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1113-14502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1113-145027
論文名稱
Title
笠詩社第二世代詩人研究
The Studies in Second Generation Poet of Li-Poetry Organiz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2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1-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2-01
關鍵字
Keywords
杜國清、非馬、許達然、喬林、趙天儀、白萩、第二世代詩人、李魁賢、笠詩社
Xu Da-Ran, Fei Ma, Du Guoqing, Qiao Lin, Chao Tien-yi, Lee Kuei-hsien, Bai Qiu,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et, Li-Poetry Organiz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7 次,被下載 183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835 times.
中文摘要
「笠」的創社由第一、二世代詩人共同發起。但第二世代詩人風格各異,或散居異國,故未予人一個世代「集體」的印象。學者論及笠諸人系譜,或言戰前(跨越語言一代),或言戰後世代(即笠第三世代),而介於二者間的笠第二世代,則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故本論文選擇其中七位詩人:趙天儀、非馬、白萩、李魁賢、許達然、杜國清、喬林,作為研究此世代特徵的代表人物。
論文前三章為總論第二世代詩人的傳承背景及文學特質。笠第二世代詩人在翻譯數量的豐富,在台灣無出其右。在理論建設方面,開創更為深入的理論視野,逐步建立本土詩學。在詩作上,則呈現多樣化的語言風格與寫作特色,展現多元的書寫題材,增進關懷層面,彰顯新即物主義為集團特色,並以之作為諷諭批判的表現手法,讓「笠」風格特色更為厚實。
論文第四至八章分論七位詩人的文學歷程及創作表現。白萩創作歷程風格多變,具實驗精神,每本詩集均有令人驚喜的內容與風格。李魁賢多以新即物主義的寫作技巧為表現,詩歌內容常以台灣為思考對象,旅遊詩往往與台灣現實對照,極具特色。趙天儀在編務、專欄撰寫、書評、詩評的貢獻極大,詩作在環境生態議題的部份著墨甚多。喬林作品以捕捉新鮮意象見長,在形式上勇於創新,極富實驗精神。杜國清文學理論涵養深厚,對中國文化具有深切孺慕之情,寫有為數眾多的愛情詩。非馬以短詩的形式,常強而有力的表達現實社會的觀察。許達然詩風獨闢谿徑,以描寫土俗見長。透過本論文的撰寫,期能將第二世代的個別面貌,以世代的特性表現,論述其於「笠」詩史的地位,及彰顯其世代的特質。

關鍵詞:笠詩社、第二世代詩人、白萩、李魁賢、趙天儀、喬林、杜國清、非馬、許達然
Abstract
“Li-poetry organization” was found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poets. However, since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ets have different styles and liv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y hardly impress the public by a collective image as a group. When scholars discuss about the pedigree of Li poets, they usually refer to pre-war (the generation that transcended language barriers) or post-war (the third generation Li poets) poets but somehow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skip the second generation Li poets. Therefore, this thesis targets at seven representative poet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i poets, including Chao Tien-yi, Fei Ma, Bai Qiu, Lee Kuei-hsien, Xu Da-Ran, Du Guoqing, Qiao Lin, to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generatio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briefly introduc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featur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ets, whose translations were too plentiful for other poets in Taiwan to catch up with. They constructively established in-dept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local poetry. They employed diverse language and writing styles to present multiple writing ingredients and show their concerns, which highlighted the collective feature of New Objectivity by sarcasm and criticism, and thus enforced the genre of “Li poetry.”
Chapter Four to Chapter Eight analyze the literary journey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s of the seven poets individually. Bai Qiu was very experimental, constantly changed his writing styl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surprised his readers by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styles in his poetry. Lee Kuei-hsien usually manipulated writing skills from the angle of New Objectivity, and expressed his concerns for Taiwan in his poetry. The content of his travel poems could echo with the reality in Taiwan. Chao Tien-yi had great contributions to editing, column writing, book reviews and poem reviews, and put much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issues. Qiao Lin was an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poet who was good at capturing new and intriguing images. Du Guoqing, a master in literary theories, showed his adoration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created a great number of love poems. Fei Ma was good at short poems, which powerfully conveyed his observations on the real society. Xu Da-Ran had a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produced works with regionalism. This thesis hopes to portray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generation by the discussions on the status which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ets instituted in the history of Li poetry, and the generational attributes.

Keywords: Li-Poetry Organiza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poet, Bai Qiu, Lee Kuei-hsien, Chao Tien-yi, Qiao Lin, Du Guoqing, Fei Ma, Xu Da-R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 …… ii
英文摘要 ……………………..………………. …… iii

第 一 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8

第 二 章 笠詩社「第二世代」詩人的形成與共性 … 11
第一節 世代與文學共性 …………………… 11
第二節 「第二世代」詩人形成的動因與意義 …… 17
第三節 「第二世代」詩人的「世代性」 ……… 23
第四節 奠定笠詩社的發展基礎 ………………… 30

第 三 章 笠詩社「第二世代」詩人的承繼與開展 … 37
第一節 繼承第一世代的文學精神……………… 37
一、台灣為主體的集團性格 ………………… 37
二、現實批判精神…………………………… 37
三、質樸明朗的語言風格 ………………… 41
第二節 詩學譯介的成就與貢獻……………… 44
一、拓展譯介的領域 …………………… 44
(一)專書譯介成績………………………… 45
(二)詩歌譯介成績 ……………………… 47
二、譯介的成就與影響 ……………………… 48
第三節 獨特的詩學表現 ………………………… 52
一、多樣的語言風格與寫作特色………………… 52
二、展現多元的書寫題材 ……………………… 54
三、彰顯新即物主義為集團特色 ……………… 55
四、詩觀與詩論成為評論指標 ………………… 57

第 四 章 寫作風格轉折多變的白萩 ………………… 61
第一節 文學歷程 …………………………………… 61
第二節 現代主義的自我探索 ……………………… 71
一、追尋的意志 ………………………………… 71
二、存在的孤獨感 ……………………………… 76
三、生死的體認與掙扎 ………………………… 81
第三節 感情世界的書寫 …………………………… 88
一、純真的愛情 ………………………………… 88
二、夫妻情愛的糾纏 …………………………… 90
三、親情的倫理重責 …………………………… 95
第四節 即物表現象徵手法的批判精神 …………… 99
一、紮根本土 …………………………………… 101
二、政治現實 …………………………………… 105
三、國際關懷 …………………………………… 112

