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6106-20062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6106-200621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社會文化與金融制度─中國人民銀行穩定經濟功能之研究
Socio-Culture and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A Study of PBC's Function of Economic Stabiliz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0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1-16
關鍵字
Keywords
經濟社會學、社會文化與金融制度
Economic Sociology, Socio-Culture and Financial Syste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3 次,被下載 326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261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由經濟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中國社會文化與金融制度(政策)有何關係。鄧小平拋開馬列毛的意識型態,以「發展至上」為改革開放的政策重心,導致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日益富裕,社會結構發生分化、階層化。相對於工農,中產階級的比例漸增。當局考慮「內政安定高於一切」,採取未如外界預期大幅上調匯率。中國金融制度與政策明顯受到中國社會文化之影響。為了創造社會公平,中國人民銀行即中央銀行職能已與中國建設銀行等四家專業銀行職能徹底分開。中國銀行的內部控管和金融監理機制之加強,是為了要建構更廣泛的結構框架和減少公共部門執行政策時的任何扭曲,以培育和落實國內和國際的監管與協調的配套措施。胡錦濤另以「執政為民」、「社會和諧」為其施政的最高理念:強調「經濟繁榮」之外,還要追求「公平正義」,這是一種合乎中庸之道的轉折。

關鍵字:社會文化、金融制度、小康社會、社會和諧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socio-culture and its financi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ociology. After denouncing the Marx-Lenin-Mao Ideology Deng Xiaoping adopted the “Reform and Open Door” policy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supreme objective. As a result,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grown at a speed faster than ever. Chinese are wealthier year after year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much changed. The people are differentiated in its social classification. The richer middle class is consequently emerged and its proportion among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Numerous labor-class and peasant are getting relatively poorer. Currently the Hu-Wen regime considers the domestic stability the first goal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is not adjusted upward as much as expected.
M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policy-decision making obliviously are shap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a’s socio-culture. In order to create the value of social justice, the function of People’s Bank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and four other specialized banks such as Chinese Construction Bank are thoroughly separated. Hu Jintao emphasized his governance “for the people” to create “social harmony” as his administration motto. This is a policy change in priority from efficiency only, to equity as well: a reflection from one extreme towards the middle-of-the-road in accordance with Confucianism.


Key words: social culture, financial system, well-off society, society harmon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由-----------------------------------------------------------------------------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4
第三節 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相關文獻回顧----------------------------------------------------------------- ----7
第一小節 中文部分-------------------------------------------------------------------7
第二小節 西文部分------------------------------------------------------------------11
第二節 研究架構----------------------------------------------------------------------------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21
第一小節 論述分析或論述批判分析法-----------------------------------------21
第二小節 解釋性研究法------------------------------------------------------------23
第三小節 個案研究法---------------------------------------------------------------23

第三章 中國社會文化的嬗變與特質
第一節 中國社會文化的嬗變-----------------------------------------------------------24
