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8111-15531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8111-155311
論文名稱
Title
社區議題與社區自主性關聯之探討
Communit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onomy of the Communt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6-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7-18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參與程度、民間團體、社區議題、社區自主
Civil society, Community issu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autonom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81 次,被下載 207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8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071 times.
中文摘要
「社區自主性」是達到社區總體營造「造人」理念的重要環節,在社區居民能力建構的同時,需藉助民間團體的輔導和協助且以提升社區內部軟實力為目的;隨著台灣目前不斷發展的情況,社區議題也隨之擴張,愈來愈多的民團體介入社區,但由於居民才是社區主體,外來民間團體僅是促成社區自主的一種催化劑,故其涉入社區事務程度的多寡,將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故本研究目的有四:初先,瞭解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程度對社區自主性之關聯性。其二,探究不同社區議題的居民,其社區意識是否有所差異。其三,探討不同社區議題的居民,其社區參與程度是否有所差異。最後為瞭解不同社區議題的居民,其自主性是否會受到民間團體影響。
本研究有關社區居民自主性的研究變項,包括:「社區議題」、「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程度」和「社區自主性」等四個構面,並以曾經參與過2003-2010年間「高雄市公共事務管理學會」培力中心的社區為抽樣對象,合計共64個社區;另外特殊社區以美濃「吉洋人工湖」及中科三期的「中興新村高等科學園區」為研究對象,並利用問卷調查研究,針對回收之問卷,進行SPSS軟體的統計分析。
分析結果發現,本研究所檢驗的五項假設中有三項獲得支持,而有二項並未成立。成立的假設說明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程度皆會影響社區自主性,而社區議題的不同也會影響到社區居民參與的程度;在不成立的假設中,發現當地居民社區意識的凝聚,並不會因不同的社區議題而受影響,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何種社區議題的類型,民間團體對於社區居民皆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更針對研究結果意涵,提出三種層面的建議:一、社區意識觀點:加強社區心理感、社區意識從小開始;二、社區參與程度:適當且良好的參與管道、成立更多多元專家組成的非營利組織;三、社區自主性觀點:民間團體角色再定義、先從地方領導人的自主性建立、政府擔任角色等,以期提供政府組織或社區相關組織參考,並給予後續更為嚴謹的研究建議。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社區意識與自主性之探討 7
第二節 社區參與與自主性之關聯 12
第三節 民間團體對社區自主的影響性 20
第四節 社區議題型態建立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6
第四節 問卷設計與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40
第五節 預式資料分析方法 44
第六節 預試問卷分析 46
第四章 實證資料分析 52
第一節 問卷回收情形及樣本特徵 52
第二節 各研究構面之信度分析 56
第三節 不同社區議題的居民對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程度和社區自主性之平均數分析 57
第四節 居民屬性對社區意識之差異性分析 60
第五節 居民屬性對社區參與程度之差異性分析 62
第六節 居民屬性對社區自主性之差異性分析 64
第七節「社區意識」對社區自主性之關聯性分析 66
第八節「社區參與程度」對社區自主性之關聯性分析 67
第九節 不同社區議題的居民對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程度和社區自主性之差異性分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77
參考文獻 79
附錄一 J. Buckner之鄰里凝聚量表原文 85
附錄二 抽樣名單 86
附錄三 前測問卷-社區居民自主性研究問卷 88
附錄四 正式問卷-社區居民自主性研究問卷 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
1.大紀元(2011年)。臺相思寮聚落獲保留 耕地以地易地。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0/8/13/n2994742.htm
2.中興新村榮景促進會。取自ttp://chnv.tw/newslist.html
3.內政部社會司。取自http://www.moi.gov.tw/dsa/
4.文建會藝文部落格-嘉義縣新港鄉頂菜園社區(2011年5月20日)。
取自http://blog.cca.gov.tw/blog/localfarm
5.王本壯(2000)。從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策略-以三義木雕產業為例。聯合學報,17,125-134。
6.王春勝(2008)。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7.王菁雲(2001)。議題導向之最適民眾參與技術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8.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的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1-44。
9.朱淑娟(2009年7月22日)。農民反對永揚垃圾場汙染水庫 南縣環評大會流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45274
10.朱淑娟(2011年)。東山聖戰十年滄桑《堅持與專業》。取自http://e-info.org.tw/node/65743
11.朱淑娟(2011年1月8日)。吉洋人工湖 遭批剝奪農民生存權。取自http://e-info.org.tw/node/62650
12.江良誠(2011年4月25日)。評論�濕地與脫貧複雜又專業。取自http://www.udn.com/2011/4/25/NEWS/DOMESTIC/DOM4/6294000.shtml
1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年)。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4.何友鋒、劉正智、劉玉屏(2010)。民眾參與都市設計審議之研究。設計學報,15 (1),51-70。
15.何明修(2010)。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利,7(1),1-30。
16.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摘自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
17.李永展(2006)。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理論與實務。臺北:文笙書局,初版。
18.李俊豪(2008)。鄰里凝聚量表在臺灣鄉村研究之適用性。公共事務評論,9(2),55-86。
19.李建中、李至倫(2003年10月)。興建吉洋人工湖之政策分析。國家政策論壇。
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4/theme-253.htm
20.李謁政(2006),臺灣遭遇現代性的後果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創造性修補。環境與藝術期刊,4,1-15。
