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2117-00032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2117-000325
論文名稱
Title
清領時期臺灣隱逸詩研究
The study of Reclusion Poems in Taiwan of the Qing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5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1-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2-12
關鍵字
Keywords
文學空間、隱逸、古典詩、臺灣、清領時期
Taiwan, Classical Poems, Literary Space, Reclusion Culture, Taiwan of the Qing Dynas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6 次,被下載 16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2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基於過去臺灣文學與古典詩歌研究的基礎,運用文化地理學的概念,整理清領時期臺灣關於隱逸主題的古典詩歌。以文學空間切入,分析詩人在各種隱逸空間中的文學書寫,及其所隱含的隱逸情志,試圖歸納、梳理出臺灣清領時期古典詩歌中的隱逸文化。
本論文共計十章,第一章「緒論」寫研究動機、議題界定與研究方法、文獻回顧、章節說明。第二章「隱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則是綜論中國隱逸文化的發展歷史,從傳統隱逸文化的演變脈絡,探索明、清時代隱逸思想的情性化、閒適化及精神化發展。而臺灣文人隱逸情懷的生成,大多是面對外在環境的消極因應,包含舉業艱辛、仕途浮沉、社會動亂或改隸之痛。內在因素則有海島山水環境的特殊性,加上長期接受儒學教化,哲思上亦受佛、道影響,因此,文人在面對逆境時,頗知進退之道,所呈現的是儒家式的隱避哲學和樂感追求。
第三至十章是以空間的脈絡論析清領時期的古典詩作,從廬居、園林、田園、山林、寺觀,到夢幻空間,都可見詩人徘徊其間的詩意書寫,廬居園林的建築布設,顯現出詩人追求閒適生活、樂感人生的期望;而文人對田園山林的美好想像,則表現歸返自然、淡泊無爭的處世哲思;遊於寺觀和夢幻,則是透過宗教信仰和虛無想像,集體進入神仙幻境和極樂世界,同樣是追求自由無礙的逍遙境界。
本研究同時也要強調隱逸思想有「文化創造」的積極意義,並不是一般所認為的消極無用。由於隱逸文化相關的研究的時間斷限多停留在宋代以前,明清則以遺民研究為主,無法呈現近代隱逸文化發展的全貌,特別是臺灣的部份。清領時期臺灣,是海外新闢的疆土,具有特殊的文化想像和歷史地位,不管是遊宦至此,或土生土長的文人,都容易有「荒遠」、「離群」的負面想法,最後往往會產生隱逸之思,更明顯的隱逸,則是1895年的乙未割臺,臺灣文人的遺民意識。這些文人的隱逸情懷,透過廬居、田園、園林、山林、寺觀及夢幻等空間的居處遊歷,將情志表現在文學書寫上。若從文學文本空間的角度來看,確實可看見一系列可觀的文學景象,具有豐富的文化意涵,亦是本研究所要呈現的。
Abstract
The past study of Taiwan 's seclusion culture, most of them are about personal and individual poems.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aiwan's seclusion culture. This study analyzes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from 1683 to 1895. The material of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all the poems about the seclusion theme, written by the literators who lived or born in Taiwan.
This study sort out the classical poems of Taiwan, analyze the seclusion psychology represented by them, and classify them by the typical literary space. When Taiwanese scholars at home, in the gardens, in the fields, in the mountains, in the temples, even in the dreams and fantasy . They always write poetry to express the idea of seclusion in those places. All these thoughts express the desires of seclusion in their hearts.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seclusion culture of China,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seclusion culture of Taiwan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e study mentions that immigrants, assignment officials and local writers, the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poems. Some people encounter turmoil, some encounter bad situations, and some want to live aloof. Otherwise,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nfluence, Taiwan appeared a lot of seclusion poems.
