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01116-14595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01116-145951
論文名稱
Title
春秋時代吳楚之戰研究
Analysis of battles between Wu and Chu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1-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2-10
關鍵字
Keywords
左傳、春秋、吳國、楚國、柏舉之戰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attle of Boju, Chu, Zuo Zhuan, W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4 次,被下載 126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65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從魯宣公元年(608 B.C.)晉欲求成於秦,秦弗與成,到魯哀公二十二年(473 B.C.) 越滅吳為止,約一百二十五年相關史事。以表格陳列要事,釐清吳、楚相關事件與交戰過程。吳、楚戰事開端乃因晉、楚霸權之爭,初期楚強吳弱,吳為楚之屬國,因地緣之利受晉國重視,得晉國之助。歷代吳王用人得宜,直至闔廬時期大展吳國國威。相對之下,楚國卻因內部問題逐步邁向疲弊,申公巫臣奔晉,伍子胥投吳,楚國人才外流,致使楚競爭失利。晉國對吳國支援,讓吳、楚勢如水火。為制肘吳國並且與晉爭雄,楚國也扶持越國,使之與吳抗爭,形成吳、越抗衡之局面,影響春秋晚期至深。吳、楚爭衡,重要關鍵是「柏舉之戰」,此戰楚師大敗,郢都失陷,楚昭王狼狽奔逃,吳國大勝。其後秦國出兵助楚,連敗吳師,加上吳國政權旁落,因而撤退。楚昭王復郢後,楚便由衰漸興,此後吳不再西向,面臨與越國之糾結,直至被越滅亡為止。本文討論吳、楚交戰時期,兩國興衰之過程,以及作戰變化。外交策略上,吳勝楚一籌,至吳王夫差黃池之會達到顛峰。用人方面,從時人對吳王、楚王與令尹的評價,分析吳、楚成敗。隨文附地圖,標記戰事地理位置,使讀者易於了解兩國於長江、淮水流域二十餘次攻伐之消長。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 within the 125 years from Duke Xuan of Lu (魯宣公)(608 B.C.)to Duke Ai of Lu(魯哀公)(473B.C.) when the country of Wu(吳國) has fallen. The research includes lists and diagrams illustrating the battles. The research also clearly defines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he battle process. In the beginning, Chu is more powerful than Wu. Wu is ruled by Chu. However, Wu has a good chance to form an alliance with Jin(晉國). The battle of Wu and Chu is a result of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Jin and Chu. Wu has a geographical advantage over Chu and has diplomatic relation with Jin. Kings of Wu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select personnel wisely until King Helu of Wu (闔廬時期).This period demonstrates national prestige of Wu. Contrary to Wu, Chu grows weaker in time due to internal problems. Wuchen, Duke of Shen(申公巫臣), joined Jin. And, Wu Zixu(伍子胥) is casted away to Wu. Because of the loss of manpower, Chu can not compete with Jin. Chu supports Yue(越國) and makes Yue compete with Wu. Wu is made to compete with Yue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春秋時期). Wu being destroyed by Yu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key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Wu and Chu is Battle of Boju. In the Battle of Boju(柏舉之戰), Chu is defeated and, in turn, causes the loss of the city of YingYu(郢都) and the retreat of King Zhao of Chu(楚昭王). Winning the Battle of Boju is a great victory for Wu. Later, Qin(秦國) sends troops to help Chu to defeat Wu. Wu is unstable at thistime and is forced to retreat. As for diplomatic strategies, Chu can not maintain the manpower. As compared to Chu, Wu has a slight advantage over Chu. King Fu Chai of Wu (吳王夫差) reaches his prime during the Huang Chi Meeting (黃池之會). As for the use of manpower, comparing King Helu and Fu Chai of Wu with the king and Lingyin of Chu(令尹),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wins and the losses between Wu and Chu are due to internal causes. The research includes geographical illustrations of battle area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battles between Wu and Chu around Yangtze River and Huai River Basin (長江淮水流域)is analy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次 vi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3
第二章 吳楚基本形勢 5
第一節 楚聯秦制晉 5
一 晉楚相爭 5
二 秦晉相爭 26
三 小結 36
第二節 晉聯吳制楚 37
一 晉聯吳 37
二 小結 50
第三節 楚聯越制吳 51
一 楚聯越 51
二 吳越相爭 61
三 小結 64
第三章 吳國興起 67
第一節 初期相爭 67
一 吳伐郯 67
二 吳伐楚 68
三 舒庸導吳入楚 70
四 吳人取駕之役 71
五 庸浦之役、皋舟之役 72
六 舟師之役 75
七 吳救舒鳩之戰、巢邑之戰 76
八 吳餘祭亡 77
九 小結 78
第二節 雞父之戰 79
一 戰爭近因 79
二 戰爭經過 79
三 戰後局勢 81
四 小結 81
第三節 柏舉之戰 83
一 戰爭遠因 83
二 戰爭起因及經過 86
三 戰後局勢 108
四 小結 110
第四節 吳國外交 112
一 會盟 112
二 吳國季札與外交 116
三 小結 120
第四章 楚國攻防 121
第一節 楚康王時期 128
一 國家政情 128
二 對晉國方針 131
三 對吳國方針 132
四 小結 133
第二節 楚靈王時期 134
一 得位 134
二 與吳交戰 135
三 晉楚聯姻 144
四 楚滅陳蔡 145
五 楚靈王問鼎 147
六 靈王之死 149