第一小節 中國的傳統社會文化--------------------------------------------------24
第二小節 毛體制建立後的社會文化--------------------------------------------28
第三小節 江澤民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32
第四小節 胡錦濤時代的中國社會文化-----------------------------------------34
第二節 中國社會文化的特質------------------------------------------------------------38
第一小節 社會思潮-------------------------------------------------------------------38
第二小節 國民意識-------------------------------------------------------------------40
第三小節 價值觀----------------------------------------------------------------------43
第四小節 社會結構-------------------------------------------------------------------46

第四章 中國社會文化與金融制度之關聯
第一節 各時期金融制度之社會文化意涵--------------------------------------------56
第二節 意識型態對金融制度變遷的影響--------------------------------------------64

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央銀行的職能
第一節 中國人民銀行穩定經濟功能--------------------------------------------------72
第一小節 中國人民銀行角色的變遷--------------------------------------------72
第二小節 中國人民銀行發揮調控和管理的職能--------------------------- 82
第二節 中國人民銀行執行金融政策之社會文化意涵---------------------------115
第三節 中國金融制度的缺失-----------------------------------------------------------117
第四節 完善中國金融制度的建構-----------------------------------------------------12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描述與分析--------------------------------------------------------146
第二節 結論的檢討、詮釋與建議------------------------------------------------------149

參考文獻---------------------------------------------------------------------------------------------154
附錄A:政府主導型金融系統(制度)-------------------------------------------------176
附錄B:中介主導型金融系統(制度)-------------------------------------------------176
附錄C:人民幣一年期存款與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表----------------------------------177
附錄D:中國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178

















表 次

表1:各時期社會文化思想觀-----------------------------------------------------------37
表2:中國社會文化層面----------------------------------------------------------------------52
表3:中國人民銀行的角色與職能的變化------------------------------------------------81
表4:貨幣政策目標轉變體系表---------------------------------------------------------89
表5:中國人民銀行宏觀金融調控變化表---------------------------------------------89
表6: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職能的變化------------------------------94
表7:中國利率自由化決策表------------------------------------------------------------98
表8:人民幣利率改革政策---------------------------------------------------------------98
表9:人民幣匯率演變--------------------------------------------------------------------106
表10: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政策----------------------------------------------------------107

























圖 次

圖1:研究流程圖--------------------------------------------------------------------------5
圖2:研究架構-----------------------------------------------------------------------------21
圖3:Fairclough批判論述分析的架構-----------------------------------------------------2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1)專書
上海社科院民主政治研究中心編,執政策論-各國治國理政案例研究,北
京:時事,2005年。
于幼軍,論中國現階段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編,金融宏觀調控方式的重大改革,北京:中國金融,1998年。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編寫,中國現代中央銀行體制-中國人民銀行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北京:中國金融,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2002年。
王玉德等編,中國傳統文化新編,武漢:華中理工大學,1996年。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Gillian Tett著,王柏鴻譯,新泡沫經濟:日本銀行的崩潰與曙光,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王錦貴,中國文化史簡編,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王傳峰編,美國公司為什麼贏,北京:中國商業,2005年。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卷三,北京:人民,1991年。
世界銀行編,世界發展報告1999/2000,香港:牛津大學,1999年。
北京青年報社、中社院青年人文社研中心主編,國情報告-中國現況藍皮書,台北:達觀出版,2003年。