第 五 章 即物書寫台灣精神的李魁賢 …………… 117
第一節 文學歷程 …………………………………… 117
第二節 從土地到庭院之愛 ……………………… 130
一、土地之愛 …………………………………… 130
二、庭院之愛 …………………………………… 138
第三節 批判及反抗精神的昂揚 ………………… 141
一、對專制體制的批判 ………………………… 142
二、對政治人物與社會不義的批判 …………… 147
三、被壓迫者的反抗之聲 ……………………… 149
第四節 旅思之反省─對照台灣現實 …………… 152
一、中國旅思 …………………………………… 152
二、世界旅思 …………………………………… 158

第 六 章 奉行寫實主義精神的趙天儀 …………… 165
第一節 文學歷程 ………………………………… 165
第二節 笠詩刊編務與詩評論的貢獻 …………… 170
第三節 寫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 175

第 七 章 意象鮮明題材創新的喬林 ……………… 185
第一節 文學歷程 ………………………………… 185
第二節 書寫原住民生活…………………………… 188
第三節 社會時事的關懷與描述 ………………… 194
第四節 從流浪到存在的探索與思……………… 200
第五節 以文具寓意人生 ………………………… 203

第 八 章 海外詩人的創作表現 …………………… 207
第一節 理論與創作相互輝映的杜國清 ………… 207
一、文學歷程 …………………………………… 207
二、殉美的憂魂:愛情詩 …………………… 213
三、人性和文化的揶揄與反諷:譏諷詩 ……… 221
四、中國旅遊詩的省思與觀察 ………………… 228
第二節 以短詩為創作特色的非馬 ……………… 234
一、文學歷程 …………………………………… 234
二、深刻的社會觀察 …………………………… 239
三、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的省思 ………………… 245
四、親情與文化鄉愁 …………………………… 250
第三節 見證歷史與關懷社會的許達然 ………… 254
一、文學歷程 …………………………………… 254
二、記錄經濟發展的社會變動 ………………… 259
三、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與人物的描寫 ……… 262
四、關懷邊緣人物與受壓迫者 ………………… 266

第 九 章 結語 ……………………………………… 269
參考文獻 …………………………………………… 273
附錄
一、笠詩社第二世代詩人文學年表(初稿) ……… 295
二、笠詩刊期數與出版日期對照表……………… 318
三、第二世代詩人翻譯統計 ……………………… 32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詩人作品集(依詩人生年排列)

一、趙天儀 (1935~ )
(一)詩集
《菓園的造訪》,台中:雙葉書廊,1962年。
《大安溪畔》,台北:笠詩刊社,1964年。
《牯嶺街》,高雄:三信出版社,1978年。
《壓歲錢》,台北:笠詩刊社,1986年。
《小麻雀的遊戲》,台北:欣大出版社,1991年。
《林間的水鄉》,台中:台中市文化局,1992年。
《腳步的聲音》,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我喜歡的童詩》,台北:民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歲月是隱藏的魔術師》,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2月。
《雛鳥試飛─趙天儀海洋抒情詩集》,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6月。
《趙天儀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9月。
《趙天儀集》,向陽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一棵永不凋謝的小樹》,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6月。
《荒野的擁抱》,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9年11月。
(二)散文
《風雨樓隨筆:台灣文化的迴響》,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風雨樓再筆:台灣文化的漣漪》,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
(三)詩評集
《台灣現代詩鑑賞》,台中:台中文化局,1998年。
《台灣文學的週邊-台灣文學與台灣現代詩的對流》,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台灣美學的探求》,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四)編著
《美學引論》,台北:笠詩社,1966年4月。
《美學與語言》,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美學與批評》,台北:有志圖書公司,1972年。
《詩意的與美感的》,台北:香草山出版公司,1976年。
《裸體的國王》,台北:香草山出版公司,1976年。
《現代美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兒童詩初探》,台北:富春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
《筆耕在春天》,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快樂小作家》,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現代詩鑑賞》,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富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台灣兒童文學的出發》,台北:富春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二、非馬 (1936~ )
(一)詩集
《在風城》,台中:笠詩社,1975年。
《非馬詩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白馬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4年。
《篤篤有聲的馬蹄》,台北:笠詩社,1986年。
《路》,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飛吧!精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
《微雕世界-非馬詩集》,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沒有非結不可的果》,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0。
《非馬集》,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
《非馬集》,莫渝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你是那風:非馬新詩自選集》第一卷(1950-1979),台北:釀出版,2011年9月。
《夢之圖案:非馬新詩自選集》第二卷(1980-1989),台北:釀出版,2011年12月。
《蚱蜢世界:非馬新詩自選集》第三卷(1990-1999),台北:釀出版,2012年7月。
《日光圍巾:非馬新詩自選集》第四卷(2000-2012),台北:釀出版,2012年10月。
(二)編輯
《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台灣現代詩選》,非馬選、洛夫主編,香港:文藝風出版社,1991年。
《愛的辯證:洛夫選集》,洛夫著、非馬選,香港:文藝風出版社,1988年。
《臺灣詩選》,非馬編,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三)翻譯
《斐外的詩》,高雄:大舞台書局,1978年。
《緊急需要你的笑》,台中市:晨星出版社,1991年。
《頭巾:南非文學選》,郭蒂瑪(Nadine Gordimer)[等著] ; 許達然、非馬、李魁賢譯,台北:名流出版社,1987年。
《織禪:禪的小故事》,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
《讓盛宴開始:我喜愛的英文詩》,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

三、白萩 (1937~ )
(一)詩集
《蛾之死》,台北:藍星詩社,1959年。
《風之薔薇》,台中:笠詩社出版,1965年。
《天空象徵》,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白萩詩選》,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香頌》,William Marr, Philip Pezzica譯,台中:笠詩社,1972年;台北:石頭出版公司,1991年6月。
《詩廣場》,台中:熱點文化公司,1983年。
《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台北:光復書局,1989年。
《自愛》,台北:笠詩社,1990年3月。
《觀測意象》,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年。
《白萩集》,李敏勇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二)評論
《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5月初版,2005年2月二版。
《詩與台灣現實》,白萩策劃,張信吉記錄,台北:笠詩刊社,1991年。

