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2109-1638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2109-163814
論文名稱
Title
兩岸金融合作之認知分析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6-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12
關鍵字
Keywords
透鏡模式、社會判斷理論、兩岸金融合作影響因素、金融合作
lens model, Social Judgment Theory,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by cross-strait, causes of financial by cross-strai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6 次,被下載 168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81 times.
中文摘要
「產業是金融業的根本,金融業是產業的後盾」,產業與金融本應相輔相成,互相依賴,但在兩岸經貿快速合作下,雙方的金融合作相對緩慢。直至金融海嘯與第二次「江陳會」後,兩岸金融合作才日益增溫。其影響兩岸金融合作原因眾多,本研究依文獻回顧後,將影響因素分為經濟、風險與合作機制,再透由產、官、學專家訪談,篩選出「增加台商融資管道」、「提升金融業競爭力」、「政治風險」、「金融監理合作機制」與「人才交流合作機制」等五項因素作為本研究的決策參考變數(Cues),並以社會判斷理論(Social Judgment Theory, SJT)為基礎設計問卷,發放於金融業者、在地選民與政府官員三者,共發放問卷460份,回收402份,有效問卷為256份,以瞭解不同群體中對兩岸金融合作該議題的認知差異。
本研究以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分析,可得下列研究結果:
一、就專家訪談內容整理,以「金融監理合作機制」與「政治風險」為最多專家所認同,依序為「增加台商融資管道」、「提升金融業競爭力」,最後為「人才交流合作機制」。
二、就各群體之判斷權重平均值上,以「政治風險」最受重視,其次為「提
升金融業競爭力」、「金融監理合作機制」、「人才交流合作機制」,最不重視「增加台商融資管道」。
三、就判斷函數而言,各群體對「提升金融業競爭力」、「金融監理合作機
制」、「增加台商融資管道」等三項決策參考變數,均持正相關的看法;而「人才交流合作機制」是以正相關與適中最不好居多;而在「政治風險」上是多以負相關圖形呈現。
四、平均數檢定與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方面,得下列結果:
(一)金融業者、在地選民與政府官員對「政治風險」與其他四項決策參考變數的平均權重值,經T檢定後,在平均權重值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居住地區的決策群體在「增加台商融資管道」、「金融監理合作機
制」、「人才交流合作機制」中的平均權重值有顯著差異。其餘兩項並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的決策群體在「增加台商融資管道」與「提升金融業競爭力」的平均權重值有顯著差異。而在不同工作年資的決策群體「金融監理合作機制」的平均權重值有顯著差異。
Abstract
Abstract
“The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the industrial backing”. The industry and the finance should originally complement one another, interdependence. However, bilateral trade is very fast, but the bilater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s relatively slow. Until the financial tsunami and second time “Jiang Chen Huiliou”, bilateral finance cooperation warms day by day. There are many reasons affecting cross-strait finance corporation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divides the factors into the areas of the economy, the risk an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t chooses five cues of “increase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promoting competency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political risk”,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by conducting interviews with masters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official staffs and professors.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as the foundation design questionnaire, will treated financial staffs, local citizens and government staffs in order to examine whether disparate groups have different cognitions toward the five cues. Total questionnaire are 460, recycling 402 and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are 256.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the survey analysis result in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All experts pay high attention on “the political risk” and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followed by “increases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promotes competency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2.In the average weights, all groups pay attention “the political risk” followed by “promoting competency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and “increases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3.In the judgment functions, all groups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three cues:” promoting competency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increases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On the cue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have positive attitude and U-curves. Finally, all groups hav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political risk”.
4.There are statistical findings in T-test and ANOVA:
(1)After T-tes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litical risk” for all groups and the rest of cues are insignificant.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reases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area. The rest of cues are insignificant among the groups of different area.
