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28108-1654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28108-165420
論文名稱
Title
加工出口區制度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觀點
A Study of The System Changes of EPZ -from New Institutionalism viewpoin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9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1-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1-28
關鍵字
Keywords
新制度主義、制度變遷
System Change, New Institutional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第2次世界大戰後,啟動台灣經濟起飛契機,引導台灣進入經濟發展成就最輝煌年代的功臣,以「加工出口區」為其最具體之代表,其不僅提升國內的就業率也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台灣加工出口區並未像他國加工出口區走向衰敗,反而不斷地成長茁壯,因此值得探究引導其轉型及維持發展的特殊制度力量。
本研究係以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中的「理性抉擇制度論」Ostrom 制度分析架構作為工具,來描述近41年來加工出口區制度的變遷。Ostrom 制度分析架構之「事件或財貨性質」、「社群特徵」、「制度性安排」、「決策狀況特徵」、「行動者特徵」、「行動、活動與策略」、「集體結果」等7個部分來說明制度變遷過程。
本研究清楚地描述了加工出口區制度發展的變遷過程,了解國家、區內廠商與協會組織這些關鍵行動者如何溝通協調,突破制度的結構限制,改變舊有的制度,幫助加工出口區不斷的轉型與成長。本研究的貢獻主要是在於藉由制度經濟面的觀點來分析加工出口區成立41年來,如何藉由制度的改革與變遷帶動加工出口區的經濟發展。
Abstract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Export Processing Zone (EPZ) is the most concrete symbol which lead Taiwan’s economy starting to blossom. EPZ is the main role who guided Taiwan entering the magnificent economical development. EPZ not only increases the domestic employment rate but also creates Taiwan economical miracle. Instead of moving towards the deterioration like other country’s EPZ, Taiwan’s EPZ constantly grows. Therefore it is worth to make a study of this special Institutional power which guides the Taiwan’s EPZ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
This research adopted Ostrom’s system analysis model of "the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New Institutionalism to describe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EPZ for the recent 41 years. This study composed seven parts to describe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such as “event or property feature”, “character of communit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 decision situation feature”, “actor feature”, “action, activity and strategy”, and “collective outcome”.
This research clearly described th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EZP.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can understand how nation, companies in EZP and association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brake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constrain, changed old Institution, and helped EPZ continue to transform and grow. This research’s contribution is using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y viewpoint to analyze EZP’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which driv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EPZ during these 41 year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 12
第六節 研究方法及研究限制 14
第二章 理論發展與相關文獻回顧 16
第一節 制度之基本概念 16
第二節 制度主義理論介紹 19
第三節 制度變遷理論 27
第四節 加工出口區出口區相關文獻回顧 38
第三章 加工出口區制度籌備期 (1953年~1965年) 44
第一節 影響決策狀況的因素 49
第二節 決策狀況及行動者的特徵 62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結果 65
第四章 加工出口區制度創設期 (1966年~1973年) 74
第一節 影響決策狀況的因素 79
第二節 決策狀況及行動者的特徵 96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結果 99
第五章 加工出口區制度補貼期 (1974年~1985年) 110
第一節 影響決策狀況的因素 115
第二節 決策狀況及行動者的特徵 135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結果 138
第六章 加工出口區制度鬆綁期 (1986年~1995年) 145
第一節 影響決策狀況的因素 150
第二節 決策狀況及行動者的特徵 167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結果 171
第七章 加工出口區制度開放時期 (1996年~迄今) 179
第一節 影響決策狀況的因素 184
第二節 決策狀況及行動者的特徵 217
第三節 行動策略與結果 222
第八章 結論 240
第一節 研究總結 244
第二節 加工出口區轉型願景 251
第三節 加工出口區努力方向與後續研究建議 257
參考書目 263
附  錄 27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資料
1.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
2. 王耀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楊智文化出版社,1997。
3. 王昭明,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
4. 王逵九,「加工出口區廠商問卷調查分析報告」,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1983。
5. 王立志,系統化運籌與供應練管理。台中:凔海書局,1999。
