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4106-14472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4106-144725
論文名稱
Title
國際現實主義下的南海爭端問題研究
The Research of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Realis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1-24
關鍵字
Keywords
權力政治、國家利益、現實主義、主權爭端、南海
power politics, south china sea, sovereignty disputes, realism, national interest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4 次,被下載 6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6 times.
中文摘要
「南海問題」在海峽兩岸有著相同立場與主張;南海主權糾紛的複雜性,主要涉及東亞地區地緣戰略,以及該地區所潛藏的經濟資源利益。後冷戰時期隨著東南亞區域形勢的改變,相關國家權力佈局變化,使得南海問題成為重要的區域衝突熱點。美國、中共、日本等大國基於海洋礦藏資源、國際水道之航行自由問題而相當關注南海區域所發生的衝突問題。目前各國對於南海的共識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即在南海主權暫時擱置的情況下,以和平談判方式共同開發,但在談判對話的過中一方面表現出願意調解的態度,另方面則不斷在南海島嶼建立軍事設施,並繼續占領更多的島嶼。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的「兩手策略」而這種兩手策略的基本內涵是一種基於權力平衡的考量。
本論文期望從研究過程中得獲得下列問題的答案:第一、南海情勢現狀與各爭端國在南海主權主張、資源利用情形與國家利益之所在。第二、東協爭端國處理南海爭議的真正意圖與策略以及集體安全或合作開發的真企圖。第三、中共南海國家利益之所在,處理南海問題策略評估。第四、區域外強國美國及日本對南海問題看法與作為。五、我國應該採取如何的南海策略作為,以爭取國家利益。
Abstract
In regard to “The disput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aiwan and China hold similar positions and advocacies. The complic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overeignty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geopolitics of the East Asia region and the potential economic resources in the area. After the Cold War, the changing status of affairs in the Southeast Asia reg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power from neighboring nations have made the disput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 critical conflicting regional hot spot. America, China, Japan and other great powers have been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conflicts of the region due to the potential vast amount of sea mineral resources and freedom of navig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s. At present, the common consensus of the claiming nation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is to leave aside the dispute of sovereignty and jointly develop this region. However, under the so-called “Peaceful” dialogue, most claming countries were building military facilities behind each other’s back. Basically, the idea of “Joint Development” was an excuse for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expectation of this thesis is to find the answers of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First, the status quo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sovereignty asserts from the claiming states, and the use of the resources and interests of the claiming states will be analyzed. Second, the true intention and reason of ASEAN helping the claiming states to solve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will be examined. Third,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interests over South China Sea should be explored. Fourth, what are the views from the U.S. and Japan on the disputes. Finally, what strategy that Taiwan should adopt in order to depend the national interes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分析.............. 9
第二章 南海週邊情勢分析................ 22
第一節 南海爭端演變與現況.............. 23
第二節 南海地緣戰略................. 39
第三節 南海資源現況................. 45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三章 各國對南海爭端立場與處理策略.......... 55
第一節 東協國家對南海爭端問題處理策略........ 57
第二節 美國對南海問題的立場與策略.......... 68
第三節 日本對南海問題的立場與策略.......... 76
第四節 小結..................... 80
第四章 中共對南海處理策略............... 82
第一節 南海與中共國家利益.............. 85
第二節 中共南海策略與作為的演變........... 89
第三節 中共解決南海問題策略............. 96
第四節 小結..................... 101
第五章 我國的南海政策................. 104
第一節 我國南海政策的演變.............. 104
第二節 我國未來南海政策發展............. 117
第三節 小結..................... 123
第六章 南海安全合作與共同開發可能性探討........ 125
第一節 南海的安全合作................ 127
第二節 南海的共同開發................ 138
第三節 小結..................... 144
第七章 結論...................... 147
參考書目 ....................... 152
表目錄:
表2-1:南海週邊各國主權主張範圍與法理依據....... 32
表2-2:南海重大軍事衝突事件表............. 37
表2-3:南沙群島各國占島示意圖............. 38