Although the seclusion is a kind of evasive behavior, but also created a abundant culture. The Qing Dynasty period of Taiwan had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gradually forming a special, interesting, diverse seclusion culture, and t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 ii
誌謝 ……………………………………………………………………………… iii
中文摘要 ………………………………………………………………………… v
英文摘要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議題界定 …………………………………………………........………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2
第四節 章節說明 ……………………………………………………….......… 15
第二章 隱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25
第一節 中國隱逸文化的傳統 ………………………………….......………… 26
第二節 清領之前的隱逸文化 ……………………………………….......…… 33
第三節 承平時的隱逸文化 ………………………………………………....... 38
第四節 動亂下的隱逸文化 ………………………………………….......…… 46
小 結 ……………………………………………………….......……………… 51
第三章 幽居廬舍—詩意的棲居 ……………………………….……………… 55
第一節 幽居茅廬處士家 ……………………………………….......………… 58
第二節 山河殊異避亂居 …………………………………………….......…… 65
第三節 習靜、安養與樂感 ………………………………………………....... 72
第四節 空間的張勢與斂勢 ………………………………………….......…… 80
小 結 ………………………………………………………………………....... 84
第四章 文人園林—人間安樂窩 ………………………………………………. 85
第一節 花月下的隱逸情懷 …………………………………………..........… 86
第二節 文人園林的建置與布局 ……………………………………….......… 90
第三節 園林空間與隱逸生活 …………………………………………......… 102
第四節 從感興到體道 …………………………………………………......… 121
小 結 ……………………………………………………………………......… 125
第五章 官署園林—吏隱滄洲趣 ……………………………………………… 127
第一節 中國傳統的郡齋文學 ………………………………………......…… 130
第二節 臺灣官署園林的修建 …………………………………………......… 134
第三節 官署園林與吏隱生活 …………………………………………......… 146
第四節 吏隱為仙「心」樂園 …………………………………………......… 156
小 結 ……………………………………………………………………......… 161
第六章 田園牧歌—想像桃花源 ……………………………………………… 163
第一節 文人筆下的田家樂 …………………………......…………………… 165
第二節 他者想像與自我定義 ……………………………......……………… 172
第三節 社會脈絡下的田園意象 ………………………………......………… 177
第四節 田園間的耕讀傳統 …………………………………………......…… 186
小 結 ………………………………………………………………......……… 190
第七章 山水林泉—逍遙物外情 ………………………………………......… 193
第一節 別有天地非人間 …………………………………......……………… 195
第二節 心寬無處不桃源 ………………………………………......………… 202
第三節 本土文士多曠放 ……………………………………………......…… 208
第四節 迷忘問津訪仙源 ……………………………......…………………… 212
小 結 ………………………………………………………......……………… 219
第八章 佛寺道觀—清靜絕塵俗 ………………………………...…………… 223
第一節 名士佛教與遺民意識 ……………………………………......……… 224
第二節 游於方外絕塵俗 ………………………………………………......… 229
第三節 隱逸空間的意象經營 …………………………………………......… 236
第四節 悟道逍遙歸仙去 …………………………………......……………… 240
小 結 ……………………………………………………………......………… 245
第九章 異質空間—夢境與幻境 ……………………………………...……… 247
第一節 遊宦文人的夢與幻 ……………………………………………......… 249
第二節 世界迷離逃幻境 ………………………………......………………… 255
第三節 蓬壺權借作青廬 ……………………………………......…………… 262
第四節 黑色迷霧、極樂天堂 ……………………………………......……… 267
小 結 ……………………………………………………………………......… 272
第十章 結論 …………………………………………………………………… 273
參考文獻 ……………………………………………………………………..… 283
附錄:本論文徵引詩文列表 ………………………………………………….. 298

表 次
【附表一】臺灣有關隱逸主題的學位論文(至2016年止) ……….…………… 21
【附表二】大陸有關隱逸主題的博士學位論文(2002至2016年止.) ………… 2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史料文獻:
Leonard Blussé(包樂史)等編、康培德譯,《邂逅福爾摩沙: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2)》,臺北市:行政院原民會、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10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2年。
王瑛曾,《重修臺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
季麒光,《臺灣雜記》,收入《臺灣輿地彙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
林謙光,《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
徐懷祖,《臺灣隨筆》,《臺灣輿地彙鈔》(二) ,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屠繼善,《恒春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翟灝,《臺陽筆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誌》,臺北市:眾文書局,1980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
劉枝萬,《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1種。
蔣鏞,《澎湖續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二、詩文集:
《先秦漢魏南北朝詩》,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全宋文》,上海市:上海辭書,2006年。
《全唐詩》,臺北市:明倫書局,1971年。
《魏晉南北朝文》,臺北市:莊嚴書局,1983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王松,《友竹行窩遺稿》,臺北縣:龍文,1992年。
王松,《友竹詩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王松,《如此江山樓詩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0種。
王松,《滄海遺民賸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0種。
王松,《臺陽詩話》,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
王凱泰等,《臺灣雜詠合刻》,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
