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8104-10551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8104-105515
論文名稱
Title
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5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1-0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1-28
關鍵字
Keywords
施蟄存、新感覺派、劉吶鷗、頹廢意識、穆時英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4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由於頹廢一詞,無論中外,都具有負面意蘊,被認定是墮落、沈淪、敗德的,因此首先得釐清頹廢一詞在西方的演變與意義,繼而探討西方十九世紀末思潮與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在中國文壇的傳播情形與接受狀況,接著討論中國式的頹風美雨是如何吸收與內化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而成。進而分析新感覺派小說的頹廢意識書寫,相較五四時期創造社郁達夫(1896-1945)、郭沫若(1892-1978)之類也具頹廢色彩的作品而言,何以更接近西方唯美頹廢文學特質,且具備現代主義色彩的原因探討,以此說明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書寫,大異於當時文壇主流而另闢蹊徑、先鋒前衛之處,並且深入分析其頹廢意識的呈顯特色與意蘊。
本論文第一章為前言,主要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前人研究文獻的整理,以及本論文預期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為探討新感覺派與頹廢意識的關係,首先釐清西方唯美頹廢文學與西方世紀末思潮的界定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接著討論新感覺派與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接軌的部分以及作品特色,以前述兩個面向,試圖勾勒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輪廓與特質。其次,進一步探討頹廢意識的主要內涵:包括頹廢意識的消極意義與積極意義的討論、頹廢意識與現代性關係的聯繫、以及頹廢意識所呈顯的審醜觀現象,由此三面向,建構頹廢意識的實質內涵,除藉此以釐清、理解這向來極具爭議性的頹廢觀念之外,同時也有助於檢視與解讀新感覺派小說中的頹廢意識意蘊。最後,根據李今在《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一書中所提及的關於新感覺派作品中兩種主題的論述創見為參考,進一步探討西方唯美頹廢派的頹廢觀與馬克斯主義批評中的頹廢觀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的內涵定義,為本論文第五章兩種頹廢觀在新感覺派小說的呈顯探討作研究理論的依據。
第三章延續著上一章的頹廢意識觀念,進一步探討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源流與傳播的概況,據此論述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對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接受與轉化情形,以期瞭解西方的頹風美雨東移至中國、日本文壇後,究竟產生了哪些理解與誤讀狀況,如此方能更為客觀的釐清所謂一些具頹廢意識的中國文學作品,在一套中國式的吸納與內化後,呈現了如何與西方相違或者貼近的頹廢作品面貌。接著專節討論受了西方頹風美雨影響的新感覺派,與孕育它的沃土—大都會上海,所激撞出的都市文學成果,進一步分析它的都市性與現代性的特質和呈顯,繼而探討新感覺派的都市文學定位與頹廢意識之間的關係,以此說明新感覺派作品中的頹廢意識呈顯,確實是當時文壇難得一見的惡之華綻放現象,這是其他文壇主流、非主流所不可能產生的面目。
第四章與第五章,則是新感覺派文本分析的部分,以探討新感覺派小說中頹廢意識的呈現為重。第四章從兩種頹廢觀意識在新感覺派作品中如何展示的角度切入,分別以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的幾篇短篇小說為例,論述三人小說中兩種頹廢觀是否交錯混雜的問題,以及此兩種頹廢觀的混淆滲透是否產生了小說主題的雙重性、價值觀的游移懸擱、與小說人物性格的矛盾等問題,以此開啟一種解讀新感覺派小說的新方式與新視角。第五章則是探討新感覺派小說中都市漫遊者的頹廢形象。本論文主要採班雅明論(Walter Benjamin,1892-1940)述波特萊爾(Charles Bandelaiye,1821-1861)的都市漫遊者形象理論,為此章立論的依據,首先釐清波特萊爾筆下的巴黎漫遊者與新感覺派筆下的上海漫遊者之間的異同,進而勾勒出新感覺派作品中,所呈顯的中國式都會男女漫遊者的頹廢形象及其象徵意蘊。本論文並以李歐梵的研究成果為參考底本,試圖進一步發展與延伸,以探究新感覺派作品中的都會漫遊者之頹廢形象。
第六章為結語,主要將本論文各個章節的研究重點再作一次提綱挈領的說明與總結,並且給予新感覺派小說的頹廢意識書寫一個公允的評價。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範圍與研究方法……………………………………2
三、前人研究文獻與預期研究效果………………………6

第二章 新感覺派與頹廢意識
第一節 新感覺派與西方頹廢文學
一、頹廢文學與西方世紀末思潮的興起…………………11
二、新感覺派與西方頹廢文學的關係……………………19
第二節 頹廢意識的主要內涵
一、頹廢意識的消極意義與積極意義……………………29
二、頹廢意識的審醜觀……………………………………35
三、頹廢意識與現代性……………………………………42
第三節 兩種頹廢觀
一、西方唯美頹廢派的頹廢觀……………………………52
二、馬克思主義批評中的頹廢觀…………………………54

第三章 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傳入與影響
第一節 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源流與傳播
一、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源與流…………………58
二、西方唯美—頹廢文學思潮的東移……………………68
第二節 二、三十年代我國文壇的接受與轉化
一、新浪漫主義的吸納與變異……………………………86
二、新感覺派初期現代主義的理解與內化………………94
第三節 新感覺派與中國現代都市小說
一、都市與文學的關係……………………………………101
二、新感覺派的都市文學定位與頹廢意識之關係………109

第四章 兩種頹廢觀在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展示
第一節 逃離都市的風景想像:以劉吶鷗為例
一、逃離都市的風景想像…………………………………118
二、都會男女性愛新關係…………………………………124
三、意識流之「戰慄和肉的沉醉」與普羅怪胎…………132
第二節 PIERROT悲哀臉上的快樂面具:以穆時英為例
一、PIERROT悲哀臉上的快樂面具………………………138
二、消遣品男子的病癥與聖潔少女的迷思………………151
第三節 英雄、聖人之消解:以施蟄存為例
一、故事新編:英雄、聖人之消解………………………164
二、都市男子的性壓抑寫真………………………………176
三、走入魔道的怪誕想像…………………………………180

第五章 新感覺派小說與都市漫遊者的頹廢形象
第一節 漫遊者與都市之關係…………………………………187
第二節 拄著手杖的男漫遊者
一、手杖與散步……………………………………………194
二、窺伺症與女性嫌惡症…………………………………199
三、無家可歸的孤寂感及其與人群的關係………………210
第三節 及時行樂的女漫遊者
一、抽煙與漫遊……………………………………………216
二、對男漫遊者的一種諷刺性提醒………………………224

第六章 結語…………………………………………………………227

參考書目與期刊論文…………………………………………………23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編排說明:本論文之參考資料均依著者或編者之姓氏筆畫多寡,以遞增方式排序。
一、參考書目:
(一)新感覺派小說作品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施蟄存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1月。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穆時英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2月。
