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31112-1605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31112-160514
論文名稱
Title
資深素人創作遊戲與Youtube影片狂歡化現象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lay” of Experienced Amateur and the Carnival of Youtube Video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7-31
關鍵字
Keywords
狂歡化、傳播快感、大眾傳播遊戲理論、二次創作、素人
amateur, derivative work, play theory, communication pleasure, carniva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27 次,被下載 261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2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616 times.
中文摘要
網際網路的興起,使閱聽人同時具備內容接收與產製的能力。在Youtube網站成立之後,更掀起「素人創作」的熱潮。素人創作者投注創意發展原創作品,更兼用既有文本產出二次創作,利用Youtube的快速傳播途徑,引起網路世界中的狂歡。逐步累積創作經驗的資深素人創作者,更常躍上新聞媒體,甚至創造素人與專業影像工作者在主流媒體中的對話機會。
本研究以創作者的視野為立足點,探討其創作的遊戲經驗以及所獲得之傳播快感。同時觀察Youtube網站中,資深素人創作者的作品所引起之狂歡化現象。藉此為後進素人創作者釐清一條可遵循的軌跡。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訪談對象為資深素人創作者,主要針對創作的動機與取材依據等進行討論,探討其參與創作遊戲的經驗,並瞭解其所得之傳播快感對於後續創作的影響。觀察對象則為Youtube網站中資深素人創作之影片,搜集影片內容、點擊量與網友討論等資料,探討影片的狂歡化現象以及素人創作者的Youtube使用狀況。
研究結果發現,資深素人創作者之遊戲經驗為持續累積、寓教於樂的歷程,其所獲之傳播快感主要來自於創作行為本身,以及與線上粉絲和線下朋友之人際互動。對於Youtube影片之狂歡化現象,雖以戲謔謾罵的狂歡化語言最受觀眾歡迎,資深素人創作者仍強調須重視影片中所闡釋的嚴肅社會性議題。
Abstract
As a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makes users play the role both as audiences and producers of messages. After Youtube published, the trend of amateurs’ works quickly sprung up. Amateurs produce original creations and derivative works, and sharing their ideas by Youtube to hold a carnival in the cyber world. Some experienced amateurs become the favorite of news media, and even get the chance to communicate with professional movie make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Youtube video creators some success examples and key elements to follow. Based on the amateurs’ point of views, this research studied on the “play” experiences and the communication pleasure of experiences amateurs. By observing Youtube website, this research also found out the carnival of amateur videos.
This research takes two qualitative approaches. First, by conducting five interviews, the “play” experiences and the communication pleasure of experienced amateurs are discussed.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nival of Youtube videos, researcher observed the contents, click rates, and discussions of user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at the experienced amateurs have long-term accumulations of video making which combine entertaining and learning. Their communication pleasures come from the behavior of cre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online fans and offline friends. As the main strategy of Bakhtin’ carnival theory, parody also becomes a welcomed idea of Youtube videos. But the experienced amateurs emphasized that there lays more serious core ideas in the videos, and those are the main issues should be know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摘要 iv
Abstract v
目次 vi
圖次 vi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素人二次創作 6
第二節 大眾傳播遊戲理論(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8
第三節 狂歡化理論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 18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18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20
第四節 研究設計 2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25
第一節 素人的創作遊戲 25
一、 遊戲預備 26
二、 過關斬將的挑戰 28
三、 成為熱門遊戲的密技─二次創作 31
四、 自訂遊戲規則 35
五、 專業玩家的使命 40
第二節 遊戲的傳播快感 42
一、 與文本互動的快感 42
二、 創造的快感 43
三、 人際互動的快感 45
第三節 Youtube影片的狂歡化現象 46
一、 笑罵戲謔的外衣 47
二、 喧譁的遊樂場 5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2
一、 創作是場寓教於樂的遊戲 52
二、 創作遊戲的傳播快感 54
三、 戲謔的外衣包裹創作者的狂歡化精神 55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55
一、 研究對象的選擇 55
二、 研究倫理的兼顧 56
三、 建議可進一步以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 56
參考文獻 57
附錄一 63
附錄二 7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塞德克》預告片搞kuso 血淚泣訴勞工環境〉(2011年10月1日),《自由時報》。取自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49510&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那些年」蔡阿嘎版 KUSO調戲女同學〉(2011年8月24日),《中天新聞報》。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Os3M0Vl-pUE
《二次創作》(無日期)。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6%AC%A1%E5%89%B5%E4%BD%9C 上網日期:2011年3月1日
小野(2011年8月31日)。〈翻滾吧!台灣電影 這次,我們終於等到了彩虹〉,《財訊》。取自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01&id=1872
王孝勇(2011)。〈Mikhail Bakhtin 狂歡節概念的民主化意涵:從批判取向論述分析的理論困境談起〉,《新聞學研究》,108: 183-223。
王柏鈞(2010)。《放膽搞怪!KUSO文化與公共領域發展現況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史榮恩(2010年5月21日)。〈素人要紅靠它 YouTube五歲了〉,《聯合報》。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9&f_SUB_ID=2941&f_ART_ID=249223#ixzz1oyNztfma
石武耕(2006)。《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智遠2000。《色情網路中權力與快感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道寬譯(2007)。《遊戲的人:關於文化的遊戲成份的研究》,廣州:花城。(原書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Beacon Press.)
