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06112-0946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06112-094655
論文名稱
Title
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規劃與實踐-以戰略文化為視角
The current PRC foreign policy planning and practice--from Strategic Culture point of view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12-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1-06
關鍵字
Keywords
和平與發展、戰略文化、和諧世界、中國威脅論、北京共識
harmonious world, Beijing Consensus, strategic cultur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China threa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4 次,被下載 55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55 times.
中文摘要
戰略文化的學術研究源自於冷戰時期,美國為了能準確解讀蘇聯戰略思維所開闢的分析視角,經過30多年的演變,對國家戰略行為的解讀有其貢獻。戰略文化研究之所以引起廣泛的關注,在於它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將戰略學和文化哲學放在一起研究,嘗試從思想文化的脈絡中解讀戰略現象。從思想文化的歷史發展中釐清戰略現象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聯繫。更重要的是,戰略文化質疑了結構現實主義關於國家是一個普遍的、非歷史的、單一的理性行為體的概念,而是假定戰略環境以及對其做出的反應都是歷史建構和社會學習的結果。因此,本文以戰略文化視角,檢視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規劃與實踐。
中共建政後對外政策的制定,因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及領導者的主觀意念,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政策,至目前為止,歷經四代領導人,就國家戰略的定位來看,中共的對外政策大致可分為改革開放前與改革開放後兩個時期。1978年改革開放前,領導人毛澤東因國際環境的考量,週旋在美蘇兩國之間,對外政策大部分皆從「戰爭與革命」的角度,以國際階級鬥爭的方式,將世界國家作階級劃分,並採取統一戰線的手段與之對抗,雖然在爭取民族自尊與團結國內士氣有正面的幫助,然而政治掛帥的結果,往往因忽略現實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中共改革開放後,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從政治轉往經濟,使得必須以理性的態度來思考對外政策,國家利益成為外交政策根本的依據。國際觀察也從「戰爭與革命」到「和平與發展」,周邊和平成為外交政策的核心議題。經歷了鄧小平、江澤民與胡錦濤,在中共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快速上升的同時,中共在區域乃至於全球的影響力也日益提升,大國責任與國家形象對中共來說日趨重要,因此在鄧小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上,江澤民、胡錦濤因應國內外局勢的演變,陸續提出「大國外交」、「新安全觀」、「和平崛起」、「和諧世界」的外交論述,論述中尤其強調對文化面的強調,已隱約看到中共在傳統國力提升的同時,對文化在國際影響力的重視,而中共一直強調具「中國特色」的說法也正衝擊一直以西方價值為主體的國際社會,「北京共識」、「中國威脅論」正是此種趨勢的直接反映。
相較於冷戰時期,軍事力量已不能全然涵蓋一國的影響力。而是須通過包括軍事在內,把國內的道德、知識、科學、藝術、經濟、文化等成果向他國投射而獲得一種理想的國際形象。此發展使得中共在對外政策上,不論政治、經濟、安全與文化領域,皆一改以往對抗孤立的態度,轉而採取合作與參與的方式進行與各國的交往。而且當中共綜合國力提升後,必然增加對國際責任與權力的需求,此乃任何國家在外交政策應有的作為,然而,此舉勢必引發國際權力重整,造成原有舊勢力的反擊,最終將在權力與價值認知兩方面全面對抗,也因此,美國等強權之反應將成為中共對外政策的限制與挑戰。我國正好處於中共崛起勢力與其他強權勢力之交會區,且中國對主權立場強硬,至今仍未放棄武力犯台之底線;因此,如何周旋於強權間勢力消長分寸,已成為我國未來對外政策發展之重要課題。
Abstract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current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lanning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the strategic cultural studies which was developed and u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cold war to accurately interpret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studies, after 30 years of evolution has mad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behavior as well. The strategic cultural studies, however,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because it entirely breaks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disciplines, science and culture, philosophy and strategic research, trying to interpret the strategic phenomenon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and clarify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phenomen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ore importantly, the strategic culture studies questions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of realism that a nation is a single, common, non-historical, and rational actor, but assumes that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d its response are the results of historical building and social lea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national policy at different times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wo factors: the ever-chang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national leader. So after four national leader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the CPC foreign policy can b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prior and post reform and opening up. Before the 1978 reform, China was forced to deal with the two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then national leader Mao Zedong decided to adopt its foreign policy largely based on the "war and revolution,". As a result, China classed all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by means of international class struggle, and utilized th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front to confront them. While it helped China to raise its national self-esteem, national unity and morale , most of the time the nation had to pay a painful price due to the ignorance of reality .
Since China began to adopt the policy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in 1980s, the nation has changed its strategic development course from politics to economy, making it necessary to ponder its foreign policy rationally; therefore, the national interest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directives of it. International observers note that China has moved from the "war and revolution" to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eripheral peace has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the nation’s foreign policy. Ruled by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risen rapidly, and its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influence has been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great power and the national imag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China., so based on Deng Xiaoping's diplomatic policy ,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in response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volution of the situation, have continued to put forward such diplomatic discourses as "great power diplomacy", "new security concept", "peaceful rise", and "harmonious worl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ulture. It can be perceived that while enhancing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trength, China also emphasizes on the influence that culture has exerted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PRC has been stress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ominated by the Western values . "Beijing Consensus" and "China threat " are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this trend.
