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0101-17041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0101-170418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農漁村社區發展問題與更新計畫方案之效用評析─基層人員的觀點
Problems Related with Farming and Fishing Village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Renewal Programs-from the Viewpoint of Low-level Government Employe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8-20
關鍵字
Keywords
農村社區更新、地政手段、生活者權利、民眾參與、三生功能
Public participation, Village renewal, Land administration means, Three-aspect func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4 次,被下載 295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958 times.
中文摘要
農村社區更新(Village Renewal),是將具有傳統價值與特性的既存生活空間及環境在自然及人文資源的考量下,與社會變遷結合在一起的過程,是一項綜合性兼地方性並跨各公私部門而為時長久的任務。
基於台灣長久以來城鄉發展失衡,重都市而輕農村,衍生問題叢叢,我們沒有理由讓都市繼續喧嘩擁擠卻任農村荒蕪蕭瑟。有鑑於此,政府特於民國76年由行政院農委會委託台灣省政府地政處所推動農漁村社區更新計畫,選定部分偏遠老舊地區實施推動近十年的農漁村社區更新業務。本研究乃針對此整體性之專案示範計畫,探討其效用如何?執行過程中有何困難?其研究範圍,就更新之地區而言,係針對台灣省政府地政處現階段辦理農漁村社區更新計畫完成之19個地區為主;研究對象,以基層政府官員與村里鄰長為主;研究方法,包含理論性的探討、問題建構、實證研究及次級資料整理分析;就效用方面,乃針對農漁社區就經濟面、社會面與環境面等三個層面各以十個子項目,以問卷調查方式,並採用美國學者李克特氏之 Likert-Type題型五點量表,藉以探詢問項的認同程度並綜合執行層面提出結論及建議。
由本文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台灣省辦理農漁村社區更新,對社會、經濟及環境面之效用:以「社會面」效用最高,「環境面」次之,「經濟面」最低。經濟面又以「增加社區就業」及「增加村民家庭收入」效用最低。
(二)就執行層面問題而言:法令制度方面─以「現行法令不符實際需求」、「工程發包等受限法令延宕計畫進度」及「規劃報告書報核時程冗長」為最;人力方面─以反映缺乏規劃專才與專業者的協助居多;經費方面─以地方財政困難為最。
(三)研究假設檢定:個人基本屬性中有無參與社團對各層面效用有顯著差異,有參與社團者其效用高於無參與社團者;擔任角色不同對「經濟層面效用」有顯著的差異,地方村里鄰長高於基層政府官員。社區個別因素中民眾參與程度有很顯著的差異,社區民眾參與程度愈高,在各層面效用愈高;社區人口數不同對「經濟面效用」有顯著差異,以中類組優於各類組。區域因素中人口密度不同對經濟面效用有顯著的差異,以低類組高於高類組。

Abstract
ABSTRACT

Village renewal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existing liv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have traditional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istic resources, are bonded with social changes. It is a comprehensive, local, and perennial mission that involves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sectors.

For a long time Taiwan has witnessed an imbalance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t the cost of villages, from which serious problems have sprouted. It is not justifiable to let cities grow to be more crowded and noisy and, at the same time, let villages become desolate and deserted. For this reason, in 1987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 the Executive Yuan Council of Agriculture commissioned the Bureau of L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renewal plan for farming and fishing villages. Some remote, out-of-shape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ites to undergo village renewal programs for almost ten years.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overall project exemplary plan, what difficulties were encounte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ncluded the 19 areas where the Bureau of L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comple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newal plan for farming and fishing village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primarily consisted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village chief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construction of problems, pragmatic research and or ganization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With respect to effectiveness, three aspects regarding farming and fishing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namely economic aspect, social aspect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 each of which consists of 10 sub-item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and the Likert-Type Five-Point scale designed by American scholar Likert was used to enquire the degree of identity for each question, and then discussion was conduct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fter considering the execution aspect.

