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中文部份 1.三上元著; 徐華瑛譯 (1999),服務「勝」經,台中:學田。 2.方世榮 (2002),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 3.中央健康保險局編印(1999),全民健康保險統計, 台北。 4.白居正 (2003) ,醫院薪資管理對醫師服務品質影響之探討,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司徒達賢 (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 6.江東亮 (1999),全民健康保險統計,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7.江東亮 (1999),醫療保健政策─臺灣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8.江明修 (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 告,編號NSC82-0301-H004。 9.江書婷 (2001),不同服務業類型下,服務品質與關係品質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伊吹卓著; 王淳惠譯 (2001),小小服務大大滿意 : 顧客滿意書 ,台北:雅書堂。 11.李騰嶽、李汝和、莊金德、張炳楠 (1972),台灣省通志:政事志衛生篇(卷三),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11.李欣芬 (1989),基督教與台灣醫療衛生現代化,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李明亮(2002),臺灣未來的衛生醫療政策—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是投資而非僅是消費而已,主計月刊,557,6-10。 13.杉本辰夫原著,盧淵源編譯 (1986),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中興管理顧 問公司。 14.杜聰明 (1966),中西醫學史略, 中華大典編印會。 15.杜 壯 (2000),服務復原管理概念性模式之構建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 所,博士論文。 16.沈維民、劉淑寧 (1996),評論台灣全民健保制度:等級支配特徵模型分析,亞太管理評論,2卷1期:13-27。 17.吳就君 (1982),台灣地區居民社會醫療行為研究, 公共衛生 8 : 25-49。 18.吳三江 (2001),醫療服務業內部行銷活動對就醫者導向行為影響之研究─ 以高雄市立醫院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吳啟誠(2001),大陸醫療市場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吳錦棉 (2001),國內醫療服務缺失、補救現況—以桃園醫院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吳兆棠 (2003),以有效消費者回應觀點探討病患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之門診病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2.吳望得(2004),口碑傳播對專業服務影響之探討—以兩岸醫療機構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23.林綺雲 (1999),社會學與醫護現象,台北:洪葉。 24.林威安 (2001),影響非營利醫療事業單位利潤因素之研究─以單一教學醫院之血液疾病專科為例, 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林陽助 (2003),服務行銷,台北:鼎茂。 26.林淑範 (2003),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前後客觀醫療服務品質與病患醫療服務品質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7.范國棟 (2004),台灣醫師執業型態變遷之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28.洪秀鑾 (1999),卓越服務,台北:平安。 29.高希均,林祖嘉(1997),經濟學的世界 ,台北,天下。 30.翁崇雄 (1993) ,評量服務品質與服務值之研究─以銀行業為實證對象」,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1.郝宏恕 (2000),醫院多角化之經營策略,醫療機構策略聯盟新紀元研討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台北。 32.陳維昭 (1992),台大醫院門診醫療品質管理,醫院醫療品質保證研討會論文集。 33.陳永興 (1985),醫學, 人權, 社會,台北 : 新地。 34.陳永興 (1997),臺灣醫療發展史 ,台北 : 月旦。 35.陳楚杰 (1998),醫院組織與管理,台北:宏翰。 36.陳永甡 (1998),服務品質之探索,品質管制月刊,第34卷第4期,頁15-18。 37.陳孝平 (2001),從資訊不對稱看全民健保規範, 國家政策論壇1(10),178-179。 38.陳建仁(2003),破除窠臼,邁步向前—健康台灣新願景,衛生報導,115,2-5。 39.陳建仁、簡吟曲、陳毓景(2003),從SARS疫災評估我國公衛醫療體系的危機處理能力: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 104期。 40.陳清軒、鄭雪容、盧耀華、林婉玉(2003),公私合營醫院的住院病患滿意度探討-以南部某公立醫院為例,醫務管理4(3):80-95。 41.陳文隆(2003),以全面品質為根本以顧客滿意為依歸。品質月刊,中華民國品質學會,39(7),92-94。 42.陳淑玲 (2001),醫院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中部地區某財團法人綜合醫院為個案,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43.張煥禎 (2000),醫療服務業的行銷,台中:滄海。 44.張煥禎、張威國(2002),醫療行銷管理學。台北:偉華。 45.張苙雲 (2002),醫療與社會: 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46.張世賢 (2000),行政管理的價值追求,考銓季刊,24期,68-79。 47.