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020108-18354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020108-183547
論文名稱
Title
學生參與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影響其雇主知識與求職意願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10-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10-20
關鍵字
Keywords
求職意願、企業校園關係活動、雇主知識
employer knowledg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1 次,被下載 428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286 times.
中文摘要
由於國內針對招募管道的研究,多以內部招募之「員工介紹」與外部招募之「網際網路」為主,並無單獨針對校園招募活動所作之研究,且目前的研究對於校園招募的定義,主要是以大學所辦理之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以及透過學校就業輔導單位協助推薦人才為主,對於近年來各項較新穎之企業校園關係活動著墨甚少,因此,本研究採用Cable &Turban(2001)的雇主知識概念化模型,探討學生參與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後,對於其雇主知識與求職意願之影響。

經由採訪國立中山大學十三位應屆畢業學生,以及本研究者之個人經驗,歸納出各項企業校園關係活動之類型與內容,將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分為「以立即性招募徵才需求為主」、「以關係建立為主,但仍含有招募的色彩」與「以關係建立為主」三種類型,並發現不同類型之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對於學生之雇主知識與求職意願會有不同影響。此外,並對於企業如何有效的透過校園關係活動,以增加學生之雇主知識與求職意願提出建議。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3
第二章文獻探討4
第一節招募4
第二節企業品牌與品牌權益7
第三節雇主知識10
第四節小結13
第三章研究方法14
第一節深度訪談14
第二節參與觀察16
第三節資料蒐集17
第四節資料分析21
第四章結果分析23
第一節企業校園關係活動之類型23
第二節學生參與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後對其雇主知識之影響36
第三節學生參與企業校園關係活動後對其求職意願之影響57
第五章討論與建議64
第一節學生參與不同類型活動後對其雇主知識與求職意願之影響64
第二節企業辦理不同校園關係活動所應注重的重點68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71
參考文獻7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吳美連、林俊毅 (199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吳美連、林俊毅 (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李美華 (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Babbie)

高景堂 (1996)。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應用手冊。台北:漢宇。

高淑清 (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張緯良 (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振燧 (1996)。顧客基礎的品牌權益衡量與建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
大學,1996)。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4NCCU0121007。

黃英忠 (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 (譯) (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
北:五南圖書。(W.Bauer&Gaskell,2002)

二、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rber, A. E. (1998). Recruiting employees: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Thousand Oak, CA: Sage.

Biel, A.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6)

Brasco, T. C. (1988). How brand name are value for acquisition, In L. Leuthesser,
(Ed.), MSI Report (pp.88-104). Cambridge, MA: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Cable, D. M., & Turban, D. B. (2001). Establishing the dimensions, sources and value
Of job seekers’ employer knowledge during recruitment.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 115-163.

Collins, C. J. (2006).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recruitment practices and product
awareness on job seekers’employer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behavio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Doyle, P.(1990). Building successful brands: The strategic op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Spring: 5-20.

Dowling, G. R. (1994). Corporate reputations: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the
corporate brand. London: Kogan Page.

Gatewood, R. D., Gowan, M. A., and Lautenschlager, G. J.(1993). Corporate
image, recruitment image, and initial job choice decis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2), 417-427.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1-2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