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06117-2048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06117-204812
論文名稱
Title
方位詞「前、後、上、下」之時間義研究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Temporal Meaning of Chinese Localizers: “Qian Hou Shang Xi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9-09
關鍵字
Keywords
方位詞、時間、譬喻、前、上、後、下
Localizer, Time, Metaphor, Qian, Xia, Shang, Ho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1 次,被下載 89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98 times.
中文摘要
「前、後、上、下」是漢語中表述基本空間及時間意義的方位詞。以空間關係基礎表述時間,為各類語言的共同特徵,其中涉及概念域之間映射及譬喻關係。本文旨於研究漢語此四個方位詞表述時間義的譬喻基礎,審視在歷時及共時語料中運用的情況。此四個方位詞可分為水平及垂直兩組空間方位系統,水平方位系統的「前、後」主要以「時間在動」及「自己在動」兩種時間譬喻形式表示時序。而以垂直空間方位「上、下」表述時間,則屬於漢語獨特的表示時序的形式,主要透過「時間如流水」譬喻,建立起空間與時間的對應關係。透過對歷時及共時語料的審視,從而揭示漢人時空感知模式,以及歸納漢語方位詞表述時間義的語言特徵。
Abstract
The localizers “Qian, Hou, Shang, Xia” are used to indic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meanings in Chinese. The description of time in language is based on a specific spatial metaphor, and involves a mapping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domians.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s the temporal meanings and metaphors of these Chinese localizers in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corpus. These four locliz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Horizontal direction “Qian, Hou” is based on two types of metaphors to specify the temporal meanings, including “Moving-ego” and “Moving-Time” mappings. Using the vertical localizers“Shang, Xia” to specify the time is the distinctive semantic feature of Chinese. The temporal metaphor of “Shang, Xia” is from an observation of water flowing which is a unique view of Chinese people. This corpus-based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pattern of perceiving time and space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ime expression in Chines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論文審定書‧‧‧‧‧‧‧‧‧‧‧‧‧‧‧‧‧‧‧‧‧‧‧‧‧‧‧‧i
謝辭‧‧‧‧‧‧‧‧‧‧‧‧‧‧‧‧‧‧‧‧‧‧‧‧‧‧‧‧‧‧‧‧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v
圖次‧‧‧‧‧‧‧‧‧‧‧‧‧‧‧‧‧‧‧‧‧‧‧‧‧‧‧‧‧‧‧viii
表次‧‧‧‧‧‧‧‧‧‧‧‧‧‧‧‧‧‧‧‧‧‧‧‧‧‧‧‧‧‧‧‧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源起‧‧‧‧‧‧‧‧‧‧‧‧‧‧‧‧‧‧‧‧‧‧‧‧‧‧‧‧1
1.2方位詞研究現況‧‧‧‧‧‧‧‧‧‧‧‧‧‧‧‧‧‧‧‧‧‧‧‧‧2
1.2.1方位詞的界定‧‧‧‧‧‧‧‧‧‧‧‧‧‧‧‧‧‧‧‧‧‧‧‧2
1.2.2方位詞「前、後、上、下」的字義‧‧‧‧‧‧‧‧‧‧‧‧‧‧‧4
1.2.3方位詞的功能分化‧‧‧‧‧‧‧‧‧‧‧‧‧‧‧‧‧‧‧‧‧‧6
1.2.4方位詞表達時間義的語言形式‧‧‧‧‧‧‧‧‧‧‧‧‧‧‧‧‧9
1.2研究目的及方法‧‧‧‧‧‧‧‧‧‧‧‧‧‧‧‧‧‧‧‧‧‧‧‧15
1.3論文架構‧‧‧‧‧‧‧‧‧‧‧‧‧‧‧‧‧‧‧‧‧‧‧‧‧‧‧16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探討‧‧‧‧‧‧‧‧‧‧‧‧‧‧‧‧‧‧‧‧‧17
2.1認知與譬喻相關的理論‧‧‧‧‧‧‧‧‧‧‧‧‧‧‧‧‧‧‧‧17
2.1.1以空間為基礎的時間譬喻‧‧‧‧‧‧‧‧‧‧‧‧‧‧‧‧‧‧‧17