(3)There are significant in “increases finance of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competency of financial industry” among the groups of different decades. The groups of different work experience have significant in “the cooper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問題建構 3
1.3 研究目的 8
1.4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兩岸金融發展現況 10
2.1.1 台灣的金融體系發展沿革與現況 10
2.1.2 大陸金融體系發展沿革與現況 14
2.1.3 兩岸金融體系間之差異 18
2.2 兩岸金融合作回顧與互動 19
2.2.1 兩岸金融合作回顧 19
2.2.2 兩岸金融合作的困難與挑戰 22
2.2.3 台灣在金融合作的利基與未來合作方向 23
2.3 影響兩岸金融合作的因素 24
2.3.1 經濟面 25
2.3.2 風險面 28
2.3.3 合作機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3.1 決策與判斷理論 33
3.2 透鏡模式 35
3.3 社會判斷理論 38
3.3.1 基本概念與架構 38
3.3.2 社會判斷理論之衡量方法 39
3.3.3 社會判斷理論的五種系統 40
3.4 社會判斷理論之優缺點與應用 44
3.4.1 社會判斷理論之優缺點 44
3.3.2 社會判斷理論之應用 45
第四章 研究設計 47
4.1 研究架構 47
4.2 研究對象 47
4.3 研究假設 48
4.4 訪談架構 50
4.4.1 訪談大綱 50
4.4.2 訪談對象 51
4.4.3 訪談程序 51
4.5 問卷設計 53
4.5.1 界定決策參考變數 53
4.5.2 問卷設計與研究對象 55
4.6 函數圖形定義 59
第五章 訪談與實証結果分析 61
5.1 專家訪談內容整理 61
5.1.1 經濟面 62
5.1.2 風險面 63
5.1.3 合作機制 64
5.2 人口與社經統計資料 65
5.2.1 金融業者之基本資料 66
5.2.2 政府官員之基本資料 67
5.2.3 在地選民之基本資料 68
5.3 社會判斷理論問卷實證分析 70
5.3.1 各決策參考變數判斷權重統計 70
5.3.2 各決策參考變數函數圖形分析 75
5.4 平均數差異檢定 7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4
6.1 研究結果 84
6.2 結論與建議 88
6.3 研究限制及後續研究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附錄一 專家訪談逐字稿 102
附錄二 兩岸金融合作之調查問卷 129
附件三 口試委員提出建議與修正回覆表 141

表目錄
表1-1 2004年至2009年「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應用之研究 6
表2-1 台灣金融家數統計 11
表2-2 保險業資產占金融機構資產比率 13
表2-3 2006年中國保險機構數目 17
表2-4 兩岸金融體系的差異 19
表2-5 台灣金融業在大陸的金融機構與辦事處 21
表2-6 外資進入大陸設立分公司之門檻 23
表2-7 各構面及構面子項 25
表3-1 社會判斷理論之優缺點 44
表3-2 社會判斷理論應用於國內外之研究 45
表4-1 受訪者基本資料 52
表4-2 經濟面對兩岸金融合作之影響因素 53
表4-3 風險面與合作機制對兩岸金融合作之影響因素 54
表4-4 社會判斷理論中各種函數圖形 60
表5-1 專家決策參考因素彙總表 61
表5-2 問卷發放與回收統計表 65
表5-3 金融業者基本資料描述統計表 66
表5-4 政府官員基本資料描述統計表 67
表5-5 受測民眾基本資料描述統計表 69
表5-6 決策群體判斷權重值分析表 74
表5-7 各決策群體對「增加台商融資管道」判斷函數圖一覽表 75
表5-8 各決策群體對「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判斷函數圖一覽表 76
表5-9 各決策群體對「政治風險」判斷函數圖一覽表 77
表5-10 各決策群體對「金融監理合作機制」判斷函數圖一覽表 78
表5-11 各決策群體對「人才交流合作機制」判斷函數圖一覽表 79
表5-12 各群體對決策參考變數之平均值分析表 80
表5-14 不同年齡決策群體對各決策參變數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81
表5-15 不同年資決策群體對決策參考變數變異數分析表 82

圖目錄
圖1-1 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 PAM3 5
圖2-1 台灣金融體系簡易圖 11
圖2-1 中國大陸金融體系簡圖 15
圖3-1 透鏡模式示意圖 36
圖3-2 修正之透鏡模式 36
圖3-3 N系統模式 38
圖3-4 透鏡模式之單系統 41
圖3-5 環境系統已知之雙系統 41
圖3-6 環境系統未知之雙系統 42
圖3-7 三系統模式 43
圖3-8 N系統模式(環境系統未知之雙系統擴大) 43
圖4-1 研究架構圖 4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
于宗先、王金利、方星海、施東暉(2004)。兩岸股市面面觀。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中國金融學會(2007)。中國金融年鑑。中國:中國金融。
王鳳蘭(2006)國民中小學教師社會價值觀與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施行之認知判斷。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儷容(2007)。兩岸金融互動之困難與機會。經濟前瞻。2007年7月5日。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朱延智(2005)。兩岸經貿。台北:五南。
朱浩民(2002)。大陸金融制度與市場。台北:三民。
行政院陸委會(2008)。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73期
衣長軍(2007)。論閩台兩岸金融合作的創新策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
何敏華(2005)。澎湖縣爭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奕業之公共事務整合架構分析與管理策略。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允傑,李俊緯(2008)。兩岸簽署金融MOU的問題與影響(2008年8月20日)。2008年12月5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1/4573
