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1116-10533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1116-105334
論文名稱
Title
高雄市人口變遷與空間分布之社會影響因素探討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on Population Chang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Kaohsiung C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1-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3-01
關鍵字
Keywords
人口變遷、人口遷移、人口成長、高雄市、空間自相關
population change, migration, population growth, Kaohsiung City,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ystem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40 次,被下載 164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4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44 times.
中文摘要
人口議題影響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強弱,又人口遷移更影響兩地經濟發展及資源分配。本研究以高雄市作為研究主體,透過官方歷年人口資料進行人口資料庫建議,及檢視其變遷與分布情形。另已近幾年遷移人口數與薪資水準、房地租金、保健醫療與交通運輸進行相關分析及空間自相關驗證,檢視高雄市遷移現象的相關因素及是否有聚集現象。
高雄市人口在日本統治時期以前,聚集在一級產業之地,隨交通建設及都市計畫而開始有集中於鹽埕區的現象,人口數隨死亡率下降而有高自然成長的增加;二戰後國軍撤退來臺除了帶給高雄市短期人口增加,同時期北部除撤退軍民以外,中央機關的設立亦吸引人口遷入北部。1960年後工業政策在高雄市,及當時高自然增加率,使高雄市同時擁有大量遷移人口及出生人口,使人口成長迅速,僅花18年即從一百萬人跨越兩百萬人。這樣快速成長隨自然成長降至低點及產業政策轉移而有了負成長狀態。
近幾年遷移趨勢可看見,相鄰高雄市的臺南市、屏東縣擁有最多的遷移量,顯示在臺灣遷移大部分以短距離遷移為主。以前述四項變數與遷移人口進行Pearson相關係數分析,結果顯示僅薪資水準呈現顯著相關:若區分城市及鄉村,則僅剩鄉村遷移人口與薪資水準有顯著相關。另以空間自相關Getis統計中我們可以發現遷移是有空間自相關的關係,顯示遷移是會互相影響。
Abstract
Population issues affect the intensity of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or region. Migration can also influent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is study, I used Kaohsiung City as the main target to conduct the descriptive analyses with population data over the years and change of profiles. Otherwise, I tested the related variables (population migration, salary level, rental of premise, health care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phenomenon’s of the migration in Kaohsiung and whether if it was gathering or not by correlation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ystems. Befor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aohsiung showed high natural increasing, because of low mortality rate, and gathered in one place with primary industrial sectors. Along with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the population was urbanized in Yan-Cheng District.
After World War II, many Chinese people retreated to Taiwan, which brought about a new space structure for Kaohsiung multitudes. Moreover, northern Taiwan not only retreating military and civilians, but setting up the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ies were both attracting population immigration into. From 1960, industrial policies attracted many people to move to Kaohsiu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 natural increase rate made the population growth. Because of that, Kaohsiung gained the population from 1 million to 2 million in 18 years. Such rapid growth in population had become negative growth state because of the low natural increase rate and loss of population.
The population of Tainan City and Pingtung County are the most migration from Kaohsiung City in recent years. It presented that the major migration pattern in Taiwan is a short distance migration. I conduct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with the variables I mentioned befor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only salary level was significant. However, if I separated city and country into two variables, only country showed significant with salary level. Besides, I use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ystems of Getis. I found that migration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which showed that migration would affect each oth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ii
誌謝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人口變遷與人口遷移 4
2.2 遷移法則與遷移理論 5
2.3 臺灣人口變遷與人口遷移相關文獻回顧 7
2.4 空間自相關理論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5
3.1 資料來源及引用 15
3.2 相關分析操作變數 17
3.3 空間自相關操作方式 20
第四章 資料敘述與分析 23
4.1 高雄市人口總數變遷 23
4.2 高雄市歷年人口分布 29
4.3 高雄市人口分布變遷趨勢 38
4.4 高雄市近年遷移趨勢 43
4.5 高雄市短程成遷移因素相關分析 54
4.6 高雄市遷移因素空間自相關分析 60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64
5.1 資料敘述與分析結果 64
5.2 研究限制 70
5.3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3
附錄一 日本統治時期高雄市各區人數 79
附錄二 戰後高雄市各區人數 8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外文資料
Anselin, L. (1988). Lagrange multiplier test diagnostic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1), 1-17.
ArcView GIS and ArcGIS.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Kemp, K. K., Goodchild, M. F., & Dodson, R. F. (1992). Teaching GIS in Geography∗.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44(2), 181-191.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 216-224.
Barber, S. A. (1984). On what the Constitution mea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lack, W. R. (1989).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Geography in America. Merrill, Columbus, 316-332.
Boyle, R., & Mohamed, R. (2007). State growth management, smart growth and urban containment: A review of the US and a study of the heartlan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50(5), 677-697.
Brown, L. A., & Moore, E. G. (1970). The intra-urban migration process: a perspective.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52(1), 1-13.
Clark, C. (1977). Poverty before politics: a proposal for a reverse income tax.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Cliff, A. D., & Ord, J. K. (1973).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Vol. 5). London: Pion.
Everett S. Lee(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 .Vol. 3, No. 1 , pp. 47-57.
Griffith, D. A. (1988). Estimating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parameters with commercial statistical packages.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2), 176-186.
Grigg, D.B. and Ravenstein E.G..(1977),“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3,45-54.
Julian Wolpert(1965). Behavioral Aspects Of The Decision To Migrate. Vol. 15, No. 1 , pp.159-169.
Julian Wolpert(1966). Migration as an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Vol. 22, No. 4 , pp.92-102.
Keil, K. A.(1994).The Impact of House Price Appreciation on Household Mobility.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3
Lee, J., & Wong, D. W. (2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with
McGinnis, R. (1968). A stochastic model of social mobi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2-722.