2.1.2認知角度的譬喻類型‧‧‧‧‧‧‧‧‧‧‧‧‧‧‧‧‧‧‧‧‧19
2.1.3時間意義譬喻的空間模式‧‧‧‧‧‧‧‧‧‧‧‧‧‧‧‧‧‧‧22
2.2時間譬喻的特質‧‧‧‧‧‧‧‧‧‧‧‧‧‧‧‧‧‧‧‧‧‧‧‧22
2.2.1時間概念的維度 ‧‧‧‧‧‧‧‧‧‧‧‧‧‧‧‧‧‧‧‧‧‧23
2.2.2時間的不對稱性質 ‧‧‧‧‧‧‧‧‧‧‧‧‧‧‧‧‧‧‧‧‧24
2.2.3時間概念的動態性質 ‧‧‧‧‧‧‧‧‧‧‧‧‧‧‧‧‧‧‧‧24
2.2.4小結 ‧‧‧‧‧‧‧‧‧‧‧‧‧‧‧‧‧‧‧‧‧‧‧‧‧‧‧25
2.3水平空間的時間譬喻形式‧‧‧‧‧‧‧‧‧‧‧‧‧‧‧‧‧‧‧‧25
2.3.1「自己在動」(Moving-ego)時間譬喻形式 ‧‧‧‧‧‧‧‧‧‧‧‧26
2.3.2「時間在動」(Moving-time)時間譬喻形式 ‧‧‧‧‧‧‧‧‧‧‧‧27
2.3.3「自己在動」及「時間在動」譬喻形式比較‧‧‧‧‧‧‧‧‧‧‧29
2.3.4觀察者面向的問題‧‧‧‧‧‧‧‧‧‧‧‧‧‧‧‧‧‧‧‧‧‧30
2.3.5時間與觀察者的移動關係‧‧‧‧‧‧‧‧‧‧‧‧‧‧‧‧‧‧‧33
2.3.6時間譬喻中參考點的問題‧‧‧‧‧‧‧‧‧‧‧‧‧‧‧‧‧‧‧34
2.3.7方位詞「前」的「現在」時間意義‧‧‧‧‧‧‧‧‧‧‧‧‧‧‧35
2.3.8「前後」的時間意義‧‧‧‧‧‧‧‧‧‧‧‧‧‧‧‧‧‧‧‧‧36
2.3.9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時間義譬喻小結‧‧‧‧‧‧‧‧‧‧‧38
2.4垂直空間的時間譬喻形式‧‧‧‧‧‧‧‧‧‧‧‧‧‧‧‧‧‧‧‧40
2.4.1「上、下」表達的時序意義‧‧‧‧‧‧‧‧‧‧‧‧‧‧‧‧‧‧40
2.4.2「下」的時間延續義‧‧‧‧‧‧‧‧‧‧‧‧‧‧‧‧‧‧‧‧‧43
2.4.3「上」表達的時段意義‧‧‧‧‧‧‧‧‧‧‧‧‧‧‧‧‧‧‧‧45
2.4.4「下」表達的「現在」義‧‧‧‧‧‧‧‧‧‧‧‧‧‧‧‧‧‧‧47
2.4.5「上下」表達的時間意義‧‧‧‧‧‧‧‧‧‧‧‧‧‧‧‧‧‧‧49
2.4.6垂直空間方位詞時間義譬喻小結‧‧‧‧‧‧‧‧‧‧‧‧‧‧‧‧50
2.5小結‧‧‧‧‧‧‧‧‧‧‧‧‧‧‧‧‧‧‧‧‧‧‧‧‧‧‧‧‧52

第三章 歷時語料的「前、後、上、下」時間義探討‧‧‧‧‧‧‧53
3.1先秦時期‧‧‧‧‧‧‧‧‧‧‧‧‧‧‧‧‧‧‧‧‧‧‧‧‧‧‧54
3.1.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54
3.1.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65
3.1.3小結‧‧‧‧‧‧‧‧‧‧‧‧‧‧‧‧‧‧‧‧‧‧‧‧‧‧‧66
3.2兩漢時期‧‧‧‧‧‧‧‧‧‧‧‧‧‧‧‧‧‧‧‧‧‧‧‧‧‧‧68
3.2.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68
3.2.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80
3.2.3小結‧‧‧‧‧‧‧‧‧‧‧‧‧‧‧‧‧‧‧‧‧‧‧‧‧‧‧81
3.3魏晉至隋時期‧‧‧‧‧‧‧‧‧‧‧‧‧‧‧‧‧‧‧‧‧‧‧‧83
3.3.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83
3.3.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85
3.3.3小結‧‧‧‧‧‧‧‧‧‧‧‧‧‧‧‧‧‧‧‧‧‧‧‧‧‧‧86
3.4唐宋時期‧‧‧‧‧‧‧‧‧‧‧‧‧‧‧‧‧‧‧‧‧‧‧‧‧‧‧88
3.4.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88
3.4.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93
3.4.3小結‧‧‧‧‧‧‧‧‧‧‧‧‧‧‧‧‧‧‧‧‧‧‧‧‧‧‧‧95
3.5元明清時期‧‧‧‧‧‧‧‧‧‧‧‧‧‧‧‧‧‧‧‧‧‧‧‧‧‧96
3.5.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96
3.5.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97
3.5.3小結‧‧‧‧‧‧‧‧‧‧‧‧‧‧‧‧‧‧‧‧‧‧‧‧‧‧‧‧99
3.6歷時語料使用情況總結‧‧‧‧‧‧‧‧‧‧‧‧‧‧‧‧‧‧‧‧‧100

第四章 共時語料的「前、後、上、下」時間義探討‧‧‧‧‧‧‧107
4.1水平空間方位詞「前、後」‧‧‧‧‧‧‧‧‧‧‧‧‧‧‧‧‧‧‧‧107
4.1.1「時間在動」譬喻形式‧‧‧‧‧‧‧‧‧‧‧‧‧‧‧‧‧‧‧‧107
4.1.1.1「前、後」單用作時間名詞(Nd) ‧‧‧‧‧‧‧‧‧‧‧‧‧‧107
4.1.1.2「前、後」作為特指定詞(Nes) ‧‧‧‧‧‧‧‧‧‧‧‧‧‧109
4.1.1.3「前、後」作為後置詞(Ng) ‧‧‧‧‧‧‧‧‧‧‧‧‧‧‧‧111
4.1.1.4「前、後」與虛詞結合的時間詞語‧‧‧‧‧‧‧‧‧‧‧‧‧114
4.1.1.5「前後」表達的時間義‧‧‧‧‧‧‧‧‧‧‧‧‧‧‧‧‧‧118
4.1.1.6「時間在動」譬喻形式小結‧‧‧‧‧‧‧‧‧‧‧‧‧‧‧119
4.1.2「自己在動」譬喻形式‧‧‧‧‧‧‧‧‧‧‧‧‧‧‧‧‧‧‧119
4.1.3「時間在動」及「自己在動」譬喻之歧義情況‧‧‧‧‧‧‧‧‧121
4.1.4「現在為觀察者的稍前方」譬喻形式‧‧‧‧‧‧‧‧‧‧‧‧‧121
4.2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122
4.2.1「時間如流水」譬喻形式‧‧‧‧‧‧‧‧‧‧‧‧‧‧‧‧‧‧‧123
4.2.1.1「上、下」的時序意義‧‧‧‧‧‧‧‧‧‧‧‧‧‧‧‧‧123
4.2.1.2「上下」的時間義‧‧‧‧‧‧‧‧‧‧‧‧‧‧‧‧‧‧‧‧‧124
