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0107-17434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0107-174344
論文名稱
Title
電影美學消失了嗎? ─論機械複製到數位繁殖的電影藝術之斷裂與延續
The Disappearing of Cinema Aesthetics? ─On the Breakthrough and Duration of Film Arts from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o Digital Propag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4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7-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9-10
關鍵字
Keywords
電影產業、機械複製、晚期資本主義、電影美學、影像、電影、數位電影、後現代
Film Aesthetics, Film, image, film industries, digital fil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34 次,被下載 446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3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463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qu’est-ce que le cinéma?」破題,就電影之歷史脈絡、影像內涵與外在環境之變遷,釐清數位科技介入電影本體所引發對於技術、產業與美學之可能變革。並透過數位電影的內在本體與外在場域之特徵與建構,提出電影美學後現代轉向之如何可能,以及社會參與與民主發動之論述與策略。最後,本研究試圖於當代社會氛圍中,提出le cinéma─en soi之美學觀,以流變主體與創造之力解構電影本體論以及人與電影間之主客關係,作為電影美學之後現代轉向。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ion ”qu’est-ce que le cinéma?” is set up as the initial poin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re topic. As we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nowadays has raised the essential altering of inner and outer fields as to Film. At firs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film history, imag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we attempt to figure out the possible revolution of technology, industries and aesthetics about the films. In addition, through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ner and outer fields towards digital films, we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ostmodern turn on film aesthetics as well as the demonstration and strategies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Finally, we tr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esthetics on le cinéma─en soi. Moreover, we acclaim that le-cinema-en-soi makes itself a becoming subject and gains the varieties of creation power to deconstruct Film ontology as well as the object/su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film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文獻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5

第二章 從機械複製到數位繁殖的電影藝術 17
第一節 技術介入的電影藝術 17
一、電影的內在結構 17
二、藝術生產與技術介入 23
三、電影與物質技術的關聯 26
第二節 靈光消逝的電影藝術 28
一、從圖騰到影像的視覺形象 28
二、驅使靈光消逝的機械複製 30
三、機械複製下的電影美學 34
第三節 電影技術與藝術的發展 38
一、電影誕生:技術召喚了現實的寫實敘事 40
二、有聲電影:技術奠定了電影的視聽方式 41
三、彩色電影:技術改變了世界的表現方式 43
四、家庭電影:電視開啟了電影的日常生活 45
五、電影藝術與美學系統的發展 47
第四節 數位時代的電影技術與藝術 51
一、數位電影:技術驅使著電影的本質變化 51
二、電影數位化與數位電影 53
第五節 數位電影的後現代轉向與問題意識 58

第三章 數位技術介入電影藝術的內在轉向 62
第一節 數位時代的電影奇景 62
第二節 電影美學的再現問題 71
一、Bazin的電影是什麼? 71
二、Kracauer的電影是什麼? 73
三、電影的影像是什麼? 76
第三節 數位時代中影像概念的轉向 79
一、典範轉移的關鍵因素 79
二、從動畫到電腦動畫與數位成像 82
三、數位成像與影像間的逼近 87
第四節 數位電影的虛擬真實與美學意涵 89
一、局部數位電影(partial digital films)的微觀影像美學 92
二、準數位電影(quasi digital films)的景觀影像美學 94
三、全數位電影(totally digital films)的擬觀影像美學 97

第四章 數位技術介入電影藝術的外在轉向 100
第一節 傳統電影的外在特徵 100
一、電影工業的意識形態 100
二、電影產業的工業結構 106
三、作者電影的意識型態 111
四、作者電影與藝術電影產業 118
五、電影產業與第一媒體時代 122
第二節 數位傳輸與第二媒體時代 125
一、數位時代的電影雜記 125
二、第二傳播時代的數位電影 127
三、數位複製與影片所有權的爭議 133
四、數位電影與Copyleft的概念 139
第三節 數位放映與家庭電影院 147
一、螢光降臨的暗箱電影院 147
二、磷光展現的電視與日常生活 151
三、幻之光的網路觀眾與虛擬社群 155
第四節 晚期資本主義的電影產業 161