表2-4:各國在南海地區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與開發情形.... 48
表4-1:南海會議之歷次會議主要結論........... 106
表4-2:我國政府首長與行政官員就南海問題政策立場之發言. 109
表6-1:東協區域論壇主席聲明針對南海問題的立場..... 130
表6-2:南海歷屆會議共識與結論表............ 132
表6-3:南沙共同開發可能模式比較表........... 141


圖目錄:
圖1-1:南海問題(現實主義之國際關係架構)........18
圖2-1:南海諸島位置圖................. 25
圖2-2:南海U型位置區域圖............... 28
圖2-3:南海週邊各國主權主張示意圖........... 31
圖2-4:南海盆區主要航運線............... 40
圖2-5:南海周邊國家在南海之探勘範圍.......... 49
圖2-6:南海週邊各國石油開採探勘位置圖......... 5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書籍:
王逸舟,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
王冠雄,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台北:秀威,2002年。
王瑋主編,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濟南:山東人民,1995年。
王緝思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2001年8月。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2)。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年10月。
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機遇與挑戰。台北:致良,1996 年。
林正義,”中華民國的南海政策,” 阮毓琪編,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1996年。
林碧炤,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1997 年。
吳士存主編,南海問題文獻匯編。北京:海南,2001年3月。
宋燕輝,”南中國海之領土爭議與亞太安全:中共之威脅?”田弘茂主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1996年。
周世雄,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台北:五南,2000年。
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
郭明,”越南與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群島,”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年。
季國興,東南亞概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
孫國祥,”新區域主義下的兩岸競爭-小虎與大龍的競爭,”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
莫大華,亞太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台灣的角色與作為。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2年。
張中勇,”中共對南海紛爭的衝突策略,”阮毓琪編,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1996年。
張忠勇,”中共對南海紛爭的衝突策略,”阮毓琪編,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1996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1999年。
張唯一,南海資源開發及主權維護。台北:財團法人潘氏圖書館,1994年。
張彬村,”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閉關自守?”,中國海洋發展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集。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91年。
曹永和,”試論明太組的海洋交通政策”,中國海洋發展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集。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84年。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1999年。
陳鴻俞,”南沙問題之解決:「共同開發」途徑之探討,”南海暨海南學術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6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7 年。
陳懷慧、張雲山,週邊國家國防發展新舉措。北京:國防,1994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6 月。
揚作洲,南海風雲:海域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台北:正中,1993年。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2001年。
楊志恆,”亞太各國的南海戰略,”阮毓琪編,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1996年。
趙恩波,”南沙現況與前景分析,”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年。
縢玉,”樹立海洋國國土意識中加強海軍建設,”沈一之編,理事縱橫:軍事篇。石家莊:河北人民,1988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1993 年。
韓振華,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北京:東方,1988年。
顏建發,”從南海紛爭與東協區域論壇的運作模式看台灣南向政策的限制與機會,”阮毓琪編,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1996年。
卡特(Ashton B. Carter)、裴利(William J. Perry)著,許綬南譯,預防性防禦:後冷戰時代美國的新安全觀念(Preventive Defense: A New Security Strategy for America)。台北:麥田,2000年3月。
Jack Donnelly著,高德源譯,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弘智,2002年。
Joshua S. and Goldstein著,歐信宏和胡慶祖譯,國際關係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雙葉,2003年。
華滋(Kenneth N. Waltz)著,胡慶祖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分析(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台北:五南,1989年。
馬漢(Mahan)著,楊鎮甲譯,海軍戰略論。台北:軍事譯粹社,1986 年。
馬漢(Mahan)著,蕭偉中、梅然譯,海權論。北京:中國言實,1997年。
Michael E. Brown1編著,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著,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4年。

二、英文書籍:
Carr, Edward H., Twenty Years’Crisis, 1919-1939. :Harper Perennial, 1964.
Cole, Bernard D., The Great Wall at Sea : China Navy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1.
Felner, William, Competition Among the Few. New York:Knopf. 1949.
