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6110-13203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6110-132037
論文名稱
Title
「觀看」與「被觀看」之間,談網路自拍文化對於青少年自我認同及人際關係之影響
"to see" and "to be seen". Internet self-portrait culture, adolescent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l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8-26
關鍵字
Keywords
自我認同、次文化、青少年、人際關係、網路自拍、網路相簿
self-portrait, internet, self-identity, subculture, adolesc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33 次,被下載 488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3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880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數位攝影機具日益普及,以及可上傳展示個人相片的網路相簿等個人媒體的出現,近年來,一股以青少年族群作為中心的「網路自拍文化」在網路中不斷地發燒蔓延。

本研究探討青少年的網路自拍文化,以青少年文化理論與作為主要的詮釋觀點,觀察記錄青少年在網路中的自拍活動以及其對於青少年的心理意涵,並藉此瞭解網路自拍文化對於青少年在自我認同發展與人際關係上具有何種影響。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質性深度訪談法進行。訪談結果發現,青少年在網路自拍文化中(一)透過自拍照的「觀看」與「被觀看」與他人產生互動;(二)追求一種「自我表演」的生活風格,而表演的內容主要是自己「美麗的身體」;(三)追求「眾身平等」的身體美學,一方面青少年追求身體美感的可能,另一方面也積極肯定自我身體美感的特殊性,無須模仿他人或迎合主流美感。

而在自我認同發展上,網路自拍文化帶給青少年主要的影響是(一)提供另類角色扮演與認同探索的經驗;(二)身體自信的建立與正向身體認同的取得。在同儕關係上,網路自拍文化的參與讓青少年可以經營維繫既有的同儕關係,以及建立新網路同儕取得青少年所需的情感及身體認同上的社會支持。在親子關係上,網路自拍文化則具有青少年向父母爭取更多的「身體管理權」及「交友權」等抗爭意涵。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use of digital camera and internet album, it brings a new internet visual culture called as “internet self-portrait culture” in Taiwan. Internet users take digital self-portrait photos, upload self-portrait onto personal websites like blog or internet album, and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in this way. This culture is much popular especially among the adolescents (aged form 12 to 24)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refers to what kind of effects this new internet visual culture brings to the adolescent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effect it brings to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lation. And interview i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first, internet self-portrait culture could be seen as an adolescent sub-culture. In this subculture, the adolescents develop a series of communicative methods like “to see” and “to be seen”. In this way, the adolescents chase for chances and stages for “showing oneself”, and the “beautiful looks”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show. “Chasing for aesthetics of body” and “everyone having equal and unique prettiness” are the two important values in this subculture.

As for self-identity, participating in internet self-portrait culture brings the adolescents the experience of alternative role playing experience. Moreover, it helps build up self-confidence and positive self-identity on looks. As for social relation, it helps the adolescents keep in touch with the old friends and brings them new friends who help the adolescents build self-confidence on looks. Beside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et self-portrait culture could be seen as a way for the adolescents to retrieve “freedom of making friends” and “freedom of managing one’s own body” from their paren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謝詞 ----------------------------------------------------------- 一
摘要 ----------------------------------------------------------- 四
英文摘要 -------------------------------------------------------- 五
目錄 ----------------------------------------------------------- 七
表目錄 --------------------------------------------------------- 八
圖目錄 --------------------------------------------------------- 八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6
第三節 預期研究貢獻 ------------------------------------------- 10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相關論文 ----------------------------------------------- 15
第二節 關於網路自拍 ------------------------------------------- 16
第三節 青少年的定義 ------------------------------------------- 25
第四節 青少年次文化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6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6
第二節 訪談對象的選取 ----------------------------------------- 41
第三節 資料分析 ----------------------------------------------- 44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 --------------------------------------------- 4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 48
第一節 青少年網路自拍的文化風景-------------------------------- 48
第二節 網路自拍文化與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68
第三節 青少年網路自拍文化與人際關係---------------------------- 89
第四節 作為青少年秘密基地的網路自拍---------------------------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21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 12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之建議 ------------------------------ 127

