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7109-15505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7109-155058
論文名稱
Title
以PAM架構分析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地區落實早療公共政策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2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3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17
關鍵字
Keywords
早期療育、公共政策、伊甸基金會、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PAM)
Early Intervention, PAM, Eden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 Public Polic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67 次,被下載 256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6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561 times.
中文摘要
  早期療育政策之發展上,台灣僅花了不到十年的時間,便促成且全面推展早期療育政策,而且是近十年來台灣新興社會福利項目中,早期療育制度堪稱社會福利政策領域中發展最蓬勃、成長最快速的政策之ㄧ。而伊甸基金會於1994年即開始推動早療之直接服務,並快速地在台灣12個縣市設置19個服務據點,故作者認為伊甸有責任將推動早期療育之實務經驗予以整理。

 本文以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PAM)為經驗整理之架構,並透由三角測定之概念,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具有推動早期療育實務工作代表性之高雄縣鳳山區早療中心,及服務使用者療育服務滿意度調查,以支持參照PAM架構分析落實早療公共政策之佐證。結果如下:

一、依據PAM架構轉化落實早療公共政策之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
二、遲緩兒的早期發現之制度已落實在地方。
三、已促成地方政府重視並成立分區之兒童發展聯評中心或朝聯評機制建構。
四、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之建構已逐漸成型中。
五、未將社會工作所推動之多項方案之服務成效列入資料分析中,故家長之充權成效較難透過此服務分析中發現。
六、建立社區化之療育服務模式。
七、將融合教育之理念與經驗整理出版以供各界參考。
八、政府相關單位及民間組織在轉銜業務上之分工,已建立制度化之分工機制。
九、日間療育服務使用者滿意度之調查結果,需求方肯定伊甸基金會在早期療育服務之療育成效。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早期介入之問題系統界定 2
二、伊甸基金會之價值體系與組織經營管理路徑 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早期療育常用之專有名詞釋義及其相關概念 13
一、「損傷」(impairment)、「失能」(disability)、與「障礙」(handicap) 13
二、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 15
三、早期療育 16
四、兒童發展聯合評估 19
五、專業團隊 20
六、社區照顧、個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及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簡稱IFSP) 22
七、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26
八、轉銜計畫(transition plan)與服務 27

第二節 早期療育政策、實務問題與相關研究之整理 28
一、建構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發現與通報制度 29
二、建構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制度 30
三、建構跨體系、跨專業整合提供個別化服務之制度 31
四、建構家長參與及社區化家庭支持服務制度 34
五、建構融合教育制度 36
六、早療三法延展之重要制度與辦法 37
七、國內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相關研究之整理與發現 42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與PAM整合參考架構之關係 43
一、非營利組織之興起 44
二、公共事務管理(PAM)整合參考架構簡介 46
三、伊甸基金會之組織發展與PAM之關係 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2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4
一、質性研究部分 64
二、量化研究部分 66

第四章 以PAM架構分析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區落實早療公共政策 69
第一節 高高屏地區早期療育之條件面(載體)分析及早療服務之推動 69
一、自然條件之分析與因應 69
二、實質條件之分析與因應 71
三、社會條件之分析與因應 75
第二節 高高屏地區早療之本質面(本體)分析及早療服務之推動 78
一、數據、資訊(傳播)之分析與因應 79
二、知識、智識(教育)之分析與因應 80
三、道德、智慧(辯證)之分析與因應 83
四、倫理、協和(節制)之分析與因應 88
第三節 高高屏地區早療之現象面(主體)分析及早療服務之推動 91
一、當事人之角色與行為之分析 91
二、當事人當事人角色與行為之因應 93
三、透過公共管理落實早療政策 98

