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031118-10201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031118-102010
論文名稱
Title
清中葉揚州學派之學術方法論──以汪中、淩廷堪、焦循、阮元為考察對象
Academic Methodology of Yangzhou School in the Qing Dynasty:Wang Zhong,Ling Ting Kan,Jiao Xun,Ruan Yuan as a clu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4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8-01-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8-01-31
關鍵字
Keywords
清代義理、氣、思維方式、前現代、揚州學派
philosophy of the Qing Dynasty, qi, way of thinking, pre-modern, Yangzhou Schoo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5 次,被下載 39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98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清乾嘉至道光前期的揚州學派儒者──汪中、淩廷堪、焦循與阮元作為研究對象,分為上、下兩篇探究其四人的學術方法論。
上篇探討揚州學派的「前現代」特色,此一特色非歷史斷代,而是展現在治學方法與思想內容上,方法上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於傳統經學範疇進行考證,甚至淩、焦、阮氏還分別涉及了數學、地理等領域;而內容上則是以自然人性與現實經驗為立基點,淩、焦氏等皆正面肯定人性之中本具有「情」和「欲」,而焦循亦主張人禽之別主要在於人有「智」,而非「德」,與理學家的義理思想截然不同。
因為揚州儒者聚焦於具體的現實界中,是以重視經驗的層面,如淩氏主張執行「禮」的制度遠勝於侈談抽象的「理」;又如汪中提出了社會照顧制度的落實;而阮元的「仁」論則倡導社群關係才是「仁」的核心價值,從上述所列,則可看出揚州儒者所彰顯的儒學內涵已是摒除宋明理學,而已有趨近於現代的社會意識。以上之概述,可視為揚州學派在學術上的「前現代」特色。
下篇以分析包含汪、淩氏四位在內的儒者們的思維方法,主要延伸自上篇所探討的部分。首先,即以揚州儒者們從聚焦於具體的、現實的思維,來建構出自身所認同的學術脈絡,如將理學的「分別義利」藉由考證方式而轉化為「義利之合」等,並根據此學術來代表儒學正統性的深層動機。
另外,亦探討因以「氣」為本體義的義理思想,經由清初儒者們到乾嘉時期戴震的集大成後,影響到揚州儒者重視「形器」的現象界,如淩氏的「學禮復性」說、焦氏的「能知故善」說,均是展示出一重「智」的思維。再者,在明末至清中葉,當時歐洲較先進的天文數學知識東傳之後,包含淩、焦、阮氏在內的清儒們逐漸形成一「西學中源」觀,即認為西方只掌握從中國外流的技術,而中國仍然掌握根本價值義。此一觀念形成之因由,筆者認為與「氣化」的連續性思維有相當的關係。
本論文所欲呈現的,乃在於以乾嘉至道光前期,汪中、淩廷堪到阮元在以經學為基礎的治學內涵,而此一內涵有其關注經驗層面的儒學思想,亦有傳承自先賢大儒的思維方法蘊含於其中。整體而言,清中葉包含揚州學派在內,其成就絕非是有考據而無義理一句可帶過的。
Abstract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the emperor Qian Long to the emperor Dao Guang early,of the Yangzhou School - Wang Zhong, Ling Ting Kan, Jiao Xun and Ruan Y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they academic methodology.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pre-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zhou School. This characteristic is manifested in the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the study.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Confucianists in Yangzhou have also verified the traditional achievements in mathematics.
The academic content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atural human na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ffirm the "emotion" and "demand" inherent in human nature.
Furthermore, focusing on specific people, Yangzhou Confucians emphasized the practice of "courtesy". From this level, we can see that for the height of social awareness Cognition of Yangzhou School. The above sec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Neo-Confucianism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academic "pre-modern" features of the Yangzhou school.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Confucian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it probes into the deep motivation of four Confucians such as Wang Zhong and Ling Ting Kan to construct their own academic theory from the concrete and realistic aspects and represent the orthodox nature of Confucianism.
