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0112-17344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0112-173444
論文名稱
Title
「公視晚間新聞」的收視公眾想像─排檔策略分析取向的探討
The Study of Conceptualization of Public in PTS Evening News- A scheduling strategy approach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12-1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1-20
關鍵字
Keywords
排檔策略、公眾、節目表現評估、公共電視、新聞
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public, scheduling strategy, program evaluation, new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04 次,被下載 100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0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003 times.
中文摘要
  面對現行國家廣電政策的不友善與資源的匱乏,在既有的多頻道競爭環境之下,公視如何透過排檔規劃提供以閱聽眾為主的優質廣電服務?又發揮的如何?
本研究將以個別節目「公視晚間新聞」為案例,來討論其排檔策略執行的情況。
  因為從排檔規劃的思維中可以反映出公視如何去看待公眾需求,所以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法訪談了公視的節目規劃人員與新聞製作人等五位專業工作者,藉此勾勒出產製端在組織使命的影響之下對於公共服務的想像,並進一步透過訪談資料來分析目前排檔服務的適切性。
  本研究發現,相較於商業電視台為了競逐廣告而長期將晚間新聞固定於七點播出的編排方式,「公晚」的排檔策略顯得靈活許多。從開播至今,公視內部對於其播出時段持續辯論、思考,可謂打破既有商業電視之排檔格局。除了時段的彈性,服務內容採行的「多元評量指標」來衡量節目,期待超越收視率宰制的市場邏輯。此外,公視也願意透過焦點團體等方式與閱聽眾互動,藉此了解其需求。
  公視的排檔策略有必要將自己身處的多頻道環境納入思考,準此,本研究認為「公晚」在八點時段播出最為適合。然而,雖然有別於一般晚間新聞的播出時段,但不代表「公晚」的排檔是商業電視的彌補機制,反之,因為「公晚」擁有其他頻道所無法提供的新聞內涵,應該以此優勢對外「競爭」。
  目前「公晚」所呈現出來的閱聽眾輪廓以「大專以上」、「中年」的「有工作者」為主,並未平均地廣納各種人口特質,與規劃的預期有落差,公視在未來應對此檢討。
  另外,公視雖採「多元評量指標」,但研究發現收視率指標仍佔有較大的決策比重,也曾有透過排檔策略美化收視數據的情況發生,建議內部也應瞭解到過度重視數字可能造成忽略閱聽眾真實需求的風險。
Abstract
How does PTS provide service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for audiences under thecompetition of numerous channels and without the support of related resources andpolicy ? Taking the scheduling strategy of “PTS Evening News”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ervice to find this survival kit .
Through this analysis of scheduling, it can reveal how PTS deal with public
demands. The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interview five professional operators who are TV program planners and producers of PTS news to realize their articulation of public in service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organization culture. By referring to the interview, it also further acted more review and
examin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ublicity of PTS.
Comparing to commercial broadcasters transmitted evening news at 7:00 pm
permanently which competes with each others for advertising, it found that the scheduling strategy of “PTS Evening News” is more flexible. The issue of suitable time for audience has been discussed since “PTS Evening News” has started and it is also decided by PTS managers to strike the existed commercial patterns. And in the meantime, PTS also introduced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s of programs and also expect to transcend the market rules that taking TV rating primarily.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s of audiences, PTS operators negotiate with audiences about this issue by the way of focus groups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then suggests that the scheduling strategy of PTS take the environment of multi-channels into consideration. PTS Evening News is most suitable
to broadcast at 8:00 pm in this situation it mentioned. However, keeping away from 7:00 pm is not meant a supplement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roadcasters. Instead, “PTS Evening News” signified the value that commercial television company can not
provide, and all the employees of PTS must compete with other news service using
this time slot.
PTS Evening News displays an audience profile that are mainly constituted by
people who are “the college-educated”, “the middle-aged” and “office workers” . It doesn’t averagely represent every layers of people and bridge the gap from it followed expected planning. Therefore, the thesis proposed PTS to do a self-criticism about its
whole programming strategy to reconstruct a clearer concept of serving public.
