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8105-10405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8105-104054
論文名稱
Title
社區聯盟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可行性之研究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 overall construction that is carried out by a community un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2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1-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1-28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聯盟、社區總體營造
community overall, community empowerm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9 次,被下載 3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6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社區聯盟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可行性之探討,以屏東縣林邊溪右岸四個鄉村社區之聯盟為實證研究對象,試圖分析分屬不同族群之鄉村社區聯盟營造之推行瓶頸、行動策略及未來願景之型塑,研擬可供政府相關單位推行社區總體營造及訂定相關法令規章之參考。
對於社區聯盟與社區總體營造兩者間如何相互配合的問題,尤其多族群社區聯盟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府協助社區推展社區聯盟的策略等議題,我國學界鮮有著論。鑑此,為促使社區進行資源永續發展與地方聯盟營造的目標,使社區聯盟營造作為推動地方發展之要徑,本研究針對聯盟各社區相互協助發展營造的可行模式進行研究,以提供具體建議,解決我國各社區資源永續發展的困境。
研究運用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方式,以屏東縣林邊溪右岸之林仔邊、建功、獅頭及喜樂發發吾等四個社區之營造行動者及外部支援者分別進行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另探討分別屬閩南、客家、平埔及排灣族群之四個聯盟社區間之族群融合問題,以及社區對台灣主要河川之一的林邊溪流域之水資源保育、堤岸綠美化、及集水區之水源涵養之努力,並藉由德國鄉村社區營造成功經驗介紹,試著尋找台灣社區聯盟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運之可行性。
在現有文獻與研究基礎下,本研究期能針對屏東縣林邊溪右岸社區聯盟推展資源永續發展之實況進行深入的探討,並藉此了解屏東縣社區總體營造的起步相當晚,但卻相當有特色,而且至今仍蔚為風潮。基此,本研究對右岸社區聯盟協力參與社區營造可行性之探討,整理歸納為下列三項研究發現:
其一,在組織上:右岸社區聯盟的組織架構中,屏東縣社區營造中心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而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則以輔導各社區撰寫計畫及提供社區營造之相關技巧為主軸;至於林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因為具有較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故扮演著兵領導執行的角色;參與聯盟之社區均有充分的自主權,其特色是四社區均以「自力打造」為模式,易言之係以「點工購料」方式及居民參與式設計為營造態樣。
其二,在資源上:林邊溪右岸聯盟的四個社區的資源係以族群特色、生態自然與協力互助為精神象徵所組成的,首先是1999年林邊與建功社區,各自進行了河堤綠美化與保安林湧泉區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動;到了2000年底,上游平埔聚落的獅頭社區也動起來了,配合當地多石的特色,將河堤打造為「獅頭石頭公園」。隔年,上游排灣部落的喜樂發發吾社區也以石板自力打造了有族群特色的聚會空間。就這樣,各族群、各社區在體察各類「在地實作知識」的基礎下,進行生態保育、文史保存、在地民主等等的「外來論述知識」。
其三,在人力上: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執行社造之人力不足;多數社區專業人力的協助不足;及居民參與人力不足等瓶頸。本研究建議行動策略包括:彈性調整公務人力的供需;建立社區營造專業人才資料庫;以社區營造替代役男彌補社區人力不足問題;及增加專業人力減輕負荷等。
本研究亦發現,近兩年來右岸聯盟四個社區的行動經驗,顯示社區結盟的條件尚未成熟。首先是,各社區都還未成熟到人才充裕的階段,為了結盟行動,各社區等於在各自的日常業務中還要再加上社區間相互協調的會議與分工,許多事務因而議而不決或決而不行。其次,四個社造社區各有其不相同的社造程度與社區動員狀態,而各社區除了族群特色差異之外,更牽涉到工商發展程度、老中青人口結構等差異,因而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也各不相同。基此,要如何形成互助互利的共同計畫?要如何進行資源分配與勞務分工?當四個社區進行短暫的議題性結盟時,要如何形成與公部門對口的新體制?比如經費的申請與核銷就是可見的難題。故整體而言,屏東社造社區的結盟,可能還剛在試誤學習的階段。
Abstract
This study’s goal is to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 overall construction that is carried out by a community union. Four villages on the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were used as study subjects. It analyzes patterns of developing bottlenecks, action strategies and future projects that are developed by a country community union gathered from various cla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governmental units in order to promot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 related laws and rules.