張鴻仁、黃信忠、蔣翠蘋 (2002),全民健保醫療利用集中狀況及高、低使用者特性之探討,台灣醫誌,21:207-213。 48.張鴻仁 (2003),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規彙編,台北,中央健康保險局。 49.張博雅 (1990),全民健保時代公私立醫院扮演之角色,醫院,23:209-210。 50.張錦文 (1989),因應目前醫院經營困境之建議,醫院,22265-269。 51.張錦文、黃淑雅(1998),台灣醫療制度的四大問題與解決之道,醫院,31(2):1-4。 52.張朝凱、陳怡幸(2002),醫務管理概論,台北:藝軒。 53.許士軍 (1980), 現代行銷管理,台北,環球。 54.許緯麟 (2000),醫院管理與電腦,慈濟醫管創刊號,頁1-5。 55.郭宜中(2001),醫院服務品質與住院病患滿意度之研究─以二區域教學醫院為列,醫院,34(5),23-47。 56.郭巧儀 (2004),多醫就診者之醫療利用及其影響因素,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5.黃彩霖 (2003) ,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7.黃雅琳 (2003) ,醫療價格的影響因素--搜尋成本之驗證, 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8.莊逸洲等14人(2001),醫療品質管理學,台北:華杏。 59.康季芳 (2002),寺院服務品質模式之建立,義守大學科學研究學,碩士論文。 60.傅篤誠(2002),非營利事業管理:議題導向與管理策略,台北:新文京。 61.淺井慶三郎,、清水滋著; 鄒永仁等譯 (1999),服務業行銷 : 理論與實務 , 台中:日之昇。 62.游桂香 (2002),文化範疇裡的病痛與醫療─以馬祖南竿地區為例,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63.葉壽山、楊志良(2000)。臺灣醫療支付制度沿革與未來改革方向。醫護科技學刊。 64.楊漢湶 (1992) ,台灣地區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與展望,公共衛生19:12-24, 行政院衛生署 1979-1991 衛生統計,台北。 65.楊超然 (1998),企業組織與管理(下),空中商專,155-170 頁。 66.楊志良 (1993),健康保險,台北,巨流。 67.楊志良 (2000),健保實施五年之回顧與未來興革之道,中華衛誌,19(3)。 68.楊錦洲 (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69.詹啟賢 (1998),衛生政策的基本理念,衛生報導,第八卷,第二期,2-10。 70.詹啟賢(1999),衛生醫療體系再造,衛生報導9(5);22-27。 71.褚宗堯 (1992),以效用創造組合觀點建構之服務業分類架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72.廖榮利 (1991), 醫療社會工作 ,台北,巨流。 73.蔡宏恩 (2001),地區醫院醫療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新樓醫院麻豆分院為例, 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4.蔡季君 (2003),醫院社區化程度之探討,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碩士 論文。 75.鄭守夏 (1998) ,健康經濟學,載於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主編、公共衛生學(下)1241-70,台北:巨流。 76.鄭光晴 (2003) ,實施ISO 9000 驗證建立醫療品質管理系統之研究-以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77.潘淑滿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78.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編 (2004),抗SARS關鍵紀錄:公衛紮根•防疫奠基。 79.盧瑞芬、謝啟瑞 (2000),醫療經濟學,台北:學富。 80.賴進祥 (2001),醫療關係之危險責任及其分散機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81.韓 揆(2001),醫院評鑑-國際標準與本土化課題,醫院,34(1),26-22。 82.謝振榮 (1989), 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衛生政策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 所,碩士論文。 83.謝士明(1993),建立我國醫院醫療品質保證計劃模式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劃年度報告書。 84.謝博生 (1997),醫學概論,醫學人叢書,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出版。 85.謝博生 (2000), 醫療與社會 ,台北 : 台大醫學院。 86.謝江清 (2000),醫療費用申報核付服務品質缺口與費用核減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央健保局高屏分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7.鍾春枝 (2000),臨床醫學倫理議題之判斷與處理方式的探討-比較醫護人員、宗教界與法界人士的看法 ,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7.薄喬萍、黃 經 (2001),服務業管理,台北:永大。 88.顏雅音 (1983), 台灣地區發展與衛生人力:分佈與長期趨勢之研究 ,台大公共 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89.關復勇 (1997),專業服務接觸互動行銷中關係品質知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90.蕭 文 (1988),醫院行銷,台灣醫界,41(2):85-87。 91.蕭明坤 (2004),運用PZB模式於醫院服務品質滿意度之實證比較研究─以兩家區域性醫院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2.瞿海源等 (1990),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93.藍采風等 (1984),醫療社會學 ,台北:三民。 94.