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6106-15191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6106-151915
論文名稱
Title
支配與反抗-『自由中國』事件與『美麗島』事件之比較
Dominance and Resistance-A Comparison of “Free China” and “Formosan Magazine” Even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1-16
關鍵字
Keywords
反對運動、美麗島、自由中國、政治轉型、民主化
Democratization, Political transition, antigovernment movement, Free China, Formosa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0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回顧台灣戰後政治史,自由中國事件與美麗島事件無疑佔有關鍵性地位,巧合的是這兩波的反對運動存在著共同的特徵,但這些相似性似乎未帶給這兩波反對運動相同的影響。本文期望藉由國際政治環境、國民黨政權、與反對運動三者間的分析架構,來析論兩波反對運動的發展過程,並透過比較兩波反對運動的結構面來理解兩波的反對運動與台灣民主轉型的關係性。
本文研究發現,兩次的反對運動確實存在不同的結構特徵,如自由中國時期的反對運動是一種菁英的整合。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則是屬於群眾動員的型態。再者,本論文發現,台灣的政治轉型除受到國際政治結構變遷的影響外,更受到國民黨政權所建構的不平等權力結構的制約。最後,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即是在有利的國際環境與國民黨政權支配結構的轉化中,逐漸透過台灣民間的群眾力量來迫使國民黨朝向民主改革。
Abstract
Reviewing the post-war political history of Taiwan, it is no doubt that Free China and Formosan Magazine events are the key points. Coincidentally, these two antigovernment movements have some similar characters, but there seem no similar effec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hopes to explore the processes of these two movements by applying the analytic framework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KMT regime, and the antigovernment movement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also hopes to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ements and the transitions of Taiwan's democracy by comparing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two movements.
The research detects that these two movements exactly exist structur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the ethos of Free China event is a sort of integration of elites, but the character of the Formosan Magazine event belongs to the mobilization of civilians. Moreover, the important discovery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transition of Taiwan's democracy wa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ut also controlled by the unequal power structure built by the KMT regime. Subsequently, the opposition movements converted from the propitiou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KMT's power structure, it gradually forced the KMT toward the reformation of democracy under the power of the Taiwan's mass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一項 關於台灣的政治轉型 4
第二項 關於台灣的反對運動 11
第三項 關於國民黨支配結構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17
第一項 研究方法 17
第二項 研究架構 20
第三項 用詞解釋 22
第二章 《自由中國》時期的反對運動(1950-1960) 25
第一節 國際冷戰體系下的國民黨政權 25
第一項 戰後初期美國的東亞政策 25
第二項 韓戰爆發與美援的影響 27
第二節 國民黨政權支配結構的建立 33
第一項 領導中心的鞏固 34
第二項 省籍區隔 39
第三項 法統的確立 47
第三節 《自由中國》時期的政治反對運動-《自由中國》的言論挑戰 50
第一項 《自由中國》雜誌的創刊 50
第二項 《自由中國》言論的轉向 52
第三項 「祝壽專號」與「今日的問題」:言論的風波 57
第四項 總統連任問題(修憲與護憲之爭)與省籍問題 64
第四節 《自由中國》時期的政治反對運動-組黨運動 69
第一項 反對黨的倡議 69
第二項 反對黨的籌組 72
第三章 《美麗島》時期的反對運動(1970-1980) 79
第一節 國際局勢的轉變 79
第一項 國際局勢丕變:退出聯合國 79
第二項 外交危機:台日斷交與台美斷交 82
第二節 國民黨政權的轉化 86
第一項 蔣經國的接班與青年才俊的甄補 86
第二項 本土化的政策與有限選舉的開放 89
第三節 《美麗島》時期的政治反對運動-黨外運動的崛起 92
第一項 《大學雜誌》與《台灣政論》(從校園到民間) 92
第二項 中壢事件(戰後群眾運動的濫觴) 99
第四節 《美麗島》時期的政治反對運動-美麗島政團的形成 102
第一項 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 102
第二項 高雄事件 106
第三項 軍法大審 108
第四章 民主化的契因(兩事件的比較) 113
第一節 衝突的背景:國際政治環境 113
第二節 衝突的侷限:權力支配結構 118
第三節 衝突的過程:菁英的整合與群眾動員 120
第四節 衝突的結果與影響 124
第五章 結論 127
參考書目 133