Although PTS adopt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we found that “TV rating” is still the key factor among the considerations when making decision.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PTS to avoid glorifying “TV rating” simply and more importantly should focus on the real needs among audienc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壹、緒論………………………………………………………………………1
第一節前 言 ─ 排 檔 策 略 的 另 類 想 像 ……………………….. 1
第二節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5
第三節研究問題……………………………………………………….6
貳、文獻探討…………………………………………………………………8
第一節一般電視策略管理與排檔策略……………………………………8
一、產業競爭策略……………………………………………………..9
二、排檔策略…………………………………………………………10
第二節公視的使命、營運方針與排檔策略…………………………………13
一、公視的使命與營運方針…………………………………………14
二、公視的排檔策略…………………………………………………17
第三節排檔執行─企劃部規劃組之業務…………………………………..18
第四節公視晚間新聞沿革………………………………………………..20
第五節公視晚間新聞與公共性……………………………………………..22
參、研究方法………………………………………………………….………….......27
第一節研究方法…………………………………………………………..…27
一、文獻分析法……………………………………………………….27
二、深度訪談法……………………………………………………….28
第二節訪談對象…………………………………………….…………….…29
第三節研究倫理與效度威脅……………………………….…………….…30
一、本研究與公視的贊助關係之倫理問題……………………….30
二、與關鍵報導人之互動………………………………………31
肆、資料分析與討論…………………………………………………………………33
第一節 「公晚」時段調動的歷程與原因……………………………………33
一、九點時段播出:節目型態重新定位,時段延續前身……33
二、七點時段播出:符合閱聽眾收視習慣……………………35
三、八點時段播出:公廣合併的技術理由與集團整體策略……36
第二節 廣電服務的最後一道修飾─公視常用的排檔策略思考………37
一、以強帶弱,牽引閱聽眾的流動…………………………………..38
二、觀眾的銜接?談集中區塊服務兩種思考………………………41
三、反向思考:區隔出自身的利基市場……………………………42
第三節 站穩利基或針鋒相對?……………………………………………..44
一、八點:站穩利基…………………………………………….45
二、七點:針鋒相對..................................................................51
第四節 適合「全家人」收看的新聞?從規劃設定與輪廓分析談起………58
第五節 走出電視的框架─建立與閱聽人的溝通機制……………………70
第六節 「多」元指標的意義…………………….……………………………73
伍、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89
一、多頻道環境下的「公晚」排檔……………………………………89
二、誰的晚間新聞?…………………………………………………93
三、「多」元指標的質量並重?………………………………………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98
一、研究限制…………………………………………………………98
二、研究建議…………………………………………………………98
參考文獻…………………………………………….…………………………….100
附錄…………………………………………….…………………………………10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丁榮國(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67: 191-222。
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2007)。《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務》,台北市: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方念萱(2000)。《傳播媒體的「公共性」問題:以公共電視為主的紮根法研究》。(國
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2-H-004-022)。臺北:政大新聞系。
王泰俐(2002)。〈「新聞娛樂化」對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產製的影響〉,中華傳播學
會研討會,台北縣:深坑。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 1-
41。
王泰俐(2006)。〈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新聞學研
究》,86: 91- 133。
李秀珠譯(1997)。《媒體管理-案例研究法》。台北:五南。(原書Lacy, S. , Sohn,
A. B., & Wicks, J. L. [1993]. Media management- a casebook Approa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李秀珠(2002)。《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廣電基金會。
李美華(2002)。〈公視新聞深度報導之節目品質評估〉,《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3:
97-142。
李美華 (2006)。〈台灣電視媒體之組織文化與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傳播與管理
研究》,5 (2): 37-72。
李美華、黃詩芸(2009)。〈台灣無線數位電視的競爭策略與節目規劃〉,《傳播與
管理研究》,9(1): 63 -92。
李羏(2004)。〈初探台灣公共電視節目產製制度對公眾的想像與實踐:從「孽子」
修剪事件談起〉,《廣播與電視》,23: 75-102。
李貞怡、李秀珠(2006)。〈台灣媒體競爭市場之報紙內容多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88: 135-172。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政
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谷玲玲、劉幼琍、李秀珠(2010)。《我國公共電視體制之政策定位與治理研究》。(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098-022)。臺北:二十一
世紀基金會。
林春妃(2002)。《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國內公共電視績效評估之研究》。銘傳大
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4 年10 月15 日)。〈調查的迷思一:破解調查方法──戳破收視率的
神話〉,《天下雜誌》,309: 92-98。
林照真(2005)。〈調查新聞學VS.公共新聞學:兩個「公共領域」新聞理想型的對
話與交融〉。中華傳播學會2005 年會。
林照真(2007)。《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世新大