The study has resulted in the findings: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farming and fishing village renewal plan implemented by the Taiwan province, the social aspect has achieved the highest effectiveness, followed by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 with the economic aspect achieving the lowest effectiveness. Furthermore, in the economic aspect, “increasing community employment”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for villagers” achieved the lowest effectivenes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步驟及流程……………………………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2-1
第一節 農村社區更新概說…………………………………2-1
第二節 農村發展規劃與相關案例論述……………………2-6
第三節 規劃思潮與民眾參與觀念的演進…………………2-17
第四節 問題建構的概念與政策評估………………………2-24
第五節 現行國內相關法令……………………………… 2-31
第六節 文獻回顧小結…………………………………… 2-36

第三章 實證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3-2
第三節 研究變項釋義與擬定…………………………………3-9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3-13
第五節 問卷設計與實施……………………………………… 3-22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3-24

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4-1
第一節 基本背景屬性分析…………………………………… 4-1
第二節 研究問題有關分析…………………………………… 4-7
第三節 研究假設檢定…………………………………………4-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1
一、結論…………………………………………………5-1
二、建議…………………………………………………5-3
三、未來研究方向………………………………………5-6

參考文獻…………………………………………………………參-1
附錄………………………………………………………附-1
附錄A 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計畫方案規劃建設…………………附-1
附錄B 農村社區個別及區域因素資料………………………………附-5
附錄C 台灣省農村社區更新執行情形………………………………附-8
附錄D 台灣省實施農漁村社區更新計畫之意見調查表………… 附-12
附錄E Scheffe法事後比較考驗…………………………………附-16



表目錄
表2-1-1 世代別東京圈集中率(对全国比: % )……………………2-5
表2-2-1 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規劃理念及模式………………… 2-6
表2-2-2 農村地區發展與規劃重要論述 ……………………………2-7
表2-2-3 更新地區居民意見……………………………………………. 2-9
表2-2-4 社區更新計畫工程內容………………………………………2-10
表2-2-5 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執行遭遇困難及建議……………… 2-11
表2-2-6 日本「町並保存」的肇始與歷程 ……………………………2-15
表2-2-7 日本愛知縣第四次田原町總合計畫之部門別計畫要項…… 2-17
表2-3-1 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兩種模式比較表 ………………………2-19
表2-3-2 民眾參與的目的……………………………………………… 2-21
表2-3-3 Arnstein的民眾參與模式……………………………………2-22
表2-4-1 政策問題結構類型表………………………………………… 2-25
表2-4-2 現代化農村建設內容指標…………………………………2-29
表2-4-3 改善農漁村社區環境計畫績效評估總效益指標……………2-29
表2-5-1 現行國內區域發展之相關計畫……………………………… 2-32
表2-5-2 農村社區及農業主要相關法規……………………………… 2-34
表3-2-1 台灣地區農村的主要問題界定 ……………………………… 3-4
表3-2-2 農村社區發展規劃要項 ……………………………………… 3-6
表3-3-1 農村社區更新子項目………………………………………… 3-12
表3-4-1 基本背景屬性在社會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5
表3-4-2 基本背景屬性在經濟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6
表3-4-3 基本背景屬性在環境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7
表3-4-4 基本背景屬性在總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8
表3-4-5 區域因素在社會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9
表3-4-6 區域因素在經濟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19
表3-4-7 區域因素在環境面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20
表3-4-8 區域因素在總效用認同程度之統計假設推衍表…………… 3-21
表3-4-9 執行層面操作型定義表……………………………………… 3-21
表4-1-1 個人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4-4
表4-1-2 社區個別因素次數分配表……………………………………4-5
表4-1-3 區域因素次數分配表 …………………………………………4-7
表4-2-1 社會層面的效用分析表………………………………………4-9
表4-2-2 經濟層面的效用分析表………………………………………4-11
表4-2-3 環境層面的效用分析表……………………………………… 4-12
表4-2-4 社會、經濟、環境面總效用分析表…………………………4-13
表4-2-5 法令、人力及經費執行問題之複選題選項次數分配表……4-16
表4-2-6 農村政策目標在生活、生產及生態三項之優先順序表……4-18
表4-2-7 農村政策目標在生活、生產及生態三項之得分表………… 4-18
表4-2-8 台灣省農漁村更新計畫方案的執行成效分析表……………4-20
表4-2-9 台灣省農漁村更新計畫方案的執行成效平均數分析表…… 4-20
表4-3-1 個人基本屬性與其效用T檢定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4-25
表4-3-2 個人基本屬性與其效用統計量結果表………………………4-26
表4-3-3 社區個別因素與其效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4-28
表4-3-4 社區個別因素與其效用統計量結果表………………………4-28
表4-3-5 民眾參與類型與其效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多重比較表… 4-30
表4-3-6 區域因素與其效用T檢定分析表…………………………… 4-31
表4-3-7 區域因素與其效用統計量結果表……………………………4-31
表A-1 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建設地區一覽表………………………附-4
表B-1 農村社區更新地區之區域因素資料(一)……………………附-5
表B-2 農村社區更新地區之區域因素資料(二)……………………附-6
表B-3 農村社區個別及區域因素資料類型……………………………附-7
表C-1 台灣省農村社區更新執行情形…………………………………附-8