□王向遠、元華主編:《喪失為人資格:頹廢無賴小說》,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李歐梵編選:《上海的狐步舞》,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8月。
□武仁編:《中國現代頹廢小說》,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施蟄存著:《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傅光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叢書:施蟄存卷》,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7年1月。
□賈植芳、錢谷融主編:《海派文化長廊:穆時英小說全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賈植芳、錢谷融主編《海派文化長廊:劉吶鷗小說全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二)新感覺派作家文集、書信
□孔另境編:《現代作家書簡》,廣州市:花城出版社,1982年2月。
□施蟄存著:《沙上的腳跡》,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3月。
□陳子善、徐如麒編選:《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陳青生主編:《施蟄存散文丙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三)參考論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北京:文藝出版,1987年。
□于醒民、唐繼無著:《上海近代文化的早產兒》,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3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中國現代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王文英主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王光東著:《現代•浪漫•民間: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專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王向遠著:《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秀芳著:《美學 藝術 社會:普列漢諾夫美學思想研究》,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岳川、尚水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王溢嘉著:《性•文明與荒謬》,臺北:野鵝出版社,2001年3月。
□王溢嘉著:《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野鵝出版社,2001年11月。
□王寧著:《文學與精神分析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2年1月。
□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3月。
□王德威著:《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0月。
□王德威著:《眾聲喧嘩:30與80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9月。
□王德威著:《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8月。
□王鍾陵主編,王海遠、袁影、高樹海選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東漸之西潮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鍾陵主編,陳春生、劉成友選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小說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司馬長風著:《中國新文學史(上、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白先勇著:《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11月。
□吉明學、孫露茜編:《三十年代「文藝自由論辯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3月。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德發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論綱》,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余碧平著:《現代性的意義與侷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5月。
□吳士余著:《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吳中杰著:《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吳岳添著:《法國文學流派的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吳福輝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吳曉東著:《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11月。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臺北:書林,2000年8月。
□宋劍華主編:《現代性與中國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李今著:《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李永熾著:《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臺北:萬象圖書,1993年4月。
□李岫、秦林芳主編:《二十世紀中外文學交流史(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2月。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李歐梵著:《城市奏鳴曲》,臺北:時報出版,2003年3月。
□李歐梵著:《浪漫之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1年9月。
□李歐梵著:《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
□李曉寧著:《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流派》,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李嶸明著:《浮世代代傳-海派文人說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2月。
□沈從文著:《沈從文文集(卷十一)》,香港:三聯,1982年。
□沈從文著:《沈從文文集(卷十二)》,香港:三聯,1985年1月。
□汪暉、余國良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忻平著:《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周策縱著:《五四運動史》,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欲、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4月。
□周蕾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11月。
□林秀清編:《現代意識與民族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
□林驤華編著:《西方現代派文學評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施叔著:《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6月。
□胡平生著:《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2月。
