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5113-11523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5113-115237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老人安養體系之研究
A Study of Ageing System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9-0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1-15
關鍵字
Keywords
高齡化、老人福利、在地老化、活躍老化、社會參與
ageing, elderly welfare, aging in place, active age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7 次,被下載 44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43 times.
中文摘要
我國老年人口於民國82年達到149萬人,占總人口比例7%,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而總生育率也在民國99年降至0.9人,為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之一,高齡化以及少子化形成了嚴峻的考驗。
禮記禮運大同篇有言,大同社會是使老有所終,亦即使老年人得以安享晚年。然今日之社會,晚婚、不婚者比比皆是,已婚者生兒育女的意願也大為降低,不少夫妻只願生育一個孩子甚至選擇不生育,這些從小被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長大後是否有能力撫養雙親?晚婚夫妻年老時,其子女也許才剛成年,將如何奉養父母?不婚無子女者如何得到妥適的安養照顧?
本文希望藉由瞭解現行法令依據及相關政策、老人的安養現況,配合老化現象與理論、社會福利理論,探討在老人安養方面有那些仍需努力的地方,期使能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擁有尊嚴和自主的老年生活。
綜上所述,我國老人安養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加強:
一、在觀念方面:應該讓民眾瞭解唯有自助再輔以人助,才能選擇自己理想的安養方式。二、在制度方面:相關部門業務應進行整合,以提供民眾整合性的優質服務。三、在實務方面:除了持續加強硬體部分的照顧,也必須充實軟體部分的照顧才算完整。
此外,高齡人口增加所形成的銀髮市場,正生機勃勃,商機無限,銀髮經濟為我國必須發展與思考的方向;在社會參與方面,老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術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資源,應善用這些銀髮人力,讓老人們「退而不休」,並且有貢獻能力的機會,使其生活更有意義。
Abstract
The elderly population of Taiwan reached 149 million (about 7%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in Taiwan) in 1993, the number renders that Taiwan was changing into an ageing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Since 2000 the domestic TFR (total fertility rate) had been declining to 0.9, the number represents that Taiwan became one the lowest TFR nations of the world, and facing a severe struggle of aging and low birth rate.
Chapter on the Great Commonwealth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mentioned that “Privision is made of the aged till their death”, which means this society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 geriatric. Now a 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marry at a mature age or stay single; and further, the fertility desire of married is declining so that many people tend to not have more than one child. Hence those children would face potential issues of the age gap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ren. Whether the young adults have the ability to afford their parental retire life? While the others who had no children to take care of their retire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oncentrate upon the laws and decrees, related government policies, conditions of elder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and further concerning with phenomenon and theories of aging and social welfare discussion to investigating the insufficient factors which might not fit for the current ag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ke each elder could live with respect and liberty.
Base on the reasons aforementioned, the elder care system could be reinforced by several aspects as below:
1. Concept: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at idea geriatric nursing and care is relied on themselves and public support. 2. System: well coordination between related departments could provide people integrated and qualified service. 3. Pragmatic: completed geriatric care should combine with substantial appliance and software supply.
Furthermore, the growth of aging population is going to be a thriving market with potential commercial possibility, in other words, the silver economy would be regarded as a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reover,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of elders are rare and recommendable resource. The society could use those resources wisely, and let the elders to have various opportunities to contribute their ability for the public.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致謝辭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 一 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高齡化社會是如何造成?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7
第一節 老化現象與理論 17
第二節 社會福利概論 36
第三章 老人安養倫理基礎 54
第一節 中國傳統思想 54
第二節 西方觀點 59
第三節 中西方觀點之差異 65
第四節 對老人安養的觀念啟發 66
第四章 變動中的老人安養及其省思 68
第一節 老人福利政策沿革 68
第二節 現行政策與行政措施 72
第三節 老人安養法規範基礎: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 76
第四節 老人安養型態之演變 83