Few domestic literatures addresses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community union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community union i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al strategi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assistance of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union. Thu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on for the local empowerment through the key role of community union,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ies on the feasible models of supportiv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y unions and concludes with concrete suggestion to offer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study uses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constructer/actor and exterior supporter of the four villages in Lintzibian, Jiangong, Shitou and Silerfafawu on the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were used as subjects. Furthermore, problem regarding clan integration in four community unions (South China Chinese, Hakka, Pingpu and Paywan) concerning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ank beauty and water collection problem areas were researched. Successful foreign experiences from Germany regarding countr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study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at is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ty un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current studi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use the villages on the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as the study subject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actu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promoted by Community Union of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where has be developed in the recent years, but still maintains its unique features. Three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Union of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i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irst,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Community Union of Right Bank of Linbian Stream, Pingtung, Pintu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enter plays a communicative role; Blue Tungkang River Conservation helps and advises each community to prepare planning and develop relevant construction skills; Linbian Nature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 acts as the executive due to its rich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ll participating communities have their own right and work with the model of “self construction,” self purchasing material and labor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sign.
Second, for the use of resources: Resources are composed of the symbols of ethnic characteristics, nature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ve function. In 1999, Linbian and Chienkung communities bega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bank beatification and Baoanlin Yungchiuan Community and by the end of 2000, upstream Shitou of Pinbu gathering also made use of local rocks to build the unique “Shitou Stone Park.” The next year, Silerfafawu of upstream Paiwan tribe built their own gathering space with stone. Consequently, each ethnic group and community express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externally learnt theory and knowledge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local democratization based on “local hands-on experience.”
Third, in the regards of human resources: The study has found the
weakness of insu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al agencies, local talents, and local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thus, proposes ac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flexible adjustment of personnel support of the public sector, establishment of data bank of local talent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lternative military service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and talent fostering to reduce the burden.