第五章 電影美學的後現代轉向 170
第一節 從Jameson的後現代理論出發 170
一、電影美學消失了! 170
二、認知繪圖與自主藝術的可能 175
第二節 從Deleuze的理論討論後現代的電影美學問題 179
一、流變作為一種觀看的自主 179
二、德勒茲的電影:時間─影像 187
第三節 電影美學的後現代召喚 193
一、le-cinema-en-soi 193
二、電影美學的後現代召喚 196
三、走向對話的美學:電影美學(小寫) 198
第四節 後現代的電影實踐 202
一、再次整理從機械複製到數位繁殖的後現代轉向 202
二、數位時代的電影實踐之力 206

第六章 後現代的電影意義 215
第一節 對於le-cinéma-en-soi的提問 216
一、數位技術引發的以己─電影美學問題 216
二、回到電影教育的異質之力 2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貢獻 221

參考書目 22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Agel, H. 1963, Esthetique du cinema. 中譯本由徐崇業譯,1994,《電影美學概
述》。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Arnheim, R. 1932, Film as Art. 中譯本由邵牧君譯,2003,《電影作為藝術》。北
京市:中國出版社。
Bakhtin, M. M. 1929,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中譯本由白春仁等譯,
1998,〈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學問題〉,收錄於《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
Balázs, B. 1945, Theory of the Film. 中譯本由何力譯,2003,《電影美學》。北京
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Bathe, R. 1975, En sortant du cinema. 中譯本由懷宇譯,1995,〈走出電影院〉,收
錄於《羅蘭•巴特隨筆選》。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
Baudrillard, J. 1976,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中譯本由馬海良譯,2000,〈象
徵交換與死亡〉,收錄於《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汪民安等主編):302-328。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In Foster, H(ed.), 1988, The
Anti-Aesthetic. 中譯本由呂健忠譯,1998,《反美學》。台北市:立緒。
--------1995, Le Crime Parfait. 中譯本由王為民譯,2000,《完美的罪行》。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Bazin, A. 1985, Qu'est-ce que le cinema ? 中譯本由崔君衍譯,1995,《電影是什
麼?》。臺北市:遠流。
Bell, D. 1978,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中譯本由趙一凡、蒲隆、
任曉晉譯,1991,《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臺北:桂冠。
Benjamin, W. 1936,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中譯本由許綺玲譯,1998,〈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收錄於《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1989, Charles Baudelaire: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 中譯本由王才勇譯,2005,《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Best, S. &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中譯本由
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市:巨流。
--------1997, The Postmodern Turn. 中譯本由陳剛等譯,2002,《後現代轉
向》。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Bobker, L. R. 1974, Elements of Film. 中譯本由伍菡卿譯,1986,《電影的元素》。
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Bonnewitz, P. 1997, 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中譯本由
孫智綺譯,2000,《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出版。
Cavell, S. 1979, Reflections on the Ontology of Film. 中譯本由齊宇、利芸譯,
1993,《看見的世界─關於電影本體的思考》。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Calinescu, M. 1987,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n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中譯本由周憲、許鈞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Danto, A. 1997,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中譯本由林雅琪、鄭慧雯譯,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
Deleuze, G. 1983, Cinéma I: L’image-mouvement. 中譯本由黃建宏譯,2003,《電
影I:運動─影像》。台北市:遠流。
--------1983, Cinéma I: L’image-temps. 中譯本由黃建宏譯,2003,《電影II:時間
─影像》。台北市:遠流。
Giannetti, L. 1996, Understanding Movies. 中譯本由焦雄屏譯,2001,《認識電
影》。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Graham, G. 1999, The Internet: A Philosophy Inquiry. 中譯本由江淑玲譯,2003,
《網路的哲學省思》。台北市:韋伯文化。
Jameson, F. 1988, ‘Cognitive Mapping’. 中譯本由王志弘譯,1995,〈認知繪圖〉,
收錄於《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王志弘編)。臺北:自印。
--------1990, 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 中譯本由陳清僑等譯,
2003,《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判裡論文選》(張旭東編)。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2, On Culture Studies. 中譯本由謝少波譯,1998,〈論文化研究〉,收錄
於《快感:文化與政治》(王逢振主編):229-275。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The Cultural Turn. 中譯本由胡亞敏等譯,2000,《文化轉向》。北京
