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028115-13073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028115-130737
論文名稱
Title
中共軍事戰略之研究:戰略文化觀點
The Study of the PLA Strategy: Strategic Culture Perspectiv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1-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2-05
關鍵字
Keywords
高科技局部戰爭、戰略文化、人民戰爭、信息化局部戰爭、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
local war under high-tech, strategic culture, Peoples War,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local war u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0 次,被下載 7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5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戰略的基礎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戰略思想最終融會於一個國家或民族思想文化的發展歷史中,由此,戰略思想也是一種文化,戰略思想的發展是一種文化現象,思想文化與戰略相結合,構成普遍意義上的戰略文化。戰略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並以這種思想和理論指導戰略行動和影響社會文化與思潮,具有觀念形態、歷史繼承性、國體與區域特徵等屬性,是製定現實戰略的潛在意識和歷史文化情結。
中共戰略文化同時受到傳統戰略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及現實主義的認證,因此,較難歸納是愛好和平或好戰,其戰略文化應是包含愛好和平與好戰兩種建構,兩種思維辯證模式也彼此共存,而形成「防衛學派」的戰略文化。
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由於戰略文化所反映的是戰略社群所共有、共享的認知和價值觀,會影響決策者的戰略決策模式、戰略偏好及使用兵力解決爭議的傾向。因此,我們對中共戰略文化的形成來源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中共戰略文化特質乃承襲自中國傳統戰略思想中的備戰、慎戰、義戰、防禦、謀略思想和重視尊嚴的特性。
中共的戰略文化是現實政治思想的基調,其軍事思想在毛澤東時期早已成形,雖然歷經不同階段領導人的詮釋,但仍充滿中共社會主義的特色。從變遷的角度檢視中共戰略文化的當前發展,以傳統特徵的觀察與描述,透過對諸多影響因素的分析,方能理解中共戰略文化的結構性變遷。中國的儒家思想就好比美國的自由主義,只能算是煙霧彈,領導人既可以如理想主義者高談闊論,又可以如現實主義者一樣行動。
Abstract
Abstract
Foundations of Strategy is thought culture, strategic thinking will blend in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 country or national culture of ideas. Thus, strategic thinking is a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thinking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ought culture combine with strategic thinking constitute the general sense of strategic culture. Strategic culture is built on a certa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nation to form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strategic theory. The idea and theoretical guide strategic actions and impact the social culture and thought. Have ideology, Historical inheritance,、State system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ttributes will enact a subconscious and cultural complex of historical of realistic strategy.

CPC strategic culture is by both traditional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e impact of realism,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Therefore, more difficult to generalize is peaceful or warlike; its strategic culture should be included peaceful and warlike two kinds of construction. Both dialectical mode of thinking is also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and forming the“defense school”of strategic culture. Sun Tzu said:“Know yourself and know your enemy, and you will never be defeated.”Because strategic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the strategic community in common, shared knowledge and values, will affect the decision-makers of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strategic preferences and use of force to resolve the dispute tendencies. Therefore, w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c culture CCP sources. CCP 's strategic culture trait is follow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traditional strategic thinking to military readiness,、cautious in war, righteous wars, defense, strategic view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gn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CCP's strategic culture is realistic tone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ir military thinking has already formed in the Maoist period. Although through Interpretation by the different leaders, but still full of character Communist Socialism. That can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CPC Strategic Culture from View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CCP’s strategic culture from the change the angle of view. By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observed and describe. Through analyze the complex effecting factors. China's Confucian like American liberalism, can only be regarded as smoke bombs, such as the leaders of both idealists talk, as well as they can act as realists lik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第二節、研究理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第三節、文獻回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第四節、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第六節、論文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第二章、戰略文化與國際關係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一節、戰略與文化之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第二節、建構主義對戰略文化之影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第三節、西方戰略文化之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第四節、古代中國戰略文化之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第三章、中共人民戰爭與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之演變- - - - - - - - - - - - - 88
