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5109-06032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5109-060329
論文名稱
Title
家長參與學校特色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之影響因素探討-以有機米種植為例
The explore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 Cultivation of organic rice as an exampl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7-25
關鍵字
Keywords
學校特色課程、地方產業發展、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地方認同
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local identit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urriculu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6 次,被下載 189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894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學校有機稻作特色課程的推動,是否能喚回社會大眾對傳統稻作產業的重視?推動有機稻作特色課程學校的家長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本研究從「學校特色課程推動」與「地方產業發展」觀點,以「地方認同」、「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為假設影響因素,探究家長的地方認同度,分別與支持(認同)學校有機稻作特色課程、地方有機稻作產業發展效益認知之相關?及學校有機稻作體驗特色課程與地方有機稻作產業發展結合面臨的問題。
所以本研究以美濃鎮推動有機稻作特色課程學校的家長們為研究對象,並以高雄縣美濃鎮的有機稻作產業為研究範圍,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實證分析法為主,實地訪談為輔,並以SPSS統計軟體分析問卷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
(一)家長個人背景資料屬性將透過「地方認同」、「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影響家長對學校特色課程的支持(認同)程度。
(二)家長基本背景資料與地方認同高低類群之間有顯著相關。
(三)家長基本背景資料與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組成因素構面有顯著不同。
(四)家長地方認同度與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度有顯著不同。
(五)家長地方認同度與型塑之學校特色課程支持(認同)程度明顯不同。
(六)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度與學校特色課程支持(認同)程度間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結果證明家長地方認同或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之提昇將正面影響家長對學校特色課程的支持(認同)程度;學校有機稻作特色課程的推行,亦會牽動地方有機稻作產業朝正向發展,研究者亦提出促進學校有機稻作特色課程與地方有機稻作產業發展結合的具體作法建議,期望對於學校特色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有實質上之助益。
Abstract
Can the promotion of organic rice at school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to traditional rice industry?What do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schools that promote the organic rice industry think?
This study is based on both the view of promo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ourses and local industry; regard local identity and cognitive benefits of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the factors that are assumed to impact, and try to find out if parents agree with it and further more to explore the support (recogni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 rice curriculum of organic rice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which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organic rice 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c rice industry may encounter.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schools located at Meilung Township that promote this study are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s the organic rice industry located at Meinung Township.Empirical methods of mining survey is adapt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I) personal background trend to influence the parents’
cognitive degree to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through
local identity and cogni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local
industries.
(II) There’s a distin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ckground of
parents and the local identity.
(III) There’s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parents and the elements of recognition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IV) There’s a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cal
awareness of parents and tha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V) There’s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cal acceptance of parents and the support (recogni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VI) There’s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ogni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support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prove that the rise of both the local identity of parents 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will influence the degree of support of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the parents positively.
The imple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organic rice will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organic rice industry positively.
Research also proposed how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organic r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organic rice industr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對象、範圍與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發展特色課程……………………………… 7
第二節 地方產業發展…………………………………… 20
第三節 學校特色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範圍選擇…………………………………… 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45
第三節 研究變項定義與測度因子擬定………………… 47