王惠鈴選注,《丘逢甲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0種。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市:北大出版社,1992年。
北京大學編,《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
白居易,《白居易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向麗頻選注,《施士洁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
余育婷選注,《施瓊芳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余育婷選注,《鄭用錫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吳子光,《一肚皮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1年。
吳景箕,《吳景箕全集》,臺北縣:龍文出社,2006年。
吳德功,《瑞桃齋詩稿》,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
李白,《李太白集》,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
李望洋,《西行吟草》,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李逢時,《泰階詩稿》,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季麒光,《蓉洲文稿》,收入《臺灣輿地彙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新竹市:竹市文化,1994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2種。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2種。
林豪,《誦清堂詩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姜濤編撰,《魏晉南北朝文》,臺北市:莊嚴書局,1983年。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5種。
施士洁,《後蘇龕詩鈔》,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施梅樵,《捲濤閣詩草》,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1年。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13至21冊,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1至5冊,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6至12冊,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洪繻,《寄鶴齋詩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
唐贊袞,《臺陽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9種。
孫元衡,《赤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種。
徐孚遠,《釣璜堂存稿》,新北市:龍文出版社,2012年。
徐慧鈺選注,《林占梅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徐麗霞選注,《陳維英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章甫,《半崧集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1種。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7種。
許惠玟選注,《陳輝、章甫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1年。
許夢青,《鳴劍齋遺草》,高雄市:大友書局,1960年。
連橫,《雅堂文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8種。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4種。
連橫,《劍花室詩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4種。
郭秋顯選注,《徐孚遠、王忠孝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陳家煌選注,《孫元衡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1年。
陳維英,《太古巢聯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陳肇興,《陶村詩稿》,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4種。
程玉凰、陳光瑩選注,《洪棄生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
廖振富選注,《林癡仙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1年。
翟灝,《臺陽筆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
劉家謀,《海音詩》,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
劉家謀,《觀海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鄭家珍,《雪蕉山館詩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鄭經,《東壁樓集》,明永曆泉州刻本。
蕭統,《昭明文選》,臺北市:台灣古籍,2001年。
賴麗娟選注,《劉家謀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錢謙益注,《杜詩錢注》,臺北市:世界書局,1998年。
謝崇耀選注,《王松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謝崇耀選注,《許南英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謝頌臣,《小東山詩存》,臺北市:謝文昌印行,1974年。
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市:新興書局,1967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
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市:世界書局,1964年。
蘇軾,《蘇軾詩集》,臺北市:莊嚴書局,1964年。
顧敏耀選注,《陳肇興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1年。
龔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增編》,臺南市:臺南市文化局,2012年。
龔顯宗選注,《沈光文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年。
龔顯宗選注,《鄭經集》,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三、研究專書
Barbara Hodgson (芭芭拉‧霍奇森)著,《鴉片:黑色迷霧中的極樂天堂》,臺北市:三言社,2005年。
Gaston Bachelard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The Poetics of Space),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
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縣:立緒文化,1997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出版社,2003年。
R. Keesing著,張恭啟、于嘉雲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89年。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等譯,《地方Place》,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年。
