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5104-1610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5104-161009
論文名稱
Title
香港回歸前後的身份認同觀察
The observations of identities in Hong Kong- before and after the return to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1-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2-05
關鍵字
Keywords
消費主義、全球化、後現代認同、香港回歸、中港關係
the relation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postmodernal identity, globalization, consumerism, Hong Kong’s return of sovereignty to China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37 次,被下載 973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3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734 times.
中文摘要
香港九七回歸中國大陸曾是舉世矚目的焦點所在,尤其是如何讓兩者能夠在政治、社會及經濟制度等層面相接軌更備受關注。雖然最後由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做為解決問題的配套措施,但這並不代表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就沒有別的問題。香港在與中國大陸隔絕百餘年又再度重回母國的懷抱,對香港而言是充滿著以往歷史的傷痛記憶與對前途未卜的恐懼。

在制度面上,或許「一國兩制」已為雙方做出一個初步的協調;但對香港人而言,他們要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才是回歸之後面臨的最直接衝擊。香港人如何去調適與中國大陸的「異�己」甚至是「優�劣」關係,成了本文討論的核心所在。尤其香港不僅在各方面的政治、經濟自由與生活水準,都比母國中國大陸還要來得進步;也在歷史社會的孕育下培養出香港的獨特精神,如何去調適兩者彼此之間的落差成了香港人的首要課題。

香港人在「身份認同」的光譜上看似混亂,是因為「中國人」、「香港人」這兩種身份常被視為相互衝突。但全球化時代也為香港人的身份選擇加入新的變數,尤其全球化背後所意涵的是一種嶄新的認同觀,或多或少也削減了香港人對中國人的向心力。只是世界經濟局勢的詭變,使向以經濟為傲的香港不得不轉而向中國求取援助,也為雙方關係投下變數。但經濟作為一個變因是否就必然使香港「中國化」也是我們所欲討論的現象。

本文嘗試以後現代的認同觀來解釋香港在全球化時代下與中國的關係,認為「中國人」與「香港人」其實各代表著「國族」與「城市」這兩種不同層次的認同,兩者並非對立不可共處。並且認為香港人是以後現代中這種因應全球化社會所發展出的「消費文化」來處理自身的身份認同選擇,就如同後現代的認同觀點一樣:認同一直是處於變動的狀態,會隨所處環境的不同在做改變。
Abstract
Hong Kong’s return of sovereignty to China was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especially how to combine the two different systems in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fields, etc. Although Deng Xiao-ping excogitated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t didn’t figure out all problems. After many years’ separation, Hong Kong was still impressed by the historical miserable memories and the fears of the unknown futur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erhaps offered an initiative compromise. But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were still forcing to face the immediate clash of their identities.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of Hong Kong and China, including the feelings of “self/the other” and “superior/inferior”.

Not only the Hong Kong's developments of political freedom, economy and the standards of living are more advanced than China, but also the emergence of a commonality shared by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 in Hong Kong. How to fill the gap between both of th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It seems a mess when we talk about the identities in Hong Kong, since “the Chinese Citizen” and “the Hong Kong Citizen” are thought conflicting. The global age also brings the new choice to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especially the value behind the globalization is brand-new idea of identities may reduce their patriotism. As the world’s economy shifts so immediately, whether Hong Kong bends the knee to China for the aids is also the topic we want reach in this thesis.

In the article, we try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 and China under the age of the globalization by the approach of postmodern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ome, we regard “the Chinese Citizen” and “the Hong Kong Citizen” as the “national” and “urban” identity in different layers. And we also suppose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deal their own choices of identities by the ”consumer culture” which comes along with the global society. As the respect of postmodernal identity reveals: the identification is always in the status of“becoming”along with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etting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2
第四節 分析架構及核心概念. 15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香港的歷史誰來說?.. 24
第一節 因緣際會發展出的香港社會特質 24
第二節 六零年代末期以降的香港主體意識建立... 31
第三節 八零年代中英談判對香港的衝擊 38
第四節 香港九七回歸前後「身份認同」的掙扎與衝突...... 47
第五節 結語...... 55