Contrary to the Cold War, military forces nowadays can not completely reflect a nation's influence. In the 21st century, A nation’s influence has a new name: an international image, which can only be obtained through moral, intellectual, scientific, artistic,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chievements by a nation. They can be perceived as an ideal projection of international image. This development has made the CCP's foreign policy, regardless of politic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cultural aspects, change from isolation to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As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s, its demand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will increase accordingly, which is a correct way a nation should act diplomatically. However, thi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restructur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causing the counter-attack of the old forces. An all-out confrontation will eventually arise in the cognition of both power and values. Thus, the reaction of power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come the restrictions and challenges of CPC's foreign policy. Facing the rise of Chinese influence and intertwined with the power strugg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aiwan has to deal with these complicated issues with maximum discretion, and it will surely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developing our own foreign policy .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論文審定書…………………………….........................................I
致謝詞…………………………………………………………………...………........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途徑探討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9
第二章 戰略文化的研究視角 37
第一節 前言 37
第二節 戰略文化的定義 38
第三節 戰略文化的發展與回顧 41
第四節 戰略文化對外交政策的影響 44
第五節 小結 47
第三章 中國的戰略文化 48
第一節 前言 48
第二節 朝貢體系的政治觀 49
第三節 全勝思維的軍事觀 53
第四節 自給自足的經濟觀 56
第五節 道德體系的文化觀 58
第六節 中國戰略文化的觀點論戰 61
第七節 小結 65
第四章 中共對外政策的發展與回顧 67
第一節 前言 67
第二節 毛澤東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策 67
第三節 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策 78
第四節 江澤民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策 85
第五節 胡錦濤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策 91
第六節 小結 97
第五章 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實踐作為 98
第一節 前言 98
第二節 中共對外的政治策略 99
第三節 中共對外的經濟策略 106
第四節 中共對外的安全策略 112
第五節 中共對外的文化策略 119
第六節 小結 128
第六章 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限制與挑戰 129
第一節 前言 129
第二節 兩岸關係的矛盾 129
第三節 領土主權的爭議 135
第四節 中國威脅論 142
第五節 文明衝突與秩序重整 146
第六節 小結 150
第七章 結論 15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2
第二節 中共對外政策展望與制約因素 156
參考文獻 16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中文書籍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1年。《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7年。《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0年。《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4年。《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5年。《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6年《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2003年。《中國歷代戰爭年表》(上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2002年。《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編,2006年。《中國外交2006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編,2008年。《中國外交2008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年。《2008年中國的國防》。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丸山勝、山本勳,2001年。《東亞的火藥庫:中臺關係與日本》。日本:藤原書店。
日本外務省中國課(處)監修,1993年。《日中關係基本資料集1970-1992》。東京:東京財團法人霞山會發行。
毛澤東,1977年。《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9年。《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牛軍,1989年。《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紹光,1993年。《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普豐,1999年。毛澤東軍事戰略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逸舟,2003年。〈啟動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維度研究〉,王逸舟主編,《磨
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透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王滬寧,1987年。《比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駿,2001年。《毛澤東與中國工業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任曉,2001年。〈理論、國際關係理論及其他〉,任曉編,《國際關係理論新視野》。北京:長征出版社。
朱浤源主編,1999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朱聽昌,2002年。《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江澤民,2001年。《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何佩群主編,2006年。《國際關係與認同政治》。北京:時事出版社。
呂亞力,1994年。《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李少軍主編,2005年。《國際戰略報告:理論體系、現實挑戰與中目的選擇》。北京:中國社會出版杜。
李青,2008。〈關於東亞安全合作的構想〉,閻學通、金德湘主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英明,1995年。《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出版社。
───,1996年。《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2006年。《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峰,2004年。《當代中國對外關係概論(1949--199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敏倫,2007年。《中國 “新安全觀”與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際均,1998年。《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2年。《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李鋼主編,2004年。《上海合作組織-加速推進的區域經濟合作》。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
李丹慧,2004年。〈1964年:中蘇關係與毛澤東外患內憂思路的轉變〉,欒景河主編,《中俄關係的歷史與現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頁557-574。
沈雲鎖、陳先奎,2007年。《中國模式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肖佳靈、唐賢興主編,2003年。《大國外交—理論•決策•挑戰》。北京:時事出版社。
邢廣程主編,2007年。《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吉林:常春出版社。