第五節 對於現行政策的省思 92
第五章 老人安養體系的重整 97
第一節 在觀念方面:由私領域轉變為公私領域相互配合 97
第二節 在制度方面:由職權分掌調整為職權整合 106
第三節 在實務方面:由「硬體安養」提升為「軟硬體並重」 110
第四節 重整後的老人安養體系 117
第六章 老人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作為老人安養的新議題 122
第一節 老人安養的經濟效益:銀髮族商機 122
第二節 老人的社會參與 131
第三節 小結:老人是資產不是負擔 139
第七章 結論 142
參考文獻 14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于宗先、王金利,2009。《臺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聯經。
王政彦,2009。《健康終老,幸福家園》。高雄:高雄師大教育學院。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 : 老人、家庭、正式服務》。臺北:五南圖書。
李文龍,2003。《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臺北:知本家文化。
李易駿,2011。《社會福利概論》。臺北:洪葉文化。
吳老德,2001。《正義與福利國家概論》。臺北:五南圖書。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店。
林勝義,2010。《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兼論其社工實務》。臺北:五南圖書。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臺北:五南圖書。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高雄:基礎文化創意。
卓春英,2001。《頤養天年:臺灣家庭老人照護的變遷》。臺北:巨流。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臺北:松慧。
黃旐濤、戴章洲、黃梓松、辛振三、徐慶發、官有垣、黃志隆,2008。《社會福利槪論:以老人福利為導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富順、楊國德,2011。《高齡學》。臺北:五南圖書。
黃源協、蕭文高,2011。《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臺北:雙葉書廊。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臺北:智勝文化。
陳燕禎,2007。《老人福利理論與實務:本土的觀點》。臺北:雙葉書廊。
梅陳玉蟬、楊培珊,2005。《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梅陳玉嬋、齊銥、徐玲著,2006。《老人學》。臺北:五南圖書。
張世雄,王篤強,鄭清霞,呂朝賢,黃志隆,李明政,2009。《社會福利槪論》。臺北:空大。
景鈺雲,2012。《活出魅力•談老人人權》。新北:揚智文化。
葉至誠,2009。《社會福利槪論》。臺北:揚智文化。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數位。
詹火生,1994。《如何照顧年邁的双親》。嘉義市:嘉義師院 。
詹火生,1998。《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臺北:厚生基金會。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硏究所,2007。《新興兆元產業:科技化健康照護服務》。臺北:資訊尖兵雜誌。
蔡文輝,2008。《老年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
蔡宏昭,2004。《社會福利經濟分析》。臺北:揚智文化。
蔡宏進,2004。《臺灣的人口與人力硏究》。臺北:唐山。
蔡維音,2001。《社會國之法理基礎》。臺南市:正典。
蔡漢賢、李明政,2006。《社會福利新論》。臺北:松慧文化。
鍾俊文,2010。《臺灣高齡少子化的影響與對策》。臺北:臺灣經濟新報。
謝秀芬,201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羅紀琼,2009。《臺灣人口老化問題》。臺北:中硏院經硏所、孫運璿基金會。
(二)譯著
John R.Weeks著,涂肇慶、侯苗苗譯,2010。《人口學:觀念與議題》。臺北:前程文化。
Ken Drchtwald著,宋瑛堂譯,2005。《搶占2億人市場》。臺北:藍鯨。
Lorenz von Stein著,張道義譯注,2008。《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臺北:聯經。
Mary Furlong著,陳琇玲譯,2008。《明日商機:如何在兆元市場裡淘金》。臺北:商周文化。
Peter G . Peterson著,王晶譯,2000。《老年潮:人口老化的浪潮,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臺北:聯經。
Yuwa Hedrick-Wong著,林國賓譯,2007。《閃耀中的銀髮市場:亞洲老年消費力報告》。臺北:財訊。
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博報堂熟齡事業推進室編著,林冠汾譯,2007。《搶占熟齡市場》。臺北:臉譜出版。
(三)期刊論文
王國慶,2005/3。〈我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歷史制度論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52-66。
石泱,2010/12。〈成功老化、活躍老化與生產老化對我國老人福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234-251。
江大樹、梁鎧麟,2011/1。〈長期照顧體系組織改造策略分析:全觀型治理觀點〉,《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1-25。
江亮演,2009/6。〈高齡社會老人在地老化福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25期,頁195-210。
江亮演,2010/12。〈老人自立與在地老化福利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159-177。
李瑞金,2010/12。〈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123-132。
李瑞金,2011/3。〈我國老人福利政策與立法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93-108。
李鍾元,2009/6。〈少子女化社會老年人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第125期,頁156-161。
吳玉琴,2011/3。〈臺灣老人福利百年軌跡-老人福利政策及措施之省思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139-159。
吳肖琪、林麗嬋、葉馨婷、蔡誾誾,2011/3。〈百年大計-建構我國長期照護服務網〉,《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209-221。
社論,2005/6。〈高齡社會中積極多元老人福利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1-4。
社論,2011/12。〈寄望一個互相配合,彼此支援的衛生福利部〉,《社區發展季刊》,第136期,頁1-4。
余紅柑,2010/12。〈嬰兒潮世代老人如何實踐成功老化的路徑芻議〉,《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325-339。
林淑萱,2005/6。〈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分析:以老人福利修法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392-400。
林淑馨,2008/6。〈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在服務輸送互動上之困境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22期,頁47-61。
周家華,2009/6。〈社會變遷與近三十年臺灣老人研究-兼論老人政策之推動〉,《社區發展季刊》,第125期,頁368-393。
周海娟,2005/6。〈老人福利政策與社會資本建構〉,《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205-216。
邱怡玟,2004/6。〈家庭變遷下老年人之長期照顧何去何從〉,《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176-186。
柯瓊芳,2002。〈誰來照顧老人?歐盟各國奉養態度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第24期,頁1-30。
洪富峰、陳政智,2006/3。〈對成立「衛生及社會安全部」之我思我見─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之意見與因應方式〉,《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55-60。