四、李魁賢 (1937~ )
(一)詩集
《靈骨塔及其他》,台北:野風出版社,1963年。
《枇杷樹》,台北:葡萄園詩社,1964年。
《南港詩抄》,台中:笠詩刊社,1966年。
《赤裸的薔薇》,台北:三信出版社,1977年。
《李魁賢詩選》,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年。
《水晶的形成》,台北:笠詩刊社,1986年。
《輸血》,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年。
《永久的版圖》,台北:笠詩刊社,1990年。
《祈禱》,台北:笠詩刊社,1993年。
《秋與死之憶》,北京:中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黃昏的意象》,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溫柔的美感》,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李魁賢詩集》(全六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
《李魁賢集》,莊金國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秋天還是會回頭》(名流詩叢之1),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我不是一座死火山》(名流詩叢之2),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我的庭院》(名流詩叢之3),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千禧年詩集》(名流詩叢之4),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安魂曲》(名流詩叢之5),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台灣意象集》(名流詩叢之6),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黃昏時刻》(漢英對照) (名流詩叢之7),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輪盤》(名流詩叢之11),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0月。
《靈骨塔及其他》(增訂本) (名流詩叢之12),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0月。
(二)文集
《心靈的側影》,台北:新風出版社,1972年。
《弄斧集》,台北:三信出版社,1976年。
《淡水是風景的故鄉》,台中:台灣省教育廳,1983年。
《台灣詩人作品論》,台北:名流出版社,1987年。
《飛禽詩篇》,台中:台灣省教育廳,1987年。
《走獸詩篇》,台中:台灣省教育廳,1988年。
《浮名與務實》,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詩的反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台灣文化秋千》,台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詩的見證》,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詩的挑戰》,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詩的紀念冊》,台北:草根出版社,1998年。
《台灣風景詩篇》,台北:兒童讀物小組,2001年。
《李魁賢文集》(全十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年。
《詩的越境》,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
(三)翻譯作品
《里爾克詩及書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杜英諾悲歌》(里爾克詩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里爾克詩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里爾克傳》,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德國現代詩選》,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德國詩選》,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黑人詩選》,台北:光啟出版社,1974年。
《形象之書》(里爾克詩集),高雄:大舞台書苑出版社,1977年。
《印度現代詩選》,台北:笠詩社,1982年。
《里爾克詩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裴瑞拉詩選》,台北: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2000年。
《里爾克書信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歐洲經典詩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2006年。
《李魁賢譯詩集》,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愛之頌》(名流詩叢之8),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詩101首》(名流詩叢之9),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回歸大地》(名流詩叢之10),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月。
《挖掘》(名流詩叢之13),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0月。
《與時間相處》(名流詩叢之14),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0月。
《希臘笑容》(名流詩叢之15),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10月。
《給大家的愛》(名流詩叢之16),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1年1月。
《生命的禮讚》(名流詩叢之17),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1年1月。

五、許達然 (1940~ )
(一)詩集
《違章建築》,台北:笠詩刊社,1986年2月第1版。
《許達然集》,葉笛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二)文集
《含淚的微笑》,台北:野風出版社,1961年12月。
《遠方》,高雄:大業書店,1965年9月初版。
《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6月。
《吐》,台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6月1日初版。
《水邊》,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7月。
《人行道》,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年5月。
《同情的理解-許達然散文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1年7月。
《懷念的風景》,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
《素描許達然-許達然散文集》,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初版1刷。

六、杜國清 (1941~ )
(一)詩集
《蛙鳴集》,台北:現代文學,1963年6月16日。
《島與湖》,台北:笠詩刊社,1965年10月。
《雪崩》,台北:笠詩刊社,1972年10月。
《伊影集》,台中:笠詩社,1974年6月。
《望月》,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12月31日。
《心雲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3年11月。
《殉美的憂魂》,台北:笠詩刊社,1986年2月。
《情劫集》,台北:笠詩刊社,1990年3月
《杜國清作品選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2月。
《愛染五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3月。
《山河掠影:杜國清詩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5月。
《玉煙集:錦瑟無端五十絃》,王宗法、計璧端解讀,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杜國清集》,莫渝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二)論著
《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高雄:春暉出版社,1980年8月。
《詩情與詩論》,北京:花城出版社,1993年2月。
《詩論•詩評•詩論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三)譯著
《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英)艾略特著,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3月。
《詩學》,(日)西脇順三郎著,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12月。
《詩的效用與批評的效用》,(英)艾略特著,台北:田園出版社,1972年4月。
《惡之華》,(法)波特萊爾著,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3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2月。
《中國詩學》,劉若愚著,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6月。
《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9月。
《米洛舒詩選》,陳映真編,台北:遠景出版社,1982年5月20日。

七、喬林 (1943~ )
(一)詩集
《布農族詩集》,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7月初版。
《文具群及其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4月初版。
《狩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5月。
《喬林集》,岩上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貳、專書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史論》,台中:印書小舖,2008年9月。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1949-2010)》,台北:新銳文創,2012年5月。
王國安:《和平•台灣•愛─李魁賢的詩與詩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9年12月。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月再版。
古添洪:《比較文學˙現代詩》,台北:國家出版社,1976年。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古添洪:《不廢中西萬古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
白萩策劃、張信吉記錄:《詩與台灣現實》,台北:笠詩社,1991年1月初版。
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5月初版。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2年2月。
吳政上、陳鴻森編:《笠詩刊三十年總目》,高雄:春暉出版社,1995年。
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出版社, 1999年11月初版。
吳潛誠:《感性定位:文學的介入與想像》,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8月。
呂正惠、趙遐秋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李癸雲:《與詩對話──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年。
李魁賢等編選:《混聲合唱:「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1992年。
汪景壽、白舒榮、楊正犁:《尋美的旅人—杜國清論(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
汪景壽、白舒榮、楊正犁:《尋美的旅人—杜國清論(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
汪景壽、王宗法、計璧瑞:《愛的祕圖—杜國清情詩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年。
阮美慧:《戰後台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8月初版。
周慶華:《台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年8月初版。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5月二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6初版。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初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金尚浩:《戰後台灣現代詩論集》,台中:晨星出版社,2005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10月。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文化中心,1995年。
洛夫:《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出版公司,1972年1月。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5年。
張默:《台灣現代詩概觀》,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雙英、黃景進:《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
笠詩刊社編:《時代的眼現實之花—《笠》詩刊120期景印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莫渝:《笠下的一群:笠詩人作品選讀》,台北:河童出版社,1999年。
莫渝:《台灣新詩筆記》,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許俊雅:《台灣文學家年表六種》,板橋:北縣文化局,2006年。
許俊雅:《低眉集:臺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台北:秀威科技公司,2011年12月。
陳千武:《剖伊詩稿》,台中:笠詩刊社,1974年。
陳千武:《日本現代詩選》,台中:笠詩社,1965年。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陳千武:《詩的啟示──文學評論集》,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陳千武:《陳千武全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年初版。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陳芳明:《鏡子和影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3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10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4月。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月初版,1983年3月三版。
陳明台:《台灣文學史初編》,台中市:台中市文化中心,1999年。
陳明台:《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陳明台:《強韌的精神》,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11月初版。
陳義芝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彭瑞金:《臺灣文學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彭瑞金:《臺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瑞金編:《李魁賢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12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2刷
楊宗翰:《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
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臺灣文學》,台北:富春文化公司,2002年。
楊四平:《中國新即物主義代表詩人李魁賢》,中國文獻資料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一刷。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年4月再版。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台北:鷹漢文化公司,2004年。
解昆樺:《青春構詩:七0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縣文化局,2007年。
鄒建軍、羅義華、羅勇成合著:《李魁賢詩歌藝術通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一刷。
廖炳惠:《回顧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
趙知悌編:《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7月。
蔡哲仁:《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年12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 1998年3月修訂8版。
鄭烱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高雄:春暉出版社,1989年12月初版。
鄭烱明編:《穿越世紀的聲音—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5年。
鄭烱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評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9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0年1月。
應鳳凰編:《但求不愧我心─閱讀李魁賢》,板橋:遠景出版社社,2009年12月。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4年7月初版一刷。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出版,1991年8月2版。
羅宗濤、張雙英著:《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羅門、張健編:《星空無限藍》,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7月。