七 小結 151
第三節楚平王時期 151
一 得位 151
二 與吳交戰 153
三 小結 160
第四節 楚昭王時期 161
一 得位 161
二 與吳交戰 162
三 小結 175
第五節 楚惠王時期 176
一 與吳相爭 176
二 白公勝之亂 177
三 吳衰亡 181
四 小結 188
第五章 結論 193
參考文獻 19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傳統文獻(按年代先後排列)
【春秋】孫武:《孫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
【戰國】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戰國】不詳,【民國】黃永堂譯注:《國語》,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
【戰國】韓非:《韓非子》,臺北:黎光出版社,1996年6月。
【戰國】不詳【漢】韋昭注:《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10月。
【漢】毛亨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四十卷》,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高雄:麗文出版社,1997年1月
【漢】趙曄著,【民國】張覺譯注:《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漢】袁康、吳平撰:《越絕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袁康、吳平撰,【民國】劉建國注譯:《新譯越絕書》,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漢】韓嬰:《韓詩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二十五史.漢書4》,臺北:鼎文書局,1978-1980年。
【漢】《仁壽本二十六史3》,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漢】劉向:《說苑》,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漢】劉向:《新序》,臺北 : 藝文印書館,1996年。
【漢】趙煜:《吳越春秋》六卷,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21載記類。
【漢】袁康、吳平同撰:《越絕書》,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21載記類。
【漢】賈誼:《新書》,板橋市:漢書藝文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輯抱經堂叢書,第四函。
【後魏】酈道元撰,【清】戴震校:《水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
【宋】沈棐撰:《春秋比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47春秋類,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宋】何去非校,王雲五主編:《武經七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6年,據上海涵芬樓景印中華學萟社借照東京岩崎氏靜嘉堂蔵本。
【明】馮夢龍著,【清】蔡元放校注:《東周列國志》,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10月。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7年。
【清】李元春:《左氏兵法》,臺北:老古文化出版社,1987年4月。

二、 近人論著(按姓氏筆畫排列)
:《中國歷史自然地理》,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5月。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代戰爭史(一)》,臺北:黎民出版社,1980年。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代戰爭史(二)》,臺北:黎民出版社,1980年。
尹文泉:《中國戰史圖鑑》,臺北:幼獅出版社,2002年。
王建東:《孫子兵法大權》,臺北:華威國際出版社,2010年1月。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增訂本)》,臺中:高文出版社,2004年。
石泉主編,何浩、陳偉副主編:《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
余遠炫:《春秋爭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吳越史地研究會:《吳越文化論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5月。
吳闓生評注:《左傳微(一)》,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3月。
吳闓生評注:《左傳微(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3月。
宋公文:《楚史新探》,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9月。
李學勤主編,孟世凱副主編:《春秋史與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年3月。
沈傑、萬丹編著:《孫子兵法》,新北市:俊嘉文化出版社,2012年5月。
周聲夏:《中國古戰史研究》,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3年。
柳玲:《中國古代兵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5年10月。
洪順隆:《左傳論評選析新編(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2年10月。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8月。
馬驌:《左傳事緯(一)》,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10 月。
張正明:《楚文化史》,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4月。
張正明編:《楚史論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
張曉生、劉文彥:《中國古代戰爭通覽》,臺北:雲龍出版社,1990年7月。
張靜:《列女傳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9月。
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10月。
郭丹:《左傳漫談》臺北:頂淵出版社,1997年8月。
陳恩林:《中國春秋戰國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陳祖懷:《春秋巨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
陳福成:《孫子實戰經驗研究》,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3年。
程發軔:《春秋要領》,臺北:東大出版社,1989年。
童書業:《春秋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5年11月。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
楊升南:《中國春秋戰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楊平南:《左傳敘戰的資鑑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
楊伯峻、徐提編:《春秋左傳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1月。
楊善群:《孫子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董楚平、金永平等撰:《吳越文化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褚柏思:《中國軍事史話》,臺北:黎民出版社,1981年。