第一節、中共人民戰爭之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第二節、中共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之轉變- - - - - - - - - - - - - - - - - - - - 101
第三節、中共之戰略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第四章、中共高科技局部戰爭與信息化局部戰爭之思維- - - - - - - - - - - 125
第一節、中共高科技局部戰爭之條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7
第二節、中共信息化局部戰爭之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3
第三節、中共戰略文化與軍事戰略之關聯性- - - - - - - - - - - - - - - - - - 143

第五章、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丁樹範,1994年。《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 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
王建東編,1998年。《孫子兵法》。台北,楊智出版社。
王普豐,1999 年。《毛澤東軍事戰略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覺源,1973年。《辯證法及其應用》。台北,帕米爾書店。
方公彬,2004年。《政治作戰初探–代序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甘懷真,2008年。《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石之瑜,1995年。《大陸問題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艾思奇,1772年。《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艾宏仁,1988年。《中共海軍透視-邁向遠洋的挑戰》。香港,廣角出版社。
田震亞,1992年。《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江澤民,<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96年12月14日,《軍隊高中級幹部理論學習讀本》。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02年。《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朱宏源,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邢悅,2011年。《文化如何影響對外政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武春河,1996年。《龍吟-中華文化之光》。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洪廉德,1983年。《馬克思與社會學》。台北,遠景出版社。
呂亞力,1994年。《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際均,2002年。《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版。
───,1998年。《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李顯堯、周碧松,1998年。《信息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李無未,2003年。《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
李鵬程,1997年。《毛澤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尚金銷,1985年。《馬克思、恩格思、列寧、史達林軍事思想簡論》。北京,新華書店。
洪長泰,2003 年。《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公司。
阮宗澤,2007年。《中國崛起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轉型-共有利益的塑造與拓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偉光,2002年。《戰爭新思維》。北京,新華出版社。
胡哲峰,2001年。《毛澤東武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岳嵐,2000年。《高技術戰爭與現代軍事哲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肖偉中、張山,1996年。《遏制台獨,不承諾放棄武力》。北京,中國社會
出版社。
吳春秋,2002年。《論大戰略和世界戰爭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版。
紀寶成,2004年。《中國古代治國要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姚延進,1998年。《跨世紀的治軍之道-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建設的論
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徐焰,2006年。《中國國防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宮玉振,2002年。《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岳嵐,《軍事辯證法》,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俞學標,2001年。《信息化戰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孫秋雲主編,2004 年。《文化人類學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
喬良、王湘穗,1999年。《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梁必駸、趙魯杰,1995年。《高技術戰爭哲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曾瑞龍,2003年。《經略幽燕:宋遼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亮宜、侯遠長、孫玉杰,2002年。《當代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廖國良,1991年。《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秦亞青,2006年。《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5年。《權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夏建平,2006年。《認同與國際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張召忠,1999年。《戰爭離我們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張旭東,2005年。《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與的歷史批
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萬年,1999。《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張廣信主編,1992年。《毛澤東思想體系概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
版社。
楊春長,1997年。《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與國防建設的論述》。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楊毅,1997。《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方式、方法研究與思考》。北京,軍事科
學出版社。