李西成(2002)。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發展近況的硏究。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李明輝(1992)。考績制度運作與組織成員對考績接受認知之探討 : 一公營企業個案實證硏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紀珠(2004)。大陸開放金融市場對兩岸金融的機會與挑戰。台灣金融財務季刊,5(3)卷,1-13。
李紀珠(2007)。大陸入世開放對台灣金融業之新挑戰。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4期,14-19。
李紀珠(2009)。簽定MOU兩岸金融才能優勢合作。遠見雜誌。2009年3月,66-70。
汪明生(1992)。環境決策與管理。高雄:復文。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汪明生(2008)。PAM操作步驟與跨域分析(2008年8月20日)。2009年5月27日取自http://blog.roodo.com/mingshen/archives/cat_519973.html
汪明生、江明修、陳建寧、馬群傑(2006)。高雄市地方發展與公民文化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19,127-168。
汪明生、胡以祥、戴雅明(2004)。高雄對兩岸直航之預應─經濟發展、社會參與及政府職能。亞太經濟管理評論,7,35-50。
汪明生、黃宗誠(2003)。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與兩岸大學MPA 課程之結構分析。公共事務評論,1,1-68。
兩岸金融合作以提升競爭力支援經濟發展(2008年11月6日)。工商時報,2版
兩岸經貿(2009)。為何要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兩岸經貿,208期,1-6頁。
林志宏(2006)。兩岸三地金流與台商融資操作。台北:宏典。
林亭汝(2008)。金融深化與金融結構: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比較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2)卷,45-86。
林俊國(2007)。海峽兩岸金融合作的發展狀況與前景展望。漳州師範學院學報,第66期,12-14。
林祖嘉(2005)。兩岸經貿與大陸經濟。台北:天下。
林裕文(2000)。結合事實與價值環境決策模式-於美濃水庫興建決策之應用。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錦郎(2005)。多元社會之衝突管理-判斷分析之觀點。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五南。
凃明贊(2000)。從高雄港改制探討中央與地方之決策衝突。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東瑋(2004)。綠色財政改革與管理之研究-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維強(2004)。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概論。台北:鼎茂。
胡鐸清(2005)。金融監理與金融檢查實務。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韋伯韜,吳春光,王建民(2007)。深化兩岸財政金融經驗之交流。論文發表於第十六屆海峽海兩關係學術研討會,雲南昆明。
孫玳(1999)。國軍部隊社區關係管理系統建構之探討-以陸軍仁武營區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艷琳、黃影(2007)。兩岸金融合作滯後發展的原因分析。經濟前瞻,33-37,2007年11月。
翁東玲(2007)。閩台金融合作歷史、現狀與展望。福建金融,第10期,18-20。
耿濟川(2003)。中共國際軍事交流對台安全之衝擊─就軍事角度衡量。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保險發展中心(2009)。保險業資產占金融機構資產比率。2009年6月3日取自http://www.tii.org.tw/fcontent/information/information03_01.asp?P2b_sn=23。
馬群傑(2005)。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市行銷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馬群傑、汪明生、陳建寧(2006)。兩岸加入WTO 後之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地區行銷與互動管理之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8,85-124。
馬群傑、汪明生、陳建寧(2006)。兩岸加入WTO 後之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地區行銷與互動管理之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8,85-124。
高希均、于宗先、陳長文、林祖嘉、李紀珠等(2006)。兩岸經驗20年。台北:天下。
張晉源(1991)。台灣地區勞資爭議處理對策之研究-社會判斷理論之應用。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寧(2004)。社會判斷理論之集體決策程序對互動管理成果之驗證-兼論政策分析中集體決策方法之比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維和(2003)。入世後中國金融業改革與開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振明(2008)。亞太金融中心推動與兩岸金融合作。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5卷,14-19。
許耿豪(2006)。以社會判斷理論探討引進大陸人才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亞甄(2008)。承辦世界運動會對區域發展之公共價值分析─ 評估2009世運會對高雄的影響。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寧(2006)。台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建寧、陳文俊、林錦郎、汪明生(2007)。多元社會下民眾的公平與關懷道德認知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2,46-60。
陳美菊(2009)。全球金融危機之成因、影響及因應。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5(4)卷,1-21。