阮宗澤,2007年。《中國崛起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轉型:共有利益的塑造與拓展》。北京:大學出版社。
阮煒,2006年。《地緣文明》。上海:三聯書店。
周恩來,1990年。《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易君博,1984年。《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林中斌主編,2002年。廟算台海。臺北:學生書局。
金正昆,1999年。《現代外交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門洪華,2005年。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俞正樑 陳玉剛,2005年。〈全球共治范式初探〉,郭樹勇主編,《國際關係:呼喚中國理論》。天津:天津民出版社。
俞正樑,1998年。《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2003年。《二十一世紀全球政治範式研究》。台北:雁山出版社。
───,2005年。〈序言〉,郭樹勇主編,《國際關係:呼喚中國理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胡惠林,2005年。《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2005年。《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錦濤,2007年。〈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中國共產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9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倪建民、陳子舜,2003年。《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家璇主編,2000年。〈中國阿富汗邊界協定書〉,《中國外交辭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夏建平,2006年。《認同與國際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宮玉振,2002年。《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徐成芳,2001年。《和平方略—中國外交策略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徐敦信主編,2006年。《世界大勢與中國和平發展》。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時殷弘,1995年。《敵對與衝突的由來—美國對新中國的政策與中美關係》。南京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2005年。《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主編,2006年。《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秦華孫主編,2006年。《亞洲區域合作路線圖》。北京:時事出版社。
馬振崗主編,2006年。《穩步向前的上海合作組織-專家學者縱論SCO》。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崔立如主編,2006年。《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
崔穎,2007年。《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張文木,2000年。《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張香山,1998年。《中日關係管窺與見證》。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張虎,1996年。《剖析中共對外戰爭》。臺北:幼獅出版社。
張維華,1993年。《中國古代對外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歷歷,2007年。《外交決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張雅君,1991年。〈四十年中共外交政策實踐的評估〉,收錄於張換卿、段家鋒、
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張麗東、潘一禾,2003年。國際組織建設的中國傳統思想資源,王逸舟主編,《磨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透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許志嘉,2004年。《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出版社。
陳有進,1991年。《當代世界大事縱覽(1945-1990)》。上海:改革出版社。
陳佩堯主編,2004年。《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國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陸忠偉,2003年。《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陶文釗,2004年。《中美關係史:三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謙主編,1996年。《猛醒吧,日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鈕先鍾,1989年。《現代戰略思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臺北:麥田出版社。
黃仁宇,1998年。新時代的歷史觀: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天中、潘錫堂,1994年。《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楚樹龍,2003年。《國際關係基本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楊成緒,2006年。《大國際格局:對1992-2006國際形勢的觀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楊松河,1999年。《軍事外交概論》。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
楊奎松著,2005年。《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葉自成,2004年。《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外交思想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裘兆琳,2000年。〈兩岸關係中的國際因素〉,《國家政治走向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救國團社會研究院。
資中筠,2000年。《追根溯源—戰後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福澤諭吉,1995年《文明論概略》,北京編譯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鄒讜,1994年。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秦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年。《美國在中國的失敗》。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可金、倪世雄,2007年。《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趙汀陽,2005 年。《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趙全勝,1999年。《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臺北:
月旦出版公司。
趙英,2001年。《大國天命—大國利益與大國戰略》。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趙景芳,2009年。《美國戰略文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紫陽,1986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金質等主編,2006年。《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關係文件資料匯編上/下冊(1991-200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劉傑主編,2006年。《國際環境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7年。《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德喜,1993年。《延安時期毛澤東外交戰略1943∼1949》。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潘忠岐主編,2008年。《國際責任與大國戰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東杰,2001年。《兩岸外交策略與對外關係》。台北:高立圖書公司。
───,2007年。《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衛靈,2008年。《冷戰後中印關係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鄭海麟,1997年。〈《順風相送》所載釣魚臺列嶼史實考釋〉,《釣魚臺列嶼之歷史與法理研究》。香港: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頁14-27。
鄭碩宇、石志夫編,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稿》。香港:大地圖書有限公司。
鄭謙,1995年。《毛澤東與鄧小平》。長沙:湖南出版社。
黎青平,1998年。《毛澤東鄧小平與對外開放》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蕭勁光,1989年。《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錢穆,1998年。《中國文化導論》。上海:三聯出版社。
鄧小平,1983年。《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閻學通,2005年。《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閻學通、孫學峰著,2001年。《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戴超武,2003年。《敵對與危機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濱下武志,2004年。《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魏雙鳳、黃灼明、陳欽鳳主編,2002年。《21世紀經濟科學主流與綜觀經濟學》。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
