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3108-15542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3108-155427
論文名稱
Title
平面媒體圖像化後對攝影記者影響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1-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2-13
關鍵字
Keywords
狗仔隊、平面攝影、報紙攝影、圖像化、攝影記者
merely photographing, record photographs, Photojournal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2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平面媒體的新聞產製結構,無論版面構成、新聞照片的取捨或是新聞攝影工作的派任,多由「文字」的思維出發;屬於視覺體系的攝影部門,又未能適當表達應有立場及專業看法,致使攝影記者始終妾身未明。研究者為已有十數年新聞工作經驗的現職攝影記者,對此景況自深有感觸。
在台灣從事攝影記者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約有數千人之譜,如果不計電視媒體,光是為報紙、雜誌、網路、以及其他平面書刊拍攝照片的平面媒體攝影從業人員,根據台北市新聞攝影公會的統計,約有五百人之多,雖然這些人在整個台灣經濟產業中,以人數來講可說是不多,但是他們所拍攝的照片影像,經過各種媒體的刊登,卻往往產生重大的社會效應與影響,但是這群人的工作是否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重視與肯定,尤其在平面媒體圖像化的風潮吹襲後,在台灣的攝影記者與圖片編輯部門,承受比以往更大的工作量,影像品質與細膩程度越來越不受重視,影像的震撼力也不如以往,尤其科技的進步,新型的攝錄影機已經可以擷取越來越高畫質的圖片,也越來越多媒體改以採用所謂證據式的照片來搭配文字新聞,這波以圖像化的思考模式風潮,造就了平面媒體的版面呈現普遍的同質化,台灣的平面媒體攝影記者又有怎樣的改變與思考方向,他們的未來與進修管道甚至升遷管道,是否得到所屬媒體與公司的重視,本篇論文希望藉由討論攝影記者討論圖像化的風潮,探討出攝影記者們所面對的種種工作上面臨的困境,喚起更多人的重視,也讓大多數人可以一窺攝影記者這個行業背後的甘苦談,而攝影記者耗費體力與精力所獲得的攝影作品,更希望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共鳴!
本研究發現,攝影記者在新聞照片的產製中,面對圖像化的風潮,已經沒有以往的優越感,大部分攝影記者對於自己的所拍攝的影像,很多人都只是認為哪是一份工作,已經少有夾雜個人思維與情緒、綜合自己對新聞專業的認知作品呈現而出,尤其電子媒體和網路媒體的興起,使得新一代的閱聽人,進入了新聞「視覺化」的時代,正因如此,報紙版面設計走向「視覺化」
「圖像化」,不再是「為與不為」的問題,似乎成了「不得不為」的現實。面對這波「視覺化導向」版面呈現效應,攝影記者的工作內容因「圖像化元素」的增加而降低其專業的形象,也已經成為必然的結果。新聞照片的產製門檻的降低,加上越來越沒有專業性,讓我們對平面攝影記者的未來埋下擔憂的伏筆。雖然如此,新聞攝影之路,還有更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空間。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1-1 圖像化是什麼……………………………………………………………………01
1-2 攝影記者的工作…………………………………………………………………01
1-3 攝影記者的角色與定位…………………………………………………………02
第二節 研究動機…………………………………………………………………………03
2-1 蘋果日報與圖像化的關係……………………………………………………….03
2-2 攝影記者的養成與發展困境…………………………………………………….04
2-3 攝影記者工作內容的差異性…………………………………………………….05
2-4 影響新聞攝影專業的因素……………………………………………………….0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7
3-1 圖像化對攝影記者人際互動的改變…………………………………………….08
3-2 圖像化對攝影記者作業方式的改變…………………………………………….08
3-3 圖像化對攝影記者新聞專業的改變…………………………………………….08
3-4 攝影記者對圖像化的看法……………………………………………………….0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平面媒體……………………………………………………………………….09
1-1何謂平面媒體……………………………………………………………………09
1-2報紙的演變……………………………………………………………………..09
1-3台灣報紙發展現況……………………………………………………………..10
第二節 圖像化…………………………………………………………………………..12
2-1圖像化的定義…………………………………………………………………..12
2-2現在圖像傳播媒介……………………………………………………………..12
2-3視覺圖像語言…………………………………………………………………..16
2-4視覺介面………………………………………………………………………..16
2-5國外報紙圖像化的演進………………………………………………………..16
第三節 攝影記者………………………………………………………………………….18
3-1什麼是新聞攝影………………………………………………………………..18
3-2新聞攝影功能…………………………………………………………………..21
3-3 攝影記者角色 .……………………………………………………………….21
第四節 報紙圖像化影響攝影記者拍攝的行為因素…………………………………….22
4-1報紙版面的增加………………………………………………………………..22
4-2數位攝影的進步………………………………………………………………..22
4-3從社會倫理角度看圖像化……………………………………………………..25
4-4外在環境與內在因素對攝影記者的影響………………………………………25
4-5數位科技下的攝影記者………………………………………………………..27
4-6攝影記者的挑戰………………………………………………………………..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29
第二節 研究架構………………………………………………………………………….31
2-1 研究流程
第三節 研究設計………………………………………………………………………….33
第四節 訪談大綱設計…………………………………………………………………….33
第五節 確定訪談人數…………………………………………………………………….34
5-1 受訪者一覽表
第六節 訪談問題大綱…………………………………………………………………….36

第四章 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
第一節 平面媒體圖像化後對人際關係的改變……………………………………….38