Fernandez, Hermogenes C., The Philippine 200-Mile Economic Zone: Sources of Possible Cooperation or Disputes with Other Countries. Manila: The Development Academy of the Philippines Press, 1982.
Fox, William T.R.,“The Us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eoretic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ame : University of Note Dame Press, 1959.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Lo, Chi-Kim, China’s Policy Towards Territorial Disputes: the Cas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Mahan, Alfred T.,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Boston : Little Brown, 1890.
Mackinder, Halford,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New York : Holt, 1919.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York: Knopf, 1976.
Nathan, Andrew and Ross,Robert 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 W.W. Norton, 1997.
Siddayao, C.M., The offshore Petroleum Resources of South East Asia: Potential Conflict Situations and Relate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Schweller, Randall, Deadly Imbalances : Tripolarity and Hitlers Strategy of World Conquest.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Waltz, Kenneth,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三、中文期刊:
王元綱,”樂觀的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之評析,”國際關係學報,第18期(2003年12月):頁1-17。
王藝蘭,”為什麼週邊國家和地區加快海軍力量的發展,”現代軍事 (1995年4月) : 頁42-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聲明,”新華月報,1996年6月。
林正義,”十年來南海島嶼爭端國實際作法,”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2003年3月):頁1-11。
林正義,”台灣南海政策的困境”國策雙週刊,第116期(1995年7月11日)。
李明峻,”日本對南海衝突處理之政策研析,”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17期,(1997年8月19日):頁10-11。
宋燕輝,”南中國海之領土爭議與亞太安全:中共之威脅?,”國策雙週刊,第111期(1995年5月)。
宋燕輝,”美國對南海周邊國家歷史性水域主張反應(下),”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11期(1998年11月):頁49-66。
宋燕輝,”東協與中共協商南海行為準則及對我可能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4期(2000年4月):頁17-39。
宋燕輝,”初探台灣新政府的南海政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0期(2000年6月):頁89-106。
宋燕輝,”南海地區安全戰略情勢之發展與現況,”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2003年3月):頁12-21。
宋鎮照,“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5期(1996年5月):頁15-27。
宋鎮照,”中共與東協雙贏共事的契機與變數,”國策雙週刊,第169期(1997年7月22日)。
杜柯瓔,”中國漁船被扣凸顯中越海域爭端,”鳳凰週刊,第126期。
郭崇倫,”台灣與東協區域論壇的發展,”國策雙週刊,第119期(1995年8月22日)。
岳德明,”中國南海政策爭議,”戰略與管理(2002 年3 月)。
陸俊元,”從地緣政治看日本的安全戰略,”日本學刊,第3期(1995年):頁16-24。
紀蒨樺,”從建構主義看東南亞國協對南海問題之策略,”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1期(2003年12月):頁149-157。
孫國祥,”重新建構南海議題:司法解決之探討,”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2003年3月):頁22-38。
俞寬賜,”從「歷史水域」制度論我國南海U型線之法律地位,”理論與政策,第8卷第1期(1993年11月):頁87-102。
俞寬賜,”從萬隆南海會議展望未來南海地區之國際合作關係,”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6 卷(1993年12月):頁11。
唐仁俊,”中共處理南沙群島主權爭議之研析,”海軍學術月刊,第35卷第3期(2001年3月)。
徐本欽,“中共對南海的戰略思想與利益,”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期(1997年10月):頁1-14。
陳鴻瑜,”有關南沙共同開發的問題,”國策雙週刊,第116期(1995年7月11日)。.