朱燕華、張維安編著,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2001年。
呂磊,美國的新保守主義,南京:江蘇人民,2004年。
Fichou, Jean Pierre著,宋亞克譯,美國文化,台北:遠流,1993年。
宋士昌,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跟蹤研究,濟南:山東人民,2002年。
何新,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何新史學論著選集,北京:時事,2002年。
何雪松,社會學視野下的中國社會,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02年。
杜恂誠,金融制度變遷史的中外比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年。
李天賞、何文易,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1999年。
李公羽,鄧小平金融思想研究,北京:新華,1999年。
李賀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李若谷主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金融改革,北京:中國金融,2001年。
Harrison,L.E.&S.P.Huntington編,李振昌、林慈淑譯,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台北:聯經,2003年。
李樹直、郭濱,十六大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
李培林、朱慶芳、張其仔等,中國小康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李磊、覃愛玲,中國世紀:新的開始和機遇,香港:牛津大學,2004年。
李漢林,中國單位社會:議論、思考與研究,上海:世紀,2004年。
李揚主編,中國金融發展報告No.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
李劍閣,歷史的契機•李劍閣文集,香港:和平圖書,2005年。
Susanne Schech& Jane Haggis著,沈台訓譯,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台北:巨流,2003年。
尚平順、嚴彩郡,中國外匯體制改革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1995年。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1992年。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2004年。
金熙德、馮昭奎、王新生、崔世廣,再生還是衰落-21世紀日本的抉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林嘉誠,政治系統:伊士頓,台北:風雲論壇,1991年。
Drucker,P.F.等著,林麗冠譯,決策制訂,台北:天下遠見,2002年。
林本炫、何明修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南華大學教育研究所,2004年。
易綱、許小年,台灣經驗與大陸經濟改革,北京;中國經濟,1994年。
周世雄主編,兩岸經貿社會總體檢,台北:河洛圖書,1998年。
Burns,T.R.等著,周長城等譯,結構主義的視野:經濟與社會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
周尚意、孔翔,文化與地方發展,北京:科學,2000年。
周長城等著,全面小康:生活質量與測量-國際視野下的生活質量指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年。
周曉虹,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周小川,總體的構思•周小川文集,香港:和平圖書,2005年。
吳敬璉,轉軌中國,成都:四川人民,2002年。
吳建華,東亞現代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
Rosefielde,S.著,吳書榆譯,比較經濟體系:二十一世紀的文 化、財富與權力,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吳敬璉,改革的軌跡•吳敬璉文集,香港:和平圖書,2005年。
苗潤田,解構與傳承-孔子、儒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Carterliter, G.著,郁啟標、姚志勇譯,文化轉型-企業成功的基礎,南京:江蘇人民,2004年。
Nathan, Andrew J. 著,柯洛漪譯,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台北:麥田,2000年。
姚亞平,社會精神資源的整合與開發-論當代中國社會的共同理想,南昌:江西人民,2002年。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台北:創世文化,2001年。
胡書東,當代中國經濟學家學術評傳叢書:林毅夫,西安:陜西師範大學,2002年。
胡鞍鋼主編,中國走向,杭州:浙江人民,2001年。
胡鞍鋼主編,影響決策的國情報告,北京:中國社會,2002年。
澀澤榮一著,洪墩謨譯,論語與算盤,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洪遠朋主編,經濟理論比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02年。
俞雨霖、顏建發、趙建民等,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孫立平,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2004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年。
袁方等,社會學家的眼光:中國社會結構轉型,北京:清華大學,1999年。
秦其明、袁永康、田濤主編,政策研究:從理論到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4年。
David, Folkerts Landau& Lindgren Carl Johan主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語言局譯
,邁向金融穩定的框架,北京:中國金融,1998年。
章敬平,胡溫元年:中國的第二次轉型,台北:捷幼,2004年。
啟良,真善之間:中西文化比較答客問,廣州:花城,2003年。
David A. de Vaus著,莊靜怡譯,社會研究法設計,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崔建軍主編,中央銀行學,北京:科學,2005年。
曹玉文,社會發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許慶朴、張福記主編,近現代中國社會(上冊),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許慶朴、張福記主編,近現代中國社會(下冊),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許振明,失業、通貨緊縮和財經政策,台北:聯經,2004年。
安德魯•韋伯斯特著,陳一筠譯,發展社會學,台北:桂冠,1990年。
陳希編譯,社會意識與思潮-165問,台北:漢湘文化,2004年。
郭太風,文化的主流和支流,上海:學林,2002年。
郭建寧,當代中國文化選擇,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郭樹清,穩定的變遷•郭樹清文集,香港:和平圖書,2005年。