參考文獻 ------------------------------------------------------ 129

附錄一 本研究問卷 ---------------------------------------------- 137

表目錄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43

圖目錄
圖片2-2-1:pchome 愛現貼圖區--------------------------------------- 17
圖片2-2-2:以手機進行自拍------------------------------------------ 18
圖片2-2-3:上傳到網路相簿中的自拍照-------------------------------- 18
圖片2-2-4:自拍照的基本形式---------------------------------------- 19
圖片 3-1-1:觀察場域一:無名小站------------------------------------40
圖片 3-1-2:觀察場域二:痞客幫------------------------------------- 40
圖片 4-1-1:pchome自拍貼圖區----------------------------------------53
圖片 4-1-2:青少年的回訪------------------------------------------- 55
圖片 4-1-3:可用以追蹤觀看者的誰來我家----------------------------- 56
圖片 4-1-4:加工設計增加觀看效果用的自拍照------------------------- 58
圖片 4-1-5:服飾打扮的展現----------------------------------------- 60
圖片 4-1-6:以自拍照展現妝容--------------------------------------- 62
圖片 4-1-7:ptt版友對於不合己意的自拍照的攻擊--------------------- 64
圖片 4-2-1:以高角度拍攝修飾出較尖銳的下巴曲線--------------------- 80
圖片 4-2-2:刻意選擇日光燈以營造出較為白晰的膚色------------------- 81
圖片 4-3-1:友誼自拍照--------------------------------------------- 9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1. 方瑀紳,青少年在網咖線上遊戲自我認同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 王柏鈞,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為之關聯性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3. 包凡一、王湲譯,Cooley, C.H.(1902),人類本質與社會秩序,台北:桂冠,1992。

4. 台北市少輔會,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2000。

5. 李文吉翻譯,John Pultz著,攝影與人體,遠流出版社 ,2005。

6. 李宛蓉譯,凱爾西(Kelsey Candice M.)著,網路裡的小孩,台北:商周,2008。

7. 李根芳、周素鳳譯,Storey, J. (2001)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8. 李玉瑛,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台灣社會學學刊,p.33: 1- 49,2004。

9. 李美華等譯,厄爾•貝比(Babbie, Earl)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出版社,1998。

10. 李惠如,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

11. 林珊如、蔡今中,中學生網路沈迷現象之深度訪談研究,國科會「教育政策研析:網路科技對教育之影響,1999。

12. 林佳靜,Weblog使用者個人因素與書寫動機、書寫行為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5。

13. 林姿吟,從攝影部落格觀看自我的呈現: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7。

14.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人類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2007。

15. 林慧琪,「無名」中,成就有名-網路相簿之閱聽人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16. 花逸文,部落格裡的日常生活再現:以無名小站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17. 吳筱玫,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2003。

18. 汪益譯,Eric McLuhan(1995)著,預知傳播紀事,台北市:台灣商務,1999。

19. 周甫亮,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未出 版碩士論文,2001。

20. 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台北:大塊,2003。

21. 胡文凱,依附型態影響部落格自我揭露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8。

22.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九版,臺北:巨流,2002。

23. 侯蓉蘭,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2002。

24. 高強華編,理解與期盼 .青少年問題之輔導,台北市:師大,1999。

25. 徐江敏、李姚軍譯, 高夫曼 (Erving Goffman) 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市:桂冠,1992。

26. 徐宗國譯,Strauss, A. & Corbin, J.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1997。

27. 笠原美智子,自拍照的運用,人像攝影學術論文集(中華攝影教育學會1996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5-14,1996。

28. 許若書,性與不只是性-網路自拍研究 ,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5。

29. 許奉文,台灣數位相機市場區隔研究-特徵價格分析法,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5。

30.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2002。

31. 陳美靜譯,華萊斯(Patricia Wallace)著,網路心理講義,臺北:天下遠見,2001 。

32. 陳冠鑫,當男性自拍遇上可愛:台灣年輕男性自拍者之自拍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9。

33. 陳偉鳳,好攝之徒?!青少年自拍次文化之認同建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4。

34. 陳俞霖,網路同儕對N 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3。

35. 陳曉開,袁世珮譯,Don. Tapscott著, 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1998。

36. 陳定金,青少年認知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37. 陳雲雲著,翁秀琪(編),傳播全球化研究在台灣,收於台灣傳播學的想像 (下冊,頁307-337),台北:巨流,(2004)。

38. 郭良文、林素甘,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4,2001。

39. 郭靜晃,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洪葉文化,2006。

40. 張天維,網路相簿使用者持續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7。

41. 張秀亞譯,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

42. 張淑綺,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0。

43. 張景然,青少年文化以及其病相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20,12-17,1992

44. 張錦華譯,Fiske, J.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1995。

45. 張春興,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1985。

46. 張春興,心理學(下),台北市:台灣東華,(1987)。

47. 盛繼潤、黃少華譯譯,Gisele Freund,攝影與社會,台北市:攝影家出版社,1990。

48. 黃俊一,當代數位攝影影像消費的特質與意義-以大頭貼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2。

49.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1994。

50. 博士哲、謝良瑜譯,Duncan J. Watts著,6個人的小世界,台北市:大塊文化, 2004。

51. 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4。

52. 趙冉譯,John. R. Kelly著,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

53. 楊士弘,網路相簿使用行為之研究 - 以無名小站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8。

