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6113-01405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6113-014053
論文名稱
Title
韓愈之仕宦歷程及其思想研究
A Study of Han Yu’s Official Career and His Though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8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1-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1-16
關鍵字
Keywords
韓愈、中唐、仕宦歷程、思想、自覺、唐代
official career, Han Yu, conscious, thoughts, Mid-Tang, Tang Dynas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78 次,被下載 296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7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966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採取生命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從「關注自己」的角度,來研究韓愈整體的仕宦歷程及其所呈現的思想內涵。
第壹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整理、評述前輩學者與本論文相關之文獻著作、研究成果,並界定本論文的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貳章「求仕時期之思想」,主要探討:韓愈早年生活中仕宦意識的萌發;應試長安時期屢遭挫敗的科場經歷和人才思想的闡述;幕吏生涯的有志難伸及其對藩鎮軍亂、佛老盛行的警惕。
第參章「初仕與初貶時期之思想」,主要探討:韓愈入仕前後仕與隱的矛盾心理;貶謫陽山的事由及其諫諍思想、逐臣心境;量移江陵之際對貶謫陽山之因的懷疑,思鄉戀闕和反躬自省的心路歷程。
第肆章「兩京宦海浮沉時期之思想」,主要探討:韓愈分司東都時期遠讒避禍與對抗宦官勢力的政治抉擇、心態轉折;入為京官後韓愈對法律、史學和宦達的看法;韓愈抑制藩鎮的主張,他在淮西之役中的貢獻,乃至撰〈平淮西碑〉所引發的爭議。
第伍章「貶遷潮、袁與晚年在朝時期之思想」,主要探討:韓愈仕途再挫後的反思和作為,包括忠直見斥的罪臣心境及其博愛於民的政績;韓愈晚年對政局的關注與宦情日減的掙扎,包括國子祭酒任內的改革建言、宣撫鎮州以及商論錢、鹽事宜所反映的謀國遠慮,京尹不臺參事件與韓愈晚年頻繁改官的關聯,兼及其日益消沉的宦情。
第陸章「結論」,歸納各章節之研究成果,並作一總評。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d Han Yu’s official career and his thoughts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y of life and though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elf-realization.
Chapter Ⅰ, mainly to explain the motives, methods and related works of the study.
Chapter Ⅱ, mainly to explore: Han Yu generated official career awareness during his early years. In Chang’an,Han Yu fail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many times,he delivered his thoughts on developing the good officers. during worked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Bianzhou and Xuzhou, He wa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mutiny and religious issues.
Chapter Ⅲ, mainly to explore: Han Yu had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officer and hermit. Han Yu had some feelings and ideas when he was banished to the Yangshan and Gangneung.
Chapter Ⅳ, mainly to explore: Han Yu worried that someone framed him and to be an officer in Luoyang,but he was also in conflict with the eunuchs. Han Yu went to Chang’an officer, he concerned about the legal, historian and official career issues. Han Yu believ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rol local forces,and he helped Pei Du to quell the rebellion in Caizhou.
Chapter Ⅴ, mainly to explore: Han Yu advised the emperor not to believe in Buddhism and had been demoted to Chaozhou and Yuanzhou. However, he executed some good achievements about educa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Han Yu returned to central government in his later years, he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quelled the rebellion in Chengde. Later,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had become bad, Han Yu’s body was old and sick. Finally, he didn’t want to stay in the government.