□胡適等著,馬森主編:《文學與革命》,臺北:駱駝出版社,1998年6月。
□茅盾著:《子夜(上、下)》,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0月。
□郁達夫著:《中國現代小說精品—郁達夫卷》,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唐振常主編:《近代上海繁華錄》,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9月。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孫乃修著:《佛洛伊德與二十世紀中國作家》,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5月。
□孫乃修著:《佛洛伊德與中國現代作家》,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5月。
□孫述宇著:《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0年9月。
□孫琴安著:《中國性文學史(上、下)》,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5月。
□孫琴安著:《性文學十講》,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2月。
□袁可嘉著:《歐美現代派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
□郝明工著:《中國現代小說生成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7月。
□馬國明著:《班雅明》,臺北:東大圖書,1998年9月。
□馬國亮著:《良友憶舊:一個畫報與一個時代》,臺北:正中書局,2002年11月。
□馬馳著:《新馬克思主義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高宣揚著:《佛洛伊德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6月。
□張大明、陳學超、李葆琰著:《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
□張中良、中井政喜合著,楊義主筆:《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張法著:《文藝與中國現代性》,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張新穎著:《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12月。
□張德林著:《審美判斷與藝術假定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
□曹聚仁著:《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1月。
□許志英、鄒恬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主潮(上、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許道明著:《京派文學的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
□許道明著:《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郭志剛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12月。
□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5月。
□陳旭麓主編:《五四後三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
□陳思和著:《中國新文學整體觀》,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3月。
□陳振堯著:《法國文學史》,臺北:天肯文化出版,1995年5月。
□陳學明著:《班傑明》,臺北:生智文化事業,1998年2月。
□陳燕著:《清末民初的文學思潮》,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9月。
□陸揚著:《精神分析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
□陶郎、鄒帥萍等作:《阿拉上海人》,臺北:新新聞文化,1996年。
□彭小妍著:《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年1月。
□湯哲聲著:《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
□黃健著:《京派文學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6月。
□黃瑞祺著:《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出版社,2002年。
□黃懺華主編:《近代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黃獻文著:《論新感覺派》,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3月。
□楊小濱著:《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7月。
□楊東平著:《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楊牧編:《周作人文選Ⅰ》,臺北:洪範書局,1996年6月。
□楊義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義著:《中國現代文學流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董小玉、周安平主編:《外國文學流派辭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
□裘小龍著:《現代主義的繆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
□解志熙著:《19-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解志熙著:《美的偏至:中國現代唯美-頹廢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3月。
□賈植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鄒振環著:《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年1月。
□廖星橋著:《外國現代派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12月。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9月。
□裴毅然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人性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9月。
□趙凌河著:《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趙園著:《北京:城與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趙禮、徐京安主編:《唯美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
□劉小楓主編:《現代性中的審美精神—經典美學文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劉小楓著:《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劉小楓著:《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樂黛云、王寧主編:《西方文藝思潮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樂黛云主編:《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潘翎主編:《上海滄桑一百年》,臺北:旺文社,1994年10月。
□滕守堯著:《審美心理描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3月。
□滕固著:《唯美派的文學》,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3月。
□蔡錚雲著:《從現象學到後現代》,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2月。
□鄭明俐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11月。