陳欣之,”南沙主權糾紛對台海兩岸關係的意義與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7期(1999年7月):頁23-41。
陳怡萍,”我國南海政策的展望,”國策雙週刊,第116期(1995年7月11日)。
彭少華,”難忘西沙海戰保戰勤,”中國海洋報,第1329期。
黃奎博,”全球化、變遷中的主權與中華民國的南海戰略,”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年春季):頁80-107。
楊運忠,”90年代中後期日本亞太外交的基本走勢,”日本學刊,第3期(1995年):頁25-41。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1999年12月):頁145-179。
廖文中,”從中共觀點看南海與南沙群島問題,”中共研究,第30卷第5期(1996年5月)。
趙曉春,”論冷戰後國家利益的新變化,”國際關係學院院報(1995年1月)。
劉復國,”國家安全定位、海事安全與台灣南海政策方案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4期(2000年4月)。
劉新華、秦儀,”中國的石油安全及其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12期(2002年)。
閻學通,”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8 期(1995年8月) 。
龍村倪,”南海新課題---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海上戰略航線,”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9期(2002年9月):頁4-16。
鍾堅,”台灣聯外海上航道:遠程反封鎖之敏感性,”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1999年4月):頁51-70。
羅鈺如,”中國在南海製造威脅的論調可以休矣,”國防月刊,第113期(1995年 7月)。
”經濟中國化解東協政治聯防,”亞洲週刊,2002年11月17日。
Abdul Razak Abdullah Baginda著,劉明煌譯,”南海戰略情勢(Strategic Scenarios in the South China Sea),”國策雙週刊,第96期(1994年10月)。
安德魯•史考貝爾(Andrew Scobell),”中國的南海戰略(China’s Strategy Toward the South China Sea),”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2期(2001/2002年冬季),頁65。
赫南德茲(Carolina Hernandez),”東協國家的亞太安全戰略(ASEAN Post-cold War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Asia-pacific),”國策雙週刊,第111期(1995年5月6日)。
Philip Bowering著,王憶萱摘譯,”南海地區的權力平衡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South China Sea),”國策雙週刊,第96期(1994年)。

四、英文期刊:
Brown, E.D., “The Anglo-French Continental Shelf Case,”Sandiago Law Review, vol.16, no.3(1979) .
Glaser, Gharles L., “ Realists as Optimist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Winter 1994/95).
Garver, John W., "China's Push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teraction of Bureaucratic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2 (December 1992), 1005-1014.
“Maritime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Neighborhood: Some Solutions,”Studiesin Conflict and Terrorism, vol.17, no.2 (April-June 1994).
Gallagher, Michael G., “China’s Illusory Threa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 (Summer 1994) .
Hyer, Eric,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Implications of China’s Earlier Territorial Settlements, ” Pacific Affairs, vol.68, no.1(1995).
Jie, Chen,“China Spratly Policy,“ Asian Survey, vol.34, no.10 (October 1994) .
“Disputed Spratlys’ Rich Oil, Gas Mineral Fish Potential,” Asia Pulse, November 13, 1998.
Joseph, Grieco,“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Analysis with an Amende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 Journal of Politics, vol.50 (1988) : 602.
Liefer, Michael,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Security Policy : The South China Sea Connection,”Survival, vol.37, no.2 (Summer 1995).
Lowry, Bob,“The Natuna LNG Project and Indonesia’s Security,”Asia-Pacific Defence Reporter (July-August 1996).
Mearsheimer, John,“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 (Winter1994-1995).
Richardson, Michael, “Strategic Singapore for Asia. Asia-Pacific Defense Reporter,”vol.21, no. 617(December 1994/January 1995).
“Taken Hostage: China needs a strategic oil reserve,”Economist, (July 14, 2001) : 38-39. You Ji,“A Test Case for China’s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ies,”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6, no. 4 (March 1995): 375-403.
Valencia, Mark,“Solving the Spratly,”Pacific Research, vol.3, no.2( May 1990).
“Vietnam: Down to Serious Business,”Asian Oil & Gas, (October 1995).
Wanandi, Jusuf, “ASEAN China Strategy:Towards Deeper Engagement, ” Survival, vol.38, no3, (Autumn 1996).
Wesley, J. P.,“Frequency of Wars and Geographical Opportunity,”Journal of Conflict Relation, vol.6, no.4(1962) : 387-389.
Young, P.L., “The Potential for Confli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Asian Defence Journal, (November 1995).


