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05101-11194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05101-111941
論文名稱
Title
電視媒介與台灣的民主化:民間全民電視台個案研究
Televis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Formosa Televis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5-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6-05
關鍵字
Keywords
民間全民電視台、政黨、民主化、電視媒介
Formosa Television, Party, Democratization, Televis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92 次,被下載 793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9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938 times.
中文摘要
在民主社會中,新聞媒介往往被稱為是繼行政、立法、司法三大社會權力機構之外的第四部門,而大眾傳播媒介中的電視,也往往被視為是最有影響力的傳播媒介。1945年以來,台灣主要的廣電媒介都被國民黨威權體制以所有權掌控的方式實際操控,電視媒介也因此成為統治者的意識型態工具。在反對黨與社會輿論要求廣電解禁的巨大聲浪下,行政院新聞局於1994年開放全國第四家無線電視台的申請,台灣也於1997年6月正式開播了第一家純民營的無線電視台:民間全民電視台。民視成為台灣的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具有多項歷史意義,也帶來許多爭議。
本文採兩條研究主線,第一條主線以政黨競爭的角度來描述台灣電視媒介發展與台灣民主轉型的歷史重合情境分析;第二條主線則透過上述情境關係的分析,對民視電視台進行個案研究,以進一步評鑑民視進行社會複製功能時,所投射出的文本意義與媒介製產文化。本文的研究方法先採用歷史研究法來建構出一套可供分析的台灣電視媒介發展的歷史脈絡。其次,本文針對研究個案部分也採取研究方法中的質化研究法,其中包括實地觀察法,及藉由研究個案電視台主管的深度訪談,來獲得研究個案內部第一手資料及敏感性問題的精確回答。
本文指出,民視並非民進黨的黨營事業,民視的股權也來自分散的大眾,不過民視的所有權結構,卻有兩個在野陣營資源整合的背景,由兩家投資公司推派出的民視董監事會成員,也不免具有政黨公職或民意代表身分,這也是民視具民進黨色彩的原因。本研究發現,民視開播後的主要策略,是和「國民黨的三台」比,這包括了兩個簡化的比較項,一個是新聞的比較,一個則是收視率表現,原因則有著政治性的意識型態考量,以及基於無線電視廣告時段高價位的競爭優勢。事實上民視所有權者的政治理念,與民視專業經理人所採的市場區隔策略,最後是殊途同歸的,具體化的表現就是和三台有所區隔的「節目本土化」製產走向。
本研究肯定民視開播後的作為,在和國民黨壟斷的三台比較下,是有所突破與正面貢獻的,因為民視打破了台灣無線電視發展史中的單一意識型態壟斷現象、新聞偏袒國民黨現象,民視也致力於呈現台灣民主社會的多元價值觀點。不過本研究卻也發現民視的所有權者為節目製產訂定了意識型態原則,民視肩負新聞公平形象的責任,也被定位在四台都不公平下的「權力平衡」思考,加上民視為了求生存,的確有若干商業電視無可避免的重視營收現象,在這種政治勢力侵入媒體製產、商業利機侵蝕公共利益的可能性下,電視媒介終究只是傳遞特定政治意識與維護所有權階級利益的工具而已,其「社會公器」的角色也無從發揮。
最後,我們在台灣民主化有了實質的成果後,再來重新思考民視未來可以扮演的民主存續角色,並評估電視媒介能否具有鞏固台灣民主成果的正面影響力。本研究發現在政黨輪替前,眾人原本期許民視成為一個真正「在野的電視台」,最後民視卻被醜化為「在野黨的電視台」;政黨輪替後,民視又被矮化為執政黨的「御用電視台」,顯見台灣政權和平轉移後的關鍵時機,正是民視以客觀中立的專業作為化解外界誤解的最佳契機。基於這個論點,本文主張新聞媒介監督政府的基本立場,不能因為政黨的輪替而有所改變,政黨或政治人物亦不應以媒體為競爭宣傳或統治之工具,目的就是要讓媒體成為人人能平等接近的、公共概念下的政治參與空間,以期電視媒介成為鞏固台灣民主轉型成果的重要力量。
Abstract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part from the three public institutions --- the executives, the legislatives,and the judiciary, journalism is regarded as the Fourth Estate. Among all of the mass media,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s deemed as the most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medium. Since 1945, the ownership of the three major electronic media in Taiwan had been substantially under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s control and manipulated de facto by the KMT part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electronic media were factually manipulated as an ideological propaganda tool of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by the KMT, the ruling party.
With its political monopoly over th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harshly criticiz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opposition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Executive Yuan yielded to the request for deregulation by consenting to loosen its grasp of the frequency spectrum foranother television station, the Formosa Television, went on air in June 1997, marking a milestone in Taiwan's broadcasting evolution and generating one controversy after another since the incept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two research approaches are adapted. Firstl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contextual analysis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cal electronic media's evolution and the the transition of democracy in Taiwan. Second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he first approach, a case study on FTV is conducted to further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TV’s text and manufacture culture along with the media effect on social experience. Regarding methodology, the historical approach serves to ground the analysis of th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 whil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ase study, out of which first-ha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perspectives are obtain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of the television station.