Judging from action experience of the four villages, this study h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one community union have not matured yet. Each village now has not reached the stage of having su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and in order to build up the union; in addition to regular work, each village needs to spend more time on meeting and labor division for conciliation. As a result, some matters would be postponed for final decision or simply be put aside. Moreover, each village has undergone differe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tages and mobilization degrees and they distinguish one another from ethnic backgrou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demographic structure, so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problem to tackle with. How can they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footing of mutual benefit? How can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labor division be allocated evenly? How can the communication and system be built by the public sector to handle the possible short term union based temporary issues? Budget appl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probably will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In short, the un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Pingtung is at the initial testing stag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6
一、研究問題 6
二、研究範圍 9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社區」的意義及類型 13
一、「社區」的定義 13
二、社區的類型 14
第二節「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理論、計畫與推動過程 15
一、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 16
二、社區總體營造的理論探討 17
三、社區總體營造的計畫內容 19
四、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過程 20
第三節 國內外社區營造成功案例之探討 21
一、國外鄉村社區聯盟營造經驗探討—德國農村改造經驗(Ottenhausen聯盟) 21
二、國內鄉村社區聯盟營造經驗探討—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 26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項目 34
一、社區資源 34
二、資源整合系統 35
三、社區聯盟 37
四、社區營造成果 3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8
一、研究設計 38
二、資料蒐集工具的設計 43
三、研究資料之整理與分析 45
四、研究信度與效度之處理方式 46
五、研究流程 47
第四章 林邊溪右岸聯盟社區總體營造的個案背景 49
第一節 林邊溪流域簡介 49
第二節 林邊溪右岸聯盟各社區簡介 52
第三節 林邊溪右岸族群關係及分佈情形 83
一、屏東平原的閩客族群關係及分佈情形 83
二、屏東平原平埔族群關係及分佈情形 94
第四節 林邊溪右岸聯盟之形成與發展 112
一、阿里港文化協會開居民認養河堤風氣 112
二、林邊社區環保義工隊創營造新典範 112
三、振興社區方案為屏東的營造開生機 113
四、四社協力重整家園 115
五、四社宣誓結盟 117
第五章 社區聯盟多族群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瓶頸及行動策略 119
第一節 林邊溪右岸社區聯盟的特組織架構、環境行動模式與運作情形 119
一、林邊溪右岸社區聯盟的組織架構 119
二、林邊溪右岸社區聯盟的環境行動模式與運作情形 120
第二節 社區居民的觀察角度及行動策略 122
一、社區居民的觀察角度 123
二、社區居民方面突破瓶頸的行動策略 134
第三節 專業人士的觀察角度及行動策略 139
一、專業人士的觀察角度 139
二、專業人士方面的行動策略 150
第四節 政府部門的觀察角度及行動策略 152
一、政府部門的觀察角度 152
二、政府部門方面的行動策略 1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1
一、社區總體營造方面的瓶頸 171
二、突破瓶頸的行動策略 172
三、右岸聯盟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優勢、劣勢條件 173
四、聯盟問題之檢討 1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1
一、社區聯盟總體營造的願景型塑 181
二、對社區關鍵人物方面 191
三、對專業人士方面 193
四、對相關主管機關方面 195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99
一、探討從事保育工作領導者的重要生命經驗 199
二、可以採用其他研究方法,進入研究領域 200
三、比較不同地區從事以河川為主題的營造方式 200
[參考書目] 201
◎附錄一 I
◎附錄二 III
◎附錄三 IV
◎附錄四 V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王俊秀
1994<讓故鄉的風水有面子:環境社會學的出發>。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1997<社區淨土的論述:環境社會學的國土規劃觀>。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85-98。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巨流圖書公司。
園田正彥主編、楊明珠譯
2003<城鄉總體營造之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丘昌泰
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朱志宏
1995<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吳定
1999<公共政策>。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李允傑、丘昌泰
2000<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業立
<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第5卷,第1期,民85.05,頁77。
翁文蒂
2001〈營造社區的生命力—公部門人員應有之省思〉,收錄於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主編,《社區總體營造總研習會研習手冊》。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
謝慶達
1997<城鄉新象—社區總體營造在苗栗>。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史美強
1997〈公共組織再造之理論基礎〉,《研考報導》,第38期,頁12-15。
2000〈從政府再造觀點探討政府管理現代化問題〉,《現代化研究》,第23期。
江宜樺
1997〈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頁85-110。
江明修
1996〈社區意識與公民參與〉,《教育研究》,第51期,頁41。
張永進
2000〈許社區總體營造一個未來〉,《社教雙月刊》,第98期,頁35-38。
蔣玉嬋
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李永展與洪菁谿
1999〈生態社區之營造〉,《水資源管理》,第2期,頁16-21。
李筱峰、劉峰松
1996<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殷允芃、尹萍等
1997<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許慶復主編
1996<地球村中的台灣>。台北:正中書局。
王鴻濬、郭國偉
1998<落實地方自然保育的政策面-自然保護區設置經營與管理>。跨世紀國家自然保育策略研討會59-90。厚生基金會。
許介鱗
1996<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等
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台北:東華書局。
Babbie, Earl 著(李美華等譯)
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台北:時英出版社。
陳其南
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台北:文建會。
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師大成人教育研究所。
1996<台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課題綱要>。未出版。