□鄭家建著:《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語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鄭振鋒、傅東華主編:《文學百題》,臺北:文鏡文化,1985年12月。
□鄭樹森著:《小說地圖》,臺北:一方出版,2003年1月。
□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著:《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3月。
□魯迅著:《且介亭雜文二集》,臺北:風雲時代,1989年3月。
□魯迅著:《故事新編》,臺北:風雲時代出版,1989年10月。
□魯迅著:《集外集拾遺》,臺北:風雲時代,1990年3月。
□魯迅著:《魯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黎活仁著:《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6月。
□黎照編:《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北京:新華書店,1997年12月。
□蕭石君編:《世紀末英國新文藝運動》,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59年3月。
□蕭同慶著:《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賴千堅著:《西方現代派小說概論》,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
□錢芃子等著:《中西小說比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
□應錦襄、林鐵民、朱水湧著:《世界文學格局中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瞿世鏡選編:《意識流小說理論》,成都:四川文藝,1989年。
□譚楚良著:《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5月。
□嚴家炎著:《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嚴家炎著:《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1989年4月。
□蘇雪林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3年10月。
□龔翰熊著:《20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欒梅健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4月。
□欒棟著:《感性學發微—美學與醜學的合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日】本間久雄著:《歐洲近代文藝思潮》,臺北:普天出版社,1972年7月。
□【日】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5月。
□【日】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7月。
□【法】伊夫•瓦岱講演:《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法】傅科(Michel Foucault)著:《瘋癲與文明》,臺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6月。
□【法】德尼斯.于斯曼著,欒棟、關寶艷譯:《美學》,臺北:遠流出版,1999年4月。
□【俄】普列漢諾夫著:《藝術與社會生活通信》,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9月。
□【美】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著,趙一凡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11月。
□【美】弗萊德里克•R•卡爾著,陳永國、傅景川譯:《現代與現代主義-西方文化思潮的歷史轉型》,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
□【美】弗雷德里克•J•霍夫曼著,王寧、譚大立、趙建紅譯:《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12月。
□【美】艾布拉姆斯(M.H.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美】約瑟夫•弗蘭克等著,周實主編、秦林芳編譯:《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
□【美】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5月。
□【美】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4月。
□【美】凱瑟琳•埃弗雷特•吉爾伯特、〔聯邦德國〕赫爾穆特•庫恩合著,夏乾豐譯:《美學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10月。
□【美】愛德華•茂萊著,邵牧君譯:《電影化的想像:作家和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年7月。
□【美】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著,刁筱華譯:《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
□【美】衛姆塞特(William Knrtz Wimsatt)、布魯克斯(Cleauth Brooks)合撰,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出版社,1995年8月。
□【英】彼得•福克納著,鄒羽譯:《現代主義》,河北:成都希望書店,1988年8月。
□【英】威廉•岡特著,蕭聿、凌君譯:《美的歷險》,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7月。
□【英】馬•布雷德伯里等編,胡家巒等譯:《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英】齊格豪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2月。
□【奧】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著,林克明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4月。
□【奧】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2月。
□【奧】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著,張愛卿譯:《精神分析引論》,臺北:米娜貝爾出版,2000年7月。
□【德】:《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3年10月。
□【德】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e)著,馮川、蘇克編譯:《新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出版社,1994年5月。
□【德】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著,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10月。
□【德】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 eng)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3月。
□【德】韋伯著(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非正當性的支配:城市類型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10月。
□【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1月。
□【德】班雅明著,王炳鈞、楊勁譯:《經驗與貧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2002年4月。
□【德】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12月。
□【德】班雅明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臺北:臉譜出版,2002年6月。