The thesis asserted here is that the ownership of the FTV does not belong to the DPP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its shareholders consist of varied kinds of investors. Nonetheless, the structure of the ownership is marked by the dominance of two non-official entities, the DPP and DPP-afffiliated law-makers. As a natural result of the will of its major shareholders, FTV's board members tend likely to be officials of the DPP party or its designated representatives. This is why FTV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a propaganda arm of the DPP.
One of the major findings suggests that FTV has since its inception set as its priority the raising of competitive edge against the three KMT controlled television networks (TTV, CTV, CTS). In fact, in their practical operations, two major indice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re turned to the prime-time news reporting and the ratings. Underlying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re considerations for ideological dominance and advertising revenues. As it turns out,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FTV owners parallel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professional executives. Due to an emphasis upon native-orientated programming, FTV has enjoyed a strategic advantage over the other three networks in terms of market appeal and division.
The study appreciates that the FTV's endeavors to break through the monopoly of the KMT-controlled networks, thus redressing the over-due biased reports on political issues and positively contributing to the pluralistic perspectives of a dynamic island democracy. However, in the meantime, ideological intervention by the ownership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rogramming is detected. Sepecifically, in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intaining the impartiality of journalism and the self-appointed role of "power balancer", FTV finds its equally tempting to pursue revenues and profits for the sake of the electronic media's own survival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political power intrusion and the commercial profit motiv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n Taiwan has never been treated as an independent, ideally performing public domain in which public interests take precedence over political ideology and commercial proprietary rights.
As Taiwan is marching at full speed toward a fully democratic state, it is worthwhile to reposition the Formosa Television as a substantive player in the process while objectively assess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elevision is capable of solidifying the achievement of democracy in Taiwan. In its analyses, this research discerns that FTV had been perceived as an opposition party's TV station instead of a genuine nonpartisan mass media ever since its inception. With the DPP in power after the presidential victory in March 2000, FTV is now criticized as an official organ of the new government. So it is proposed that FTV take aggressive actions during the post-election, critical period to resolve the general misunderstanding, impartiality and objectivity being the most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reengineering work.
Grounded on a firm belief in the unbiased and yet facilitative role of journalism as the Fourth Estate, the study in its final assessment presents concluding assertions: 1. Media should sustain the inallenable right of supervision over government. 2. The ruling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and impartiality should not be compromised or vary from regime to regime. 3.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ians should refrain from employing media as a personal or propaganda tool. 4. Mass media should serve as an arena equally accessible to citizens where public issues and interests are explored and strengthened in support of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架構……………………………………………………..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限制、研究時間範圍…………………………………..6
第二章 理論探討…………………………………………………………………….11
第一節 理論回顧…………………………………………………………………11
一、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14
二、傳播媒介與國家發展……………………………………………………16
三、電視傳播的社會複製現象………………………………………………19
四、政治經濟批判與文化工業………………………………………………21
五、電視文化與意識型態……………………………………………………24
六、公共領域與傳播媒介……………………………………………………28
第二節 理論綜合…………………………………………………………………31
第三章 台灣的政黨競爭與電視媒介發展(1945-2000)…………………37
第一節 政黨競爭與民主化………………………………….…..……………….37
一、國民黨:從外來政權到台灣化………………….……………………..39
二、民進黨:從反體制政黨到執政之路……………………………………43
第二節 政黨競爭下的電視台經營………………………………………………48
一、國民黨:三台壟斷事業與博新公司……………………………………50
二、民進黨:異議媒體與政治反對運動……………………………………63
第三節 國家的廣電政策…………………………………….…..……………….73
一、國家認同與廣電語言政策………………………………………………74
二、新政府傳播政策與無線電視改造………………………………………81