參、期刊、報紙(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一、白萩
丁旭輝:〈白萩圖象詩研究〉,台北:《央圖台灣分館館刊》7卷1期,2001年3月。
李元貞:〈論白萩《天空象徵》裡的〈雁〉〉,《龍族》9期─評論專號,1973年7月。
李魁賢:〈七面鳥的變奏─白萩論〉,《笠》32期,1965年8月。
阮美慧:〈白萩詩中「雁」的觀察及追尋〉,《台灣文藝》166、167期,1999年1月。
岩上:〈雁的飛行─詩人白萩訪問記〉,《笠》185期,1995年2月。
林燿德:〈訪白萩─片片語言滴滴血〉,《自由青年》79卷1期(總701期),1988年1月。
柯慶明:〈防風林與絲杉─論林亨泰與白萩詩中的台灣意象〉,「第二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詩╱歌中的台灣意象研討會」,成大2000年3月11~12日。
翁燕珍:〈白萩新詩詩風研究〉,《笠》187、188期,1995年6、8月。
張春榮:〈從杜甫的〈孤雁〉看白萩的〈雁〉〉,《中華文藝》71期,1977年1月。
張雪映、林廣:〈不懈的實驗精神─白萩訪問記〉,《陽光小集》9期。
張默:〈史芬克司的震顫─剖論白萩詩集《風的薔薇》〉,《創世紀》25期,1966年8月。
張默:〈站著一支入土的樁釘─白萩的詩生活探微〉,《聯合文學》12卷8期,1996年6月。
陳千武等:〈白萩作品討論會〉,《文學界》9期,1984年2月。
陳文理:〈他的眼睛長在頭頂上〉,《中央日報》16版,1994年6月。
陳文理:〈我的丈夫白萩〉,《笠》139期,1987年6月。
陳慧樺:〈白萩風格論〉,《大地》1期,1972年9月。
陳鴻森:〈白萩詩作的一側面(上)─「雁的世界及觀察」的新地形〉,《文學界》9期,1984年2月。
陳鴻森:〈白萩詩集「香頌論」〉,《笠》53期,1973年2月15月。
費勇:〈白萩詩歌簡論〉,見《觀測意象》,台中市文化中心,1991年7月。
楊子澗:〈充滿悲劇意識的前衛者─白萩〉,見楊子澗、蕭蕭合編《中學白話詩選》,台北:故鄉出版社。
葉笛:〈白萩論〉,《笠》32期,1969年8月。
葉笛:〈孤岩的存在〉,《笠》22期,1967年12月。
趙天儀:〈生命的戀歌〉,《大學雜誌》95期,1976年3月。
趙天儀:〈風的薔薇〉,《笠》10期,1965年12月。
趙天儀:〈笠下影─白萩〉,《笠》16期,1966年12月。
鄭烱明、李敏勇:〈白萩,久違了─訪不斷自我超越的詩人白萩〉,《民眾日報》副刊1981年3月。
鄭烱明:〈台灣現代詩的典範─簡論白萩的詩〉,《笠》185期,1995年2月。
簡政珍:〈隱約乍現的詩風─評白萩《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聯合文學》6卷5期,1990年3月。

二、李魁賢
杜文靖:〈我所認識李魁賢和他的二、三事〉,《北縣文化》71期,2001年12月。
杜榮根:〈李魁賢詩歌試析〉,《台灣文藝》119期,1989年9-10月。
岩上:〈飽滿的果實─詩人李魁賢介紹與訪問〉,《笠》218期,2000年8月。
林亨泰:〈現代詩的光芒(3)─李魁賢的「鼓聲」〉,《笠》218期,2000年8月。
林盛彬:〈專訪二○○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李魁賢〉,《笠》225期,2001年10月。
胡靜:〈論李魁賢詩歌的抒情性〉,《笠》227期,2002年2月。
胡靜:〈論李魁賢詩歌的藝術技巧〉,《台灣文學評論》2卷2期,2002年4月。
旅人:〈李魁賢情詩與聶魯達情詩的比較〉,《笠》218期,2000年8月。
旅人:〈論李魁賢詩中的拈連技巧〉,《笠》86期,1978年8月。
張香華:〈從鸚鵡到陀螺─李魁賢詩作賞析〉,《笠》204期,1998年4月。
莫渝主持、陳謙記紀錄、林秀梅整理:〈本土詩人李魁賢的大陸觀察─李魁賢詩集「祈禱」討論會〉,《笠》184期,1994年12月。
莊宜文:〈有所變,也有所堅持─李魁賢的文學事業〉,《文訊月刊》157期,1998年11月。
莊紫容:〈但求不愧我心─專訪詩人李魁賢〉,《台灣文學評論》第5卷3─4期, 2005年10月。
莊金國:〈中國情境的切片觀察─試論李魁賢的中國記遊詩〉,《北縣文化》71期,2001年12月。
郭成義:〈李魁賢的詩人與批評家的位置〉,《文學界》7期,1983年8月。
郭楓:〈湧流不息的青春原泉─初讀李魁賢「五月」二十首〉,《北縣文化》71期,2001年12月。
郭楓:〈詩與人的有限和無限─試論李魁賢的人品和詩藝〉,《文學台灣》39期,2001年7月。
陳千武:〈愛的念珠:評李魁賢詩集《水晶的形成》〉,《笠》114期,1988年4月。
陳玉玲:〈空間的詩學─李魁賢新詩研究〉,《文學台灣》30期,1999年4月。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4月再版。
劉正偉:〈戰後臺灣第一場現代詩論戰─關於紀弦與覃子豪的現代詩論戰〉,《創世紀》140-141期,2004年10月。
龔顯宗:〈無告的眼神─談李魁賢「孟加拉悲歌」〉,《笠》219期,2000年10月。