謝慶奎、楊鳳春、燕繼榮等主編,1999年。《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蘇嘉巨,1992年。《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中日關係與釣魚臺問題研究論集》,1999年。香港:勵志出版社


二、翻譯著作

Andrew J. Nathan及Robert S. Ross著,何大明譯,1998年。《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臺北:麥田出版社。
Andrew J. Nathan著,柯洛漪譯,2000年。《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化與民主契機》。臺北:麥田出版社。
Margaret MacMillan,溫洽溢譯,2011年。《只爭朝夕──當尼克森遇上毛澤東》(Seize the Hour:When Nixon Met Mao)。臺北:時報文化。
Martin Jacques箸,李隆生譯,2010年。《當中國統治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編,2005年。《國際形勢年鑒200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許綬南譯,1997。《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臺北:麥田出版社。
邁克爾•斯溫、阿什利•特利斯著,洪允息、蔡焰譯,2001年。《中國大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
約翰•奈斯比特,1996年。《亞洲大趨勢》。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宮崎正弘,李明峻譯,2002年。《美中對決的時代來了》。臺北:前衛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于玉宏,2010年。〈冷戰後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地緣戰略分析〉,《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5期,頁58-61。
尹占文、鄧淑華,2009年。〈戰略文化、國家行為與國際形象—對中國國際形象變遷的考察〉,《社會科學研究》,第4期,頁70-73。
尹朝暉,2009年8月。〈論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地緣文化戰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第4期,頁134-138。
孔凡立,2010年。〈新形勢下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中國國家安全觀的重構〉,《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1-2。
巴殿君,2007年9月。〈21世紀中美雙邊關係中的臺灣問題〉,《東北亞論壇》,第5期,頁71;69-70。
方長平,2004年。〈多邊主義與中國周邊安全戰略〉,《教學與研究》,第5期,頁47-52。
───,2004年。〈西方戰略文化研究:從文化主義到建構主義〉 ,《國際論壇》,第3期,頁49-50。
王生才,2007年。〈中國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大國形象塑造〉,《高校社科動態》,第1期,頁23-27。
王金亮、呂慶廣,2009年2月。〈理性解讀「中國威脅論」基於中國和平崛起的視角〉,《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頁36-37。
王雨霏,2000年。〈新中國50年軍事外交的回顧與思考〉,《軍事歷史》,第1期,頁28-31。
王思宇,2011年。〈淺析「一條線」外交政策出臺的原因〉,《南方論刊》,第1期,頁86;81-82。
王軍,2006年。〈大國復興與中國傳統資源的發掘〉,《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頁1。
王崑義,2006年7月。〈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頁73-124。
王逸舟,2006年。〈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平衡(上)〉,《對外大傳播》,第8期,頁30-33。
───,2008年。〈論中國外交轉型〉,《學習與探索》,第5期,頁57-67。
史明俊,2011年。〈中國應對全球化的政治經濟戰略〉,《法治與社會》,第6期,頁202。
田祥軍,2008年。〈淺析古代中國的「天下觀」〉,《林區教學》,總第135期, 6期,頁70-71。
任力,1997年。〈農耕文明對中國傳統軍事思想的影響〉,《中國軍事科學》,第4期,頁83。
───,2005年10月。〈對孫子慎戰思想的幾點認識〉,《濱州學院學報》,第5期,頁13-16。
任曉,2007年。〈研究和理解中國的國際責任〉,《社會科學》,第12期,頁24-27。
安秀偉,2011年。〈試論中國和平發展國際戰略的理論淵源〉,《科技創新報導》,第1期,頁229。
成雪峰,2001年。〈試論東盟對建立亞太安全體制的影響〉,《國際政治》(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第5期,頁11-17。
朱中博、周雲亨,2011年。〈中國戰略文化的和平性—文化現實主義再反思〉,《當代亞太》,第1期,頁35-51。
朱立群,2011年。〈中國參與國際體系的實踐解釋模式〉,《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第1期,頁23-37。
朱虹,2010年。〈文化外交折射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新東方》,第5期,頁68-70。
朱聽昌,2001年。〈論臺灣的地緣戰略地位〉,《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3期,頁66-89。
江海洋,2008年11月。〈從回歸到對國際社會的建構—論中國當代戰略文化〉,《蘭州學刊》,總第182期,頁25。
江憶恩,2006年。〈中國外交政策研究:理論趨勢及方法辨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頁64-73。
何奇松,2008年。〈中國軍事外交析論〉,《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頁50-56。
何理,2010年。〈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理論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戰略調整〉,《中共黨史研究》,第4期,頁17。
何穎,2009年12月。〈構建中國-東盟文化中心的幾點設想〉,《當代廣西》,第24期,頁56。
吳傑偉,2010年。〈中國對東盟國家的援助研究〉,《東南亞研究》,第1期,頁42-48。
吳靚宇,2008年6月。〈和諧世界視野下妥善解決邊界問題的實踐探索〉,《湖南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總第51期,頁93-94。
宋效峰,2011年3月。〈國際機制與和諧亞太建設〉,《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1-4。
宋偉, 2010年4月。〈 中國外交政策研究:西方理論與方法的局限性〉,《外交評論》, 4期,頁149-152。。
李久林,2008年。〈新中國選擇「一邊倒」戰略及其實踐效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第5期,頁101-105。
李少軍,2009年。〈中國的戰略文化〉,《當代亞太》,第1期,頁26-27。
李志斐,2010年。〈東亞安全:合作模式與結構〉,《當代亞太》,第6期,頁105。
李志斐、于海峰,2007年。〈試論「中國文化年」現象〉,《理論界》,第2期,頁109-111。
李杏紅、任啟民,2005年。〈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和區域一體化的周邊戰略〉,《和平與發展季刊》,第3期,頁14-18。
李昕,2008年6月。〈後冷戰時期的中印巴三角關係〉,《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1期,頁47-51。
李金明,2010年。〈南海問題的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東南亞研究》,第1期,頁35-42。
李政敏,2006年。〈略論建國初期毛澤東「一邊倒」的外交策略〉,《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頁156-158。
李振廣,2001年。〈臺灣地緣戰略地位的形成與變遷〉,《國際政治研究》,第4期,頁136;120-124。
李眾軍,2004年。〈試論鄧小平軍事外交思想〉,《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頁31-35。
李智,2005年。〈試論文化外交對國家國際威望樹立的作用〉,《太平洋學報》,第3期,頁90-94。
───,2010年。〈文化軟權力化與中國對外傳播戰略〉,《理論與改革》,第2期,頁105-107。
李登科,1999年10月。〈五十年的中(共)、美、蘇(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10期,頁44-67。
李華、閻海東,2007年4月。〈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和平戰略一種理論分析〉,《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19-120。
李際均,1997年1月。〈論戰略文化〉,《中國軍事科學》,第1期,頁1-10。
李際均、白雲真,2006年。〈戰略思維與戰略文化研究的開拓者—李際均將軍訪談錄〉,《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頁7-15。
李嘯,2010年。〈淺析中美戰略文化之差異〉,《法制與社會》,第8期,頁142-143。
李曉敏,2002年。〈中國的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第2期,頁44-48。
李曉燕,2006年。〈戰略文化與國家行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頁33-39。
───,2008年。〈中國明代戰略文化與儒家文化的一致性研究—與江憶恩商榷〉,《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頁66-67。
───,2009年。〈文化•戰略文化•國家行為〉,《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第4期,頁83-93。
杜永吉,2002年。〈評國際戰略研究的文化視角〉,《國際觀察》,第4期,頁53。
肖佳靈,2008年。〈當代中國外交研究“中國化”:問題與思考〉,《國際觀察》,第2期,頁1-4。
肖鵬,2009年。〈戰略文化視野下的印度大國平衡戰略〉,《當代世界》,第12期,頁51-52。
周士新,2010年。〈試論中國對東盟的合作安全政策〉,《創新》,第2期,頁5-9。
周丕啟,2001年。〈略論戰略文化〉,《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頁56-60。