1997<社區營造中的生程學習觀念>。中正大學,1997社區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28-237。
1998<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999<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化>。載於空間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室編印:教師人才回流暨政策後續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
1999<台灣的地方社會與社區學習體系的建立>。載於文建會編印:全國教育行政者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研討會活動手冊。
王仕圖
1993<快速成長社區的居民支持網路與社區情感之研究-以「曉蘭社區」為例>,台北: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炯仁
2001<屏東平原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編印,頁76-233。
1995<臺灣開發與族群>,前衛出版社。
王派仁
1993<兩個社區發展個案之比較研究:以一個城市社區與一個鄉村社區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曉燕
1998<共同資源管理研究:三民與烏來河川魚類保育組織之個案>,台北: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靜明
1996<河川生態保育原理>,台北:環境教育月刊31:27-53。
1999<河川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與生態保育>,台北:環境教育月刊38:34-44。
1999<台灣河川環境的生態教育>,台北:環境教育月刊39:7-22。
王順美、葉燕燕
1998<社區環境行動及其環境教育意義-以八十三年度台北市十大環保社區為例>。公共衛生25(2):93-105。
王順美、沈珊珊
1999<自發性社區環境行動個案探討>。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4(1&2):17-30。
王鴻濬、郭國偉
1998<落實地方自然保育的政策面-自然保護區設置經營與管理>。跨世紀國家自然保育策略研討會59-90。厚生基金會。
王鑫
1989<自然資源與保育>。環境教育季刊1:18-28。
2000<生態旅遊與永續旅遊>。推動永續生態觀光研討會18-29。交通部觀光局與行政院農委會。
王麗容
1991<民間環保組織在社區環保活動中的角色與功能>。社區發展季刊56:127-131。
朱芝緯、王鑫
1999<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3):1-22。
朱美珍
1999<台灣社區發展的歷史過程與未來發展>。人文學報4(23):61-81。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財團法人人文科學文教基金會。
呂嘉泓
2000<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馨
1996<觀光新紀元-永續發展的選擇>。戶外遊憩研究9(4):1-17。
李瓊如
2001<山美鄒族從事達娜伊谷溪資源管理之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淑媛
1998<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鎮洋、李佩珍
1999<河川管理的另類思考-民眾參與>。水資源管理季刊(2):30-37。
劉克襄
1997<台灣自然生態運動的發展與演變>。環境教育季刊34:108-115。
林曜松
1999a<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現況與發展>。邁向二十一世紀國家公園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生物多樣像保育訓練論文集1-11。內政部營建署。
1999b<自然保護區與生物圈管理>。邁向二十一世紀國家公園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生物多樣像保育訓練論文集124-132。內政部營建署。
湯曉虞、方國運、王守民
2000<我國保育政策之過去、現在與未來。森林資源保育與經營研討會論文集,3-1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楊秋霖
1995a<自然保育與地方社區發展>。台灣林業21(9):2-6。
2000<與自然同樂:生態旅遊-自然遊憩新趨勢>。動物園雜誌12-19。
溫英傑
1998<達娜伊谷生態保育與社區營造>。山海文化雙月刊18:59-63。
傅君
1997<台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與野生動物保育>。山海文化雙月刊17:42-51。
曾華璧
1998<1970年代台灣資源保育主義之發展:以政府角色為主之研究>。思與言36(3):61-104。
劉炯錫
1999<台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魚類資源與經營管理5-1-5-15>。東部原住民文化與生態研討會。
劉炯錫
1999<魚的天堂、溪的福音、人的驕傲-三贏的新武呂溪>。大自然季刊64:42-45。
盧道杰
1998<草根性社團與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經營管理-以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為例>。第四屆海岸溼地生態即保育研討會325-341。中華民國野鳥協會。
簡志文
1994<國家公園志願解說員制度建立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代基、張瓊婷、郭彥廉
2000<自然資源自治制度芻議>。森林資源保育與經營研討會論文集16-3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李永展、廖億美
1998<在自覺與自救之後...-誰來為台灣環境療傷止痛>。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厚生白皮書-環境保護篇125-145。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蕭新煌
1995<民間環保團體、地方政府與河川保護>。全民參與搶救河川-河川保護、地方自治與民眾參與研討會1-18。時報文教基金會。
羅紹麟
2001<生態旅遊與森林遊樂>。林業研究季刊23(1):43-50。
羅丞書
2000<自然保育分權管理之研究-自然資源保護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政彥
1996<在社區學習>,高雄:復文書局。
行政院文建會
1995<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草案>,台北:文建會。
1999<台灣社區總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5<社區總體營造調查分析>。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社區總體營造經驗交流會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施政計畫》。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文建會。
1995<社區與地方發展工作計畫參考資料>。未出版。
1995<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劃分析工作參考手冊>。未出版。
林崇熙
2004<聯盟、老街、全球化—新世紀的地方文化經營>,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論文選集,頁116,行政院文建會。
邢玉玫
1996<社區記憶的建構對社區營造之影響分析-以台北市福林社區為例>,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民璿
1990<青少年社會參與及社會適應>,台北:巨流出版。
宋念謙
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黎明社區為例>,台中: 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增祿
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頁21-24。
林振春
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台北:社教雙月刊,第61期,頁31-39。
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1998<社區小百科>,台北:天恩出版。
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1999<社區經營的四種進程>。社教雙月刊,第90期,40-42頁。
林瑞欽
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貿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1期,頁1-21。
1997<都市新興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的發展研究-以台中市松室社區為例>,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林瑞穗
