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021115-16393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021115-163935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三線工程改革之研究
Research on Chinese three front project refor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6-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8-04
關鍵字
Keywords
改革開放、國防科技工業、軍民結合、三線工程、軍轉民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defense, The Third Front Project,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DIC)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7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1964年中國大陸政府實施三五計畫,政策主要是以農業發展帶動國民經濟成長,由於當時中國大陸面臨國際情勢所需,不論是與北方蘇聯的關係持續惡化,或是來自東方美軍派遣軍隊駐守的日本,甚至是蔣介石當時在台灣的號召反攻大陸等之威脅,均造成中國大陸政府造成嚴重壓力,中國大陸當時領導人毛澤東為了解決中國大陸重要產業過於分布於沿海,以及對於當時備戰的需求強烈增加下,進行了十餘年資金投入龐大的三線工程。
三線工程為基礎建設投資,亦為加強國防科技工業之投資,於1965年正式開始實施。透過三線工程將大批沿海重工業產業遷至內地偏遠山區,以利作為中國大陸後方大戰略基地。
改革開放後,三線工程問題漸漸浮現,由於投入資金龐大、建設時間過長及效率不佳等問題,迫使中國大陸政府逐漸減少對於三線工程之資金投入,取而代之的是加強沿海地區投資,促使三線工程面臨資金上的問題,以及體制上營運效率不彰之問題,均使大多數三線企業面臨倒閉的危機。
中國大陸政府為解決三線工程倒閉所衍生出經濟、社會等問題,並實施一系列軍轉民之政策,方使三線企業解決營運困境。透過軍轉民實施,可以分析並探討國防科技工業是透過什麼模式或改變,以適應改革所帶來之衝擊,並可以理解軍轉民並不只是單純生產模式的改變,而是一種促進國防科技工業技術與人力的提升,並以軍民結合的新模式帶領傳統產業的變遷,大幅度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合作與國民經濟實力。
Abstract
In 1964, the government of Mainland China applied “The Third-Five Year Plan”. This policy mainly focused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could spur GDP. Facing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worsen, US troops which posting and garrisoning in Japan, or intimidations from Chiang kai-shek that threatened to recover Mainland China. All of these menaces exerted great pressure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untry’s main industries spreading primarily in coastal areas and the urging needs of war-preparation, Former leader Mao had conducted the decade-lasted Third Front Project, in which large amount of funds was put.
Third Front Project, which was implemented in 1965, is a fundamental investment and also an enfor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Through the project, most industries were moved to inland and remote mountain areas for tactical purpose.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issues of The Third Front Project aroused. Due to enormous funding, excessive time-lasting, and lack of efficiency, all of these reasons had forc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gradually de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the project and to reinforce investments in coastal areas instead. This had resulted in money shortage and inefficiency in running the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system. Thus, most Third-Front industries faced close-downs and bankruptcy.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caused by the close-down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d put great effort to transform the defense industry that relieved the plight of running the Industry businesses. Through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DIC), we can analyze and study what changes did the defense industry make to adapt to the impact brought by the reform. In addition, DIC not only changed the way of production, but also improved the technology and labor efficiency of defense industry. And the new model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ad brought changes t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which substantially empowered economic growth between regions and domestic economic strength.