周琦、彭震,2009年5月。〈“中國威脅論”成因探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30-134。
孟雪,2010年。〈論冷戰結束後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博弈〉,《知識經濟》,第6期,頁179-180。
屈從文,2010年。〈國人與主權觀念:從被迫接受到主動建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頁64-78。
林文程,1999年7月。〈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之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頁74-114。
───,2000年1月。〈中國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頁83-129。
林利民,2010年。〈中國對外戰略:新問題、新任務、新思路〉,《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頁23-24。
林東旭,2005年。〈戰略文化底蘊與傳承〉,《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70期,第2期,頁96-99。
邱坤玄,2009年11月。〈大陸外交政策演變概述〉,《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第11期,頁16-19。
金德湘,1997年。〈中國的和平外交傳統與西方的黃禍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頁12-16。
金樂琴,2008年10月。〈中國國家發展戰略:30年變遷及成效〉,《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總第112期,頁44-47。
門洪華,2006年。〈中國戰略文化的重構:一項研究議程〉,《教學與研究》,第1期,頁57-63。
───,2007年。〈中國觀念變革的戰略路徑〉。《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頁13-20。
侯瑞雪,張蒙,2008年3月。〈透視中美博弈下的臺灣問題〉,《山西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研究生論文專刊》,第22卷,頁92-94。
俞文嵐,2011年。〈2010年南亞政治經濟發展概述〉,《東南亞南亞研究》,第1期,頁8-16。
俞正樑,1996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際政治新秩序〉,《學習與探索》,第4期,頁73-76。
姚嘉,2010年。〈如何面對中國文化安全的威脅〉,《新西部》,第12期,頁89-90。
封永平、姚志鵬,2009年11月。〈中亞地緣政治經濟博弈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上海商學院學報》,第6期,頁36-40。
柳德軍,2008年7月。〈偶然與必然:對長波電臺及聯合艦隊事件的新詮釋〉,《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70-74。
───,2010年。〈國家大戰略的碰撞與五十年代中蘇關係的惡化〉,《社會科學論壇 》,第9期,頁177-181。
柳豐華,2007年。〈中國在中亞關:政策的演變〉,《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6期,頁63-72。
段宇宏,2008年。〈邊界衝突困擾中國〉,《報刊薈萃》,第11期,頁5-7。
段奕,2008年。〈硬實力—軟實力理論框架下的語言—文化國際推廣與孔子學
院〉,《復旦教育論壇》,第2期,頁48-51。
洪銘德、游智偉,2009年12月。〈中國東南亞外交之研究:從軟權力的角度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2期,頁49-70。
胡火金,2003年。〈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經濟與農業文化的構建〉,《農業考古》,第3期,頁130-135。
胡榮榮,2008年。〈話語權與文化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5期,頁64-69。
胡聲平,2011年1月。〈大陸公共外交的內涵、特色與發展〉,《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第1期,頁16-21。
凌激,2010年。〈中國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現狀、問題及建議〉,《國際觀察》,第5期,頁17-22。
夏立平,2007年。〈論和諧世界的內涵〉,《當代亞太》,第12期,頁3-12。
孫云,2001年。〈試析兩岸關係中的日本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期,頁54-57。
孫紅霞、李愛華,2007年。〈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國際資料資訊》,第6期,頁69-72。
孫敬鑫、于運全,2010年12月。〈近年來中國軍事威脅論出現的背景和原因〉,《大連幹部學刊》,第12期,頁45-47。
孫學峰 ,2010年。〈 崛起困境與冷戰後中國的東亞政策〉,《外交評論》,4期,頁142-144。
宮玉振,2001年3月。〈戰略文化傳統略論〉,《濟南大學學報》,第2期,頁22-25。
徐晉,2008年。〈試論中國戰略文化的再建構〉,《社會科學論壇》,第24期,頁145-148。
時殷弘,200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戰略思想—意識形態基礎、根本戰略綱領和當今所遇挑戰〉,《江海學刊》,第5期,頁10-15。
───,2010年。〈蘭克-論列回顧與相關的“中國含義”〉,《世界經濟與政治》,6期(總第358期),頁51-63。
栗廣、栗智,2010年4月。〈從革命外交到務實外交—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對美外交政策的演變〉,《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17-23。
秦亞青,2003年。〈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10-15。
───,2008年。〈關於構建中國特色外交理論的若干思考〉,《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第1期,頁9-17。
───,2010年。〈主體間認知差異與中國的外交決策〉,《外交評論》,第4期,頁3-7。
秦曉松、左永強、龐豔蘋,2008年。〈試從提升軟國力角度分析和諧世界理論的重要意義〉,《科教文匯下旬刊》,第4期,頁198-199。
袁群、安曉敏,2010年。〈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前景〉,《經濟問題探》,第10期,頁162-166。
袁禮,2 0 11年。〈試論孔子學院和國際漢語教育的制度化建構〉,《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76-82。
馬彥麗,2008年11月。〈朝貢制度的崩潰與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頁110-111。
馬紹堯,2010年4月。〈論臺灣問題與國家安全戰略的關係〉,《社科縱橫》,第4期,頁84-86。
馬斌,2010年第10期上半月。〈對中國威脅論和責任論的評析〉,《學習月刊》,總第467期,頁33-34。
馬榮久,2010年。〈中國與東亞地區安全-以地區複合安全的過程導向為視角〉,《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1期(總第103期),頁99-108。
高中偉、羊紹武,2004年11月。〈和平共處外交思想在中國的發展—從「和平共處」到「和平發展」再到「和平崛起」〉,《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1期,頁335-336。
高長、吳瑟致,2009年4月。〈中國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頁1-48。
高英彤、劉彤,2007年。〈從鄧小平的外交戰略到和諧世界的新理念—中國新時期外交戰略在繼承中的創新與發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15-119。
崔道偉,2011年3月。〈論中國戰略文化的轉型〉,《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11-112。
康偉、郝琦,2009年2月。〈建國初期毛澤東一邊倒外交政策的新思考〉,《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37-41。
張妍,1998年。〈傳統文化與中國外交〉,《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3期,頁7-8。
張志勇、司春霞,2011年2月。〈關於提升文化軟實力戰略的思考〉,《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38-42。
張沱生,2009年。〈中國的國際安全秩序觀:歷史的回顧與思考〉,《國際政治研究》,第4期,頁92-96。
張治武,2000年12月。〈冷戰後中國的新安全觀〉,《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頁57-59。
張盼盼、張雙雙,2010年1月。〈鄧小平外交思想探析〉,《理論界》,總第434期,頁18-20。
張郁慧,2006年6月。〈向蘇聯「一邊倒」外交決策中的意識形態因素〉,《西伯利亞研究》,第3期,頁79-82。
張勝江、胡衛寧,2010年10月。〈中國睦鄰外交傳統的文化底蘊〉,《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5期,頁67-71。
張植榮、蔣蘇晉,2002年9月。〈美國與中日釣魚臺列嶼爭端〉,《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3期,頁93-103。
張越,2004年。〈齊兵學中的慎戰思想及時代價值〉,《管子學刊》,第4期,頁85-87。
張殿軍,2010年5月。〈論和平發展征程中的中國文化外交〉,《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第3期,頁34-37。
───,2010年11月。〈關於文化外交若干問題的探討〉,《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頁28-34。
張衛明,2010年。〈洋務時期國人對近代國際局勢與國際公法的比〉,《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總第358期),頁79-80。
張曉軍、許嘉,2004年。〈中美戰略文化傳統之比較〉,《中國軍事科學》,第2期,頁112-119。
張燕軍,2009年5月。〈大國協作、共同安全—東北亞安全合作模式的探索—及與均勢、霸權穩定模式的比較分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354-356。
張露、王迎暉,2005年。〈論當代中國大戰略選擇的和平性:一種基於戰略文化的考量〉,《太平洋學報》,第6期,頁22-30。
梁守德,1994年。〈試析國際政治學的中國特色〉,《國際政治研究 》,第 1期,
頁40-46。
───,2005年。〈中國國際政治學理論建設的探索 〉,《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 2期,頁15-16。
