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4117-16343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4117-163433
論文名稱
Title
「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iPhone手機奢侈認知、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
Necessity or Luxury?Luxury recognition, Brand imag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of iPh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1-1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2-14
關鍵字
Keywords
智慧型手機、品牌形象、購買意願、iPhone、奢侈認知
iPhone, Purchase intention, Brand image, Smartphone, Luxury recogni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061 次,被下載 279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06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792 times.
中文摘要
琳瑯滿目的智慧型手機之中,iPhone對現今消費者而言,是否符合奢侈性認知?iPhone帶給消費者的品牌形象又是如何?品牌形象與奢侈認知是否均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消費者眼中的iPhone是因炫耀性,獨特性,抑或基於手機具備的功能性遠高於其它品牌手機引發購買意願?研究發現,除炫耀性外,消費者普遍認同iPhone的品質性、經驗性和功能性能引發購買意願,對iPhone使用者而言,知覺品質性與品牌形象的經驗和功能性是影響購買意願主因,而非iPhone使用者認為品牌形象的經驗和功能性是為購買意願主因。此外,iPhone手機的獨特性、自我延伸性、愉悅性與象徵性對於購買意願較無影響。
Abstract
iPhone, among smartphone brands, does it project an idea of luxury? How is the brand image of iPhone? Do both of the luxury recognition and brand image effect purchase intentions? Consumers’ iPhone purchase intension is base on factors of the conspicuousness and uniqueness, or iPhone provides a better functionality than the rest of the smartphone brands? In the research, we found conspicuousness, good qualification, experience and functionality are recognized as advantages of iPhone to the majority of smartphone consumers, luxury recognition has been excluded. Furthermore, key factors as good qualification, experience and functionality will influence iPhone users’ purchase intention, and good experiencing and functionality to non iPhone users. We also found the uniqueness, self extension, joviality and symbology will not affect purchase intens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學位論文審定書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次 vi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智慧型手機已是日常必需品 1
二、iPhone的奢侈認知與購買意願之間的關係 2
三、品牌形象是否會影響購買意願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奢侈認知 5
一、奢侈品 5
二、奢侈認知 5
第二節 品牌形象 7
一、象徵性品牌構面(symbolic brand) 7
二、功能性品牌構面(functional brand) 8
三、經驗性品牌構面(experiential brand) 8
第三節 購買意願 9
第四節 人口統計變數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節 研究假說 11
一、「奢侈認知」與「購買意願」的關係 11
二、「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的關係 12
三、「人口統計變數」與「購買意願」的關係 13
四、「人口統計變數」與「品牌形象」的關係 14
五、「人口統計變數」與「奢侈認知」的關係 14
第三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14
一、奢侈認知 14
二、品牌形象 18
三、購買意願 20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22
第六節 問卷設計 2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23
第一節 前測資料分析 23
第二節 正式問卷資料分析 24
第三節 信度分析 25
第四節 因素分析 25
一、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 25
二、因素分析 26
第五節 多元迴歸分析 28
第六節 T檢定分析 32
一、問卷形式 32
二、性別 32
第七節 變異數分析 35
一、年齡變異數分析 35
二、學歷變異數分析 36
三、收入變異數分析 38
四、持有手機品牌變異數分析 41
第五章 研究發現 45
一、奢侈認知對iPhone購買意願的影響 45
二、品牌形象對iPhone購買意願的影響 45
三、奢侈認知與品牌形象之間的關係 46
四、人口統計變數與iPhone的奢侈認知、品牌形象及購買意願之間關係46
第六章 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 49
一、研究貢獻 49
二、研究限制 49
三、建議 50
參考文獻 51
附錄一 正式問卷 61

圖次
圖1、研究流程圖 4
圖2 、研究架構 11
表次
表1、Kafperer, Dubois, Vigneron及Jonson奢侈構面對照表 6
表2、知覺炫耀性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5
表3、知覺獨特性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6
表4、知覺自我延伸性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6
表5、知覺愉悅性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7
表6、知覺品質性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8
表7、功能性品牌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9
表8、象徵性品牌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19
表9、經驗性品牌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20