Tuan, Yi-Fu(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臺北縣:立緒文化,2006年。
Tuan, Yi-Fu(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年。
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臺北市:輔新書局,1984年。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市:臺大出版社,1995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市:臺灣書店,1999 年。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2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2年。
王德保,《仕與隱》,北京市:華文書店,1997年。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白振奎,《從宮闕到竹林—魏晉士族經濟生活與文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宋澤萊,《台灣文學三百年》,新北市:印刻文學,2011年。
李生龍,《隱士與中國古代文學》,湖南教育,2003年。
李知灝,〈從蠻陌到現代: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臺南市 : 臺灣文學館,2013年。
李修建,《風尚—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豐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憂與遊 : 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1996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 : 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汪涌豪、余灝敏,《中國游仙文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春堤,《地理現象與地理思想》,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 年。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 年。
林文龍,《林占梅傳》,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04年。
林群英,《幻象與境界》,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翠鳳,《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臺中市:弘祥出版社,1999年。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2005年。
侯迺慧,《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臺北市:三民書局,2010年。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0年。
施懿琳、廖美玉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 : 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1994年。
孫適民、陳代湘:《中國隱逸文化》,湖南出版社,1996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張立偉,《歸去來兮一隱逸的文化透視》,三聯書店,1995 年。
張仲謀,《兼濟與獨善:古代士大夫處世心理剖析》,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8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5年。
曹淑娟,《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臺北市:里仁書局,2006年3月。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1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
許俊雅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市:萬卷樓,2004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市:臺灣書店,1999年。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7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現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楊清之,《唐前隱逸文學研究》,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廖一瑾,《臺灣詩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7年。
趙樹功,《閑意悠長—中國文人閑情審美觀念演生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登翰等,《臺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年。
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2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5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2年。
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市:里仁書局,1997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玄智與詩興》,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年8月。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佛法與詩境》,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7月。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聖道與詩心》,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8月。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2年。
韓兆琦,《中國古代隱士》,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
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1998年。
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市:五南圖書,2000年。

四、其他書籍
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0年。
毛亨、鄭玄等,《毛詩正義》,臺北市:新文豐出版,2001年。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年。
王先謙,《荀子集釋》,臺北市:師大出版社,2012年。
列禦寇,《列子》,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臺北市:頂淵文化,2001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上海市:上海古籍,2001年。
江燦騰,《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史》,臺北市,五南文化,2009年。
老聃,《老子道德經》,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年。
李格非,《洛陽名園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沈榜,《宛署雜記》,北京市:中國書店,1992年。
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北京市:人民美術,2000年。