第四章 民視與台灣的民主化(1994-2000)………………………………..85
第一節 第四家無線電視台的誕生………………………………………………86
第二節 民視的所有權與經營權………………………….……………..……….87
一、開台臉譜…………………………………………………………………87
二、所有權之爭與經營權風波…………………………………………….100
第三節 民視的企業形象與南方觀點……………………………………..……110
一、企業形象與組織特色………………………………………………….110
二、民視的南方觀點……………………………………………………….116
第四節 政治與民視新聞…………………………………………………..……123
一、新聞用語與語言政策………………………………………………….124
二、新聞特色與「公投絕食報導」事件……………………………………..127
三、突破政治禁忌的節目……………………………………………….…133.
四、選舉與民視…………………………………………………………….136
第五節 商業與民視文化…………………………………………………..……141
一、民視轉虧為盈的三個階段…………………………………………….143
二、突顯本土意識的「新台灣人文化」……………………………………148

第五章 過去與未來:代結語……………………………………………………151.
第一節 民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與限制…………….……………………….151
第二節 電視媒介與台灣民主化的未來………………………………………..15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文件

中華民國選舉統計提要(35年—76年)。中央選舉委員會編印。

民視楊憲宏事件調查小組調查報告,台灣教授協會,1997年11月7日。

立法院聲請書,(82)臺院議字第二二五四號,1993年6月30日。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4號解釋文,1994年9月23日。

無線電視審議公聽會參考資料,民間全民聯合無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1995年4月27日至28日。

許介麟,1997,戰後台灣史記(網路版)。http://aff.law.ntu.edu.tw/after_war

馮建三、景崇剛編著,2000,行政院新聞局無線電視台總體政策及結構改造專案小組結案報告。http://www.gio.gov.tw/info/newmedia/mindex.htm

2.書刊

王明義,1996,「『民間全民』提前播出賤賣電視台的連續劇」。新新聞,3月3日至3月9日,頁86-87。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4,台北市:唐山,初版,頁1-60、123-161。

方德琳,1995,「省營文化事業大觀—宋楚瑜擁有那些秘密武器」。財訊,5月,頁153-155。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市:三民,初版,頁3-13。

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一輯(1998~1999)。台北市: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民視通訊,創刊號~第二十期、股東特刊。

司馬遼太郎著,李金松譯,1995,街道漫步:台灣紀行。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初版,頁521-539。

包澹寧(Daniel K. Berman)著,李連江譯,1995,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市:時報文化,初版。

江南,1984,蔣經國傳,美國論壇社出版。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灣產業研究第三期),台北市:遠流,初版,頁11-45。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初版。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頁33-6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初版,頁27-51。

吳鈴敏,1993,「台灣兩大黨搶奪有線電視市場」。財訊,2月,頁187-189。

吳燕玲、王志鈞,1998,「老闆參選色彩鮮明,電子媒體有苦難言」。新新聞,12月6日至12月12日,頁81-84。

吳濁流,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天任、藍莘等譯,(Wimmer, Roger D. & Joseph R. Dominick著),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市:亞太圖書,初版。

李少軍、尚新建等譯,(Held, David著),1995,民主的模式。台北市:桂冠,初版。

李光輝,1997,「多變的台灣媒體生態」。動腦,254輯,6月,頁67-73。

李金銓,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夾縫中」。中國論壇,第二八九期,頁148-158。