Chapter Ⅵ, mainly to show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ach chapter and make a general commen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相關文獻之述評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貳章 求仕時期之思想25
第一節 早年生活:仕宦意識的萌發25
一、延續「奉儒守官」的家族傳統25
二、實現「致吾君於堯舜」的政治抱負32
第二節 應試長安:人才思想的闡述37
一、屢遭挫敗的應試經歷和自我調適37
二、干謁書信所反映的人才思想49
第三節 佐幕汴、徐:對藩鎮軍亂與佛老盛行的警惕57
一、幕職失意與抑藩思想的強化58
二、排斥佛老的理論建構69
第四節 小結80
第參章 初仕與初貶時期之思想85
第一節 閒居洛陽至四門博士:仕與隱的矛盾心理85
一、歸隱牢騷的抒發85
二、提倡古文與教育理念的實踐95
第二節 貶謫陽山:諫諍思想的體現102
一、「為忠寧自謀」的諫官意識103
二、「莫令炎瘴送生涯」的逐臣心境112
第三節 量移江陵:仕途頓挫後的內省118
一、對貶謫陽山之因的懷疑118
二、思鄉戀闕與反躬自省130
第四節 小結139
第肆章 兩京宦海浮沉時期之思想143
第一節 國子博士至河南令:避讒禍與抗強權的政治抉擇143
一、憂讒畏譏的不安心緒143
二、與宦官相抗衡的堅定意志150
第二節 職方員外至中書舍人:對法律、史學和宦達的看法158
一、〈復讎狀〉與柳澗事件所表達的法律見解158
二、《順宗實錄》所揭示的史學觀念162
三、教子詩中的仕進期許168
第三節 太子右庶子至刑部侍郎:抑藩思想的實現171
一、抑制藩鎮的主張與平定淮西171
二、〈平淮西碑〉所引發的爭議184
第四節 小結188
第伍章 貶遷潮、袁與晚年在朝時期之思想193
第一節 貶遷潮、袁:仕途再挫後的反思193
一、「欲為聖明除弊事」的忠君信念193
二、「遇赦移官罪未除」的待罪體認212
第二節 晚年在朝:關注政局與宦情日減的掙扎221
一、國子祭酒任內的改革建言221
二、宣撫鎮州與商論錢、鹽的謀國遠慮226
三、京尹不臺參與消沉的宦情233
第三節 小結241
第陸章 結論245
參考書目25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說明:
一、本論文參考書目分為「中文部分」和「外文部分」兩大類;「中文部分」再分為「古籍」、「近人論著」、「期刊」和「博碩士論文」四類。
二、「近人論著」又分「專書」和「譯著」;「博碩士論文」又分「臺灣地區」和「大陸地區」。
三、除了「中文部分」中的「古籍」以朝代先後順序排列,再以作者姓氏筆畫由少至多排列之外;其他部分皆以作者姓氏筆畫由少至多排列。
壹、中文部分
一、古籍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出版社,1993年,冊6。
〔戰國〕韓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收入楊家駱主編:《韓非子集解等九種》,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1。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8。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1。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8。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白居易文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李商隱撰,〔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7.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78。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箋解:《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唐〕皇甫湜:《皇甫持正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7.別集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1078。
〔唐〕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8。
〔唐〕張籍著,李建崑校注:《張籍詩集校注》,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唐〕張籍撰,徐禮節、余恕誠校注:《張籍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唐〕劉禹錫:《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韓愈著,趙德編,劉真倫輯校:《昌黎文錄輯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韓愈著,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唐〕韓愈撰,〔宋〕魏仲舉集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74。
〔唐〕韓愈撰,〔宋〕魏仲舉編:《新刊五百家註音辨昌黎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12年。
〔唐〕韓愈撰,孫昌武選注:《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韓愈撰,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王讜著,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朱熹著,曾抗美校點:《昌黎先生集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呂大防等撰,徐敏霞較輯:《韓愈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呂大防等撰,馬曰璐輯:《韓柳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姚鉉編:《唐文粹》(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83.總集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冊1344。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元〕辛元房撰,傅璇琮校箋:《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明〕瞿佑:《歸田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694。
〔清〕王元啟:《讀韓記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310。
〔清〕何焯撰,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吳穎纂修:《潮州府志.軼事部.仙釋附》,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冊44。
〔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清高宗御選:《唐宋詩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清〕陸心源輯:《唐文拾遺》,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651。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儲欣輯:《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冊404。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日〕巿川勘:《韓愈研究新論:思想與文章創作》,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勾利軍:《唐代東都分司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卞孝萱、張清華、閻琦:《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方介:《韓柳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木齋、張愛東、郭淑雲:《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結》,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年。