莫大華,2002年9月。〈戰略文化研究的辯論與趨勢-兼論1995–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事件的戰略文化研究〉,《復興崗學報》,第75期,頁73-93。
許志嘉,2007年7月。〈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期,頁43-90。
郭兵雲、卓旭春,2010年。〈「兩條線」外交戰略形成的原因探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89-92。
郭萬超,2005年11月。〈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論國家戰略的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頁62-66。
陳向陽,2006年12月。〈對中國睦鄰外交的國際關係理論分析〉,《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4期,頁21-24。
───,2010年9月。〈對當前主要大國安全戰略調整的看法〉,《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3期,頁54,18-21。
陳志剛,2010年12月。〈關於封貢體系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66-67。
陳庚,2011年2月。〈國家文化創新戰略確立的歷史邏輯與價值意義〉,《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期,頁31-36。
陳春根,蔣思海,2002年8月。〈臺灣:美國亞太地緣戰略的基點〉,《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4期,頁24-26。
陳琨,2011年2月。〈論中俄上海合作組織政策相異的原因〉,《改革與開放》,第4期,頁27-28。
陳嶽,2005年3月。〈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和平崛起 一種層次分析法的解讀中國外交〉,《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93-99。
陸委會企劃處,2009年12月。〈胡錦濤馬來西亞、新加坡之行的觀察〉,《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第12期,頁4-7。
陶連洲,2010年12月。〈矛盾與選擇:中國崛起背景下的南海問題〉,《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4期,頁75-77。
章百家,2000年。〈從「一邊倒」到「全方位」—對50年來中國外交格局演進的思考〉,《中共黨史研究》,第1期,頁21-37。
傅勇,2004年。〈非傳統安全與中國的新安全觀〉,《世界經濟研究》,第7期,頁10-14。
喬旋,2010年。〈構建中國文化外交新戰略提升國家形象〉,《教學與研究》,第5期,頁61-66。
彭沛,2009年4月。〈鄧小平的睦鄰外交戰略探析〉,《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期,頁79-82。
焦洋、張海軍,2002年3月。〈江澤民外交思想中的大國夥伴戰略〉,《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57-60。
舒建國,2008年。〈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兩條線」外交戰略的得失與啟示〉,《江西社會科學》,第7期,頁135-139。
───,2009年1月。〈毛澤東一邊倒外交戰略的內涵及其實踐效應〉,《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4-17。
華曉紅、莊芮、楊立強,2011年3月。〈中國參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的實踐與策略〉,《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83-89。
馮惠雲,2005年。〈防禦性的中國戰略文化〉,《國際政治科學》,第4期,頁1-23。
馮興豔、江瑞平,2011年。〈東亞區域合作中的南北互動〉,《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頁46-52。
楊世生、張育賢,2010年10月。〈維護中國文化安全的戰略思考〉,《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期,頁33-34。
楊仕樂,2006年1月。〈中國獨特的戰略文化?尋找理念的物質基礎〉,《東亞研究》,第1期,頁197-230。
楊奎松,2010年。〈新中國的革命外交思想與實踐〉,《史學月刊》,第2期,頁62-74。
楊成緒,2000年。〈中國外交50年〉,《發展與和平》,第1期,頁40-44。
楊毅,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主動因素〉,《新視野》,第3期,頁10-12。
葉自成,2000年。〈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5-10。
葛勇平,2009年。〈南沙群島主權爭端及中國對策分析〉,《太平洋學報》,第9期,頁71-79。
董立文,1998年10月。〈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2期,頁65-76。
解丹琪,2004年10月。〈淺析傳統儒家的王道思想及現實意義〉,《社科縱橫》,第5期,頁120,123。
資中筠,2003年。〈理論創新從研究新問題中來〉,《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
頁26-30。
靖國華,2008年1月。〈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睦鄰外交〉,《經濟與社會發展》,第1期,頁47-51。
廖心文,2010年。〈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毛澤東、鄧小平等打破蘇聯包圍的戰略思想與決策歷程〉,《黨的文獻》,第6期,頁35-42。
廖德智,2008年4月。〈近年中共在非洲外交戰略軟權力運用之觀察〉,《展望與探索》,第4期,頁72-90。
熊厚,2010年。〈中國對外多邊援助的理念與實踐〉,《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第5期,頁50-63。
熊賢培,2010年1月〈中國周邊安全與和諧發展戰略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34-36。
甄炳禧,2009年。〈新形勢下如何保護國家海外利益—西方國家保護海外利益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頁49-54。
褚浩,2010年。〈南海問題的新形勢與新發展〉,《國際資料資訊》,第12期,頁40-42。
趙卓莉,2009年11月。〈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意義及路徑選擇〉,《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總第66期,頁66-68。
趙建民、許志嘉,2009年l月。〈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的和諧世界觀:理論與意涵〉,《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期,頁29。
趙桂生,2010年。〈安全環境新變化與國防經濟發展戰略〉,《軍事經濟研究》,第12期,頁12-13。
趙海月,2006年8月。〈中國地緣政治環境與中國戰略安全分析〉,《學習與探索》,總第165期,頁14-17。
趙景芳,2008年。〈戰略文化的再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頁14-24。
趙震野、王俊斌,2009年5月。〈中國古代大一統的文化戰略思維〉,《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59-63。
趙豔霞、聶玉寬,2008年3月。〈試析「一邊倒」與中國獨立自主外交〉,《哈爾濱學院學報 》,第3期,頁45-49。
劉乃京,2002年。〈文化外交—國家意志的柔性傳播〉,《新視野》,第3期,頁66-68。
劉力、徐啟鴻,2005年。〈古代中國未實行擴張戰略的經濟解釋〉,《軍事經濟研究》,第7期,頁74-76。
劉永江,2011年。〈中日釣魚島之爭中的美國因素〉,《世界知識》,第9期,頁24-26。
劉江永,2011年3月。〈論中日釣魚島主權爭議問題〉,《太平洋學報》, 第3期,頁73-86。
劉亞洲,2010年。〈把握國家安全形勢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戰略籌劃〉,《黨政幹部參考》,第9期,頁22-23。
劉長敏、黃建達,2011年。〈當代中國首腦出訪與周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1期,頁58-68。
劉彥超,2008年12月。〈略論「和諧世界」理念的思想淵源及其意義〉,《中國科技資訊》,頁192,194。
劉春志、李曉玲,2009年。〈論春秋戰國時期的伐交思想〉,《軍事歷史》,第6期,頁7-10。
劉淑梅,2006年10月。〈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及戰略對策〉,《蘭州學刊》,總第157期,頁78,102-103。
劉涵,2010年12月。〈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外交戰略轉型原因新探—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分析〉,《法制與社會》,第35期,頁185-186。
劉舸,2007年12月。〈臺灣問題背後的中美戰略博弈〉,《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5-20。
劉傳春,2010年1月。〈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合作思想的變化與延續〉,《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l期,頁37-40。
劉傳春,2011年3月。〈新中國對外合作關係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經驗啟示〉,《長白學刊》,總第158期,頁109-114。
潘松文,夏保雄,2009年10月。〈構建和諧世界是對新安全觀的繼承與發展〉,《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頁10-12。
潘雙吉、唐彥林,2010年7月。〈中心—邊緣模式:古代朝貢體制下的中國與東亞〉,《長春大學學報》,第20卷第7期,頁79-81。
蔡拓,2006年9月〈和諧世界與中國對外戰略的轉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頁51-58。
蔡國裕,2011年2月。〈孔子雕像鄰立天安門廣場之文化與政治意涵〉,《展望與探索》,第2期,頁29-35。
───,2010年5月。〈中共企圖增強其在世界的文化「話語權」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5 期,頁10-15。
鄭又平、林彥志,2008年8月。〈中國「走出去戰略」之分析:跨世紀中國經濟的轉變〉,《展望與探索》,第6卷,頁45-62。
鄭必堅,2004年。〈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2003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演〉,《理論參考》,第5期,頁3-4。