□Albert Mordell 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2月。
□Georges Bataille著,陳慶浩譯:《文學與惡》,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7月。
□Johnson R.V.著,蔡源煌譯:《美學主義》,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年5月。

二、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方婉楨:《從城鄉到都市-八0年代台灣小說與都市論述》,(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6)。
□王明君:《中國新感覺派小說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論,1997.05)。
□李建民:《八十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臺北:北市師應用語言所碩士論文,2000.7)。
□林秀萍:《二十世紀上海租界文學研究》,(新竹:中央大學中文所碩論,1998.06)。
□邱孟婷:《「新感覺」的追尋-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7)。
□邱茂生:《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研究1917-1949》,(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論,1995.06)。
□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6)。
□許秦蓁:《重讀台灣人劉吶鷗(一九0五∼一九四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新竹: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12)。
(二)期刊
□【韓】金秀妍:〈是論海派小說的性敘事及其顛覆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2001),頁60-83。
□【韓】金明石:〈形成期海派小說的性格再探〉,《中國文學研究》,1(2000),頁16-22。
□丁永強:〈城市與城市文學〉,《上海文論》,5(1991),頁37-43。
□丁琪:〈論中國三十年代新感覺派之創新 〉,《蘭州鐵道學院學報》,1(2001),頁81-84。
□之林:〈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敘事結構解析 〉,《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994),頁44-50。
□ 尹鴻:〈論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1),頁31-45。
□方長安:〈論三十年代現代派小說〉,《文學評論》,2(1998),頁138-149。
□毛勤勇:〈新感覺派的形成和特點〉,《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7(1991),頁83-87。
□王文彬:〈中國新文學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思潮中的流派〉,《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1(1991),頁13-19。
□王光東:〈美的誘惑與變異—中國新文學中的唯美主義 〉,《東岳論叢》,6(1997),頁101-106。
□王向遠:〈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中日新感覺派的再比較與再認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4(1995),頁46-62。
□王洪岳著:〈理性與現代派審醜文藝〉,《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2001),頁22-32。
□王洪岳著:〈試論中國人的審醜意識〉,《濟南大學學報》,10:6(2000),頁66-70。
□王洪岳著:〈審醜與否定:現代派文藝的感性學探微〉,《山東社會科學》,2(2001),頁76-78。
□王玲寧:〈新感覺派作家施蜇存、穆時英創作異質論 〉,《河南社會科學》,3(2002),頁5-7。
□王姝、劉建軍:〈掙扎不盡的雙重人格——新感覺派的現代品質解讀 〉,《山東電大學報》,3(2001),頁35-37。
□王姝:〈穆時英研究述評〉,《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4(2001),頁43-47。
□王振亮:〈重評新感覺派小說的創作方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6),頁30-33。
□王振亮:〈新感覺派小說研究述評 〉,《東方論壇》,2(1997),頁11-16。
□王敏:〈新感覺派的文化透視 〉,《山東社會科學》,5(2002),頁98-101。
□ 王愛松:〈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題材小說之比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0(1995),頁44-55。
□史書美:〈一九三九年的上海女性-從後殖民論述的角度看中國現代女性之「現代性」〉,《聯合文學》,10:7(1994.05),頁139-148。
□田萱:〈“城市文學”發展軌跡探析——“新感覺派”和張愛玲小說的貢獻〉,《陝西經貿學院學報》,1(2001),頁58-60。
□朱彤:〈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藝術模式的更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5),頁40-46。
□朱建華:〈穆時英小說中的反復修辭 〉,《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2000),頁73-77。
□朱曉進:〈論三十年代文學雜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7(1999),頁46-52。
□朱錦輝:〈從創造社作家、施蟄存、張愛玲的創作看現代心理小說之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3),頁14-18。
□何乃英:〈川端康成-新感覺派的理論家 〉,《國外文學》,1(1995),頁107-111。
□何乃英:〈日本新感覺派文學評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994),頁67-74。
□何建良著:〈西方現代藝術審醜的三重成因〉,《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6(2002.09),頁114-119。
□ 余志平:〈施蟄存現實題材小說創作心態論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999),頁36-39。
□余志平:〈施蟄存歷史題材小說創作心態透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2000.03),頁52-54。
□余志平:〈論施蟄存小說創作道路及主導心態 〉,《孝感學院學報》,2(1999),頁52-57。
□余鳳高:〈施蟄存小說創作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1),頁197-205。
□冷耀軍:〈施蟄存小說文化史價值重釋-試論其小說中的生命本真意識〉,《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1(2002.01),頁56-59。
□吳中杰:〈京派、海派與文學上的中間路線〉,《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12(1996),頁64-71。
□吳立昌、饒嵎:〈穆時英小說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1998),頁153-157。
□吳豔:〈從“誤讀”到創造-論中國新感覺派的創作策略和文體特點〉,《江漢大學學報》,17:5(2000.10),頁34-37。
□呂周聚:〈惡的審視與展現-論中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母題〉,《文學評論》,2(2000),頁75-83。
□呂周聚:〈論中國現代主義的世紀末情結〉,《齊魯學刊》,4(2001),頁40-45。
□宋以丰:〈中國文學翻譯中的唯美主義現象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001),頁111-114。
□李永熾、李歐梵、賀華等人合著:〈世紀末專輯—頹廢的、再生的、混沌的、魅惑的(上篇)〉,《當代》,6(1986.10),頁12-65。