Keywords: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DIC), The Third Front Project,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defens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表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 1
第二節 分析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計畫經濟體系下三線工程發展與特色 13
第一節 前言 13
第二節 三線工程形成背景與政治環境 13
第三節 三線工程實施過程 19
第四節 三線工程的區域分佈 23
第五節 三線工程的產業類別 45
第六節 小結 57
第三章、計畫經濟體下軍轉民改革動機與政策 59
第一節 前言 59
第二節 三線工程所存在潛在問題 59
第三節 軍轉民改革與政策 66
第四節 軍轉民之涵義 75
第五節 小結 79
第四章 軍轉民的執行過程與案例 81
第一節 前言 81
第二節 軍轉民的模式與執行過程 81
第三節 軍轉民成功案例分析 91
第四節 軍轉民貢獻 100
第五節 小結 104
第五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12
表次
表2- 1 各時期投資總額與區域比率(單位) 13
表2- 2 1952~1975年全國基本建設投資在大區域間的分布(%) 23
表2- 3 1969~1972年部分省、市基本建設投資占全國總投資的比例(%) 25
表2- 4 各地區固定實現產值 6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論文
于化民、胡哲峰,1999。《當代中國軍事思想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王官成、劉承宗、李化成,2003。《中國共產黨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2011。《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維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鏡詠,2004。《廣西三線國防工業發展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1998。《鄧小平理論概論》。北京朝陽北苑印刷廠)。
石之瑜,1992。《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石之瑜,1994。《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何仁仲主編,1989。《當代中國的貴州(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戰部,1998。《關於國家經濟建設如何防備敵人突然襲擊的報告,1964年,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吳遠平、趙新力、趙俊傑,2006。《新中國國防科技體系的形成與研究》。國防工業出版社。
宋國城,2002。《21世界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研究中心。
李志華,2001。《市民社會理論與當代社會改革─關於國家與社會關係問題》。大陸: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論文。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英明,1998。《中國大陸社會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汪海波,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經濟史(1949-1998)》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經驗分析》。臺北:韋伯文化。
周建設。《國防工業資源的逆向開發-中國軍轉民問題研究》,頁205。
林宗達,2002。《中共軍事革新之資訊戰與太空戰》。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會有限公司。
林益民、徐肇慶,1999。《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香港:牛津出版社。
林德昌,2001。《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臺北:成文出版社。
施哲維,2003。《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46-150。
范恒山、孫久文、陳宜慶,《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高務印書館。
馬新蕊,2003。《陝西「三線工程」述評—兼論全國「三線工程」》。西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高伯文,2004。《中國共產黨區域經濟思想研究》。中共黨史出版社。
國家計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1997。《中國產業發展報告1977》。中國經濟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所,2005。《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彙編》。中國統計出版社。
郭洪紀,1996。《新國家主義》。臺北:楊智文化。
陳明,2008。《新世紀貴州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對策研究》。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東林,2003。《三線工程: 備戰時期的西部開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陳雨晨,1989。《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轉移經濟建設》。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陸大道、薛風旋,《1997年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北京:商務印書館。
彭懷恩,2003。《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烈修、潘兆民,2005。《中國政治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黃榮華。《試論1964~1978年的三線工程》。
楊永金,2014。《湖南三線工程研究》。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當代中國叢書,1986。《當代中國電子工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至成、葉立成,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遊潛之,1991。《中國國防經濟運行分析》。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
熊順良,2014。《湖南省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湖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
