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5108-16384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5108-163842
論文名稱
Title
地方政府參與傳統民俗節慶活動之夥伴關係研究-以台南七夕十六歲藝術節為例
The Partnership Study of Local Government Participate in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 Activity – A Case of The Tainan International Chihsi Art Festival The Coming-of-Age Celebr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7-25
關鍵字
Keywords
台南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夥伴關係、民俗節慶活動
The Tainan International Chihsi Art Festival The Coming-of-Age Celebration, folklore festival activity, partnershi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97 次,被下載 372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9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720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的地方節慶活動,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已逐漸成為全台新興的觀光產業。但值得注意的是節慶活動的舉辦,除了地方政府的參與,企業的贊助外,各地民間團體等非營利組織,也成為活動的重要角色之一。故本研究將探討地方政府參與地方節慶活動時,與民間單位之間的夥伴關係,且在互動的過程中,所面臨到影響合作的因素與困境,最後提出夥伴關係模式上的調整。
本研究將以「台南七夕十六歲藝術節」作為個案分析探討。在經由文獻探討民俗節慶活動與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後,於活動當天進行現象觀察,並針對參與執行規劃台南市政府與相關民間團體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瞭解受訪者對於雙方在合作上的概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南市政府與社團組織是屬於契約模式,且受到「共同目標」、「協商」、「信任」等三項因素,對於活動造成了影響,而雙方合作困境主要為:一、活動無法帶動當地經濟成效;二、活動無法強化廣度與交流目的;三、行政業務程序繁雜。另外,台南市政府與各廟宇為互補模式,且受到「溝通(頻率)」與「協商」兩項因素,對於活動造成了影響,而雙方合作困境主要為:一、傳統科儀與展演藝術未能有效地區隔;二、缺乏廟宇傳統文化的推廣。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給予建議為:一、向私人企業募款以減輕政府財源支出;二、藉由文化創意商品提升商業發展;三、增加公部門與各社團組織、廟宇之間的溝通協商管道;四、由社團組織來帶動社區民眾的參與;五、強化公部門對於各廟宇傳統科儀的推廣。除了上述建議,應強化各社團組織及廟宇之間的連結,以有效整合各社團組織的「創新」與各廟宇的「傳統」活動,而台南市政府則以配合性的角色來提供相關功能性協助,以提升公私夥伴間效能。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預期貢獻................................................................3
第四節 研究名詞定義.......................................................................................5
第五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傳統民俗節慶活動相關文獻...............................................................7
第二節 地方政府參與節慶活動模式.............................................................18
第三節 國內外相關節慶案例.........................................................................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37
第一節 台南「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案例介紹........................................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45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49
第一節 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公私夥伴關係現況分析.....................................49
第二節 影響公私夥伴關係之因素探討.........................................................60
第三節 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公私夥伴關係之困境及未來發展模式.............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90
參考文獻..............................................................................................................95
附錄....................................................................................................................10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王俊豪、康景翔(2006)。觀光節慶公私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思想、理論與政策研討會。環境教育研討會,台灣大學,台北。
王俊豪、康景翔(2006)。觀光節慶組織營運模式之比較—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1,p135-150。
王秋桂(1994)。民族與民俗。台北:稻鄉出版社。
王筱玲(2000)。舞踊迷人京都三大祭典。網路e世界,4,p84-88。
王瑤琴(2006)。在京都?不在京都?「原味」京都。探索人文地理雜誌,1,90-107。
江佳鍬(2005)。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顏損非營利組織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
江韶瑩(1997)。台灣歷史文化園區民俗文物館研究規劃設計報告書。財團法人福祿文教基金會。
江韶瑩(1999)。台灣民俗文物分類架構與登陸作業系統研究。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建儀(2006)。城市節慶與文化觀光結合之探討:以鄭成功文化節為例。王城氣度,2,p7-9。
吳英明(1995)。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6(45),p2-6。
吳淑鈴(2002)。台灣國際藝術節建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208,p1-15。
呂朝賢、郭俊巖(2003)。地方政府與福利型非營利組織之關係: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p143-187。
李如偉(2006)。王爺一出風浪平:東港王船祭。新活水,5,p39-44。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李青松、康智勝(2005)。節慶活動外部參與因素對節慶觀光經營的影響初探—以宜蘭國際童玩節為例。2005餐旅管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p28-34。
李雅文(2006)。「我們是西螺」一齣集體記憶爭奪的戲碼—對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慶的探討。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縣。
阮昌銳(1988)。如何讓傳統節慶與現代生活結合。民俗周刊第二號,稻鄉出版社。
卓伯源(2007)。為傳統民俗節慶—灌注全新時代意義。彰化藝文,37,p1。
林秋雄(2001)。清水變雞湯:南瀛產業文化節慶與在地資源營造。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
林淑馨(2005)。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夥伴關係之析探:以日本為例。公共事務評論,6(1),p25-49。
孫樹根、劉乃瑋(2007)。臺灣鄉村地區「造節運動」現象之研究-農產品銷售事件為例。農業推廣學報,22,p1-20。
馬元容(2003)。從傳統節慶到新公共平台—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的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張世賢、汪家源(2006)。公私合作提供可持續觀光服務之研究—2005年台北縣鶯歌陶瓷嘉年華個案探討。公共事務評論,7(1),p99-115。
張永進(1999)。草地經驗—談台南縣產業文化政策形成與落實。社教雙月刊,p18-29。
莊松林(2005)。臺南的七夕。文史薈刊,復刊7,p82。
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
陳恆鈞、張國偉(2005)。協力運作模型之初探。法政學報,19,p41-80。
陳柏州、簡如邠(2004)。臺灣的地方新節慶。臺北縣新店市:遠足。
陳家苓(2001)。APEC議題研究精選系列2—觀光.文化節慶。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陳惠雯(2001)。民俗與觀光。傳統藝術,12,p47-52。
陳進成(1999)。迎王.平安.王船祭。歷史月刊,135,p15-22。
黃丁盛(2003)。台灣節慶。臺北縣新店市:木馬文化。
黃莉雯、朱怡婷(2005)。七夕國際藝術節打響16歲。e代政府,14,p78-81。
黃惠穗(2006)。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夥伴關係理論之應用。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發展策略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p83-109。
