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1112-1039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1112-103912
論文名稱
Title
排灣族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研究
The Research of by paiwan Author,Ahronglong Salin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9-11
關鍵字
Keywords
書寫策略、排灣族作家、亞榮隆•撒可努、獵人哲學、強權文化
Philosophical, Writing Strategies, Ahronglong Sakinu, Power culture, Paiwan cultur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3 次,被下載 357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570 times.
中文摘要
幽默樂觀中尋找身為原住民的驕傲,熱情執著中捍衛排灣文化的瑰寶,他是深具魅力的排灣族作家—亞榮隆•撒可努。他以獨特淺白的筆觸撼動了讀者的內心,以筆刀代替番刀捍衛排灣文化,並傳遞父親的獵人智慧,平易近人且充滿趣味的文風,使讀者感染其樂觀的思維,因而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及訪談的方式來探討撒可努寫作策略及作品的精神意涵。本論文分五章進行探討,各章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揭櫫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方法、文獻探討及論文架構。第二章:<亞榮隆.撒可努生平與著作介紹>,從少年時代的撒可努、保一總隊的撒可努到回歸部落的撒可努依序介紹其成長背景,並從他的成長背景來看其文化認同之路,其興辦獵人學校的心志,並探究排灣文化對其影響,最後再就其目前出版的作品作一探討。第三章: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的寫作策略>從語言表達形式、語言表達技巧、修辭運用策略三方面來探討。其中在語言表達形式上,撒可努在作品中使用大量未被翻譯的原住民語詞,及用注音標示的原住民語言,在在都顯示其獨特寫作方式。另外在活潑的修辭技巧上,擬人化的動物世界及巧妙的動物式譬喻則可見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情懷。第一人稱的表達手法與大量運用對話則使其文風更顯生動活潑。第四章: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的精神意涵>從啟迪文學生命的助手、傳承獵人哲學的智慧、喚起族群的自我認同、控訴強權文化的入侵四方面來看其作品的精神意涵。第五章:<結論>總結本論文研究結果,及探討亞榮隆.撒可努小說的價值與其對傳統文化的發揚與保存,進而看其對獵人傳統文化的落實。最後提出未來進一步相關研究延伸。
Abstract
Ahronglong Sakinu is a Paiwan writer who has great charm and has been maintaining the prid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with his humorous and optimistic personality and defending the treasures of Paiwan culture with his incredibly enthusiasm and dedication. By using a plain but unique style of writing, Sakinu touches the heart of the readers. Not only does Sakinu pass his father’s wisdom as a hunter in his works, but he also defends the Paiwan culture with his pen instead of his Aboriginal knife. Through his approachable and fun style of writing, Sakinu always infects his readers with his optimistic thoughts. On this accou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dopt the text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writing strategies and the spirit and meaning of Sakinu’s works.

This study ha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 conduct the discussion,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each chapter are listed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This chapter contain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ology,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2: “Ahronglong Sakinu’s Life and Works”─This chapter sequentially introduces Sakinu’s background from his boyhood, his job in Special Police First Headquarters, to the time he returned to his tribe in order to probe into his road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his determination of establishing a hunter school. Further, the influence of Paiwan culture on him has been explored as well. In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his work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so far are also provided for a throughout exploration.

Chapter 3: “Ahronglong Sakinu’s Writing Strategies”─The writing strategies of his works have been explor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orm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skill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he strategies of rhetorical application. In the form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Sakinu has a unique writing style which presents a large number of untranslated Aboriginal words and Aboriginal language with phonetic symbols in his works. In addition, he also has excellent rhetorical skills which sufficiently and clearly show his feelings towards the harmonious living with the nature through an anthropomorphic animal world and subtle animal metaphors. Also, both the first-person form of expression and the extensive use of dialogue make his works more vivid and lively.
Chapter 4: “The Spirit and Meaning of Ahronglong Sakinu’s Works”─In this chapter, four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assistant who enlightens the literary life”, “inherit the wisdom of a philosophical hunter”, “arouse the self-identity of the tribal group” and “accuse the invasion of power culture” have been explore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and meaning of Sakinu’s works.

Chapter 5: “Conclusion”─The final chapter h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study. Moreover, the value of Sakinu’s work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ing and preserving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been also explored to s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hunter culture in his works. Finally, further relevant research that can be extended is provided for future reference as well.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1
第四節 論文架構..............................................12

第二章 亞榮隆.撒可努生平與著作
第一節 童年的記憶—少年撒可努..................14
第二節 尋根的起點—保一總隊的撒可努......17
第三節 深耕的步伐—回歸部落的撒可努.....19
第四節 出版專著及電影、卡通拍攝.............28
第五節 撒可努與排灣族................................55
一、撒可努的部落.............................55
二、撒可努的排灣傳統儀式婚禮....56
三、撒可努與排灣族神話...............57
四、撒可努與排灣族信仰...............60

第三章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的寫作策略
第一節 語言表達形式.................................67
一、漢譯語詞..........................................68
二、日譯語詞..........................................86
第二節 語言表達技巧.................................87
一、第一人稱的敘述......................87
二、對話方式的呈現.....................88
第三節 修辭運用策略........................ 95
一、人性化的動物世界.................95
二、擬人化的萬物.........................98
三、巧妙的動物式譬喻................101
四、幽默風趣的譬喻手法.............102
第四節 豐富多元的山林筆觸......... ...103
一、豐富多元的山林筆觸:動物部分......103
二、豐富多元的山林筆觸:植物部分.......106