盛洪主編,現代制度經濟學﹝下卷﹞,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章士嶸,西方歷史理論的進化,太原:山西教育,2004年。
Dohen等著,黃祖輝、蔣文華譯,發展經濟學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2004年。
勞思光著,劉國英編註,文化哲學講演錄,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
景天魁,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2年。
Lardy,N.R.著,隆國強等譯,中國未完成的經濟改革,北京:中國發展,1999年。
張維安,文化與經濟:韋伯社會學研究,台北:巨流,1995年。
張耀,中央銀行概論,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張昭軍,傳統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變革,長春:吉林人民,2004年。
Harrison, L.E.著,張文武等譯,文明內部的衝突與世界秩序,北京:新華,2004年。
David Throsby著,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等譯,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2005年。
竹內宏著,彭晉璋譯,日本金融戰敗,北京:中國發展,1999年。
傅佩榮,文化的視野,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
傅大為、朱元鴻主編,孔恩:評論集,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
傅治平,和諧社會導論,北京:人民,2005年。
華爾街日報,中國財經現場,台北:財訊,2005年。
葛兆光,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北京:清華大學,2004年。
董曉時,金融結構的基礎與發展,大連:東北財經大學,1999年。
Michael Perelman著,裴達鷹譯,資本主義的誕生-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種詮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1年。
楊大春,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Woetzel, J.R.著,齊思賢譯,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台北:時報,1999年。
趙何敏編,中央銀行學,武昌:武漢大學,2000年。
趙洪恩、李寶席主編,中國傳統文化通論,北京:新華,2003年。
趙羽翔,經濟學說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
趙海均,經濟中國,北京:朝華,2005年。
翟學偉,中國人行動的邏輯,美國:八方文化,2000年。
Amartya Sen著,劉楚俊譯,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2001年。
劉勉玉主編,中國共產黨經濟政策發展史,長沙:湖南人民,2001年。
劉永濤,當代美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劉曼紅等主編,風險投資與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北京:中國金融,2002年。
劉樹成,〈中國經濟的周期波動與宏觀調控〉200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編,200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劉宗盛、歐宏杰,人民幣理財聖經,台北:平安文化,2005年。
魯凡之,中國文化發展形態與「亞細亞生產方式」,九龍:田園書屋,1986年。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破切任務〉鄧小平文選,卷三,北京:人民,1993年。
鄧小平,〈目前的形勢和任務〉鄧小平文選,一卷本,北京:人民,1996年。
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2002年。
鄭偉民主編,衰落還是復興-全球經濟中的美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8年。
鄭俊琰,世紀對話:文化嬗變與中國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
Fred Block著,鄭陸霖、吳泉源譯,後工業社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台北:群學,2004年。
鄭杭生,中國社會結構變化趨勢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錢穆,中國文化叢談,台北:三民,2001年。
魏杰、張宏、杜朝輝、王中元,現代金融制度通論,北京:高等教授,1996年。
Fukuyama, Francis 著,閻紀宇譯,強國論,台北:時報文化,2005年。
龍華,胡溫面對地雷陣,香港:新華彩印,2004年。
龍華,胡溫新政內幕,香港:新華彩印,2004年。
龍華,溫家寶執政內幕,香港:新華彩印,2004年。
Warren Fernandez等著,張定綺譯,李光耀治國之鑰,台北:天下遠見,1999年。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1997年。
羅曉南著,李英明、張亞中主編,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1997年。
龔浩成、戴國強主編,2000中國金融發展報告,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0年。
(2)期刊
于永洁,「中國金融制度的現狀分析及改革思考」,金融市場,第4期(2004
年):頁56-58。
王廷科,「關於金融制度的一般理論考察」,當代經濟科學,第2期(1995年):頁16-21。
王靜,「當論中國金融模式下的分業與混業」,商業研究,總245期(2002年5月):頁50-52。
尹全洲、申樹華,「論中國專業銀行的改革」,新疆社會經濟,第4期(1994年):頁6-8。
申煥章等,「關於區域金融穩定的思考」,金融會計,第11期(2004年):頁23-26。
石會娟、董強,「金融支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對策」,地質技術經濟管理,第26卷,第2期(2004年4月):頁63-65。
白方濤、孫寶林、劉洪英,「試論我國金融混業經營」,魯行經院學報,第1期(2002年):頁67-68。
史建平、官兵,「壟斷、政府控制與金融制度演進」,國際金融研究,第6期(2004年):頁63-64。
全秉中,「實行金融分業管理是明智選擇」,新疆金融,第11期(1995年):頁3-6。
江其務,「關於跨世紀金融改革的戰略思考」,上海金融,第3期(1998年):頁4-7。
江其務,「論中國金融制度改革」,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1年):頁69-73。
朱德位、朱羅豐,「社會金融模式論」,金融文化,(2004年):頁37-40。
杜惠芬,「中國經濟改革與增長中的金融支持」,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第6期(2002年):頁8-9。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見的手:社會結構轉」,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1992年):頁46-50。
李鋼,「中國社會轉型與代價選擇」,社會科學輯刊,第1期(2000年):頁34-36。