第五章 鳳山早療中心落實早療公共政策成果分析 105
第一節 鳳山早療中心之服務宗旨與目標 105
一、建立早期發現通報系統,提供早期療育服務 105
二、促進學習環境最小限制及教育零拒絕 105
三、服務專業化及社區化 105
四、實踐「傷健一家」之理想 105
第二節 鳳山早療中心透過公共管理所成就之服務成果 106
一、鳳山早療中心1996-2008年服務項目與內容之改變 106
二、鳳山早療中心1996-2008年推動早療之具體成效 113
第三節 需求方日間療育服務滿意度調查 123
一、滿意度問卷之形成 123
二、問卷變項之選取 125
三、滿意度結果與分析 12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本研究之結果 135
一、依據PAM架構轉化落實早療公共政策之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 134
二、鳳山早療中心歷年之服務成果之整理以呼應PAM 137
三、需求方日間療育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以呼應PAM 139
第二節 研究之限制 140
一、以高高屏經驗代替全省之經驗 140
二、缺乏第三者之意見補充 140
三、欠缺社會工作推動多項方案之服務成效分析 140
四、欠缺滿意度量表回收資料質性資料之整理 141
五、滿意度量表變項選取之嚴謹度 141
六、抽離融合教育班資料之缺憾 141
第三節 建議 141
一、對伊甸基金會之建議 142
二、對政府之建議 143
三、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43
四、對實務之運用 144
第四節 結語--還原生命尊嚴的本質 144

參考文獻 146



附  錄

附錄一:伊甸基金會推動早期療育大事紀 151
附錄二:各縣市社會局(處)首次結合(委託)民間辦理遲緩兒童家庭個案管理及設立通報轉介中心時間一覽表 157
附錄三:2008年兒童發展通報轉介、個案管理中心一覽表 158
附錄四:1990-2007年早期療育碩博士論文一覽表 159
附錄五: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區服務一覽表 191
附錄六: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 195
附錄七:伊甸鳳山早療中心2009年教保服務滿意度調查表 205
附錄八:2005-2009年服務使用者服務滿意度變項檢核表 210



表  次

表 1-1 社會發展階段之基礎分析 8
表 2-1 個案工作與個案管理比較表 23
表 2-2 社區資源之網絡關係內涵 26
表 2-3 建立通報系統之政策 29
表 2-4 早期療育之政策 31
表 2-5 建構跨體系、跨專業整合並提供個別化服務之政策 32
表 2-6 建構家長參與及社區化家庭支持服務之政策 34
表 2-7 建構融合教育之政策 36
表 2-8 早療資源區域整合表 41
表 2-9 早期療育論文分類一覽表 42
表 2-10 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條件面(載體)分析 50
表 2-11 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本質面(本體)分析(判斷分析) 52
表 2-12 社會發展階段之個體流量分析 55
表 2-13 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現象面(主體)角色分析 57
表 2-14 社會發展階段之群體流量分析 60
表 3-1 伊甸基金會之服務項目 63
表 4-1 2008年台北市與高高屏三縣市復康巴士車輛數與乘坐規定比較表 73
表 4-2 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地區1996-2007年平面媒體露出則數 80
表 4-3 2000-2006學年度高雄縣國小階段特殊教育學生安置統計表 86
表 4-4 2003-2008高雄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資料一覽表 87
表 4-5 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四早療中心0-6歲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結構 90
表 4-6 伊甸基金會高高屏地區2001-2008年早療服務方案及機構評鑑結果一覽表 97
表 4-7 伊甸基金會擔任法定早期療育相關業務推動之委員會一覽表 98
表 5-1 2000-2008年伊甸鳳山早療中心個案管理新開案家庭結構一覽表 107
表 5-2 1996-2008年伊甸鳳山早療中心服務項目一覽表 108
表 5-3 1997-2008年伊甸鳳山早療中心平面媒體露出一覽表 114
表 5-4 1999-2008年參觀伊甸鳳山早療中心一覽表 114
表 5-5 1996-2008年伊甸鳳山早療中心通報一覽表 115
表 5-6 2006伊甸鳳山早療中心遲緩兒通報一覽表 117
表 5-7 1997-2008年個案管理服務量 119
表 5-8 2000-2008年家庭輔助資源之舉例 119
表 5-9 2000-2008年療育服務一覽表 120
表 5-10 1997-2008年轉銜幼托園所之人數 121
表 5-11 1997-2009年入學轉銜一覽表 123
表 5-12 2005-2009年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調查回收一覽表 124
表 5-13 與老師互動頻率 127
表 5-14 與老師聯絡方式 128
表 5-15 對老師溝通態度 128
表 5-16 對行政人員服務態度 129
表 5-17 對老師IEP的說明 129
表 5-18 課程設計符合_不同專業整合 129
表 5-19 對親子活動的滿意度 130
表 5-20 優質親子時間 131
表 5-21 課程內容符合_需求 132
表 5-22 設施設備及教材教具 133
表 5-23 對孩子的訓練成效 134