計成著,陳植注釋,《園冶注釋》,臺北市:明文出版社,1982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袁枚,《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丹明子編,《海德格爾談詩意地棲居》,北京市:中國工人出版社,2011年。
張華,《博物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臺南縣:莊嚴文化,1995年。
張潮,《幽夢影》,臺北市,三民書局,2010年。
張樵注,《古文苑》,西安市: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市:華正書局,2004年。
劉勰著,王更生注,《文心雕龍讀本》,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戴聖、鄭玄等,《禮記正義》,臺北市:新文豐出版,2001年。
顏之推,《顏氏家訓集解》,臺北市:明文出版社,1982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市:華正書局,1985年。

五、期刊論文
尤姿雅,〈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頁154。
尤姿雅,〈虛擬實境中的生命諦視—談魏晉文學裡的臨界空間經驗〉,收入《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2),頁351。
尹章義,〈台灣 福建 京師—科舉社群對於台灣發展以及台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收入《台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王啟鵬,〈“忘”與“游”:蘇軾心隱的精神家園〉,《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0-17。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入《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11),頁127-186。
王顏、龐瑜,〈論唐代詩歌中的卜居主題及其文化意蘊〉,《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12年7月,頁62-70。
申惠豐,〈帝國的審美與觀視:論台灣八景言說的建構及其美學意識型態〉,《台灣文學研究》,第2期,2012年6月,頁79-132。
何蕾,〈從逃祿歸耕到儒道同調——“詩意地棲居”語境下晉唐隱士心態演變〉,《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年,頁66-71。
佘依爽,〈虛假的本質:從蘇州園林看中國傳統園林的隱逸觀與自然觀〉,《城市環境設計》,2007年第3期,2006年7月,頁106-108。
吳毓琪、施懿琳,〈康熙年間「台灣八景詩」首創之作的空間感探討〉,《國文學報》,第5期,2006年,頁35-55。
吳璧雍,〈人與社會—文人生命的二重奏:仕與隱〉,收錄於《中國文化新論‧抒情的境界》,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7年2月。
李紅霞,〈唐代士人的社會心態與隱逸的嬗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3期,2004年5月,頁114-120。
李紅霞,〈論唐代園林與文人隱逸心態的轉變〉,《中州學刊》,第3期(總141期),2004年5月,頁120-122。
李華揚、張大磊,〈歸去來兮辭所反映的兩晉時期的耕讀文化〉,《詩苑品鑑》,第415期,2012年,頁100-101。
杜維運,〈清乾嘉時代流行於知識分子間的隱退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90年1月,頁63-71。
杜學霞,〈朝隱、吏隱、中隱〉,《河南社會科學》,2007 年第1 期,頁130-133。
沈宗霖,〈從退隱到心隱:試論東漢迄兩晉之際隱逸思想變遷〉,《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6月,頁177-200。
辛玉彤,〈魏晉時期士人隱逸心態與山水自然觀的形成〉,《文學教育》,2012年6月,頁22-24。
周尚義,〈閑人、閑居、與閑味—白居易閑適詩語詞的文化解讀〉,《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6年9月,頁33-36。
林美清,〈清代臺灣賦中的放逐意識〉,《長庚人文學報》,第4卷第1期,2011年,頁119-151。
林登順,〈從儒家「時」的概念論魏晉士人之隱逸風格〉,《南師語教學報》第二期,第1-16頁,2004年7月。
侯迺慧:〈身分、功能與園林審美意趣-白居易的私園與公園書寫〉,《人文集刊》,第6期,頁1-37。
侯迺慧:〈唐代郡齋詩所呈現的文士從政心態與困境轉化〉,《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4期,1997年4月,頁1-38。
姜玉琴,〈盛唐田園山水詩中的悖論及其隱逸傳統辨析〉,《江西社會科學》,第6期,2011年,頁84-90。
柯慶明:〈從「亭」、「臺」、「樓」、「閣」說起--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5月,頁127-184。
夏敏,〈山水之樂與仕宦之憂—隱逸詩折射出的文人心態〉,《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1期,2011年,頁18-20。
徐波,〈從仕與隱看歷史上知識份子的價值實現與阻斷〉,《歷史月刊》,第99期,1996年4月,頁37-42。
徐紅艷,〈陶淵明藝術化生存方式與田園詩歌模式的建構〉,《飛天》,2010年,第10期,頁20-21。
徐慧鈺,〈潛園雅集及其文化義涵--清中葉臺灣文士生活之一例〉,《兩岸發展史研究》,第4期,2007年12月,頁1-33。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中國語文》,第92卷第2期,2004年2月,頁103-114。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27-53。
高智,〈東晉佛隱詩創作述略〉,《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5期,2013年9月,頁74-80。
康培德,〈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1期,2004年11月,頁299-318。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15卷第3期,1986年8月,頁78-100。
張鵬:〈從“生活空間”到“文學空間”--空間理論:作為文學批評方法〉,《塩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11-16。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5 期,2011 年12 月,頁23。
章義和,〈試論漢魏六朝的隱逸之風〉,《中國文化月刊》170期,1993年12月
許尤娜,〈隱者、逸民、隱逸概念內涵之釐清——以東漢之前為限〉,《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11期,1998年11月
郭春林,〈漢魏六朝“耕隱”作品的文學史意義——以《文選》中“耕隱”作品為例〉,《北方論叢》,第233期,2012年03月,頁12-15。
陳佳妏,〈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緒煥文章─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台灣生態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網址: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kabun/pak-keng-si.htm。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1980年,頁115-147。
陳福濱,〈先秦兩漢儒家思想內在轉化之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1卷9期,1994年9月,頁813-822。
陳龍廷,〈相似性、差異性與再現的複製:清代書寫臺灣原住民形象之論述〉,《博物館學季刊》,第17卷第3期,2003年7月,頁91-111。
程磊,〈“家園體驗”與陶謝田園山水詩的文化差異〉,《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期,2011年,頁102-104。
黃冠閔,〈神與物遊—論《文心雕龍》中的想像中介問題〉,《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65-192。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活動〉,《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1期,1999年11月,頁91-139。