三、杜國清
王宗法:〈昨夜星辰昨夜風—論《玉煙集》〉,《笠》242期,2004年8月。
古遠清:〈尋美的旅人-記旅美台灣作家杜國清〉,《文訊》,第130期,1996年8月。
江寶釵:〈長耕臺灣文學--杜國清及其「臺灣文學英譯叢刊」評介〉,《文訊》201期,2002年07月。
李魁賢:〈杜國清的「蜘蛛」〉,《笠》120期,1984年4月。
李魁賢譯,John Pilling作:〈波特萊爾〉,《笠》167期,1992年2月。
林盛彬:〈杜國清與新即物主義〉,《笠》242期,2004年8月。
柯鉉理:〈評杜國清譯「惡之華」〉,中外文學第8卷11期,1980年4月。
洪淑苓:〈愛欲的救贖─杜國清《愛染五夢》評介〉,《文訊》168期,1999年月。
胡衍南:〈詩人的心:遺落人間的一顆明珠〉,《文訊》第163期,1999年5月。
栗多貴:〈明月.滄海.根系華夏-台灣旅美詩人杜國清《望月集》片論〉,《台灣研究.文化》第2期,1994年。
孫玉石:〈我的愛卻是絕對的白色-淺論杜國清的愛情詩〉,《笠》206期,1998年8月。
孫瑋騂:〈情智交織的美的世界——杜國清詩觀探析〉,《當代詩學》第4期,2008年12月。
陳鴻森:〈杜國清教授〈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評論意見〉,《笠》241期,2004年6月。
陳俊榮:〈杜國清的新即物主義論〉,《當代詩學》第3期,2007年12月。
楊正犁、汪景壽:〈論杜國清的詩觀〉,《中國文化研究》,第4期,1994年。
劉雲:〈論李商隱詩歌對杜國清《玉煙集》的影響〉,《笠》242期,2004年8月。
劉雲:〈論杜國清愛情詩中意象的運用〉,《笠》243期,2004年10月。
賴賢宗:〈杜國清的比較詩學的基本模型〉,《笠》247期,2005年6月。
謝冕:〈成熟的理想主義者-讀杜國清詩隨想〉,《笠》206期,1998年8月。

四、非馬
丁旭輝:〈台灣類圖象詩的圖象技巧:一字橫排的視覺暗示〉,《台灣詩學》36期,2001年9月。
古繼堂:〈平地噴泉─談非馬的詩〉,《笠》139期,1987年6月。
安晨:〈篤篤有聲的馬蹄─讀非馬的詩〉,《笠》129期,1985年10月。
向明:〈瘦而有力的詩〉,《文學界》15期,1985年8月。
李勇吉:〈短詩于短句〉,《笠》70期,1975年12月。
李魁賢:〈風城巡禮─讀非馬詩集《在風城》〉,《笠》70期,1975年12月。
李魁賢:〈論非馬的詩〉,《文訊》3期,1983年9月;《台灣詩人作品論》,名流出版社,1987年1月。
李魁賢:〈非馬─搜索人間意象〉,《台灣文藝》101期,1986年7-8月。
李黎:〈獨特的詩歌之路─讀非馬的詩集《路》〉,《笠》141期,1987年10月。
何豐山等:〈非馬詩合評(中部合評)〉,《笠》104期,1981年8月。
吳開晉:〈非馬詩歌的美學風格〉,《笠》236期,2003年8月。
金大可:〈一個獨特而豐富的世界─非馬詩歌簡論〉,《笠》152期,1989年8月。
和權:〈試析非馬的詩〉,《笠》130期,1985年12月。
孟祥生:〈冷峻深邃的知性透視─略論非馬詩的想像力〉,《台灣文藝》120期,1990年1-2月。
宗鷹:〈非馬詩傳〉,《笠》176期,1993年8月。
林亨泰:〈非馬的〈風景〉〉,《笠》96期,1980年4月。
林亨泰等:〈談非馬的詩〉,《笠》96期,1980年4月。
林亨泰等:〈非馬作品討論會〉,《文學界》15期,1985年8月。
林煥彰:〈讀非馬的詩集《在風城》〉,《笠》70期,1975年12月。
林鍾隆:〈在風城印象〉,《笠》72期,1976年4月。
柳易冰:〈馬年寫寫非馬〉,《笠》232期,2002年12月。
柳易冰:〈非馬的鳥籠開開關關三十年〉,《笠》236期,2003年8月。
紀弦:〈讀非馬的《鳥籠》〉,《笠》187期,1995年6月。
紀弦:〈談非馬的新書《沒有非結不可的果》〉,《創世紀詩雜誌》128期,2001年9月。
亞倫•哈里斯:〈無須注釋的意象─訪問詩人非馬〉,《文訊》,2002年1月。
桓夫:〈詩的焦點〉,《笠》70期,1975年12月。
犁青:〈回歸傳統的台灣現代詩〉,《笠》144期,1988年4月。
郭成義:〈都是語言惹的禍〉,《笠》106期,1981年12月。
陳千武:〈非馬詩的評價〉,《笠》118期,1983年12月。
張默:〈非馬的〈蛇〉〉,《商工日報》,1984年7月8日。
莫渝:〈詩人非馬訪問記〉,《台灣日報副刊》,1978年9月1日;《笠》89期,1979年2月。
康原:〈現代詩的異數─小論《非馬詩選》〉,《笠》112期,1982年12月。
喬林:〈一翻二瞪眼讀非馬詩〉,《笠》127期,1985年6月。
曾貴海等:〈非馬詩合評─談〈魚與詩人〉及〈鳥籠〉〉(南部合評),《自立晚報副刊,1981年6月18日;《笠》104期,1981年8月。
趙天儀:〈笠下影〉,《笠》130期,1985年12月。
趙天儀:〈非馬的〈鳥籠〉〉,《商工日報》,1984年3月28日。
趙天儀:〈意象的狩獵者─評非馬詩集《在風城》〉,《幼獅文藝》266期,1976年2月。
趙天儀:〈短詩的健將-論非馬的詩〉,《笠》127期,1985年6月15日;《台灣日報副刊》,1985年7月17-18日。
趙迺定:〈《在風城》的感受〉,《笠》70期,1975年12月。
趙迺定:〈析非馬〈傘四首〉〉,《笠》79期,1977年6月。
劉荒田:〈本世紀詩長廊中的鳥籠〉,《笠》187期,1995年6月。
劉強:〈論非馬詩的重入輕出藝術〉,《笠》210期,1997年10月。
劉強:〈談非馬詩中的重入輕出藝術〉,《台灣詩學》36期,2001年9月。
劉強:〈吉祥鳥─談非馬的諷刺詩〉,《笠》213期,1999年10月。

