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1101-12035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1101-120358
論文名稱
Title
國內辦公文具業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探討
A study of electronic commerce business model for traditional stationers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0-12-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1-11
關鍵字
Keywords
電子商務、企業間接性物料、經營模式
MRO, Business model, EC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3 次,被下載 427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276 times.
中文摘要
網際網路的發明,勘稱人類在廿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不僅改變了人類傳遞資訊的方式,更為商業交易開創出嶄新的面貌,這股熱潮正如野火燎原般襲捲全球,也開始在本土企業中蔓延,不論傳統或是高科技廠商,莫不對電子商務抱以高度的關注。大型企業擁有豐富的人力與財力,自然不會放過電子商務所蘊含的龐大商機,而佔有國內企業總數九成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即使在缺乏資源的情形下,仍然可以利用電子商務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電子商務歷經時間的演變,發展出「基本型電子商務」與「電子交易市集」兩種主流型態,以及數十種不同的經營模式,本研究企圖以傳統的辦公文具產業為對象,進行個案實證研究,從理論面與實務面,逐步探討出適合國內傳統文具業者採取之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由於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演變的速度極快,難以賦予一明確的定義,因此僅能依據相似之處予以分類。本研究首先從學界與業界所提出的多個經營模式中歸納出「交易標的」、「交易對象」、「交易機制」、以及「通路」等四個構面及其內容,再根據該四大構面交叉分析國內外十二個辦公用品或企業間接性物料(MRO)線上交易網站,之後再進行國內傳統文具業者的實地訪談,進而歸納出適用於國內辦公文具線上銷售的電子商務型態與經營模式。

研究結果顯示適用於國內辦公文具產業的電子商務型態為「本土化交易市集」,其經營模式四大構面所呈現的內容分別為:在「交易標的」上,將由文具用品朝向企業間接性物料(MRO)發展,從單純的文具銷售者發展為高附加價值服務的提供者。在「交易對象」上,直銷商擁有現成的市場與較製造商為少的包袱,是最有機會成功轉型電子商務的文具供應鏈成員。不過在網站的經營定位上也要認清,首在提昇客戶採購流程的效率與降低後勤作業的成本。在「交易機制」上,網站是提供客戶線上下單,以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窗口,客戶的取得仍必須靠業務人員的開發,並且在交易前已完成議比價程序。在「通路」上,國內文具產業必須透過策略聯盟才能支援網際網路銷售對資訊流與物流的需要。

最後,本研究提出具體的「本土化交易市集」解決方案與交易架構,提供傳統文具業者或是有意朝向企業間接性物料(MRO)電子商務發展的網路公司一個參考的方向。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business model suitable for traditional stationers which focus on enterprise customers. Summarized from different researchers’ opinions for the definition of business model, we grouped them into 4 components: object, parties,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Besides,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B2B electronic commerce, we classify two typical B2B web models. They are Basic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marketplac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current B2B web models widely used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attributes of domestic stationery industry and also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ditional stationers. This study suggests a new B2B web model named Localized E-marketplace and provides concrete proposals which can be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traditional stationers or dot.com companies which are interested in MRO marke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
第五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電子商務的起源與演進 7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7
二、電子商務的演進背景 8
三、電子商務的演進結果 12
第二節、B2B電子商務型態 15
一、基本型電子商務(basic E-commerce) 15
二、案例介紹(一):United Stationers Supply Co. 17
三、案例介紹(二):Office Depot Inc. 22
四、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 26
五、案例介紹(三):Ariba與Commerce One 33
第三節、電子商務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 35
一、B2C的電子商務交易流程 35
二、B2B的電子商務交易流程 36
三、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分類 37
四、經營模式的構成要件 46
第四節、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主要構面 49
一、交易標的與電子商務 49
二、交易對象與電子商務 58
三、交易機制與電子商務 62
四、通路與電子商務 65
第五節、個案介紹(四):國內辦公用品網站 69
一、網店股份有限公司(www.webchain.com.tw) 69
二、eoserv辦公採購網(www.eoserv.com) 74
三、弘騏網際網路公司(www.alot.com.tw) 78
四、網際運通股份有限公司(www.officepro.com.tw) 82
第六節、本章小結 88
