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7106-1618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7106-161824
論文名稱
Title
地方有線電視台公用頻道參與公共事務之探討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6-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8-07
關鍵字
Keywords
公共事務、公用頻道、有線電視
cable television, public affairs, public access channe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6 次,被下載 197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973 times.
中文摘要
政府於2004年12月13日發佈的有線電視頻道規劃與管理規則中,明白指定各有線電視的第三頻道為公用頻道,落實社區民眾的「媒介接近使用權」;其積極目的在保障言論自由,落實民眾擁有表達意見之管道,促進社會多元發展。理論上,公用頻道作為公共領域之角色甚明;實務上,期待有線電視公用頻道能結合有線電視區域性特色,對保存區域內的文化以及對區域內民眾的教育,能展現區域性媒體功能,對社區發展有所貢獻。尤其是今日台灣媒體生態,多淪為政經力量與利益組織的掌控,在地聲音無法登上主流媒體,因此,了解地方有線電視台公用頻道參與公共事務的現況,不但能藉由地區媒體發掘在地的特色、需求,提供其公共服務之責;也有助於中央在制定有線電視政策時能更符合政府、業者與閱聽者的需求與期待。

本研究以台南縣地方有線電視第3公用頻道(以下簡稱台南縣第3公共電視台)做為個案研究對象,針對三大項研究目的:一、瞭解地方有線電視台經營公用頻道的現況,探討其運用於公共事務的情形;二、經由評估公共事務的運作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提出對有線電視運作公用頻道的方式;三、探討地方政府與媒體企業的互動過程中,分析公用頻道最佳的經營方式,如何藉由公共政策的延伸與建構,創造社區互動,落實公民社會。

由台南縣個案研究結果得知,互謀其利的政商結構:地方政府積極扮演經營者角色,運作並非理想,擁有媒體資源與資金的地方有線電視台業者,放棄地方媒體之責,架空公共領域,民間參與公共事務的管道只得重回社區實踐媒體公共化,以利公用頻道發揮公共領域之能。依據訪談結果並提出政策建議,一、修改有線廣播電視法,制定獎懲健全頻道管理,確保公共事務之參與。二、有線電視公用頻道應朝向影像創作平台,落實媒體公共化。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有線電視公用頻道實踐公共事務的可能性,而且只針對台南縣做個案分析,受限於範圍的設定與樣本的選取,公用頻道節目內容的設計、時段的安排並未深入研究;其次,未來公用頻道的定位,除了免費提供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播放外,是否可以朝向在地公視的發展模式?可作為後續研究方向。
Abstract
The Cable Television Channe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which was promulgated on December 13 in 2004, indicate clearly that each cable station’s third channel is “the public channel” to practice community people’s “media access rights”. Its major purposes are to protect the freedom of speech, to ensure citizens having channel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to facilitate the diverse social developments. Theoretically, public access channel should be viewed as the public sphere. Practically,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able television, it is expected to preserve local culture, to educate the local people the functions of regional media, and to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oday Taiwan’s media environment, most media are controlled by the political and business forces and vested interest organizations, the local voice could not be heard in the mainstream media.
This survey chose the public accessible channel 3 of the local cable stations in Tainan County (thereinafter referred as Tainan County Third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as study objects. There were three purposes of this study—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ccess channels operated by local cable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how public access channels apply to public affairs; second, to prop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modes for cable television stations by evaluat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practicing public affairs; and third, to discuss how public policy could be extend and constructed to create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hence a citizen society b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media and analyzing the best operational mode of public access chann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due to the mutual interest structure of politics and businesses, the local government does not fulfill the role of administrator. The responsibility of media to promote civic society was abandoned or fulfilled just merely nominal by the local cable television owners. The channel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urned back to the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re are two suggestions for policy revision: first, amending the Cable Radio and Television Law and enacting the clauses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for channel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affairs; second, the public access channels of cable television stations should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video production for the public.