五、許達然
方瑜:〈孤獨者的素描〉,《中國時報》,2002年3月24日。
古繼堂:〈大眾的詩人 大眾的詩─論台灣詩人許達然的詩〉,《台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第三屆全國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學術討論會),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
羊子喬:〈談散文的意象:試評許達然散文集「土」〉,《書評書目》90期,1980年11月。
李魁賢:〈論許達然的詩〉,《文學界》11集,1984年8月。
李源:〈一首現代社會的悲愴曲─評許達然的散文(一)、(二)〉,《台灣文藝》112期,1988年7月
李源:〈一首現代社會的悲愴曲─評許達然的散文(三)、(四)〉,《台灣文藝》113期,1988年9月
李敏勇:〈困頓的現實〉,《文學台灣》20期,1996年10月。
李癸雲:〈與書為伍的生命----談許達然的文學歷程與散文特色〉,《明道文藝》302期,2001年5月。
呂昱:〈腳印的旅棧:談許達然的散文集「土」〉,《文學界》11集,1984年8月。
林明德:〈用心於筆墨之外─讀許達然的「歷史的諷刺」〉,《台灣日報》,1985年4月29日。
吳俊賢記錄:〈許達然詩與散文討論會〉,《文學界》11集,1984年8月。
冒炘、趙江濱:〈現代生存的藝術反思:許達然散文論〉,《新地》2卷3期,1991年5月。
旅人:〈一株新品種的詩─論許達然的詩〉,《笠》112期,1982年12月。
康原、王灝:〈許達然「亭仔腳」〉,《大家文學選.散文卷》,台中:明光出版社,1981年10月初版。
陳千武:〈許達然專造象徵性心象寫詩〉,《台灣文藝》71期,1981年3月。
陳千武:〈許達然的散文詩觀〉,《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曹永洋:〈紮根在泥土裡的硬竹〉,《台灣文藝》89期,1984年7月。
黃碧端:〈水邊的寓言〉,《聯合文學》第1期,1984年11月。
黃美惠:〈詩人心許達然年輕敏感依舊〉,《民生報》,1988年1月17日。
黃麗娜:〈充滿社會關懷的利筆─談許達然的散文集《水邊》〉,《國文天地》10卷6期,1994年11月。
郭楓:〈人的文學與文學的人:許達然散文藝術初探〉,《新書月刊》21期,1985年6月
楊渡:〈冷箭與投槍─讀許達然散文的隨想〉,《台灣文藝》95期,1985年7月。
葉寄民:〈愛與匕首─論許達然詩集「違章建築」〉,《台灣學術研究會誌(東京)》第四期,1989年。
鍾梅音:〈評「含淚的微笑」兼論許達然的散文〉,《幼獅文藝》134期,1965年2月。
羅秀菊:〈同情的理解─我對許達然散文的理解〉,《台灣文藝》155期,1996年6月。
夏潮論壇社:〈文學與政治的歧途:訪許達然先生談台灣現代文學〉,《春風詩叢刊》第1期,1984年4月。

六、喬林:
林玉薇:〈深植心靈的詩樁:專訪喬林〉,《文訊》180期,2000年10月。
陳鴻森:《評喬林詩集「基督的臉」》,《笠》52期,1972年12月。
游喚:〈經典詩賞析:〈老布農〉外一首〉,《臺灣詩學》學刊二號(台北: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03年11月),頁298-301。
溫任平:〈初論喬林:基督的臉〉,原刊於《幼獅文藝》(台北:幼獅文藝),1972年。
蕭蕭:〈從《基督的臉》看現代詩的當代趨勢〉,原收錄於《基督的臉》,現亦收錄於《布農族詩集》,頁65-66。