劉存龍,2011。《陝西「三線建設」的歷程及其現實啟示》。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江主,1992。《中國西部地區開發年鑒》。中國改革出版社。
劉爭上游、馮青,2000。《西部大開發》。中國石化出版社。
蔣寶琪,1991。《中國國防經濟宏觀分析》。國防大學出版。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臺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薄一波,1998。《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戴東清,2005。《國家與社會關係以鑲嵌之社會團體自主性為例》。臺北:秀威資
訊科技。
戴東清著,《國家與社會關係以鑲嵌之社會團體自主性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聲雲,《四川中部南北經濟帶中等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1950-2000)》。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韓培爾著,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嚴蔚,2007。《湖南線建設評述》,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二)期刊
──,2000。〈江澤民促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大公報》,版二。
──,1999。〈國防科技工業大調整〉,《大公報》,版二。
──,1999。〈國防科技兩萬項成果上網〉,《大公報(香港)》,版三
──,1999。〈軍工十大集團掛牌成立〉,《中國航太(北京)》,第256期,頁4。
丁樹範,2000。〈中國大陸的國防工業與中共威脅論〉,《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3期,頁5-6。
丁樹範,2006。〈全球化下的中國國防工業〉,《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3期,頁5-16。
于宗林,2001。〈論軍轉民與地區經濟發展相融合〉,《中國軍轉民》,頁12-14。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開發部,1998。〈艱苦創業軍轉民成績斐然珍惜機遇求發展任重道遠〉,《航太技術與民品》,第4期,頁3。
王義庫、舉國梁,〈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促進船舶工業軍轉民〉,《船舶總公司政研室》,頁12。
王曉平。〈中國軍轉民的回顧與發展思路〉,《回顧與思考》,頁10-12。
石義行、曾怡碩,1998。〈中共國防工業體系與軍轉民之互動關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第二期,頁8-19。
安二峰、陳鵬萬、李明亮、許桂珍,〈軍轉民:科學技術是核心競爭力〉,《評論》,頁61。
何線萍,〈三線軍工企業如何轉換經營機制〉,《轉機,建製》,頁16。
〈兵器工業結構調整五年回眸〉,1997。《中國兵工》,第60期,頁11。
兵器工業總公司辦公處,1996。〈八五我國兵器工業保軍轉民調整取重大進展〉,《企業文明》,第4期,頁9。
李仕波,2008。〈「三線經濟」模式對貴州開發的影響〉,《消費導刊》,頁20。
李伯亭,2007。〈理解內涵凝聚共識推動軍民結合寓軍於民進程〉,《發展》,第一期,頁24-25。
李建忠,〈廣西工業化的回顧與思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93。
李悅,1981。〈正確處理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人民日報》。
李彩華、薑大雲,2005。〈我國大三線工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東北師大學報》,第4期,頁89。
李華堅。〈中國實施「軍轉民」戰略成就巨大〉,《中國走勢》,頁4-9。
李鷹翔,2008。〈改革為我國核工業發展帶來生機〉,《國防科技工業》,第12期,頁40-41。
杜人淮,2012。〈中國特色軍事工業發展壯大的歷史經驗〉,《軍事歷史研究》,第3期,頁81-88。
汪桂花,2012。〈嘉陵的軍民融合之路〉,《軍工文化》,第4期,頁56-57。
林芳竹、季自力,2008。〈推動國防科技工業的創新發展〉,《中國國防報》。
林德昌,2010。〈全球公民社會對國際非政府組織再中國大陸發展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頁98。
金朱德,安衛民,1998。〈國防資源的二次開發和重新配置─對軍轉民的新探索〉,《航太技術與民品》,第5期,頁3-4。
架林泉,〈軍轉民的成功途徑與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關於長虹、嘉陵兩廠軍轉民的調查,理論導刊,頁39-40。
孫燕京、嶽瓏,2005。〈論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與陝西工業〉,《西北大學學報》,第35卷第2期,頁37。
徐凱希,2003。〈湖北三線建設的回顧與啟示〉,《湖北社會科學》,頁23。
徐濤,2012。〈四川三線建設略論〉,《前延》,第2期,頁39。
祝德桂,1995。〈1964―1978年的三線建設對貴州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貴州文史叢刊》,頁28。
耿曙,2001。〈「三線」建設始末:大陸西部大開發的前驅〉,《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12期,12月,頁4。
馬奔,2006。〈民主化的前提條件:經濟發展與政治文化的視角〉,《學術探索》,第4卷第4期,頁11。
常建榮,2008。〈見證銀光集團二次創業─軍轉民〉,《中國軍轉民》,第12期,頁61。
張才良,2004。〈貴州三線建設述論〉,《黨史研究與教學》,第4期,頁48。
張洪飆,2001。〈中國軍轉民的實踐與發展〉,《機電新產品導報》,第5-6期,頁2-4。
曹光佑,〈核工業軍轉民中的幾個辯證關係〉,《本刊專稿》,頁6。
梁月蘭、柴雲、李方,2009。〈陝西「三線」建設的歷史回顧―訪陝西省原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任鈞〉,《百年潮》,頁61。
章祖。〈艱難的歷程,勝利的喜悅─國營長虹機器廠「保軍轉民」片段〉,《綿陽文史資料選刊》,第9輯,頁216-217。
莊富源,2008。〈公民社會與我國民主政治發展─有關我國公民社會理念的建構性願景之論述〉,《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頁21。
郭曉君,1997。〈西方現代化理論與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頁82。
陳東林,2002。〈走向市場經濟的三線工程調整改造〉,《當代中國研究》,頁38-41。
丁樹範,1994。〈市場化趨勢下的中國國防工業〉,《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6期,頁19-29。
陳海秋,2004。〈關於三線工程評價的分歧與爭論〉,《唐山學院學報》,第16卷第4期,頁25。
陳傳君,2008。〈國防經濟寓軍於民發展模式探討〉,《改革》,第5期,頁37-38。
陶春、張楠楠、安孟長,〈我國軍轉民現狀及問題研究〉,《業界聚焦》,頁12。
陶春、張楠楠、安孟長。〈中國軍轉民現狀即問題研究〉,《業界聚焦》,頁11。
傅正華、林耕、馬康,〈國防科研成果「軍轉民」發展探析〉,《聲音》,頁31-31。
貴言,2001。〈兵器工業的創建與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第10期,頁14。
黃石,1998。〈中共「軍轉民」工作之研究〉,《中共研究》,第32卷11期,頁69-71。