表10、購買意願操作型定義及衡量題項 21
表11、資料分析模式與名詞解釋 22
表12、刪減及調整後各構面信度 23
表13、樣本基本資料描述 24
表14、各構面信度 25
表15、KMO與Bartlett球型檢定 26
表16 、KMO適切性統計量值代表意涵 26
表17、因素分析-萃取「主成份」/轉軸「最大變異法」 27
表18、奢侈認知因素分析-萃取「概化最小平方法」/轉軸「最大變異法」 27
表19、品牌形象因素分析-萃取「概化最小平方法」/轉軸「最大變異法」 28
表20、多元回歸分析-所有受測者的奢侈認知、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之關係 29
表21、多元迴歸分析-持有iPhone 受測者的奢侈認知、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之關係 29
表22、多元迴歸分析-非持有iPhone 受測者的奢侈認知、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之關係 30
表23、奢侈認知、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之多元迴歸統計 31
表24、問卷形式T檢定 32
表25、性別T檢定 33
表26、iPhone與非iPhone使用者T檢定 33
表27、年齡變異數分析與Post Hoc檢定 35
表28、學歷變異數分析與Post Hoc檢定 37
表29、收入變異數分析與Post Hoc檢定 39
表30、持有手機品牌變異數分析與Post Hoc檢定 41
表31、奢侈認知及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的重要性 4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
BI(2011年8月25日)。賈伯斯的 10 個經營理念成就了今天的蘋果【科技報橘】。取自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1/08/25/steve-jobs-apple-10-philosophy/
SMARTM(2016年10月28日)。指尖下的商機,Facebook公布台灣使用者行動商務數據【電子商務網】。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2373432cea3
SU(2013年3月22日)。 智慧型手機演進簡史,還記得曾經叱吒風雲的古董機嗎?【T客邦】。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12428-evolution-of-smart-phone-smart-phone-its-origins-in-the-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mobile-devices
王文正(2006)。產品知識及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的影響-產品類別的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市。
王吉鎮(2012)。分析品牌形象與品牌個性影響消費者購買智慧型手機產品之動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王尉祥(2009)。職涯取向、個人品牌化及用以經營職涯認同程度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出版產業從業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朱若愚(2015年12月26日)。台灣,下一個奢侈品熱門市場?詳析四大優劣點【眾知網】。取自http://twnews.siliconeoil.cn/zhongzhi/content-75764.html
江雅琳(2004)。品牌形象及生活型態影響男性時尚雜誌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吳加稜(2014)。品牌形象對於購買意願及再購意願之影響-以三星品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吳明隆(主編)(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 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新北市:易習圖書。
呂惠富(2008)。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1),41-53。
李 晨(2011)。參考群體對奢侈品消費決策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四川省成都市。
李 晶(2013)。臺北市立動物園功能價值與品牌概念形象之關聯性研究。動物園學報,24,19-29。
李建裕、林妙雀(2010)。吞世代青少年品牌形象及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同儕從眾行為為干擾變數。行銷評論,7(4),525-555。
李蕭帆(2013)。來源國形象、品來形象與智慧型手機消費行為分析 -以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市。
周群倫(2008)。精品品牌之品牌認同與購買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林育則、夏康寧(2011)。奢侈品之炫耀性、涉入程度與心流體驗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高價盆栽為例。企業管理學報,89,57-80。
林淑瓊、 張銀益、張宏裕(2016)。以消費價值觀點探討線下到線上商務服務模式之使用意願。商略學報,8(3),177-194。
林雅嵐(2006)。產品評估模式之研究-AHP 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曉盈(2004)。行動加值服務使用者之消費價值、使用動機及使用行為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瑋珍(2006)。品牌形象與品牌態度對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姚基仁(1998)。影響消費者網路購物行為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胡政源、許啟志(2012)。電信系統業者智慧型手機的行銷組合與服務品質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3,1-42。
胡蘭沁(2007)。大學生之背景,生活型態及兼職工作對其消費決策型態及消費類型影響力之探討。人文研究學報,41(2),99-124。
袁丹華(2013年1月14日)。時裝時論:中國男性更愛奢侈品【華夏經緯網】。,取自http://www.huaxia.com/hxjk/sssh/dsqd/2013/01/3164895.html
張貴媚(2013)。iPhone使用者的消費、認同與生活風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aleph.shu.edu.tw/F/PTHL4CXUPDGV6UPXTDDQA5IAUICREQTPLUKKI9B126Y85HUDD7-04199?func=full-set-set&set_number=000029&set_entry=000001&format=999
張瓊文、賈立人、郭金水、周焦元輝(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便利商店集點購換活動之研究~ 以台北市中山區 7-11 及全家為例。行動資訊應用季刊,2:2,31-69。
晨晰統計部落格新站(統計、SPSS、BIG DATA討論園地)一個討論統計的好地方(2008年6月18日)。網路問卷調查,品質到底好不好? 【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dasanlin888.pixnet.net/blog/post/34468067-網路問卷調查,品質到底好不好?