第二節 平面媒體圖像化後對工作性質的改變……………………………………….45
第三節 平面媒體圖像化後對攝影大環境的衝擊…………………………………….52
第四節 平面媒體圖像化後攝影記者的自我反省與評估…………………………….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74
第二節 結論…………………………………………………………………………….93
第三節 建議…………………………………………………………………………….9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9
4-1 研究人數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內容

第六章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協會(1994):《鏡頭下的沈思: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協會1993
學術論文集》。臺北市:正中。
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協會(1997):《人像攝影學術論文集: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協會
1996 學術論文集》。臺北市:正中。
方秋湖(1999):〈自己去找好題材〉。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i2.html,上載日期:1999.9.12。
札考斯(1990),周本驥譯:〈論攝影的新聞性與藝術性〉。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 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f2.html,上載日期:1999.5.09。
呂良遠(1997):〈記錄攝影與新聞攝影〉。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f1.htm,上載日期:1999.1。
田習如(2007):目擊者雜誌:又倒了一家報紙之後。
宋塔(1997),黃翰荻譯:《論攝影》。臺北市:唐山。
阮義忠(1986):《當代攝影大師:20 位人性見證者》。臺北市:雄獅。
阮義忠(1991):《當代攝影新銳:17 位影家新生代》。臺北市:雄獅。
孟 樊(1990):《影像社會:訊息的解讀》。台北市:時報文化。.
林少岩(1996):〈電腦影像處理〉。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2.html,上載日期:1999.1.10。
林少岩(1997a):〈你吸毒嗎?〉。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b1.html,上載日期:1999.1。
林少岩(1997b):〈解嚴十年〉。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6.html,上載日期:1999.8.29。
林少岩(1997c):〈資深攝影何處去?〉。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1.html,上載日期:1999.6。
林少岩(1998):〈中文報紙的視覺困境與突破〉。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d1.html,上載日期:1999.1。
林少岩(1998):〈視覺要進化,別再牛步化〉。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e2.html,上載日期:1999.1。
林俊賢(1995):《標題對讀者認知新聞照片的影響》,私立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俊欽 (1994):《隱私權與新聞攝影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柏格(1998),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市:遠流。
科布若(1984),李緯華譯:《新聞攝影》。台北市:眾文。
美國攝影記者協會(1947),官方網站http://www.nppa.org/。
徐宗懋編:《中國近代史中的照片》。台北:天下文化
徐宗懋等編譯(1986):《世界新聞攝影得獎年鑑World press photo》。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照堂(1998):《老•台北•人》。台北市:北市新聞處。
郭力昕(1993):〈新聞攝影裡的「西方觀點」:以《目擊者:1992 世界新聞攝影》
年鑑為例〉,《廣播與電視》,1(2): 87-100。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臺北市:元尊文化。
陳孔顧(1999):〈攝影記者的職業傷害〉。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5.html,上載日期:1999.8.15。
陳申,胡志川,馬運增,錢章表,和彭永祥等(1990):《中國攝影史》。台北市:攝影家。
陳育菁(1998):〈扭轉文字思考,打破視覺障礙〉。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d5.html,上載日期:1999。
陳育菁(1999):〈行動,為視覺工作者探索出路〉。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 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d6.html,上載日期:1999.6.20。
彭家發(1986):《特寫寫作》。台北:商務印書館。
惠特(1990),沈怡譯:《編輯探索:第一本完整的雜誌編輯規劃》。台北市:美璟出版社。
普勞斯(2000),林少岩譯:〈把新聞表現出來〉。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8.html。
普爾茲(1997),李文吉譯:《攝影與人體》。臺北市:遠流。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市:遠流。
程世壽(1991):《深度報導與新聞思維》。北京:新華出版社。
黃冑(1958):《中央日報與聯合報處理新聞照片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明(1993):〈新聞攝影的省思〉。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b2.html,上載日期:1999.1。
黃明川(1986):〈台灣攝影史簡論〉。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f5.html,上載日期:2001.05.01。
黃義書(2004): 〈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
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映(2001):〈活在沒有聲音、寂寞的一群記者〉。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c9.html,上載日期:2002.2.25。