圖目錄
圖 1-1-1 台灣之都市與農村地區發展現象圖…………………………1-2
圖 1-3-1 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完成地區分佈圖……………………1-6
圖 1-4-1 本研究流程圖…………………………………………………1-8
圖2-1-1 生態方式發展過程圖…………………………………………2-4
圖2-4-1 問題建構的流程……………………………………………2-26
圖2-4-2 政策評估基本分析架構……………………………………2-28
圖3-2-1 本研究設計程序圖……………………………………………3-8
圖3-2-2 本研究架構圖…………………………………………………3-9
圖3-3-1 基本背景屬性測度架構圖……………………………………3-10
圖A-1 農漁村社區更新先期規劃作業流程圖…………………………附-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Leonard Ortolano著,吳濟華、屠世亮譯(1989),環境規劃與決策,金名圖書有限公司,台北,頁3~4
古宜靈(1995),由計畫理論的變遷探討台灣規劃體制發展方向,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所,台北
西村幸夫著,王惠君譯(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遠流出版社,台北,頁20~23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電腦圖書資料公司,台北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高雄,頁18~22
吳濟華(1994),一般生活圈中心都市發展策略之研究,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
李鴻毅(1997),地政大辭典,中國地政研究所,台北
杜政榮、姜善鑫、丁力行、賴俊良、賴進貴(1998),環境規劃與管理,國立空中大學,台北,頁319~323
汪明生(1992),環境決策與管理,復文圖書出版社,高雄,頁51~53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等著(1999),公共政策,國立空中大學, 台北,頁437~457
陳順宇、鄭碧娥(1998),統計學,華泰書局,台北
陳景堂(2000),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 入門與應用,儒林圖書公司,台北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三民書局,台北,頁341~342
蕭錚(1980),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中國地政研究所,台北
錢學陶(1978),都市計畫學導論,茂榮圖書公司,台北,頁476


二、政府出版品
內政部(1997),地政法令彙編(續編),內政部地政法令編輯小組,台北
內政部地政司(1999),內政部地政司八十七年業務年報,台北
台灣省政府地政處(1994),運用地政手段加強土地開發利用,為民服務宣導手冊
台灣省政府地政處(1997),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十年回顧專輯,台中
台灣省政府地政處(1997),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執行情形,台中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5),研擬之「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法」草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6),國土綜合開發計畫
李登輝(1985),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三民主義在台灣的見證,台北
陳水扁(2000),520總統就職演說全文,總統府
桃園縣、新竹市、南投縣、台中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等11縣市政府編印(1998),87年統計要覽