第三章、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89
第一節、電子商務型態與經營模式構面之關連 89
第二節、國內辦公文具業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之研究架構 101
第三節、研究方法 104
一、研究方法的選擇 104
二、個案的選擇 106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108
第一節、個案描述-傳統文具銷售業者 108
一、個案W 108
二、個案E 111
三、個案H 113
四、個案G 116
五、個案T 119
第二節、資料分析 124
一、中間商的定義與功能 124
二、文具業的中間商 125
三、個案分析 126
第三節、研究結果 147
第四節、業者意見 15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54
第一節、研究結論 154
第二節、後續研究建議 155
參考文獻 156
附錄一 16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1. 賓至剛,網路創業DIY-電子商務的規劃與實踐,跨世紀電子商務出版社,民國89年1月
2. 游寶達、羅士哲,「電子商務的網路建設」,資訊與教育雜誌,民國88年9月,pp.2-10
3. 余朝權、林聰武、王政忠,「資訊產品的網路行銷」,資訊管理學報,第六巻,第一期,pp.25-46
4. 蔡東峻、李奇勳,「消費者特性與網際網路購物意願關係之研究」,管理學報,第16巻,第四期,民國88年12月,pp.557-580
5. 欒斌、羅凱揚,電子商務,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滄海書局出版,民國88年5月
6. 數位達爾文主義-網路時代的生存競爭策略,臉譜文化出版,民國89年11月
7. 邱裕賓,「Electronic Commerce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的簡史」,經濟部商業自動化計劃--電子商務導航第24期,民國87年10月
8. 張紹勳、曾淑峰,「網路郵購與傳統郵購之實証研究」,第三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民國86年11月
9. 許巧鶯、江慧儀,「消費者子購物選擇行為研究」,第三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民國86年11月
10. 吳肇銘,「影響網站使用者態度與購物意願之因素探討」,第三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民國86年11月
11. 盧俊成,「網際網路的典範轉移暨網路市場與新經營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12. 繆德澤,「如何面對Internet經濟中的機會與挑戰」,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9年11月,p.144
13. 簡志文,「網路上的7-11:解讀電子商務銷模式」,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9年10月,pp.25-29
14. 歐敏銓,「網際事業的定位與開創」,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9年1月,pp.32-37
15. 萬雲龍,「Internet營經模式的建立」,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9年1月,pp.33-42
16. 網際先鋒雜誌編輯部,「1999台灣電子商務問卷調查」,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8年8月,pp.94-97
17. 網際先鋒雜誌編輯部,「2000年電子商務網站現況與需求調本」,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9年3月,pp.41-44
18. 歐敏銓,「中小企業進入電子商務之道」,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8年11月,pp.29-32
19. 吳永寶,「電子商務B2B的解決方案」,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8年8月,pp.89-93
20. 歐敏銓,「榮景可期的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網際先鋒雜誌,民國88年9月,pp.55-71
21. 張建亮,「EC系統實做規劃」,經濟部商業自動化計劃--電子商務導航第2卷第12期,民國89年4月
22. 黃雲暉,「從中小企業資訊應用看EC導入瓶頸」,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11月,pp.43-47
23. 果芸,「我國發展電子商務之機會與前瞻」,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12月,pp.26-28
24. 果芸,「宏觀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12月,pp.29-33
25. 林育廷,「電子商務 vs. 消費者-談安全的電子交易付款」,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9月,pp.74-77
26. 林隆潤、林智,「打造數位商業時代-企業間EC導入須知(上)」,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8月,pp.36-41
27. 林隆潤、林智,「打造數位商業時代-企業間EC導入須知(下)」,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8年9月,pp.25-30
28. 陳朝智,「許電子商務一個未來:B2B Marketplace」,電子時報,民國89年3月18日∼23日
29. 鄭琇文,「網際網路營運模式」,電子時報,民國89年3月31日
30. 江志浩,「B2B電子商務:當紅炸子雞-電子採購」,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9年4月,pp.29-33
31. 陳俊良,「美國新興B2B EC公司經營模式分析」,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民國89年5月
32. 陳至哲,「從eBay、Yahoo及AOL看B2B電子商務風潮」,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民國89年4月10日
33. 陳至哲,「從COM2B.COM成立看國內B2B EC發展模式」,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民國89年4月17日
34. 龔俊霖,「從美國NASDAQ崩盤看線上零售業未來發展」,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民國89年4月24日
35. 陳冠宇,「網路零售市場現況與未來發展剖析(上)」,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網際網路月刊,民國89年4月,pp.2-11
36. 陳冠宇,「網路零售市場現況與未來發展剖析(下)」,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網際網路月刊,民國89年5月,pp.2-13
37. 王瑞之,「B2C光環盡褪,B2B日正當中?!」,資訊與電腦、民國89年5月,pp.78-81