第三章 全球化下的香港身份認同...... 58
第一節 「城市想像」VS「國族想像」.. 58
第二節 奠基於城市特質的「香港性」.. 65
第三節 反客為主的「北進想像」...... 72
第四節 全球化下的共通認同—消費主義?....... 79
第五節 結語...... 90

第四章 全球化辯證下的中港經濟、社會關係...... 92
第一節 回歸前後的「中」港經濟關係.. 92
第二節 中國大陸對香港的拉攏........ 103
第三節 以大陸人作為群體的「他者想像」....... 110
第四節 結語:全球化下的消費主義在中港關係的體現上......118

第五章 結論...... 120

參考書目.......... 12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孔誥峰,
1997a,「初探北進殖民主義---從梁鳳儀現象看香港夾縫論」,陳清僑編,《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53-88。
1997b,「論說六七---恐左意識底下的香港本土主義、中國民族主義與左翼思潮」,羅永生編,《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89-112。
王宏志,
1997,「大陸與小島」,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共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21-132。
2000,《歷史的沈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家英,
1998,《回歸後民意的變化與特區政府的管治合法性問題》,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1999,《民意中華:香港觀點1998》,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王曾才、陳進傳,
1983,《香港的未來》,台北市,百科文化。
王曾才,
1996,「英國殖民香港的由來與殖民體制」,《歷史月刊》,53。
石之瑜,
2000,《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
史文鴻,
1997,「文化」,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531-546。
1998,《香港人的文化與身份認同》,羅民威整理,「香港人系列」雙月座談會,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archives/hkpeople.htm,香港。
江迅,
2003a,「長三角增長超越珠三角」,《亞洲週刊》,vol17:33,18。
2003b,「《政治殘酷是不能忘記的》專訪香港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亞洲週刊》,vol17:34,14-17。
2003c,「開通自由行打破原有模式」,《亞洲週刊》,vol17:37,27。
江淑琳,
1998,《從報紙報導看性騷擾議題的建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朱耀偉,
1998,《流行曲中的香港世界》,羅民威整理,「香港人系列」雙月座談會,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archives/hkpeople.htm,香港。
2000,『全球化年代的國族主義:從(後)國族意識到中國論述』,《思與言》,
38:1,185-216。
朱耀偉、張美君,
2002,「導言: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間」,朱耀偉、張美君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xix-xxx。
李丁讚,
1996,「『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No.21,141-170。
李小良,
1997a,「殖民的歷史想像」,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共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133-264。
1997b,「香港�中國---權力關係的想像」,《明報月刊》,97年7月號,香港,40-42。
李天鐸、何慧雯,
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No.1,15-49。
李淑玲,
2002,「香港近五年社會情勢:生活篇」,《五年來香港社會形勢論評》研討會,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所主辦,75-78。
李歐梵,
1993,「世紀末的華麗」,《明報月刊》,93年2月號,香港,。
呂冠頤,
2003,《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互動模式之研究:一個理論與歷史的分析途徑》,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宋淼森,
2003.06.20,「宋淼森:CEPA猶如沈淪富家子向窮父求救」,《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0619/12/sggm.html。
孟樊,
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孟慶順,
1999,《港澳與海峽兩岸關係》,武漢,武漢出版社。
林文程,
1997,「中共接收香港之政治整合問題」,《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997(夏季)(1:2),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出版,145-199。
林武郎,
1995,《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原,
1996,「港人治港,誰是『港人』?--試談「港人」的文化身份」,《明報月刊》,96年8月號,香港,11-15。
金耀基
2000,「香港:華人社會最具現代性的城市」,《明報月刊》,第35卷第3期,香港,28-31。
周蕾,
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吳吉平,
1997,《中英會談風雲錄》,香港,星島日報出版。
吳俊雄,
2001,「尋找香港本土意識」,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86-95。
吳國光,
1997,「跨越九七,跨越海峽:香港回歸中國與中共對台政策」,《國策(國家政策雙週刊)》,No.166,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11-12。
1998,「中國政治變革中的『香港效應』」,《二十一世紀》,總第50期,1998年6月,29-35。
洛楓,
1995,《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胡立宗,
1999,《〈蘋果日報〉「讀者要,我們就賣」》,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紀碩鳴,
2003,「廣州搶奪香港龍頭」,《亞洲週刊》,vol17:35,24-27。
姚堯,
2001,「聲、色、藝---回顧香港大眾文化的發展」,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9-18。
姚源明,
1999,《解嚴後台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馬家輝,
1993,《都市新人類》,遠流,台北。
馬傑偉,
1998,《香港電影已死?》,吳麗霞、羅民威整理,「香港人系列」雙月座談會,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archives/hkpeople.htm,香港。
1998a,電視「禮儀」與香港文化,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md9807/jul_front.htm,香港。
1998b,三十年電視隨想錄,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md9807/jul_front.htm,香港。
