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16110-14280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16110-142806
論文名稱
Title
從科舉功名與禮教來看《儒林外史》
From the imperial fame with decency and propriety of view Scholar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1-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1-16
關鍵字
Keywords
士人、儒林外史、吳敬梓、科舉、禮教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2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儒林外史》為吳敬梓嘔心瀝血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其題材是取自當時社會習以為常的人事上,寫出一種幾乎無事的悲劇,一些極平常,或者近乎無事的悲劇,正如無聲的言語一般,非經作者道破,彷彿未曾發生,這些事件在世上不斷地重複著,卻又難以被察覺,但事後看來確實是一場悲劇,不少人費盡心思、浪費年華,追求功名富貴,即便最後流於一場空,但仍不願放棄,這種寧願追求短暫絢爛也不甘平凡的抉擇,導致悲劇發生。因此,此次研究的範圍將由書中現象進行探究,瞭解科舉與禮教對當時造成的影響與衝擊。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作者生平及其儒林外史,第三章為科舉制度的源流與影響,第四章為從儒林外史看科舉與禮教的影響,第五章則為結論。

第一章緒論。本章主要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範圍、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做全面性的說明。
第二章作者生平及其儒林外史。本章旨在探究作者生平、儒林外史的意義、版本分析與儒林外史的特色。
第三章科舉制度的影響。本章探討科舉與功名利祿,分析利祿與官位的裙帶關係,對科舉缺失進行研究,探究八股選才的得失,並對科舉源流與影響進行探討,釐清科舉的功過得失。
第四章從《儒林外史》看世人對科舉與禮教的取捨。本章將藉人物剖析,探討明清兩代文人沉迷科舉的醜態與禮教對女性的束縛,透過人物言行的描繪,忠實呈現當時科舉、禮教如何荼毒社會。
第五章為結論。本章旨在將前四章所探討的問題進行歸納,除了歸納出人們何以沉迷於舉業與濫用禮教外,並參酌學者與個人想法,希冀找到一個可供安身立命之道,做為參考之用。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頁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範圍---------------------------------------------5
第三節 文獻探討---------------------------------------------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9

第二章 作者生平及其儒林外史--------------------------12
第一節 作者生平---------------------------------------------12
第二節 儒林外史的意義--------------------------------------18
第三節 版本分析與儒林外史特色-----------------------------22

第三章 科舉制度的影響-----------------------------------31
第一節 明清的科舉制度---------------------------------------31
第二節 利祿與官位的裙帶關係--------------------------------35
第三節 科舉制度的省思---------------------------------------47
第四節 八股之害----------------------------------------------54
第五節 政府心態----------------------------------------------56
第六節 小結---------------------------------------------------58

第四章 從《儒林外史》看世人對科舉與禮教的取捨----61
第一節 嫌貧愛富的匡超人與牛浦郎----------------------------61
第二節 食古不化的馬純上與王玉輝----------------------------75
第三節 特立獨行的杜少卿與高風亮節的虞育德----------------92
第四節 小結---------------------------------------------------104

第五章 結論-------------------------------------------------107
第一節 秉持公心,揭櫫時弊-----------------------------------107
第二節 文以載道-----------------------------------------------109
第三節 慾望無窮-----------------------------------------------113

參考文獻------------------------------------------------------11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彙編,《儒林外史版本及研究》,(台北:天一出版社,1990)。
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3.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全椒吳敬梓紀念館編,《儒林外史學刊》,(合肥:黃山書社出版社,1988)。
4.王超著,周穀城編,《中國歷代官制與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王道成著,《科舉史話》,(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6.王嘉、李塨等著,《百部叢書集成》,(文海出版社,1966)。
7.古鴻廷著,《清代官制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8.司馬遷著,《史記》,(北京:中華出版社,1989)。
9.白居易著,《白居易集》,(台北:里仁書局,1980)。
10.石國柱等編修,許承堯纂,《安徽省歙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11.何澤翰著,《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吳強華著:《吳姓史話》,(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3.吳敬梓著,王雲五主編,《儒林外史臥閑草堂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14.吳敬梓著,黃小田評點,李漢秋輯校:《儒林外史》,(安徽:黃山書社,1986)。
15.吳敬梓著,《儒林外史》,(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
16.李新達著,《中國科舉制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
17.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8.李漢秋編,《儒林外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19.杜佑著,《通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20.孟子著,趙岐注,《孟子》,(板橋:藝文印書館,1970)。
21.孟瑤著,《中國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
22.易中天著,《帝國的終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3.林士良選析,梁超然審訂,《儒林外史賞析》,(北京:新華書店,1986)。
24.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
25.胡適著,《胡適文存》,(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
26.唐瑞裕著,《清代乾隆朝吏治之硏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
27.班固著,《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79)。
28.袁枚著,《隨園詩話》,(土城: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29.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30.張國風著,《儒林外史及其時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31.張國風著,《儒林外史的人間》,(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32.張壽安著,《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 : 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1)。
33.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34.清高宗敕撰,《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台北:台灣華文書局總發行,1964)。
35.清高宗敕撰,《皇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出版社,1958)。
36.陳文新著,《士人心態話儒林》,(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
37.陳汝衡等著,《吳敬梓與儒林外史》,(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38.陳美林著,《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39.陳美林著,《吳敬梓硏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0.陳美林編,《儒林外史研究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6)。
41.黃惠賢、陳鋒等編,《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42.楊昌年著,《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
43.楊昌年著,《書生現形記-儒林外史》,(台北:時報文化,1999)。
44.楊齊福著,《科舉制度與近代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5.葉伯棠著,《清代文官考選制度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
46.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
47.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出版,1977)。
48.劉兆璸著,《清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9)。
49.劉餗等著,《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75)。
50.劉錦藻著,《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59)。
51.歐陽修、宋祁著,《新唐書》,(北京:中華出版,1987)。
52.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巴蜀書社,1997)。
53.蔡尚思著,《中國禮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4.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5.魯迅著,《且介亭雜文二集》,(台北:風雲時代,1989)。
56.錢穆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
57.顧炎武著,《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91)。
58.顧炎武著,《顧亭林詩文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4)。
59.佐伯富(さえき とみ)著,鄭樑生譯,《清雍正朝的養廉銀硏究》,(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6)。


