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7105-14553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7105-145534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償債能力之研究﹕1998-2008年
The Study of Central Government solvency in China﹕1998-2008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1-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1-27
關鍵字
Keywords
國有商業銀行、國債、中國大陸政府債務、財政可持續性、隱形債務、財政風險
Invisible Debt, Treasury Bond, Financial Risk, Chinese Government Debt,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Fiscal Sustainabil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0 次,被下載 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 times.
中文摘要
一般人認為中國大陸國內債務佔國民生產總額的比率較低,所以政府有較大的能力可以發行更多的國債,因此在1998年中國大陸在推行銀行資產負債比例改革上,為了注銷國有商業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就是利用發行國債的方法來籌得資金。然而,事實上這種做法並沒有考慮到中國大陸未來所能承受的財政能力,以及隱性債務急劇上升的情況,包括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政策銀行的債務等等。有些學者也表示不樂觀,他們認為政府債務如果一直持續上升,終將出現高度財政風險,使得中國大陸經濟受損。
因此,在計算中國大陸政府對國有金融機構所產生的債務,不只是以中國大陸官方所提供政府債務的數額外,仍然要加上因中央政府的政策下所產生的一些隱性債務。本研究透過時間序列模式預估2008年中國大陸政府債務情況,並在財政收入增加、銀行商業化以及上述兩項財政政策同時施行下的三種情境模擬做預測,發現到﹕2008年國債負擔率在任何政策的實行下,仍然都高於巴塞爾60%的標準,表示中國大陸人民未來將無法負擔龐大的政府債務。同時,也顯示出中國大陸政府債務有明顯的低估情況,而誤認為中國大陸目前對於債務有償債能力,導致政府仍然持續發行國債,造成未來中國大陸將面臨財政風險。
關於政府債務的問題,僅僅是利用財政收入增加,也就是依靠控制赤字比率,已經不能解決債台高築的政府債務。然而,解決政府債務的問題,也不能一味以發行國債的方式解決,因為到最後可能會流落到"以債養債"的地步,最根本的辦法,應該通過各方面的改革與措施逐步加以消化,才能使中國大陸的財政達到持續性的效果。
Abstract
Usually people believe that domestic debt in Chinese compare with the GDP is very less, so in this way the government had the ability to issue more treasury bond. So in 1988, when Chinese implement the Rehabilitation of bank balance sheet, in order to write-off state-owned commerce banks system non-performing loan, it uses treasury bond to accumulate capital. Whereas, this kind of implementation does not consider Chinese future financial ability and invisible debt keep soaring, inclu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on-performing loan, the debt of the state-owned policy banks. Some scholar also express pessimism, they assume if the government debt continue to increase, this will have a high financial risk resulting in Chinese Economic collapse.
So, in calculat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bt cause by the state-own financial institution, not only do we consider the figure provided by the Chinese official, but also have to ad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visible deb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ime series model in calculating year 2008 Chinese government debt, with Revenue Enhancement, commercial bank behavior and the above two financial policy in making evaluation. Notice: 2008 treasury bond in whatever policy measure is still higher than 60% Basle standard. This implies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the Chinese will not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huge treasury bond. Simultaneously, this manifest Chinese government debt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and falsely believe it can have the ability to be in the state of solvency, this lead to government continuous issuing of treasury bond. This will hamper the Chinese financial structure.