第四節 研究假設檢定…………………………………… 5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2
第六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計畫…………………………… 65

第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家長個人背景屬性分析………………………… 77
第二節 家長的地方認同………………………………… 80
第三節 家長基本背景資料與地方認同間之關係……… 88
第四節 家長的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 93
第五節 家長個人基本背景資料與地方產業發展效益
認知之關係……………………………………… 102
第六節 家長地方認同與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間之
關係……………………………………………… 105
第七節 家長支持(認同)學校特色課程………………… 110
第八節 家長地方認同與支持(認同)學校特色課程之程…………………
關係……………………………………………… 116
第九節 家長地方產業發展效益認知與支持(認同)學校特色課程…………………
特色課程之關係…………………………………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促進學校特色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策略擬定…131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132

參考文獻………………………………………………………………135

附錄
附錄一 有關地方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145
附錄二 家長支持(認同)學校特色課程調查問卷…………………147
附錄三 三所學校之有機稻作體驗特色課程計畫…………………15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Hesmondhalgh,D.)(2009)。文化產業分析(The Cultural Industries)。(廖珮君譯)。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原作2002年出版)
93年度農業政策與經濟問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2798/93_12.pdf
丁金松(2001)。學校課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長參與探究。台灣教育,603,51-56。
丸岡隆之(1997)。從中日交流計畫鶯歌地方產業振興研習--看日本傳統工藝產業振興與經驗。陶藝經緯,14,122-129。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1997)。社區營造政策綱領階段成果報告書。空間雜誌(100),65-80。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四版)。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臺北:師大書苑。
王秀雲(1998)。社區總體營造與學校教育。輯於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主編,在地文化、社區之華-86年全國在地文化社團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研討會記實(頁113-119)。台北:文建會。
王俊豪(2003)。波茨坦宣言-21世紀鄉村發展願景。上網日期:2008年10月3日。網址:http:// 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4852/ple9207c.pdf
王昭明(2006)。看好有機農業發產空間,美濃青年不計成本下注。月光山雜誌,860,2版。
王柏青、侯錦雄(1995)。關渡濕地遊客環境態度類群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4),1-24。
王素彎(2005)。地方特色產業的輔導資源應有效整合。台灣財經評論。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business.nat.gov.tw/paper/y05/10/37-241.htm
王素彎、吳惠林、鄭凱方(2002)。九十一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計畫相關議題中小企業之經營動向(編號:9109-3-0580A)。台北市:經濟部。
朱延智(2006)。產業分析。高雄:五南圖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社區營造系列-社區建築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7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第三期諮議報告書,第三章,第五節。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6日。網址: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2_33.html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7b)。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第二期諮議報告書,第三章,第三節。上網日期:2008年8月9日。網址: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3_3-5.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08)。97年度「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學童種稻體驗」計畫實施要項。上網日期:2008年7月10日。網址:http://www.tnfd.gov.tw/upload/article/2.doc
余安邦(2005)。社區老師,做為特色學校的一種典範形式。2005/11/3特色學校方案研習手冊,頁7-9。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照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台北市:遠流。
余朝權(2001)。競爭性行銷。臺北:長程出版社。
吳明隆和林美惠(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論文集,18,55-82。
吳俊憲(2006)。社區總體營造融入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0(1),39-62。
吳炳銅(2003)。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發展實務。台北縣中和市:自強國民小學。
吳財順(2008)。第111期國小主任儲訓班-當前國民教育政策。台中:豐原。
吳雅玲(1998)。學校與社區結合之困境及突破之道。教育資料文摘(244),119-127。
吳濟華(2002a)。高雄地區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在吳濟華編著,地方經濟發展與地方產業創新擴散暨產業空間互動之行為研究(論文集)(頁165-182)。高雄:復文圖書。
吳濟華(2002b)。地方產業發展與引進之研究-以雲林科技工業區發展為例。在吳濟華編著,地方經濟發展與地方產業創新擴散暨產業空間互動之行為研究(論文集)(頁204-230)。高雄:復文圖書。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李允斐(年代不詳)。客家夥房的歷史進程。高雄縣:美濃愛鄉協進會。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蔡嘉玲(2008)。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台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5(2),89-130。
李信良(1998)。SPSS統計分析-實驗設計指引。臺北:博碩文化。
李惠宜(2008)。休耕地上種什麼。公視:我們的島。上網日期:2008年6月11日。網址:http://www.peopo.org/island/post/13522
李增祿(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21-24。
李振任(2000)。國民小學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感之研究--以萬丹鄉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世宏(1998)。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佳雯(2005)。當地居民社區依附與其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三峽老街周邊居民為對象。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芳(2006)。居民對地方特色產業遊憩資源與發展效益認知之研究-以田尾花卉產業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俊源(2007)。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以台東縣新興國小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雪(2001)。日本振興地方產業政策-以高知縣為例。工業簡訊,31(12),71-72。
林美萱(2001)。發展地方性產業。國家政策論談,1(4),149-150。
林振春(1988)。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相互為用。中等教育,39(1),18-24。
林振春(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中等教育,1(47),66-77。