陽作華、張峰編著,1993年。《辯證法史論稿》。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
社。
韓毓海,2011年。《天下》。北京,九州出版社。
鈕先鍾,1989 年。《現代戰略思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齊正鈞主編,1991年。《新時期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發展》。北京,解放軍出
版社。
鄧小平,1983年。《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薛國安,2007年。《駕馭信息化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潘英石,1992年。《當代中國軍事思想精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趙汀陽,2005年。《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南京,江蘇教育
出版社。
劉繼賢,1999年。《戰爭與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錢穆,1994年。《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錢剛鐔,1983年。《中共外交政策與策略》。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蕭浩輝,2001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長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2001年。《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編著,2007年。《安邦大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列寧軍事文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
《列寧選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六韜‧文韜‧文師》。
《太公六韜‧武韜》。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尚書‧禹貢》。
《尚書‧湯誓》。
《旬子‧臣道》。
《旬子‧王制》。
《旬子‧大略》。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
《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
《抱樸子‧逸民》。
《孟子‧萬章上》。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離婁上》。
《吳子‧圖國》。
《商君書‧劃策》。
《周禮‧夏官‧司馬》。
《管子‧兵法》。
《詩經‧商頌》。
《詩經‧小雅‧北山》。
《詩經‧小雅‧北山》。
《國語‧周語上》。
《爾雅‧釋地》。
《韓非子‧揚權》。
《論語‧堯曰》。
《戰國策‧秦策一》。
《尉繚子‧兵令上》。
《黃石公三略‧下略》。
《墨子‧尚同上》。
《墨子‧尚同》。
《墨子‧兼愛》。
《論與‧子路》。
《論與‧為政》。
《論語‧顏淵》。
《禮記‧樂記》。
《禮記‧中庸》。
《禮記‧坊記》。
(二)譯著
約塞夫‧拉彼得(Yosef Lapid),佛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維爾(Priedrich Kratochwi),金樺譯,2003年。《文化和認同:國際關係回歸理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何大明譯,1998年。《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
溫特,2000年。《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L﹒Perelomov﹐A﹒Martynov﹐林毅夫、林健一譯,2006年。《霸權的華夏帝國:朝貢制度下的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王義桂等譯,2014年。《大國政治
的悲劇》(Tragedy Great Power Politics)。台北,麥田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王安國,2008/10。〈現階段共軍軍事訓練變革情況之評析〉,《中共研究》,
第42卷10期,頁32-49。
王振東,2004/7。〈軍事變革對現代戰爭之影響〉,《遠景季刊》,第5卷3
期,頁104-122。
方長平,20026。〈西方戰略文化研究:從文化主義到建構主義〉,《國際論壇》,第33卷第9期,頁16-29。
李化成,1999/12。〈從戰略文化觀點解析中共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在不同時
空下的意 義與內容〉,《源遠學報》,第9卷,頁69-92。
李兵,1999/8。〈當代世界軍事發展趨勢及戰略啟示─訪中國軍事科學院原
院長劉精松上將〉,《國防大學學報》,第120期,年,頁26-45。
李田貴,1999/3〈試論毛澤東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要義在新時期軍事鬥爭
的體現〉,《國防大學學報》,頁30-51。
朱中傳、汪寧,20074。〈《鹽鐵論》與中國古代戰略文化〉,《國際政治科學》,第21期,頁85-103。
刑義田,2002/11。〈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燕京學報》,第13期,頁33-42。
何新華,2004/11。〈天下觀: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二十一世紀》,網路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9072.htm
林碧炤,1996/3。〈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頁2-16。
徐德誠,19965。〈中共的軍事學術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5期,頁60-71。
徐陽,1997/3。〈21世紀的戰爭—信息戰〉,《21世紀》,第3期,頁64-78。
郝王慶,1999/5。〈堅持、發展、創新─學習黨的三代領導人積極防禦戰略
思想隨想〉,《國防大學學報》,第114期,頁30-52。
莫大華,19999。〈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頁40-55。
───,1999/2。〈當前軍事變革的探討與省思〉,《問題與研究》,第38
卷2期,頁71-96。
楊亞利,2005/4。〈建設信息化軍隊的科學指南〉,《中國軍事科學》,
第18卷第2期,頁3-29。
趙景芳,2008。〈戰略文化的再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16-32。
歐陽文山,2014/3,〈從戰略文化論中國大陸軍事戰略之研究〉,《中共
研究》,第48卷第3期,頁116-131。
───,2014/11,〈從文化觀點觀察共軍動武行為:1950-2014〉,《中共研
究》,第48卷第11期,頁89-104。
薛國安,2007/9〈世界新軍事變革與信息化戰爭〉,《發現》,第11期,頁42-58。
張文,2007。〈論古代中國的國家觀與天下觀〉,《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3期,頁63-75。
葉暉南,2000。〈建國以來我國國防戰略的四次重大改變〉,《國防大學學
報》,第5期,頁16-39。
蔡季廷,2013/2。〈中國大陸東海戰略的法律戰–溫和的小布希主義?〉,
《中共研究》, 第47卷第3期,頁116-123。
蔡裕明,2003/3。〈北韓核武變局與東北亞安全〉,《展望與探索》,第1卷
第3期,頁88-105。
臧士明、趙勇民、陸惠林,1999/7。〈現代條件下人民戰指導原則探討〉,
《國防大學學報》,第114期,頁6-31。
(四)報紙
《人民日報》,1965年9月30日,版2。
《人民日報》,1964年10月17日,版3。
《人民日報》,1985年10月10日,版2。
《人民日報》,1984年5月18日,版1。
《人民日報》,1998年12月13日,版1。
《中國時報》,2002年,3月4日,版3。
《旺報》,2014年1月29日,版2。
《旺報》,2014年11月9日,版5。
《解放軍報》,1997年1月14日,版3。
《聯合報》,2004年9月26日,版13。

(五)網際網路
〈中國重新審視軍事戰略或加快軍事轉型〉,新華網,2014年2月10日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military/xinhuanet/
20140210/19275444599.html
大紀元2012年3月1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2/3/11/n3536896.htm 。
阿波羅新聞網2014年2月6日,
http://tw.aboluowang.com/2014/0206/369955.html#sthash.gIwZ4hCw.dpbs
大紀元2014年05月12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5/12/n4153986.htm
《反分裂國家法》,中共第10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於
2005年3月14日公布,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ntent_2694168.htm.