4.2.2「抽象事件為移動實體」譬喻形式‧‧‧‧‧‧‧‧‧‧‧‧‧‧‧126
4.2.2.1「下去」、「下來」的時間延續義‧‧‧‧‧‧‧‧‧‧‧‧‧‧‧126
4.2.3「事件進行的時間為實體」譬喻形式‧‧‧‧‧‧‧‧‧‧‧‧‧‧127
4.2.3.1「上」的時段意義‧‧‧‧‧‧‧‧‧‧‧‧‧‧‧‧‧‧‧127
4.2.4「現在為觀察者的稍前方」譬喻形式‧‧‧‧‧‧‧‧‧‧‧‧‧128
4.2.4.1「下」的「現在」意義‧‧‧‧‧‧‧‧‧‧‧‧‧‧‧‧‧‧‧128
4.3「前、後」及「上、下」表述水平運動事物時序之比較‧‧‧‧‧‧130
4.4共時語料使用情況總結‧‧‧‧‧‧‧‧‧‧‧‧‧‧‧‧‧‧‧‧131

第五章 結論‧‧‧‧‧‧‧‧‧‧‧‧‧‧‧‧‧‧‧‧‧‧‧‧‧‧‧135
5.1研究總述‧‧‧‧‧‧‧‧‧‧‧‧‧‧‧‧‧‧‧‧‧‧‧‧‧‧135
5.2研究限制及展望‧‧‧‧‧‧‧‧‧‧‧‧‧‧‧‧‧‧‧‧‧‧‧140

參考書目‧‧‧‧‧‧‧‧‧‧‧‧‧‧‧‧‧‧‧‧‧‧‧‧‧‧‧‧‧143
附錄一‧本文歷代語料考察書目‧‧‧‧‧‧‧‧‧‧‧‧‧‧‧‧‧‧‧147
附錄二‧中研院語料庫詞類標記表‧‧‧‧‧‧‧‧‧‧‧‧‧‧‧‧‧‧14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丁聲樹
1961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
王力
1944 《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1958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982 《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1989 《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方經民
1999 〈漢語空間方位參考的認知結構〉,《世界華語教學》1999年第4期,頁32-38。
2004〈現代漢語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第2期(總68期),頁5-15。
朱德熙
1982 《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李向農
2003 《現代漢語時點時段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明懿
2000 《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莉萍
2009 《方位詞「前後」的語法化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呂叔湘
1942 《中國文法要略》,收於《呂淑湘全集》,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邱秀華
1998 《國語中「時間就是空間」的隱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菁
2010 〈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空間詞的隱喻--以「前」和「後」為例〉,《中國語文》2010年第2期,頁84-92。
陳承澤
1922 《國文法草創》,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段玉裁
1815 《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馬建忠
1898 《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徐丹
2008 〈從認知角度看漢語兩對空間詞〉,《中國語文》2008年第6期(總327期),頁504-510。
2016 〈古漢語裡的縱向時間表達〉,《語言科學》2016年第15卷第1期(總第80期),頁1-10。
唐翠菊
2006 〈數量詞在多層定名結構中的位置〉,收入孫德金主編﹕《對外漢語及語法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285-299。
陳茵珮
2009 《現代漢語「下」的語義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逢甫等著
2001 《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梁闞元
2008 《從參照框架分析現代漢語前之意象圖式》,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春海
2004 《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建理
2003 〈漢語時間系統中的「前」、「後」認知及表達〉,《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3卷第5期,頁84-91。
雷可夫著
1987 《女人、火與危險事物一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祕(中譯本)》梁玉玲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雷可夫&詹森
1980 《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The Metaphor We Live By)》周世箴譯,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楊伯峻 何樂士
1992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董為光