圖  次

圖 1-1 社會條件對本質面與現象面之影響 4
圖 1-2 個體角色與認知之流量分析 5
圖 1-3 現象面之群體流量對條件面產生之影響 6
圖 1-4 伊甸基金會組織經營與管理路徑 8
圖 1-5 伊甸基金會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沿革 10
圖 1-6 伊甸基金會早期療育服務據點分布圖 11
圖 1-7 研究流程圖 12
圖 2-1 社會模式:損傷(impairment)、失能(disability)、障礙(handicap)之差異 14
圖 2-2 生態學觀點與社會工作者介入障礙福利之角色 18
圖 2-3 個案管理服務模式與工作內涵 24
圖 2-4 發展遲緩兒童家庭需求 25
圖 2-5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評估暨安置辦理流程 38
圖 2-6 公共事務管理(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AM)整合參考架構 45
圖 2-7 條件面之基礎存量分析 49
圖 2-8 本質面之認知對個體流量之影響 52
圖 2-9 現象面主體行為與角色之群體流量分析 56
圖 3-1 以三角測定觀點驗證落實早期療育 65
圖 4-1 作者之家系圖 101
圖 4-2 始祖亞當之家系圖 102
圖 5-1 2001-2008年鳳山區遲緩兒之通報率 116
圖 5-2 1996-2008年鳳山區通報之年齡及遲緩兒人數 116
圖 5-3 1996-2008年受通報者之身分 117
圖 5-4 滿意度變項架構 12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
毛壽龍(2000.)。政治社會學(初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政部(1994 )。殘障者職能評估委員會會議紀錄。
內政部(1994 )。殘障者職能評估(個案管理)作業暫行要點。
台北市政府(1998)。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台北市政府編製。
台灣時報(1996)。「預防勝於早療、杯水車薪功效有限、葉發叢潑冷水、場面尷
尬」。台灣時報記者鄭金朋執筆。
江明修(1998)。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
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
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汪明生(2007)。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課堂筆記。
司徒達賢(2001)。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丘昌泰(2007)。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台北:智勝文化。
伊甸基金會(2003)。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個別家庭諮詢服務工作手冊。
伊甸基金會(2001)。旗山0-6歲幼兒人口調查經驗分享集暨早期療育成果專刊。
伊甸基金會(2003)。愛礙寶貝轉銜隨身書。高雄縣:伊甸鳳山早療中心。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6)。1996年工作計畫。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7)。1997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8)。1998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1999)。1999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0)。2000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1)。2001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2)。2002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3)。2003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4)。2004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5)。2005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6)。2006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7)。2007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伊甸基金會鳳山早療中心(2008)。2008年工作計畫與成果報告書。
汪明生等(1998)。非營利組織引導與推動地區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為例。非
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汪明生(2007)。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博士班課堂筆記。
吳寧遠、高明瑞(1998)。非營利組織會員對其組織認同結合之研究:以高雄市婦
女服務社團為例。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吳宗憲(2007)。兩岸文教交流事務中非營利組織選擇與政府互動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圖書館。
吳淑美(1996)。融合式班級設計之要件。特教新知通訊,4(8),1-2。
吳義隆(2008)。高高屏空間結構佈局與高雄城市空間再造策略。2008高高屏區域永續治理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辦。
李澄權譯(2007)。公共價值計分卡:對Robert Kaplan的`策略性績效測量和非營
利組織管理`的一個回答與一個可供選擇的辦法。由Mark H. Moore所作。(未發表)
李澄權譯(2009)。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兒童和青少年版本(ICF-CY)。伊甸基金會,未出版。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
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林美專、楊玲芳等(2003)。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個別家庭諮詢服務工作手冊。高雄:
伊甸基金會早期療育專業團隊。
林淑玟(2004)。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之建立。載於中華民國殘障聯盟主編:特殊教育法修法行動—台灣特殊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研討會議實錄(http://www.enable.org.tw/iss/ pdf/5-3.pdf)。台北市: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麗英(1998)。發展障礙須及早治療。社會福利,134,59-61。
紐文英(1998)。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之制定研究。高雄:高雄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高雄市政府(2008)。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條文對照表。
高克孝(2005)。從PAM架構探討高雄市警務機關在職教育訓練變革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黃美涓(1997)。早期療育的重要。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14-20。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黃秉德(1998)。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念—臺灣經驗分析。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
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非
營利組織研究所暨亞洲基金會主辦。
陳嬿如(2002)。我國早期療育政策過程研究:以倡議團體之角色分析。國立中正
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陳麗琴(2003)。基督教中原大學福音事工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彭如婉(1997)。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第6輯,頁307-318。
曹純瓊、林美專等(2006)。早期療育。台北:華藤。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0期 2004年9月 。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 2004年12月 。
萬育維、莊凰如(1995)。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轉引自蔡承璋(2006)。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張譽騰等譯,(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Dr.James P. Gelatt。台北:五觀藝術。
甄炳炫(2004)。推動學校本位觀點之融合教育模式: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
建構模式。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楊俊威(2003)。特殊教育中的專業團隊服務,屏師特殊教育,6 期。
蔡承璋(2006)。我國早期療育的發展沿革與實施現況。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蕭新煌(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公司。
鄭真(2006)。非營利組織公共價值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灣省仁愛之家為
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月(1999)。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
1-4。
劉麗娟整理(2008)。公共事務管理與體制分析與發展參考架構之對應。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博士班汪明生教授教學資料,未出版,高雄。
劉博允(2000)。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淑芳(2004)。台灣與美國學前特殊教育之早期療育政策實踐與省思。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30.htm,上網時間:2009年5月16日。
羅觀翠(2001)。香港的非政府組織:社會角色與未來展望。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
學學部。
服務管理(2006) http://www.lis.ntu.edu.tw/~pnhsieh//courses/servmgt/lecture7.htm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4期,2006年4月15日。上網時間:2008年3月2日。