李鋼,「從制度經濟學觀點看我國金融制度變革」,中國工商管理研究,第8期(2004年):頁7-9。
李義奇,「中國銀行改革的三種推動力量」,財經科學,第202期(2004年1月):頁22-26。
冷弘飛、胡春豔、陳嵐,「九五期間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經驗與教訓」,金融與經營,第5期(2000年):頁16-18。
吳競擇,「經濟轉軌過程中的金融制度創新障礙與疏導」,華南金融研究,第3期(2003年):頁28-29。
林義夫、李永軍、路磊,「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回顧和展望」,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0年):Working Paper Series No.C2000034.。
孫芳,「日本政策性金融的新特點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新金融,第4期(2002年):頁35-37。
徐滇慶,「WTO與國有金融體制改革」,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0年):Working Paper Series No.C2000012.。
徐慧娟,「我國政策性金融的變遷及若干問題分析」,財貿研究,第3期(2002年3月):頁58-60。
常格非,「選擇混業經營: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原工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2002年):頁54-57。
黃志凌,「經濟轉軌時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制度變革」,金融理論與實踐,第2期(1994年):頁10-12。
黃磊,「金融制度創新的幾個理論問題」,當代財經,第6期(2001年):頁36-37。
章晟,「美國金融制度變革的動因及對我國的啟示」,湖北財稅,第10期(2002年):頁19-21。
章和杰,「中國金融制度的嚴重缺陷-部份發生過金融危機的國家與中國在金融結構上的比較」,學術界,第94期(2002年3月):頁58-60。
章和杰,「轉型期中國金融制度的風險機理研究及改革路徑」,中國流通經濟,第5期(2002年):頁57-58。
章奇、劉明興,「意識型態與政府干預」,經濟學(季刊),第4卷,第2期(2005年1月):頁335-353,。
高西有,「中國金融體制的效率評價及改革」,經濟與管理研究,第6期(2000年):頁38-40。
高勝紅,「我國金融業漸進式改革的邏輯:以次優選擇的集合達到最優」,陜西經貿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2年2月):頁54-57。
高建良,「中國金融發展與體制變革」,財政與金融,第23卷,第5期(2002年):頁34-40。
張媛媛,「論我國銀行業的改革」,現代管理科學,第2期(2004年):頁43-44。
張磊,「論入世對中國銀行業二元發展特徵的影響」,新金融,第1期(2004年)頁20-22。
舒廷飛,「中國金融制度的創新與發展」,商業研究,總286期(2004年):頁32-36。
楊運杰,「關於我國金融業分業與混業經營制度的研究」,山東財政學院學報,第5期(2002年5月):頁35-37。
楊大光,「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透析」,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2-3。
楊靜、范國英,「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的特徵分析:基於民營金融發展的新視角」,經濟研究參考,第53期(2004年):頁34-36。
劉鋼,「發展中國家金融深化問題的探討與簡析」,科技與管理,第4期(2002年):頁96-98。
劉愛玲、張冀滿,「從社會文化價值因素和社會結構看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李約瑟難題再探」,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第2卷,第1期(2002年3月):頁30-32。
劉紅波,「混業經營:美國經驗與中國實踐」,財經理論與實踐,第25卷,第129期(2004年5月):頁35-38。
劉福壽,「加強中國中央銀行獨立性之悖論」,財經科學,總207期(2004年6月):頁38-39。
劉琦,「金融全球化演進過程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海南金融,第7期(2004年):頁14-16。
趙岡,「儒家思想與經濟發展」,中國論壇,第307期(1988年):頁60-69。
趙徵,「中國金融成長態勢與經濟發展思路的關聯分析」,當代經濟研究,第3期(2004年):頁63-64。
鄭澤華(2001),「中國金融制度:創新趨勢與發展前景」,財貿經濟,第11期(2001年):頁77-80。
霍華德•戴維斯,「中國的金融改革」,比較,第17輯(2005年3月):頁65-76。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全球信貸研究部,「中國銀行業展望:改革繼續進行,問題有待解決」,比較,第13輯(2004年7月):頁191-206。
(3)研討會論文
曾怡仁,「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與研究趨勢」,1997台灣政經發展問題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輯要,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1997年。
羅伯川,「大陸金融監管的現狀及發展」,第五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輯要,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8年。
劉崇明,「大陸金融分業經營和監管的現狀與發」,第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論文輯要,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2000年。
童振源,「中國人民幣匯率的兩難:實質固定匯率或升值?」,2003年中國大陸總體情勢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遠景基金會、聯合報合辦,2003年。
楊開煌,「中共第四代領導對臺政策之預測」,2003年中國大陸總體情勢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遠景基金會、聯合報合辦,2003年。
許振明,臺灣金融改革與金融發展前景,兩岸經濟發展趨勢及問題研討會,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2005年。
謝平,「中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研究」,國民經濟研究所工作論文,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1998年。

















英文部分:
(1)Books
Alexander,J.C. and Seidman,S..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Altig,D.E.and Smith,B.D. Evolution and Procedures in Central Bank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Allen, F., and Gale, D.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The MIT Press,2001.