〈中越衝突只是南海紛爭的開始〉,鉅亨網新聞中心,2014年5月19日,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519/KIVG7UW083R6U.shtml
曾復生,〈習近平戰略布局:防戰〉,中時電子報,2014年1月16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6001109-260310.
華夏經緯網,〈美最先進航母預計2015年服役 部署亞太可能性大〉,2013
年10月14日,
http://big5.huaxia.com/thjq/jswz/2013/10/3566571.html。
黃忠榮,〈建第2艘航母 陸官方首度曝光〉,中時電子報,2015年2月2
日, https://tw.news.yahoo.com/建第2艘航母-陸官方首度曝光-
215031037--finance.html

二、部分英文
(一) 專書
Booth, Ken, and Russel, Trood, eds., 1999. Strategic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oundsmills: MacMillan Press.
Fairbank, John K., 1974.Chinese Ways in Warfa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Alastair Iain., 1995.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Chinese Hist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tzenstein, J. ed., 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n, Chong-pin., 1988. China’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Tradition Within Evolution. Lexington Mass: Lexinton Books.
Mancall, Mark, 1984. China at the Center: 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London: The Free Press.
Payne Jamws L., 1989. Why Nations Ar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
Snyder, Jack, 1977.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Socbell, Andrew, 2002. China and Strategy Culture. 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Socbell, Andrew, 2003. China Use of Military Force: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Long Marc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二) 期刊論文
Chipman, John, 1992 Spring, “The Future of Strategic Stuies: Beyond Even Grand Strategy,” Survival, Vol.34, No.1, pp.129-145.
Dunive, Karen O., 2009 March, “Military Culture: Chang and Continuity,” Army Forces and Society, Vol.20, No.2, pp.523-534.
Gray, Coline S., 1999 January, “Strategic Culture as Contex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ory Strikes Back,”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5, No.2, pp. 49-69.
Gray, Colin S., 1991 April, “Geography and Grand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Vo1.10, No.4, pp.311-329.
Johnston, Alastair Iain, 1998 March, “China’s Militarized Dispute Behaviour 1949~1992: A First Cut at the Dat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3, pp.36-57.
James, L. Payne, 1998 March, “Inclusive Strategies for Restraining Aggression-Lessons from Classical Chinese Culture," Asian Philosophy, Vol.8, Issue 1, pp.31-49.
Klein, Bradley S., 1998 August, “Hegemony and Sategic Culture: American Power Projection and Alliance Defense Polit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4, No.1, pp.133-148.
Klein,Yitzhak, 1991 September, “A Theory of Strategic Culture,”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10, No,1, p.45-69.
Klein, Bradley, 1988 Spring, “Hegemony and Strategic Culture: American Power Projection and Alliance Defence Polit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14, No.1, pp.133-148.
Kier, Elizabeth, 1995 January, “Culture and Military Doctrine: France between the Wa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4, pp.65-93.
Luckham, Robin, 1984 Spring, “Armament Culture,” Alternatuves,
Vol.10, No.2, pp.1-23.
Lantis, Jeffey S., 2002 March, “Strategic Culture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 No.2, pp.87-113.
Maynard, Wayne K., 1993 November, “The New American Way of War,” Military Review, Vol.2, No.11, pp.11-35.
Peter Rosen, 1988 Summer, “New Way of War: Understanding Militar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3, No.1, pp.134-168.
Poore, Stuart, 2003 April, “What is the Context?A Reply to the Gray-Johnston Debate on Strategic Cultur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9, No.2, pp.279-294.
Tiejun, Zhang, 2002 April,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Traditional and Present Features,”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21, No.1, pp.73-97.
Tiejun, Zhang, 2002 April,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Traditional and Present Features,”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21, No.2, pp.73-9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