李金銓,198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修訂四版。

李伯光、林猛譯,(Dahl, Robert A著),1999,論民主。台北市:聯經,初版,頁191。

李祖琛,1987,「大眾媒體與政治反對運動」。中國論壇,第二七四期,頁32-33。

李清如,1998,「國民黨斥資500萬秘密培訓300名脫口秀戰將」,新新聞,6月14日誌6月20日,頁14-18。

李萬來,1993,電視傳播與政治。台北市:正中,初版。

呂亞力,1995,政治發展。台北市:黎民文化,初版。

林芥佑,1999,「公投絕食現場LIVE報導」。民視工訊,第六期,1999年5月10日出刊。

林子儀、劉靜怡,1993,「廣播電視內容之規範與表現」。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初版,頁129-216。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初版。

林佳龍,1989,「侍從威權體制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頁117-143。

林聰吉,1990,「有線無線都有限,民間抗爭就無線」。新新聞,3月5日至3月11日,頁84-86。

邱銘輝,1992,「下一次,他們要把沈春華變成張俊宏」。新新聞,1月19日至1月25日,頁52-53。

邱銘輝、郭宏治,1997,「李豔秋口述辭職內幕—我不快樂,所以我辭職」、「李豔秋十六年新聞工作的反省—最佳傀儡獎得主不願再當傀儡」。新新聞,5月19日至5月25日,頁24-29。

邱銘輝,1997,「王又曾替國民黨出錢又出力」。新新聞,11月9日至11月15日,頁45。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市:月旦出版,一版。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1998,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市:遠流,初版。

胡元輝,「閣樓上亮著一盞燈」。民視月刊,1998年5月。

胡元輝、林樂群,「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新聞製播自主公約草案」,民視南部中心新聞手冊,頁44-45。

胡幼偉,1998,媒體徵才:新聞機構甄募記者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正中,初版。

姜新立,1999,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市:五南,二版。

康依倫,1997,「一批進步的人,做了一次很不進步的決鬥」。新新聞,10月26日至11月1日。頁72-75。

康依倫,1998,「用福佬話問候的民視,被海外新黨指為台獨」。新新聞,5月3日至5月9日,頁57。

馬之駿,1998,「民視專訪阿扁,馬陣營抗議連連」。新新聞,10月4日至10月10日,頁86。

馬之駿,1999a,「王令麟不悅,『連戰』專題腰斬」。新新聞,1月21日至1月27日,頁81。

馬之駿,1999b,「高層干預新聞處理,民視再吹請辭風」。新新聞,5月6日至5月12日,頁60。

馬之駿、林文政,1998,「脆弱的民視蘆葦,挺的住政治強風?」。新新聞,8月2日至8月8日,頁79-81。

馬傑偉,1998,電視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初版。

倪達仁譯,(Ranny , Austin著),1998,政治學。台北市:雙葉書廊,八月一版二印。

翁秀琪,1993,「台灣的地下媒體」。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初版,頁441-517。

莊豐嘉、謝文,1996,「李登輝下令徹查誰在黨營文化事業污錢—國民黨爆發貪瀆大弊案」。新新聞, 7月7日至7月13日,頁14-18。

盛竹如,1995,螢光幕前。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初版。

盛杏湲,1986,國民黨與黨外中央後援會選舉競爭之研究―民國七十二年台灣地區增額區域立法委員選舉之分析與探討。台北市:桂冠圖書,初版。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市:天下遠見,第一版。

郭正亮,2000,變天與挑戰。台北市:天下遠見,第一版。

陶五柳,1994,陳水扁震撼。台北市:大村文化,初版,頁281-286。

陶令瑜、吳燕玲,1999,「王令麟壓力大,朱宗軻重回宋身邊」。新新聞,9月23日至9月29日,頁60-63。

陳水扁,2000,新世紀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6:教育文化傳播,頁119-173。

陳文俊,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4),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8月修正再版。

陳玉華,1994,「第四台老板『摸蛤兼洗褲』—第四台問政不遺餘力」,財訊,12月,頁220-223。

陳世敏,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北市:三民,五版。

陳忠信主編,1993,「傳播政策綱領」。政策白皮書(綱領篇),民進黨中央黨部,8月初版,頁319-348。

陳炳宏,2001,「台灣新聞媒體產製的『幕後黑手』:以全民民間電視台報導公投絕食活動為例檢視媒體組織所有權與經營權互動」。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專題研究。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僚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澄社,初版。

