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130111-19003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130111-190032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電影觀眾的觀賞動機與消費行為研究
Th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of Taiwanese Movie Vewer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1-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1-30
關鍵字
Keywords
台灣電影、購買決策、觀賞動機、觀賞行為、購後行為
spectators’ motivation, purchasing decision, Taiwanese movies, post-purchase behavior, spectators’ behavio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7 次,被下載 48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817 times.
中文摘要
在台灣不是沒有電影欣賞的人口及市場,但觀眾的品味似乎難以捉摸,他們選擇性的「看」或「不看」台灣電影。因此本研究將從台灣電影觀眾的角度出發,包含觀賞電影前、中、後三個期程,了解觀眾選擇看電影的因素、觀影習慣以及觀後反應,試圖描繪台灣目前觀賞電影觀眾的族群特性。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針對台北及高雄觀賞電影的觀眾,及網路電影討論區之網友發放問卷。樣本以19-24 歲的未婚學生族群,教育程度以大專為主,收入則以10,000 元以下最多。研究發現以下幾點:首先在涉入行為方面,觀賞電視及網路對觀眾獲得電影資訊相當重要,且台灣觀眾對電影的涉入程度高,屬於認知型消費決策的觀眾,會主動瞭解電影的深入資訊。第二、台灣觀眾的觀賞電影動機為休閒娛樂,且觀眾是因為想看「電影」才走進電影院,而非為了「看」電影。第三、台灣觀眾最重視的電影元素為劇情,預告片為最重要的行銷活動。
在觀賞行為的部分,台灣觀眾最常在週休之下午及晚上觀賞電影,但並無季節偏好,且平均一年觀賞國片約1.61 次,非國片約為7.38 次。另外,朋友同儕是觀眾選擇觀賞電影時最重要的參考群體,電影院設備的好壞會影響台灣觀眾的觀賞意願,觀眾大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及機車前往電影院,車程花費16-30 分鐘。
台灣觀眾對國片的滿意度以休閒娛樂及欣賞創作最高,且會透過網路及親友交談間的口碑傳播效應將負面情緒傳達出去;不過也會將此經驗做為未來學習的經驗。而台灣觀眾也多認為若觀賞國片可抵稅,會增加其觀賞意願。
另外喜愛觀賞電影的觀眾觀賞國片及非國片的次數均相當高,對各種類型電影的接受度也較廣。若與過去之研究相比較,則可發現並無太多差異,不過現今網路發達,觀眾較容易從入口網站獲得電影的資訊。也因如此,觀眾的涉入程度較高,較會事先瞭解電影深入的資訊,觀眾也多認為觀賞電影為重要的休閒活動。
Abstract
From Taiwanese movie viewers’ perspectives and in the three periods, including before the movie, during the movie, and after the movie,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reasons why they watch movies, their habits of going to the cinema, and responses after the movie. By doing so, this study is in the hope of depicting current Taiwanese movie viewers’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chooses the survey method as methodology, and questionnaires are distributed to movie viewers in Taipei and Kaohsiung and to internet users on movie discussion forums. The research funding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movie viewers to learn movie information via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and that they do proactively search for movie information. Secondly, Taiwanese movie viewers’ motivation for watching movies is to relax and to be entertained, and they go to the movie theater because they want to watch “movies”, not “watch” movies. Thirdly, the most significant element of a movie for Taiwanese movie viewers is its story, and the trail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rketing.
About spectators’ behavior, Taiwanese movie viewers watch movies in the afternoon and at night during the weekend most. The frequency of going to the cinema does not show seasonal variations. On the average, each year they watch Taiwan movies 1.61 times and foreign movies 7.38 times. In addition, friends and classmates are their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 group. The quality of movie theater equipment will affect these viewers’ desire for movies. They take public transportation or motorcycles to the movie theater most, and it usually takes 16-30 minutes.
For Taiwan cinema, audiences in Taiwan have the highest satisfaction in entertainment and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 Audiences in Taiwan admit that tax deduction could be an incentive to watch Taiwan movies.