止水選注:《韓愈詩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牛致功:《唐代史學與墓誌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牛潤珍、吳海蘭、何曉濤:《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隋唐卷》,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王更生:《韓愈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基倫編著:《大唐詩豪韓愈詩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參)-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史素昭:《唐代傳記文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任育才:《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任崇岳:《文起八代之衰:韓愈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朱榮智:《文氣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池萬興、劉懷榮:《夢逝難尋:唐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何法周:《韓愈新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何蕾:《唐代文人與法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小林:《唐宋八大家》,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吳文治:《韓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吳在慶:《唐代文士與唐詩考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庚舜、董乃斌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吳明賢、李天道編著:《唐人的詩歌理論》,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吳相洲:《中唐詩文新變》,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吳夏平:《唐代中央文館制度與文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吳雪美、徐瑋琳編輯:《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岑仲勉:《隋唐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乃龍:《雅人深致與宗教情緣-唐代文人的生活樣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李志慧:《唐代文苑風尚》,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李卓藩:《韓愈詩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李建崑:《敏求論詩叢稿》,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建崑:《韓孟詩論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建崑:《韓愈詩探析》,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李斌城:《中國古代思想史.隋唐五代卷》,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李斌城等編:《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德輝:《唐代交通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德輝:《唐宋時期館驛制度及其與文學之關係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李樹桐:《隋唐史別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9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沙紅兵:《唐宋八大家駢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沈秋雄等著:《中國歷代思想家(八):王通.玄奘.慧能.法藏.韓愈.羅隱.杜光庭》,更新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汪辟疆編:《唐人傳奇小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臺中:國立編譯館,1987。
周建軍:《唐代荊楚本土詩歌與流寓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周楚漢:《唐宋八大家文代文章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尚永亮、李乃龍:《浪漫情懷與詩化人生-唐代文人的精神風貌》,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尚永亮:《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岳純之:《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和:廣文書局,1998年。
金性堯:《夜闌話韓柳》,香港九龍: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俞鋼:《唐代文言小說與科舉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姜劍雲:《審美的遊離-論唐代怪奇詩派》,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柯萬成:《韓愈詩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
查屏球:《唐學與唐詩-中晚唐詩風的一種文化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胡楚生編著:《韓文選析》,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
胡滄澤:《唐代御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孫昌武:《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
孫昌武:《韓愈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孫昌武選注:《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孫琴安:《唐詩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孫學堂:《中國文學精神(唐代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庭雲主編:《中國社會史(隋唐五代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徐連達:《唐朝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郝躍南:《道的承擔與逃逸:六朝與唐代文論差異及文化闡釋》,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馬起華編著:《唐韓文公愈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高海夫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昌黎文鈔》,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玉興:《唐代縣官與地方社會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張安祖:《唐代文學散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張特生:《韓愈》,收入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八)-王通.玄奘.慧能.法藏.韓愈.羅隱.杜光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清華、胡阿祥、劉英杰主編:《韓愈與嶺南文化-韓愈研究第五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張清華、陳飛主編:《韓愈與中原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張清華:《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清華主編,韓存仁副主編:《韓愈大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張榮芳:《唐代京兆尹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張慧蓮:《韓愈詩觀及其詩》,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張懷承:《中國學術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梁鴻飛、趙躍飛:《中國隋唐五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畢寶魁:《隋唐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年。
畢寶魁:《韓孟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符懋濂:《唐代明道文學觀與正統歷史觀的比較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8年。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許淩雲:《中國儒學史.隋唐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許總:《唐詩體派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陳允鋒:《中唐文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友冰:《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1949-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