2001,「文化認同的邏輯」,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52-156。
高宣揚,
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揚志文化,台北。
海綿,
1993,《香港1997》,武漢,開明出版社。
孫本治,
2000.3,「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38:1,147-184。
連雋偉,
2002.06.29,〈香港經濟與大陸如一刀兩刃〉,《工商時報》,焦點新聞版。
2002.07.02,〈陳方安生:香港與大陸一國「兩制」 不可模糊〉,《工商時報》,焦點新聞版。
梁款,
2001,「小箱子的故事---看看電視長篇劇」,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20-127。
郭少棠,
1996,「『去殖民地化』與港人身份」,《明報月刊》,96年8月號,香港,22-24。
黃成榮、賴偉良、邵家臻、李偉倫,
2001,「霸權主義下的流行文化:剖析中文金曲的內容及意識研究」,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41-257。
黃曄丹、林瑜婷、張麗碧,
2003,「全球化寵兒射破文化龍門」,《亞洲週刊》,vol17:33,48-51。
莊素玉,
1997.6,「與命運的大限賽跑---最後的香港人」,《天下雜誌》,193期,74-86。
陳方正,
1998,「從『一國兩制』看二十一世紀」,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57-70。
陳清僑編,
1997a,《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b,「愛己與愛國」,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共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265-308。
陳效能,
1993,「消費文化與階級區別」,史文鴻、吳俊雄編,《香港普及文化研究》,香港,三聯書店,92-108。
馮應謙、李沛然,
2000,《文化感覺:我有話未曾說》,香港,振然出版。
張虎,
1998.4,「從港人價值觀看香港的未來」,《中共研究》,32:4=376,78-85台北。
張京媛編,
1995,《後植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
張展鴻,
2000,「『正宗東江菜』」,《明報月刊》,vol35:5,香港,29-31。
傅葆石,
1999.9,「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之間---香港三零年代電影試論」,《當代》,145,110-121,台北。
傅高義(E.Vogel),
1998,「我對香港抱著樂觀態度」,《明報月刊》,vol33:11,香港,27-28。
曾嘉燕,
1998,「愛在筌箕灣的日子」,蔡寶瓊編,《晚晚六點半》,香港:進一步多媒體,112-129。
董咚,
2000,「周星馳大話西遊鬧京師」,《明報月刊》,vol35:11,香港,118-119
董建華,
1996,「香港作為海運中心的前途」,《香港明報》,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B8版。
新井一二三,
2000,《東京人》,台北,大田。
廖朝陽,
2000,『再談空白主體』,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304-305。
潘少梅,
2002,「後殖民時期、香港和女性寫作」,張美君、朱耀偉主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571-580。
鄧樹雄,
1997,「經濟」,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199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73-202。
澄雨,
2001,「不速之客---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大陸來客形象初探」,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5-200。
劉兆佳,
1997,「『香港人』或『中國人』: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1985-1995」,《二十一世紀》,總第41期,1997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43-58。
鄭國漢,
1997,「一九九七及以後的貿易與工業」,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25-246。
鄭漢良,
2002.07.02,〈江澤民監誓「特區」新領導班子就職〉,《中國時報》,兩岸大陸版。
鄭宏泰、黃紹倫,
2002a,「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九七前後的轉變」,《五年來香港社會形勢論評》研討會論文集,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所主辦,15-31。
2002b,「九七前後的香港華人身份認同」,《二十一世紀》,總第73期,200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學,71-80。
鄭詩靈,
2000,「『中國認同』廿四味」,《明報月刊》,vol35:5,香港,22-25。
鄭耀棠,
2002,「香港與內地合作發展回顧與展望」,《五年來香港社會形勢論評》研討會,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所主辦,1-13(獨立講稿)。
鄭宇碩,
1990,《香港政黨比較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中英談判與港英政府後過渡期的挑戰」,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9-36。
盧思騁,
1997,「民族主義與殖民統治」,羅永生編,《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39-68。
駱穎佳,
2002,《後現代拜物教---消費文化的批判及信仰反省》,香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社。
鍾庭耀,
1997,「後過渡時期民意面面觀」,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493-530。
鍾怡雯,
2001,《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1949-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譚天媚,
2003,「皇馬旋風激發港人信心」,《亞洲週刊》,vol17:34,18-19。
譚少薇,
2000,「飲茶與香港身份認同」,《明報月刊》,vol35:5,香港,18-21。
羅崗,
2001,「想像香港的一種方式」,,《二十一世紀》,總第65期,2001年6月,64-73。
蕭文芳,
2003,《「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1997.7-2002.6)》,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關信基,
1997,「香港與大陸的依存關係:長遠因素和挑戰」,《國策(國家政策雙週刊)》,No.166,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2-3。
關詩珮,
2000,「從屬能否發言?-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收編過程」,《二十一世紀》,總第59期,2000年6月,108。
饒餘慶,
1995,「法國學者看香港:《世紀末,還是一個世界的末日?》,收錄於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199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49-56。