陳德禹,1990,「當前我國規範政黨政治的法規之分析與評估」。中華民國政黨政治發展之展望,中國政治學會,台北市:三民書局,初版,頁31-41。

許聖梅,1999,挑戰不可能―再造中視CTV。台北市:遠流,初版。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二版。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初版。

黃櫻棻譯,(Golding, Peter. & Graham Murdock著),1997,「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大眾媒介與社會,台北市:五南,初版,頁15-35。

張旭成,1989,「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台灣版一刷,頁111-130。

張俊宏,1997,「天視自我民視—副董事長張俊宏第一家民營電視開播前夕感言」。民視通訊,第四期,4月15日出版。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中心。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初版,頁233-278。

張菁雅,1997,「蔡同榮『縮小』中常委,邱義仁拒絕當『共犯』」。新新聞,4月13日至4月19日,頁48-49。

張錦華,1994a,傳播批判理論。台北市:黎明文化,初版。

張錦華,1994b,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正中,初版。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初版。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市:遠流,初版。

彭芸,1992,新聞媒介與政治。台北市:黎明文化,初版。

馮建三譯,(Williams, Raymond著),1991,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市:遠流,初版一刷。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5,台北市:唐山,初版。

馮建三,1998,大媒體Ⅱ,媒體社會運動。台北市:元尊文化,初版。

馮建三譯,(Webster, Frank著),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市:遠流,初版。

曾嬿卿,1994,「許丕龍『先播先贏』」。財訊,12月,頁210-211。

葉振輝,1999,美麗島事件民間資料彙編。高雄市:高雄市文獻會,初版。

雷壹閑,1993,「國民黨經營有線電視內幕大曝光」。財訊,2月,頁181-184。

雷壹閑,1994,「邱復生、陳田錨、張俊宏較勁激烈—無線電視大戰高潮迭起」。財訊,5月,頁244-246。

楊祖珺譯,(O’Sullivan.T. & John Hartley & Danny Saunders & Martin Montgomery & John Fiske合著),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市:遠流,初版。

楊瑪利,2001,「媒體整合,肥了業者苦了觀眾」。天下,3月1日,頁158-162。

廖錦桂,1989,「螢光幕上趕盡殺絕,講台下要你好看」。新新聞,11月27日至12月3日,頁77-78。

趙剛,1998,「不確定性、公眾、與民主:杜威對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批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殷海光基金會,台北市:桂冠,初版一刷,頁222-223。

黎民,1989,「從天上地上來到螢光幕前—民進黨地下電視台開播內幕」,新新聞,12月4日至12月10日,頁78-79。

潘家慶,1983,傳播與國家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初版。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1988,「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新聞學研究,40卷,頁49-110。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鄭明椿譯,(Fiske, J. & Hartley, J著),1993,解讀電視。台北市:遠流,初版。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初版,頁1-73。

蔡同榮,1992,我要回去。台北市:公民投票雜誌社,四版。

蔡同榮,1997a,「民視面臨新挑戰」。民視通訊,第六期, 8月15日出版。

蔡同榮,1997b,「談楊憲宏事件」。民視通訊,第七期,10月23日出版。

蔡同榮,1997c,打拼在國會―蔡同榮問政集1993~1996。台北市:公民投票雜誌社。

蔡明燁譯,(Ralph Negrine著),2001,媒體與政治。台北市:木棉,初版,頁32。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市:正中,初版。

鍾國仁,1998,「台灣二度戒嚴」。商業周刊,544期,4月27日,頁44-49。

謝復生,1992,政黨比例代表制,台北市:理論與政策雜誌,初版。

羅文輝、鍾蔚文,1992,「報紙與電視如何報導民國八十年的二屆國代選舉」。亞洲協會專題研究報告。

蘇蘅,1993,「語言(國/方)政策型態」。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初版,頁217-278。

3.研討會論文

吳文程,1991,「中華民國政治菁英結構的轉變」,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241-264。

林東泰,1991,「台灣地區大眾媒體與政治民主化歷程」,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105-128。

金溥聰,1996,「從選舉聲刺(soundbite)看台灣電視新聞的公正性」。政大新聞教育六十週年慶論文集,翁秀琪、馮建三編,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頁293-311。