Oden, N. L., & Sokal, R. R. (1978).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biology. 2. Some biological implications and four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al interest.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0, 229-249.
Potepan, M. J. (1994). Intermetropolitan migration and housing prices: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3(2), 77-91.
Ravenstein, E.G..(1885),“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XLVIII, Part 2, 167-227.
Upton, G., & Fingleton, B. (1985). Spatial data analysis by example. Volume 1: Point pattern and quantitative data. John Wiley & Sons Ltd..
Weinberg, D. H. (1979). 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urban household mobility.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9(2), 219-246.

中文資料
王國明(1984)。「影響臺灣人力資源遷移因素之分析」。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湧泉(1985)。「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及其變遷」。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御風(2015)。日治鳳山街之變遷初探。「歷史臺灣」,93-134。
王怡雯(2006)。「生活環境滿意度與人口遷移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雅美(1983)。「三重市人口遷移及其決策行為」。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建銘(2000)。「土地利用空間型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金銘(1991)。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人口密度函數理論的再驗證。「人口學刊」,14,69-82。
何友鋒、劉正智、劉玉屏(2010)。民眾參與都市設計審議之研究。「設計學報」,15(1),51-70。
吳欣修(1993)。「城鄉人口遷移型態之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朝賢(1995)。台灣農業勞動結構與發展。「台灣經濟」,227,14-31。
林莉芳(1985)。「臺灣人口遷移選擇性及原因探討」。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菁(1999)。通勤成本對住宅區位選擇影響之分析。「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民國住宅學會。
周國屏、吳麗玲(2000)。彰化市人口遷移之研究。「台灣文獻」,51(2),32-358。
林晴如(2003)。「台灣地區永續性空間發展模式之分析」。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文勝(2001)。「都會區內非核心都市遷入人口之研究-以臺南縣永康市為例」。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瑜、陶宏麟、蔡智發(2003)。影響台灣內部遷徙的經濟因素探討。「經濟論文叢刊」,31(2),253-277。
徐中強(1984)。「臺灣都市地區人口遷移與都市特性之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婉真(2009)。「蘆洲市人口遷入決策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黃敏星(2010)。臺灣廿三縣市日治時期人口統計之建立1897-1943。「人口學刊」,40,157-202。
徐國城(2010)。「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型態變遷趨勢與原因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明正(1979)。臺灣地區人口移動之選擇性。「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3,43-68。
張剛維(2008)。「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之執行與制度變遷--財產權觀點之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蘄善(1985)。「地理學計量分析」。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許道欣(1992)。「人口遷移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台灣地區人口內部遷移之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銘峰(2008)。「台灣地區都市型態特徵之比較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祥、孫得雄(1958)。臺灣人口之分布及其變遷,收於陳正祥,「臺灣的人口」,臺北市:南天出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寬政、葉天鋒(1982)。日據時代以來台灣地區人口年齡組成之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6,99-114。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臺灣地區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9,1-24。
陳源在(1988)。「新莊市人口遷移及其決策與適應」。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玉(1989)。「臺灣各縣市的稅負能力與人口遷移」。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男(1990)。臺灣地區人口遷徙與行職業結構轉型。「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12,121-153。
陳慈仁(2001)。「台北市資訊軟體業與網際網路服務業區位分佈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建文、吳文傑、龔書玉(2009)。縣市內部人口遷徙影響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39(2),1-35。
曾梓峰、蔡宗秀(2003)。生態旅遊作為區域發展的催化劑?社會經濟觀點下的困境與機會。「兩岸環境保護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121-141。
黃幹忠(1991)。「臺灣地區財政公平與城鄉差異對區域間人口遷移影響之分析」。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樹仁(2002)。臺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7,195-248。
黃聖峰(2004)。「台灣各縣市經濟指標空間自相關分析-兼論工資收斂性假說」。臺北市: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蕙菁(2009)。「高雄都會區都市化過程的人口再分布及其變遷趨勢」。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葉士僑(2005)。「就業機會與地區人口遷移之相互影響—台灣地區實證及分析」。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婷(2010)。「台灣區域重大交通建設對家戶區域間遷移與住宅區位之聯合選擇決策」。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正宏(1976)。職業結構變化之研究─臺灣地區、民國四十五~六十四年。「農業推廣學報」。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廖培珊(1994)。「城鄉居民對於生活環境問題認知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1988)。「人口流動-理論、資料測量與政策」。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管志明(1990)。「臺北市郊區發展的地理研究」。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銀慶貞(2004)。「台灣本島人口遷移的選擇性」。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蘭、劉念華(1995)。台北都會區遷入人口特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191-223。
蔡宏進(1981)。臺灣的社會發展對人口變遷的影響。「臺灣銀行季刊」,32(4),188-212
蔡金惠(2010)。「台北都會區都市人口變遷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宗裕(2002)。「捷運場站周邊土地使用規劃模式之研究--TOD理念與多目標規劃方法之應用」。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戴德銘(2000)。「眷戀(高雄篇)」。高雄市:高雄市眷村文化協會。
薛惠珍(1989)。「台北市新興地區居住環境現況之研究--忠孝東路四段之實例探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立敏、曾喜鵬、陳雅君(2002)。區域人口遷入台北都會區地點選擇之實證研究。「住宅學報」,11(2),159-178。
薛立敏、曾喜鵬、謝鈺偉(2007)。臺灣地區近年來遷移行為變化之影響因素分析-家戶遷移決策與遷移地點選擇之聯合估計。「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34,69-107。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謝高橋(1981)。臺灣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轉移的動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5-96。
羅雅怡(2010)。「臺北縣個體家戶遷移因素之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邊瑞芬(1991)。臺灣地區縣市社經發展與人口遷移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人口學刊」,14,83-10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