◎中文翻譯
大前研一著,黃柏棋譯,
1993,《無國界的世界》,台北,聯經出版。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
Attali, Jacques.著,宋素鳳、翁桂堂譯,
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文化。
Beck, Ulrich著(1998),孫治本譯,
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
Berger, Peter(1973)著,黃樹仁、劉雅靈譯,
1986,《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
Blatt, Gold. David;Held, David;McGrew, Anthony and Perraton, Jonathan 著,沈宗瑞等譯,
2000,《全球化大轉變》,台北,偉伯文化。
Bray, Mark and 李榮安,
1997,「教育---演進的模式和面臨的挑戰」,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199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401-422。
Castells, Manuel.著(1996),夏鑄九、王志弘等校譯,
2000,《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2001,《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唐山。
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Cottrell, Robert著,岳經綸等譯,
1993,《香港的終結—英國撤退的祕密談判》,香港,明報出版社。
Friedman, J. Lawrence.著,廣梅方譯,
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Friedman, L. Thomas. (1996)著,李振昌、蔡繼光、霍達文譯,
2000,《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台北,聯經。
Giddens, Anthony.著(1990),方文、趙旭東譯,
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限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
Patekh, Bhikhu & Pieterse, Jan Nederveen.著(1997),吳江波譯,
1998,「意象的轉移—「解殖」、「自內解殖」和「後殖民情狀」」,《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01-128。
Scott, Ian著,
1989,《政治變革與香港的合法性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Tomlinson,John(1999)鄭棨元、陳慧慈譯,
2001,《全球化與文化》,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台北。
Vogel, F. Erza著(1991),小文譯,
1998,「香港與廣東經濟的再整合」,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81-192。

◎英文部分
Barker, Chris.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Billig, Michael.1995. Banal Nationalism,128-153, London, Sage.
Bocock, Robert.1993. “Consumption”, London,Routledge.
Bou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Nice, 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oy, Christine .2002.06.25-26, “Hollywood’s Global Box Office Dominance”,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邊界追尋:傳播、國家與文化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Connolly, E. William, 1989,“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Global Politics”, in Der Derian (Eds),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stmodern Readings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323-342.
Featherstone, M.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Hall, S. 1991, “Old and new identities, old and new ethnicities”. In A. D. King (Eds),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Binghamt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5,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David Held, Don Hubert, Kenneth Thompson (Eds.),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London, Cambridge: The Open University , pp.597.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Eds.), London, Sage, pp.1-17.
Harvey, D.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inka, L. George.1989, “Hong Kong Countdown.”, Hong Kong, Writer’s & Publisher’s Cooperative.
Jameson, F.1991, Postmodernism, or Cultur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Sage
Lee Kuan Yew, “A tale of two Cities-Twenty Years On, ”Li Ka Shing Lecture, HKU, December 14,1992.
Li, Conghua and Deloitte & Touche Consulting Group, 1998,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 Singapore, Deloitte & Touche Consulting Group.
Lin Pak Wai, 1999,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Hong Kong Economy”, in Wang Gungwu & john Wong (Eds),《Hong Kong in China --- The Challenge of Transition》, 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75-100.
Mathews ,Gordon.1997, “Heunnggongyahn: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Identity,” In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29:3(1997):3-13。
Miller, Toby.2002, “Consuming the Citizen -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 & the Trade in Screen Text”,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邊界追尋:傳播、國家與文化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Sun,Yun-wing, 1999,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Beyond Guangdong”, in Wang Gungwu & john Wong (Eds),《Hong Kong in China --- The Challenge of Transition》, 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155-202.
Vinod C Khanna, “The Chinese Diaspora’, China Report,vol.37 No.4, Oct-Dec 2001, New Delhi,pp437.
Wooward, Kathryn.1997,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Kathryn Wooward (Eds),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 London, Sage, pp.7-62.