周陽山,1996,「制度化與民主化概念的省思」,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文俊編,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1),頁3-13。

徐振國,1991,「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11-31。

孫秀蕙,1994,「三台電視如何報導二屆立委選舉新聞」。媒體改造與自由民主,江文瑜主編,台北市:前衛出版社,初版一刷,頁103-130。

陳立興、項賓和、任金剛,「南方觀點的民間全民公司」。第五屆台灣企業個案研討會,高雄市,2000年5月4日至5日,頁389-399。

黃德福,1991,「民進黨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187-209。

黃德福、張佑宗,1996,「邁向政黨競爭體系?民主鞏固與台灣地區政黨政治的變遷」。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文俊編,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1),頁251-273。

黃德福著,廖益興譯,1997,「政黨體系與民主政治之鞏固:以台灣和南韓為例」,鞏固第三波民主,田弘茂等主編。台北市:業強,初版,頁223-259。

彭台光、葉明瑞,「民視電視台人力資源的運作與企業文化」。第五屆台灣企業個案研討會,高雄市,2000年5月4日至5日,頁528-537。

楊泰順,1991,「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215-237。

羅文輝、金溥聰、陳清河、黃惠鈴,1997,「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無線與有線電視台的比較分析」。一九九六年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頁1-25。

4.學位論文

呂建和,1996,「國族•神話:台灣國族認同之霸權論述」。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吉朗,1981,「中國國民黨輔選政策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4。

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1999,「政治人物在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形象研究―以台視、中視、民視及無線衛星電視台對陳水扁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銘欽,1999,「自動化系統對電視新聞製播流程之影響―以民間全民電視台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雯,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佳媚,1998,「新聞自動化系統與電視新聞部門組織溝通之研究―以民間全民電視台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1997,「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達,1999,「地方國家初探—相關論述的比較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聖恩,1986,「無黨籍人士所辦政論雜誌在我國政治環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秋薰,1999,「媒體組織願景,認同與形象之研究:以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雄,1988,「媒介支配—解讀台灣的電視新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玫娟,1997,「新聞傳播媒介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解嚴前後新聞傳播媒介角色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5.報紙