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2年 3月 14日)。〈公視新聞六月中旬改版
朝新聞「精品店」概念發展〉(三月十四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財團法
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上網日期:2011 年5 月27日,取自
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394&SEAR
CH=&LISTALL=1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2 年 6 月 29 日)。〈公視四週年、新聞改
版再出發〉(六月二十九日新聞稿)【公告】。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
事業基金會。上網日期:2011 年5 月27 日, 取自
http://web.pts.org.tw/php/newsletter/view.php?NAENO=1&NEENO=513&SEAR
CH=&LISTALL=1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6)。〈公視體檢總報告及未來營運規劃〉。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8)。〈公共電視節目收視分析季報告2008
年第三季〉。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8 年 5 月13 日通過)。〈節目多元指標管
理辦法〉。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9)。〈公共電視節目收視分析季報告2009
年第三季〉。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公共電視節目收視分析季報告2011
年第一季〉。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 年 4 月6 日通過)。〈100 年度列管節目
之目標觀眾、目標獎勵收視率〉。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
聞學研究》,75: 37-71。
陳炳宏(2009)。〈媒體集團綜效偏差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16:177 -213。
陳金萬(2008 年 3 月20 日)。〈公視新聞說台語 NHK 日語專訪〉,《新台灣新聞
周刊》,626。上網日期:2011 年6 月30 日,取自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7614
陳韻如(1998)。〈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模式—女性主義觀點的探討〉。中華傳播學
會1998 年會。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
經出版社。(原書:Habermas, J. [1962].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書局。
程宗明(2002)。〈電視政策對制度型塑的回顧與前瞻:四十年的荒原,曠野的呼聲〉,政大傳播學院(編),《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專題論文》,頁303-350。台北:政大傳播學院。
程宗明(2003)。《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
之思辯》。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程宗明(2005)。〈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是否為「集團」?一個描述性或分析性概念
之爭議〉,《傳播與管理研究》,5(1):1-26。
黃醒醒(1998 年3 月9 日)。〈吳豐山掌舵公視整裝待發─經營電視台自有一套
主張七月一日開播 勢在必行〉,《台灣日報》,版15。
黃葳威(1999)。〈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收聽調查的現況—
以潤利、紅木、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公司為例〉,《廣播與
電視》,14: 25-61。
馮建三(1998)。〈公共廣電、市場競爭與效率:關於BBC 前途的五種論述〉,《廣
播與電視》,3(4): 21-44。
馮建三(2005)。〈廣電媒體公共化的深層意涵〉,《中央社世界年鑑》。台北:中央
社。
馮建三譯(2008)。《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原書Baker, C. E. [2002].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馮建三(2010年 1月 14日)。〈撥開公視爭議迷霧〉,《中國時報》。上網日期:2011
年6 月17 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9975
曾瑋(2004)。〈數位無線廣播電視政策之研究:公共利益的實踐過程—以美國數
位無線廣播電視政策發展為例〉,《經社法制論叢》,34。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2917&page=%202
曾國峰(2005)。《公共電視發展的危機或轉機?從數位內容與文化創意產業談
起》。(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412-H-004-021-)。臺北:政
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台北市:五南圖書。
管中祥(2003)《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與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
頻道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臧國仁、蔡琰(2005)。〈再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新聞學
研究》,83: 1-38。
滕淑芬(1997 年 1 月)。〈公共電視背水一戰〉,《台灣光華雜誌》,22(1): 40。
蔡崇隆(2006 年3 月19 日)。〈尋找公共電視核心價值(下)〉,《媒體改造學社電
子報》,19 期。上網日期:2010 年12 月6 日,取自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57
蔡蕙如(2007)。〈進步的揭弊性格?「爆料新聞學」在台灣〉,中華傳播學會研討
會。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市:電視文化
研究委員會。
劉幼琍、蔡琰(1995)。〈電視節目品質與時段分配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
89-123。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0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的收視行
為研究》。台北:時英。
劉幼琍、劉美琪(1997)。《多頻道環境下的電視經營---問題與對策》。研考會。
劉旭峰(2006),《收視率萬歲!─誰在看電視?》。台北:印刻。
駱彥融(2004)。〈「地方」與「全球」的競賽:體育頻道的節目編排策略—以緯來
體育台、衛視體育台與ESPN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鍾起惠、陳炳宏(1999)。〈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編排策略之研究—節目類型與收
視率研究結構之觀點〉,《廣播與電視》,14: 63-87。
鍾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台北:財團法人廣電事業發展基金。