As for the government debt, it only depends on Revenue Enhancement, that is control deficit rate which cannot solve the huge government debt. However, solving the government debt problem, not only with the measure of issuing treasury bond, this will result in raising the debt with the debt. The best method will be to pass resolution in all ways, slowly and steadily in writing off the debt. In this way it can lead Chinese to a Fiscal Sustainability resul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致謝辭
中英文摘要
目次
表次
圖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中國大陸債務之概念分析 13
第一節 政府債務 14
第二節 非政府債務 18
第三節 國債 20
第三章 統計理論運用之基本概念 32
第一節 時間序列分析法 32
第二節 最小平方法 44
第四章 建立時間序列的模型 53
第一節 建立模型的順序 53
第二節 預測過程 55
第五章 中國大陸政府債務改善的方法 73
第一節 債務衡量指標 74
第二節 財政收入改革 81
第三節 國有銀行邁向市場化 85
第六章 情境分析與預測 91
第一節 變數與樣本的選定 91
第二節 情境模擬與分析 92
第三節 解決政府債務的政策建議 99
第七章 結論 102
第一節 重要發現 102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 105
參考書目 10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Delurgio, Stephen A.原著,許純君譯,預測的原理與應用. 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1999年。
Pindyck, Robert S. & Rubinfeld, Daniel L.原著,鄧美貞譯,經濟預測與計量經濟模型. 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2000年。
于培翹,國債管理理論與實務.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鑑1999.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
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鑑2004.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
王高潮,中國財政赤字的經濟學分析.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慶文,中共國債市場之經濟分析,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經貿組,1998年6月。
申嫦娥,“制度變遷過程中的財政風險及其防範,”當代經濟科學,第23卷第4 期(2001年7月),頁80-83。
何林祥,“國家專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當代月刊,第35期,1994年2月15日,頁32-33。
何聖明主編,中國財政改革二十年回顧.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1998年。
余蕾、王長海,“關於國債發行規模的探討,”經濟縱橫,2000年11月。
吳建光,“國有專業銀行商業化改革面臨的障礙和對策,”經濟論壇與經濟管理,第86期,1995年3月28日,頁30-35。
孟麗,“對我國國債適度規模的理性思考,”經濟與管理,2000年3月。
林文斌,“中國大陸銀行體制變遷—市場社會主義及之後,”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11期(2001年11月)。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9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0年。
洪旭升、蘭益江,“關於專有銀行商業化的探討,”福建金融,第102期,1994年,頁7-8。
胡燕京、姜濤,“對中國財政收入潛力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啟示,”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倪紅日,“對當今財政稅收高速增長的分析與思考,”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第1卷第4期(2001年十二月)。
夏杰長,“釋放風險的策略選擇,”河北學刊,第21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42-47。
袁東,中國國債市場與投資.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4年。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統計資料彙編,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
張學友、劉本,“如何化解中國財政中的潛在風險,”經濟透視,2002年5月。
陳永良,中國大陸四大銀行經營風險之研究,中山大學大陸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年。
陳永富,中國大陸四大國有銀行經營風險之研究,中山大學大陸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陳明德,“專業銀行商業化之趨勢,”當代月刊,第46期,1995年1月15日,頁47-48。
陳耀茂,時間序列分析的SPSS使用手冊. 台北:鼎茂圖書,2004年。
曾永清,“大陸國債近況與風險動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1期(2003年1、2月):頁47-76。
黃仁德、鄭文發,中共改革開放後的財政調控. 台北:華泰文化出版,1997年。
葉小蓁,時間序列分析與應用. 台北:葉小蓁,1998年。
劉希光主編,1949-2000年中國經濟評析和預測.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劉邦馳,“國債理論限度與實踐分析,”財經科學,2001年第6期。
劉傳玲、付艷軍,“中國的財政可持續性分析,”科技與管理,2001年第4期。
劉鴻儒,劉鴻儒論中國金融體制改革(上/下卷).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
鄭富澤,亞洲金融危機後大陸財政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經貿組碩士論文,2002年6月。
二、英文部分
Lardy, Nicholas R. “When Will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Meet China’s Needs?” Conference on Policy Reform in China,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form (Stanford), Working Paper No. 54, 1999(Revised 2000).
Lardy, Nicholas R. 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8.
Pindyck, Robert S. & Rubinfeld, Daniel L.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Boston: McGraw-Hill Irwin, 1997.
Rawski, Thomas G. “China’s Move to Market: How Far? What Next?”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The PRC at Fifty, Cato Institute, Sep. 9, 1999.
Shuang, Ya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 Reform,” Jinrong Shibao(Financial News), January 25, 1999。
World Bank. “China: Weathering the Storm and Learning the Lessons,” Washington 1999.
World Bank. “The Chinese Economy: Fighting Inflation, Deepening Reforms,” vol. 1, Report No. 15288-CAN, 1996.
World Bank. 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 C.: Work Bank, 1997.
三、網頁部分
中國大陸財政部長項懷誠於《第三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演講內容,2001年3月25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3586/20010325/42501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310&ID=53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7.171.12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7.171.12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