□李永熾、張漢良、陳東山等人合著:〈世紀末專輯—頹廢的、再生的、混沌的、魅惑的(下篇)〉,《當代》,7(1986.11),頁16-80。
□李亞林:〈新感覺派小說敘事方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1993),頁16-21。
□李金鳳:〈施蟄存的人文意識與文化心理結構〉,《甘肅社會科學》,4(2002),頁24-26。
□李俊牡:〈施蟄存小說論 〉,《龍岩師專學報》,2(2002),頁41-44。
□李俊牡:〈神化的英雄與人的還原-施蟄存歷史小說論〉,《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5:3(2000),頁13-17。
□李春林:〈論施蟄存的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1991),頁181-186。
□李玲:〈穆時英小說中的性愛意識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1),頁61-66。
□李華:〈穆時英小說意象分析 〉,《社會科學家》,S1(1999),頁79-80。
□李標晶:〈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影向下的30、40年代中國小說〉,《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1(2002.03),頁83-87。
□李歐梵著,沈瑋、朱妍紅譯:〈探索“現代”─施蟄存及《現代》雜志的文學實踐 〉,《文藝理論研究》,5(1998),頁41-52。
□李曉寧:〈論新感覺-心理分析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7(1995),頁112-117。
□李曙豪:〈論創造社在接受唯美主義影響中的異質表現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001),頁49-52。
□李霞:〈言猶在耳的城與人的對話─穆時英和張愛玲都市小說拆解一種 〉,《哈爾濱師專學報》,3(1999),頁116-120。
□沈其茜:〈論施蟄存的小說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90),頁96-100。
□沈明:〈新感覺主義與新心理主義-穆時英、施蟄存小說創作比較〉,《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7:6(2001.11),頁59-63。
□沈遠川:〈論新感覺派小說的抒情性〉,《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3(2001.09),頁14-18。
□沈遠川:〈論新感覺派都市小說中的人性 〉,《江西社會科學》,2(2002),頁17-21。
□沈遠川:〈論穆時英小說的詩化傾向〉,《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11(2001.11),頁58-61。
□汪星明:〈試論新感覺派對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貢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96),頁21-26。
□見孟樊著:〈頹廢已經征服了臺北〉,《聯合文學》,7:5(1991.03),頁25-27。
□周小儀:〈比爾茲利、海派頹廢文學與30年代的商品文化〉,《中國比較文學》,1(2000),頁98-114。
□周小儀:〈莎樂美之吻:唯美主義、消費主義與中國啟蒙現代性 〉,《中國比較文學》,2(2001),頁67-89。
□周仲明:〈中國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心理概念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998),頁44-57。
□周凌玉:〈都市體驗 ──論新感覺派小說創作之特色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999),頁32-34。
□周毅:〈浮光掠影囂孤魂-析三十年代作家穆時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1989),頁140-149。
□周憲著:〈審美現代性的四個層面〉,《文學評論》,5(2002),頁45-54。
□周憲著:〈審美現代性與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研究》,11(2000),頁63-70。
□林志民著:〈注意的觀點:波特萊爾的「現代生活的畫家」〉,《中外文學》,30:11(2002.04),頁62-82。
□林榮松:〈五四性愛小說的道德審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7(1990),頁141-146。
□ 林燿德編:〈世紀末文學編年〉,《聯合文學》,7:8(1991.06),頁124-132。
□ 武思:〈評文壇上的“弗洛依德”〉,《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4(1991),頁89-94。
□ 武新軍、朱敏:〈施蟄存與葉靈鳳小說創作之比較〉,《許昌師專學報》,19:4(2000),頁44-45。
□ 花家明:〈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圖式-論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伊犁師範學院學報》,4(2000),頁24-27。
□金華:〈從施蟄存的小說看現代派文學對自然生命形式的呼喚〉,《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995),頁174-176。
□姜宇:〈談新感覺派小說的藝術特色〉,《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1(2002.03),頁14-16。
□姚明強:〈精神世界的發掘-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1991),頁110-114。
□施建傳:〈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試論心理分析小說的創作傾向及其歷史教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1985),頁40-60。
□胡希東:〈生命之流-穆時英小說人性剖析〉,《攀枝花大學學報》,19:3(2002.06),頁23-26。
□胡希東:〈渴望:生命力的淨化與昇華-穆時英小說民族文化的回歸〉,《宜賓學院學報》,1(2002.01),頁57-60。
□胡良貴著:〈當代都市文學的型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1996),頁57-58。
□唐正華:〈施蟄存佛教小說創作心理透視 〉,《學術界》,5(1994),頁64-67。
□唐正華:〈論施蟄存歷史題材短篇小說的創新 〉,《文史哲》,2(1994),頁85-92。
□孫大川著:〈末世、頹廢與救贖:一種哲學人類學的反省〉,《聯合文學》,7:5(1991.03),頁13-17。
□孫中田:〈穆時英與中國新感覺派小說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998),頁1-6。
□孫利軍:〈Pierrot:感覺與真實之間-現代著名作家穆時英小說人物淺論〉,《中國文學研究》,2(2000),頁84-87。
□孫長軍:〈審丑與感覺的狂歡:解讀穆時英〉,《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6:5(2000.10),頁19-23。
□ 孫隆基著:〈「世紀末」的魯迅〉,《二十一世紀》,12(1992.08),頁92-106。
□孫隆基著:〈世紀末思潮-前無去路的理想主義〉,《二十一世紀》,27(1995.02),頁31-42。
□ 徐頑強:〈論三十年代的歷史小說〉,《文學評論》,1(1999),頁64-75。
□徐靜波:〈近現代中日文學發展的軌跡及其相異性〉,《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9(1995),頁245-256。
□秦賢次:〈創作翻譯皆稱高手的施蟄存〉,《文訊月刊》,12(1990.01),頁89-91。
□ 秦賢次:〈新文學第一個十年大事紀〉,《聯合文學》,4:7(1988),頁204-219。
□ 袁可嘉:〈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在中國〉,《文學評論》,4(1992),頁19-29。
□ 馬琳:〈新感覺派小說的啟示 〉,《鄂州大學學報》,4(1999),頁52-53。
□ 高惠珠:〈海派:源流與特徵〉,《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1995),頁56-67。
□商景雲:〈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融合與滲透-施蟄存心理分析小說初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94),頁184-189。