In addition, it also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qi" theory of continuous thinking on the "wisdom" theory, such as Ling Ting Kan's "learning to ceremony restore humanity" ,and Jiao Xun's" can know, so human nature is good" ,both of show the emphasize on wisdom way of thinking.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the mid-Qing Dynasty, the "European science from China", which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stream of Confucianism, said that its formation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qi" continuous way of thinking.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 based o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period from emperor Qian Long to the emperor Dao Guang early, Wang Zhong and Ling Ting Kan to Ruan Yuan. This connotation has Confucianism thought of experiential level, also has way of thinking form tradition. Overall, Yangzhou School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have philosophy for its achievemen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06
第三節 研究成果回顧 09
上篇 清中葉揚州學派的「前現代」特色 15
第二章 揚州學派的學術淵源與趨向
第一節 對儒學學術中經驗層面的關注 17
第二節 對理學「理」範疇的解構 27
第三節 揚州儒者「實事求是」的治學理論建構 36
第三章 揚州三儒──淩廷堪、焦循、阮元之義理內涵分析
第一節 論自然人性:「情」、「欲」的合理性 63
第二節 揚州三儒的崇禮思想 85
第四章 揚州諸儒於義理學之外的表現
第一節 阮元對地理與水利之成果 123
第二節 汪中、淩廷堪之子學考辨 136
第三節 焦循對於數學知識的探索 158
下篇 清中葉揚州學派的思維方式分析 185
第五章 揚州學派形而下為主體的思維方式
第一節 爭義理學正統的深層動機 189
第二節 現實下的義、利之辨 228
第六章 氣論思想在清儒視野上的呈現
第一節 「變動不居」的連續性思維 251
第二節 關於氣論發展及其與「智」性之聯繫 256
第三節 氣化思維對於「西學中源」說的啟發 277
第七章 結論 303
徵引書目 321
附一 圖 33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徵引書目
一、古籍文獻

〔周〕卜子夏著:《子夏易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易類》,冊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晉〕王 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2
〔清〕李鼎祚著:《周易集解》,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冊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焦 循著:《易學三書》,臺北,廣文書局,1977
〔民國〕周振甫著:《易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唐〕孔穎達等疏:《周易‧尚書》,臺北,中華書局,2016
〔清〕李光地著:《尚書七篇解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六二‧書類》冊68,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民國〕唐文治編:《十三經讀本‧周禮‧儀禮》(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
〔漢〕戴 德著:《大戴禮記》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漢〕鄭 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廣文書局,1972
〔漢〕鄭 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禮類》,冊10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2
〔宋〕王堯臣編:《崇文總目‧卷一‧禮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愛新覺羅弘曆注:《欽定三禮義疏》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57冊‧禮類,臺北,世界書局,1986
〔清〕來保、李玉鳴等奉敕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政書類‧欽定大清通禮》6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江 永著:《禮書綱目》,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3─1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淩廷堪注:《禮經釋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
〔清〕邵懿辰著:《禮經通論》,《皇清經解續編》,第三十六函,光緒十四年江陰南菁書院刊本
〔宋〕朱 熹著:《家禮》,清光緒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漢〕趙 岐注:《孟子》,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宋〕朱 熹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毛奇齡著:《四書改錯》,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165》,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2002
〔清〕焦 循注:《論語通釋》,台北,國立編譯館據傅斯年圖書館藏木犀軒叢書影印,年份不詳
〔清〕戴 震著:《原善‧孟子字義疏證》,臺北,世界書局,1974
〔清〕焦 循注:《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漢〕桓 寬著:《鹽鐵論》,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晉〕郭 璞注:《宋本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
〔清〕惠 棟著:《九經古義》,新北,藝文印書館,1970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
〔民國〕遲 鐸集釋:《小爾雅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周〕左丘明著:《左傳》,長沙,岳麓書社,1996
〔魏〕韋 昭注:《國語》,臺北,中華書局,2016
〔漢〕司馬遷著:《史記》,長沙,岳麓書社,2001
〔漢〕班 固著:《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
〔清〕張廷玉等著:《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3
〔清〕黃宗羲著:《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