林振春(1999)。從社區與學校互動談如何落實學校社區化。中等教育,50(6),7-12。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錫恩(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
柯惇貿(1999)。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文忠(2007)。以地方特色作為地域振興之策略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
美濃戶政事務所(2009)。人口統計,本鎮人口統計。上網日期:2009年2月7日。網址:http://meinong-house.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bmdhsum&class=A
美濃愛鄉協進會(2006)。《美濃文化造鎮系列專題二十四》,農村產業角色調整-計入農業的綠色產值。月光山雜誌,860,8版。
美濃鎮公所(2009)。人文地理現狀。上網日期:2009年2月5日。網址:www.meinong.gov.tw/Aboutus_A.asp
夏黎明(1989)。鄉土定義分析。台東師院創刊號,283~299。
夏黎明(1989)。鄉土定義分析。台東師院創刊號,283~299。
宮崎清、黃淑芬(1999)。傳統產業的再生。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7日。網址:http://www.cesroc.org.tw/newland/hl03-17.htm
翁徐得(1995)。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台灣手工業,55,10-15。
翁徐得(2006)。社區產業與就業。2006年6月25日取自http://cesroc.org.tw/8/04-05.htm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7)。教育研究論談-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學校特色。台北:三峽。
張正揚(2006)。農民市集:讓農民和消費者互相看見。旗美社區大學。上網日期:2008年6月11日。網址:http://cmcu.tacocity.com.tw/d-activity/d-1-new%20activity/d-1-3-1.htm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茵倩(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集體協商之研究。發表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主辦九十三年「挑戰教育政策與行政問題」第四屆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南投。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25-47)。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嘉育(1999a)。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嘉育(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165-196)。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5)。以「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尤清主編: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313-334。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教育部(1995)。社會教育篇,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廿一世紀的教育遠景(頁102-103)。
教育部(2004)。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2008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tsc.yuntech.edu.tw/rx/2005-2008%E6%95%99%E8%82%B2%E9%83%A8%E5%9B%9B%E5%B9%B4%E6%96%BD%E6%94%BF%E4%B8%BB%E8%BB%B8.doc
教育部(2007)。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莊昌憲(2001)。南投地區--仁愛多達•魯谷塔雅部落家長對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碩士論文。
莊潔(2006)。學校參與社區發展之歷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水和(2001)。高雄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校務之研究-家長與教師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維倩(2000)。學校家長會參與校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2006)。到鄉村遊學。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陳正忠(2002)。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目標決定之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陳佩君(2006)。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1995)。經營大台灣從小社區做起。中國時報,11版。
陳其南(1998)。學習型組織的經營藝術與實務。輯於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主編,在地文化、社區之華—86年全國在地文化社團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研討會記實(頁24-33)。臺北:文建會。
陳明德(2000)。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銘(2004)。學校特色課程發展的問題與對策-以北市蓬萊國小為例。學校行政,34,138-149。
陳麗欣和鍾任琴(1997)。台灣地區國小家長參與校務之現況暨教師與家長對家長參與校務的意見之分析與比較。發表於高雄師大主辦八十六年國科會教育革新整合型研究計畫成果分析研討會,高雄。
曾旭正(2008)。如何因應區域特色,促進產業發展。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1日。網址:http://www.youthhub.tw/youth/upload/webstyle_default/080903_02.doc
曾宏智(2008)。菸仔種得冇?-再探WTO後的美濃菸業現況。月光山雜誌,946,8版。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學校的危機與轉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湯幸芬(2001)。鄉村旅遊的社會影響─對當地居民的知覺與態度影響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與雙月刊,15。上網日期:2009年3月13日。網址: http://w2.nioerar.edu.tw/basis3/15/gi3.htm
焦妮娜(2006)。發現山中傳奇:一所有螢火蟲的學校。北縣教育(57),44-51。
馮小非(2006)。重返水路:美濃的Next農業時代。旗美社區大學。上網日期:2008年6月11日。網址:http://cmcu.tacocity.com.tw/d-activity/d-1-new%20activity/d-1-3-1.htm
馮朝霖(1995)。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權利之探討會議記錄。教師人權,67,25-26。
馮朝霖(2007)。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學校特色的現況。上網日期:2008年8月6日。網址:http://203.71.239.23/mediafile/forum/forum2007/4/index1.htm
黃山高(2008)。校園風光。月光山雜誌,946,7版。
黃俊英(1994)。企業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黃星滿(2004)。日本產業發展措施之研究。經濟研究,5,263-288。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婷(2007)。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與地方認同—以臺南縣新化鎮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雄(1998)。學校本位管理政策下的教育機會均等策略-以英國為例。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143-180。台北市:揚智文化。
黃鴻文(1995)。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127-135)。臺北:師大書苑。
黃寶祚、陳麗貞(2008)。實用產業分析--議題暨理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台北:東華書局。
楊敏芝(2001)。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穎(2003)。文化歷史觀點的課程改革研究,載於單文經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頁123-136)。台北:文建會。
楊龍立、潘麗珠(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葉興華(2001)。歐盟統計中心之教育指標系統。載於簡茂發、李琪明等(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304-369。台北:學富。