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Jordon, T. 2001. 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中譯本由江靜之譯,2003,《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市:韋伯文化。
Jousse, T., Rollet, P.,Toubiana, S.(ed.) 1996, 100 Journées qui Ont Fait le Cinéma.
中譯本由蔡秀女、王玲琇譯,1996,《電光幻影一百年》。臺北市:遠流。
Kracauer, S. 1960, Theory of Film: The Redem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中譯本由
邵牧君譯,2006,《電影的本性》。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Marcuse, H.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中譯本由劉繼譯,1989,《單向度的人》。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Martin, M. 1955, Le langage cinématographique. 中譯本由何振淦譯,1985,《電
影語言》。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Marx, M.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中譯本由伊海宇譯,199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市:時報。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中譯本由何道
寬譯,2005,《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Meechan, P. & Sheldon, J. 2000, 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中譯本由王
秀滿譯,2003,《現代藝術批判》。台北市:韋伯文化。
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Maxwell, R. 2001, Global Hollywood. 中譯本由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臺北市:巨流。
Sadoul, G. 1973, Hisoitre generale du cinema. 中譯本由徐昭、胡承偉譯,1995,《世
界電影史》。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Slevin, J. 2000, 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中譯本由王樂成、林佑聖、葉欣儀譯,
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市:弘智文化。
Spargo, T. 1999, Foucault and queer theory. 中譯本由林文源譯,2002,《傅柯與酷
兒理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中譯本由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
《電影理論解讀》。臺北市:遠流。
Thompson ,K. & Bordwell, D. 1994, Film History:An Introduction. 中譯本由廖金
鳳譯,1998,《電影百年發展史》。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Virenque, A. 1999, L’industrie cinématographique française. 中譯本由林崇慧譯,
2002,《法國電影工業》。台北市:麥田出版。
Wasko, J. 1994,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 中譯本由魏玓譯,1999,《超越
大銀幕─資訊時代的好萊塢》。臺北市:遠流。
Usai, C. P. 2000, The Death of Cinema:History, Cultural Memory and the Digital
Dark Age. 中譯本由陳儒修譯,2004,《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
黑暗時代》。臺北市:電影資料館。
董志強,2002,《消解與重構─藝術作品的本質》。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田兆耀,2006,《電影美學與文化學》。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達義,2000,《好萊塢•電影•夢工廠》。臺北市:揚智出版。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佛洛伊德和拉康》,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市:遠流。
劉宏球,2006,《電影學》。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葛菲,2004,〈數位時代的主流電影趨勢─從《鐵達尼號》走紅全球說起〉,《理
論與批評:全球化語境下的影響與思維》(王志敏、杜慶春主編):477-496。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黃文達,2004,《外國電影發展史》。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賈磊磊,2001,〈電影的虛擬時代〉,收錄於《電影理論:邁向21世紀》(蒲震元、
杜寒風主編):78-86。北京市:北京廣播電影學院出版社。
古時雨,2006,〈信息時代:電影是什麼?─後影視的數碼思維〉,收錄於《電影
學前沿》(宋家玲主編):208-228。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賈否、路盛章,2002,《動畫概論》。北京市:北京廣播出版社。
賈磊磊等,2005,《影像的傳播》。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許南明、富瀾、崔君衍,1986,《電影藝術辭典》。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豐偉,2000,《網路不斷革命論》。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陳幼慧,2002,〈現代與後現代之爭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對後現代知
識狀態的反省〉,收錄於《教育哲學與文化:弱者的聲音:環境、女人、兒童與教育學術社群》(但昭偉主編)。臺北市:五南。
朱存明,1995,《靈感思維與原始文化》。北京市:學林出版社。
周星、王宜文等,2004,《影視藝術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歌東,2003,《數位時代的電影藝術》。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蔡錚雲,2006,《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
社。
王志敏,2006,《現代電影美學體系》。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餘紀,2004,〈數字化電影的寵兒:災難片的美學及其相關問題〉,收錄於《理論
與批評:全球化語境下的影響與思維》(王志敏、杜慶春主編):465-476。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二、英文書目