陳引馳:《隋唐佛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繫年》,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陳克明:《韓愈述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陳志堅:《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素素:《韓愈文新探》,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章士釗:《柳文探微》,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傅紹良:《唐代諫議制度與文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傅道彬、陳永宏:《歌者的悲歡:唐代詩人的心路歷程》,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傅璇琮:《唐宋文史論叢及其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八卷: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古詩考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生命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黃正建:《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黃春貴:《唐代古文運動探究》,臺北:八德教育文化出版社,1980年。
黃惠賢、陳鋒主編:《中國俸祿制度史》,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子怡:《韓愈刺潮與蘇軾寓惠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楊波:《長安的春天-唐代科舉與進士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葉百豐編著:《韓昌黎文彙評》,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葉煒:《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葛曉音:《唐宋散文》,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賈二強:《唐宋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寧欣:《唐代選官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
劉金柱:《唐宋八大家與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俊文:《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真倫:《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劉國盈:《韓愈》,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
劉國盈:《韓愈評傳》,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
劉國盈:《韓愈叢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劉楚華主編:《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九龍: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蔣凡:《文章並峙壯乾坤:韓愈柳宗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鄭學檬、冷敏述主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鄧潭洲:《韓愈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盧寧:《韓柳文學綜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蕭占鵬:《韓孟詩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錢大群:《唐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錢冬父:《唐宋古文運動》,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錢伯誠:《韓愈文集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錢基博:《韓愈志》,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閻守誠:《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閻琦、周敏:《韓昌黎文學傳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閻琦:《韓詩論稿》,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戴偉華:《唐代文學研究叢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戴偉華:《唐代文學綜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戴顯羣:《唐五代社會政治史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謝保成、趙俊:《中國隋唐五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謝思煒:《隋唐氣象》,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韓廷一:《韓昌黎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韓愈學術討論會組織委員會編:《韓愈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簡錦松:《初刻唐宋詩人檔案》,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
羅克典編著:《論韓愈》,臺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羅根澤編著:《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龍治:《進士科與唐代的文學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1年。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羅聯添:《韓愈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羅聯添:《韓愈傳》,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上)》,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龔鵬程:《唐代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二)譯著
〔美〕Charles A. Coor & David E. Balk編,吳紅鑾譯:《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Death and Bereavement:Handbook of Adolescent),臺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美〕Charles A. Coor & Donna M. Corr編,李閏華等譯:《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Death and Bereavement:Handbook of Childhood),臺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著,釋依法譯:《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Buddhism under the T’ang),三重: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日〕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唐代的文學與佛教》,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Essays in Mid-T’ang Literary Culture),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日〕池田溫著,孫曉林等譯:《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法〕米歇爾.福柯(Foucault H.)著,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奧〕阿德勒(Alfred Adler)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臺北:志文出版社,2006年。
