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010114-11403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010114-114037
論文名稱
Title
從公共性及其效應看艾未未藝術
On Ai Weiwei’s Art From the Publicness and Its Effec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11-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4-01-10
關鍵字
Keywords
新類型公共藝術、藝術評論、奇觀、艾未未、公共性、公共領域
new genre public art, publicness, public sphere, spectacle, Ai Weiwei, art critic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4 次,被下載 135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359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公共性」為切入角度探究藝術中所擁有的公共性,並以中國異議者(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為例。本研究將2011年艾未未於北京機場被中國政府以經濟犯罪為名帶走,至釋放期間引起的社會、網路、政治等效應的戲劇性過程視為「艾未未現象」。
公共性與藝術之關係常見於公共藝術政策,正視「公眾參與」的脈絡,反應在不同領域達到「公共利益」的效果。艾未未的作品和社會行動與公共議題連結,注重公共利益、人權和社會正義。借用「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概念,本論文討論艾未未的作品消弭藝術與社會的邊界,並追求藝術與群眾之間的新關係和社會改造的目的。其所包含的「公共/公眾性」,反映當代公眾的「時代精神」。艾未未的裝置和行為藝術,表達出了公共性不只是政策的結果,而是真實生活的一部份。
本文將艾未未的創作分成三大類:現成品裝置藝術、影像複製與記錄、行為藝術。艾未未將各式現成品賦予新的意義,並藉由網路傳播引發公共討論,成為奇觀。藉由藝術,他在網路中擴展了近似於「公共領域」的虛擬空間,讓公眾得以自由參與及討論公共事務。
本研究結論艾未未的作品如何以詼諧、幽默、人性的美學態度,調和政治權力及異議者,讓異議者得以遊走於邊界,讓公眾的想像在虛實之間穿透,並且去重構藝術的社會意義。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a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 a dissenter who creates lot of artworks to comment critically the opaqu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s arrested assuring with economical crime by Chinese government from 3rd April to 22th June in 2011. During his jail period, there were lots of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discussed this event for supporting or opposing him in public media. Therefore, it is called “Ai Weiwei Phenomenon” with dramatic impacts and conflicts by government and civics.
Ai created many works concerning public issues, such as public interest,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no mention his creativity of pure art. The common relevant between publicness and arts seems usually to be discussed in domain of public art policy: how to participate the public affairs of arts, public interest and human right? Borrowing the conception of “new genre public art” we can discuss Ai’s dilemma in ruing the boundary of arts and social reform purpose, which reflects the zeitgeist. Furthermore, we saw, Ai endowed his installations and action arts in presenting what it ought to be in actual life and not merely as items in polic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stallations with ready-made, reproducing of photography, and action arts, we fund the main elements effect Ai’s works was an eidetic expression in spectacle by that setting up the public. Ai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ublic and discussed public issues in Internet. His action art extended a virtual space as “public sphere”, a place that everyone could join at anywhere and anytime to talk over everything they care or not.