Besides, moviegoers watch quite a few of Taiwan and non-Taiwan movies. Also, they have higher acceptance of various types of movies. It differs little in past and current researches. They will vent negative emotion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talk to friends and family. Due to the prosperity of internet nowadays, information about movies via portal sites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audiences. Movie viewers w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ie and be more involved during the movie. The relaxation function of the movie is emphasized and moviegoers regard watching movies as one important leisure activit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次 vii
圖 次 ix
表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消費者行為理論概述 10
第三節 研究價值與章節概要 20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 24
第二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限制 30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3
第一節 全體結果分析 33
第二節 重度觀賞者分析 49
第三節 因素分析 60
第四節 與相關研究之比較分析 62
第四章 人口統計變數分析 71
第一節 性別之分析 72
第二節 年齡之分析 97
第三節 收入之分析 123
第四節 教育程度分析 150
第五節 婚姻狀況分析 17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9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08
參考資料 213
附錄一:正式問卷 217
附錄二:台北、高雄、網路及全體之研究結果比較 2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資料:
TAPO台北票房情報網(2008)。2008年票房紀錄。取自:http://www.taipeibo.com/
中國時報(2010)。《艋舺》與城市行銷。取自:http://n.yam.com/chinatimes/entertain/201002/20100213205359.html
王文科和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清華(2004)。新世紀台灣國片電影市場的衰退。載於黃仁、王唯(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569-580。
內政部戶政司(無日期)。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yhs409800.xls
孔方正(無日期)。質性研究。取自http://www.pws.stu.edu.tw/fckung/file/QR.pdf。
林欽榮(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市:揚智文化。
林建煌(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市:智勝文化。
卲冰如(2009年3月18日)。文化創意消費抵稅 每人1萬2。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 main.html
吳佳倫(2007)。電影O行銷。台北市:書林。
吳奕慧、金百佳(譯)(2009)。行銷管理。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香港商傳訊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999)。台灣地區觀眾電影消費行為暨對國產電影需求調查。行政院新聞局委託之研究報告,未出版。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法. 2. 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周東山(1997)。教育測量與統計。台北市:五南圖書。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梁良(2004)。電影產業的拯救途徑。載於黃仁、王唯(編),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465-503。
陳月娥(1998)。社會研究法(含概要)。台北:千華圖書出版。
陳尚盈(2010)。台灣賣座電影行銷策略分析。「2010文化創意產業現況與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文藻外語學院。
陳祥(2008)。高雄民眾觀影行為與動機分析研究。高雄市電影圖書館委託之研究報告(編號:Rdec-97-232),未出版。
陳珮萱(2007)。台北市大專院校學生對藝術與品牌合作商品之消費行為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台北市:滄海書局。
莊秋子(2003)。大台北市電影觀影者之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國產電影片本國電影片及外國電影片之認定基準(2007年1月9日修正)。
程予誠(2006)。行銷電影。台北市:亞太圖書。
曾光華(2006)。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台北縣:前程文化。
焦雄屏(2008)。時機:千載難逢應向政府要政策的時候。取自:http://tw.forum.news.yahoo.com/topic/tbn_1225795273/article/2.html
彭佳琪(1999)。電影閱聽人之生活型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
黃靖雅(2008)。推動平衡計分卡對員工與機構影響之研究-以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孫振東(譯)(2007)。調查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楊永青(2003)。從涉入程度探討北市青少年動畫電影消費文化與消費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景婷(2010)。《艋舺》榮歸 票房上探2.5億元 豆導李烈分近億。蘋果日報。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11538/IssueID/20100221
鄒念祖(2009)。笑傲金馬戴立忍淚擁四金。自由時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29/78/1vvrd.html
鄒風和孟林明(民86)。消費心理學。台北:世界商業文庫。
廖一凡(2000)。台北市電影市場之區隔及台灣電影之定位研究-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93)。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意見調查,未出版。
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9)。電影人口意見調查,未出版。
榮泰生(2001)。行銷學。台北:五南圖書。
榮泰生(2007)。消費者行為(二版)。台北市:五南圖書。
盧非易(1997)。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研究:以1994年為例。廣播與電視。3(1)。167-191。
盧非易(2003)。從數字看台灣電影五十年。台灣電影資料庫。取自: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squareinfo.htm?MID=13
蔡筱薇(2004)。藝術電影觀賞者之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鄭紹成(2004)。行銷學:本土國際與視野。台北:鄭紹成。
鍾明非(2009)。莫拉克重創不能沒有你票房受災。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8/today-show4.htm
謝綺蓉(譯)(1999)。80/20法則。台北市:大塊文化。
顧萱萱、郭建志(譯)(2008)。消費者行為(二版)。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二、英文資料:
Engel, J. E.,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FortWorth: Dryden.
Kerrigan, F. and Ozbilgin, M. (2004). Film marketing in Europe: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policy an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9(3), 229-237.
Kotler, P. (1965). Behavioral models for analyzing buyer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29(4),37-45.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NJ: Prentice-Hall.
Rogers, M. (1962).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Press of Glencoe.
Young, M., Gong, J., Stede, W., Sandino, T, and Du, F. (2008, March). The business of selling movies. Strategic Finance, 35-4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