表目錄

表2-1 國民黨遷台後歷屆中央常務委員省籍分配 43
表2-2 遷台後歷任行政院內閣成員的省籍分配 44
表3-1 各年度國民黨黨員省籍人數與比例 90
表4-1 《自由中國》與《美麗島》兩波反對運動比較表 114
表4-2 《自由中國》與《美麗島》兩波反對運動領導階級省籍表 12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21
圖2-1 國民黨政權權力支配結構 46
圖3-1 國民黨政權權力支配結構的變遷 92
圖4-1 1950年代國民黨政權與反對運動互動圖 122
圖4-2 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與反對運動互動圖 123
圖5-1 1950年代《自由中國》時期反對運動所處的歷史結構 128
圖5-2 1970年代《美麗島》時期反對運動所處的歷史結構 12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書籍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增定版二刷。
王海山,1998,科學方法百科。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初版。
王景弘,2000,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初版1刷。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北:自立晚報,第1版。
史明,1998,台灣人四百年史(中)。台北:草根文化出版社,初版。
丘宏達,1998,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再版。
田弘茂,1992,大轉型。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三刷。
艾琳達,1998,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的總批判。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第1刷。
江南,1997,蔣經國傳。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第一刷。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初版。
孔孝瑜,1994,變天──陳定南傳奇。台北:日臻出版社,初版一刷。
呂秀蓮,1991,重審美麗島。台北:自立晚報,初版一刷。
李旺臺,1993,台灣的反對勢力(一九七六-一九八六)。台北:五千年出版社,初版。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再版。
李筱峰,1993,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第1版5刷。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第1版第1刷。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二印。
林鐘雄,1993,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第1版5刷。
波特(David Potter)等著、王謙等譯,2003,最新民主化的歷程。台北:韋伯文化,初版。
杭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冊)。台北:唐山出版社,初版。
施正峰,1999,台灣的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第一刷。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若林政丈,1989,轉型期的台灣。台北:故鄉出版社,初版。
若林政丈,1997,台灣分裂的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版4刷。
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第1版1刷。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出版社,一版。
張忠棟,1990,胡適、雷震、殷海光──自由主義人物畫像。台北:自立晚報,第 1版1刷。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台北:生智文化,初版一刷。
許介鱗,1996,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初版1刷。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書局,初版。
許極燉,1997,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第2刷。
陳三井等,1992,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初版。
陳水源,2000,台灣歷史的軌跡(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初版。
陳玉璽,1995,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修訂版。
陳孔立,1997,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出版社,初版二刷。
陳明通,1997,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修訂二刷。
陳新民,199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修訂2版。
揭鈞,2002,孫立人將軍側記。台北:躍昇文化,初版。
黃富三,2001,美麗島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初版。
黃嘉樹,1996,第三隻眼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台北:大秦出版社,修訂再版。
傅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冊1)-(冊42)。台北:桂冠出版社,初版1刷。
傅啟學,1991,中國外交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改定6版。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自立晚報,初版。
彭懷恩,1990,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初版。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修訂一版。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初版。
葉振輝,1999,美麗島事件民間資料彙編。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初版2刷。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初版。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社,初版。
蔡東杰,2000,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初版。
劉進慶,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版4刷。
鄭牧心,1988,臺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二版。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鄉出版社,初版。
戴天昭,1996,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一刷。
戴天昭,2002,台灣國際政治史(完整版)。台北:前衛出版社,初版第一刷。
謝漢儒,2002,早期台灣民主運動與雷震記事。台北:桂冠出版社,初版一刷。
龐建國,1994,國家發展理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二印。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台北:稻鄉出版社,初版。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口述史Ⅰ)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運動的萌芽。台北:時報文化,初版1刷。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口述史Ⅱ)美麗島政團的發展。台北:時報文化,初版1刷。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1999,(口述史Ⅲ)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文化,初版1刷。
海外出版社編,1980,《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暴力事件。台北:海外出版社,初版。