二、 期刊論文
1.王曉崇著,〈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社會科學評論》,2007年第3期。
2.申重實著,〈《儒林外史》刊刻傳播與藝術說略〉,《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2007年第5期。
3.余玲玲著,〈《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迥“變質”原因探究〉,《咸寧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
4.吳修辰、溫建勳、王茜穎著,〈一個交易員的告白〉,《商業周刊》,2008年第1091期。
5.宋亞慧著,〈《儒林外史》中人物的矛盾心態比較〉,《衛生職業教育》,2007年第7期。
6.李忠明著,〈程晉芳《儒林外史》研究述評〉,《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7.李漢秋著,〈王玉輝的悲劇世界〉,《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
8.李鳳鳴著,〈清朝養廉銀制度及其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內江師範學院學報》, 2004年第5期。
9.周臘生著,〈程晉芳—《儒林外史》早期唯一的知音〉,《莆田高專學報》,2002年第1期,。
10.徐向順著,〈《儒林外史》:人才危機的紀實史〉,《名作欣賞》,2008年第12期,。
11.徐學林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晉芳〉,《出版史料》,2004年第4期。
12.桂宏誠著,〈科舉考試制度與文治政府的鞏固:兼論廢科舉與民初軍閥亂政的關係〉,《考銓季刊》,2003年第34期。
13.畢東著,〈《儒林外史》的思想傾向與吳敬梓的世界觀〉,《雲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14.陳九如著,〈明清徽州婦女節烈觀的成因〉,《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4 期。
15.陳文新、魯小俊合著,〈《儒林外史》與傳統人文精神-論吳敬梓筆下的賢人及其人格追求〉,《江漢論壇》,1998年第9期。
16.陳美林、吳波著,〈清人對《儒林外史》人物原型及情節本事的考據〉,《蘇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7.陳寶良著,〈明代生員層社會生活之真面相〉,《浙江學刊》,2001年第3期。
18.楊波著,〈清代前期八股文的起廢〉,《古典文學知識雙月刊》,2004年第2期。
19.楊虹著,〈匡超人形象的文化思考〉,《湖南商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20.賈永新著,〈《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及其意義〉,《文學教育》,2007年第2期。
21.運麗君著,〈從清人評點看《儒林外史》謀篇的藝術特點〉,《陽山學刊》,2007年第6期。
22.寧宗一著,〈《儒林外史》偉大也要人懂〉,《文史知識》,2003年第3期。
23.劉紅軍著,〈《儒林外史》創作素材八則〉,《學術交流》,2008年第4期。
24.劉紅軍著,〈《儒林外史》創作素材補箋數則〉,《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25.劉筠著,〈從清人的評點看《儒林外史》的用筆〉,《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26.謝豔麗著,〈《儒林外史》創作動機新探〉,《文教資料》,2008年第3期。
27.顧鳴塘著,〈吳敬梓的《詩說》與《儒林外史》〉,《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4期。
28.顧鳴塘著,〈論《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乃吳敬梓原作〉,《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


三、學位論文

1.李貴禎,《論儒林外史女性形象塑造》,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黃慧玲,《論儒林外史的敘事方式》,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四、電子媒體

1.全椒歷史人物:吳敬梓
(http://www.qjwtj.gov.cn/news.asp?ArticleID=364)
2.古徽州牌坊的背後,內容參見汪氏宗親網論壇。(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8870)。
3.安徽政協全椒縣委員會網
(http://www.qjxzx.gov.cn/ArticleShow.asp?ArticleID=86)。
4.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清代經世文編。
(http://dbo.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5. 李漢秋,《儒林外史》的現代啟示演講稿,全文引自中國網-國學大講堂(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8-12/08/content_16913027_3.ht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8.169.5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8.169.5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