莊友直(2016年10月27日)。行動商務時代來臨 臉書:台灣84%消費者手機不離身【科技報橘】。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1027/800735.htm。
許士軍(1987)。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郭亭亞(2011)。消費者對品牌形象、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看法研究-以T珠寶公司為例。商業現代化學刊,6(1),251-275。
閆文健(2014)。奢侈品的含義【IT 經理世界】。取自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LSJ20041900B.htm
陳俊偉(2014年8月30日)。低等生活:奢侈品的態度【昔日東方】。取自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40830/00328_001.html
陳建榮(2014)。基於智慧型手機之跌倒偵測與三維計步器之設計與實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素娟、林信誠(2012)。智慧型手機購買意願之研究-以蘋果(Apple) iPhone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彭康達(2010)。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品牌知曉、認知品質與知覺價值在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勤益科技大學,台中市。
黃素珍、葉麗琴、葉麗珠(2011)。休閒農場品牌形象知覺與遊客滿意度之關係研究。蘭陽學報,10,81-87。
黃靖芸(2014)。從「舊奢華」到「新奢華」,奢侈品不再遙不可及【中華徵信】。取自http://www.credit.com.tw/neww eb/market/weekly/index.cfm?sn=101
黃曉蘋(2010)。產品功能, 品牌形象, 知覺品質及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黃靜瑜(2005)。收藏型贈品之象徵意義及消費價值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市。
楊孟芳(2010)。台灣化妝品購買意願之研究-促銷活動, 認知價值, 品牌形象與生活型態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中市。
楊淳聿、楊玉奇(2008)。精品品牌奢侈認知差異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9(4),59-90。
楊銀濤(2009)。智慧型手機發展的趨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經濟學人(2014年9月16日)。蘋果的未來:讓你離不開的生態系【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276
廖祥榮(2013)。智慧型手機之品牌形象、知覺風險及購買意願之研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廖慧娟(2016年10月23日)。陸大學生 學歷愈高愈捨得花錢。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mobi.yahoo.com/news/陸大學生-學歷越高越捨得花錢-215007085--finance.html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研究方法反省。臺北市:揚智文化。
趙冠宜(2007)。性別角色對消費者涉入的影響研究, 以皮件奢侈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趙興國(2010)。品牌形象與知覺價值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iPhone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酷哥康SIR(2014年)。手機比咖啡更重要【痞客邦】。取自http://googlerconcert1.pixnet.net/blog/post/375251306-手機比電視咖啡更重要。
數位媒體研究團隊(2013年5月31日)。智慧型手機品牌偏好分析【MIC研究報告】。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asp?docid=CDOC20130528005
歐勁麟(2012)。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智慧型手機購買意願-以 iPhone 手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潘怡如(2009)。化妝保養品品牌形象, 顧客忠誠度與口碑傳播相互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蔡佩珊(2012)。服務創新與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 顧客滿意度影響之探討-以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蔡慧紅(2013)。品牌形象, 知覺價值, 炫耀性消費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智慧型手機消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璧卉(2006)。精品特質, 衝動性購買特性, 虛榮心對精品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蕭智強(2011)。品牌聯想、消費者特性與購買意願之關聯研究-以智慧型手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顏誌廷(2006)。台灣智慧型手機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羅曉媛(2015年3月30日)。學者:蘋果轉型奢侈品【世界新聞網】。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WnTqo8V8jwJ:www.worldjournal.com/2707172/article-學者:蘋果轉型奢侈品/?ref=要聞+&cd=1&hl=zh-TW&ct=clnk&gl=tw
蘇玉娙(2008)。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偏好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市。
蘋果(2011年8月6日)。Google執行主席:智能手機將成必需品。蘋果日報。取自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10806/15499271

英文
Dobni, D., & Zinkhan, G. M.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 110-119.