劉仲平註釋:《司馬法今注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3年5月。
劉師文強:《晉國伯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樊開印編著:《中國歷史疆域古今對照圖說》,臺北:徐氏基金會,1979年4月30。
蔣炳釗、吳綿吉、辛士成:《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1月。
鄭昌琳:《楚國史編年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出版社,2011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出版社,2005年10月。
韓席籌編註:《左傳分國集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12月。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顧頡剛講授、劉起釪筆記:《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88年3月。

三、 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列)
方如金、熊錫洪:〈楚越關係述略〉,《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科)》第23卷第5期,2001年9月,頁72-77。
王廷洽:〈略論吳楚文化的異同〉,《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2年,頁90-93。
王青:〈關於季札研究的若干問題再探〉,《齊魯學刊》第5期,2014年,頁5-12。
王衛平:〈試論伍子胥與吳國的強盛〉,《揚州師院學報》第4期,1986年,頁112-116。
王衛平:〈試論吳王闔閭〉,《蘇州大學學報》第3期,1987年,頁158-161。
石曉琴:〈從季札出使看春秋晚期的陸路交通〉,《宿州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2月,頁30-32。
何新文、周昌梅:〈論楚靈王〉¬,《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頁1-6。
吳恩培:〈19世吳王壽夢時期的吳晉關係¬¬——春秋時期吳晉國家關係及文化互動論述之二〉,《晉陽月刊》第6期,2011年,頁13-16。
吳恩培:〈同為周后:吳晉關係的源頭爬梳 ¬¬——春秋時期吳晉國家關係論述之一〉,《晉陽月刊》第1期,2009年,頁25-27。
吳恩培:〈春秋時期的吳徐國家關係〉,《安徽史學》第5期,2010年,頁122-125。
宋蜀華:〈論春秋戰國時期楚吳越之間的三角關係及其演變〉《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第21卷,頁1-6。
李宜樺:〈《左傳》吳王夫差之人物形象析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第1期,2012年26卷 ,頁19-36。
李德堯:〈論楚平王〉,《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8年,頁54-58。
周德鈞、李本義:〈吳楚戰爭與《孫子兵法》之讀解〉,《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頁79-92。
洪靖婷:〈「伍子胥奔吳覆楚」文學記述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第3期,2008年12月,第2卷,頁205-229。
唐先武:〈從二女爭桑引發的兩國戰爭看吳楚消長〉,《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1998年,頁17-19。
高崇文:〈曾侯與編鐘銘文所記吳伐楚路線辨析—兼論春秋時期楚郢都地望〉,《江漢考古》第138期,2015年3月,頁82-85。
張全民:〈試論春秋會盟的歷史作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1994年6月,頁45-51。
張素卿:〈「左傳」戰爭敘事蠡探〉,《臺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3年12月,頁5-43。
張曾明:〈季札及其在吳文化發展史地位〉,《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12月,頁84-86。
梁葆莉:〈吳國華夏化的精神歷程〉,《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9年7月,頁91-95。
陳建樑:〈吳王闔閭身世考辨〉,《學術月刊》第6期,1996年,頁79-82。
陳恩林:〈論吳國的軍隊組織〉,《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1992年,頁58-63。
陳橋驛:〈古代于越研究〉,《民族研究》第1期,1982年,頁1-7 。
龔鵬九:〈吳楚戰爭的幾個問題〉,《求索》第5期,1982年,頁112-116。
四、 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華華:《左傳之戰爭及其兵學思想》,玄奘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次天:《左傳之吳、楚柏舉之戰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李小平:《左傳五霸形象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李協展:《〈孔子家語〉匯校及其故事版本研究》,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
周黃偉:《孫子兵法之詭道與實戰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林思綺:《春秋末年的吳楚關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高雅萍:《左傳負面女子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崔炳圭:《左傳人物描寫藝術》,臺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5月。
張雲:《春秋時代的吳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陳嘉琦:《春秋戰爭思想研究》,臺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陳鳳怡:《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楚國霸業研究》,中山大學中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黃淑惠:《論春秋時期卜筮文化對政治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黃勤展:《左傳敘戰技巧及其軍事觀》,玄奘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耀崇:《左傳霸者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葉素櫻:《春秋晚期霸政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劉怡秀:《春秋戰國的郡縣與封君》,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11月。
劉師文強:《春秋時代封建制度的解體》,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12月。
鄭丹:《知大道的楚莊王》,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事藝術比較研究¬¬—¬¬—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戰爭為範圍》,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
蘇家弘:《春秋時期晉秦之戰研究》,中山大學中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