ˍˍˍ :《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3
〔清〕朱軾、蔡世遠編:《歷代名儒傳》(收錄於《孔子文化大全文廟賢儒功德錄‧歷代名儒傳》,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清〕蔣良騏撰:《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焦 循注:《禹貢鄭注釋》收於《叢書集成三編 九二‧禹貢鄭注釋》,新文豐出版,1996
〔清〕江 藩著:《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章學誠著:《文史通義》,新北,史學出版社,1974
〔清〕阮 元等著:《疇人傳彙編》,揚州,廣陵書社,2009
〔清〕皮錫瑞著:《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民國〕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013)‧儒林集傳錄存》,臺北,明文書局,1985

〔周〕老子:《老子道德經》,臺北,世界書局,1973
〔周〕《黃帝內經素問》,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周〕《尹文子‧關尹子‧列子》,臺北,中華書局,2016
〔周〕呂不韋著:《呂氏春秋》,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漢〕劉 安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漢〕劉 向著:《說苑》,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漢〕王 充著:《論衡》,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漢〕王 符著:《潛夫論》,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魏〕趙 爽注:《周髀算經》,《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隋〕王 通著:《文中子中說》,臺北,世界書局,2009
〔宋〕汪 晫編:《子思子》,《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九‧儒家類》冊70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金〕李 冶著:《敬齋古今黈》,北京,中華書局,1995
ˍˍˍ :《測圓海鏡》,《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宋〕秦九韶著:《數書九章》,《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明〕朱世杰著:《四元玉鑒》,《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明〕朱載堉著:《聖壽萬年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768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程大位著:《算學統宗》收錄於任繼愈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二》,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明〕李之藻編:《天學初函》,臺北,學生書局,1972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1
〔清〕方以智著:《物理小識》,《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物理卷一》,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清〕梅文鼎著:《曆算全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794─7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ˍˍˍ :《歷學疑問》,新北,板橋,藝文印書館,1971
〔清〕愛新覺羅玄燁:《御製數理精蘊》,《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三》,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頁3─16
〔清〕梅瑴成著:《赤水遺珍》,收錄於《原刻景印從書集成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方東樹著:《漢學商兌》,叢書集成續編冊42,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清〕焦 循著:《里堂家訓》,《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ˍˍˍ :《加減乘除釋》,收錄於任繼愈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ˍˍˍ :《天元一釋》,收錄於任繼愈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ˍˍˍ :《易話》,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易類》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ˍˍˍ :《釋弧》,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ˍˍˍ :《釋輪》,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ˍˍˍ :《釋橢》,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清〕孫詒讓注:《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王先謙注:《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2003

〔唐〕韓 愈著:《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宋〕周敦頤著:《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邵 雍著:《漁樵問對》,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宋〕張 載著:《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程顥、程頤著:《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朱光庭編:《程氏外書》,《商務四部叢刊廣編程氏外書‧眉山堂先生文集‧石屏詩集‧晦庵先生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宋〕朱 熹編:《二程遺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9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ˍˍˍ著:《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2016
〔宋〕陳 亮著:《陳亮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長沙,岳麓書社,1997
〔明〕王守仁著:《王陽明全書》,臺北,中正書局,1970
ˍˍˍ 、蕭無陂校釋:《傳習錄校釋》,長沙,岳麓書社,2012
〔明〕羅欽順著:《困知記》,臺北,廣文書局,1991
〔明〕王廷相著:《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呂 坤著:《呻吟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明〕徐 愛編:《傳習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明〕李 贄著:《焚書‧續焚書》,長沙,岳麓書社,1998
ˍˍˍ :《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袁宏道著:《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