21.林妍君(2001)。社區參與在臺北市社區環境改造應用之研究-以東榮社區與萬和社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22.林明宏(2010年7月15日)。文資保存逾半中科憂中興園區縮水。自由時報,B6版
23.林倖妃(2011年4月)。國光石化爭議 五大謬誤 殘害國土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41280
24.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區發展研究學刊,31,1-21。
25.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8-17。
26.林經甫(2002)。社區營造與市民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現況與理想。新世紀智庫論壇,19,30-38。
27.林吉郎(2009)。社區議題的形成與倡導方式。
取自http://mail.twu.edu.tw/~oge/962Community/you-data/04.pdf
28.林吉郎、楊賢惠(2005)。臺灣社區產業發展中非營利組織角色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輔導桃米社區為例。通識教育學報,7,41 -73。
29.社團法人高雄市公共事務管理學會(2011年6月7日)。取自http://www.pam-kaohsiung.org.tw/
30.邵冰如(2009年4月22日)。 農再條例 鼓勵農民提出社區願景。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8672
31.青年樂生聯盟(2011年)。要求北市府「保障樂生院民安全 立即停工」行動。
取自http://e-info.org.tw/node/59895
32.侯錦雄、宋念謙(1998)。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24,51-56。
33.相思寮後援會(2009年11月13)。相思寮悲歌:面板業吃人的中科圈地運動。取自http://www.dfun.com.tw/?p=19868
34.美濃愛鄉協進會。取自http://sites.google.com/site/mpampa1994/
35.苦勞報導(2007年4月23日)。樂生、新莊大車拼,是誰不搞社區?。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9308
36.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臺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9/10,175-183。
37.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市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141-172。
38.夏鑄九、林鍫、顏亮一(1992)。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9.徐震(1979)。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季刊,6,8-12。
40.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2。
41.翁徐得、宮崎清(1997)。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南投:臺灣手工業研究所。
42.康原(2001)。地方文史工作者與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教育。林登讚(主持人),文史工作者活化範例研討。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究會,高雄澄清湖傳習齋。
43.清大農村讀書會(2010年1月16日)。竹南大埔,怪手挖田事件懶人包。取自http://www.dfun.com.tw/?p=27786
44.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為例。公共事務評論,8(2),97-129。
45.郭瑞坤、汪夢怡、邱鴻遠(2006)。影響大學教師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因素之研究。公共事務評論,7(2),135-165。
46.郭彰仁、郭瑞坤、侯錦雄、林建堯(2010)。都市與非都市計畫區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行為模式之比較研究-以臺灣南部為例。都市與計劃,37(4),393-431。
47.陳一姍(2010年7月)。優良農民為何淪為「釘子戶」?。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41362
48.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49.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活學習。臺北:行政院文為會印。
50.陳其南(2008年6月10日)。社區營造的內涵(0602)。
取自http://gd-art.blogspot.com/2008/06/0602.html
51.陳香妃、張金鶚、葉毅明(2007)。從集體行動看社區意識與管理制度對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之影響:主觀滿意度與客觀績效分析。都市與計劃,34(2),139-163。
52.陳翠芳(2006)。從社區自主與介入性社區健康計畫之觀點談社區健康營造的推展。志為 (慈濟) 護理雜誌,5(5),77-82。
53.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3(2),63-90。
54.黃佳琳(2011年4月17日)。反對吉洋人工湖 地方召開二次會。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7/today-south7.htm
55.黃富順(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會發展學刊,1,22-33。
56.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78-88。
57.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33。
58.黃麗玲(2003)。一九九○年代臺北市都市規畫中的社區參與-全球過程、地方政治以及鄰里回應。地理學報,34,61-78。
59.楊弘任(2009年6月)。社區在行動:從批判者到轉譯者。臺灣社會運動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60.嘉義縣頂菜園發展協會(2011年6月1 日。取自http://057813330.web66.com.tw/
61.廖石(2003)。從「地方治理」的思潮變遷探討「社區賦權」在鄉村發展政策的定位與課題。城市與設計學,15/16,93-114。
62.廖志晃(2010年5月4日)。工研院年底動工中興再造啟動。取自
http://www.opview.com.tw/BiHistPage.aspx?daid=3517875&date=20100504
63.廖俊松(2004)。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金鈴園與邵社的觀察與學習。社區發展季刊,107,133-146。
64.廖俊松(2006)。非營利組織與福利社區營造:龍眼林社區之經驗分析。環境與藝術,4,81-94。
65.廖靜蕙(2011年1月4日)。中興新村歷史空間世界級學者籲保存。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greatgreenutopia-1956atabuhistory/article?mid=413&prev=421&next=409
66.臺灣社區通(2011年6月1日)。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發展協會。取自http://sixstar.cca.gov.tw/blog/PanTour
67.臺灣農村陣線(2011年)。各地自救會反徵收土地-彰化二林相思寮。取自http://e-info.org.tw/node/57615
68.蔡宏進(2007)。社區原理。臺北:三民書局,修定三版。
69.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21-26。