王瑞伶,「催生高雄電視台,決成立促進會」,聯合報,1993年5月20日。

方嬋、劉曉君,「星期天大戰,民視飛躍三台」,星報,2000年12月12日。

白立品,「民視家變是不是白色恐怖?施明德放話,田再庭抗議」,大成報,1997年9月30日。

林瑞益,「無線四台新聞公正性調查,普遍對宋不友善」,台灣日報,2000年2月1日。

朱鈴惠、張裕宏,「許信良:民進黨與民視毫無關係/政治人物退出媒體公聽會上,賀德芬點名蔡同榮」,台灣日報,1997年10月8日。

江聰明,「資源共享,有線新聞頻道獲共識:明年大選禁賣時段替候選人造勢」,聯合報,1999年10月30日。

江聰明,「總統大選新聞,頭家棄無線保有線」,聯合報,2000年3月20日。

江聰明,「黃輝珍傳將接任中視總經理」,聯合報,2000年4月12日。

江聰明,「傳訊經營權落入國民黨」,聯合報,2000年12月4日。

吳光中,「陳剛信就是辦的到,民視今年淨賺三億」,民生報,2000年11月23日。

吳素柔,「開播即將滿月,總成績還可以/蔡同榮:新聞還要多加強台灣意識」,民眾日報,1997年7月9日。

李國煌,「誰是新聞,誰就挺誰擁誰」,民生報,2000年2月23日。

李國煌,「民進黨執政,民視一切不變」,民生報,2000年3月21日。

李國煌,「選後算帳,觀眾棄無線保有線」,民生報,2000年4月19日。

李筱峰,「有損台灣地位的語言—兼對民視新聞的期待」,民眾日報,1997年5月17日。

辛澎祥,「民視開播,CBT遭殃」,大成報,1997年5月7日。

辛澎祥、林南谷,「無線四台:專業、民主必走之路(江奉琪�中視落實有困難)」,大成報,2000年11月20日。

尚孝芬,「民視當家主播全部說台語」,民生報,1998年2月9日。

徐紀埩、曹競元,「燙手的博新,劉家昌賣了」,中國時報,1999年11月23日。

唐在揚,「九七新聞四台殊死戰」,聯合晚報,1997年6月12日。

唐孝民,「蔡同榮:民視轉播純屬商業」,自立早報,1997年4月10日。

唐孝民,「民視新聞邀學者監督」,自立早報,1997年4月27日。

許恬忻,「聽說民視有中資介入?董事長蔡同榮直呼不可能」,民眾日報,1997年3月7日。

許若葳,「有的是通吃,有的只播連蕭,民視大搶錢,三台吃悶虧」,中時晚報,2000年3月18日。

許聖梅,「要打造民視成為新台灣文化代言人,陳剛信基層爬起戰鬥力驚人」,自由時報,1998年9月23日。

許聖梅,「民視新聞選舉定生死,高層有意轉型綜合台,選舉新聞成績是關鍵」,自由時報,1998年11月6日。

許聖梅,「砍黑手,三台記者連署出刀」,自由時報,2000年3月22日。

許聖梅、賴以潔、陳秀卿、羅雅雯,「電視台舊影幢幢,好戲一播再播」,自由時報,2000年1月29日。

黃心慈,「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立」,中時晚報,2000年11月19日

黃秀慧,「民視財務經理辭職,痛批高層」,中國時報,1997年10月15日。

黃瑜琪,「挺扁,民視有樣學樣」,聯合晚報,2000年3月18日。

曹競元,「第四家無線電視台,民間全民出線」,中國時報,1995年6月17日。

陳世榮,「國民黨選戰失利牽動三台人事」,台灣日報,1997年12月3日。

陳秀卿,「不播公益廣告、國劇、國慶晚會,三台抗議民視不盡義務考慮跟進」,自由時報,1997年9月27日。

陳秀卿,「民間全民各說各話」,自由時報,1997年10月2日。

陳孝凡,「海外民視台灣新聞,引起北美華人兩極對立」,中國時報,1998年4月29日。

陳孝凡,「張福淙造訪民視新聞部指責員工」,中國時報,1998年7月25日。

陳孝凡,「圓桌李武士7:30沒現身,民視晚間新聞大作歌舞秀」,中國時報,1998年11月28日。

陳孝凡,「陳剛信操兵,民視連續劇擊退三台」,中國時報,1999年12月15日。

陳孝凡,「全民董事會發表聲明,與環視、國際環球劃清界線」,中國時報,2000年2月22日。

陳孝凡,「媒體觀察基金會評比選舉報導公正性:四台新聞連扁消息獨大」,中國時報,2000年3月5日。

陳孝凡,「TVBS新聞公正性最獲肯定,三台支持率低」,中國時報,2000年3月21日。

陳孝凡,「李伯偉出任華視董事長」,中國時報,2000年7月21日。

陳孝凡,「華視、中視為連造勢」,中國時報,2000年8月18日。

陳素玲、彭威晶,「施明德籲黨公職人員退出經營權」,聯合報,1995年6月17日。

張文輝,「最後一夜,三強決戰七現場,電視台拼了」,聯合報,2000年3月17日。

張瑞昌,「『民主聯合電視台』15日試播」,中國時報,1993年11月5日。

張瑞振,「民視七點晚間新聞傳捷報」,自由時報,2000年10月25日。

張寧,「親戚不計較跑第一」,民生報,2000年9月9日。

粘嫦鈺,「民視開台大戲,解放禁忌話題」,聯合報,1997年2月27日。

游智森,「蔡同榮三大理由撥開幕股疑雲,民間、全民百分百轉投民視」,大成報,1997年8月5日。

游智森,「派系對抗下,董事會高標準考驗經營手腕,民視鐵三角力拼成績單」,大成報,1997年11月9日。

游智森,「全民解套決議轉投資,張俊宏表示民視虧損連連,20億元不宜再投入」,大成報,1998月6月10日。

游智森、白立品,「選後搬風,中視民視動作敏感」,大成報,1997月12月3日。

馮議賢,「糾正、回應,民視爭執愈演愈烈」,台灣日報,1997年10月2日。

曾大年,「不再做文化邊緣人,提昇南部知識人口,高雄設電視台專家認為勢在必行」,大成報,1993年5月20日。

葉娜慧,「民視開播,李總統按鈕」,民眾日報,1997年6月12日。

楊希文,「平議楊憲宏,調職案有理」,中央日報,1997年9月23日。

楊起鳳,「陳剛信把戲劇當產品賣」,星報,2000年1月5日。

楊惠婷,「民視七點晚間新聞可聽、可看、可讀」,民眾日報,1999年9月14日。

廖慧娟,「後母心爭氣,民視終於賺錢」,中時晚報,1998年12月9日。

劉子鳳,「今天起三台八點檔變長了」,聯合報,1999年10月20日。

劉建宏,「民視升格為御用電視台」,勁報,2000年3月21日。

蔡文熙、曾盈瑜、劉榮、陳璟民,「專訪民視董事長立委蔡同榮談公投絕食」,民眾日報,1999年3月20日。

鄭士榮,「民視打造八點檔戲劇王國」,大成報,1999月9月1日。

賴以潔,「民視正面挑戰三台新聞」,自由時報,1997年9月19日。

賴以潔,「張福淙要對林芥佑追究到底」,自由時報,1998年7月25日。

賴以潔,「無線電視台立場鮮明:三台連播,民視不獨扁」,自由時報,2000年3月14日。

魏琬琍,「楊憲宏堅守崗位,蔡同榮:不收回成命」,中華日報,1997年9月13日。

顏永欽,「楊憲宏控告告民視敗訴」,大成報,1998年7月9日。


二、英文部分

Adorno, Theodor W., 197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New German Critique 6, pp.3-19.

Adorno, Theodor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ited by J.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Adorno, T.W. & M. Horkheimer., 1977,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Curran, J. & Gurevitch, M. & Woollacott, J.(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Ca.:Sage.