This study mainly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public access channels of cable television to practice public affairs. Due to the scopes and limits of research design, the case examined was limited to the case of Tainan County. Advance studies could be focu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vision of programs (i.e. programs in social community education, etc.) to contribute to the public sphere and civic societ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1章 緒  論 10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
1.2 研究目的 1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1.3.1 研究範圍 13
1.3.2 研究限制 13
第2章 文獻探討 15
2.1 公共領域之相關理論 15
2.1.1 媒體近用權之概說 15
2.1.2 公民傳播權之探討 17
2.1.3 公共領域與媒體 18
2.1.4 公共利益與公共領域 19
2.1.5 小結 20
2.2 公共事務之探討 21
2.2.1 審議式民主之民眾參與 22
2.2.2 民眾對公共政策的認知 26
2.2.3 民眾參與的模式與技術 29
2.2.4 小結 31
2.3 地方有線電視參與公用頻道之研究 32
2.3.1 社區媒體的特性 33
2.3.2 有線電視參與公共事務的行為 34
2.3.3 小結 35
2.3.4 我國公用頻道的定位與發展 35
2.3.5 公用頻道的由來 36
2.3.6 各縣市有線電視第3公用頻道使用現況 39
2.3.7 美國社區頻道案例分析 40
2.3.8 小結 42
第3章 研究方法 44
3.1 質性研究簡介 44
3.2 採質性研究的理由 44
3.3 研究資料蒐集方式 45
3.3.1 實施程序 46
3.3.2 訪談對象與樣本選取 48
3.4 台南縣第3公共電視台現況說明: 49
3.4.1 成立緣由 50
3.4.2 經營團隊 50
3.4.3 節目編制與內容屬性 50
3.4.4 問題探討 53
第4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4.1 有線電視台經營公用頻道的現況 57
4.1.1 民眾申請使用公用頻道的情形 58
4.1.2 系統台對公用頻道節目的安排 60
4.1.3 公用頻道主導權的看法 65
4.2 公共事務的實踐模式 68
4.2.1 民眾關心的公共事務 68
4.2.2 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管道 70
4.2.3 有線電視台參與公共事務的認知 72
4.3 地方政府與媒體企業的關聯性 74
4.3.1 台南縣政府主導公用頻道的看法 74
4.3.2 有線電視業者釋出公用頻道的原因 76
4.3.3 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認知 79
4.3.4 民眾近用公用頻道的認知 81
第5章 結論與建議 87
5.1 結論 87
5.1.1 有線電視台經營公用頻道現況 87
5.1.2 公共事務實踐的模式 89
5.1.3 地方政府與媒體企業的關聯性 91
5.2 政策建議 93
5.2.1 研修有線廣播電視法獎懲規定,健全公用頻道經營管理 93
5.2.2 公用頻道推動影像創作,以實踐媒體公共化 96
5.3 後續研究 97
5.3.1 公用頻道的節目設計 97
5.3.2 落實在地公視的理念 9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1中文部份
1.「申設有線電視系統問答輯要」(1994),行政院新聞局出版。
2.「有線電視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使用頻道規劃要點」(1996),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
3.「有線電視法草案第一次立法諮詢會議(公聽會)紀錄」(1990),行政院新聞局,未出版。
4.「有線電視法草案與各國立法例說帖」(1992),新聞局廣播電視處,未出版。
5.王淑芳(1994),(我國有線電視法草案評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6.王菁雲(2000),議題導向之最適合民眾參與技術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六四號解釋令說帖」,新聞局廣電處,未出版。
8.立法院公報(1993),「立法院第二屆第一會期第三十六次會議記錄」,立法院秘書處印行。
9.立法院公報(1993),「立法院第二屆第一會期第五十次會議記錄」,立法院秘書處印行。
10.行政院新聞局,(「有線電視服務品質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89、90、91年度綜合比較分析),2002 年11 月24 日。
11.行政院新聞局編印,(八十六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1997 年。
12.行政院新聞局編印,(申設有線電視系統問答輯要),台北,1994 年。
13.何吉森(1994),(有線電視法解析),台北(台北市天津街2號2樓)。
14.吳宜蓁 (1995),〈有線電視與社區公關:從公益頻道的規劃談起〉, (公關雜誌),十一月號。
15.吳宜蓁 (1996a),〈「媒介接近使用權」的實踐--初探我國有線電視公益頻道的規範與問題〉,(傳播文化),第四期,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印行。
16.吳宜蓁 (1996b),(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昇),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17.吳宜蓁(1995),〈有線電視與社區公關〉,(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8(3):37-38。
18.吳宜蓁(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昇,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19.吳宜蓁(1996c),〈「另類頻道」解析我國有線電視公用頻道之意涵與問題〉,「一九九六年輔仁大學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輔大。
20.吳政彥(1990),有線電視播送系統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21.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發,高雄市:復文。
22.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宋興洲(2006),〈網路民主式科幻小說?〉,第三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4 月9-11日,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
24.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
25.李金銓(1993),〈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收錄於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報告2。
26.汪明生(1999),公共事務管理,高雄: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27.林子儀(1991),〈論接近使用媒體權〉,(新聞學研究),45:1-23。
28.林子儀、劉靜怡(1993),〈廣播電視內容之規範與表現〉,收錄於鄭瑞城等合編(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報告2。
29.林妍君(2002),社區參與在台北市社區環境改造應用之研究-以東榮社區與萬和社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0.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談起,新聞學研究,第56期。
32.姜孝慈(1997),(免費頻道)政策,(第55期新聞學研究),七月號。
33.胡敏琪(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4.胡慧嫈(2000),(社會工作專業化之信託制度研究),東海大學社會東作研究所博士論文。
35.徐林(2001),都市發展政策民眾知覺分析-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晁成婷(2001),弱勢社群媒介近用策略初探-以心智障礙者家長團體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郝溪明(2000),(都市家庭中失能老人與主要照顧者調整生活方式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
38.康力平(1998),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與民眾社區意識之研究-以新竹市振道有線電視系統之公益頻道節目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論文。
39.張宏源、蔡念中等合著(2005),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台北:亞太圖書
40.張明澍譯 (1996),公民文化,譯自Almond, G. A. & Verba , S. (1989),The civic culture :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41.張震威(1994),(市民社會之探究),台北: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2.張錦華(1994),〈論哈伯馬斯的「公共領域」及「溝通理性」概念〉,(傳播批判理論),頁197-227,台北:黎明。
43.許崑峰(2003),有線電視系統台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陳一香(1999),(媒介多元化意涵之初探),新聞學研究,58:141-169。。
45.陳世敏 (1992),(新聞自由與接近使用媒介權),(大眾傳播法手冊),頁219~248,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46.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47.陳美華(1995),(台灣地下電台之研究──成因與問題探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48.陳清河(2001),「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廣播電視媒體運作機制分析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49.彭芸(1994),(各國廣電政策初探),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50.湯允一等譯(2001),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台北:學富文化。