陳碧珍(2006)。集體共識判斷中社會影響網絡之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樹(2008)。我國金融業營運趨勢展望問卷調查2008。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曾令寧,黃仁德(2006)。現代銀行監理與風險管理。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童振源(2003)。兩岸經濟整合與台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4(3)卷,41-58。
華蓉輝(2008年,12月)。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對兩岸金融合作的啟示。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台灣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台灣金融研訓院與台灣金融教育協會主辦的兩岸金融研討會,台北。
黃仁德、王婕瑄(2008)。台灣金融部門的改革與競爭力。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11(2)卷,19-50。
黃仁德、羅時萬(1998)。內生經濟成長理論的綜合評論。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8期,221-260。
黃心怡(2007)。我國金融業營運趨勢展望問卷調查2007。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黃宗誠(2004)。特種營業對鄰近住宅使用之衝突分析及有效管理-社會判斷理論之實證,未出版。
黃宗誠(2006)。兩岸大學MPA 課程結構比較分析。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俊英(1990)。台灣省政府集中辦公及促進內外聯繫問題之研究。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編印。
黃海波、李菲瑜(2009)。兩岸金融合作:現狀與前景。福建論壇。2009年第1期,35-39。
黃煌雄(2003)。我國金融國際競爭力總體檢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
黃慶源、高明瑞、汪明生(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組合策略研究-以社會判斷理論探討不同利害關係人認知取向。行銷論叢,1,1,1-19。
黃慶源、高明瑞、汪明生(2004)。非營利組織目標認知與經營管理策略探討-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中國行政評論,13,3,29-74。
黃隽(2009)。台灣銀行業穩定的實証研究。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月,57-62。
楊東(2007)。海峽兩岸金融經濟合作發展的「瓶頸」與對策探討。福建金融,第5期,26-28。
楊雅惠(2000)。兩岸金融發展與交流對話。經濟前瞻,2000年7月5日。
楊雅惠(2008)。培育金融人才以邁向亞太金融中心。經濟前瞻,2008年9月,88-90。
楊雅惠、龍嘯天(2003)。兩岸金融深化之比較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6(5)卷,55-79。
溫世仁(1998)。東亞金融風暴。台北:大塊。
鄒璁岳(2005)。公共決策中的認知術突分析-以高雄市興建跨港高空纜車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趙永祥(2001)。加入WTO對兩岸金融往來之探討。台灣金融財務季刊,2(3)卷,49-69。
劉進勇(2006)。從公共價值觀點探究高雄市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麗娟(2008)。PAM之操作歲驟與跨域分析~以非營利組織促進高雄區域發展與兩岸開放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誠章(2007)社會判斷理論於衝突管理之應用-以中油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廠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亞杰、石正方(2007)。閩台經貿合作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載於李閩榕、王秉安(主編)。環海峽經濟區發展報告。(頁159-18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鄭翔徽(2007)。外國專業人員移民我國策略選擇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元哲、馬群傑(2004)。多元社會下高雄地區行銷策略研究─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觀點。公共事務評論,5:1,65-103。
蕭萬長(2007)。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與實踐。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3卷,2006年3月。
蕭萬長(2008)。專業治國。台北:天下。
賴柏志、曾彥智、楊佳寧、陳志秀(2006)。風險管理小辭典。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薛琦、許史金(2004)。兩岸金融監理。國家政策季刊,第3(4)卷。
薛慶先(2002)。高雄捷運興建營運期間風險評估之研究-Delphi、AHP & SJT法之運用。高雄市:國立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劍平(2007)。當代金融市場。台北:智勝。
簡永光(2003)。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邊裕淵(2004)。中國大陸金融深化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2)卷,1-27。

英文
Anderson, N.H. (1982).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nderson, N.H. (1996). A Functional Theory of Cogni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ew Jersey
Brady, D. & Rappoport, L. (1973). Policy-Capturing in the Field : The Nuclear Safeguards Proble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Vol. 9, 253-266.