孫健忠,2006/3。〈從「衛生福利部」到「衛生及社會安全部」:行政院研修社會福利行政組織的回顧〉,《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3-12。
陳正芬,2011/3。〈我國長期照顧政策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197-208。
陳武宗,2010/12。〈健康促進、社會工作與老人服務方案〉,《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189-206。
陳琇惠,2011/3。〈臺灣老年所得保障制度的演變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123-138。
陳燕禎,2005/6。〈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158-176。
陳燕禎,2006/6。〈我國老人照顧資源變遷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頁239-248。
莊秀美,2006/3。〈日本社會福利基礎結構改革與社會福利行政組織再造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102-113。
郭建良,2008/11。〈銀髮經濟-因應高齡化挑戰的新思維〉,《Brighten Taiwan,s SMILE》,第22期,頁7-9。
黃松林、洪碧卿、蔡麗華,2010/12。〈活躍老化:臺灣長青志工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73-92。
黃碧霞、莊金珠、楊雅嵐,2010/12。〈高齡化社會新對策─從「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3-14。
黃碧霞、張秀鴛、簡慧娟,2011/3。〈邁入21世紀的社會福利業務重要紀事〉,《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34。
張桂霖、張金鶚,2010/6。〈老人居住安排與居住偏好之轉換:家庭價值與交換理論觀點的探討〉,《人口學刊》,第40期,頁41-90。
張道義,2010/3。〈史坦恩與我國社會法學的建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1卷第2期,頁33-39。
舒昌榮,2008/6。〈由積極老化觀點論我國因應高齡社會的主要策略~從「人口政策白皮書」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122期,頁215-235。
曾中明,2011/3。〈我國社政組織的演變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6-22。
曾孆瑾,2004/6。〈由家庭結構與功能變遷之影響論老年社區照顧問題〉,《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150-159。
楊志良,2010/12。〈由活躍老化觀點建構國民健康新願景〉,《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26-40。
葉肅科,2005/6。〈高齡化社會與老年生活風格〉,《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頁230-242。
蔡漢賢,2006/3。〈為我國社會行政機關應有型態獻策─以民眾福祉為先 向歷史負責為要〉,《社區發展季刊》,第113期,頁1-10。
薛承泰,2008/3。〈臺灣家庭變遷與老人居住型態:現況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47-56。
蕭文高,2010/12。〈活躍老化與照顧服務:理論、政策與實務〉,《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頁41-58。
(四)學位論文
蕭絢如,2011。《社會和諧與社會安全法制之建構》。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研討會論文
李真文,2009/5/1。〈傳統孝道與老人人權-兼論生命教育之推動〉,「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大仁科技大學。頁95-118。
張福建,2006/5/26。〈公民權與正義社會:羅爾斯公民觀念的分析〉,「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次」研討會。中央研究院。頁1-12。
(六)政府出版品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2010。《人口政策資料彙集》。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2010。《98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2012。《內政統計通報》。臺北:內政部。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0。《2010 年至2060 年臺灣人口推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0。《人力規劃硏究報告第14輯》。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第十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監察院,2010。《臺灣老人人權與實踐之探討專案調查硏究報告》。臺北:監察院。
監察院,2011。《2008-2009年監察院人權工作實錄第四冊:老人人權》。臺北:監察院。
(七)網際網路
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346>。
內政部社會司,< http://sowf.moi.gov.tw/04/15/15_3.htm>。
邱俐穎,2011/8/5。〈為何不生? 經濟負擔是主因〉,《中國時報》,<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4/112011081500092.html>。
范瑟珍,2011/9/1。〈2011 年世界人口重要指標〉,《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olicy/2011/policy_11_040.htm>。
黃富順,2010。〈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與因應〉,<http://moe.senioredu.moe.gov.tw/ezcatfiles/b001/img/img/28/294079371.pdf>。
劉月純,2012/5/25。〈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發展趨勢分析〉,《資策會MIC》,
< http://www2.itis.org.tw/netreport/NetReport_Detail.aspx?rpno=836148308>。
謝春滿,2005/6。〈熟年商機〉,《今周刊》,<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today/today0623.htm>。

二、英文部分(專書)
Diana K. Harris. 2007 . The sociology of aging.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Gardenia Harris, Bernard Ivan Tamas, And Nancy S. Lind. 2008 . Dynamic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 right versus left.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Howard Jacob Karger, David Stoesz. 2006 . American social welfare policy : a pluralist approach. Boston : Pearson/ Allyn & Bacon.
James H. Schulz and Robert H Binstock. 2008 . Aging nation :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growing older in America.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Joel Blau and Mimi Abramovitz. 2007 . The dynamic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Rawls.1999 .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il Gilbert and Paul Terrell. 2005 . 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Roger Goodman and Sarah Harper. 2008 . Ageing in Asia. New York : Routledg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