51.馮建三(1994),〈「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2.黃絹絹(1985),(美國公共電視系統的起源與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53.新聞局廣播電視處(1980),(有線電視法草案第一次立法諮詢會議(公聽會)紀錄),行政院新聞局,未出版。
54.新聞局廣播電視處(1992),(有線電視法草案與各國立法例說帖),新聞局廣播電視處,未出版。
55.新聞局廣播電視處(1996),(有線電視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使用頻道規劃要點),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
56.新聞評議會(1994),(媒體如何經營公眾論壇園地),台北:新聞評議會。
57.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等譯(1999),Andrew Heywood 著,《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
58.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59.楊雅雯(2002),有線電視播送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60.詹中原(2001),〈數位民主與電子化治理〉,4 月27 日,公共行政與政府治理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系主辦。
61.漆敬堯(1990/11/17),〈有線電視要顧及公眾的權益〉,(自立晚報),第五版。
62.熊杰(1995),(電子媒介基本法專題研究計畫報告),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
63.管中祥(1997),(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64.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書局。
65.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譯自Osbome, D. & Gaebler, T. (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66.鄭凱方(1997),(我國有線電視「公益頻道」經營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67.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經驗〉,(新聞學研究),45:39-56。
68.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收錄於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報告2。
69.盧非易(1995),(有線電視無限文化)。台北:幼獅出版社。
70.賴國洲(1996),(新聞自由與大眾媒體),收錄於(新聞自由與大眾媒體),頁47-54,台北:前衛。
71.鍾蔚文(1993),〈有線電視〉,收錄於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報告2。
72.簡如(1995),〈接近使用權在台灣〉,「1995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交大。
73.簡春安、鄒平儀(199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74.羅文坤(1998),媒體對企業形象之影響,台北:民意季刊205 期。
75.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公行學系碩士論文。

2英文部份
1.Advisory Commiss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1980).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American federal system. Washington D.C.
2.Aufderheide, P (1992). Cable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1), 52-65.
3.Barabas, J. (2002). Virtual deliberation: knowledge from online interaction versus ordinary discussion.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Sept. 20-21. Retrieved October 23,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iu.edu/departments/cola/polysci/barabas/Virtual%20Deliberation-Barabas%202003.pdf
4.Bent, F. (2000, Aprial). Ideal theory, real Rrationality: Habermas versus Foucault and Nietzsche. The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UK 50th Annual Conference, London.
5.Blumler, J. G. (1992). Vulnerable values at stake,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vulnerable values in west European broadcasting, London: Sage.
6.Bohman, J. (2002). Electronic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for transnational democracy: cyberspace as a cosmopolitan public sphere. 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Sept. 20-21. Retrieved October 23,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insites.heinz.cmu.edu:8080/insites/events/past_events/conferences/democracy/program.html/paper/bohman.pdf
7.Dahl, R.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8.Fuller, L. K. (1994). Community Tele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9.Fuller, L. T. (1984). Public access cable television: a case study on source, content, audience, producers, and rule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Microfilms University.
10.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1.Habermas, J. (1993).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remarks on discourse ethics. Cambridge, MA: MIT.
12.Horwitz, R. B. (1990). Radio regulations. Genev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Le Duc Don R.
13.Katz, D. (1985). Community access television: a social services resource. Social Work, 30(3), 267-271.
14.undanis, R. (1987). Public access cable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 survey of local cable programmers a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cable.
15.Lindblom, C. E. (1980).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2ne ed.). NJ: Prentice-Hall.
16.Fagence, M. (1977).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17.Matta, F. R. (1984). A social view of information. World Communication: A Handbook, (pp. 63-68). NY: Longman.
18.McQuail, D. (1991). Mass media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owards a framework of norms for media performance.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68-81). London: Edward Arnold.
19.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CA: SAGE.
20.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owards social theory for media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pp. 235-253). Cambridge: Polity.
21.Mendelberg, T. and Oleske, J. (2000). Race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7(2), 169-191.
22.Sim, J. C. (1969). The grassroots press: America's community newspaper, Ames, Iowa: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3.Smith, D. R. (1981). Library clout in local cable. American Libraries, 12(8), 500-503.
24.Vaughn, S. N. (1988). Local origination / public access and the orange county cable association: a functional analysis in cable television. Fullerton, C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