◎ 新聞部分
1999/07/01,「『二週年回顧』座談會記錄」,《中國時報》,14版。
2002/07/02,「江澤民監誓『特區』新領導班子就職」,《中時電子報》,兩岸大陸新聞。
2003/05/31,「全年經濟增長料跌至1.5% SARS吃掉227億 每人損失3385元」,《香港雅虎新聞網站》,http://hk.news.yahoo.com/030530/12/s2vq.html。
2003/06/19,「【中港關係】中央配合更緊密經貿安排,就香港遊推出新政策---報載」,《香港雅虎新聞網站(路透香港電)》,http://hk.news.yahoo.com/030619/3/sg0u.html。
2003/06/26,「〈香港經濟分析〉中港CEPA協議料僅是內地對港更多協助的前奏」,《香港雅虎新聞網站(路透香港)》,http://hk.news.yahoo.com/030626/3/skyr.html。
2003/06/27,「【英國經濟】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十一年來最低」,《香港雅虎新聞網站(路透社)》,http://hk.news.yahoo.com/030627/3/sm3q.html。
2003/06/29,「CEPA今簽署1月1日實施」,《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 http://hk.news.yahoo.com/030628/12/smuh.html。
2003/06/30a,「〈中港經濟焦點〉中港簽訂CEPA,但香港實質受惠多少仍是未知數」,《香港雅虎新聞網站(路透)》, http://hk.news.yahoo.com/030630/3/snpd.html。
2003/06/30b,「溫家寶:大禮是一國兩制不變」,《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 http://hk.news.yahoo.com/030630/12/sn4s.html。
2003/07/02,「陳冬:港向京求助 合情合理」,《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0702/3/t6e0.html。
2003/07/25,「董民望止跌回穩 未過危險期」,《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0724/3/t6e0.html。
2003/07/25,「網上調查評分:溫總63分 董12分 邀七•一遊行者動員填寫『反應示威非針對中央』」,《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0724/12/t6dz.html。
2003/08/12,「中央出手 東江水有望減價 粵改強硬態度 願商『用幾多付幾多』」,《香港雅虎新聞網站》,http://hk.news.yahoo.com/030811/13/ti11.html。
2003/11/16,「楊利偉旋風吹走香港鬱悶」,《亞洲週刊》,vol17:46,筆鋒。
2003/12/04,「九成乞丐雙程證客 警方發現『自由行乞丐』」,《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1204/12/vs4b.html。
2003/12/24,「工總料明年本港經濟增長6%,因受惠自由行及CEPA效應」,《香港雅虎新聞(經濟通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1224/74/w6qg.html。
2003/12/29,「豪宅成交金額全年升63%」,《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31228/12/w8yg.html。
2004/01/04,「『商務北嫂』自由行 濫發簽證須糾正」,《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東方日報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40103/10/wd13.html
2004/01/14,「商戶﹕『自由行』 谷鬼氣」,《香港雅虎新聞網站(明報專訊)》,http://hk.news.yahoo.com/040113/12/wk5o.html。

◎網站資料
二十一世紀網站.(http://www.cuhk.edu.hk/ics/21c)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全文(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fulltext.html)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 (http://hkupop.hku.hk)
香港雅虎新聞網站 (http://hk.news.yahoo.com)
香港政府統計處 (http://www.info.gov.hk/censtatd/chinese/hkstat)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