In conclusion, Ai compromised a possible way out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and dissenters with aesthetic attitude in humanity. Two aspects of imagination of the public in virtual and actual realities were mentioned thereof. We have to admire the social meaning of art after all.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誌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 錄 …………………………………………………v
圖 次 ……………………………………………………vii
表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2
第二節 艾未未現象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章節安排及理論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藝術,以「公眾」之名 ………………………9
第一節 當代藝術意義之轉變-社會學觀點 ………10
第二節 從表達到夥伴關係-「新類型公共藝術」 13
第三節 朝向「公共領域」的公眾藝術 ……………25
第三章 艾未未現象的藝術奇觀 ……………………31
第一節 缺少「?」的拼圖-艾未未的公民調查 …32
第二節 虛飾的和諧-表演與現實 …………………39
第三節 艾未未的藝術奇觀 …………………………46
第四章 藝術的社會演出及政治效應 ………………51
第一節 中國的網路言論控制 ………………………53
第二節 奇觀的再靈光化可能?以達賴喇嘛「西藏年」為對照 58
第三節 虛幻的公共巨獸 ……………………………61
第五章 結論 …………………………………………64
第一節 艾未未現象的解構 …………………………64
第二節 結論-藝術的公共性與未來的可能 ………7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4
附錄一 艾未未年表(收錄至2013年12月)………85
附錄二 圖錄:艾未未代表作品(本研究相關) …90
附錄三 艾未未記錄片清單(收錄至2013年12月)10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參考資料
專書
王昭風(譯)(2006)。景觀社會。原作者:Guy Debord(居伊‧德波)。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原作者:Allan G. Johnson。台北:群學。
江明修譯(2002)。公共行政精義。原作者:H. George Frederickson著。台北:五南。
江靜玲譯(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原作者:John Pick。台北:桂冠。
艾未未(2009)。艾未未文集。德國之聲禁書選讀。取自 http://www.dw.de/艾未未文集/a-15647595。
艾紅華、毛建雄譯(1999)。論攝影。原作者:Susan Santag(蘇珊‧桑塔格)。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百分比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公共藝術設置作業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瑪悧主編、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原作:Grant H. Kester. 台北市:遠流。
吳瑪悧(主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Suzanne Lacy(編)。台北:遠流。
李永剛(2009)。我們的防火牆:網路時代的表達與監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佃來(2008)。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哈伯瑪斯市民社會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計武、周雪姘譯(2010)。藝術與社會理論-美學中的社會學爭議。原作者:Austin Harrington(奧斯丁‧哈靈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原作者:戴維.賈里、朱莉雅.賈里。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居延安譯(1987)。藝術社會學。原作者: Arnold Hauser(阿諾德‧豪澤爾)。上海:學林出版社。
林雅琪、鄭惠雯譯(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原作者:Arthur C. Dento。台北:麥田出版社。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4)。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原作者:Erving Goffman。台北:桂冠。
張心龍譯(1993)。杜象訪談錄。原作者:Pierre Cabanne(編)。台北市:雄獅圖書出版。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原作者:Victoria D. Alexander。台北市:遠流。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原作:Jürgen Habermas。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梁錦鋆譯(2011)。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原作者:Herbert Read。臺北市;遠流。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原作者:T. Miller, G. Yudice.。台北市:巨流。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原作者:Marshall McLuhan。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楊久穎譯(2002)。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原作者:Christopher Horroks(克里斯多夫‧哈洛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專文、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Kosuth J.(2009年4月)。Public Texts, Stolen Texts(公眾文本,僭用文本)。「共存與創生」2009臺北公共藝術國際論壇發表之論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Ng, J.(2011)。我在北京邊檢與艾未未失散的過程。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13-114)。臺北:傾向出版社。
刁卿蕙(2011)。艾未未其人其藝。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63-168)。臺北:傾向出版社。
司徒立、金觀濤(1994)。當代藝術的危機--公共性之喪失:藝術與哲學的對話,二十一世紀,22期,頁56-67。
貝嶺(2011)。序:裸體公民艾未未。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14)。臺北:傾向出版社。
困困(2011)。淘氣份子艾未未,瞧!艾未未(頁69-84)。臺北:傾向出版社。
吳思慧(2002)。公共藝術十年總體檢--關於「民眾參與」與「公共化過程」。載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頁166-17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瑪悧譯(2004a)。不入流的觀眾。原作:Mary Jane Jacob,載於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63-74),台北:遠流。