蘇秀鑾 (1998),醫療衛材供應鏈管理整合模型建構研究─以甲公司為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1. Aranya, N., Pollock, J.,& Amernic,J.(1981).An exam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in public accounting.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6(4).271-280. 2. Arrow,K.J.(1963).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3(5),941-973. 3. Boscarino,J., & Steiber, S.R.(1982).Hospital shopping and consumer choice.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rketing,2(2),23-25. 1. Chase,(1978).Where does the customer fit in a service ope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 2. Chris Hart (2000). Doing a literature Review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Donabedian A.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Science 1987; 200: 856-864. 6. Earl Babbie著;李美華譯 (1998) ,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時英。 7. Enrick, Norbert L.(1986). Quality in service Industry, Ch47 in Quality Management Hanbook. 8. Feldstein, Martin S,(1973).The Welfare Loss of Excess Health Insur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ol. 81(2), pages 251-80, Part I, M. 9. Folland,S.,Goodman,A.c.,Stano,M.(1997).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Upper Saddle River,NJ:Printice-Hall Inc. 10.Freidson,Eliot (1970a).Profession of medicine.New York:Harper and row,pub. 11.Freidson,Eliot (1988).Professional power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Fuchs,V.R.,(2000).The Future of Health Economic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19(2),141-157. 13.Fox Renee C.(1985). Reflec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sociology of medicine,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6:6-15. 14.Gaynor,M.,Deborah,H.W.,(1999).Change,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3(1),141-164. 15.Gaynor, M and W.B Vogt (2000).Antitrust and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markets, Chapter 27 in A.J. Culyer, J.P. Newhouse, eds.,Handbook of Health Economics, 1B, 1405-1487, North Holland:Elsevier Science. 16.Grossman,M., 1972.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0:223-255. 17.Gustafsson A., Johnson M.D.,著; 王永健譯 (2005),服務決勝負 : 從IKEA 等歐美標竿企業,學習服務經濟時代的競爭力 ,台北:梅霖。 18.Hsiao,C.L.,Yang,C.L.,Lu,J.F.,(1990).Health-Care Finanncing and Delivery in the ROC:Current Conditions and Future Challenges,Industry of Free China,13-38. 19.Hsiao,W.,(1995). Abnormal Economics in the Health Sector,Health Policy,32,125-139. 20.Lovelock,Christopher H.(1983).Classifying Services to Gain Strategic Marketing Insights,Journal of Marketing.Fall,47,9-20. 21.Lovelock C.H., Wirtz Ken著,方世榮、江季芸譯(2003),服務行銷:人員、科技及策略,台北:華泰。 22.Meyer, J.W.,and Rowan,B.(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3,pp.340-63. 23.Newhouse, J.P. (1970), Toward a Theory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 An Economic Model of Hos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 64-74. 24.Pauly,M.,(1978).Is Medical Care Different ? in W.Greenbeng,ed., Competition in the Health Care Sector:Past,Present and Future, Germantown,MD:Asptn Systems. 