七、趙天儀
朱文華:〈簡論趙天儀的詩論和詩作〉,《台灣文藝》119期,1989年。
何鳳娥:〈只要有一滴露珠,我就微笑——童心未泯的小草詩人:趙天儀〉,《台灣文藝》168期,1999年6月。
李勇吉:〈趙天儀作品討論會〉,《文學界》第三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82年7月15日。
周育聖:〈趙天儀詩作中的台灣生態觀察〉,《台灣現代詩》第四期,台中,台灣現代詩人協會,2005年12月。
岩上:〈詩寫趙天儀〉,《笠》201期,1997年10月。
林亨泰:〈趙天儀的「海岸」〉,《笠》217期,2000年6月。
邱各容:〈時來運轉的趙天儀〉,《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第16期,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出版,1990年9月。
旅人:〈雅俗共賞—論趙天儀的詩〉,《文學界》第一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82年1月15 日。
旅人:〈趙天儀的詩意哲學〉,《笠》248期,2005年8月。
旅人:〈從「獨立蒼茫自詠詩」到「落拓流盼迷離印」詩人趙天儀側寫〉,《笠》250期,2005年12月。
旅人:〈對鳴錄(五)—趙天儀「菓園的造訪」〉,《笠》68期,1975年。
旅人:〈畫像—趙天儀素描〉,《笠》94期,1979年。
旅人:〈雅俗共賞—論趙天儀的詩〉,《文學界》第1期,1982年。
旅人:〈衣帶漸寬終不悔—我所認識的詩人趙天儀〉,《笠》139期,1987年6月。
旅人:〈詩寫趙天儀〉,《笠》241(2004)。
旅人:〈「受難哲學」的播種者—再論趙天儀的詩〉,《台灣時報》,1987年03月23-24日。
翁惠懿:〈詩情父愛浸書海—趙天儀樂把客廳當書房〉,《拾穗》545期,1996年。
莊紫蓉:〈美感世界的造訪—專訪詩人趙天儀〉,《台灣文學評論》6卷2期,2006年。
莫渝:〈童年的記憶:陀螺與鄉音—閱讀趙天儀的詩〉,《台灣日報》,2006年02月22日。
許秦蓁:〈從風雨中走來—專訪趙天儀教授〉,《文訊》203期,2002年9月。
郭楓:〈訪趙天儀—開拓台灣現代詩的原野〉,《新地》第9期,1991年。
陳千武:〈樸實的詩素—論趙天儀的詩〉,《笠》21期,1967年。
陳千武:〈樸實的詩──論趙天儀的詩〉,《笠》22期,1967年10月。
陳怡瑾:〈與詩同步─詩人趙天儀訪談紀錄〉,《笠》241期,2004年6月。
勞力:〈台大哲學系的風波〉,《台北通訊》(1974)。
趙天儀:「笠下影」,《笠》22期,1967年10月15日。
蔡依伶:〈家在台北,趙天儀〉,《印刻文學生活誌》1卷12期,2005年8月。
蔡秀菊:〈向生活借詩--論趙天儀詩作中的台灣風物〉,《笠》217期,2000年6月。
鄭烱明:〈評不善打扮的趙天儀〉,《笠》21期,1967年10月。
雙木:〈美的探險者—簡介趙天儀〉,《自由青年》448期,1967年。

八、其他
方美芳:〈台灣文學研究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2001年3月。
方美芳:〈台灣文學研究博碩士論文分類提要(1996~1998)〉,《1998台灣文學年鑑》。
向明(林淇養):〈五○年代現代詩的回顧與省思〉,《藍星詩刊》15號,1988年4月。
向陽(林淇養):〈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北:中國詩歌藝術學會「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年7月。
向陽(林淇養):〈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中外文學》28卷1期,1999年6月;收錄於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
江天:〈關於生態環境詩〉,《台灣詩學季刊》39期,2002年6月;《笠》229期,2002年6月。
李敏勇:〈抵抗詩學〉,《笠》97期,1980年6月。
李魁賢:〈笠的歷程〉,《笠》100期,1980年12月。
李魁賢:〈詩人的愛心〉,《詩的見證》,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李魁賢:〈台灣詩人的反抗精神〉,《台灣文藝》112-114期,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7-10月。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吳新發譯),原刊《現代文學》副刊第14期,1981年6月;收錄於林耀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中正書局,1993年5月。
李癸雲:〈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台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台灣文學學報》7期,2005年12月。
李瑞騰:〈有關「詩社與台灣新詩發展」的一些思考〉,《台灣詩學季刊》第29期,1999年冬季號。
李敏勇•陳明台對談:〈接點上的詩人們〉,《笠》112期,1982年12月。
李弦(李豐楙):〈抗議詩學與政治學:笠詩社的集團性〉,《台灣詩學季刊》第40期,2002年秋季號。
杜國清:〈新即物主義和台灣現代詩〉,1999年加州大學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所發表之論文。
杜國清:〈《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見《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中文系,2003年11月29-30日。
杜國清:〈評「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集•序」〉,《笠》51期,1972年10月。
杜國清:〈「笠」詩刊與臺灣新詩的發展〉,《文學界》13期,1985年02月。
杜國清:〈「笠」詩社與臺灣詩壇〉,《臺灣文藝》118期,1985年07月。
杜國清:〈笠•臺灣•中國•世界——笠詩社25週年感言〉,《笠》151期,1989年06月。
杜國清:〈網路詩學:21世紀漢詩展望〉,《文學台灣》35期,2000年07月。
杜國清:〈《笠》創刊四十週年感言〉,《笠》241期,2004年06月。
阮美慧:〈《笠》與現代主義:笠詩社成立史的一個側面〉,《笠》225期,2001年10月。
岩上:〈《笠詩刊》的出版與編輯回顧〉,《笠》181期,1994年6月。
林盛彬:〈台灣現代詩的反省〉,《思與言》第40卷第2期,2002年06月。
非馬:〈隨筆-漫談小詩〉,《詩學季刊》18期,1997年3月。
非馬:〈略談現代詩-在芝加哥中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談話〉,《笠》80期,1977年08月。
非馬:〈中國現代詩的動向-在芝加哥「文學與藝術」講座上的談話〉,《笠》121期,1984年6月;載《文季》2卷2期,1984年 7月。
非馬、許達然:〈詩的對話〉,《笠》128期,1985年8月。
非馬:〈讀書樂〉,《新書月刊》,1985年2月。
非馬:〈《台灣現代詩選》序〉,《台灣現代詩選》,1986年2月。
非馬:〈詩路歷程〉,《篤篤有聲的馬蹄》,《笠》詩刊社,1986年2月。
非馬:〈《路•自序》〉,《路》,1986年12月。
非馬:〈《非馬的詩》自序〉,《非馬的詩》,1999年9月。
非馬:〈大魚釣小魚〉,《詩學季刊》39期,2002年6月。
施懿琳:〈從笠詩社作品觀察時代背景與詩人創作取向的關係──以《混聲合唱》為分析對象〉,《笠》226期,2001年12月。
洛夫:〈詩壇春秋三十年〉,《中外文學》120期,1982年5月。
紀弦:〈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13期,1956年2月。
唐文標:〈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論傳統詩與現代詩〉,《龍族評論專號》1973年7月7日。
徐杏宜:〈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99~2002〉,《文訊》,2002年11月。
張誦聖:〈現代主義、台灣文學和全球化趨勢對文學體制的衝擊〉,《中外文學》35卷4期,2006年09月。
郭楓:〈四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文學》2期,1990年6月。
陳千武:〈新即物主義〉,《笠》23期,1968年02月。
陳千武:〈台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笠》40期,1970年12月。
陳千武:〈詩史上的藝術派別〉,《笠》120期,1984年04月。
陳千武:〈談《笠》的創刊〉,《台灣文藝》102期,1986年9月。
陳千武:〈笠詩刊肇始期的Profile〉,《笠》182期,1994年8月。
陳千武:〈天空的復活〉,《笠》147期,1988年10月。
陳千武:〈詩史上的藝術派別〉,《笠》120期,1984年4月。
陳千武:〈台灣的新詩精神〉,《台灣文學評論》1卷1期,2001年。
陳千武:〈論紀弦的現代詩運動〉,《台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年。
陳千武:〈台灣詩的發展過程〉,《台灣文學評論》3卷1期,2003年。
陳千武:〈詩創作的意識與藝術表現〉,《笠》130期,1985年12月。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2期,2001年08月。
陳明台:〈笠詩誌五年記〉,《笠》30期,1969年4月。
陳明柔:〈敲打自己的鑼鼓─試論現代詩論戰〉,《藍星詩學》4期,1999年12月。
陳建忠:〈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1925-2003)〉,《文訊》213期,2003年11月。
陳建忠:〈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臺灣》36期,2000年10月。
陳填:〈「詩與社會現實」專題研討會有感〉,《台灣現代詩》第五期,台中:台灣現代詩人協會,2006年3月25日。
彭瑞金:〈「橋」副刊始末〉,《台灣史料研究》9期1995年5月。
棕色果:〈握住現實的美〉,《笠》120期,1984年4月。
黃進蓮:〈「很」欣賞的一首現代詩〉,《笠》22期,1967年12月。
趙天儀:〈從荊棘的途徑走出來──《笠》百期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文藝》70期,1980年12月。
趙天儀:〈從自我覺醒傾聽解凍的聲音——巫永福詩作解析〉,《台灣現代詩》,台中,台灣現代詩人協會,2006年3月。
趙天儀:〈超越原作的再創造——詩與翻譯〉,《台灣現代詩》第五期,台中,台灣現代詩人協會,2006年3月。
趙天儀:〈詩的賞析:從語言的批評出發——《笠》249期詩創作短評〉,《笠》251期,台北,笠詩刊社,2006年2月。
趙天儀:〈臺灣文學研究的人事物〉,《文訊》203期, 2002年。
趙天儀:〈臺灣童話文學的出發〉,《文學臺灣》43期,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2002年7月。
趙天儀:〈根植臺灣─話臺灣本土文學〉,《社教資料雜誌》,台中:台灣省立圖書館,2002年。
趙天儀:〈臺灣文學研究的方向〉,《文學臺灣》36期,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2000年10月。
趙天儀:〈兒童詩歌的未來與發展〉,《東師語文學刊》,1990年。
趙天儀:〈不是寫實和敘事的問題〉,收於《文學界》第3集〈趙天儀作品討論會〉,高雄:春暉出版社,1982年7月15日。
趙天儀:〈笠詩社戰後新生代詩人的台灣意象〉,《笠》217期, 2000年6月。
潘麗珠:〈1981-2001台灣的現代詩研究略論──以中文研究所博碩士論文為例〉,《國文天地》218期,2003年7月。
蔡明諺:〈向左轉,向右轉:重溯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2002年11月22-24日。
蔡榮勇:〈以小見大〉,《笠》152期,1989年8月。
鄭安群:〈波特萊爾的現代性〉,《笠》231期,2002年10月。
鄭慧如:〈隱藏與揭露─論台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台灣詩學季刊》第32期,2000年秋季號。
蕭蕭:〈五○年代新詩論戰述評〉,《台灣現代詩史論》,《文訊》,1996年3月初版。
應鳳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臺灣》43期,1992年07月。
應鳳凰:〈臺灣五十年代詩壇與現代詩運動〉,《現代中文文學學報》,4卷1期,1999年。
羅青:〈專精與秩序──草根宣言第二號〉,《草根》復刊第1期,1985年2月。