□ 宿久高:〈關於新感覺派 〉,《日本學論壇》,2(2001),頁6-16。
□張小青:〈中日新感覺派之比較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000),頁87-91。
□張中鋒著:〈徘徊於審美和審醜之間—從感性學的角度看西方文學史〉,《棗庄師專學報》,18:6(2001.12),頁50-54。
□張中鋒著:〈試論19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審醜特性〉,《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4(2002.07),頁61-64。
□張向東、謝燕琳:〈現代人的獨特表現-論穆時英的小說創作〉,《甘肅高師學報》,5:4(2000.07),頁63-67。
□張羽:〈試析穆時英短篇小說中的內心觀察三特徵 〉,《綏化師專學報》,4(1997),頁76-78。
□張邦衛:〈施蟄存小說人物形象的“解典型化”研究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998),頁107-111。
□張邦衛:〈從唯美到功利的嬗變—作為文化現象的施蟄存小說創作轉型批判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999),頁81-86。
□張勇:〈逃離與奔向—穆時英小說的審美主體自畫像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3(1999),頁50-54。
□張玲:〈淺談中日兩國的“新感覺派”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6(1995),頁71-73。
□張英進著,馮洁音譯:〈都市的線條: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派筆下的上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1997),頁83-109。
□張釗貽著:〈魯迅與尼采反「現代性」的契合〉,《二十一世紀》,29(1995.06),頁91-96。
□張國安:〈日本新感覺派初論 〉,《日本研究》,2(1995),頁62-65。
□張國安:〈新感覺:上海和東京的差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995),頁32-38。
□張國安:〈論中日新感覺派藝術感覺的共同特徵 〉,《中國比較文學》,1(1994),頁31-43。
□張勝春:〈表現自我與主觀感受-淺談自我表現小說與新感覺派小說的不同〉,《遼寧商務職業學報》,2(2001),頁83-85。
□張穎穎:〈源與流—唯美主義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998),頁126-129。
□張鴻聲:〈新感覺派小說的文化意義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1999),頁128-131。
□許秦蓁:〈租界區與殖民地—新感覺派作家筆下的城╱鄉〉,《育達研究叢刊》,1(2000.10),頁121-132。
□許愛珠:〈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的審美特質與起落、衰變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4(1998),頁11-49。
□郭洪紀:〈唯美主義:原始欲望的催化劑 〉,《青海社會科學》,4(2000),頁61-67。
□郭詩詠:〈論施蟄存小說「技術化視覺性」與心理分析之關係〉,《電影欣賞》,20:4(2002),頁18-29。
□陳旭光:〈《現代》雜誌的“現代”性追求與中國新詩的“現代化”動向〉,《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4(1998),頁16-23。
□ 陳思和:〈論海派文學的傳統〉,《聯合文學》,17:12(2001.10),頁38-49。
□陳喜珍:〈感覺化:新感覺派小說對傳統敘事模式的變異 〉,《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1998),頁17-21。
□陳朝忠、馮昊:〈評穆時英都市小說 〉,《江西教育師院學報》,5(2000),頁9-12。
□陳楓芳著:〈法國「世紀末」奇幻小說敘述現代性轉變〉,《中外文學》,30:11(2002.04),頁127-156。
□陳漱渝:〈日本近代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7(1995),頁136-146。
□陳慧忠:〈中國新感覺派文學的形成〉,《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5),頁94-102。
□陳衛:〈論穆時英小說的現代意味 〉,《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996),頁21-31。
□陶榕:〈一個變態人格的心理流程-談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石秀》〉,《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2),頁49-53。
□彭曠:〈試論新感覺派小說對小說現代化的貢獻〉,《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S2(2001.12),頁221-223。
□戟迎暉:〈論穆時英小說的“錯亂”特徵〉,《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8:7(2001.07),頁82-84。
□景秀明:〈試論海派小品的多重文化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1996),頁245-257。
□曾慶豹著:〈「現代性」議題的兩個面向〉,《哲學與文化》,18:12(1991.12),頁1113-1126。
□黃忠來、楊迎平:〈政治化趨向語境中的“遠離政治”-論30年代現代派作家施蟄存的政治傾向〉,《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2(2002),頁20-22。
□黃忠來、楊迎平:〈評李今的《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文學評論》,6(2001),頁156-159。
□黃忠來、楊迎平:〈論施蟄存現代派小說的非現代主義特質〉,《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01),頁70-73。
□黃忠來:〈施蟄存與左翼文學運動〉,《江西社會科學》,6(2001),頁37-40。
□黃忠來:〈從《上元燈》看施蟄存小說的懷舊情緒〉,《襄樊學院學報》,23:1(2002),頁70-75。
□黃忠來:〈從《將軍底頭》看施蟄存小說的虛構色彩〉,《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3(2000),頁20-24。
□黃忠來:〈圍困與突圍:解讀施蟄存〉,《魯迅研究月刊》,4(2002),頁57-62。
□黃忠來:〈寫實:社會剖析與心靈分析——茅盾與施蟄存文學觀比較談 〉,《江西社會科學》,6(2002),頁48-50。
□黃忠來:〈論施蟄存的編輯活動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4(2001),頁32-36。
□黃忠來著:〈步履蹣跚的30年代現代派小說〉,《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00),頁6-13。
□黃德志、沈玲:〈精神家園的尋求與失落——施蟄存鄉村題材小說論 〉,《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997),頁126-128。
□黃德志:〈施蟄存研究述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1996),頁170-174。
□黃德志:〈施蟄存歷史題材小說創作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7),頁174-178。
□黃德志:〈悖離、整合、歸依-論施蟄存小說創作方法的衍變〉,《江漢論壇》,1(2000.01),頁69-73。
□楊迎平:〈中國現代文學心理分析小說回眸〉,《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000),頁22-27。
□楊迎平:〈同一層面的不同言說——論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文藝理論研究》,3(2000),頁89-95。
□楊迎平:〈施蟄存同魯迅的交往與交鋒〉,《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2000),頁86-96。
□楊迎平:〈施蟄存與茅盾創作比較談 〉,《唐都學刊》,3(2002),頁71-74。
□楊迎平:〈現代主義小說在中國的變形-論施蟄存的現代派小說〉,《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4(2000.11),頁108-111。