五、學位論文:
李志剛,”中共處理南海爭端的可能模式,”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3年。
李蒲,”全球化下的國家體系,”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2003年。

六、研討會論文:
王冠雄,”我國南海區域合作政策之探討,”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1993年3月29日。
林正義,”中共封鎖台灣海峽及其影響”,國防管理研討會論文,台北,1993年。
胡念祖,”「南海政策綱領」施行十週年之檢討:南海島嶼主權維護,”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1993年3月29日。
俞寬賜,“Who Owns the Paracels and Spratlys: An Evaluation of the Nature and Legal Basis of the Conflicting Territorial Claims,”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4-6 Dec 1990,Universirty of Hong Kong.
劉復國,”當前區域性南海問題對話合作機制,”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1993年3月29日。
鍾堅,”南海衝突對我國安全的影響,”南海戰略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1997年。
鍾堅,”台灣地區能源需求與中共海空封鎖”,封鎖與反封鎖研討會論文,台北,1994年。
Joyner, Christopher C.,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roblem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for Diplomatic Accommodation,” Building Measur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May 1999.

七、研究計畫報告:
王冠雄,”出席第九屆處理南海潛在衝突會議研討會報告書,”1998年12月,頁2-3。

八、官方出版品: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1995年12月。
外交青書(平成7年版)。東京:日本外務省,1995年。
外交部南海諸島檔案彙編,台北,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1995年。
外交部聲名及公報彙編。台北:外交部,1996年11月。
海洋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2001年3月。
監察院公報,第2020期(1995年9月27日)。

九、報紙:
“中國反對美國介入南沙爭端,”文匯報(香港),1999年1月17日,版A2。
“北京詳析美濟礁緊張因由,”文匯報(香港),1999年4月1日,版A1。
“我主張和平方式合作開發,”中央日報 ,1995年3月11日,版4。
“我重申南海主權,”中央日報,1999年7月14日,版4。
“錢復:兩岸和次開發南海可能性很低,”中國時報 ,1993年12月9日,版6。
“總統堅持南海主權,主張共同開發,” 中國時報,1995年4月13日,版1。
羊曉東,“我重申南海主權,” 中國時報,1995年5月12日,版2。
中國時報,1995年12月13日,版9。
“公佈領海基線中共還有二波,” 中國時報,1996年6月17日,版3。
中國時報,1999年3月18日。
“南海安全 呂秀蓮盼亞洲各國一起來,” 中國時報,2003年1月2日,版2。
“南海軍力面臨改變,” 自由時報,1999年11月20日。
“許惠祐率艦出海,宣示護漁決心,”自由電子報,2005年6月19日。
東方日報(香港),1998 年11 月12 日,版A5。
星島日報(香港),1983年9月16日。
朝日新聞(日本),1997年9月24日。
經濟日報 ,1993年11月9日,版2。
聯合報,1988 年9 月27 日,版1。
“開發南海兩岸未來勢必合作,”聯合報 ,1993年4月2日,版1。
聯合報,1993年4月1日,版3。
宋燕輝,“開發南海應素評估各種選項,”聯合報,1993年4月17日,版10。
“馬哈迪巡視馬國駐軍南沙島嶼,”聯合報,1994年7月25日,版9。
“我主權聲明,越南提反駁,”聯合報,1995年5月19日,版2。
“中共與菲發表南沙聯合聲明,”聯合報,1995年8月12日,版10。
何明國和王雪美,“政院通過公告我首批領海基線,”聯合報,1999年1月1日,版8。
“時評:胡式外交綿裡藏針,不走鄧、江既有路線,”聯合報,2005年1月2日。
“南海主權被蠶食,沒人管,”聯合報,2005年3月21日。
“Air Force Plane Fired Upon over Spratlys,”Philippine Star (Philippine), September 5, 2002.
“China Eye Joint Development of Spratlys,”Philippine Star (Philippine), November 2, 2001.
“Conflicting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pratly Islands Dispute,” Virtual Information Center, February 12, 2001.
