助學生社團之創立 212
二、時間性開放電腦教室 212
三、鼓勵老師走進網咖店 212
四、辦一些團體合作活動 213
五、排除分數競爭之心結 213
老師方面: 214
一、適度提升挫折忍受力 214
二、與學生做朋友做同儕 215
第四節 深思 215
壹、文憑與心智成長之衝突 215
貳、如果我是他們,我應該會選擇逃避或中輟 216
參考文獻 218
壹、中文部分 218
貳、英文部分 219
參、英日文中譯書 220
肆、網頁部份 222
附錄 223
附件一 錄音同意書 223
附件二 網咖青少年玩家訪談稿 224
附件三 受訪者背景分析表 228
壹、受訪者個人與家庭 228
貳、受訪者個人與學校 229
附件四 十二位英雄歷險故事 231
第一節 個案故事前提說明 231
第二節 十二位英雄故事 232
壹、林弈傳奇 232
貳、盃爺傳奇 246
參、歐穆傳奇 257
肆、福文傳奇 267
伍、伊宜傳奇 274
陸、伊威傳奇 284
柒、杉伊傳奇 288
捌、福叡傳奇 292
玖、服平傳奇 294
拾、林真傳奇 298
拾壹、伊娜傳奇 302
拾貳、沈端傳奇 306


圖目錄
圖1研究議題與範圍 3
圖2個案故事流程圖 4
圖3研究流程圖 5
圖4逐字稿分析過程 20


表目錄
表1高雄市-願意正式受訪人數 22
表2高雄縣-願意正式受訪人數 23
表3高雄市-網咖收費方式 24
表4高雄縣-網咖收費方式 25
表5高雄市-網咖電腦設備 25
表6高雄縣-網咖電腦設備 26
表7高雄市-網咖電腦環境 26
表8高雄縣-網咖電腦環境 27
表9高雄市-網咖電腦環境特徵 28
表10高雄縣-網咖電腦環境特徵 29
表11高雄市-網咖玩家資料 30
表12高雄縣-網咖玩家資料 30
表13高雄市-玩家座位習慣 31
表14高雄縣-玩家座位習慣 31
表15【第一道門-召喚歷險】事件表 78
表16【第一道門-網咖場域】事件表 94
表17【第二道門-線上遊戲】事件表 105
表18【第二道門-人際互動】事件表 129
表19【第二道門-自我呈現】事件表 145
表20【第二道門-買賣交易】事件表 160
表21【第三道門-內在驅力】事件表 171
表22【第三道門-外來救援】事件表 179
表23【第三道門-自我認同自在生活】事件表 190
表24受訪者個人與家庭 228
表25受訪者個人與學校 229
表26個案故事前提說明 23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中文部分
1.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靑少年心理學 。臺北市:心理。
2. 江南發(1991)靑少年自我統合與敎育。高雄市:復文。
3. 林生傳(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4. 林希展(2003)大眾媒體的網咖休閒論述─從語藝分析的觀點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5. 林鶴玲、鄭芳芳(2004)線上遊戲合作行為與社會組織-以青少年玩家之血盟參與為例。
6.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7. 侯文詠(2003)危險心靈 = Dangerous minds臺北市:皇冠。
8. 唐淑華(2004)論學業面向的情意教育目標及內容。研習資訊第21卷第5期,9310。
9.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
1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硏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11.張淑惠、盧玉絹、吳嫦娥(2004)網路遊戲對少年行為之影響。臺北市政府九十三年度計劃研究報告。
12.張毓智(2002)網咖使用行為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市網咖使用者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3.許靜尹(2002)國中生網咖消費行為與其相關問題之探討─以屏東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4.郭為藩(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15.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16.傅鏡輝(民92)線上遊戲Happy書:帶領你深入瞭解On Line game產業。初版,台北遠流。
17.黃德祥、李介至(2003)電遊沉迷對青少年敵意、社會關係與學業成就之影響。中學教育學報第十期,頁37-70。
18.楊國樞(2000)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臺北市 :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硏究室。
19.劉玉玲(2003)靑少年心理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20.鄭文賓(2001)遊戲式電腦輔助學習中的競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賴保禎(1999)靑少年心理學。臺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