三、期刊
Ernst﹐C.L.著,韓選棠譯(1996),西德農村更新─村鎮維護與發展的最佳途徑,台灣地政雜誌,第126期,pp12~16
台灣地政社論(1998),農地重劃社區更新應兼顧生態環境及景觀美化,台灣地政雜誌,第150期,p3
李朝賢(1999),改善農漁村社區環境計畫之績效評估─生活品質之衡量,農業金融論叢,第42輯,pp117~150
吳綱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的演變,人與地雜誌,第180期,pp74~86
吳濟華(1987),落實城鄉均衡發展應有的觀念與具體措施,台灣經濟,第146期,pp13~23
吳珮瑛、施伯宜(1996),台灣各縣市生活品質水準之比較,台灣經濟,第240期,pp26~38
徐育珠、黃仁德(1993),經濟成長、生活素質與公共支出:台灣地區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報,第66期,pp73~123
郭瑞坤(1999),城鄉新風貌美國篇─以美國鄉村環境規劃為例,空間雜誌,第117期,pp37~39
曾敏捷(1988),台灣經濟發展與生活素質之研究─生活素質綜合指數試編,臺灣銀行季刊,39:4,pp40~63
翁興利(1993),政策分析模式與知識探索系統之聯結研究,法商學報,第28期,pp11~13
陳昭郎(1997),台灣農漁村發展與規劃之課題與策略,人與地雜誌,第165期,pp9~15
劉健哲(1990),德國鄉村發展策略之研究,台灣經濟月刊,第163期,pp1~20
劉健哲(1994),農村社區的原由及其目標與手段之探討,台灣地政,第105期
劉健哲(1997),農漁村規劃建設之內涵及其問題與對策之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4眷第1期(No.131),pp213~238
劉健哲(1998),台灣省農漁村社區更新規劃與建設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39輯,pp103~161
劉健哲(2000),農村規劃與村民參與,農業金融論叢,第43輯,pp147~174
劉富善(1996), 台灣省農漁村基層建設、發展與檢討,農業金融論叢,第36輯,pp369~432
蔡宏進(1988),鄉村發展的概念、理論與實際,台灣經濟月刊,第144期,pp1~8
謝敏文、宋玉珍(2000),日本城鄉風貌改造制度與實務之探討,人與地雜誌,第194期,pp41~64
韓選棠(1992),農村社區更新規劃之基本理念與實務,農業工程學報,第38卷1期,pp18~31
韓選棠(1997),建設富麗農漁村之理念與作法,人與地雜誌,第165期,pp4~15
韓選棠、劉健哲(1998),建設富麗農漁村之探討,台灣地政,第142期,pp5~18


四、研討會論文與碩士論文
卞六安(1987),農村地區發展規劃之基本目標與方向,農村地區綜合發展規劃研討會論文
林英彥(1987),農村社區土地利用與規劃,農村地區綜合發展規劃研討會論文
林妍儀(1998),農漁村社區更新計畫之績效評估─以雲林縣虎尾鎮竹圍子社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殷章甫(1990),農村規劃與農地利用,七十八年度農村綜合研討會論文
蔡宏進(1994),台灣經濟發展階段與農村發展規劃,農村發展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國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蕭惠彬(1994),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公共參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選棠(1990),農村更新與規劃之基本理念,農村地區綜合發展規劃研討會論文
鈴木輝隆(1999),陳亮全譯,活用居民力量從事社區總體營造─感受日本社區新潮流,南部社區領導人研討會

五、外文部分
Advisory Commissi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1980),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American Federal System, Washington, D.C.:ACIR.
Alonso,W.(1964), Location and Land Use, Harvard Univ.
Bayerishes Staatsministerium fuer Ernaehrung ,(1982),Landwirtschaft und Forsten,「Bayerishes Dorferneuerungsprogramm」(西德巴戈利亞邦農村更新)
Campbell,A.(1976), Subjective Measure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s, 31(2):117-124.
Dunn,W.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Easterlin,R.A.(1973),〝Does Money Buy Happiness?〞 The Public Interest﹐ No.30,Winter.
Inglehart,R.(1977),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aisbitt,J.(1982),Megatrends.N.Y .:Warner Books,INC.
Sargent,F.O. ,P.Lusk,J.A.Rivera,and M.Varela(1991),Rur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Island Press.
Arnstein,S.R.(1969),A Ladder of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vol.35(July),pp216-224.
Von Thünen,J.H.(1826),Der Isolierte Staat Hamburg
田原町(1996),まちづくりの指針,日本愛知縣第四次田原町總合計畫

六、其他
內政部營建署,營建統計分析, http://www.cpami.gov.tw/kch/statisty/aco-2.htm(1999/11/10)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台灣省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http://www.tpg.gov.tw/pdaf/statistic/agri/b5.htm(1999/6/5)

台灣省民政廳(1999),台灣省歷年人口統計指標, http://www.tpg.gov.tw/pdaf/stat/index.htm(1999/6/5)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台灣省農業統計, http://www.tpg.gov.tw/pdaf/indexntp.htm(1999/11/9)
行政院主計處,財政改善之十年政策行程執行成果及未來展望, http://140.129.146.192/dgbas03/bs5/fisimpro.htm(1999/11/17)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政策白皮書, http: //www.coa.gov.tw/policy/awbook/index.htm(1999/11/17)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