二、英文文獻

Chinese-English Bible(1989). old and new testament.union-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Coleman, J. 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ton, J. M.(1998).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PO relationship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3):358-382.
Crow, L.(1996). Including all of our lives:Renewing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Inc.Barnes&G.Mercer(Eds.),Exploring the divide:Illness and disabily (pp. 55-73).
Leeds: The Disability Press.
Dripps, R. D.(1915).The Policy of State Aid to Private Chriti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 Chicago:Hildman Printing Co.
Fetter, F.(1901).The Subsidizing of Private Charities. Amer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p.359-385.
Fleisher, A.(1914).State Money and Privately Managed Charities.Survay 33:110-112.
Gidron, B., R. M. Kramer and Salmon.(1992).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llies or sdversaries?In B. Gidron, and L. Salmon(eds.),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 in Welfare States. Calufornia, San Francusco:Jossey- Bass.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NY:World Publishing Co.
Hansmann,H.B., (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1. 89, April. pp210-1.
Kay,A.(2006).”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41(2):160-173.
Kuhnle, S. and P. Selle(1992).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in S. Kuhnle,&P. Selle(eds.),Government and Organizations. UK:Ashgate9989 Publishing Limited Press.58
Kramer, R. M.(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ramer, R. M., H. Lorentzen, S. Pasquinelli, and W. B. Melief(1993). Privatizati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overnment-Third Sector Relationships. New York:Free Press.
Lipsky D. K.,& Gartnar,A.(1996). Inclusion:what it is,What it is not, and why it matters.Exceptional Parent, 24, 36-38.
Manuel Castells著,《千禧年之終結》(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 第三卷),夏鑄九等譯,台北:2001,唐山出版,p71。
Maslow, A.(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 Harper & Row.
Mallory, B. L.(1996). life-cycle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6), 551-563.
Moore,M.H.(2003). A Rejoinder and an Alternative to “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by Robert Kaplan,The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etto, J. B., & Correa, V. I .(1996). Expanding view on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6),551-563.
Rothstein, L.F.(1994).Special education Law.(2nd ed)).White Plains, N. J.:Longman.
Salamon, L. M.(1987).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ons.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S.Thomas Foster原著,戴永久譯(2001)。品質管理。台北:智勝。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