鄧清柯,2010年。〈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命根子—論文化立國的戰略價值與意義〉,《湖南社會科學》,第6期,頁130-134。
餘建軍,2009年〈美國和東盟地區論壇—多邊主義的視角〉,《東南亞研究》,第1期,頁57-62。
魯學武,2009年 11月。〈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發展的價值觀評析〉,《理論研究》,21期,頁122-124。
鮑剛、張振祥,2005年。〈論中國傳統戰略文化〉,《黑龍江史志》,第10期,頁54-57。
龍心剛、梁東興,2010年第9期。〈論南海問題中的美國因素〉,《東南亞縱橫》,頁16-19。
薛晨,2009年。〈非傳統安全問題與國際公共產品供給—兼論「中國責任論」與和諧世界理念的實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頁62-69。
韓壯壯,2009年。〈軍事軟實力與軍事外交〉,《學理論》,第24期,頁26-27。
韓莉,2010年10月。〈中國崛起與東北亞的安全戰略選擇〉,《延邊黨校學報》,第5期,頁68-70。
韓獻棟、金淳洙,2008年。〈中國軍事外交與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頁47-54;
魏明、龔耘,2009年。〈提升文化軟實力:全球化資訊時代中國文化的戰略選擇〉,《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頁18-22。
龐森,2008年。〈改革開放與中國的多邊外交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頁44-51。
龐毅,2004年7月。〈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的文化邏輯〉,《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77-81。
邊葉宏,2009年。〈文化外交在國際外交戰略中的雙重效應及啟示〉,《理論前沿》,第13期,頁28-29。
嚴雙伍、趙良英,2010年。〈機遇與挑戰:理性看待「中國責任論」〉,《江漢論壇》,第11期,頁74-77。
黨銳鋒、曾辰,2007年。〈中國的外交戰略格局—周邊是首要〉,《東南亞縱橫》,第8期,頁68-72。
馮維江,2011年2月15日。〈給東北亞一個「暖源」—從中國周邊戰略角度的審視〉,《全球巨集觀經濟政策系列研究報告》,N0.2011-004,頁14-21。
蕭芃連,2005年7月。《中國『走出去』戰略與中國企業跨國投資關聯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蜀誠,2008年7月。《新世紀中共海軍戰略研究》,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李曉燕,2007年4月。《戰略文化與主導文化的一致性研究:以中國明代為個案》,外交學院博士論文。
四、報紙
1988年5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關於西沙、南沙群島問題的備忘錄〉,《人民日報》,版4。
2002年1月16日,〈鼓吹『中國威脅論』是徒勞的〉,《新華社》。
2003年12月16日,〈胡錦濤下令建構和平崛起理論〉,《聯合報》,版13。
2006年10月31日,〈溫總倡與東盟設無核武區〉,《文匯報》,版1。
2008年12月6日,〈中印陸軍反恐聯合訓練無特定背景不針對第三方〉,《華僑報》,版24。
2008年12月27日,〈中國海軍艦艇赴海外執行任務大事記〉,《長江日報》,版3。
2009年3月7日,〈南沙群島駐軍現狀〉,《大公報》,版A12。
2009年7月16日,〈清華版國力報告26年後超美中國GDP一哥〉,《中國時報》,版A15。
2009年7月20日,〈解放軍採取「請進來」聯訓〉,《文匯報》,版A11。
2009年9月18日,〈中俄艦隊亞丁灣演練反海盜「和平藍盾-2009」演習將探索「上合組織」海上安全合作模式 〉,《重慶晨報》,版17。
2009年12月13日,〈加強中日韓三方的合作 繼續推進六方會談進程〉,《文匯
報》,,版5。
2010年5月18日,〈李光耀:後美國時代再等30年〉,《聯合報》,版A13。
2010年8月18日,〈美承認《美日安保》含釣魚臺〉,《蘋果日報》,版A20。
2010年8月30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江西日報》,版B3。
2010年9月25日,〈白宮呼應希拉蕊 美日安保條約 適用釣魚臺〉,《自由時報》,版A4。
2010年11月4日,〈美國強勢介入亞太和中國較量龍頭地位〉,《中華日報》,版A2。
2010年11月10日,〈現代中國+全球化孔子「環遊」世界中國展現軟實力〉,《文匯報》,版A27。
2011年1月7日,〈海外練兵走出國門步伐越來越大從連級特種兵反恐到多兵種萬里投送跨國奔襲〉,《文匯報》,版A8-9。
2011年1月24日,〈全球邁入「文化外交」時代〉,《北京商報》,版A4。
2011年6月14日,〈越歡迎美介入海域糾紛菲律賓將南海改名〉,《南洋商報(馬來西亞)》,版A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12月22日。〈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白皮書〉,《人民日報》,版2。
王銘義、白德華、楊甜兒,2011年3月15日。〈溫家寶:當前政改 最大危險是腐敗〉,《中國時報》,版3。
江澤民,2002年11月9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
果永毅、賀廣華、顧玉清,2004年4月26日。〈尋求共贏的平臺—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述評〉,《人民日報》,版4。
胡錦濤,2006年4月23日。〈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國青年報》,版 1。
───,2006年4月23日。〈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解放軍報》,版1。
───,2007年10月25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人民日報》,版4。

五、網路資料

〈1998年中國的國防〉,http://news.163.com/06/1228/18/33EUVQDQ0001252H.html
〈2010年中國的國防〉,《新華社》。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31/c_121252219_9.htm
〈中國軍隊參加的28次主要中外聯合軍事演習〉,http://big5.showchina.org:81/gate/big5/www.chinaxinjiang.cn/zt2010/35/12/1/t20100916_650915.htm
2006年3月14日,〈外交部就中美軍事交流及伊朗核問題等答問〉,《新浪軍事》,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4/19228441586s.shtml。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4/content_630040.htm
胡錦濤,〈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pds/ziliao/zt/ywzt/2005year/hjtscog8/t201988.htm.
胡錦濤,〈促進中東和平、建設和諧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http://sa.chineseembassy.org/chn/xwdt/t248788.htm.
黃仁偉,2004年3月18日。〈和平崛起,中國人的宣言〉,《新華社》。
溫家寶 ,2003年10月7日。〈中國的發展與亞洲的振興—在東盟商業與投資峰會上的演講〉,http://www.fmprc.gov.cn/chn/ziliao/wzzt/zgcydyhz/dqcdmeyzrhdld
/t27173.htm.


貳、西文部分
一、書籍
Anand, Ram Prakash, 1981. Cultural F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hakti Malik: Abhinav Publication.
Acharya, Amitav, 2000.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s of Regional Order,.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uzan, Barry, 1983. People, States and Fear: 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e, Jr., Sean M. Lynn-Jones, and Steven E. Miller eds., 2000. The Rise of China.Cambridge. MA: MIT Press.
Brzezinski, Zbigniew, 1997.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1997.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Barnett, Arthur Doak, 1985.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Booth, Ken, 1990.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ulture Affirmed,” in Carl G. Jacobsen, ed., Strategic Power : USA/USSR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erger, Thomas, 1996. “Norms,Ident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Germany and Japan,” in Peter Katza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325-326.
Christensen, Thomas J., 2006 .“Windows and War: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China's Decision to Use Force.”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Ross, eds. New Approaches to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Essays in Honor of Allen S. Whiting .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Jian, 1994.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liff, Evan S. Roger, Keith Crane, and James C. Mulvenon, 2005. A New Direction for China’s Defense Industr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Dewar, James, 1996. Army Culture and Plann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Santa Monica, Ca: RAND.