期刊論文
王甫昌,1996年7月,「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一期,頁129-202。
王杏慶,1992,「《大學雜誌》與現代台灣」,收錄自台灣的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台北:自立晚報,第1版1刷,頁375-394。
王振寰,1989年春季號,「反對運動與台灣的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71-115。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自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初版,頁139-160。
朱雲漢,1990「中產階級與台灣的民主化」,收錄自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版2印,頁233-244。
李筱峰,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收錄自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委員會,初版,頁221-285。
吳聰敏,1988年春季號,「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45-158。
吳乃德,2000年12月,「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57-96。
吳乃德、陳明通,2003年4月,「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錄自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初版7刷,頁351-385。
林茲(Juan J. Linz)著,陳文俊譯,1989,「極權與威權政體」收錄自總體政治理論。台北:幼獅文化,三版,頁227-546。
柯志明、Selden,1988年春季號,「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51。
馮家豪,1999年12月,「美麗島大審:台灣民主的震撼教育」,高雄畫刊,改版試刊貳號,頁15-18。
楊旭聲,1985,「台灣黨外運動三大波」,收錄自透視黨外勢力。台北:風雲出版社,修訂三版,頁33-65。
鄭敦仁、海德格著,1992,「台灣政權的轉變:理論與比較的觀點」,收錄自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初版,頁1-47。
錢永祥,1988年冬季號,「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頁57-99。
薛化元,1996年9月,「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60):以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241-286。
薛化元,1996年1月,「從(反攻擁蔣)掛帥到人權意識的抬頭-(自由中國)與執政當局互動關係的一個歷史考察」,法政學報,第5期,頁43-63。
龐建國,1992年3月,「國民黨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中山學術論叢。第十期,頁63-88。
蘇瑞鏘,2002年4月,「救亡與啟蒙的辯證」,彰中學報,第23期,頁193-213。

學位論文
吳介民,1990,政治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煥偉,1998,台灣民主轉型之結構與策略互動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吳鯤魯,1991,國民政府重建與財政收入之政治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肇悅,1994,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吉朗,1981,中國國民黨輔選政策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8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宏,1994,階級結構的轉型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1950-1993)。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華,1984,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變。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益興,1993,臺灣地區威權統治下的政經體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志榮,1993,光復後台籍民選菁英政治反對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六九)。
顏淑芳,1989,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瑞鏘,1995,「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雜誌
《自由中國》雜誌,1949-1960,1卷1期-23卷5期。
《大學雜誌》,1971-1972,37期-49期。
《台灣政論》雜誌,1975,1-5期。
《美麗島》雜誌,1979,1-4期。

二、外文部分
書籍
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amd Faletto, Enzo, 1979.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hl, Robert A., 1969.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Western Democrac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ld ,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Huntingtom,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Oklahoma: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
Jacoby, Neil H. , 1966. U.S Aid to Taiwan. N.Y.: Praeger .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85. Politices Men.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Moore, Barrington, Jr. , 1972.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Demacracy. Boston: Beacon Press .
O’Donnell , Guillertain and Schmittetr, Philippe C ., 1993.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oy, Denny,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
Diamond, Larry, 1992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Reconsidered",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 Vol. 35 , No.4 and 5 , March/June, pp.450-499.
Huntington ,Samuel P., 1984. "Will More Countrie Become Democratic", Political Survey Quarertly , Vol.99 , No.2, pp.193-218.

Kau, Michael Ying-Mao, 1996 . "The Power Structure in Taiwan’s Political Economy", Asian Survey, Vol.XXXVI, No.3, pp.267-305.
Lin, Chia-Cheng, 1990 . "The Transi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Taiwa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 Soochow Journal of Political Social Science, NO.14, pp.345-368.
Przeworski, Adam , 1988.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 in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47-63.
Rustow, Dankkart, 1970 .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Comparative Politics , April, pp.337-366.
Tien, Hung-mao, 1989 . "The Transformation of Authoritarian Party-State Taiwan’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Issues & Studies, July, pp.105-133.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erly, September, No.99, pp.481-499.
You,Ying-Lung, 1993. "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s Regime Change (1984-1987)", Soochow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No.2, pp.93-125.

學位論文
Wu , Nei-the ,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m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 Thesis(Ph.D.)University of Chicago.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3.121.16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3.121.16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