Altman,D.Neoconomy :George Bush’s Revolutionary Gamble with America’s Future,N.Y.: PublicAffairs,2004.
Batra,R.Greenspan’s Fraud: How Two Decades of His Policies Have Undermined the Global Economy, NY: Palgrave Macmillan,2005.
Billington, R., Strawbridge,S., and Greenides, L. Culture and Society: A Sociology of Culture, 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91.
Blyth, Mark.Great Transformation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Embedded Liberalis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Brinton, M.C.,and Nee, Victor.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Brzezinski,Z.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 New York:Basic Books,2004.
Chang,G. G..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London:SW1V 2SA.,2001.
Demirguc-Kunt,A.,and Levine, R.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Banks, Markets, and Development, The MIT Press,2001.
Diamond, J.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New York: Norton,1997..
Eade,D.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Oxfam GB,2002.
Fukuyama, F.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Simon & Schuster Inc,1995.
Fukuyama, F.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Simon & Schuster Inc,2000.
Fukuyama, F. Our Post human Future., New York: Picador, 2002.
Fukuyama, F.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Furnbotn, E.G.., and Richter, R.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US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
Goodhart,C.,The Evolution of Central Banks, The MIT Press,1988.
Gray,J.,False Dawn: The Delus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The New Press,1998.
Huntington,S.P.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rking of World Order,N.Y.: SIMON& SCHUSTER,1996.
Harrison, L. E., and Huntington.,S.P.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Basic Books,2000.
Johnson, Chalmers.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Kuhn,R.L.The Man Who Changed China: 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New York:Crown Publishers,2004.
Lawrnce B.L.Economic Puppetmasters: Lessons from the Halls of Power,Washington,D.C.:The AEI Press,1999.
Lin,J.Y. and Nugent, J.B.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38.,1994.
Lin,Y.M.Between Politics and Markets: Firms,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Post-Mao China,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Mahar,M.Bull!:A History of the Boom and Bust,1982-2004,NY:Harper Business,2004.
Martin,J.Greenspan:The Man Behind Money,Cambridge:Perseus Publishing,2001.
Mcguigan,J.Cultural Methodologies, Sage Publications Inc,1997.
Meyer,L. H.A Term at the Fed: An Insider’s View,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2004
North,D.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Norton,1981.
North,D.C.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edersen,P.B.Culture-Centered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Striving for Accuracy,Sage Publications,Inc,1997.
Polanyi,K.Primitive,Archaic,and Modern Economies, New York:Doubleday,Anchor Books,1968.
Pollitt,C.,and Bouckaert,G.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owell,W.W.,and DiMaggio,P.J.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1.
Robert E. Rubbin and Jacob Weisberg,.In an Uncertain World; Tough Choices from Wall Street to Washington, New York:Random House,2003.
Robert P. Bremner,.Chairman of the Fed: 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Yale University,2004.
Rosefielde,S.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Culture, Wealth, and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
Ronald, M.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Ruttan, Vernon W. and Hayami, Yujiro.Induced Innovation Theor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Personal Accoun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995.
Saez,L.Banking Reform in India and China,England:Plgrave Macmillan,2004.
Schech,S.,and Haggis,J.Development: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US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2
Schech,S,and Haggis,J.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US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0.
Shaw,E.Financial Deep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Smelser,N.J. and Swedberg.,R.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Soto,H.D.The Other Path: The Economic Answer to Terrorism, Basic Books,1989.
Steven K. Beckner,.Back from the Brink: the Greenspan Year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6.
Stiglitz,J.E.,and Greenwald,B.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Treaster,J.B.Paul Volcker:The Making of a Financial Legend,John Wiley&Sons,Inc,2004.
Tuccille,J.Alan Shrugged: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Banker,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2002.
Woodford, M.Interest and Prices: Foudations of a Theory of Monetary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Wuthnow,R.W.,Hunter,J.D.,and Bergesen,A.Culture Analysis, New York:Routledge,1991.