Dodds, W. B., Monroe, K. B., & Grewal, D.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 307-319.
Dubois, B., & Duquesne, P. (1993). 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 Income versus culture. EuropeanJournal of Marketing, 27(1), 35-44.
Dubois, B., Laurent, G., & Czellar, S. (2001). Consumer rapport to luxury: Analyzing complex and ambivalent attitudes (No.736). Retrieved from http://www.hec.fr/var/fre/storage/original/application/5ecca063454eb4ef8227d08506a8673b.pdf
Engel, Blackwell, & Miniard. (1993).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Chicago: The Dryden Press.
Escalas, J. E., & Bettman, J. R. (2005). Self-construal, reference groups, and brand mean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2(3), 378-389.
Esch, F. R., Langer, T., Schmitt, B. H., & Geus, P. (2006). Are brands forever? How brand knowledge and relationships affect current and future purchases.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15(2),98-105.
Groza, M. D., & Ragland, C. B. (Eds.). (2015). Marketing Challenges in a Turbul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AMS) World Marketing Congress. Springer.
Chun, H., Lee, H., & Kim, D. (2012).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smartphone adoption: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value perceptions of smartphones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9), 473-479.
Hemangfans. (2014, July 25). Smartphone – luxury or neces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hemangparpani.wordpress.com/2014/07/24/smartphone-luxury-or-necessity/
Hsieh, M. H., Pan, S. L., & Setiono, R. (2004). Product-, corporate-, and country-image dimensions and purchase behavior: A multicountry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2(3), 251-270.
Hung, K. P., Huiling Chen, A., Peng, N., Hackley, C., Amy Tiwsakul, R., & Chou, C. L. (2011). Antecedents of luxury brand purchase intention.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20(6), 457-467.
Kapferer, J. N. (1998). Why are we seduced by luxury brand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6(1), 44-49.
Kapferer, J. N. (2012). The new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Advanced insights and strategic thinking. Kogan page publishers.
Inger, K., & Fred, N. (1973).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New York.
Kotler, P., Saliba, S., & Wrenn, B.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Instructor's Manual. Prentice-hall.
Kotler, P. (2003). Marketing Managemant(10th ed.). New Jersey:Printice-Hall.
Moon, J., Chadee, D., & Tikoo, S. (2008). Culture, product type, and price influences on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to buy personalized products onlin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1(1), 31-39.
Holbrook, M. B., & Hirschman, E. 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2), 132-140.
Park, C. W., MacInnis, D. J., & Priester, J. (2008). Brand attachment: Constructs, consequences, and causes.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Marketing, 1(3), 191-230.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50(4), 135-145.
Richardson, P. S., Dick, A. S., & Jain, A. K. (1994).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cue effects on perceptions of store brand quality.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58(4), 28-36.
Romaniuk, J., & Sharp, B. (2003). Measuring brand perceptions: Testing quantity and quality. 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 11(3), 218-229.
Schiffman, Leon G., & Leslie Lazar Kanuk. (2000). Consumer Behavior. N. J.: Prentice Hall.
Roth, M. S. (1995). The effects of culture and socioeconomics on the performance of global brand image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2(2), 163-175.
McKinsey, M. (1990). The Luxury Industry: An Asset for France. Paris: McKinsey Corporation.
Scitovsky, T. (1976). The Joyless Econom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ears, N., & Singh, S. N. (2004). Measuring attitude toward the brand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26(2), 53-66.
Vigneron, F., & Johnson, L. W. (2004). Measuring perceptions of brand luxury.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11(6), 484-506.
Wiedmann, K. P., Hennigs, N., & Siebels, A. (2009). Value‐based segmentation of luxury consumption behavior. Psychology & Marketing, 26(7), 625-651.
Zeithaml, V.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3), 2-2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