傅拉瑟(1996),李文吉譯:《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市:遠流。
劉云萊(1993):《新聞攝影概論》。北京:新華。
劉軍(2002):〈誰動了攝影記者的乳酪?〉。下載網址:
http://www.huashphoto.com/wenzhang/wz_show.asp?id=00001454000002
閻凱毅(1983):《決定的瞬間》。臺北市:時報文化,民72.
謝三泰(1999):〈忠實的影像紀錄者〉。下載網址:「攝論」網站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b5.html,上載日期:1999.2.21。
謝維哲(1996):《台北地區的報社攝影記者之研究—攝影記者工作滿足研究》,
銘傳大傳系學士論文。
鍾宜杰(2005): 《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味的形構》
私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5):《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價值觀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王健壯(2004)。〈壹傳媒變成了另一家中央通訊社〉,《新新聞周報》。909期。
朱國華、范靜嘩譯(2003)。〈攝影的社會定義〉,羅崗、願?(編)《視覺文化讀本》,頁46-75。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吳筱玫(1999a)。〈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台北:遠流。(原書Arthu Rothstein [1986].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原書 Vile’m Flusser(1984),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周本驥 譯(1990年12月1日) 。〈論攝影的新聞性與藝術性〉,《自立晚報》(台北),副刊。(原書:約翰.札考斯(John Szarkoski)[1972]. From the Picture Press.)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少岩(1997)。〈影像專業無人理 資深攝影何處去〉,《目擊者雙月刊雜誌》,2:32。
徐忠民(2000)。《新聞攝影學》。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張宵亭、楊美雲校閱(2003)。《視覺傳播》,台北:雙葉書廊。(原書 Paul Martin Lester[2003]. Visual Communication Image with Messages(3e).)
許必華(1999)。《新聞攝影學概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許靜怡(2002)。《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 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陳順孝(2001)。〈漫談狗仔新聞現象〉,《媒體識讀月刊》,16:1-4。
羅文輝(1998)。〈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傳播論文選集1997》,台北:中華傳 播學會。
嚴祥鸞(2002)。〈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二、英文文獻
Baker, R. (2001). A happy newsroom, for Pete's Sak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140,3.
Gitlin, T. (1980).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stemack, S., & Dunwoody, S. (1998).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statehouse pressroom.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8(1):43-51.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Barnhurst, K.G. (1994). Seeing the Newspaper. New York: St. Martins.
Chapnick, H. (1994). Truth Needs No Ally: Inside Photojournalism. Columbia,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Fontana, A. & Frey, J. H.(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orman K. D. and Yvonna S. L.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London: Sage.
Garcia, M. R. (1993). Contemporary Newspaper Design:A Structur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ldberg, V. (1999). Lewis W. Hine: Children at Work. New York: Prestel.
Higonnet, H. (1998). Pictures of Innocence. NewYork: Thames and Hudson.
Moses, M. (2000). The American Editor. Apr, 2000, 6
Orvell, M. (1992). Lewis Hine: The art of the commonplac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16(2), 87-93.
Prouse, M. (2000). The American Editor. Apr, 2000, 10.
Soloman-Godeau, A. (1991). Photography at the Dock. Minneapolis, 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eaver, D.,& Wilhoit, G.C. (1992). Journalists-who are they really? Media studies journal, 6 (4):63-8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8.34.15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8.34.15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