Freeman, Chas. W. Jr., 1997.Arts of Power-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Washington, D. 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Fairbank, John King, 1953.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irbank, John K., 1967. China: 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S.A..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irbank, John K., ed., 1968.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ewsmith, Joseph and Stanley Rosen, 2001. “The Domestic Contex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oes‘Public Opinion’ Matter?” in David M. Lampton, eds.,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7-370.
Gong, Gerrit, 1984. The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ilpin, Rober, 198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Gittings, John, 1981.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Army.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Goldstein, Avery, 2005.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 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ttne, Bjorn, 2001. “Regionalism,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Bjorn Hettne & András Innotai, eds., Comparing 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Basingstoke: Palgrave.
Held, David, 1991. “Democracy,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Golbal System,” in David Held, eds., Political Theory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 197-235.
Huntington, Samuel P., l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Huntington, Samuel P., 1997.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A Touchstone Book.
Johnston, Alastair Iain, 1995.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Alastair Iain, 1999. “Realism(s) and Chinese Security Policy in the Post–Cold–War Period,” in Ethan B. Kapstein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Unipolar Politics: 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61–318.
Jacobsen, Carl G., 1990 . Strategic Power: USA/USSR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Katzenstein, Pet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im, Samuel S. and James Hsiung, 1980. China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New York: Praeger.
Kim, Samuel S., 1998.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ium.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Kurlantzick, Joshua, 2007.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pman, Jonathan N. and Stevan Harrel, 1990. Violence in China: 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gro, Jeffrey W., 1995. Cooperation under Fired Anglo-German Restraint during World War II.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Sweeney, Bill, 1999.Security , Identity and Interest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deiros,
Morgenthau, Hans J., 1978.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Nye, Joseph S. Jr., 2004.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Oksenberg, Michel, 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 :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Organski, A. F. K. and Jacet Kugler, 1980.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ye, Lucian, 1981.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Mass.: Oelgeschlager , Gunn&Hain, publishers.
Ramo, Joshua Cooper, 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Swaine, Michael D.&Ashley J. Tellis, 2000.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anta Monica: RAND.
Scobell, Andrew, 2002. China and Strategic Culture .Carlisle: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Snyder, Jack, 1977. The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 Santa Monica:Rand.
Scott, David, 2007. China Stands Up: The PRC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London: Routledge.
Strausz-Hup, Robert, 1942. Geopolitics: The Struggle for Space and Power. New York: G. P. Putnam and Sons.
Stuart, Reginald C., 1982. War and American Thought: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Monroe Doctrine. Ken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Terrill, Ross, 2003. The New Chinese Empire,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Basic Books.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tz, Kenneth N., 1959.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Dominic and Roopa Purushothaman, 2006. “ 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 in Subhash Chandra Jain, eds., Emerging econom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Edward Elgar publishing.
Wilkenfeld, Jonathan, 1998. Cri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Handbook of foreign policy vol. II . Oxford:Pergamon Press.
Whiting, Allen S., 1981. The Chinese Calculus of Deterrence :India and Indochina.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Yee, Herbert and Ian Storey, 2002. The China Threat 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Curzon.


二、期刊、論文

Al-Rodhan, Khalid R., 2007/Fall. “A Critique of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A Systematic Analysis,” Aisan Perspective, Vol. 31, No. 3, pp. 41-66.
Barker, Geoff, 2004/Septembe. “Asian security: a critical review,”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8, No. 3, pp. 377-380.
Broomfield, Emma V., 2003.“Perceptions of Danger: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Vol. 12, Issue 35, pp. 265-284.
Booth, Ken, 2005/March. “Strategic Culture: Validity and Validation,” Oxford Journal on Good Governance, Vol. 2, No. 1, pp. 25-28.
Christensen, Thomas J., 1996/9-12. “Chinese Realpolitik: Reading Beijing’s World-View,”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5, pp. 37-52.
Cha, Victor D., 2009/10 /Winter.“Powerplay Origins of the U. S. Alliance System in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4, No. 3, pp. 158-196.
Fairbank, John K. and S. Y. Teng, 1941/ June.“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 No. 2, pp. 135-246.
Fairbank, John K., 1942/February. “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 No. 2, pp. 129-149.
Gray, Colin S., 1991/October/December. “Geography and Grand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10, Issue 4, pp. 311-329.
Gray, Colin S., 1999/January. “Strategic Culture as Contex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ory Strikes Back,”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5, No.1, pp. 49-69.
Huntington, Samuel P., 1993/Summer.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3, pp. 22-49.
Johnston, Alastair Iain,1995/Spring. “Thinking about Strategic Cul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4, pp. 33-64.
Ferguson, James R., 1998/ March. “Inclusive Strategies for Restraining Aggression- Lessons from Classical Chinese Culture," Asian Philosophy, Vol. 8, Issue 1, pp. 31-46.
Kristof, Nicholas D., 1993/November/December.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 pp. 59-74.
Kier, Elizabeth , 1995/Spring . “Culture and Military Doctrine: France Between the Wa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4 , pp. 65-93
Klein, Yitzhak, 1991/January-March. “A Theory of Strategic Culture,”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10, No. 1, pp.4-23.
Lantis, Jeffrey S., 2002/Fall. “Strategic Culture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4, No. 3, pp. 87-113.
Medeiros, Evan S. and Fravel M. Taylor, 2003/November/Decembe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6, pp. 22-35.
MacMillan, Alan, 1995 /Oct. “Strategic Culture and National Ways in Warfare: The British Case,” RUSI Journal, Vol. 140, No. 5, pp. 33-38.
Mearsheimer, John J., 2006/ April .“China's Unpeaceful Rise,” Current History, Vol. 105, No. 690, pp. 160-162.
Van Ness, Peter, 2004/2005/ Winter. “China's Response to the Bush Doctrine,” World Policy Journa , Vol. 21, No. 4, pp. 38-47.
Nye, Joseph S. Jr., 1990/Autumn.“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Vol. 80 ., pp.153-171.
Shin, Sang-Jin, 2005/September. “North Korea-China Re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East Asian Review, Vol. 17, No. 3, pp. 3-24.
Shambaugh, David, 1996/Fall.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2, pp. 180-209.
Segal, Gerald, 1996/Spring.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 pp.107-135.
Whiting, Allen S., 2001/August. “China's Use of Force, 1950-96,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6, No. 2, pp. 103-131.
Zhang, Tiejun, 2002. “Chinese Strategic Culture: Traditional and Present
Features,”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21, Issue 2, pp. 73-9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