“Estrada: VFA Needed to Stop Sino Buildup in Spratlys,”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Interactive NEWS (Philippine), 1 February 1999.
Kassim, Ismail,“Malaysia, Vietnam Agree on Framework for Joint Oil Search,”Straits Times (Singapore), June 6, 1992, p. 21.
“Liberty Dones. RP Mulling Spratly Case Against China,”Philippines Star (Philippine), 30 March 1999
“Lighthouses to Go Up On Spratlys,”China News, June 15 1995. p.1
“Manila Calls for Arms Freeze at Spratly Conference,”New Straits Times (Malaysia), June 1 1993, p. 22.
“Manila May Invoke Treaty if Attacked in the Spratlys,”The Star (Kuala Lumpur), January 26, 1994, p. 21.
Richardson, Michael, “A Struggle for Region’s Resource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4 April 1995, p.15-18.
“Philippines to Build Seven Lighthousesin Spratly as Trip Line,”Straits Times (Singapore), June 7 1995. p. 1.
“Plans for Air Bases on Spratlys a Cause for Concern: Hanoi,”Straits Times (Singapore), July 16, 1993, p. 7.
“Ramos: ASEAN Can Help End Spratlys Dispute,”New Straits Times (Malaysia), July 11 1992, p. 19.
“Ramos Calls on Spratly Claimants to Pull Troops Out,”Straits Times (Singapore), March 30 1994, p. 12.
“RP, Malaysia Planes Face Off in Spratlys,”Philippine Star (Philippine), November 1 1999.
“RP Protests Shooting of PAF Plane by Viets,”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Philippine), October 29, 1999.
“RP Ready to Build in Spratlys,”Manila Times (Philippine), June 24 1999.
Talib, Zulkifli,“Accord on the Spratlys,”The Star (Kuala Lumpur), January 22, 1992, p.1.
“Too Much Made of Problem with Spratlys-Mahathir,”Straits Times (Singapore), August 22 1993, p. 17.
“UN Chief Vows to Settle Spratly Row”Philippine Star (Philippine), 22 March 1999 ; “Johnna R. Villaviray. RP Also A Victim of Kosovo,”Manila Times (Philippine), 29 March 1999.
“US Has to Help if Navy is Attacked in Spratlys, Says Manglapus,”Straits Times (Singapore), April 14 1992, p.13
“US Obliged to Defend Manila if Spratlys Attacked,”Straits Times (Singapore), Novermber 12 1992, p.14
“Vietnam Sign Framework for Peace in South China Sea,”Manila Times (Philippine), November 7, 2002.
Villaviray, Johnna, “AFP Suspends Reconflights over Spratlys,”Manila Times (Philippine), September 6, 2002.

十、網站:
“2002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2年12月。
“2004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04年12月。
“中國越南南沙群島海戰,”南沙群島網,2004年5月18日。
“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軍事烽火臺。
“中國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島海域石油、天然氣資源統計資料,”南沙群島在線,2005年6月7 日。
“王毅副外長談朱總理出訪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2年11月4日。
王薇,“菲律賓對中菲兩國合作開發南沙態度始終謹慎,”人民網,2004年10月8日。
炎之羽,“314海戰,”千龍新聞網,2002年3月14日。
“海巡署長程施政計畫,”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站。
“美國軍事滲透南海,”中共軍事網,2000年12月21日。
“南沙簡介,”行政院海巡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
“南海政策綱領,”中華民國內政部,1993年4月13日。
“南海概況,”南海漁業信息網。
徐風,“美偵察機撞我戰機真相,”人民網,2001年4月6日。
越南再次妄稱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千龍新聞網,2001年4月23日。
劉楠來,“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看U型線的法律地位,”中國法學網。
龍嘯天,“東協發展新趨勢對台灣經貿影響之評析,”中華經濟研究院,2005年5月16日。
“Malaysia,” E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s.
“Vietnam Country Analysis Brief,” E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s, February 200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3.59.136.17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3.59.136.17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