〔奧〕阿德勒(Alfred Adler)著,劉樂群譯:《人類面臨的挑戰》(Social Interest:A Challenge to Mankind),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
〔日〕前野直彬、齋藤茂著,文君妃譯:《韓愈傳》,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日〕前野直彬著,洪順隆譯:《唐代的詩人們》,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8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斯蒂芬.歐文(Stephen Owen)著,田欣欣譯:《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
方介:〈談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0年3月),第16期,頁65-93。
王東春:〈論韓愈和中唐文士的思想特徵〉,《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頁60-65+59。
史禮心:〈干祿文干老更成-析韓愈〈三上宰相書〉及〈進學解〉〉,《新亞論叢》(2006年10月),第8期,頁297-304。
吳在慶:〈韓愈在潮州的思想與心態考論〉,《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5月),第22卷第3期,頁2-5。
吳夏平:〈從學官角色看韓愈貶潮與區域文學影響〉,《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頁73-78。
吳振華:〈論韓愈詩歌中的魚意象與釣魚詩的文化內涵〉,《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5月),第20卷第3期,頁13-17。
宋姍姍:〈略論韓愈的仕宦意識〉,《松州》(2010年)第2期,頁38-40。
李君華:〈韓愈家庭教育思想探析〉,《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9卷,頁205-207。
李建華:〈中晚唐分司東都文人的心態及生活情趣〉,《天中學刊》(2010年6月),第25卷第3期,頁64-68。
杜興梅:〈試論韓愈貶潮的認同心理〉,《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2月),第27卷第1期,頁6-12。
林其賢:〈士與勢-從韓愈看知識份子對應政治之態度〉,《國立屏東商專學報》(1995年2月),第3期,頁133-145。
林其賢:〈韓柳論史職〉,《國立屏東商專學報》(1996年3月),第4期,頁89-94。
邱艷:〈從〈三星行〉解讀韓愈的為宦仕途〉,《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2月),第32卷第1期,頁79-81。
姜龍翔:〈論韓愈貶潮時期文章寫作的兩種策略-以〈潮州刺史謝上表〉及〈鱷魚文〉為考察主軸〉,《中國學術年刊》(2011年3月),第33期(春),頁1-28。
胡楚生:〈計傭折值,解救奴隸-柳宗元韓愈的愛民仁政〉,《書和人》(1989年5月),第620期,頁1-3。
孫佳:〈韓愈量移江陵行迹初探-以沿途詩文為研究中心〉,《安徽文學》(2010年),第8期,頁151-153。
孫昌武:〈韓愈-歷史轉折期中的文化偉人〉,《周口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1月),第17卷第1期,頁7-13。
張弘韜:〈韓愈的民本思想-〈論變鹽法事宜狀〉解讀〉,《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1月),第25卷第1期,頁12-15。
張成揚:〈唐代士大夫階層的陰暗心理-談韓愈討伐「嫉妒」的幾篇檄文〉,《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3月),第14卷第1期,頁25-26+34。
張清華:〈關於韓愈對「永貞革新」的態度及《順宗實錄》評價〉,《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6期,頁1-3。
陸敏珍:〈論韓愈〈師說〉與中唐師道運動〉,《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1期,頁137-143。
楊子怡:〈論韓愈的儒家禮樂文化精神〉,《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8月),第28卷第4期,頁9-17。
楊友庭:〈評《順宗實錄》〉,《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5月),第16卷第3期,頁26-29。
劉健明:〈論韓愈和李紳:臺參的爭論〉,《大陸雜誌》(1985年6月),第70卷第6期,頁256-263。
劉尊明:〈韓愈貶謫潮州的人生體驗與詩文創作〉,《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53-58。
劉艷萍:〈韓愈分司東都與韓孟詩歌唱和群體的形成〉,《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10-13。
鄭月梅:〈韓愈推行古文的動機探索〉,《嘉義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6月),第58期,頁91-104。
四、博碩士論文
(一)臺灣地區
方介:《韓柳比較研究-思想、文學主張與古文風格之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王別玄:《韓愈碑祭文中的生死觀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樾:《韓愈的道統論及其儒學蛻變之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兵界勇:《韓文「載道」與「去陳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吳正恬:《韓愈交遊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李建崑:《韓愈詩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林本博:《韓愈的教育思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學碩士論文,1993年。
林伯謙:《韓柳文學與佛教關係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邱榮萬:《韓愈「陳言務去」說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范墩禮:《韓愈的學術思想研究-以「道統觀」與「排佛理論」為主的考察》,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高八美:《韓愈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張瑞麟:《韓愈與宋學-以北宋文道觀為討論核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曾金承:《韓愈詩歌唐宋接受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黃珵喜:《韓愈事蹟繫年考》,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黃舜彬:《韓愈詩美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寶炬:《韓愈「以文為戲」散文藝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醇鑫:《唐代後期儒學的新發展》,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蔣美華:《韓柳交誼及其相角作品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簡添興:《韓愈之思想及其文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顏正雄:《韓愈生平、思想與古文運動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二)大陸地區
于恩萍:《論韓愈文學思想中的生命意識》,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朱正西:《韓愈的世界觀對倫理思想的影響》,昆明:雲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6年。
周敏:《韓愈詩文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2年。
侯步雲:《韓愈的儒學思想》,西安:西北大學中國思想史碩士論文,2006年。
殷海衛:《試論韓愈的散文創作理論》,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郭淼:《韓愈寫作理論研究》,長春:長春理工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9年。
潘昱洲:《韓愈反佛思想溯源-「惠民」的「有為之道」》,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碩士論文,2005年。
蘇軍茹:《韓愈文道論》,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1年。
貳、外文部分
〔日〕小野四平:《韓愈と柳宗元-唐代古文研究序說》,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
〔日〕太田次男:《中唐文人考: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東京:研文出版(山本書店出版部),1993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