吳瑪悧譯(2004b)。爭議的領域:尋找公共藝術的批評性語言。原作:Suzanne Lacy,載於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213-228),台北:遠流。
吳瑪悧譯(2004c)。文化朝聖與隱喻式的旅程。原作:Suzanne Lacy,載於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27-58),台北:遠流。
呂佩宜(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2011/7:頁76-86。
呂清夫(2002年7月18日)。「公共藝術教育意涵及效能」論壇發言。載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頁136-14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謁政(2007)。公共藝術的再美學化。載於黃健敏(主編),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頁8-1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周雅菁(2007)。起飛──「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再修正。載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五年公共藝術年鑑(頁204-20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周文翰(2011)。艾未未「根本不讀書」。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63-68)。臺北:傾向出版社。
林平(2004)。菁英、民主的作秀或操盤過程(台灣公共藝術的建置機制)。典藏今藝術,136期:頁72-75。
倪再沁(2004)。公共與藝術的對話。載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頁12-1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唐曉蘭(2005)。杜象與觀念藝術。玄奘資訊傳播學報,第2卷:頁175-198。
栗憲庭、章詒和(2011)。有創造性的藝術家。載於徐明翰(編),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頁56-65)。台北:八旗文化。
高千惠(2011)。從地下室人到聚光者──閱讀艾未未。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19-130)。臺北:傾向出版社。
康旻杰(2004)。認同的藝術──社區社群與公共藝術。載於台北市文化局(主編),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頁48-67)。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一兵(2006)。代譯序:德波和他的《景觀社會》。原作者:Guy Derbord。載於王昭風(譯),景觀社會(頁1-38)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至維譯(2004)。公共的建構。原作:Patricia C. Philips,載於Suzanne Lacy(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75-87),台北:遠流。
張晴文(2011年5月)。台灣公共藝術政策中的公共性意涵。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論壇III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張蘇卉(2004)。藝術的"公共性"與公共藝術。藝術百家,79期:頁101-103。
許知遠(2011)。宇宙塑膠人與艾未未。載於徐明翰(編),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頁37-42)。台北:八旗文化。
陳其南(2004)。公共藝術與公民美學。載於吳雅惠(主編),公共空間環境與公共藝術:2004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頁8-1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建宏(2011)。Cos星際大戰天行者的艾未未。載於徐明翰(編),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頁135-143)。台北:八旗文化。
溪浩(2012)。紀錄片的真理轉向。南藝學報,第5期:頁45-63。
葉新雲(1987)。杜威社會思想的現實意義。思與言,第24卷第5期:頁511-528。
榮偉(2011)。艾未未的「操」。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73-177)。臺北:傾向出版社。
廖偉棠(2011)。被行為藝術的政府。載於徐明翰(編),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頁176-187)。台北:八旗文化。
鄭燁譯(2011)。艾未未的攝影。原作者:Urs Stahel。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169-172)。臺北:傾向出版社。
蕭競聰(2003)。從公眾藝術到城市公共文化的藝術想像。空間,143-144期:頁53-64。台北市:空間雜誌社。
賴駿杰(2011)。被艾未未推向真實的我們。載於徐明翰(編),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頁124-134)。台北:八旗文化。
嚴力(2011)。紐約的艾未未。載於貝嶺(主編),瞧!艾未未(頁49-62)。臺北:傾向出版社。

論文
林怡如(2010)。公共藝術之公共性探討 --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條文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碩士論文)。 取自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陳玟伶(2002)。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政大機構典藏系統。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創作意義探究(1990-2009)(碩士論文)。取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位論文系統。

新聞,電子媒體
BBC中文網(2011年11月14日)。艾未未依法繳納保證金被拒。BBC中文網。取自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1/11/111114_aiwewei_lawyer.shtml
今日藝術網(2009年12月21日)。艾未未《她在這個世界上開心地生活了七年》。今日藝術網。取自http://www.artnow.com.cn/Discuss/Special/SpecialArticle.aspx?c=744&ArticleID=23298
公視有話好說(2011,未標日期)。胡錦濤害怕的人!獨家專訪艾未未!。公視有話好說。取自http://talk.news.pts.org.tw/2011/11/blog-post_08.html。
何山(2005年5月23日)。熱點:大陸一千零日時一個被禁止的網絡詞彙。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取自http://www.rfa.org/cantonese/features/hottopic/china_internet-20050523.html
吳垠慧、江靜玲(2011年6月4日)。「釋放艾未未」延燒威尼斯雙年展。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11060400448+110513+20110604+news,00.html