鍾起惠(2006)。〈當代新聞角色的再思考:重返新聞與公眾的國度〉,鍾起惠(編),《公民的新聞與社群想像》。台北:世新大學。
戴育賢(2000)。〈重返公共領域:哈伯瑪斯、女性主義、羅逖、文化研究〉,《新
聞學研究》,62:119-142。
關尚仁(1992)。〈節目策略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創刊號:15-33。
關尚仁(2000)。〈公視策略管理建言〉,《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
大手冊》。研G.2-1∼2-8。
蘇蘅(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出版社。
Anderson, B.(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Books.
Bardoel, J. & d’Haenens, L. (2008a).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converging media
modalities: 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from the Netherlands. Conver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4(3): 351–360.
Bardoel, J. & d’Haenens, L.(2008b). Reinventing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Europe: prospects, promises and problem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0,
337–354.
Blumler, G. & Mitchell, J. (1994). Television and the Viewer Interest: Explorations inthe
responsiveness of European Broadcasters. London: John Libbey.
Collins, R., Finn, A., McFadyen, S., & Hoskins, C. (2001).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beyond 2000: Is there a future for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1), 3-15.
Croteau, D. & Hoynes, W. (2001) . The Business of Media: Corporation media and
thepublic interest.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Dayan, D. (2001). The peculiar public of televis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3(6):743-765.
Eastman, S. T. (1993). Broadcasting/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4thed.). Belmont, CA: Wadsworth.
Eastman, S. T. & Ferguson, D. A. (1997). Broadcasting/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 Wadsworth.
Ellis, J. (2000a). Scheduling: the last creative act in televis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1), 25–38.
Ellis, J. (2000b). Seeing Thing: Television in the age of uncertainty.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Hargreaves,I. (2003). Journalism: Truth or Dare? New York: Oxford.
Hodarth, D. (2001).Public-service broadcasting as a modern project: A case study of
early public-affair television in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3).
Hujanen, T. (2002). The Power of Schedule: Programme management in the
rransformation of Finnish public service television. Finland: Tampere University
Press.
Jakubowicz, K. (1999).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edia
Development, 2: 45-49.
Kung-Shankleman, L. (2002). Inside The BBC And CNN: Managing media
organisations. Routledge.
McChesney, R. W. (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Urban and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eier, H. E. (2003). Understanding programming strategies of public broadcasters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337.
Morse, J. M. (1994). Designing fund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rter, M. E. (1980). Industry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Keys to profitability.
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 36(14), 30-38.
Pringle, P. K., Starr, M. F. & McCavitt, W. E.(1995). Electronic Media Management.
Boston: Focal Press.
Rapley, T. (2007). Do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 and Document Analysis. London:
Sage.
Scannel, P. (1996). Radio, Television & Modern Lif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Stavitsky, A. G. (1998). Counting the house in public television: A history of ratings use,
1953-1980. Jou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2(4):520-534.
Wamsley, G. (1990).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Ytreberg, E. (2002). The evolution of basic practices and dilemmas in Nordic television scheduling.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 28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