70.蔡嘉陽(2009年3月3日)。社區環境議題之民眾參與機制。取自http://www.tepu.org.tw/?p=321
71.賴兩陽(2003)。塑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社區願景。取自臺閩地區92年度社
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106-107。
取自http://sowf.moi.gov.tw/06/article/95-11.htm
72.賴兩陽(2004)。全球化、在地化與社區化。社區發展季刊,107,120-133。
73.賴昱伸(2011年)。2007臺灣回顧:樂生療養院保留與否爭議。取自http://e-info.org.tw/node/28638
74.薛曼娜(2004)。社區權能激發過程量表之建構-以老人社區參與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75.簡輝勝(2009)。從歐美社區自主審視我國社區發展。東海大學政治系論文發表會,臺中市。
76.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臺大社工學刊,5,151-195。
77.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78.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107,146-161。
79.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80.護土地•反滅農(2011年)。農村出代誌。
取自http://sites.google.com/site/savefarmland/
英文
1.Ahlbrant, R. S., & Cunningham, J. V. (1979). A new public policy for
neighborhoodpreservation. New York: Praeger.
2.Alfred P. Rovai (2002, April) . Building Sense of Community at a Distance,
School of Education, Regent University . USA ,3(1) .
3.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4:216-224.
4.Bellah, R. N., Madsen, R., Sullivan, W. M., Swidler, A., and Tipton, S. M.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5.Buckner, J.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6(6), 771-791.
6.Chipuer, H. M. and Pretty, G. M. H. (1999),“A review of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Current uses, factor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 , 643-658.
7.Cunningham, J. V.(1972).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2, 589-602.
8.Doolittle, R. J., & MacDonald D. (1978). Communication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 factor analytic examin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6, 2-7.
9.Gutierrez, L. (1994). Beyond coping: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on stressful life events.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21(3): 201-219.
10.Hamilton, E. (1992). Adult educ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w York:Greenwood.
11.Hsiao, Michael Hsin-huang (1999).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In Yok-shiu F. Lee and Alvin Y. So (eds.), Asia’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pp. 31-54). New York: M. E. Sharpe.
12.Laverack, G. (2001), “A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laspect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mmunity evelopment Journal, 36(2), 40-52.
13.MacMillan D. W. and D. M. Chavis(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6-23.
14.Ohmer, M. and Beck, E. (2006).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n poor communitie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neighborhood and organizational collective efficacy,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33(1): 179-202.
15.Paul, S. (198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 The World Bankexperience (The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6).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6.Plummer, J. and Taylor, J. G. (2004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n Plummer, J. and Taylor, J. G. (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pp. 36-54). London: Earthscan.
17.Ramon, S. (1999). Collective empowerment: Conceptual and practice issues. In W. Shea & L. Wells (eds.).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Developing richer conceptual foundations, pp. 38-49. Toronto: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18.Reath, Andrews. (1997). Legislating for a Realm of Ends: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Autonomy.In Andrews Reath, et al. (eds.) Reclaiming the History of Ethics: Essays for John Rawls (pp.214-23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Renn, O., Webler, T., and Wiedemann, P. (1995). Fairness and Competence in CitizenParticipation: Evaluating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Sadan, E. (1997). Empowerment and community planning. Tel Aviv: Hakibbutz Hameucha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