肆、會議論文
丁旭輝:〈笠詩社新即物主義詩學初探〉,收錄於鄭烱明編:《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年11月,頁197-239。
丁威仁:〈現實主義的藝術導向—八○年代《笠》詩論初探〉,笠詩社、東海大學中文系主編:《「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頁230-275。
王國安:〈「全集」之後─李魁賢2002-2011發表詩文探析〉,《第十五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李魁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文學系主辦,2011年11月26日,頁18-36。
林淇瀁(向陽):〈鄉土、社會與記憶:論趙天儀詩世界的三度空間〉,《第十六屆台灣文學牛津獎暨趙天儀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文學系,2012年11月24日,頁64-80。
金尚浩:〈戰後現代詩人的台灣想像與現實〉,《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3年,頁268-287。
阮美慧:〈跨出與重建:趙天儀於「笠」早期的詩學表現〉,《第十六屆台灣文學牛津獎暨趙天儀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文學系,2012年11月24日,頁190-205。
趙天儀:〈論林亨泰的詩與詩論〉,《福爾摩莎詩哲˙林亨泰文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教育局,2002年,頁23-40。
趙天儀:〈陳千武文學的探索〉,《福爾摩莎文學˙陳千武創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2002年,頁1-11。
趙天儀:〈錦連的形象思維與知性舞蹈〉,《福爾摩莎文學˙錦連詩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2004年,頁17-24。
劉振琪:〈笠詩社詩人「生肖詩」研究—以杜國清、非馬、陳鴻森作品為討論對象〉,笠詩社、東海大學中文系主編:《「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頁87-126。
劉振琪:〈李魁賢詠物詩析論〉,新北市: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文學系主辦,《第十五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李魁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年11月26日,頁54-72。

伍、學位論文

王國安:《李魁賢現代詩及詩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王麗雯:《笠詩社戰後世代八家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朱天:《詩與美感的交輝:葉維廉、杜國清詩學理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6月。
江慧娟:《非馬及其現代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李玉春:《許達然文學觀及其文學表現》,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6月。
阮美慧:《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阮美慧:《臺灣精神的回歸:六、七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林美玉:《趙天儀兒童詩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林美貞:《郭楓、許達然與《新地文學》》,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林姿伶:《1964~1977年《笠》重要詩人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孫瑋騂:《杜國清及其《玉煙集》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張貴松:《李魁賢詩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陳怡瑾:《李魁賢的詩與詩論》,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陳淑貞:《許達然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素華:《趙天儀現代詩創作與評論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陳稚柔:《趙天儀現代詩與詩論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解昆樺:《論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蔡欣純;《論杜國清現代詩翻譯、創作與詩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與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蔡哲仁:《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戴寶珠:《「笠詩社」詩作集團性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蘇培穎:《白萩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回流中文碩士論文,2006年6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