Brehmer, B.(1988).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In Brehmer, B& Joyce, C. R. B. (eds.), Human judgment: The sjt view. North-Holland:El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
Brunswik, E.(1952).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sych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oksey, Ray. W. (1996b).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THINKING AND REASONING, 2(2/3), 141-173.
Dalgleish, L.I.(1988).Decision making in child abuse cases : Applications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and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In B.Brehmer & C.R.B.Joyce (Eds.),Human Judgment: The SJT View, 317-360.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Dhir, K. S., & Markman, H. J. (1984). Application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to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on Marital Conflic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7-610.
Dowding, D.(2002). Interpretation of risk and social judgment theory, In: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Judgment in nursing . Thompson, c., & Dowding, D.(Eds),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81-94.
Edwards, W. (1954). The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1, 380-417.
Goldsmith, Raymond W.,1969.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mmond, K. R., & Brehmer, B. (1973b). Quasi-rationality and Distrust: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 Rappoport, L.& Summers, D.(Eds.), Human judg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Hammond, K. R., McCelland, G. H., &Mumpower, J. (1980) .Huma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New York: Praeger.
Hammond, K.R., & Summers, D. A. (1972). Cognitive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view,Vol.79, No.1, 58-67.
Hammond, K.R., (1955). Probabilistic Functionalism and the Clinical Method. Psychological Review, 51,150-159.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ursch, C., Hammond, K. R., & Hursch, J.(1964).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multiple-cue probability studies.Psychological Review, Vol.71, 42-60.
Joyce, C.R.B., Hickey, A., McGee, H. M., and O’Boyle, C. A.(2003). A theory-based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dividual quality of life: The SEIQOL.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12(3):275-280.
King, R. G. and R. Levine (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 717-737.
Kuo, Y. Y., Liang, K.Y., 2004 Human Judgments in New York State Sales and use Tax forecasting.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3 (4), 297-314.
LaDuca, A., Engel, J.D., & Chovan, J.D.(1998).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hysicians’ clinical judgment: An application of social judgment theory. Evaluation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s,Vol.11, 178-200.
Levine, R. and S. Zervos (1998), “St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3),537-558.
McKinnon, Ronalad,1973.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Brooking Institution.
Mumpower, J., Veirs, V., & Hammond, K. R.(1979). Scientific Information, Social Values,and Policy Formation : The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s and Judgment Analysis to the Denver Regional Air Pollution Problem.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9, No.9, 464-476.
Odedokun, M. O.(1996), “Alternative Econometric Approaches for Analyzing the Rol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Economic Growth:Time-Series Evidence form LD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50, 119-146.
Patrick, H. T. (1966),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74-189.
Shaw, Edward,1973.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kaner, Y., Strender, L., & Bring, J.(1998).How do groups use clinical information in their judgment of heart failure? A clinical judgment analysis stud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 Vol.16, 95-100.
Stewart, T. R., & Leschine, T. M. (1986). Judgment and Analysis in Oil Spill Risk Assessment , Risk Analysis, Vol.6, No.3.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1124-1131.
Wang, M. S. (1987). Addition of A Cognitive Dimension to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 Land Use Decision-Making Example. Dissertation, the School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 Indiana University, Bollmington.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