明報專訊(2011年5月9日)。塗鴉案首拘人。新浪新聞香港版。取自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509/-1-2096489/1.html
流芳(2013年1月30日)。無國界記者:最大的網民監獄-中國。Rfi華語。取自http://www.chinese.rfi.fr/中囯/20130130-无国界记者:最大的网民监狱-中国
張潔平(2009)。公民藝術家艾未未 這社會最終會被光打開。原刊於:亞洲周刊,23卷34期。取自http://www.peacehall.com/forum/200908/boxun2009a/87380.shtml
景文(2011年5月9日)。香港《大公报》:艾未未挑戰「三底線」。倍可親海外中文門戶。取自http://www.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45855
新唐人(2013年8月12日)。中共設829個敏感詞 李鵬被「肢解」。新唐人電視台。取自:http://www.ntdtv.com/xtr/b5/2013/08/12/atext947816.html
賴中強(2011年7月27日)。艾未未、逃漏稅與台商。財訊377期。取自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21&id=1816&p=1
環球時報(2011年11月8日)。《環球時報》自我和諧的文章:艾未未借錢還稅搞得太戲劇。倍可親海外中文門戶。取自http://www.backchina.com/portal.php?mod=view&aid=167069

網路資料
中國互聯網訊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訊息中心。取自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1106386345200699.pdf
公共藝術設置條例(2010年4月28日)。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12
毛澤東(1942)。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24/content_1545090.htm
林瑋(2012年8月2日)。中國共産黨90年來文化政策重心的四次轉移。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4月第2期。求是理論網。取自http://big5.qstheory.cn/wh/whzl/201208/t20120802_173928.htm
周陽山(2002)。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國家政策研究報告,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68.htm
陳碧琳(2008)。走向公共:公共與藝術的整合。文化部公共藝術網。取自http://publicart.moc.gov.tw/example/index2.php
陳碧琳(2012)。公眾藝術與公共藝術的城市美學想像。文化部公共藝術網。取自http://publicart.moc.gov.tw/enjoy/en.php?id=94
陳其南、陳琳(時間不詳)。公共藝術觀念之建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共藝術中文網。取自http://taipeipublicart.culture.gov.tw/tw/knowledge.php?knowledge_contents_id=141
張一兵(2011年11月9日)。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愛思想網站。取自http://www.aisixiang.com/data/46298.html
詹中原(2006)。公共政策問題建構過程中公共性之剖析。國家政策研究報告,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5/CL-R-095-027.htm

相關網站
艾未未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aiww
艾未未個人網站(北京):http://aiweiwei.com/
艾未未推特:https://twitter.com/aiww
艾未未工作室記錄片頻道:http://www.youtube.com/user/aiweiweidocumentary
艾未未紀錄片頻道:http://www.youtube.com/user/diaocha
維基百科,艾未未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艾未未
發課稅案:http://fakecase.com/documents

英文參考資料
專書
Albrecht, M.(195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ty, 59: P425-36.
Arendt, 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udrillard, J.(2006).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D. M. Kellner and M. G. Durham (eds.)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ds. (pp. 453-479).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Dewey, J.(1954).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Chicago: The Swallow Press.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 (1994).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Author: Guy Debord. New York: Zone Books.
Frederickson, H. 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iswold, W.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London: Pine Forge Press.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 Boston: Beacon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blogs.unpad.ac.id/teddykw/files/2012/07/Jurgen-Habermas-Theory-of-Communicative-Action-Volume-1.pdf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Retrieve from: http://image.sciencenet.cn/olddata/kexue.com.cn/upload/blog/file/2010/11/20101113143833504463.pdf
Robbins, B.(1993). The phantom public sphe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期刊
King, G., Pan, J., & Roberts, M. (2012).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In APSA 2012 annual meeting paper. Retrieved from:http://journalistsresource.org/wp-content/uploads/2012/10/China_KingStudy.pdf

報導
Grossman, L.(Dec. 25, 2006).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 TIME. Time Magazine. Retrieve from: http://content.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70810,00.html#ixzz2pE93iyVY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