6. 中國時報,典範在夙昔-向台灣經建與科技先行者李國鼎致敬,2001/5/22。
7. 中國時報, 加工出口區等,即起得轉運大陸物品,2001/11/9。
8. 立法院公報,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案,60(38-89), 1971。
9. 立法院公報,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案,68(99);69(9、12、15) ,1979。
10.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案,法律案專輯,第117輯,1988。
11. 立法院公報,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案,85(70),1996。
12. 立法院公報,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案,90(5),2000。
13. 立法院秘書處,獎勵投資條例,1960。
14.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立法院秘書處,獎勵投資條例第四次修正(上冊案,法律案專輯,13(3),1971。
15.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立法院秘書處,獎勵投資條例修正案,法律案專輯,106(14),1987。
16.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立法院秘書處,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修正案,法律案專輯,127,(22),1990。
17.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立法院秘書處,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部份條文修正案,法律案專輯,180(35),1995。
18. 台灣日報,加工出口區發展策略:專訪潘丁白處長,2000/2/26。
19. 朱浤源主編,撰寫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出版社,2000。
20. 自由時報,屏東加工出口區,趕明年底完工,2000/10/17。
21. 李國鼎、陳木在,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22. 李國鼎,李國鼎談台灣財經決策的制定與思考。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
23. 李國鼎,加工出口區制度的建立及其功能。自由中國之工業,1-11,1990。
24. 李國鼎著;張鴻雁主編,台灣的對外經濟合作與加工出口區,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
25. 李國鼎,經濟部加工出口區成立三十週年憶往,自由中國之工業,1-10,1997。
26. 李擇仁,加工出口區對地方鄉鎮發展之影響—以潭子加工出口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7. 李美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
28. 吳濟華,加工出口區與台灣區域經濟發展,加工出口區之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1996。
29. 吳濟華,加工出口區營運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再發展方向之探討。台灣銀行季刊,5(2),2002,110-128。
30. 吳榮義,加工出口區轉型之研究,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專題研究,1992。
31. 吳德章,加工出口區電子業產業發展之研究,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八十五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96。
32. 吳德章,加工出口區對地方之貢獻,加工出口區簡訊,32(2), 1997,2~5。
33. 吳連賞,加工出口區產業結構轉型變遷之研究-以高雄、楠梓、潭子加工出口區為例。彰化師大「地理學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
34. 余光亞,加工出口區與經濟發展。台北:紅螞蟻圖書出版社,2006。
35. 何竟、周曉幸譯,(Jacques Adda),經濟全球化 。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0。
36. 周文欽,研究方法概論。台北:空大出版社,2000。
37. 周添城、林志誠,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
38. 林鐘沂、許立一,「後現代主義下的公共政策」,民主行政與政府再造研討會,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主辦,1999。
39. 林峻民,我國獎勵投資條例之政治經濟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40. 林鐘雄,台灣經驗一百年。台北:三民出版社,1993。
41. 林貴貞, 面臨經濟轉型中的未來加工出口區。台灣經濟金融月刊,15(1), 1992,99-103。
42. 武冠雄,台灣貿易發展經驗。台北:智庫文化出版社,1999。
43. 段承璞,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
44. 徐仁輝,新制度經濟學與公共行政,世新學報,5, 1995,273-288。
45. 徐仁輝,制度變遷與美國預算改革,東吳大學經濟商學學報,24,1999,89-113。
46. 徐仁輝,統籌分配稅款爭議探究––如何合理規畫統籌分配稅款,主計月刊,559,2002,54-60。
47. 高大仁,台灣加工出口區與新竹科學園區開發經驗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48. 陳添壽,台灣政經發展策略。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6。
49. 陳怡如,政黨競爭與地方派系轉型之研究-台北縣中和市的個案分析(1985~2002),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50. 陳美智,台灣加工出口區經濟統理結構的形成與轉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2。
51. 陳玫錦,高雄與楠梓加工出口區產業轉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2002。
52. 陳俊熙,廠商衍生(spin-off)行為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3. 陳俊熙,加工出口區產業結構變遷分析,加工出口區簡訊,1995年10月,1995,2-14。
54. 陳建人,經濟部的『另類官員』:嚼檳榔的潘丁白,創造投資熱,商業週刊,585,1999。
55. 陳建人,臨海工業廣場從滯銷變熱賣中華工程大解套回收五十億元,商業週刊,603,1999。
56. 莊文忠,制度研究:「新制度論」觀點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2003,15-44。
57. 胡婉玲,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之變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58. 康綠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出版社,1993。
59. 張福榮,加工出口區對我國總體經濟之貢獻及未來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23,1987,41-61。
60. 張福榮,加工出口區存廢之探討、加工出口區投資環境改善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1991。
61. 張錫川,加工出口區的變(上),加工出口區月刊,60,2001。
62. 許松根,獎勵投資條例的沿革與實績,中國經濟學會產業政策研討會論文集,1985。