〔明〕劉宗周著:《劉宗周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清〕陳 確著:《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顧炎武著 :《亭林文集》,《清代詩文集彙編》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黃宗羲著:《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王夫之著:《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6
ˍˍˍ :《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蔡世遠著:《二希堂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264,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清〕愛新覺羅玄燁著:《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收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298─1299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1299─1560
〔清〕袁 枚著:《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清〕戴 震著:《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
ˍˍˍ :《戴震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
〔清〕錢大昕著:《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ˍˍˍ :《十駕齋養心錄》,臺北,廣文書局,2013
〔清〕程晉芳著:《勉行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43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朱彝尊著:《曝書亭集》,臺北,中華書局,2016
〔清〕汪 中著:《述學‧容甫遺詩》,臺北,世界書局,1972
〔清〕焦 循著:《雕菰集》,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阮 元著:《揅經室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
ˍˍˍ :《定香亭筆談》,臺北,廣文書局,1968
〔清〕淩廷堪著:《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姚 鼐著:《惜抱軒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7
〔清〕王 昶著:《湖海文傳》,民國上海文瑞樓石印本
〔清〕曾國藩著:《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2012
〔清〕左宗植著:《清代詩文集彙編‧慎盦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章炳麟著:《太炎文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別集‧章氏叢書》冊15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二、今人研究專書(按姓氏筆劃)
小野澤精一編著:《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牛建強著:《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章濤:《揚州學派人物年表》,揚州,廣陵書社,2007
王中江著:《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方東美著:《方東美全集》,臺北,黎明文化,2005
任繼愈、馮友蘭等著:《老子哲學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
朱維錚編:《利瑪竇中文著譯集》,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1
牟宗三著:《宋明儒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2003
余英時著:《論戴震與章學誠》,臺北,東大圖書,1996
ˍˍˍ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林慶彰、蔣秋華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林啟屏著:《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林存陽著:《三禮館:清代學術與政治互動的鍊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何冠彪著:《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沈清松著:《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李曉春著:《張載哲學與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李信明著:《中國數學五千年》,臺北,臺灣書店,1998
李天綱著:《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吳根友著:《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
ˍˍˍ編:《多元範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何澤恆著:《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何 平著:《文化與文明史比較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周 山編:《中國傳統思維方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
ˍˍˍ :《中國傳統類比推理系統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祈龍威、林慶彰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上、下),臺北,學生書局,2001
金春峰著:《哲學:理性與信仰》,臺北,東大圖書,1997
洪萬生著:《談天三友》,臺北,明文書局,1993
ˍˍˍ :《孔子與數學》,臺北,明文書局,1999
胡 適著:《戴東原的哲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ˍˍˍ :《胡適文存》北京,星河圖書公司,2011
胡楚生著:《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祝平一著:《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臺北,三民書局,2003
貢華南著:《知識與存在──對中國近現代知識論的存在論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儒藏‧史部》第三十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徐海松著:《清初士人與西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郭明道著:《揚州學派的哲學思想與治學成就》,揚州,廣陵書社,2008
張舜徽著:《清代揚州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5
張岱年著:《中國哲學史發凡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張立文編:《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氣》,臺北,漢興出版社,1994
張麗珠著:《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5
ˍˍˍ :《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2006