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臺北獻直字》,第151期,2005年3月,頁215-269。
黃偉倫,〈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1-26。
黃敬家,〈禪觀與詩境──禪修體驗對唐代詩人創作方法的啟發〉,《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頁153-178。
黃慶雄,〈論先秦儒家的「隱避思想」--兼談龔自珍〈尊隱〉〉,《孔孟學報》,第89期,2011年9月,頁237-253。
楊宗瑩,〈孔子的仕與隱〉,《孔孟月刊》,第31卷8期,1993年4月,頁8-14。
楊惠南,〈明鄭時期台灣「名士佛教」的特質分析〉,《臺灣文獻》,第53卷第3期,2002年9月,頁1-38。
楊霞,〈試從仲長統的“樂志”詩文看漢末士人的理想棲居〉,《長春大學學報》,第21卷第5期,2011年5月,頁64-66。
葛曉音,〈中晚唐的郡齋詩和“滄洲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1期,2013年1月,頁88-103。
廖炳慧,〈領受與創新—〈桃花源并記〉與《失樂園》的譜系問題〉,收入陳國球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市:書林出版,1994 年。
廖美玉,〈「歸田」意識的形成與虛擬書寫的至樂取向〉,《成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3年11月,頁37-78。
漆娟,〈漢魏六朝隱逸詩時空敘寫模式探究〉,《名作欣賞》,第35期,2010年12月,頁15-17。
趙亞平,〈林林總總“白日夢”—中國古代“記夢”詩內容綜述〉,《瀋陽大學學報》,第21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34-37。
趙映林,〈中國古代的隱士與隱逸文化〉,《歷史月刊》,第99期,1996年4月
趙鑫,〈自由的烏托邦—漫議狂歡與隱逸的時空選擇〉,《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84-86。
趙鑫,〈自由的烏托邦—漫議狂歡與隱逸的時空選擇〉,《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84-86。
劉明東,〈東漢士人之出仕觀念分析〉,《輔大中研所集刊》,第6期,1996年6月
劉厚琴,〈儒學與後漢士人的歸隱之風〉,《齊魯學刊》,第3期,1995年,頁88-92。
劉紀曜,〈仕與隱——傳統中國文化政治的兩極〉,收入《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4月。
劉衛林,〈中唐詩學造境說與詩之變──兼論佛教思想之影響〉,《普門學報》,第16期,2003 年7月,頁1-12。
蔡美端,〈清代本土文人陳輝南臺灣行旅詩及其自我追尋〉,《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2012年10月,頁159-188。
蔡瑜:〈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頁1-41。
蔣寅,〈古典詩歌中的“吏隱”〉,《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2 期,頁51-58。
蔣義斌,〈《論語》隱處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宗教哲學》,第6卷2期,2000年6月。
蕭馳,〈問津「桃源」與棲居「桃源」─盛唐隱逸詩人的空間詩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年3月,頁1-50。
蕭馳,〈陶淵明藉田園開創的詩歌美典〉,收入《玄智與詩興》(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年,頁292-311。
賴錫三,〈〈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40。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1992年,頁140。
魏光莒,〈異質地域與空間文化〉,「環境異議:城鄉永續規劃與文化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南華大學,2005年6月19日。
蘇怡如,〈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探析〉,《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119-148。
顧敏耀,〈臺灣文學與佛教關係史稿—從口傳文學、古典文學到現代文學〉,《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0屆)》, 2009年9月,頁24-49。

六、學位論文
王岫林,《由「適性安命」到「達生肆情」──西東晉士人應世思想之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向麗頻,《施士洁及其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余育婷,《想像的系譜 : 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吳東晟,《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玲瑛,《孫元衡及其《赤嵌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林育信,《先秦隱逸論及審美意識之形成》,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1年。
范文鳳,《鄭用錫暨其《北郭園全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7年。
徐慧鈺,《林占梅園林生活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張月女,《章甫生平及其《半崧集》詩歌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許雯琪,《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圖像及其衍異》,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佳凌,《鄭經《東璧樓集》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淑美,《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惠裏,《臺灣傳統園林的歷史發展及空間特性》,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黃淑華,《劉家謀宦臺詩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騰德,《鄭經詩歌研究--以《東壁樓集》為探討重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楊明珠,《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添發,《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廖肇亨,〈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鄭文僑,《魏晉園林之士文化意義》,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薛建蓉,《清代臺灣仕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魏敏慧,《東漢隱逸風氣探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顧敏耀,《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顧敏耀,《臺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七、網站
1.中央研究院漢籍資料庫,網址: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2.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網址:http://xdcm.nmtl.gov.tw/twp/index.asp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