□楊迎平:〈新時期施蟄存研究述評〉,《中國文學研究》,1(2000),頁89-92。
□ 楊迎平:〈劉吶鷗與日本新感覺派〉,《江西社會科學》,6(2000),頁37-40。
□ 楊春時著:〈論審美現代性〉,《學術月刊》,5(2001),頁43-47。
□ 楊莉馨:〈都市文學的一枝奇葩〉,《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1995),頁46-49。
□ 葉渭渠:〈新感覺派的驍將橫光利一 〉,《外國文學》,4(1999),頁3-6。
□葉繼奮著:〈理性的失落與潘多拉魔盒的傾翻—20世紀文學審醜現象詮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3(2000.9),頁64-67。
□葛飛:〈新感覺派小說與現代派詩歌的互動與共生-以《無軌列車》、《新文藝》、《現代》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2002),頁164-178。
□董希文:〈唯美主義辨析〉,《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2002),頁51-54。
□ 鄒永常:〈崩朽的都市風景 新穎的感覺藝術──論劉吶鷗的《都市風景線》 〉,《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1996),頁53-56。
□靳明全:〈論中日新感覺派的藝術追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9),頁87-94。
□趙小琪:〈無目的的目的——20世紀中國唯美主義文學思潮 〉,《社會科學輯刊》,4(1999),頁151-153。
□趙水波:〈回眸魯迅與施蟄存關於傳統文化之爭〉,《開封大學學報》,15:1(2001.03),頁13-15。
□ 劉乃慈:〈海派文學的自內解殖〉,《問學集》,10。
□劉江萍:〈劉吶鷗與日本新感覺派〉,《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2(2002.04),頁76-79。
□劉保昌:〈鄉土的都會-新感覺派小說綜論〉,《江漢論壇》,12(2000.12),頁62-67。
□劉俊:〈中國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兩種型態-施蟄存、歐陽子比較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6(1993),頁185-192。
□劉俊:〈論《現代》中的“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7(1991),頁39-44。
□劉紀蕙著:〈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2000.03),頁95-150。
□劉茜:〈兩代都市小說的都市意味比較〉,《理論月刊》,7(2000),頁29-30。
□劉欽偉:〈二三十年代中國唯美主義思潮的興衰(上)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997),頁51-57。
□劉欽偉:〈二三十年代中國唯美主義思潮的興衰(下)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1997),頁46-53。
□劉進才:〈敘事傳統的顛覆和詩騷傳統的回歸──從敘事角度看“新感覺派”小說 〉,《天中學刊》,S1(1995),頁1-3。
□劉進才:〈新感覺派小說敘事藝術論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1997),頁53-57。
□劉進才:〈論施蟄存小說中的反諷 〉,《開封大學學報》,4(1994),頁22-25。
□劉進才:〈論新感覺派小說的敘事語鏈〉,《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997),頁15-16。
□劉蓓:〈欲望中的浮沉與掙扎-施蟄存、張愛玲小說心理描寫比較〉,《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3:4(2000.12),頁27-30。
□劉曉蘭:〈無意識中的意識──淺析施蟄存的心理分析小說 〉,《南平師專學報》,1(1999),頁14-15。
□劉豔:〈心理分析小說的現代流變-對郁達夫、施蟄存、張愛玲的歷時性考察〉,《東岳論叢》,21:4(2000.07),頁119-122。
□潘超青:〈“洋派文學”封印下的傳統碎片—試論穆時英創作中的墨俠文化底色 〉,《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001),頁71-74。
□蔣淑嫻:〈施蟄存歷史小說的現代情懷〉,《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2000.12),頁90-92。
□蔣淑嫻:〈論施蟄存的東方“心理分析”小說 〉,《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999),頁62-65。
□蔣淑嫻:〈穆時英小說簡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1998),頁166-169。
□蔡淑玲著:〈現代性的隱喻.隱喻的現代性—克莉絲蒂娃論波特萊爾的「耽諦主義」〉,《中外文學》,30:11(2002.04),頁11-31。
□鄭安群著:〈波特萊爾的現代性〉,《笠詩刊》,231(2002.10),頁118-139。
□鄭伯農:〈心理描寫和意識流的引進〉,《文學評論》,3(1981),頁52-59。
□鄭明娳、林燿德專訪:〈中國現代主義的曙光-與新感覺派大師施蟄存對談〉,《聯合文學》,6:9(1980.07),頁130-141。
□鄭明娳:〈施蟄存小說中的兩性關係〉,《教學與研究》,13(1991.06),頁83-91。
□鄭培凱著:〈一九○○年的中國(上)〉,《當代》,7(1986.11),頁47-57。
□ 鄭培凱著:〈一九○○年的中國(中)〉,《當代》,9(1987.01),頁64-72。
□ 鄭培凱著:〈一九○○年的中國(下)〉,《當代》,11(1987.03),頁86-97。
□鄭澤青:〈穆時英─一個洋場作家的歸宿 〉,《檔案與史學》,6(1997),頁65-66。
□鄧明燦:〈論穆時英新感覺派小說的特點〉,《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6(2000.11),頁82-83。
□ 蕪唯:〈近年來都市文學研究述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0(1990),頁11-14。
□錢鍾書:〈通感〉,《文學評論》,1(1962),頁13-17。
□閻振宇:〈中日新感覺派比較論〉,《文學評論》,3(1991),頁87-96。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上)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999),頁61-64。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中)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000),頁45-49。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下)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00),頁25-29。
□薛傳芝、杜顯志:〈“鬼才”和“仙才”的末路──穆時英張愛玲并論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998),頁23-30。
□簡春華:〈新感覺派小說的反傳統傾向〉,《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0:3(2000.09),頁37-39。
□顏浩:〈“一顆沒有氛圍的星星”—論穆時英小說的精神走勢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997),頁89-94。
□嚴家炎:〈穆時英長篇小說追蹤記──《穆時英全集》編后 〉,《新文學史料》,2(2001),頁196-197。
□竇愛芳:〈以虛無與頹廢的方式抗爭-淺析穆時英小說主題及手法〉,《許昌師專學報》,19:3(2000.03),頁68-72。
□龔卓軍著:〈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中外文學》,30:11(2002.04),頁33-61。
□欒梅健著:〈論中國現代主義文學思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5(1999.09),頁324-34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18.150.8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18.150.8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