黃華,2007。〈三線工程的原因探討〉,《凱裡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頁24。
微亮,1995。〈美刊談中國核工業軍轉民的一些情況〉,《國外核新聞》,第3期,頁8。
楊學平,2011。〈論三線建設與攀枝花城市化過程〉,《蹼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頁125。
溫金武、陳學祥,〈湖北「三線工程」評述〉,頁90-92。
溫金武、陳學祥,2009。〈湖北「三線工程」評述〉,《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8卷第一期,頁89-90。
路風、封凱棟。〈中國汽車工業的自主開發之路〉,《產業縱橫》,頁29。
寧志一、劉曉蘭,1999。〈論三線建設與四川現代化進程〉,《黨史研究與教學》,第6期,頁35。
廖俊松,1998。〈經濟發展、國家能力與政治民主:理論與實證經驗初探〉,《中國行政評論》,第7卷第2期,頁168。
蒙愛群、覃堅謹,2008。〈廣西三線建設的概況〉,《傳承》,第2期,頁15。
趙淑芬。〈中國航空工業民品發展之路〉,《中國軍工技術民用協會20周年特刊》,頁56-58。
趙橋輪,1998。〈中國航空工業軍轉民發展道路與戰略研究〉,《航空科學技術》,頁5-6。
劉永才、吳長安、劉志新、嘉庭友,〈軍轉民與地區經濟發展結合的模式選擇及其運行機制〉,《發展戰略》,頁29-31。
劉呂紅、闕敏,〈「三線建設」與四川攀枝花城市的形成〉,《唐都學刊》,第26卷第6期,頁58。
劉志昊。〈波音的軍轉民之路〉,《中國軍轉民》,頁67-68。
劉洋,2013。〈三線建設與中國電子工業的調整〉,《科學文化評論》,第10卷第6期,頁78-81。
劉偉,〈長虹崛起的奧秘〉,《遼寧經濟》,第2期,頁38-39。
劉積斌,2001。〈堅持軍民結合、加快改革創新,努力開創國防科技工業民品發展嶄新局面〉,《中國軍轉民》,頁4-8。
潭邦治,2003。〈對軍轉民、軍民結合的在認識(上)〉,《軍民兩用技術產品》,頁4-5。
潭邦治,2001。〈對軍轉民再認識〉,《中國軍轉民》,頁14-15。
鄭有貴、陳東林、段娟,2012。〈歷史與現實結合視角的三線工程評價—基於四川、重慶三線工程的調研〉,《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頁120-126。
戴萬平,2001。〈經濟發展、民主化與族群政治〉,《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6期,頁83。
(三)網際網路
2009/1/14。〈中國已初步建立軍民融合型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中評社》,< http://hk.crntt.com/doc/1008/5/7/2/100857271.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0857271 >。
〈公司簡介〉,《中航工業哈飛》,<http://www.hafei.com/company1_1.htm>。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IEKView:軍民融合強攻衛星技術》,<http://www.teema.org.tw/industry-information-detail.aspx?infoid=10977>。
〈四川長虹電子有限公司〉,《世界工業網》,<zhongguo91.cn.gongchang.com>。
〈集團簡介〉,《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http://www.yghg.com.cn/type.asp?zf11id=1>。
〈歷史沿革〉,《中船重工》,<http://shipmatl.com.cn/gaikuang/lishi.htm>。
2004/8/13。〈鄧小平與中國國防工業軍轉民」,《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zhuani2005/txt/2004-08/23content_5643118.htm>
2005/2/2。〈跳出同值化怪圈嘉陵集團選擇戰略化差異〉,《中華機械網》,< http://news.machine365.com/content/2005/0202/42123.html>。
2014/6/4。劉鳳淩,〈湖北「三線建設」工業遺產的價值〉,《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5/view-5635233.htm>。
二、 英文部分
(一)專書
Goodman, David S.G., 1997 . China Provinces in Reform: Class,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enner, Michael. Swords Into Plowshares: Converting to a Peace Economy. Washington: Worldwatch.
Yang Dali L., 1997. Beyond Beijing 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 Routledge Studies in China in Transition.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1996. Problem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
Bachman, David., 2006/12. “Aspects of an Institutionalizing Political System: China, 1958-1965”, The China Quarterly, No.188, p.21.
Frankenstein, John and Gill, Bates., 1996/6.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Chinese Defence Industri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6, p.403.
Gurtov , Mel., 1993/6.“Swords into Market Shares: China's Conversion of Military Industry to Civilian Produc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4, p214.
Lee., Dongmin., 2011/3.” Swords to Ploughshares: China’s Defence Conversion Policy”, Defence Studies, Vol. 11, No.1, pp19-20.
Naughton, Barry., 1988/9. “The Third Front: Defence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Interior”,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15, p336.
McNally, Christopher A., 2004/6. “Sichuan: Driving Capitalist Development Westward”,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8, p431.
Frankenstein, John., 1996/5. “China’s defense Industries: A new course?”, Chinese defense industries, pp203-20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5.154.17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5.154.17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