Adorno, T. W. 1936, ‘Letter to Walter Benjamin’, in Taylor, R.(ed.), 1986,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Verso.
--------1938, ‘On the Fetish-Character in Music and the Regression of Listening’, in
Arato, A. & Gebhardt, E.(ed.), 1978, 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ol Reader. New York: Urizen Books.
--------1941, ‘On Popular Music’, in Storey, J.(ed.), 1998,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63,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Bernstein, J. M.(ed.),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audrillard, J. 1993, Transparency of Evil: Essays on Extreme Phenomena. New York: Verso.
--------1994,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njamin, W. 1934, The Author as Producer. in Reflections.( trans. by Jephcott, E. 1978), pp.220-238.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中譯本由何珊譯,2001,《作為生產者的作家》。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Bordwell, D., Thompson,K., Staiger, J. 1985, 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
Film Styles and Mode of Production to 1960. New York: Routledge.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83, Anti-Oedipu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delman, B. 1979, Ownership of the Image: Elements for a Marxist Theory of Law.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eather, J. 1994, Publishing, Piracy And Politics─A History Study of Copyright in
Britain. London: Mansell.
Flitterman-Lewis, S. 1992, ‘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elevision’. in Allen, R.C.(ed.), 1992,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New York: Routledge.
Hansen, B. M. 1997, ‘Mass Culture as Hieroglyphic Writing: Adorno, Derrida,
Kracauer’. in Pensky, M.(ed.) ,The Actuality of Adorno: Critical Essays on Adorno and the Postmodern; pp.83-111,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alperin, D. M. 1999. Saint Foucault: Toward a Gay Hagiography. NY: Routledge.
Harvey, S. 1996, ‘What is Cinema? The Sensuous, the Abstract and the Political’. in
Williams, C.(ed.), Cinema: Beginnings and Future. 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Press.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 London: Sage.
Makhmalbaf, S. 2000,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The Future Cinema’ in Simpson,
P., Utterson, A., Shepherdson, K. J.(ed.), 2004, Film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e C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Musser, C. 1991, Before the Nickelodeon:Edwin S. Porter and the Edis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ale, S. 1981, ‘Art Cinema as Institution’ in in Nowell-Smith, G.(eds), 1999, The
Cinema Book.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Publishing.
Petley, J. 1999. ‘Art Cinema’ in Nowell-Smith, G.(eds), 1999, The Cinema Book.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Publishing.
Poster, M. 1995, The Second Media Ag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三、學術論文

賴曉黎,2000,〈資訊的共用與交換─駭客文化的歷史、場景與社會意涵〉。台北
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黃鈴翔,2003,〈台灣地區數位電影之現況與發展研究〉。台北市:國立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研究所。
江明珊,2002,〈聽MP3,何罪之有?─台灣數位音樂科技、法律與流行音樂工
業之角力的開戰〉。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蕭伊雯,2005,〈觀賞電影的動機與行為─電影院與在家觀影經驗之比較〉。新竹
市: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鍾尚宏,2005,〈流動中的酷兒空間─從《艷光四射歌舞團》與《十七歲的天空》
觀看「解放」的酷兒空間〉。高雄市: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陳慶德,2004,〈靈光消逝,機械複製─論班雅明的電影美學〉。高雄市:國立中
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石運成,2003,〈以經濟學奧國學派之經濟與法律觀點,從Copyleft探討著作權
體系之發展〉。高雄縣: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王維菁,1999,〈著作權與臺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市:世新大學傳
播研究所。
翁瑞鴻,2006,〈音像製程數位化於創作方法與思維之影響初探〉。台南縣:國立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