Althusser, Louis., 1971,”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Dahl, Robert., 1971, Polyarchy: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pp.4-14.

Duverger, Maurice., 1964.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London: Methuen & Co.,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publication of 1951.

Fiske, J., 1989a,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ure. London: Routledge.

Fiske, J., 1989b, Reading the Popular. London: Routledge.

Gitlin, T., 1978, "Media Sociology: The Dominant Paradigm." Theory and Society 6, p.207.

Hall, Stuart., 1980 "Encoding/Decording."In Cultuer, Media, Language ,S.Hall,D.Hobson, A.Lowe,& P. Willis.(eds.),London:Hutchinson, pp.128-138.

Habermas, Jurgen.,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Ⅰ,(trans)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Habermas, Jurgen.,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Ⅱ,(trans)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urger Thoma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erman, E. S. and Chomsky, R. W., 1997,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 Media.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Hunt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27.

Key, V.O., 1961, 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 New York: Knopf, p.3.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rner, Daniel,1958,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Glancoe, I11: Free Press.

Linz, Juan J., 1975,”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ed.F. Greenstein and N. Polsby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5), Vol.3, Macro-Political Theory, pp.175-412.

Lo, Ven-Hwei, Chen, Ching-ho & King, Pu-tsung, 1996,"Television Coverage of the 1995 Legislative Election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6 IAMCR Conference in Sydney Australia.

Mayo, H. B., 1960, An Introduction to Democratic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60.

Morley, David.,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Structure and Decoding.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urdock, Graham. & Peter Golding., 1977, “Capitalism, Communication and Class Relations.” In J. Curran, et a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p.12-43.

Parsons, Talcott & Winston White, 1978, “The Mass Media &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Society.” In Literary Taste. Culter & Mass Communication, Vol.2 Cambridge: Chadwyck-Healey, p.153.

Pennock, J. Ronald., 1979 Democratic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275..

Pye, Lucian, 1963,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o, Y.V.L., 1966,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A Study of Two Indian Villag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chramm, Wilbur, 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oemaker, P. J. and E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2nd Ed.). New York: Longman.

Wiatr, Jerzy J. “One-Party System: The Concept and Issues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rik Allardt and Yrjo Littunen, eds.,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s, vol.10(Turku, Finland: Westermarck Society, 1964), pp.281-290.

Winch, P., 1990,( 2nd. Ed) 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Atlantic Highlands.N.J.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