54. 廖玟瑜,E世代身體觀-網路少女自拍行為,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55. 黎士鳴譯,Sarah Grogan著,身體意象,台北:弘智,2001。

56. 導航基金會主編,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頁15-51,臺北:巨流,2003。

57. 蔡宜剛譯,Hebdige(2003)著,次文化的風格,遠流出版社 ,2005。

58. 蔡幸秀,青少年刺青次文化認同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59. 蔡孟璇譯,Johnson, S.著,開機,台北:早安財經文化,2007。

60. 鄭玉菁譯,Liz Wells等著,攝影學批判導論,韋伯出版社,2005。

61. 鄭宏達,“We are what we eat:”從Goffman的自我呈現理論探討美食部落格與社交媒體的型塑 ,佛光大學傳播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2008。

62. 蔡幸秀,青少年刺青文化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6。

63. 蕭昭君譯,N. Postman,童年的消逝,台北: 遠流,1994。

64. 龐惠潔,美麗人生:網路相簿社群的互動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65. 羅資民,身體書寫下的自我認同、交融、與通道儀式—台灣Cosplay文化之表演研究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2008。

66. 譚天、吳佳真譯,Sherry Turkle 著,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台北:遠流,1998。

中文電子資料部分
1.王皓正,台灣上網人口突破1,580萬,聯合新聞網,2009,February 19【線上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9&f_ART_ID=178678

2.康和證券,【雙週刊】數位相機產業展望,Yahoo!奇摩理財,2009,November 4【線上資料】。來源:
http://tw.money.yahoo.com/report_article/adbf/d_a_091104_2_1qzw2

3.創市際,跨越影像與文字的分享世界 (上):網路相簿-網路影像異想世界,2005,【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insightxplorer.com/epaper/epaper_200504_1.html

4.黃哲斌,倒立過來看自拍,中時電子報,2004,June 12【線上資料】。來源: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3/xiaxin/news/news25.htm

中文電子資料部分:
5.顏雅娟,台灣2010年數位相機市場,360。Digitimes,2010,March 12【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id=0000173911_TQGLD53Q0QQMJJ2WPME9W&ct=2

6、騰皓媒體,兒童媒體使用行為,中時行銷知識庫,2004,March 4【線上資料】。
來源: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OMMEDIA&MMContentNoID=61948

二、英文部分
1. Awater, E., 1996, Adolescence(4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2.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3. Erikson, E. H.,1968 ,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 Norton.

4. Knight, B.A.,2000, Watch me! Webcams and the public exposure of private lives -Critical Essay [Online] .
Available: 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425/is_4_59/ai_69294346

5. Lindlof, T., 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6. Madden, M., Fox, S., Smith, A., & Vitak, J., 2007, Digital footprints: Online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search in the age of transparency.Reports: Internet Evolution.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8, 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IP_Digital_Footprints.pdf

7. Marcia, J. E.,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t. In J. Adelson(Ed.)The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8. McKenna. K. A. & Bargh, J. A., 2000, 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57-75.

9. Miller, A. & Edwards, W A. D. Miller and W. K. Edwards., 2007, Give and take: a study of consumer photo-sharing culture and practice. In CHI '07: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ages 347--356.

10. Nezlek, J. B. (1999). Body Image and Day- to- Day Social Inter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5), 793-817.

11. Owyang, J. ,2008, Social network stats: Facebook, MySpace, Reunion. Web Strategy by Jeremiah. Retrieved 06-01, 2008,
from: http://www.webstrategist.com/blog/2008/01/09/social-network-stats-facebook-myspace-reunion-jan-2008/

12. Paxton, S. J., Wertheim, E. H., Gibbons, G., Szumkler, G. I., Hiller,
L.,& Petrovich, J. L. (1991).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dieting belief, and weight loss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girls and bo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 20(3), 361-379.

13. Rose, G., 2003,Domestic spacings and family photography: a case
stud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vol. 28, pp. 5-18.

14. Valentine .G & Lolloway, S.L.,2002,“Cyberkids?exploring children’s identitie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on-line and off-line worlds ”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92(2),pp.302-319.

15. Van House NA, Davis M, Ames M, Finn M, Viswanathan V ,2005, The uses of personal networked digital imag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meraphone photos and sharing. CHI‘05 ext abs, Portland, OR, USA. ACM Press, New York, pp 1853–1856

16. Van House NA , 2007, Flickr and public image-sharing: distant closeness and photo exhibition. CHI ‘07ext abst San Jose, CA, USA. ACM Press, New York, pp 2717–2722

17. Voida, A. & Mynatt, E.D, 2005, Six themes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priation of photographic imag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 Press, pp. 171-18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