四、期刊雜誌

Beauvais, Y. 2000, ‘Démonter le cinéma’, 中譯本由高布塔譯,2003,〈解構電影〉,
《電影欣賞》,第116期(2003年9月),頁34-39。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中譯本由項秉仁譯,1984,〈城市的形
象〉,《建築師》,第19期(1984年7月),頁244-250。
龐奴,1999,〈給二十一世紀的影迷備忘〉,《電影欣賞》,第98期(1999年7月),
頁62-63。
彭怡平,2003,〈漫談法國數位電影〉,《電影欣賞》,第116期(2003年9月),頁
117。
李慧豐,2002,〈最終幻想評析〉,《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2002年
3月),頁64-68。
李亦中,2003,〈交互與分野─中國數位影視的現況及趨勢〉,《電影欣賞》,第115
期(2003年7月),頁114。
劉永皓,1999,〈毀滅,她說〉,《電影欣賞》,第98期(1999年7月),頁45-50。
林志明,2003,〈錄像,電影的他者〉,《電影欣賞》,第116期(2003年9月),頁
11-14。
黃玉珊,1996,〈世界動畫發展簡史〉,《影響》,第74期(1996年6月),頁13-29。
西婷,2004,〈後電影產品與後電影時代〉,《電影藝術》,第298期(2004年9月),
頁13-16。
齊隆壬,1999,〈科技時代的後電影理論〉,《電影欣賞》,第98期(1999年7月),
頁51-52。
陳學聖,2005,〈攝影者與20世紀初的電影實驗〉,《中國攝影》,第307期(2005
年1月),頁54-58。
章曦元,2002,〈DV傳播:開啓個人影像時代的’金鑰匙’〉,《中國傳媒報告》,
2002年第2期(2002年3月),頁124-125。
張健康,2003,〈DV現象:傳播的自由及其批判〉,《中國傳媒報告》,2003年第
3期(2003年5月),頁100-102。
鄭陸霖,2006,〈Creative Commons:社會學的當代挑戰〉,《創用 CC 電子報》,
第7期(2006年11月)。
蔡錚雲,1998,〈後現代與藝術之間的文化邏輯─詹明信的文本解讀〉,《視覺藝
術》,1998年第1期(1998年1月),頁61-75。
宋國誠,2006,〈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依斯的「人智學藝術」〉,《破報》,
復刊422期(2006年8月)。
楊凱麟,2003,〈德勒茲「思想-影像」或「思想=影像」之條件及問題性〉,《臺
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2003年11月),頁337-368。
王志弘,1996,〈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重要文獻之評介〉,《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八期,頁117-128。

五、網路資料

Creative Commons之相關資料連結。資料來源:Creative Commons官方網站,網
址:http://creativecommons.org/。
Lessig, L. 2004, Free Culture. 資料來源:
http://www.cnblog.org/freeculture/?p=freeculture。
布里安•漢德遜,1976,〈電影理論的兩種類型〉,周傳基譯。資料來源:中國學
術網,網址: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9163。
彭友聖,2004,〈好萊塢電影業之融資實務〉。資料來源:台灣電影網,網址:
http://tc.gio.gov.tw/lp.asp?CtNode=61&CtUnit=2&BaseDSD=7&nowPage=2&pagesize=5。
動畫相關資料連結。資料來源:台灣電影筆記網站,網址:
http://movie.cca.gov.tw/Cinema/Dictionary/Content.asp?CategoryID=25。
台北市電影票房相關資料連結。資料來源:2006台北市電影票房排行榜,網址:
http://www.taipeibo.com/2006.htm。
台灣電影史相關資料連結。資料來源:台灣電影筆記網站,網址:
http://movie.cca.gov.tw/HISTORY/。
李敬,2002,〈數位電影的里程碑〉。資料來源:中華傳媒傳媒學術網,網址: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cademic_zjlt_lw_view.jsp?id=4175&peple=49。
廖金鳳,2001,〈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台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筆記〉。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筆記。網址:
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126。
林泰州,〈當數位電影槓上傳統電影〉。資料來源:林泰州電影網,網址:
http://www.yuntech.edu.tw/~lintj/note/digitalevent/2.htm。
張嬙,2006,〈中國網路新焦點 顛覆僵化媒體的播客文化〉。資料來源:國家影
音產業資訊平臺。網址:http://www.gio-media.com.tw/newsletter/info/info0016_03.html。
鄭立明,2002,〈數位到底革了什麼命〉。資料來源:台灣電影筆記,網址:
http://movie.cca.gov.tw/Festivals/Content.asp?ID=40&Country=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