25.Pauly,M.V. and A.S.Mark,(1981),The Pricing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Services:A Test of the Role of Consumer Inform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2,488-506. 26.Phelps, C.E. (1997), Health Economics, New York, NY: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27.Sasser, R.Paul,& Wyckoff,(1978)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Text, Cases, and Reading,Allyn and Bacon Inc. 28.Schwartz, Howard D. and Kart (1978) Variations in introductory sociology courses,American Sociologists,7(9):19-20. 29.Short, P.J. & Rahim, M.A. (1995)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6(3), pp. 255-263. 30.Soferman, Z., Blythe, D. and John, N. W., 1998, Advanced Graphics Behind Medical Virtual Reality: Evolution of Algorithms,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86, No.3, (March), pp.531-554. 31.Starr,Paul(1982)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New York:Basic books. 32.Stratmann, W. C.(1975).A study of consumer attitude about health care:The delivery of ambulatory services.Medical care,13(7),537. 33.Strausss A., Corbin J., (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34.Terrill C., Middlebrooks A.著; 余欲弟譯(2001)服務行銷 : 用顧客服務打造市場第一品牌 ,台北:經典傳訊。 35.William D. H., Bro U.著; 尉謄蛟譯(1991)全面顧客服務:決勝90年代的終極武 器,台北 : 長河。 36.Wolinsky A.,(1993) Competition in a Market for Informed Experts’ Service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4,380-398. 附 錄 1.中央健康保險局網址:http:www.nhi.gov.tw。 2.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http://www.tma.tw/stats/stats_1.asp 3.行政院衛生署查詢醫療院所網站http://websrv.doh.gov.tw/Dohhpsp/main.asp。 4.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統計動向網站,http://eee.doh.gov.tw/90-info/0416/900416-3_2.htm 5.行政院衛生署在民國九十三年衛生動向統計網站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衛生動向/93/參.pdf 6.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20/life/art-3.htm 7.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 8.長晟國際法律事務所 ,梁基暉律師,淺談醫療行為及糾紛http://www.lawformosa.com/tforum/viewtopic.php?TopicID=144 9.張朝凱,淺談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制度http://www.lasikeyd.com.tw/nanazine/200106.ht 10.謝銘峻,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舉証責任倒置http://hospital.kingnet.com.tw/doctor/show_discuss.html?id=4205 11.醫院評鑑暨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網站, http://www.doh.gov.tw/newdoh/90-org/org-1/901219-1.htm 12.醫事法規查詢網站, http://www,doh.gov.tw/new/1aw/newpage/890520-3.doc 13.15大醫院公開網站 長庚紀念醫院http://www.cgmh.org.tw/introdu/intr_03.htm 台北榮民總醫院http://www.vghtpe.gov.tw/wish.htm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http://ntuh.mc.ntu.edu.tw/ 彰化基督教醫院http://www.cch.org.tw/hospital.aspx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http://www.cmuh.org.tw/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http://www.kmuh.org.tw/ 三軍總醫院http://www.tsgh.ndmctsgh.edu.tw/today.htm 台中榮民總醫院http://www.vghtc.gov.tw/portal/m2/portalhome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http://www.chimei.org.tw/ 馬階紀念醫院http://www.mmh.org.tw/ 高雄榮民總醫院http://www.vghks.gov.tw/ChTemplete_index.htm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http://www.skh.org.tw/ 成大醫院http://www.hosp.ncku.edu.tw/ 亞東紀念醫院http://www.femh.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