廖偉志(2004)。台中市國民中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能力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廖順福(2008)。微風市集+共同採購-有機蔬果越來越夯。今日高縣,7,14-15。
廖肇寧(1994)。自然農法對台灣稻作農家生產力之影響分析。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
福安國小(2007)。在地生活,在地學習∼農村小學的一段學習紀錄。上網日期:2009年2月16日。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fuan-plant/article?mid=-2&prev=395&l=a&fid=1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1995)。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臺北縣板橋市:省國教研習會。
劉昆靈(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內門國小「歡歡喜喜吃辦桌」為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俊(2003)。「三塊厝鹹菜桶」-地方特色產業文化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宏(2000)。學校選擇權之政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美嬌(2006)。鄉土教育融入學校本位特色課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撒古流.巴瓦瓦隆(1999)。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部落有教室。台北市: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歐用生(2002)。建立二十一世紀的新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輯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台北:教研學會。
潘文忠(2007)。用特色教學讓教育更多元。遠見雜誌,255,133-138。
蔡瑞榮(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做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83-107)。台北:師大書苑。
鄭淵全、蘇憶珊(2004)。學校特色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掌聲之後的回顧。國教世紀,209,89-100。
蕭端甫(2008)。宜蘭縣中山休閒農業區地方認同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肇洋(1999)。區域性小企業發展及政府相關支援策略之研究。計畫執行期間:1998.11.1~1999.4.20。台灣綜合研究院。
戴肇洋(年代不詳)。台灣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與問題討論。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8日。網址:http://www.tri.org.tw/research/impdf/541.pdf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薛梨真(2005)。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與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的試辦為例。2008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nknu.edu.tw/~edu/new-eduweb/08Learning/learning%20thesis/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簡加妮(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Barger, E. H. (1995).Parens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Familie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Beale, A. V. (1985).Toward more effective parent involvement. The Clearing House,85:213-215.
Bradley, H. (1996).Parental Choice of school in an area containing grant-maintained schools. School Organization,16(1): 59-70.
Bricker, K. S., and Kerstetter, D. L. (2000).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recreationists. Leisure Sciences, 22: 233-257.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12-18.
Chavkin, N. F., and Williams, D. L. (1987).Enhancing parent involvement guidelines for access to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al and Urban society,19(2):164-184.
Coleman, P. (1998). Parents, student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The power of three.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Inc.
Cordes, K. A. and Ibrahim, H. M. (1999). Recreation & Leisure: The Nature of Leisure, Recreation, and Play. Leisure, Recre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2nd ed., McGraw-Hill.
David, M., West, A. and Ribbens, J. (1994). Mother’s intuition? Choosing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Falmer.
Dewey, J. (1954). School 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27-28.
Doolittle, R. J. and MacDonald, D. (1978). Communication and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A Factor Analytic Examina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6:2-7.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Friedman, M. (1962).Capitalism and Freedo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Gallagher, D. R., Bagin, D., and Kindred, L. W. (1997).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6th.). Boston,MA:Allyn and Bacon.
Hay, R. (1998). Sense of place in development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8), 5-29.
Holliday, A. E. (1988). In search of an answer:What is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11(2): 12-16.
Marsh, C., Day, C., Hannay, L., and McG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Press.
McCool, S., and Martin, S. R. (1994).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2(1), 29-34.
Oliva, P. F. (2001).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Free Press.
Print, M. (1988).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2nd ed.). Australia: Allen & Unwin.
Rhine, R. (1981).Marking school more effective.NY:Academic Press.
Senge, P. M., Cambron-McCabe, N., Lucas, T., Smith, B., Dutton, J., and Kleiner, A. (2000). Schools that learn. NY:Doubleday Dell.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for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illian, G. S. (1979).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Zais, R. S. (1976).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London: Harper & Row.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