2004 〈漢語時間順序的認知基礎〉,《當代語言學》第6卷,2004年第2期,頁110-115。
趙元任
1968 《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廖秋忠
1992 《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
1981 〈空間方位詞和方位參考點〉,收錄於《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頁163-179。
1989 〈現代漢語篇章中空間和時間的參照點〉,《中國語文》1989年第4期,頁19-27。
鄧麗君
2009 《現代漢語空間、時間和狀態的探討-以上、中、下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滬揚
1998 《現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劉月華等著
1983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錢鍾書
1979 《管錐篇‧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979 《錢鍾書集﹕管錐編(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戴浩一
1994 《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4年。
1988 〈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國外語言學》1988年第1期,頁10。
1990 〈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芻議〉,收錄於戴浩一、薛鳳生主編﹕《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4年,頁187-212。
戴維斯(Paul Davies)
2002 〈神秘的時間流〉高涌泉譯,《科學人》2002年第9期,頁42-48。
藍純
1999 〈從認知的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期(總120期),頁7-16。
2003 《從認知角度看漢語和英語的空間隱喻∶英文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2005 《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外文文獻
Ahrens, K. & C.R. Huang
2002 “ Time Passing is Moti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3.3, P.491-519.
Boroditsky, L.
2000 “Metaphoric Structuring 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 Cognition 75, P1-28.
2001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s of time. Cognitive Psychology43(1),P.1-22.
Clark, H. H.
1973 “Space, Time, semantics, and the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edited by Timothy E. Moor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 ed. by Andrew Orto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Núñez, B. A. M & U. Teuscher
2006 “Time after time: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the Ego-and Time-Reference-Point distinction in metaphorical construals of time”, Metaphor and Symbol vol.21 no..3, P.137.
Su, Lily I-wen & Liu, Hsiu-min
1999 “Metaphorical Extension and Lexical Meaning”, In papers from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Taipei, P.69.
Vyvyan Evans
2003 “How we conceptualise time: language,meaning and temporal cognition”, i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ader(2007), P.755.
Ning Yu
1996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Ph. 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語料庫及網路資源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zh (2017年5月)
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asbc.iis.sinica.edu.tw/ (2017年5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