貳、英文部分
1.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 W. W. Norton
2. Fromme, J. (2003) Computer Games as a Part of Children’s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Game Research. Vol. 3, No. 1
3. Griffiths, M. D., Davies, N.O., and Darren Chappell, B.SC. (2004) Demographic Factors and Playing Variables in Online Computer Gam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ume 7, Number 4, 2004 © Mary Ann Liebert, Inc.
4. Gross, E. F. (2004) Adolescent Internet use: What we expect, what teens report.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5 (2004) 633–649
5. Kevin, D. (1995). Computer games their effects on young people: a review, Office of Film and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Sydney, NSW
6. Kevin, D., Kate A. (1999). Computer games and australians today, Office of Film and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Sydney, NSW
7. Lee, S. (1999) Private uses in public spaces: A study of an Internet Café, New Media & Society, Vol1(3). 331-350.
8. Lo, S. K., Wang, C.C., Fang, W. C., (2005)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Anxiety among Online Game Players,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Physical Volume 8, Number 1, 2005.
9. Olszewski-Kubilius, P. (2000) The transition from childhood giftedness to adult creative productivenes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support. Roeper review, 23(2).
10. Richard, J. D., Anne H. (2001) Vision of compassion: Western Scientists and Tibetan Buddhists Examine Human Nature.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11. Whang, L. and Chang, G. (2004). Lifestyles of Virtual World Residents:Living in the On-Line Game “Lineag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ume 7, Number 5, 592-600.
12. Whang, L. S. & Chang, G. Y., (2004) Lifestyles of Virtual World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On-Line Game “Lineag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ume 7, Number 5, 2004.
13. Yee, N. (2004) The Psychology of Massively Multi-Us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 Motivations, Emotional Invest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oblematic Usage.

參、英日文中譯書
1. Burger, J. M. (2003) Personality, 4th ed. Thomson Learning.(林宗鴻譯 (2003),人格心理學。臺北市:湯姆生出版:揚智文化發行)
2. Campbell, J. (1990) 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 Harpercollins.(李子寧譯 (1998),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3. Campbell, J. (1995)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St Martins Pr.(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
4. Campbell, J., Moyers, B. (1991) The Power of Myth. Random House Inc.(朱侃如譯(1995),神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5. Cousineau, P. (1999) The hero's journey : Joseph Campbell on his life and work. Element Books Ltd.(梁永安譯 (2001),英雄的旅程: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的生活與工作,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6. Dalai, L. (2002) The Dalai Lama's Book of Love and Compassion. Thorsons Element.(周和君譯 (2004),愛心:用慈悲與智慧,創造生命的真愛與喜悅,臺北:遠流)
7. Harris, J. R. (1999) The nurture assumption :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Simon& Schuster.(洪蘭譯 (2000),敎養的迷思:父母的敎養方式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臺北:商周出版)
8. May R. (1989) The art of counseling. Gardner Press, Incorporated.(吳文舜,鄭秋琪譯 (1994),心理輔導的藝術:助人助己的心理諮商法,臺北市:遠流)
9. May, R. (1992) The cry for myth, Delta; Reprint edition.(朱侃如譯 (2003),哭喊神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
10. May, R. (1996) The meaning of anxiety, W. W. Norton & Company.(朱侃如譯 (2004),焦慮的意義。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
11. Parrott, L. (2000) Helping the struggling adolescent , Zondervan; Rev & Expand edition.(柳惠容,石佳音,賴美佳譯 (2003),伴靑少年渡過掙扎期:完全輔導指南。臺北縣新店市:基督教橄欖文化基金會出版)
12. Pearson, C. S. (1998) 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Harpercollins.(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 (2000),內在英雄。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13. Shaffer, D. R. (1999)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Wadsworth Publishing.(林翠媚譯 (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臺北市:心理)
14. Stein, M.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 an introduction.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朱侃如譯(1999),榮格心靈地圖:人類的先知:神秘心靈世界的探荒者,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
15. Turkle, S. ( 1997) Life on the screen :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Simon & Schuster; Reprint edition.(譚天,吳佳眞譯 (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臺北市:遠流)
16. Turkle, S. (1984) The second self-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Mit Pr.(施寄靑譯(1989),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臺北市:遠流)
17. Wallace, P.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Cambridge Univ Pr.(陳美靜譯(2001)。心理講義,臺北:天下遠見出版)
18. Weiner, D. L. & Hefter. G. M. (1999) Battling the inner dummy : the craziness of apparently normal people. Prometheus Books.(林增祥譯 (2000),本我惡魔:與佛洛依德對談。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19. 山中康裕(2002)ハリーと千尋世代の子どもたち。(王真瑤譯(2006),哈利波特與神隱少女: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臺北市:心靈工坊出版)

肆、網頁部份
1. yahoo知識網,PK一詞由來。引用日期95.06.26。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20501878

2. yahoo知識網,台客一詞由來。引用日期95.06.02。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1814152

3. 向陽基金會(2001),向陽叢書(一)E世代青少年網咖問題Q&A,取自 http://www.tosun.org.tw/網咖問題.pdf ,引用日期2006.03.03。
4. 光天化日兩惡少網咖強索保護費。(中時電子報 - 2006年6月7日)。引用日期2006.06.22。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3+112006060800071,00.html
5. 沉迷網咖的四名青少年沒錢花用。(中時電子報 - 2006年6月9日)。引用日期2006.06.22。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3+112006061000060,00.html
6. 餐餐吃泡麵趴睡電腦前泡網咖86天男子暴斃泡網咖(臺灣新浪網 - 2006年6月2日)。引用日期2006.06.22。http://news.sina.com.tw/articles/13/88/57/13885798.html?/realtime/20060603.html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