1978<都市社區鄰里關係社區團結與社區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5期,頁38-62。
1979<台灣都市社區的社區意識與鄰里關係>,中國論壇,第12卷第6期,頁48-52。
吳宜蓁
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昇>,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徐震
197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1992<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第90期,貢4-12。
陳靜蘭
1996<社區居民文化活動參與及需求之研究-都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比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有志
1982<在社區發展中社區與村里功能的比較分析>,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
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雙月刊,第30期,頁5-11。
曾素芳
1997<社區民眾參與環境營造作法之探討>,中華工學院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紫燕
1976<民眾參與和社區發展>,社會導進,第3卷第2期,頁63-68。
張德永
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終生學習的關聯與價值>,社區學校化,台北:心理出版。
蔡祈賢
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第124期,頁21-26。
季瑋珠
1993<社區診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肇新
1999<市民、社區、夢>。台北:雅歌出版社。
林澄枝
1997<落實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報告>。文建會。未出版。
1997<落實社區總體營造、建構鄉鎮文化特色>。文建會。未出版。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等
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1997<社區營造政策綱領>。空間雜誌,第100期,頁65-80。
李芳森
1999<農村社區組織定位之探討>。載於南華管理學院主編,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與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15-19頁。
林瑞欽
1993<都市新興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的發展研究-以台中市松安社區為例>,台灣省
政府社會處。
1997<社區居民價值觀與社區意識的關係調查研究>,台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協會。
伊能嘉矩
1909<『增補大日本地名辭書•第三篇•臺灣』>,東京,富山房,頁 803-806。
1992<『臺灣文化誌』(中譯本)>,下卷,臺灣文獻委員會,頁 142。
高拱乾
1983<『臺灣府志』,卷之二,規制,里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臺灣府志,一,成文出版社, 1983,頁 230, 246。
臺灣文獻委員會翻印
1994<『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上、下卷>,臺灣歷史文獻叢刊。
鍾壬壽
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李壬癸
1992 <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42(1):238∼211。
李亦園
1982 <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
黃應貴
1986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
張耀錡
1955 <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戴炎輝
1979 <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
黃世輝
1998,<淺談地方文化資源的運用與行政的文化化>,文化視窗,NO1,頁14-17。
黃世輝、宮崎清
1996〈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臺灣手工業》,第60期,頁4-20。
陶蕃瀛
1992,<論台灣地區的社區發展>,社會福利NO.10,貢16。
1992,<社區發展實務之研究>,台北:力行出版社,貢42。

蔡宏進
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頁68。
簡春安、鄒平儀
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頁140-146,台北:巨流出版社。

藍色東港溪電子報,2004-04-16發行,http://enews.url.com.tw/actkr.shtml。
林仔邊月刊,1997-2001,第一期至第五十期,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二、西文部份
Appleyard,D.and M.Lintell
1972.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ity Streets:The Residents Viewpoi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38:84-101.
Abbott,J.
1995.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30(2):158-168.
Glynn,T.
1981.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Human Relation,34:789-818.
Ittelson,W.H.
1978.Enviro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10:193-210.
1966.Deutsch, Karl W.,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MITPress。
1983.Comaroff, John, On Totemism and Ethinicity: Consciousness, Praticeand Signs
of Inequality, manuscript (1984);Baker, Donald G.,Race, Ethnicity and Power, A
Comparative Study & Kegan Paul。
1977Kuepers, J.J.A.M.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in Formosa 1627∼1662:Mission in a colonialcontext.

1978.Enis, Ben M., Norman Kangun, and Mokwa, M. P.,“Public Policy Development: A Marketing Perspective,”in C. H. Lovelock and C. B. Weinberg, eds., Readings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Marketing. The Scientific Press.

1984Hogwood, Brian W. and Gunn, Lewis A., Policy Analysis for the Real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Hudson, B.,“Michael Lipsky and Street Level Bureaucracy: A Neglected Perspective,” in L. Barton, ed., Disability and Dependency. London: Falmer Press.

1986.Koenig, Louis W.,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3.Smith, S. R., and Ingram, H.,“Public Policy and Democracy,”in Smith and Ingram, eds., Public Policy for Democracy.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1994.Senge, Peter M.,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ondon: Century Busin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1.201.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1.201.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