63. 許中平,台灣加工出口區之經濟影響改制與現況分析,逢甲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64. 曹正欣,以新制度主義觀點探討1999年立法院之組織變遷,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65. 曾紀幸,多國籍企業之網路關係及其管理機制—以台灣飛利浦公司為例,中山管理評論,6(3),1998,949-966。
66. 黃浚欽,國家機關、產業與市場之政經分析-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67. 葉志成、葉立成,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出版社,2001。
68.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歷年各月,加工出口區統計月報。
69.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歷年各季,加工出口區外銷事業概況表。
70.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中華民國加工出口區創立與發展,高雄: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1987。
71.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加工出口區40周年特刊,高雄: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2006。
72. 武冠雄,台灣貿易發展經驗。台北:智庫文化出版社,1999。
73. 楊友仁,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一個理論性回顧與研究取向的建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2,2004,69-80。
74. 葛震歐,1983,加工出口區的創設。台北:聯經出版社。
75. 趙剛,1987年的台灣公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 收錄於徐正光、蕭新煌合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1995,115-150。
76. 劉仁傑主編,日系企業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
77.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
78. 劉進慶、涂照彥、谷三喜男,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1993。
79. 劉進慶,加工出口區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加工出口區之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1996。
80. 劉敏誠、左洪籌,改善投資環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81. 蕭全政,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
82. 潘丁白, 倉儲轉運專區—談加工出口區天蠶變。今日會計,72,1998。
83. 潘明宏譯, (Chava Frankford Nachmias、David Nachmias),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柏出版社,1999。
84. 謝貫一,如何完成我們的任務,加工出口區創立與發展。1987,130-134。
85. 聯合晚報,其人其事:資訊工業舵手, 2001/5/22。
86. 簡旭伸,國家、發展政策與特區計畫─以台灣加工出口區之形成與轉變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87. 簡旭伸、洪瑞國,九0年代台灣經濟特區之轉變-以1995年加工出口區為例,經濟情勢暨評論,3(4),1998。
88. 鄭舒筠,創投公司與被投資公司間之統理結構:從交易成本理論出發。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89. 龐建國,台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3。
90. 羅素蘭,台灣經濟發展與加工出口區,加工出口區區刊,50,2000,15~17。

二、英文資料
91. Bellamy, C. 1989. Item Veto:Dangerous Constitution Thinke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1, No.1, pp.46-51.
92. Coase, Ronald H.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P1-44.
93. Coase, Ronald H. 1988.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4. Goodin ,Robert E. 1996: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5. Koelble, Thomas A .199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3, 6/7, P762-790.
96. March, James G & Olsen, Johan P.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N.Y.:The Free Press.
97. North, D.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8. Ostrom, E. 1986. An Agenda for the Study of Institutions.Public Choice 48:P3-25.
99. Ostrom, E. 1991.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Toward Complementarit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P237-243.
100. Powell, Walter W.&DiMaggio, Paul J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1. Scott, W . Richard . 1994:Institutional Enviroments and Organization.Thousand Oaks.Sage Press.
102. Scott, W . Richard .1995: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Sage Press.
103. Simon, Herbres A. 1997.Administrative Behavior,4th,New York:Free Press.
104. Thenlen, Kathleen and Fran Longstreth. 1992. Structuring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5. Williamson, O.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 New York:Free Press.
106. Williamson, O.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Free Press.
107. Wang Wei-ming. 1981.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KEPZ),1965-1975.─A Study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in Taiwan, R.O.C., Asia and World Institute Publishe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23.101.6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23.101.6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