38. 劉莘相,「B2C已江河日下?!」,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9年5月,pp.82-90
39. 流通世界雜誌編輯部,「零售通路網住商機」,流通世界雜誌,民國88年11月,pp.44-69
40. 劉莘相,「重新審視B to C的價值」,網路通訊,民國89年5月,pp.78-79
41. 劉莘相,「電子商務新寵兒-物流業」,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9年2月,pp.136-141
42. 黃雲暉,「第一手報導我國B2B EC現況」,資訊與電腦雜誌、民國89年5月,pp.91-98
43. 黃達人,「從NASDAQ看產業脈動」,電子時報,民國89年4月27日∼5月2日
44. 王志明,「B2C時代已過,B2B敲響獲利警鐘」,電子時報,民國89年5月24日
45. 吳琮璠,「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實證研究方法研討會,民國85年12月21日
46. 李欣岳,「白話解讀Commerce One商業模式-打造兆元美金的交易市集」,數位時代雜誌,民國89年8月,pp.62-74
47. 熊明德,「Commerce One與台灣夥伴-台灣跳板,放眼世界,經營中國」,數位時代雜誌,民國89年8月,pp.78-82
48. 蔡佩珊,「辦公用品線上採購市場潛力大」,CNET電子報,民國89年9月
49. 許長田,行銷管理-原理、分析與規劃,民國85年8月
50. 崇德工業研究發展基金會,零售商手冊,民國72年7月
51. 陳振遠、陳振田,行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第六版,民國79年4月
52. 劉汝駒、陳弘元、劉郁敏,流通百科,民國88年1月

二、英文部份
1. Alok Gupta, Dale O. Stahl, & Andrew B. Whinston, (1999), “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September, Vol. 42, No. 9, pp.57-63
2. Alpert , Frank H., Michael A. Kamins and John L.Graham. (1992). “An Examination of Reseller Buyer Attitudes Toward Order of Brand Entry,”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pp. 25-37
3. Anna-Lena Neches. (Dec., 1996).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 Pragmatic View,” ACM Computer Survey 28(4es)
4. Arthur Armstrong & John Hagel III, (1996),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 - Jun., pp.134-141
5. Clayton M. Christensen & Richard S. Tedlow, (2000), “Patterns of Disruption in Retail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2000, pp.46-47
6. Charles D. Schewe & Alexander Hiam, (1999), The Portable MBA in Marketing, 2nd Edition
7. D.E. Leidner, (1999), “Virtual Partnerships in Suppor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Case of TCIS”,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8, pp.105-117
8. Hoffman, Donna L. and Thomas P. Novak. (July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ion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pp.50-68
9. James A. Senn, (2000), “Business-to-Business E-Commerce”,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Spring 2000, pp.23-32
10. Jenny C. McCune, (1999), “Boon or Burded? The Internet Maybe both for ‘John Doe’ Companies”, Management Review, June 1999, pp.53-57
11. John E. Robbins, Thomas W. Speh, and Morris L. Mayer. (1982). “Retailer’s Perceptions of Channel Conflict Issue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58, No. 4, pp.46-67
12. John F. Gaski. (1984). “The Theory of Power and Conflict in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8, pp.9-29
13. Kalakota R. & A. B. Whinston, (1996), Frontier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4. Ken Jones & Marco Biasiotto, (1999), “Internet Retailing: Current Hype or Future Reality?”,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Vol. 9, No. 1, pp.69-79
15. Mark Boslet and Joelle Tessler (1998, July 7), “On-line Commerce Moves Beyond Books – Business-to-business Trade Proves Economical”, Wall Street Journal; New York
16. Mohamed A. Nour and Adam Fadlalla, (2000), “A Framework for Web Marketing Strategies”,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spring, pp.41-50
17. Nicholas G. Carr, (2000), “Hypermediation: Commerce as Clickstrea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2000, pp.46-47
18. Omar A. El Sawy, Arvind Malhotra, Sanjay Gosain, & Kerry M. Young, (1999), “IT-Intensive Value Innovation in the Electronic Economy: Insights from Marshall Industries”, MIS Quarterly, Vol. 23, No. 3, pp.305-335
19. Paul Nunes, Diane Wilson, and Ajit Kambil, (2000), “The All-in-One Mark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2000, pp.19-20