楊敏芝(2001)。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楊嵐雅、王濟昌(1994)。台灣主要民俗活動應用於文化觀光方式之研究。規劃與設計學報,1(3),p27-42。
趙珮伶(2006)。府城都市意象的文化再現與空間實踐:以孔廟文化園區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劉大和(2001)。APEC議題研究精選系列2觀光.文化節慶。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正輝(2005)。從新的協力觀點展望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劃之後續推動與發展。第六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總體營造論文集。
蔡文婷(2005)。那一張漂亮的文化地圖—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專訪。光華,30(7),p17-19。
蔡文婷(2005)。嘉年華之島:節慶產業搶搶滾。光華,30(7),6-17。
蔡守浦(2003)。由內門宋江陣談民俗體育與社區觀光結合之發展。國民體育季刊,32(3),p32-38。
蔡依蓉(2004)。台灣節慶活動的發展與反思。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宜蘭縣。
鄭怡世(1999)。台灣民間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參與社會服務探析。社區發展季刊,87,p312-326。
鄭健雄(2004)。民眾及非營利組織參與節慶觀光的整合機制。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實錄。靜宜大學,台中,p4.2.1-4.2.10。
鄭道聰(2000)。從日本京都祇園祭看臺南迓媽祖。臺南市文化資產,2,p1-3。
謝宗榮(1999)。在保存傳統與適應變遷之間的抉擇—側記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下-。臺灣文獻,50(3),p145-202。
謝宗榮(1999)。在保存傳統與適應變遷之間的抉擇—側記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上-。臺灣文獻,50(2),p329-373。
謝東寧(2001)。專業策展人!人在哪裡?—初探台灣表演藝術的策展望境。表演藝術,107,p34-39。
鍾介凡(2006)。成功慶典活動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鍾敬文(1996)。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北京,中華書局。
簡惠貞(2001)。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p537-561。
簡惠貞、王志湧(2002)。外籍旅客對台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以端午龍舟賽為例。第二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管理學術研討。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p435-444。
羅盛國(2006)。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嚴秀雯(2005)。政府夥伴關係相關理論探討。社教雙月刊,128,p38-44。
英文文獻
Allen, J., Bowdin, G., Mcdonnell, I. & O’Toole, W. (2003). Events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
Bradford, C. (1983). Private Sector Initiatives and Public Sector Accountability - A Case of Contracting with City Venture Corpor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49(3), p326-335.
Crompton, J.L. & Love, L.L. (1995). The predictive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ng quality of festival.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4(1), p11-25.
Cunningham, H. (1995). Event Marketing: State of the Industry and Agenda. Festival and Event Tourism, p123-127.
Frisby, W. & Getz, D. (1989). Festival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Summer, p7-11.
Getz, D. (1991).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Elmsford,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Getz, D. (2002). Why festival fail. Event management, 7, p209-219.
Gidron, Benjamin, Ralph M. Kramer, & Salamon, Lester M. (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Gursoy, D., Kim, K. & Uysal, M. (2004). Perceived impacts of 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 by organizers: an extension and valid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5, p171-181.
Hailey, J. (2000). NGO partne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in Stephen P. Osborne(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C. M. (1996). Hallmark Tourism Events: Impact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London: Belhaven Press.
Hemmerling, M. (1997). What makes an event a success for a host city, sponsors and others? The Big Event New South Wales Tourism Conference, Wollongong, NSW.
Jackson, R. (1997). Marking special event fit in the 21st century. Champaign: IL Sagamore Pub.
Jones, R. (1993). Choosing Partnership: The Evolution of the Katalysis Model. Stockton, CA: North/South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Kerstetter, D., Confer, J. & Bricker, K. (1998). Industrial Heritage Attractions: Types and 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7(2), p91-106.
Kooiman, Jan (ed.)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Langton, S.(1983).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 Vol.72, p256-261.
Malhotra, N. K. (1993). Marketing Research: An Applied Orient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McDonnell, I., Allen, J. & O’Toole, W. (1999).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Milton: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
McDonnell, I., Allen, J., O’Toole, W. & Harris, R. (2004).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32.
McGrath, J. E. (1964). Toward a ”theory of method ” for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s. In W. W. Cooper, H. L. Leavitt, & M. W. Shelly (Eds.), New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Somerset, NJ: Wiley.
McQuaid, R. W. (1997). Local enterprise compani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3, p197-212.
Najam. Adil.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 - Government Relation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0(4), p375-396.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alamon, L. M. (1999).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 Foundation Center.
Schermerhorn, J. R. (1986). Management for Productivit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Stein, Kuhnle, & Per Selle. (1992). 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Great Britain: Atehnaeum Press.
Watt, D. C.(1998). 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William, F. T. (1997).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London: Butterworth-Heinemann.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