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19110-15580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19110-155802
論文名稱
Title
身分認同與情感因素對博物館觀眾滿意度之影響研究--以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為例
Investgating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and Emotion Factors on Visitor's Satisfaction at A Museum-- A Study of The Kaohsiung Museum of Labor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7-19
關鍵字
Keywords
身分認同、情感因素、滿意度
identity, emotion factors, satisfac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近年來參觀博物館已成為民眾日常休憩活動之ㄧ,相對的博物館亦衍生出多元的主題性,以因應民眾的需求。為達到休閒與教育的目的,民眾的參觀行為與意見遂成為博物館未來營運的重要依據。

因此本研究探討目前勞工博物館觀眾的身分認同、情感因素對滿意度的程度,以及身分認同和情感因素之間的關係,其研究目的主要有三:首先瞭解勞工博物館觀眾的參觀滿意度。其次探討身分認同與情感因素對勞工與一般觀眾滿意度之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作為勞工博物館行銷策略與永續經營之參考。

本研究以高雄市勞工博物館觀眾作為研究對象,問卷發放時間為2010年5月15日到5月28日止,共發放400份問卷,其中將漏答或是回答不完整者予以刪除,實際共回收388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率為97%。其研究結果顯示如下:一、觀眾的背景屬性會影響其身分認同、情感因素和滿意程度。二、勞工觀眾的身分認同、情感因素以及滿意程度皆比一般觀眾來得高。三、觀眾的身分認同、情感因素與滿意度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像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博物館的觀眾研究 7
第二節 觀眾研究面向 10
第三節 滿意度之相關文獻 13
第四節 身分認同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6
第五節 情感因素對博物館觀眾之影響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48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4
第四節 問卷前測 54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5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7
第四章 實證研究分析 59
第一節 問卷回收與結構分析 59
第二節 研究變項分析 65
第三節 效度與信度分析 69
第四節 觀眾背景對身分認同、情感因素及滿意度之分析 71
第五節 身分認同與情感因素對滿意度之相關分析 74
第六節 身分認同與情感因素對滿意度之迴歸分析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5
附錄一 正式問卷 8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John H. Falk & Lynn D. Dierking (1999)。博物館經驗(The museum experience)( 林潔盈、羅欣怡、皮准音、金靜玉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王玉豐(2000)。博物館觀眾意見回饋機制的檢討與展望— 以科工館觀眾服務卡反映之展示意見為例。科技博物。4(3)。26-45。

王啟祥(2002)。從休閒觀點析論博物館觀眾開發的困境與對策。博物館學季刊。16(4)。121-131。

王啟祥(2004)。國內博物館觀眾研究知多少。博物館學季刊。18(2)。95-104。

王嵩山(2005)。博物館、地方風格與都市再生。博物館學季刊。19(4)。5。

田湖月(2006)。國立博物館營運政策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成令方、林鶴玲與吳嘉苓譯(2001)。Johnson, A. G.原著。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83-121。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吳雨致(2004)。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以馬諦斯特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市。南天。

李斐瑩(1999)。觀眾研究與二十一世紀博物館。美育。109。20-26。

林仲一(2004)。國內博物館戶外空間利用調查研究-以台灣六家公立博物館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林政弘、張沛華(1995)。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台北市。教育部。

林崇熙(2009)。跨域建構•博物館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博智(2005)。遊客對歷史建築的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柯禧慧(2008)。小學教師的專業、身分認定與生存︰一個探尋研究焦點的歷程。應用心理研究。37。215-252。

夏學理(2007)。文化產業經濟效能硏究 : 我國博物館經營效益及產值調查。臺北市。國立台灣博物館。

徐純譯(2000)。博物館實務基礎入門。財團法人台灣省文化基金會。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2003)。打造一座勞工博物館。高雄市。國家圖書館。

張秀娟(2004)。國立博物館行銷組合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譽騰(1995)。美國觀眾研究學會1994 年觀眾研究研討會簡介。博物館學季刊。9(1)。59-65。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南天書局。台北市。

許功\明(1993)。 從博物館學的角度來看物質文化研究。博物館學季刊。7(4)。73-82。

許功\明、劉幸真(1996)。博物館參觀經驗比較-以省美館與科博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1(3)。3-31。

陳文蓉(1999)。博物館行銷之分析探討。中央圖書館館刊。6(1)。101-109。

陳佳利(2007)。生命中不可再現之痛:論戰爭紀念博物館之展示與敘事策略。博物館學季刊。21(1)。45-59。


陳勁甫、林怡安(2003)。博物館遊客滿意度與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3)。113-128。

陸銘澤(2009)。SURPRISE!博物館。臺北市。臺灣書房。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臺北市。藝術家。

漢寶德(1993)。為什麼「展示」?。博物館學季刊。7(3)。1。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臺北市。田園城市。

劉惠媛(2007)。博物館的美學經濟。臺北市原點。

劉慶宗(2001)。博物館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以國立海生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伊峨(2006)。文化與觀光之間: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觀眾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鄭夙雅(2007)。國立故宮博物院行銷策略與觀光結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佳男(1995)。經由觀眾研究提升博物館效益,博物館學季刊。9(1)。53。

顏上晴(2004)。由觀眾面向探討評量指標。科技博物。8(1)。67-89。

英文文獻
Asia Society & Museum (2009). Asia society New York City headquarters. Retrieved Jan 16,2009, from http://www.asiasociety.org/visit/newyork.html

Brakus, J. (2001). A Theory of Consumer Experien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Falk, J. H. (2006). An identity-center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museum learning. Curator, 49(2), 151-166.

Falk, J. H. (2008). Calling all spiritual pilgrims: Identity in the museum experience. Museum News, January/February, 62-67.
Fienberg, J., & Leinhardt, G. (2000). Looking through the glass: Reflections of identity in conversations at a history museum. Museum Learning Collaborative Technical Report # MLC-06.

Holbrook, M. B. (2000). The Millennial Consumer in the Texts of Our Times: Experience and Entertainment.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20(2), 178-192.

John, H., Falk & Lynn D. Dierking (1992). The Museum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Kotler, N. (1999). Delivering experience: Marketing the museum’s full range of assets.Museum News, 78 (3), 30-39.

Leinhardt, G., & Knutson, K. (2004). Listening in on museum conversation.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Loomis, R.,(1987). Museum Visitor Evaluation:New Tool for Management, Nashville, Tennessee.

Patrick, J. Boylan (1992). Museums 2000:Politics, people, professionals and profi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nds, J. (2006). Doing identity work in museums. Curator, 49(2), 133-15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74.129.59.19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74.129.59.19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