20. Philip Evans & Thomas S, Wurster, (1999), “Getting Real About Virtual Commer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pp.85-93
21. Pierre M. Loewe & Mark S. Bonchek, (1999), “The Retail Revolution”, Management Review, April, pp.38-44
22. Ranjay Gulati, Jason Garino, (2000), “Get the Right Mix of Bricks & Click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2000, pp.107-114
23. Refina Fazio Maruca, (1999), “Retailing: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That Face Bricks-and-Mortar Stor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Aug., 1999, pp.159-167
24. R Nath, M Akmanligil, K Hjelm, T Sakaguchi and M Schultz, (1998),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Internet: Issues, Problem, and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18, No. 2, pp.91-101
25. Robert D.Hof (2000),”E-Mall for Business”, Business Week, March 13, 2000
26. Rodney M. Thomas BSc, FCA, (2000), “An Idiot’s Guide to E-commer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Technology, Vol. 33, No. 2, pp. 69-71
27. Shouhong Wang, (1999), “Analyzing Agents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winter, pp.40-46
28. Simpson Poon, Paula M.C. Swatman, (1999),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mall Business Internet Commerce Issu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35, pp.9-18
29. Steven Kapan, Mohanbir Sawney, (2000), “E-Hubs: The New B2B marketpla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2000, pp.97-103
30. The B2B Internet Report – Collaborative Commerce, 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April 2000
31. Tom Vassos. (1996). Stragetic Internet Marketing, Macmillan Computer Publishing Inc, pp.22-45
32. Troy J. Strader, Michael J. Shaw, (1997),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Market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 21, pp.185-198
33. Varda Lief, Bruce D. Temkin, Kathryn McCarthy, Jeremy Dharrard, and Tobias O. Brown, Net Marketplaces Grow Up, The Forrest Report, December 1999
34. V. Kasturi Rangan, (1999, Spring), “Case Study: FreeMarkets Online,” Journal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 13, No. 2
35. W. Brian Arthur, (199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 Aug., pp.100-109

三、網際網路部份
1. 陳麗安,”網路購物正在蠶食傳統零售通路市場”,http://www.find.org.tw,,民國88年
2. 楊千慧,”國內網站以資訊提供為重心,電子商務向不熱絡”,http://www.find.org.tw,民國88年
3. 潘明君, “網路購物為零售業必備購物管道之一”,http://www.find.org.tw,,民國88年
4. 陳麗安,”台灣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應用調查結果”,http://www.find.org.tw,民國88年
5. 工商時報:網路使用調查,http://www.chinatimes.com.tw
6. 蕃薯滕:台灣網路年度大調查,http://survey.yam.com.tw/99
7. 陳麗安,”台灣網路使用人口於88年底達480萬人”,http://www.find.org.tw,民國89年
8. 天下雜誌:台灣網路使用調查,http://www.cw.com.tw
9. Adam Feuerstein, (2000), “B-to-B Is Hurting Suppliers “, http://www.upside.com/texis/mvm/news/news?id=390615c90
10. Clinton Wilder, (1999), “E-Business: What's The Model? “, http://www.informationweek.com
11. Michael Rappa, (2000), “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 http://ecommerce.ncsu.edu/business_models.html#anchor1516683
12. United Stationary Supply Co., www.unitedstationers.com
13. Office Depot, www.officedepot.com
14. Ariba, www.ariba.com
15. Commerce One, www.commerceone.com
16. 網店股份有限公司, www.webchain.com.tw
17. eoserv辦公採購網, www.eoserv.com
18. 阿拉辦公用品專業網, www.alot.com.tw
19. 達迅網通, www.officemart.com.tw
20. 便購網, www.bangGo.com.tw
21. 辦公人股份有限公司, www.officepie.com.tw
22. 網際運通股份有限公司, www.officepro.com.tw
23. 華訊全球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www.hioffice.net
24. 揚騰股份有限公司, www.mymro.com.tw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