余建清(2008)。〈網絡惡搞:儀式下的狂歡與抵抗─基於《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分析〉,《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 78-82。
余瑞好(2002)。《大學生使用電視台網站的動機與行為─以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宇美譯(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原書Shirky, C.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Penguin)
周倩(主編)(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第一年成果報告合訂本子計畫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511-S-009-012-N)。
周榮、周倩(1997年6月)。〈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1997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縣深坑。
林宜嫈(2010)。《從無名到知名:知名部落客的勞動發展過程與勞動認同》。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純如(2005)。《衍生著作與編輯著作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千凡、趙惠玲(2008)。〈台灣視覺創作型部落格之研究:以七位部落格作者的創作經驗為例〉,《藝術教育研究》,16: 33-71。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殷俊(2009)。從輿論喧囂到理性回歸-對網絡人肉搜索的多維研究。成都:四川大學。
袁昊(2007年3月15日)。〈網路新時代 你(You)成主宰〉,《大紀元時報》。取自http://news.epochtimes.com.tw/7/3/15/50527.htm
張士達(2011年10月2日)。〈賽德克kuso熱門 莫那變身《彩虹》同志〉,《中國時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1100200023,00.html
張宜慶(1999)。〈網路色情資訊的使用與閱聽人之樂趣經驗研究〉,「1999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縣深坑。
張俊培(2011)。《人肉搜索「遊戲」經驗之初探》。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梅(2009)。《影響使用者利用YouTube 分享影片因素之研究》。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富盛、林育昇(2010)。〈PTT 人肉搜索現象之初探─以「八八水災佔線惡搞事件」為例〉,「2010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縣深坑。
郭珍利(1999)。《電視台網站使用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百齡(2009)。〈素人個案寫作:尋覓傳播教育的新途徑〉,蘇蘅(編),《新聞、公關與危機處理—傳播個案分析》,頁13-32。高雄:復文圖書。
陳怡如(2011年12月21日)。〈2011年台灣人最愛看的YouTube影片,素人「鯰魚哥」拿下第一名〉,《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1386
陳怡如(2012年3月1日)。〈大商務時代來臨!2012台灣網站100強揭曉!〉,《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2260
陳威廷(2012年05月17日)。〈淡定「激動女」 吼出57萬點閱〉,《蘋果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517/34235159
陳美杏(2005)。〈當赫伊津哈遇上貢布里希:有關遊戲之遊戲性與嚴肅性〉,《高雄師大學報》,19: 119-136。
曾智彥(2006)。《虛擬同居之遊戲、快感與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愛情公寓」網站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珍(1994)。《KTV 使用對個人的意義研究—快感經驗與社會性使用》。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文(1998)。〈網路使用的快感與神迷─遊戲理論與網路瀏覽行為之初探〉,「TANet 1998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
黃金正(2008)。《從網路kuso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秋碧(1997)。《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愛民(2010)。〈網絡語言中的日語外來語〉,《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0(11): 113-114。
楊可凡(2001)。〈網咖使用對青少年的意義研究─傳播樂趣經驗與社會性使用分析〉,「TANet 2001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楊孟堯(2008)。〈網絡社區「人肉搜索」初探〉,《東南傳播》,47: 79-8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0年2月10日)。〈著作權法〉。取自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1362&guid=a71977ea-6478-4e37-a46a-15497ba7c275&lang=zh-tw
葉殷志(2011)。《Youtube影片製作的行動研究》。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潔如(2003)。《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潘國靈(2011年08月1日)。〈靈感國度——如果沒有「二次創作」〉,《頭條日報》。取自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156565§ion_name=wtt&kw=28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 115-143。
蔡佩瑜(2011)。《Youtube病毒行銷不?探討Youtube平台上影響口碑宣傳與品牌偏好平台上影響口碑宣傳與品牌偏好因素研究》。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蓉蓉(1996)。《KUSO創作及其行銷意義之探索性研究─以巴哈姆特為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耀宗譯(2011)。《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台北:天下。(原書:Howe, J. [2008]. Crowdsourcing: Why The Power of The Crowd Is Driv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 New York, NY: Crown Business.
蘇蘅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 理論和效果的透視》。台北:遠流。原書Davis,D. K. & Baran S. J.[198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Everyday Life: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and Effect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Ang, I. (1985). Dalla: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n Watching Dallas :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pp. 13-50). New York, NY: Routledge.
Barthes, R. (1975).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New York, NY: Jonathan Cape.
Burgess, J., Green, J., Jenkins, H., Hartley, J. (2009). YouTube: Online Video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UK: Polity.
Goodwin, J., Horowitz, R. (2002). Introduction: The Methodological Strengths and Dilemmas of Qualitative Sociology. Qualitative Sociology, 25 (1).
Grossman, L. (2006, December 25).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Time Magaz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70810,00.html
Lofland, J., Lofland, L. 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 CA: Wadsworth.
Lull,J. (1990). Inside family viewing. New York, NY: Routedge.
Morris, M., Ogan, C. (2002).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In D. McQuail (Eds.), McQuail's Reader in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Chap. 11). Los Angeles, CA: Sage.
Radway, J. (1984).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Seidman, I. (2006).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tephenson, W. Y. (1988).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2nd ed.).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Woszezynski, A. b., Roth, P. L., & Segars, A. H. (2002).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playfulness in 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8, 369-38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