第四章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的精神意涵
第一節 啟迪文學生命的助手...........................108
第二節 傳承獵人哲學的智慧...........................115
一 、獵人的狩獵文化哲學.................116
二 、獵人的生態平衡哲學.................122
三、 獵人的狩獵禁忌哲學................125
四、 獵人的土地倫理觀....................129
第三節 喚起族群認同..................................133
一 、自省與自覺..............................133
二 、喚起族人的集體記憶.............138
三 、小米酒的傳統文化意義.........141
第四節 控訴強權文化入侵.........................144
一 、正名運動...............................145
二 、資本主義在部落的滲透........147
三 、土地生存的剝奪.....................150
四 、西方宗教的介入.....................153
第五章 結論..................................................155


參考書目..........................................................162
亞榮隆.撒可努採稿......................................16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參考書籍

﹙一﹚ 撒可努作品 ﹙依出版時間排序﹚

亞榮隆•撒可努,《拉勞蘭—肥沃的土地》,台北市:海翁出版社,2002。

亞榮隆,撒可努《巴里的紅眼睛》,台北市:新自然主義,2003。

亞榮隆•撒可努,《山蕏•飛鼠•撒可努》,台北縣:耶魯國際文化,2005。

亞榮隆•撒可努,《走風的人》,台北縣:耶魯國際文化,2005。

亞榮隆•撒可努,《外公的海》,台北縣:耶魯國際文化,2011。

﹙二﹚ 一般著作 ﹙依出版時間排序﹚

高爾基〈GORKY〉,<論散文>,《高爾基論文學》,蘇聯作家出版社,1955。

衛惠林,《台灣風土誌》,台北市:中華書局,1956。

許世珍,〈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民族研究所集刊》第2期,1964年。

瑪仁•愛爾渥德〈Ma Renthe•lreland Wode〉著、丁樹南譯,《人物刻畫基本論》,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

佛洛伊德〈Freud〉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縣:志文出版社,1975。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冊﹚》,台北:時報出版社,1975。

高淵源,《台灣高山族》,台北市:香草出版社,1987。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縣:張老師出版社,1991。

鄭元慶,《臺灣的原住民文化》,台北市:光華書報,1994。

范純甫,《原住民風情》,台北市:華嚴出版社,1996。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年。

高業榮,《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東市:東華出版社,1997。

Ashcroft、Grifffiths、Tiffin 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8年。

潘英,《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台北:臺原,1998。

曾建次,《祖靈的腳步》,台北市:晨星出版社, 1998。

潘蛟,《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北京:中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

瓦歷斯.諾幹,《番人之眼》,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9。
童春發,《排灣族史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陳原,《語言與語言學論叢》,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2001。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武陵,2001年。

尤哈尼•伊斯卡卡特,《原住民覺醒與復振》,台北市:前衛,2002。

林道生,《原住民神話與文化賞析》,台北市:漢藝色妍出版社,2003。

達西烏拉灣.畢馬( 田哲益)《排灣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2003年。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 》,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3。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台北縣:印刻出版社,2003。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浦忠成,<自治與土地>,《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出版,漢蘆圖書總經銷,2005。

浦忠成,《從部落出發-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出版,
翰蘆圖書總經銷,2005。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城》,台北市:五南,2007。

譚昌國,<呼喚祖靈的巫師>,《排灣族》,台北市:三民出版社,2007。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市:聯合文學,2010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2010
﹙三﹚報紙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陳器文:<期待原住民圖像的出現>,《文訊》,2002年11月。

林忠和,<國文老師搖頭,出版社老闆說NO—素人作家撒可努>,《少年台灣》,第9期,2003。

何琦瑜<重回部落,尋找排灣獵人基因>,《天下雜誌》第268期,2003。

何琦瑜、李雪莉<我很優秀,我也很快樂>,《天下雜誌》268期,2003。

蔡明洵:<行走曠野,錘鍊原民智慧>,《天下雜誌》第287期,2003。

劉宇青<(講義英雄:亞榮隆.撒可努)森林裡的人本教育者>,《講義》,37卷2期頁218,2005。

蔡文婷<走風的人—撒可努>,《台灣光華雜誌》31卷2期,2006。

亞榮隆.撒可努:<拉勞蘭部落青年會—獵人會所>,《部落教育》第8輯,頁109,2006。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

吳家君:《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呂慧珍:《90年代台灣原住民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

顏婉娟《烏來泰雅族婦女飲酒經驗之探討》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2000。

伊象菁:《原住民文學中邊緣論述的排除與建構—以瓦歷斯.諾幹和利格拉樂.阿烏為例》,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董恕明:《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陳秋萍:《原住民文學中的自我認同與主體重建》,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錦燕:《後殖民的部落空間—析論瓦歷斯.諾幹「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主體建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 。

趙慶華:《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烏為考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陳明珍:《析論原住民的飲酒文化與其文學關係》,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李玉華:《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歷程與主體意識的建構》,逢甲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洪浩仁:《經由故事敘述傳遞環境哲學:以喬瑟夫.布魯夏克與亞榮隆.撒可努的原住民文學作品為例》,靜怡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潘泠枏,《排灣族作家研究----以陳英雄、莫那能、利格拉樂.阿女烏、亞榮隆.撒可努為對象》,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洪浩仁,《經由故事敘述傳遞環境哲學:以喬瑟夫.布魯夏克與亞榮隆.撒可努的原住民文學作品為例》,台中:靜怡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高意淳:《亞榮隆.撒可努生命史中傳統生態知識的建構與傳承》,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蔡政惠《原住民文學書寫中的原漢關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高綨毓:《排灣族作家作品中的族群意識與書寫策略---以莫那能、阿女烏、撒可努為探討對象》,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徐時福:《台灣原住民小說的都市書寫》,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吳斐甄:《亞榮隆.撒可努的獵人文學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余友良《空間、文化、情感—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鄉書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五﹚網路資料
出處:恢復我們的姓名–莫那能的部落–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bohomewe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