ˍˍˍ :《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
ˍˍˍ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7
張汝倫著:《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詮釋學》,台南,復漢出版社,1996
張壽安著:《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張再林著:《中西哲學的歧異與會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曉芬著:《天理與人欲之爭:清儒揚州學派「情理論」探微》,新北,花木蘭文化,2010
戚學民著:《阮元《儒林傳稿》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
曾昭旭著:《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
趙 航著:《揚州學派新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
ˍˍˍ :《揚州學派概論》,揚州,廣陵書社,2003
溝口雄三、小島毅編、孫歌譯:《中國思維的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ˍˍˍ、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三聯書店,2011
ˍˍˍ、龔穎譯:《中國前進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北京,三聯書店,2011
商 瑈著:《一代禮宗──淩廷堪之禮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戚學民著:《阮元儒林傳稿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1
陳 來著:《宋元明哲學史教程》,北京,三聯書店,2010
陳榮華著:《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
陳遵媯著:《中國古代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1988
陳居淵著:《焦循、阮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曾春海著:《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
傅雲龍、柴尚金著:《易學的思維》,臺北,大展出版社,2002
楊 寬著:《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晉龍編:《清代揚州學術》(上、下),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5
楊儒賓、黃俊傑編著:《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ˍˍˍ、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05
雷中行著:《明清的西學中源論爭議》,臺北,蘭臺出版社,2009
趙 暉著:《西學東漸與清代前期數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2010
劉孝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 第七輯 明清儒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
劉 墨著:《乾嘉學術十論》北京,三聯書店,2006
劉又銘著:《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2000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鄭杰文著:《20世紀墨學研究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樂愛國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6
賴貴三著:《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4
ˍˍˍ :《昭代經師手簡箋釋》,臺北,里仁書局,1999
ˍˍˍ :《臺灣兩岸焦循文獻考察與學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錢 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
ˍˍˍ:《宋明理學概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ˍˍˍ:《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3
ˍˍˍ:《國史新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三、西譯專書
柏拉圖Platus著:《蒂邁歐篇》,北京,世紀出版,2006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尤根‧歐斯特哈默Jurgen Osterhammel著、劉興華譯:《亞洲去魔化》,臺北,左岸文化事業,2007
斯圖特爾‧夏皮羅Stewart Shapiro著、郝兆寬 楊睿之譯《數學哲學─對數學的思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10
莫里斯‧克萊因Morris Kline著、張理京等譯:《古今數學思想》(一),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2003
ˍˍˍ、劉志勇譯:《數學與知識的探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9
ˍˍˍ、張祖貴譯:《西方文化中的數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漢斯─格澳爾格‧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 譯:《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理查‧尼茲彼Richard E. Nisbett著、劉世南譯:《思維的疆域》,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
四、學術論文
牛汝辰:〈清代測繪科技的輝煌及其歷史遺憾〉,《測繪軟科學研究》,第7卷,第4期,2001.11
田 率:〈從《詩經》中的「束薪」看古代婚俗〉,《寧夏社會科學》第6期2008.11
米志強、王衍臻:〈論中國古代地圖技術的發展〉,《城建史話》第4期,2002
江曉原:〈中國古代天學之官營傳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2.5
林桂榛:〈大儒子弓身分與學說考─兼議儒家弓荀學派天道論之真相〉,《齊魯學刊》2011.06
ˍˍˍ:〈荀子生卒年問題新證──以《鹽鐵論》兩則記載為中心〉,(《邯鄲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14.3
金觀濤、劉青峰:〈氣論與儒學的近代轉型─中國與日本前現代思想比較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06
洪萬生:〈劉徽的數學貢獻〉,《科學發展》384期,2004.12
張麗珠:〈清代之三禮學復興暨清初禮學名家〉,《經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05
張敏、聶長久:〈汪中的社會福利思想探析〉,《廣西社會科學學報》總第133期,2006.07
陳治維:〈近四十年臺灣學界研究清儒義理學思想舉要論述〉,《興大人文學報》第52期,2014.3
楊治平:〈宋代理學「禮即是理」觀念的形成背景〉,《臺大文史哲學報》82期2015.05
戴景賢:〈論戴東原章實齋認識論立場之差異及其所形塑學術性格之不同〉,《文與哲》第10期,2007.06
ˍˍˍ:〈市鎮文化背景與中國早期近代智識群體─論清乾隆嘉慶時期吳皖之學之興起及其影響〉,《文與哲》第13期,2008.12
李雅清著:《焦循《易》學之數理思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2
溫航亮著:《汪中思想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