(2)Journals
Barro,Robert J.and McCleary,Rachel M.“Relig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an International Panel”, NBER Working Paper,No.w8931(2002).
Barth,James,Gerard Caprio and Levine. R.“Bank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What Works Best?”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3(2003):205-248.
Beck, Thorsten, Ross Levine and Loayza, N.“Finance and the source of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58,no.1-2(2000 January):261-300.
Bencivenga and Smith,.“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Market Evolu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no.4(2003):99-121.
Chai, Sun-Ki. “Endogenous Ideology Form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 in Former Colon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6,no.2(1998):263-290.
Chow,G.C.“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no.3(1993):809-842.
Chow,G.C.andLi,KuiWai,Li.“China’sEconomicGrowth:1952-2010,”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1,no.1(2002):247-256.
Coase,Ronald.“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3(1960):1-44.
Daron,A., Johnson,S.& Robinson,J.“Institu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No.w10481(2004).
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Discourse: The Universities. Discourse and Society,”vol. 4,no.2(1993):133-168.
Fukuyama,F. “Reflections on The End of History, five years later, ”History and Theory, vol34,no.2(1995):27-43.
Greenspan, Alan.“ Central Bank Perspectives on Stabilization Policy: Articles from the Bank’s 2002 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Rethinking Stabilization Policy,,” 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s Bank of Kansas City,vol. 87,no.4(2002).
Hoskins, W.L.“Views on Monetary Polic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1993).
Hu,Zuliu F. and Khan,Mohsin S.“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 IMF Staff Papers,vol.44,no.1(1997):103-105.
Huhtington,S.P.“The Change to Chang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s,vol.3,no.3(1971):283-322.
King,Robert G.and 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53(1993a August):717-738.
Krugman,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vol.73,no.6(1994):62-65.
Lal, D.“From Planning to Regulation: Toward a New Dirigisme?”Cato Journal, vol.17,no.2(1997):87-113.
Levine, Ross.“Bank-Based or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Which is Better?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XI(2002 February):398-428.
Lin,J.Y.“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 Cato Journal, vol.9(1989):1-33.
Lin,Zhiqiang,“The Natur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Post-Communist Economies, vol.12,no.2(2000).
Loungani ,P. and Nathan, S.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29,no.3(1997, August).
Manzo,K.“Modernist Discourse and The Crisis of Development Theory,”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26,no.2(1991):3-36.
Sellon Jr., Gordon. H. “The Changing U.S. Financial System: Some Implication for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Economic Review,vol. 87,no.1(2002).
Shi,Jianhuai.“Financial Innovations in China,” CC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E2001006(2001).
Shleifer,A.“State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2,no.4(1998):133-150.
Sokoloff,K. and Engerman,S.“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s of Economic Differences,” NBER Working Paper,No.w9989(2003).
Stigler,G.J.“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1971):3-21.
Stlvester,C.W. Eijffinger and Jakob De Haa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Special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6).
Walsh, Carl E. “Optimal Contracts for Central Banker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5,no.1(1995a).
Wang,Xiaowen,Lian,Meng,.“ A Reeval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2,no.4(2001):338-346.
Wu, Yanrui. “Is China’s Growth Sustainable? A Productivity Analysis,”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1(2000):278-296.
Yifu, Lin. “WTO Accession and Chinese Economy: Impacts on Agriculture, Financial Sector,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2002, winter):70-73.
Zhang,Z.H.“Rea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29(2001):1-15.
(3)Information on the Web page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3443787.htm1
http://www.moea.gov.tw/~ecobook/mastema/8902/1.htm
http://www.npf.org.tw/symposium/s90/0324-FM.htm
http://www.elsevier.com/inca/tree
http://www.ccer.edu.cn/
http://www.ccer.pku.edu.cn/cn/
http://www.economist.com/
http://ics.nccu.edu.tw/ced
http://cfcc.nthu.edu.tw
http://www.udndata.com/
http://www.tol.com.tw/
http://cea.future-china.org.tw/cindex.htm
http://www.stats.gov.cn
http://www.cei.gov.cn
http://www.pbc.gov.cn
http://www.usc.cuhk.edu.hk/
http://iir.nccu.edu.tw/irrlink_cn.ht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